《血狼犬》影评10篇
《血狼犬》是一部由刘建华执导,黄宏 / 刘向京 / 赵婷婷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血狼犬》影评(一):《血狼犬》:新疆风光美,秦腔催人泪
早年的中国电影虽朴素但绝不粗糙,在世界的电影的舞台也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并占有重要地位的。早二十年前,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不低迷。近些年,有着浓厚的淳朴气息的中国电影可以说是与观众们渐行渐远了,质量上乘的传统故事片也呈现衰退现象,优秀的传统故事片更是凤毛麟角。
《血狼犬》影评(二):这一星是给参加拍摄的狗狗
随着剧情的推进 只想说what are u 弄啥嘞
你这该叫龙套犬还是护林员历险记?
我期盼着狗狗能出场 结果发现狗狗的出场不过一秒 都是为了你刻画人物 家长里短
你贴着狗海报要讲关于狗的故事 呈现的确是一个爱狗护林员的人生辛酸 好气哦
《血狼犬》影评(三):这副狗样子
杰克·伦敦在《野性的呼唤》曾经有一句名言:“生活的矛盾之处在于有一种境界标志着生命的顶峰甚至超越了生命。当一个人极度活跃彻底地忘掉自我的时候,这种境界便悄无声息地出现。”这种概念其实是在表达了生命总是在不断挣扎求存的过程中获得意义与力量。这部《血狼犬》的主题有点类似,但并不是中国版的《野性的呼唤》。 当然,这部电影也很容易让人想起《狼图腾》,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相同之处在于,对人与自然生命的礼赞,而不同的地方,《血狼犬》全片以个旁观者的视角来记录人与自然的故事,并不像让·雅克阿诺《狼图腾》那样冷静、充满人文关怀。 《血狼犬》全片有一种被压抑的情感,就是在于生活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之下,那种一心打算进入大自然生活规律,却又忘掉自我的矛盾之处,说的就是男主角朱广生的生活状态,并且全部投射在爱犬蓝波身上。 《血狼犬》其实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吟唱了一曲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相互杂糅的挽歌。 作为一部动物电影,而且是一部关于狗的作品,很容易让人想起了包括《忠犬八公》《导盲犬小Q》甚至近期公映的《一条狗的使命》,作为人类忠实的朋友,早已进入到人类生活中的动物,有关于狗的电影多数能让观众感受到这种来自于自然的馈赠,是人类的好伙伴。 但《血狼犬》就不一样了,因为电影发生的环境特殊。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天山脚下,是一个独特的人与自然混居的环境。因为这里有着月氏、乌孙等早期游牧民族活动的遗迹,以及古老的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不断地交流、融合、发展和演变,如今使得这里既有草原文化,又有绿洲文化,还有农耕文化,这样一个混搭的存在。再这样的条件下,人与狗的关系就显得很不一样了。 片中黄宏饰演的朱广生是一个倔强的老头,作为一名外来者(口音忘了是什么了,但肯定不是本地人),他代表着来自人类文明内部的势力,却对这种自然混搭充满了向往。老朱有着非常专业的技能以及职责本性,在传统基础上继续深化与狗的密切关系,维系着大西北森林的生态。一方面是职责所需,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他一心打算融入自然的状态。 但朱广生还要面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妻子和女儿的不理解,偷猎者肆无忌惮的挑衅。相对比而言,人类世界更加复杂,旁观者的看法也更是五花八门,未必就是那么统一。而且这部分人类,多数是本地人,代表着那种人类文明对当地自然的侵袭,体现在在这个混搭地区之中。 这样一来,立场就非常清晰了。相比《狼图腾》单纯的表现人类文明、农耕文化对自然的入侵,这样的对立关系,到了《血狼犬》更多是在表现人类与自然混居的状态下,逐渐延展出来了的不同生活矛盾状态。 ★朱广生是自然派,他是外来人,充满对自然的憧憬,疲于应对人类文明,对当下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倔强; ★张彪为首的,本地或者外来人,则代表着融合派,他们已经改变了生活状态,代表了人类文明,甚至对自然的掠夺。 而这两种状态,全都统一在狗的身上,很明显的是,片中这只名叫蓝波的狗,来自于自然,进入到文明世界,生活在这样的混搭环境中,体现的是那种对于人类社会的忠诚,同时还巴望着一点回归自然的野性。 片中狗的存在,其实就是反衬出电影中的人类生活状态。 就像老朱常挂在口边的骂人话“狗东西”、“狗样子”。这就是矛盾的体现。我们平日里用“狗”的比喻来骂人,因为我国千百年来的思想中,很早开始就看不起有奴性的生灵,甚至可以追溯到儒家思想,儒家是鄙视阿谀奉承的人,而狗通常会向主人摇尾乞怜的特性与这点相符,所以在我们的历史传承中,会出现用狗来骂人。这在西方是很不能理解的:“狗是人类的朋友,为什么会用他来比喻骂人呢?” 这样一来,就很矛盾了。这样的矛盾就体现在朱广生身上,他一生爱狗如命,倾家荡产也不惜为经营着一家狗场,但却喜欢用狗来骂人。 到了结尾,一场森林深处的密战,人类与狼群的简单直接二元对立关系,随着蓝波的出现而被打破,狼的野性,人类的文明,以及狗的忠诚和野性的混搭,这样结局是悲凉的,谁都无法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自然与文明,糅合在一起,最终形态就是“这副狗样子”。
这几年,关于动物题材的电影似乎有了一些复苏的趋势,不管是动画还是电影,都有大量有关动物的题材被重新挖掘出来。比如改编自迪斯尼老动画《森林王子》的《奇幻森林》,再比如《忠犬八公》的导演重新上路拍摄的《一条狗的使命》,还有迪斯尼投资的《我们诞生在中国》,都是动物题材复兴的体现。
与这些动物题材的作品相比,《血狼犬》或许没有CG技术模拟出的真实毛发,也没有运用不同的动物素材剪辑成一个动物故事的巧思,《血狼犬》与他们相比,更像是一个老派的中国化的故事,它把故事放到西北部的贫瘠山村,在那里里讲述动物和人的故事。
《血狼犬》的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部的天山林场,这样的故事发生地具有更加贴近生活的真实感,也让故事更接近自然,比城市中更加适合讲述动物与人的故事。黄宏在片中饰演的朱广生“朱老狗”据说还是有真实原型的,人称“西北犬王”,在林场旁边经营着一家狗场,收养了一只流浪狗蓝波。这只流浪狗逐渐长大,并成为了朱老狗护林的帮手,既是他的宠物,也是他的朋友。而朱老狗在护林的过程中与张彪结怨,积怨报复的张彪几乎拆散了朱老狗的家庭,但却又爱上了朱老狗的女儿。
在这里我们其实就能看出,《血狼犬》虽然以狗为片名,但其实还是集中于“人”的矛盾。片中有一句台词点出了这一点,“人不如狗”。这个不如有两个层面上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张彪这样伺机报复的人,在德行的层面上“不如狗”。另一方面,则指向了朱老狗,因为朱老狗是对狗太好,几乎把狗当成了自己的生命,无数次因为狗和妻子、朋友吵架,这种不必要的纷争甚至到了有些难以理解的境地,在这种类似“癫狂”的层面上,指的是朱广生这个“人”不如狗。
“人不如狗”在第二个层面上的含义与第一个层面上形成了对应,颇有些饶有趣味的意思,因为它并非把朱广生这个角色刻画为一个正面的人物。在大众意义的标准下看来,朱广生是一个失败的男人:穷,没有事业,醉酒潦倒;惹来仇家,让全家人一起担惊受怕;连2000块钱都拿不出来,要偷拿老婆给女儿准备的学费。 如果我们抛开影片的特殊背景,将朱广生的境遇放到更广阔的环境中,这又成了许多中下层男性的中年危机。不过比较可惜的是,朱广生在“对狗好过人”这一行为的动机上,并不是完全站得住脚,在一些情节上的爆发显得有些生硬,观众也不太能很好的代入朱广生的角色中。
不过,反面人物张彪的角色在片中倒是十分出彩,他是一个很想做恶人的“非恶人”,摇摆在两个极端,爱情最后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这种极为浪漫化的设定与张彪粗粝的外形构成了反差和笑点,很浪漫主义,但也有些幻想式。
作为一部中国背景的动物题材影片来说,把目光投向西北部是一个很聪明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西北部的背景赋予了影片一种民族风貌的气息,也会让一些看起来并不够现实的情节变得可信,比如影片最后,蓝波大战野狼救主的情节。当年让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并享有声誉的,也是带有强烈民族色彩的影片,比如《红高粱》。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血狼犬》似乎有点想寻觅这样的道路,但或许也是它老派的一面。
《血狼犬》影评(五):杂评乱谈
之所以写下前面的东西,是因为看这部剧的时候我更多的心思花在了主角朱广生的身上,接下来我就说说我看到的和我的感想。
我是在看到这部剧一半的时候来看的影评,5.9分,我觉得挺不理解的,我那时候觉得至少也有7分以上,然后我看了一些影评,又接着把这部剧看完了,再一回想的时候,觉得这个分数也差不多,电影后期强加果戏,回放,玛丽苏感情等,这些都确实是值得诟病的地方,但是看完后,我个人还是觉得能给这部电影80+分,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因为我觉得自己从这部剧中看到了一些能折射人性的东西,有人评论说,不知道一个只爱狗的人怎么能爱自己的家庭,也有人说,打自己老婆的人看了就不想看。我不反驳这些人的观点,只想说说我的理解,一个爱狗的人并不代表不爱人,只是在中国百姓的心里,特别是农村男人的心里,有些爱是他们不愿意表达出来的,就拿我爸来说,他有时候会对我家的一条土狗又揉又摸的,但是从不会对我跟我姐嬉皮笑脸,我家狗老死的时候,有人说拿来做狗肉吃了,也有人说,找个消坑(地下溶洞)丢了,我爸最后叫上我去给我家狗找了个开阔的地方埋了,中国百姓,中国农民,特别是男子,他们有一种天然的不易显露的柔性,不去理解,那是看不到的,剧中朱广生,为了老婆不被张彪骚扰,毅然决然和老婆离婚,有些人看到会觉得他这是因为对家庭感情淡泊,只爱狗,不爱人,而我看到的却是一种农村家庭男子的传统大男子主义,虽然随着时代进步,这是一种不适合社会发展的社会性别区分,但是在那个年代的农村,那就是他们的一种担当,一种对家人的爱了,我们不应该用我们的眼光去苛求他们,苛求剧情。
说到离婚,又不得不分析,为什么会选择离婚,这就是一种中国百姓对国与家的选择了,中国人有一种天生的家国情怀,特别是中国的男人,剧中开头,为了不让人偷猎,作为一个“公务员”的朱广生让同乡张彪坐牢了,还导致了张彪父亲的死亡(也不算吧),而当张彪出来后,来报复了,作为一个老实的守法公民,面对张彪的报复,朱广生又什么都不能做,他可是一个欠着几万块钱的穷光蛋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一个守法的老百姓啊,他有一种他对于国家法律的忠诚性,他忠诚了,他最后只能选择离婚来保护老婆孩子,为了国家的法制,他不能和张彪硬干,不能打,不能杀,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就像他在火边唱戏时一样,有些不能说的孤独只有他自己知道,而且他自认为的一种对家人的爱还不是受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认可的爱,他孤独着,他沉默着。
而其中,朱广生给二女儿背雪来过十六岁生日,还有大女儿被张彪带走后,他一边说是老婆没把大女儿教好,又一边很急的开车,我从中看到的是一种中国农村父亲的天生矛盾表现,他们爱,但他们不知如何去爱,他们爱,但他们又要体现自己的威严性。这是那个时代中国农村父亲传统本性里的一点悲哀之处,也是他们的一种深藏的爱的感人之处。
而对于剧中打了老婆一巴掌哪里,在很多农村常见,真的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才该反思的东西,对于居中描述的人物,我反到觉得刻画很到位。
还有人讲,这是一个要让人以德报怨的故事,因为他们觉得最后朱广生的老婆去照顾张彪的母亲是一种强加的虚构元素,我不觉得,因为我始终认为农村人是有一种质朴的善良天性的,确实,农村人会有很多的毛病,但我们不能否认他们那质朴的善良,剧中那个年代的中国农村是一个时代创造的矛盾体,我们无力去改变,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去思考他们为什么会是这样。
好吧,写的比较乱。
总之,我觉得这部剧除了有部分情节不必要之外,如果去深思的话整体真的很不错,编剧不烂,导演也不烂,只是有部分剧情可能是为了创造剧情,反而最后起到了反效果,如果全篇都平铺直叙,我觉得效果能够更好,但现在这样。相对来说我还是觉得是一部值得一看再一思的电影。
对于电影名字,我觉得很好啊,动物没有人复杂,这是一部狗揭开的人的故事,而如果只是单纯的讲狗,我到觉得可以去看动物世界了。
《血狼犬》影评(六):林海雪原的人性幽微
根据“西北犬王”的真实事迹改编的现实题材电影《血狼犬》称得上是一部诚意之作。以小见大,表面上是讲林海雪原上狼的神秘残暴和狗的忠心耿耿,实际上是透过动物的眼光洞察人性深处的晦明幽微,进而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而开阔的主题,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护林员朱老狗本名朱广生,但大家都叫他朱老狗,或许是因为爱狗,每天喂狗、训狗,一天天和狗相处久了,自己也沾染上了些许狗的倔犟脾气。刘所长老爱指着他的鼻子尖儿骂:“你看你那个狗样!”朱老狗听了也只笑笑:或许这辈子就是和狗有缘,强求不来,也挥之不去的。
人但凡有了什么癖好,这癖好就成了他招摇的铠甲,但更多的时候是软肋,是心尖尖上那块嫩肉,一点点雨打霜侵都是断然要不得的。朱老狗养的一群爱狗,就成了他的软肋。钱算什么?有这群狗伴着就行。我的狗场价值百万,少不了你的几个钱。话是这么说,他自己心里都明镜儿一样的清:无论如何,卖掉狗场都是没可能的,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个世道没有钱就是寸步难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人这辈子不也就这样子,都是普通人,死皮赖脸地活着比什么不好。
但却是未曾料到,本本分分地安身立命其实也很难。护林员这活计本就是吃力不讨好的,成天拉着一群狗和偷猎者玩捉迷藏,想要不招摇都难,最后难免结下孽缘。听说几年前因被他举报而入狱的张彪最近刑满释放了,朱老狗心里忍不住咯噔一下:这家伙若是肯本分做人,过安生日子还好,可入狱的这些年沧海桑田,父亲溘然辞世,母亲重疾缠身,就连他弟弟也刚刚被朱老狗举报入狱,他这心里怎么能够平静得下来?其实这窘状说到底还不是他张彪的错,可这股无名火一上来,总要找个发泄的地方。愤怒的人从来就是没道理可讲的。
杀人偿命这道理谁都明白,张彪不会以身犯险,害他的狗就是要他的命!下毒、猎杀,机关算尽,就是害不到朱老狗最钟爱的蓝波,于是带了几个人强行将蓝波抓走,打算炖狗肉吃泄愤。结果机智的蓝波经过几番周旋,斗智斗勇之后再次回到了朱老狗身边。
张彪失算了,只觉得怒气仿佛火上浇油,无处平息了,知道见了朱老狗的大女儿朱丛。知道见了朱丛,他才明白了什么是一见钟情。看她在舞台上风姿绰约,满天满地就只剩下了她。爱情这种事,果然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风惹人醉,与我意中人儿常相随。他张彪伶仃半生,也想要找个人停驻下来啊。于是心甘情愿为爱痴狂。坏人立地成佛,总是显得特别简单。
“狗哭了是因为怕狼,狼哭了是因为怕人,人哭了是因为狼和狗都没了。”是这样,在这苍莽的林海雪原上,无数的悲欢情仇,都在狼、狗、和人之间继续上演着……
《血狼犬》影评(七):血狼犬,亦是朱老狗
本身觉得是不会吸引我的片子,但是看完一点儿也不失望。不知道是不是期望不大的缘故。
先从三点入手夸夸它:
旁边的摄影爱好者一直按照摄影角度解读电影。画面确实把握的不错。就剧情而言,几处转折玩的漂亮。比如那个那个枪的镜头转换,悬念感不错。
新疆民俗味儿被那标准的方言和极具特色的民歌诠释得“老道得很”。
黄宏的演技真的很棒,比起相声腔十足的王某某,小品底子给他的分数只增不减。
当然,无厘头的广场舞七零八碎的插进来,就是为了一句“军民一家亲”?这个怕是有点牵强了。那段莫名其妙的爱情虽然感人而且有效洗白了人物彪子,让结局色彩猛然回暖。但是用力过猛,时间安排得太紧,显然没什么说服力。最后那个应该感动的狗狼对战环节被情人谷表白吸走太多注意力,蓝波的死没把我带入情境。彪子两次打狼的呼应全在眼神上。狼为了活命要吃东西,这个没有错。人要活命就要打狼,于是有了矛盾。那么同样是因为生计(活命)为了钱打狼和为了人打狼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了。这个问题给我的思考比蓝波的死倒是大很多。我就不一一不展开谈了。评分只克扣一星是因为我觉得这样的片子有希望。
黄宏从头到尾把弄的“口面”背后肯定有故事。我看到了一个男人的坚忍(我本来打了脆弱,后来狠狠地删了去)。妻子说自己全家都是“狗养的”;朋友(那个警官)们眼中我就是“狗样子”;女儿说自己不配当爹……他在人前镇定地像冰像水,只有上了油彩才敢在那无人的月光下把心思唱给狗听。月光之下他涕泗横流,旁边那堆篝火才是他此刻慌乱的心。夜里,他对着镜子里的三重影,他说他要鞠一躬。他知道,这个朱老狗,这个男人他不容易。
这个男人是雪地里的汉子,边远之地的边缘人。他借狗为工具,但又把一腔热情都给了它们。他护林为生计,但却把生计升级为使命。他爱妻子的方式是离婚不让她受牵连,打了她要道歉;他爱女儿的方式是女儿十六岁生日那天去山上挑最干净的雪给她洗澡。他有自己的节拍所以他总说“缓缓”、“不急”。
剧终时那行字幕不是给我们看的,我觉得这句话是在说给朱老狗一类的人听。愿这些养着血狼犬的“狗样子”男人少受些苦,愿他们有人懂,有人惜。
《血狼犬》影评(八):它是雪山脚下最勇猛的灵魂,让人望而生畏!
作为一名有着近10年养狗经历的铲屎官,讲述人狗情的影片一向都是我害怕的一类电影,每看一部一定都会被虐的老泪纵横,元气大伤。但每次也都忍不住一定会看,从早期日本的《忠犬八公》,韩国的《人狗奇缘》,到近年来西班牙的《特鲁曼》,美国的《一条狗的使命》……不同国家的影片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气质和叙事特色,但有一点却永远不会变,那就是全天下的狗狗都是一样的可爱又勇猛,长情又忠诚。
当被朋友邀请参加《血狼犬》的点映观影时我才突然发现,看了这么多年狗狗的电影,竟然记不得上一次观看国产的此类型影片是何时的事了,也是小有感慨……
《血狼犬》改编自西北犬王的真实故事。片中的主角是一条名叫蓝波的柴狗,出生在西北天山林场,小时候四处流浪,被朱家的小女儿收养,被老朱训练长大,绵延不绝的天山山麓是孕育它勇猛野性的故土,一望无际的原生林场是他纵横驰骋的战场。小时候蓝波喜欢和主人玩一二三木头人,长大后擅长看家护院路见不平一声吼,但主人要是和老婆吵架了,它就乖乖的趴在墙角一声不吱;被主人的女儿送走寄养后它会认得回家的路,即使长途跋涉也要与主人团聚;主人身处险境,它深夜冒死狂奔寻求救援……这样的一条忠犬,是可遇而不得得的。
《血狼犬》影评(九):浅谈血狼人
朱老狗固执、偏拗、不懂人情、不会变通,典型的中国式老父亲的形象,却对狗视如己出,全心全意。而且他坚信:狗比人干净。由此可看出朱老狗对人性复杂的看法。而我在朱老狗的身上也看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诸多无奈和悲惨的现实活法。
张彪的演出堪称出彩。偷猎被朱老狗举报,弟弟也因朱老狗被送进监狱,父亲病故,母亲住院。总渴望复仇,以至心理偏激扭曲,不惜下毒,暗杀。直到遇到了朱丛才燃起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一向快意恩仇,最后为救人枪毙数狼被捕回头对朱丛说 要好好的,使人物形象得以升华。
而孙涛代表的正义力量却没能及时提供实质性的庇护,总多了些马后炮的感觉,在我看来多少折射了些中国的现实状况:正义总会出现,可就是爱迟到。
而小女儿生日洗澡的那个桥段在我看来不尽完美甚至太过low,天山雪水洗澡本来是一个神圣的画面,可影片却多次出现露全背,露双腿,姐妹嬉闹等镜头。。。如果我是导演直接就NG了,而代以褪去上衣,展露双肩,转头沉默的画面。进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而老朱户外单吼秦腔《斩单童》的画面极具张力和渲染效果。妻离子散众叛亲离的落寞,命运不公却不抱怨的坚强,忠犬相伴惺惺相惜的安慰都在吼中现。一圈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总得来说,《血狼犬》(总感觉这个名和影片内容不相符合,可能这就是卖点吧)不算是西部电影的成功之作,但却是西部电影的回归之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市场,依旧有西部闪烁的光影。
万物皆有裂痕,那便是光进来的地方。
《血狼犬》影评(十):电影《血狼犬》
最近大片云集,很难得有一部如此不错本土电影,电影《血狼犬》其实这个名字我觉得是血狼和犬同等重要的一部电影。黄宏留给别人印象更多的是一位小品演员,没想到的是在这部电影里面,黄宏演技真的和不错,讲一个执著朴实的手拎人形象表现的栩栩如生,在电影里面,黄宏扮演的朱广生(老朱)其实是个很矛盾的性格,至少在他得生活里面有过很多的挣扎和痛苦,老朱爱狗,富有正义感,但是他也爱他得妻子和孩子,这本是不冲突的,但是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一个不富裕的护林工,要养活一家人还要照顾那么多视如生命的狗,金钱的压力使得老朱也在挣扎要不要卖掉狗场,可是老朱是爱狗的,如果一个人喜欢一样东西或者一件事,执着的喜欢,那么想要放弃是不容易的,所以老朱虽然有过心里的动摇可是他依然在坚持着自己的坚持,也为了这些犬,为了家人,选择和妻子离婚,很多无奈夹杂在老朱的生活里面。就如同当老朱和妻子离婚后,独自化上妆穿上行头唱起戏,回忆着身边的每一个亲人朋友,老朱对于他们有着亏欠,有着自己的无奈,可是又真的爱狗,在显示和理想之间,一个普通平凡,有一点倔强的护林员,他能做的也许并不多。老朱对着残破的镜子说“你辛苦了,我给你鞠个躬”,这一点很感人,对现实的无奈,对自己理想和追求,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能做的,只有无愧于心了吧。
这部电影一直以来宣传的一个点时中国版的《一条狗的使命》也是也不尽然,我觉得《一条狗的使命》更多的是讲狗,而《血狼犬》则是以认得视角来看待问题,我们都知道狗屎人类的朋友,狗的忠诚是有目共睹的,可是现实的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弃养或者伤害,这个问题是存在的,如果说一家人养一条狗还相对比较好照顾的话,像老朱这样因为爱狗,为了更好巡林而养了很多狗的人,在他们面对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等的时候,所做的每一个觉得都可能影响着许许多多狗狗的未来,不是电视里常看到不良商人,虐待残害动物,那种画面播出来的震撼是巨大的。其实电影《血狼犬》更对的是想表述在人与狗的相处过程中,人与狗的关系决定彼此的命运吧,不是说人对于狗是一种照顾,一直支配者的地位,不是的,一个爱狗的人除了照顾狗,给它们温暖爱护,还从狗的身上得到温暖,被需要的温暖,忠诚的守护,不离不弃的跟随,这些是人从狗身上得到的。就比如电影结尾雪狼和狗的对决,狼是在保护自己,对伤害自己的人类实施攻击(自是狼无法分辨每一个人类,当她门看到自己的同伴,幼崽被人类杀害所引起的仇视),而狗则是无条件的保护自己的主人,没有所谓的条件,无条件的付出,放弃生命的保护着主人,至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哭了。猫也好狗也好,当主人收到攻击伤害的时候,只有他们才会无条件的付出,用尽全力保护着想要保护的人类,这是一种无私的忠诚,也是很多爱狗人,执着自己喜爱的原因,人与人之间还可能有嫌隙,但人与宠物之间的关系,真的是很纯粹的爱。
现在的国产电影,确实很多更注重于对于人性的深度解析,用情感打动观众,《血狼犬》趋势算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有深度有内涵,不需要华丽的语言,用真诚打动观众,可能它不是一部高票房的电影,但是过了许多年,再来看这部电影,依然可以被里面人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感情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