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法律与秩序真实重案:梅内德斯兄弟》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法律与秩序真实重案:梅内德斯兄弟》的观后感10篇

2018-04-03 21:1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法律与秩序真实重案:梅内德斯兄弟》的观后感10篇

  《法律秩序真实重案:梅内德斯兄弟》是一部由莱斯利·林卡·格拉特执导,埃迪·法可 / Gus Halper / Miles Gaston Villanueva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犯罪 / 悬疑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律与秩序真实重案:梅内德斯兄弟》观后感(一):两难的抉择

  最后兄弟俩被判终身监禁 哥哥说:至少我们知道将来面对的是什么了 真是让人心碎 最讽刺的是剧里提到查理曼森 还有OJ 当时就在弟弟的隔壁收监 以及让人恨得牙痒的法官其实就是OJ安检复审的法官 让人真的觉得讽刺 残忍杀害了前妻和前妻男友的OJ被判无罪释放 而杀掉了虐待孩子十几年的无良父母的兄弟却被判无期徒刑 对美国当时的司法体系也是真心无语 如果说OJ的无罪代表了当时对Roney Kin案件的一种复仇心理 那么梅内德斯兄弟的无期大概是 父权不可颠覆的体现

  尤其最近三色幼儿园事件和嘉年华的上映 又让人们关注点放在了儿童性侵案件上 梅内德斯兄弟的案件更让我深深的觉得 童年的性侵,虐待 会毁掉一个人一生 尤其是事后没有正确的心理疏导 儿童时期的被害者很可能成为成年以后的加害者 像律师丈夫说的那样 邪恶会被传递下去 除非有人斩断这个恶的循环

  记得看心灵神探的时候 看FBI探员访问的第一个连环杀手 FBI探员问他:你觉得精神病院或者监狱改变你吗?连环杀手说:永远不能(大概这个意思吧) 那么对于梅内德斯兄弟这样因为被父母虐待而心理扭曲的人 我们到底要怎么办呢?damage造成之后已经不可逆 兄弟俩已经回不去人格健全状态 但是被关在监狱一辈子公平吗?可是如果他们是自由之身 会不会走到连环杀手那一步呢? 真是两难的选择 希望所有父母用所有的爱去关心孩子 让这样的事情不再出现

  《法律与秩序真实重案:梅内德斯兄弟》观后感(二):这部剧判兄弟俩无罪

  《法律与秩序》是美国电视史上播出时间最长的犯罪剧。

  没有人能像这部剧播了20季、456集,换了那么多主角之后还有高居不下的收视率,豆瓣评分一度飙到9·5。

  有评论说:如果你不知道这部电视剧内容,那你肯定是没有电视。

  甚至曾有新闻爆出,美国一名家庭妇女迅速锁定了案发现场的嫌疑人并报案,就是因为认真观看了每一集《法律与秩序》。

  2017年,NBC再次推出《法律与秩序》的衍生剧——

  《法律与秩序真实重案:梅内德斯兄弟》

  豆瓣评分8·5,评分人数不足400人。

  《法律与秩序真实重案:梅内德斯兄弟》根据美国历史上一场真实杀人重案改编。

  凶手受害者之间的关系亲子

  此案因为罕见争议极大多次被媒体搬上银幕。

  杉姐还在豆瓣发现了与这部剧同一年份上映的电影《梅内德斯·嗜血兄弟》。

  ABC曾因为梅内德斯案件拍过一部纪录片《Truth and Lies The Menendez Brothers》,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人完全认同兄弟二人冷漠无情、罪有应得。

  但杉姐看完NBC新出的这部剧后心情相当复杂

  因为这部剧曝光了很多不为人知细节和黑幕,完全颠覆了杉姐之前的认识,居然想判哥俩无罪释放。

  电视剧为了最真实的呈现该案件,连男女主演都十分神似。

  剧中的梅内德斯兄弟。

  真实的梅内德斯一家

  剧中美国著名演员埃迪·法可饰演兄弟俩的女律师莱斯利,她曾凭借电视剧《护士当家》多次获得艾美奖提名。

  莱斯利本人。

  21岁的哥哥莱尔和18岁的弟弟埃里克在家中联手残忍的枪杀了自己的父母,父亲被爆头,母亲身体被多颗子弹穿过。

  本剧的第一集,在一片混乱之中,大儿子莱尔在枪杀父母的第二天凌晨哭着报了警,他们捏造了去影院看电影的证据,说他们在看电影回来后发现父母在家中被枪杀。

  被询问的过程中,莱尔非常镇定,而埃里克却一直在哭。

  他们把这起枪杀案的原因引到父亲之前的仇人和母亲的抑郁症上来,警察也因此放松了对他们的警惕。

  但兄弟俩接下来的一系列反应就有些引人怀疑了。

  兄弟俩不仅在父母被枪杀的第二天理所当然的回住所去拿网球装备

  还开始大肆挥霍,去高级服装店买衣服、金表、纯金钱夹、甚至还有私人飞机等等。

  这些购物行为发生在父母死后的第四天。

  知名女律师莱斯利透过电视都能一眼猜到兄弟俩就是凶手。

  观众也几乎是从第一集就能猜到父母的死因与两个兄弟有关

  杉姐也因早早猜到真相一度想要一集弃剧,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人无法快进、无法转移视线,它花了6集的时间完整详细的呈现了司法诉讼的过程。

  《法律与秩序真实重案》延续了《法律与秩序》的一贯风格,其他犯罪剧中出现频率极高的爆炸、飞车、追逐、打斗、枪战之类的镜头并没有出现。

  查案全靠两条腿一张嘴。

  司法界人士和警察都对之前的《法律与秩序》赞赏有加,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才是真实的破案运作方式

  全剧的重点放在了漫长的案件审理之路,杉姐之前从未在影视作品中见到这样清晰细致的审案过程。

  弟弟埃里克十分脆弱,在第二集就向自己的心理医生坦白了兄弟俩杀害父母的秘密

  心理医生也十分警觉,马上做好了与杀人犯周旋的准备

  心理医生一再承诺,因为医患保密协定,埃里克今日说的话不会告诉任何人。

  兄弟俩也再次接受了心理医生的高价治疗

  但是,这位医生并没有医生应有的道德品质,他这样做完全是因为想悄没声的敲诈两兄弟。

  不幸的是,这位心理医生半路杀出来了一位患者情妇,情妇和这位心理医生的关系相当值得揣摩,完全可以再拍一部剧。

  情妇因不满心理医生的忽视,一气之下警方举报了他为杀人犯兄弟隐瞒案情的事情。

  兄弟俩被抓。

  被抓后的两兄弟受到了舆论强烈谴责,媒体争先报到。

  一个住在富人区的完美家庭儿子把父母杀死后拼命消费,半年时间就花了数百万美元,大家马上把兄弟俩杀人的动机解释为:谋财。

  但很快又有人提出,兄弟俩从小衣食无忧,他们甚至认为钱是树上结来的,根本没有金钱的概念

  女律师莱斯利也认为谋财不足以孩子杀死自己的父母。

  和兄弟俩交谈之后她发现了事情的复杂性,哥哥莱尔多疑、偏执、善于表达,但他永远不会把真相告诉别人,和他在一起只会让人焦虑;弟弟埃里克十分脆弱,心理医生担心如果逼问太紧,他会直接崩溃。

  所以,对于莱斯利来说这几乎是一场从一开始就会输的案子,因为她不知自己究竟在为何人辩护。

  打开兄弟俩的心扉是辩方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亲戚们在采访中说,梅内德斯家的晚餐就像美国电视智力竞赛节目危险边缘》,父亲会在吃饭时提问孩子,回答不上来问题的孩子通常会被父亲责骂。

  弟弟埃里克每次向心理医生坦白自己的噩梦时,讲到关键时刻就开始“闭嘴”“念经”。

  很明显,兄弟俩有所隐瞒,他们想把秘密带进坟墓

  心理医生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之后,莱尔终于交代了他们守口如瓶惊人秘密。

  莱尔从6岁开始被父亲性侵,12岁之后父亲不再性侵他,转向埃里克。

  但莱尔12岁之后,母亲却开始让他上自己的床。

  孩子们多次向母亲反应,想让父亲停手。

  但母亲的回答是“父亲就应该这样惩罚你们”“你以为是怎样的,我一直都知道”。

  母亲默许了丈夫的行为。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啊!

  父母双亲接连性侵、性虐自己的儿子。

  甚至在埃里克考上大学后,父亲依然不收手,坚持让埃里克选择不住校,如果住校则需要每周有四晚回家住,不然就以不付学费威胁他,而这四晚的痛苦难想象

  莱尔发现父亲性侵埃里克后就试着和父亲谈判,让他收手,但父亲没有就此收手反而是对埃里克更严重的虐待。

  埃里克从小就被父亲警告,如果敢反抗或者敢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就会杀了他。

  哥哥莱尔在7岁时被父亲用牙刷和生殖器强奸,无法判断是非的他对自己的弟弟做了同样的事情。

  弟弟脆弱的性格容易和从小受到性虐待联系起来。

  而看似帅气坚强正常的哥哥却常年戴着假发。

  案发前几天,当哥哥发现父亲还在性侵弟弟后,他试图与父亲谈判,但谈判的结果是父亲扬言要杀死他们。

  兄弟俩感受到了家中某种异样氛围,马上买了两只枪,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他们自始至终没有表示过他们恨父母,相反他们经常说他们爱父母。

  杀人是他们在过于恐惧情况之下,因为错误的判断做出的错误的反应。

  如果仅仅是谋财,完全没有理由对着自己父母的打上18颗子弹,他们恨、他们怕。

  可能有人会说,18岁的孩子完全有反抗的能力,他们之所以不反抗是因为贪图父亲的财富,不愿意自己独立生活

  但是对于从小就受到父母性虐的孩子来讲,他们的心理阴影面积已经大到无法衡量,最应该保护他们的两个人却对他们做出了禽兽不如的举动,这种环境生长的孩子已经无法和正常孩子比较

  这起看上去本不应该有悬念的官司前前后后打了7年,而且困难重重

  这起案件从最开始就受到了舆论的影响,杀父弑母轰动全国,因为在最初兄弟俩不肯开口说出杀死父母的原因,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要把兄弟俩送到绞刑架上。

  心理医生的情妇为了出名在各种知名节目的采访中对兄弟俩大谈特谈。

  就连陪审团也无法避免媒体的轰炸,因此受到影响。

  他们认为家里的顶梁柱辛辛苦工作养育子女,即便有过失也不应该被这样对待。

  这起案子因为影响太大,能不能判处兄弟俩死刑已经牵扯到了地方高官的连任。

  法院的检察官因为长时间无法作出判决压力重重。

  陪审团经过几任激烈讨论之后都无法达成一致

  正如莱斯利对媒体表示的那样,埃里克和莱尔不仅受到了父母的荼毒,还摊上了一位坏法官,不禁让人好奇他们的下一场灾难是什么。

  随后,审判地发生6·7级地震,陪审团不得不在又臭又脏的小屋里讨论案件,但是他们仍然无法达成一致,这场6个月的审判最终被判无效。

  兄弟俩再次被审问时,地检方撤掉了所有的摄像头、换了新的陪审团、律师团的女律师临时辞职、他们甚至想撤掉一直以来为兄弟俩主辩的女律师莱斯利。

  但在莱斯利的争取之下,她拿着一半的工资为兄弟俩继续战斗

  不得不说莱斯利是一位出人意料优秀律师。

  她无所畏惧,百分百努力为两兄弟而辩。

  在法庭上也不按常理出牌,本应和法官耳语的事情,却因为情绪失控高声大骂控方。

  她公然在媒体面前竖中指,甚至对着镜头大骂检察官。

  但面对自己的受害者,她却如母亲般耐心温柔

  她经常给他们带最爱吃的小吃、拍他们的肩膀胳膊,正如本文前面莱斯利本尊的那张图一样,她认为每个人都需要母爱

  《法律与秩序真实重案》虽然拍摄于2017年,却从服装、道具、镜头各方面拍出了年代感,它像教科书一样严肃,但绝对好看,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戏。

  朋友、和兄弟俩在狱中联系的笔友也因为想要成名或个人的利益先后在媒体曝光对哥俩不利信息,有人还甚至因此出了书。

  非常讽刺的是关在埃里克旁边的辛普森(美国前橄榄球运动员,因杀妻案被起诉)最后传来无罪释放的消息,法庭因为同一时期不能让两起杀人罪被判无罪,严格控制了梅德内斯兄弟案。

  莱斯利多次被警告在法庭上“闭嘴”、法庭上撤了摄像头不允许对任何媒体公开,新的陪审团在不知梅德内斯兄弟长期受父母性虐的情况下作出判决。

  而梅内德斯兄弟俩最后因为一级谋杀罪被判终身监禁,并被关押在两个不同的监狱,1996年以来从未见过面。

  陪审团在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我们当时知道兄弟俩被性侵的家族史,绝不会以一级谋杀案给他们定罪。

  虽然判决令人唏嘘,但埃里克和莱尔说,这个判决他们能接受,至少他们知道今后的生活是什么,比在家里好多了。

  案子发展到这种程度真相已经无从知道,因为掺杂了太多人的利益。

  或者说这个世界本就没有真相。

  本剧的最后,梅内德斯兄弟的姑妈告诉莱斯利,兄弟俩的父亲之所以会性侵自己的孩子,是因为他们的奶奶曾因寂寞长期性侵他们的父亲。

  所以,这是一个场家族恶性循环

  正如陪审团的一位女士所说,很多人不相信父母会性侵自己的孩子,原因是我们不敢承认我们其实对他们不够好,甚至会做出禽兽不如的事情。

  亲子关系上的专横是最最疏忽不得和最最普遍的一种专横。在爱的名义下它播下了仇恨和挫败的种子。

  而仇恨的种子一旦播撒,就会世代延续,无法停止。

  虽然悲剧时有发生,但杉姐想我们能在今天看到这样的电视剧,就是时代的进步。

  本文首发今日头条《电影烂番茄》,作者杉姐。

  《法律与秩序真实重案:梅内德斯兄弟》观后感(三):如果这就是真相?

  看完ABC关于此案的纪录片,才感觉这部剧立场真的并不算太倾向辩方,而是阐述了一种事实的可能性,并且是很有可能的那种

  ABC关于此案的纪录片《Truth and Lies The Menendez Brothers》其实主调是偏控方的,首先只采访了控方检察官、亲友邻居和陪审员等,而辩方挑大梁的律师Leslie则完全没采访,只有在当年庭审画面中偶尔出现

  控方检察官立场必然认为两兄弟有罪且和辩护律师一起说谎做戏,采访的亲属中两兄弟的舅舅Brian Anderson绝对维护自己妹妹和妹婿的声誉认为两兄弟说谎,连剪接上都将基调向控方引导,例如采访到有的亲友甚至记者,好几处先说了他们认为两兄弟确实存在的问题,但当你明显感觉接下来要有“but”的时候,直接切入了下一个话题(曾经有人说,但是之前的话都是废话,如果仅截取发言者“但是”之前的话,那必然是断章取义的)

  同时ABC的纪录片在篇幅上同样是倾向明显的,首先用了一大半篇幅采访了非目击者的邻居们甚至还有个弟弟的摄影师,试图以他们并非深交的来往来拼凑出两兄弟的形象,长达六年多的两次庭审记录只用不到三小节带过,两兄弟关键性的受害史加上评论一共也只节录了十几分钟,更完全没有收录一审时部分证人(与LAPD串通)提供对两兄弟不利的伪证的任何内容(其中一人的伪证是被记者Robert Rand的独家录音揭穿的,即NBC本剧中的记者Bob Rand,Bob为Robert昵称,记者为真实人物,该段剧情应不是NBC杜撰的)

  即使是如此,当更关键的人证出现时,用记者Terry Moran的话说,他一开始是不信的,控方把两兄弟的故事碎片化,让他们看起来像是在撒谎,但当两兄弟自己的证人,他们的堂表兄弟姐妹为他们长期遭受父亲施虐侵犯且母亲在他们还是孩子时就知情而开始作证,那就非常非常有力量(可信)了

  而Terry Moran并不倾向于两兄弟,他认为两兄弟辩称因感到危险而开枪是拙劣的表演,但他的核心观点是:两兄弟的仇恨来自被性侵虐待,而谋杀动机因为金钱——也即是说他对两兄弟的受害历史是相信的,并且时至今日当他回想起两兄弟关于他们受害历史作证的那几天,仍然会catch his heart

  而且当他看到哥哥因年幼时用其父亲对他的方式向弟弟施虐而道歉时,他说他眼前的弟弟,并不是一个演员,而是一个真实的受害者(Terry Moran当时在现场报道,他与弟弟相距仅3米)

  这是一种典型的hurt people hurt people的循环,所幸的是哥哥只在年幼无知时做过,长大后打破了这种循环,但遗憾的是打破的方法,用两兄弟自己的话说,一个孩子在幼年时受过那样的伤害,是选择自尽,还是选择杀掉施害者,都注定了是失败的毁灭性的结局,而这本是可以轻易避免的——剧集在其中将这个循环放大,两兄弟是受害者,他们的施害者是父亲何塞,何塞也是受害者,他的施害者是他的母亲,祖母性侵幼年时的父亲,父亲长大后就性侵自己的儿子,剧集的目的是提醒观众,这种hurt people hurt people的代际循环影响有多深远(曾在英国肥皂剧《Hollyoaks》中看到过类似剧情,不论是循环的起因、人物,还是结果都惊人相似)

  接受采访的一审陪审员们,对两兄弟受害史也基本都是相信的,在听两兄弟的受害史过程中,陪审员、记者都在流泪,所以一审的陪审团经过半年庭审,商议了二十五天,始终存在分歧,最后无效审判

  据Terry Moran所说,OJ辛普森案与梅内德斯两兄弟案同时进行,当OJ辛普森被无罪释放时,民情对梅内德斯两兄弟案子也增加了很多舆论压力

  记者Robert Rand则说,二审时法官改变了所有的证据裁定,二审的陪审员没能听到任何家族史,也就是说能为两兄弟的受害史作证的都被排除在外了,而庭审结束后,他采访的一些二审的陪审员告诉他说,如果他们当时听了家族史,他们一定不会投票让两兄弟的谋杀罪名成立

  当然,Terry Moran的论点(仇恨来自被性侵虐待,而谋杀动机因为金钱)也许是对的,但这论点即他认为两兄弟辩称因感到危险而开枪是拙劣的表演,是因为他不相信强壮的年轻男性会对父母产生需要求生自卫的恐惧——这是否就有点想当然了?如果某个人自幼在受虐中长大,而且是长期暴虐、性侵、恐吓与精神折磨兼具的情况下(恐吓与精神折磨几乎必然伴随着强暴而生),是否就一定会在成年后不再害怕施虐者?换句话说那就是,一个人长期的心理创伤是否一定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消失?

  Terry Moran同时认为两兄弟大肆花钱并不像是生活在恐惧中的人,而是在享受,但是否有可能,他们是在通过挥霍浪费施虐者的钱,来宣泄长期的压抑和宣告一种掌握人生的解脱呢?

  媒体在梅内德斯案中又起到多少作用?NBC本剧描绘出ABC当年为了收视率,名嘴黛安不择手段挖掘独家新闻,ABC在纪录片中也直指NBC一样没落下,当年的《周六夜现场》将梅内德斯案变成全民真人秀,媒体无限发酵放大之后,又引出一批想出名的人,这些人有关键如心理医生的情妇,也有无关紧要博眼球如Norma Novelli,都在多大程度上主导了大众对梅内德斯案的主观概念?

  最后,现实中的律师Leslie究竟对两兄弟的案子起到了何种作用与影响?在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时至2017年,检察官仍口口声声称在与Leslie交手前就知道她是个撒谎作假不择手段的“战士”,连本应中立的记者在描述Leslie时,也毫不讳言说她是其记者生涯中最不讨喜的人,那么这样一个有着不讨喜、不择手段声名在外的律师,搭配上一个表面上看似毫无争议的案子,为表面上看似丧尽天良的两兄弟之一辩护,是否给围观者一种有钱人又在玩弄法律来逃脱罪责的先入为主的概念了?而挑选陪审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被告不抱有成见,如果一个被媒体无限放大的案子,挑选到的陪审团或多或少都因当时接受到的资讯,对被告有着或左或右的倾向性,那结果还能是公正的么?

  而这也正是NBC的这部剧集唯一有一点可能做得不太好的地方,就是将辩方挑大梁的律师Leslie彻底英雄/英雌化塑造,不仅让一些观众觉得立场太偏,也让一个更大的论点无法得到发挥——女律师Leslie于大众的负面形象对两兄弟的案件来说,或许是负资产也未必?

  再加上前面所说过的,当时同期的OJ辛普森被无罪释放,整个LA的白人(Terry Moran特地提了一下是白人)族群感到愤怒,他们不希望在看到有钱人(有钱的有色人种,OJ辛普森是黑人,梅内德斯算是棕色人种/拉丁裔)脱罪,很多人无偿投入二审帮助将两兄弟入罪,在当时多重的外在影响力下,梅内德斯两兄弟的案子,到底被左右了多少?

  没有人知道事实的真相,但是不是一切皆有可能?

  看完ABC的纪录片之后,是仍然感觉这部迷你剧完全倾向于辩方,又或者是仅仅阐述了现实中完全由检方和当年洛杉矶愤怒舆论控制的真实重案,其事实很有可能的另一面?

  《法律与秩序真实重案:梅内德斯兄弟》观后感(四):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看完心情很沉重。

  案子不复杂——兄弟两个枪杀了一直性虐他们的父母;破案也很快——大概第二集就已经把嫌疑人take into custody了;然而漫长的庭审才是主创真正有话要说的部分。一句题外话,L&O的结构一直是前半警察抓人,后半检察官上庭,这部也一样,但母剧是警察和检察官的视角和立场,这一部却完全倒过来,辩方律师是主角。

  “是谁杀的”不是悬念,“为什么杀”才是。辩方说Lyle和Erik是错误地以为自己将要被父母杀死,因为自救而杀人,属于防卫过当。控方主张兄弟两人是为了获得遗产,童年性虐什么的都是谎言,或者即便不是说谎,也有一万种方法自救,不能用来为杀害父母这样的邪恶大罪辩护。

  然而案件本身还不是故事的全部。法庭不是设在真空里——恰恰相反,它完全是社会价值和认知的镜像;审判的参与者也不是司法机器,他们各有各的压力、约束、欲望、道德——法官有竞选压力,然而在几个高曝光的大案上都似乎“过于软弱”,急于给Menedez兄弟定罪以挽颓势;检察官也要谋求连任,一定要维持地检署对待犯罪毫不留情的铁拳形象,为此不妨早早操控舆论来“poison the jury pool”和给法官施压;警官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孩子杀害父母,无论有什么样的苦衷,为此他并不介意操纵几个证人,用一点“无伤大雅”的手段;媒体是“公众知情权”的捍卫者,也是收视率和眼球的永恒奴隶;辩方律师Leslie同情兄弟俩,坚信任何人都值得最好的辩护,相信这场人间惨剧其来有自,不能草率地杀死“恶魔”,而假装“不方便的事实”不存在。

  其实还有另一个关键角色,它终极决定了事情的走向和结果。我不是在说上帝,我是在说当时当地的人心。Beverly Hills是多少人的美国梦?这张合家欢照是多少人仰望羡慕的对象?接受Menedez兄弟的故事,就等于接受这个成就不凡的好莱坞商人和他漂亮优雅的金发太太是会对亲生儿子威胁、控制、诋毁、詈骂、猥亵、强奸、性虐、殴打的罪犯,就等于承认亲戚、朋友、邻居、同事那些看起来完美的幸福家庭可能只是表象,就等于直面人性的恶可以深不见底,不管你以怎样的恶意揣测,事实都可能比你能想象的更残忍。

真实的Menedez一家四口

  你愿意吗?

  1990年代的洛杉矶人不太愿意。他们是选民、是观众、是陪审员,他们当然也是警探、是法官、是检察长。“叛逆的儿子为了遗产残忍杀害父母”虽然恐怖,但这个世界的逻辑还在;“父母从小残忍强奸性虐儿子,儿子长大杀掉父母”——这个世界怎么了?如果这是真的,我还能相信什么?我还能把握住什么?

  所以,当然Lyle和Erik是monsters,当然是他们不服管教不愿意自食其力,为了钱杀了辛苦养大他们的父母,退一万步讲,就算父亲Jose对他们不好——谁家老爸不教训儿子呢?说两句打几下是为了你好,就算过了分,难道爸爸在外面辛辛苦苦挣钱打拼,还不都是为了这个家?

  这不是我说的,是那位African American陪审员的逻辑。陪审员之间分歧尖锐,特别集中地反映了彼时彼地迷惑而不安的人心。

  我心里是站辩方的。主创并不中立,观者不由自主地代入女主辩方律师的视角,为法官明显的偏向、告密者的无耻、某个陪审员的颟顸偏见而愤怒、而挫败、而疲惫。我也一样对Lyle和Erik充满同情。但使我警觉的是弹幕——不是90年代的美国,而是2017年的中国,有好多条弹幕说着同样的话——“受不了可以跑啊”“要不是为了钱,为什么连妈妈都杀”“就是一对人渣”——全然不顾母亲也是性虐者的事实,当然也有为数不少的另一方立场——“受不了了,太压抑了”“好心疼兄弟俩”“该杀”。我更警觉的是我自己的反应:我想爆粗,想让那些偏见者滚蛋,我觉得这些人完全不可理喻,讲理都是浪费时间。

  问题来了:我怎么知道兄弟俩没有说谎呢?我怎么确定事情真相究竟怎样呢?更进一步的,那些坚信兄弟应该判死刑的人,会不会也觉得自己的观念是不证自明的真理、觉得我的想法才不可理喻?如果我爆粗、我停止理性地讨论,那我跟我爆粗的对象有什么分别?

  真相永远不能确知。究竟发生了什么本就很难确定,它为什么发生就更加不能肯定。这是第一重困境。

  观念永远不能统一。归属、教育、利益、经历、欲望塑造了人的道德和价值立场。说真的,道理怎么说怎么有,最好的例子是辩论比赛——立场是随机抽到的,但随机站一方的辩手们全都言之成理。这是第二重困境。

  第一重困境,就是为什么程序正义极端重要,因为它是我们唯一能把握、有客观标准的东西。

  第二重困境,就是为什么几个基本原则一点不能“权宜”屈折:“Live and let live”、“Talk and let talk——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自由发言的权利”、“人格上和法律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对等”。

  这当然不是没有代价——杀人犯、强奸犯、诈骗犯可能因为警察办案程序上的瑕疵而脱罪,这种例子屡见不鲜。本剧中的法官,因为自私的动机而屡屡偏向控方,而Leslie和屏幕后的我们,除了愤怒外什么都做不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要孝敬父母”、“要热爱祖国”、“政府只是一种必要的恶”、“偷东西不对”、”“打人犯法”、“孩子要听父母老师的话”、“女人结婚前跟人发生关系就是放荡”、“同性恋是种病”、“艾滋病是不自爱的下场”、“日本人都是变态”。它们可能是“对”的,可能不是;可能大多数人同意,可能不是;可能现在是“对”的,但将来不是;可能在中国是“对”的,在美国就不是。

  正是因此,所以没人——任何人、神、机构——有权力、有能力裁判它们的对错;同样重要的,也没人——任何人、神或机构——有权力强迫别人认同自己的价值观,甚至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

  “完美的世界应该没有罪恶”,大多数人不抱此幻想;但是另一个完美世界的幻象更具隐蔽性:世界应该有明确、稳定、统一的道德律,是非、善恶、对错、好坏都一清二白;所有的难题都有两全其美的解法。对这个完美世界的偏执向往,可能是很多争吵、冲突和焦虑的起源。

  在这一点上,可能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更接近世界的本来面貌。一个概念是“scarcity——稀缺”:不完美才是生活的常态,就是没有那么多医疗资源可以救所有人,就是没有那么多警力可以破每一个案子,就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拿来陪伴宝宝长大还同时挣够养娃钱。另一个是“tradeoff——权衡和取舍”:想去看电影就不能写作业,想要家庭可能就要事业上作出牺牲,想要不冤枉好人就有可能放过坏人,想要出名就要放弃一部分隐私,想要不受恐怖袭击的伤害就要让渡一部分自由,想要自由说话的权利就要容忍别人不同意你的看法,不想放弃自己的信念就可能要付出利益上的代价。

  Life sucks. always have been and always will be.

  好在还有一个词给人希望:“margin”,存量不重要,边际变化才重要。人和人的摩擦会一点点磨合出共同的守则,曾经发生的教训付出的代价帮助后来人避开危险和陷阱,曾经匪夷所思甚至大逆不道的观念可以一点一点变成大多数人的共识——你是不是也想起了民主制度、男女平权、同性婚姻?

  承认问题的存在,永远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本剧里也是一样,否定家庭内部猥亵和性侵的存在,只能让这些罪恶代代相传——剧集最后,我们和女主一起目瞪口呆地发现,Jose的性虐行为的起源,很可能是他母亲的影响——是那个可怜无害的老祖母,那个永远默默坐在法庭里备受折磨的老祖母

Leslie本尊,女主光芒万丈!

  在他童年时,在他父亲早逝时,一个孤独的寡妇对儿子诱惑和猥亵的结果。

  而正是女主Leslie和她同伴们的百折不回、光芒万丈的努力,使这个问题摆到桌面上来,让越来越多的人鼓起勇气,承认它的存在。二十年后的今天,有这样一部与当初的舆论持几乎相反立场的剧集出现,正是Leslie们努力的结果。

  我最爱的一句话看起来最切题: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