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烹》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烹》经典影评集

2018-04-06 20: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烹》经典影评集

  《烹》是一部由亚历克斯·吉布尼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烹》影评(一):原来还可以这么想

  为什么一定要给烹一个总的评价(从差到好)才可以发。。。。

  这个电影里有好些说法会让人觉得,噫,原来还可以这么想。。。。

  比如发酵是一种常见低调食物制作方法,我们生活中接触的大概有1/3都是发酵食物。它是一种歪打正着,有点化腐朽神奇工具,最开始用因为食物没法保存,但用了之后,发现营养口味比没发酵之前的还要好,像韩国的泡菜。

  还有stinky cheese,那种臭气熏天、无法近身的cheese,是个上帝礼物。。。

  因为cheese的制作其实是微生物菌群生长、死亡的循环过程,一群又一群微生物持续地死亡和"重生",死去的菌群还可以孕育下一代前赴后继...正是在这种微妙动态平衡、不断地decay中,最后长成能食用...的cheese,变化出各种新鲜、“可口”的风味。吃的时候,会重新把人带回生活极其质朴世俗一面,像无意识地在为死亡作准备

  另外,发酵食物还像一种文化/身份鉴别器,你stinky cheese吃得津津有味肯定是自家人;你爱吃泡菜,那我们必然是好盆友。

  看完之后,有点想下厨做饭了。。。

  《烹》影评(二):第二集:回归到厨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得糖尿病肥胖症。毫无疑问食品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后果同时铺天盖地广告来告诉煮饭是件很难的事情,很花费时间处理过的快速食品好吃方便的,来灌输你。突然间煮饭是件很难的事情。从原始社会到现代化社会,一直以来人类本性分工清楚的就是女人要在家里负责做饭。而男性要出去外面打猎。而现代社会,女性开始外出工作。时间便成了一个很难的借口,变成了大家开始需求快餐,一种便捷的方式生活。煮饭,我非常同意的一个观点就是熟能生巧,和在做些根本需要脑子,但是同时你还可以思考些事情。就好像我前段时间和朋友聊起的一个话题,为什么喜欢做饭或者甜点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动手做的时候同时你还可以去思考些事情。同时我也开始放松自己的一个方式之一。纪录片一些部分,让我感到感同身受作家和他的儿子在厨房里做饭,作家说到,让烹饪变成一种文化的话,那必须要把孩子拉到厨房里,作家的儿子说到,我喜欢在厨房工作,当你在吃你自己准备的食物时你会感觉到成就感。这让我想到我是在这样一种文化里长大,潜移默化影响着你,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外婆家里,所有人都聚在外婆家里,大家分工开始做海俐煎。我们便享受着这样一种乐趣。把烹饪变成了一项让人开心和消磨时间,用双手劳动出来的东西有价值的。做饭的人其事跟这个世界有一种有趣联系,和植物动物一起工作。你意识到了喂饱我们的不是食品工厂,而是大自然。而烹饪的意义不是让我们觉得我们必须去做,而是开心的,去做,不一定是有机的,但必须是真正的食物。也足以让我们感到幸福快乐

  《烹》影评(三):人人都是厨师

  Cooked,中译名《烹》,从定题立意来讲,这个中文译名翻译的好。这部四集纪录片选取了火、水、气、土四个角度切入讲了如何烹饪食物。民粹主义者又跳出来讲:大中华烹饪技巧千八百,美食亿万,美国佬这纪录片味同嚼蜡!其实不然,这部纪录片的立意并不是单纯技艺介绍物质炫耀,而是忠于纪录片的本质核心真实,正如结尾作者说的,烹是对专业化的抗议,一种对生命平等尊重。从立意讲,这部纪录片人文关怀真诚。看完某部纪录片,洋溢心中的是民族自豪感和难抑的食欲,本质上是快餐式纪录片;看完这一部,我只想给家人煲一锅汤,想要通过烹饪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想要通过味觉重新品味生活,enlightening!

  《烹》影评(四):饭祷爱,以食物为信仰

  (转载自知乎_如何评价Netflix纪录片《Cooked》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251535/answer/195081324)

  今天吃过晚饭后,一口气看完了四集。热泪盈眶的同时,又觉得饿了。

  一直记得片中作者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

  I don't invite people to kitchen, I lure them.

  我并不是邀请人们进厨房,而是引诱人们进厨房。

  因为学会了生火做饭,人类争取到了成为人类的机会

  而今天,人类忘记了曾经为得到食物而围在火种边的种种努力,花更多的时间去追逐“高于温饱”的价值理想,把做饭这个差事理所当然地交给了专业的人来完成,也就是餐厅外卖

  听起来很可惜,但今天的人类已然如此,没有对错

  时代走到了这里,或许也是被动无奈

  我想这部纪录片是一部以食物的名义而作的现代主义影像。纵然当中穿插着对商业社会的诟病、对强制性现代化以及贫富分化的担忧、对宗教科学的涉及,它并不想表达公民立场,并不打算渲染回归传统的普世价值观,更不是刻意警醒世人现代饮食习惯所导致的疾病多么令人惶恐不安,只是想做一次alienation,以扔掉饭盒走进厨房的方式做一次对现代生活的抽离,重新认识我们的食物,重新认识“大自然中的人类”这个熟悉却日渐遥远的身份。

  fire,water,air,earth

  每一集的主题嵌套着自然与食物(特指人类的食物)最本质和最原始关系

  在这个关系里,找到real food,那是真实的美好存在,是值得坚持和可以坚持的信念

  《烹》影评(五):Cooked——食物纪录片的另一个境界

  有人说食物纪录片很好做,只要对美食着特写,或对食材的处理过程慢镜头,怎么都会让人垂涎欲滴,又惊呼高大上,再加上些暖情的小故事没得说。然而西方的食物纪录片却让我们看到这种类影片的另一个境界。

  如果说Chef’s Table向我们展示了米其林大厨是怎样炼成的,Cooked则站在更高角度,通过人们的吃食,讨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性的由来及去处

  纪录片分四集,分别是火,水,空气大地四个主题——

  人类掌握了火种,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开始,人性由此诞生

  当人类社会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学会了制造工具,器皿,有了能耐火的锅,才能将水和各种材料混合在一起烹饪,美味又有营养的“汤”就此诞生。

  人们从捕猎放牧进化到农耕,全因小麦做成的面包更有营养,能用少量的原材料喂饱更多的人。这从少到多的魔法添加剂便是“空气”。

  在没有冰箱的古代,食物保持的过程往往就是发酵的过程。酒,泡菜,皮蛋,芝士等等都是人类在漫长生活中获取的智慧结晶。发酵是有微生物参与的分解过程,是腐烂的过程,是死亡的过程,也是人类最终的归宿

  每一集里,都有几条线索平行进行。《火》带我们到西澳大利亚,看生活在那片土地上千年的土著族保留下来的关于火的传统。与火相关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Barbecue了,于是影片跟拍了作者自己在家烤猪,及一个继承祖父手艺黑人大师做烤猪的过程,也记录了从养猪,杀猪,烤猪,到人们食用的全过程。Barbecue的独特之处是它是一种和大家一起吃的食物,一种分享的食物。这种分享甚至超越种族偏见。黑人大师回忆当时还是奴隶的祖父在庄园务农时,负责给大家做烤猪,而那是唯一白人和黑人在同一场所坐下来一起吃饭的时刻。还能让他想起这种时刻的,是越战时的经历。在战场上的互相扶持,提醒着人类背负着的是共同的命运

  食物连接了人们,提醒了我们最初是怎样区别与其他物种的。我们看到养猪人对猪的温情,杀猪人的敬业。这些看起来残忍职业,其实反映了人对生命的尊重,对端在自己餐桌前那碗饭的珍惜。作者在家烤完猪肉,邀请朋友一起吃,竟改变了一位素食主义者的信仰。

  影片还科学分析了是什么造就了烤肉的香,也略窥了工业化肉猪养殖的黑暗面。

  《水》这集较为松散,用水烹饪的重点是需要花时间,所以后半段都在讲时间。不过主线归结下来,还是那么几条。影片跟拍继承传统的印度人如何做带汤汁的料理,同时作者自己也在家实验汤汁料理。然后以时间为主题,探讨了繁忙的现代生活中食物的未来

  我最喜欢的,是《空气》《大地》这两集。结构紧凑,线索清晰,主题回响,也算是四集当中的高潮和收尾。《空气》这集以“面包”为例,讲面包里的空气,讲人类进化到农耕社会,如何用“少”养活“多”的神奇。影片先是带我们去了摩洛哥,因为埃及带中东一代是人类最早种植小麦的地区,看那里的人如何用传统的方法做面包。按惯例,作者也要在家自己烤面包。而农耕社会也是协作社会,因此影片又追踪了这项协作工作中的各个角色——做小麦种植的人,把小麦磨成面粉的人,以及烤面包的人。然而这项工作因食物的工业化正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我们吃的不再是祖先适应自然后可以消化的食物,也解释了“谷蛋白不耐受”“麸质过敏”之类的现代病。

  随着气候变化,曾经养育了人类最古老农业国家在未来十年至一百年,小麦的产量会减半,远在北欧的基因银行——种子仓库也许是解决未来问题的方法。这不仅是食物的未来,也是人类的未来。

  《大地》讲人类最终的归宿,微生物则是主角。影片追踪到了一位微生物学博士,同时也是做芝士的修女,简直是神来之笔。不仅解释了微生物如何造就了日常饭桌上的美食,也将这一主题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死亡、腐烂、形变也许并不是终结,不是绝望,而是大自然对往生的一个美味承诺,是希望。

  影片虽然除了韩国泡菜,虽然没有涉猎东方美食。但我已能想象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一步步在这个地球上生活繁衍到现在。比如,西方以面包为主食,我们是以米饭。米饭也是一个以“少”养“多”的奇迹。一小层稻米,一小层水,竟可以膨胀成一大锅米饭,够吃好几顿。

  另外美中不足的是,影片过长,想表达的东西太多,导致内容杂乱地方,结构略显松散,特别是第二集《水》, 涉猎了水、时间、加工食品的忧患,还有印度妇女的“平权运动”,有的阶段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但因为无法百分之百控制拍摄对象,这也是纪录片自身不可避免缺点之一,即使是名导也竭尽全力无法完美

  看完这部片子,大家或许都会对工业化生产出来的加工食品,和快餐外卖有所畏惧却无可奈何。然而影片也说了作者并不是想要把人们都拉回厨房。我想这部影片的意义就在于,让人重新认识身边的食物,感受食物,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这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因,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才是人性所在

  《烹》影评(六):《烹》-料理生活

  该套纪录片改编自畅销作家Michael Pollan的同名书籍,并由曾获奥斯卡最佳长篇纪录片导演Alex Gibney执导。第一季共四集,分别从火、水、空气和泥土四个元素阐述和食物的关系。看《舌尖上的中国》,你有一种想吃美食的欲望追求自然美食的回归。这部纪录片的不同之处来于,它影响你对待烹饪的态度

  第一集是关于火。火和原始的烹食方式 (烧烤)和现代人的烧烤。烹饪对于人成为人的重大意义。片中指出重要的一点,人如果回归原始的烹饪方式和食物,就能免除糖尿病等现代疾病的困扰

  第二集的主题水。是你要进厨房,还是吃食品工业的加工食品。我个人对烹饪是有兴趣热情的。就象片中一个卖猪肉的老兄说的,你花同样的钱去肉店买肉(我们去菜场),回家可以享受更新鲜丰盛的美食。食品工业的的速食产品,包括方便面饮料,熟食,都有可以存在诸多的问题。肥胖或者与饮食有关的各种疾病都有可能与此有关。

  第三集的主题是空气,也就是发酵,讲的是面包。最近,我们家那位对做馒头产生了兴趣。用小麦粉和酵母,做得还挺不错。上个星期还自制肉松,一次成功。我们都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厨房。这样的生活更健康

  最后一集的主题是泥土。发酵、霉变、有益的微生物。我理解酸奶、泡菜等有益的微生物对人是有益的。霉变的食物,象我父亲就喜欢吃霉变的鱼,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当然,现在也不吃了。

  我们对于烹饪的态度就是我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健康、自然的食材和烹饪方式造就了健康的生活。

  《烹》影评(七):每集内容提要——火、水、空气、泥土形成的饮食和文化

  影片由自带质量保证的网飞制作出品,根据著名饮食作家(注意,不是美食作家)迈克尔·波伦的同名畅销书改编,豆瓣、IMDb评分都高达8.2。

  四集内容分别以「火」、「水」、「空气」、「泥土」四个元素为主题,以奇特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我们利用这四个元素所形成的饮食和文化。

  少咀嚼,长大脑

  第一集「火」中,人类学家把烹饪的起源假定为一场森林中的大火,火烧尽之后,原始人发现,被烧熟的食物更好吃了,于是就开始用火烹制生食,变熟之后再吃。

  烹饪的第一好处,就像主持人迈克尔·波伦在他同名新书《烹》的分享会上说的,「它减少了我们的咀嚼量」。

  而减少咀嚼量最大的好处又是什么?能给人类腾出时间,干点其他的事。比如说,把脑子长大点,把脑容量扩大点,让自己更聪明点。

  同时,因为大脑是个高能耗器官,更容易消化的熟食也让人类获取更多的能量,支持大脑的运转。如此,才能够发明工具,进入农耕社会,发展出高度的文明。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学会生火,人类就不会从猿类中分化出来,我们可能都在跟猩猩抢食。

  因此,很多民族都崇拜火神,我国的蒙古族、景颇族、高山族都有相关的祭祀活动。

  片中提到澳大利亚土著民族马尔杜族也是其中之一,虽然马尔杜人现在绝大部分已经居住在都市,但每到周末,他们仍然会回到祖先居住的荒野,打猎,生火烤熟猎物一起享用。在大自然的火焰中,感受与祖先、与大地的沟通。

  做饭减少,肥胖增加

  第二集「水」中,波伦一开始就回忆了他擅长做菜的母亲,和母亲用来做炖菜的绿色砂锅。对他来说,用水烹饪就代表着一家人齐聚一堂,其乐融融。

  很大一部分中国人也有相似的记忆,一家人坐在一起,围着汤盆或者汤锅,分享同一种食物,聊天说笑。尤其过年时的寒冬,带浓浓爱意的一碗热汤会让整个人都暖和起来。

  不过片中的例子不是中国,而是印度,因为印度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午餐系统」,这个「午餐系统」并不是指外卖,而是专门把热腾腾的午餐从家庭运往工作场所的系统。

  每到工作日的午餐时间,就能看到无数的送餐工,把装着咖喱等汤菜的餐盒送往办公楼。这个持续了近百年的「午餐系统」让孟买的办公区抵御了外卖、餐厅的入侵,用家制的食物延续了印度的饮食传统。

  但饶是如此,外卖还是从缝隙中渗透进了印度家庭,尤其是那些只有父母和孩子的「核心家庭」。

  片中的一家四口,其中父母和儿子都有明显的超重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经常点外卖,一周在家做饭的频率不超过三四次。

  哈佛的经济学家大卫·卡特勒曾经分析肥胖率和烹饪的关系,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当烹饪率减少,也就是人们自己做饭的时间减少时,肥胖率就会增加。

  但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引起很多重视,尤其是我国。相反,我们的新闻总是把「某某食品进入我国、某某连锁餐厅开设第一家店」当做强大的信号。

  波伦对此非常诚实,「当人们(发达国家的人们)意识到这些产品的问题时,整个行业就转向发展中国家销售」。

  影片采访了一家跨国食品公司在印度的研发部门,负责人说,“我的工作是通过一些烹饪元素来将新鲜事物的味道变为工业化的方式”。这些「烹饪元素」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止一把咖喱粉这么简单。

  黑暗料理,身份认同

  「空气」和「泥土」两集讲的都是发酵。前者是谷物发酵,空气充斥其中,就让面包形成了独特的口感。后者是蔬菜、奶类发酵,来自泥土的微生物将新鲜食材变成泡菜、芝士等风味独特的发酵食物。

  这两集的内容同样独特而丰富,比如摩洛哥人认为面包神圣,不允许用刀切面包;欧美人对麸质的妖魔化;可可豆与胶状物一起发酵成为巧克力;让外地人吃下去就呕吐的鲨鱼腐肉等等。

  最有趣的是波伦对发酵食物的一种认识,“发酵食物是我们建立文化身份的其中一种方式”。

  证明这句话的食物非常多,而且还都是「黑暗料理」,比如上文的冰岛特产鲨鱼腐肉,只有冰岛人能接受;在我国成为网红,却没有几个人真能下咽的瑞典鲱鱼罐头;中国人民拿来下酒拌凉菜,却让外国人恶心不已的皮蛋,更加地域性的还有豆汁、臭豆腐。

  「我们是喜欢这类食物的人」——不喜欢的,跟我们不是一类人。

  波伦还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或者趋势——我们花在做饭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可是观看烹饪节目的时间却越来越长了,全球都是这样。

  美国人民为各种美食真人秀着迷,中国的美食节目也是呈数量级增长,《舌尖上的中国》这种神作热度更是经久不衰。

  但我国人民对美食的热衷却更多地表现在了外卖事业的高速发展和各种各样的网红美食店上。2016年新华社的一项调查发现,44%的年轻人每周在家做饭的次数不到2两天。他们乐于观看屏幕中的大锅小锅热气腾腾滋滋作响,但却仅限于隔着屏幕观看。

  所以不得不想,未来我们关于家庭食物的记忆该从何而来呢?

  《烹》影评(八):这么近,那么远

  有别于通常的美食纪录片的惯例,Cooked的主角不是一位大厨,Michael Pollan甚至是在烹饪方面很不擅长的一个家伙,他是一个作家,试着从火,水,气,土四个主题章节对于烹饪展开类似哲学命题的一些思考,那就是,烹饪和人类生活的由近及远的关系。

  烹饪作为吃这一人类刚需的必须手段,伴随着火的起源而产生,对于烹饪方法的发现与传承曾经是生活的必须。

  酒的起源早于面包?发酵来源于空气而非酵母?你知道巧克力也是发酵产物吗?这些有趣的小科普贯穿全片。当然每集Michael都战战兢兢的完成一道食物,开个party分享一下。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满足人类追寻快速和便利的食品工业的产生再次将烹饪与生活的关系逐渐拉远。如果我们把古法的起源像看做是天启,是神的智慧,那么食品工业采用替代品的高效做法就是模仿神的拙作。而食品安全问题正是来源于此,例如少数对谷物蛋白的过敏症状其实只是对改良的酵母发酵方法的工业食物的过敏。

  而最终我们只能接受,毕竟不完美的人类一直在制造便利的同时制造麻烦,再用新的便利解决麻烦的同时继续创造新的麻烦,食品工业也不例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烹》经典影评集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