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妈呀》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的妈呀》观后感10篇

2018-04-06 21:5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妈呀》观后感10篇

  《我的妈呀》是一部由李勇昌执导,鲍起静 / 黄浩然 / 王菀之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妈呀》观后感(一):温暖深情,回味犹存

  每个人喜好不同,我更喜欢看些“小众”影片

  今天下午,就看了一部《我的妈呀》,一部慢悠悠、细腻情深母子大戏,赚足了在场的所有人的眼泪。我似乎不擅长讲结构逻辑理论,观影后只愿谈些感受

  一部小成本电影的情感力量如此之深厚,看得到李昌勇导演幕后的用心功力

  母子亲情,是个亘古不变、又很宏观的主题,宏观到如空气般萦绕在每一个人的身边,习惯了他的萦绕,变得很少去关注、去审视它。所以很少有电影导演去做这一类选题的影片。可见我看完这部影片的欣喜之感。

  试问每个人的内心“爱妈妈吗?”想必得到的都是肯定回答,而这部影片的中心矛盾就在于一对母子,长达半生的误解遗憾。而这半生,恰恰是母亲只能陪我们一起走过的半生时光悲剧从一开始就埋下了。

  “若有时间,何必挂念”姨母的话点醒了记恨母亲多年的年仔。误解,也就在妈妈被查出子宫癌后,时日无多的岁月中化解。时间残酷也许如此,又有几人真正做到常栖母亲左右呢?

  往往此般影片开始处都是欢快轻松的度假调调,而后才揭晓母亲是将阿年寄留在姨母家,此部分始终以年仔的视角讲诉,在孩子眼中生怕被要强的妈妈抛弃,而无时无刻的粘在妈妈身边,甚至用绳子和妈妈的手捆绑一起。而这些点滴温馨正是后文误解产生的根源——在一个深夜、熟睡后被妈妈抛下。

  在影片的前半部,都在以插叙的结构方式故事现实时光与儿时的童年时光巧妙的切换,两代人角色地位也随之互换,老年的母亲变成了依赖年仔的“小朋友”,而年仔变成了能够处置母亲晚年归宿的“大人”。就像小时候年仔对母亲的依赖一样,老年的母亲生怕年仔将她送入老人院,每次趁年仔与老人院的医护交谈时都殴打老人院的老人,而后又佯装精神病说见到鬼来抓她。但每次的戏谑都是为铺垫那个不得已的“抛下”——门缝中一样的摇晃紧锁的大门、一样的惶恐无助眼神

  高潮总是在不经意间来临,一封体检报告查出母亲已经癌症晚期,知道真相的年仔泛起了原谅而遗憾的泪光。长达半辈子的不解与怨恨似乎在生死面前土崩瓦解生活无奈不就如此吗?我们没办法选择一副好牌,只能学着把手中的烂牌打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于是,一家三口完成母亲心愿感人大戏就这么开始了。老辈人很像任性的小朋友,她只愿接受她认为对的事情,比如她封建迷信喜欢求神拜佛、相信世间有鬼。而我们想要走进她心里,就只有变成她能看的懂得角色、听得懂得话语,比如驱魔道士,观世音大士……这又让我想到自己的母亲,小时候我们时长受到自己母亲的影响,变成她想要我们成为的样子,当我们明辨是非后才知道,她的话也会有愚昧谎言成长中的不解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成熟后的理解,半生缘的浓厚亲情正由此得来。

  意料之中结局也会降临。万里长城的飞机怎么也坐不上……我的妈妈其实跟剧中的妈妈很像,一样要强、一样以她的方式给我们最好的、一样支持我们梦想,比如我离家几千公里的异乡漂泊。她也曾给我打过这样的电话,说要出去旅游,要去爬长城,去海边或是来深圳,可是我却总没有时间陪她或她因为种种理由不来我的城市,不用想也知道,她舍不得花钱买机票也舍不得我给她买。而深明种种的我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努力成长,去实现她的“愿望清单”,代价一样是不能常栖于她的身边。始终不敢想我们之间的悲剧情节点何时会到来,但真的不希望会有那一天。若无所爱,便无所恨。那些细碎的点滴,会融进我们的性格深处;那些要强而果断的背影也将映刻进我们的一生;那些粗糙的话语,多年后会成为我们判断是非、抵挡一切复杂事故保护伞。而演绎这一切的人正是世间每一对的母亲与孩子,若有时间,何必挂念。

  每一个离开母亲的孩子都应该记得那句“若有时间,何必挂念”。

  © 本文版权作者关于 V . V . 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我的妈呀》观后感(二):这个拿“顶你个肺”做口头禅的老太太贡献了华语片年度最强催泪弹

  之前曾经在一微信公号写评语说电影《我的妈呀》“可能是10月上半月最值得一看的华语电影了”(在这里粤语当然也是归入到“华语”这个范畴里的)。当时还未看片,这“最值得一看”的评价是根据豆瓣等网站上已有的评语做的判断。 昨天才看到全片。果然,之前仓促给出的的评价并未谬赞。虽然说,小成本的亲情片,具体到故事如何圆熟、如何表达,还是有不少小问题的,可是……这样感人到催泪的华语片,今年还是第一次看到。 唯一的槽点,原来的片名《大手牵小手》可能更好一点吧,现在的“我的妈呀”,这取名风格也太“摔跤吧爸爸”了。 描述亲情,一直是香港中小成本电影所擅长的领域之一,如《桃姐》、《岁月神偷》等,至今已成近年港片中的经典。而《我的妈呀》主演鲍起静女士,也曾出演过相类似作品,如《天水围的日与夜》。 和《天水围》一样,《我的妈呀》中鲍起静亦是演一位爱说“顶你个肺”的母亲,演员卫诗雅与她扮演了同一个角色,是那位母亲的年轻时光。全片用插叙,展示这对母子由来的聚散牵绊,这其中有误会,也有醒悟,更有遗憾。 以“亲情”为主题的电影,达成催泪效果,其实各有途径;具体到这部《我的妈呀》,最大的泪点大概是来自其中的遗憾。 但这遗憾也很难说全是儿子姜思年,亦或母亲李好的责任。母亲衰老之前,生活艰辛,为生计不得已而奔波流离,酿成儿子心结;待到母子再见,母亲已经衰老,儿子心中则芥蒂已深。 为柴米油盐如意事的颠沛奔波,片中实际上用一个不太常见的故事做了放大。其实即使抛去欠债还债这条剧情线,比照观众的现实生活,对于两代人亲情中诸般遗憾的共鸣,也同样能回荡于心。 站在观众角度,我们审视我们所遭遇的现实:社会急速发展,往昔二三十年的巨变,在我们一代父母一代之间划出鸿沟,划出包括观念在内的种种隔膜,又因隔膜而在生活中造就大大小小的遗憾。像片中鲍起静的角色一样,他们年老时,可能也会迷信、会蛮横、会絮叨,加上因隔膜引出的交流问题,于是对两代人都会造成困扰。更重要的是,父母在日渐衰老,要解决这些困扰,还需趁早。 如前所述,到这部电影,将这实实在在的困扰加工、放大,待到鲍起静饰演的母亲李好被诊出绝症,遗憾似乎已经大到无法弥补,大到能覆盖每位观众自身心中的遗憾或者忧惧。 共鸣就此回响,母子在这样境遇中的对话,催人洒泪。 不过影片并未一味苦情下去,有往有复,它也要努力解决遗憾。 片中,贯穿前后的关键词,是愿望。李好信神佛,进庙要用长竿把写了自己愿望的小纸条放置到大殿的最高处;而儿子幼年时的作业上面,也画着她想去的长城……那些愿望来自遥远的从前,来自母亲未衰老时。儿子姜思年放下芥蒂、幡然醒悟之时,终也要靠这些来自过去的古老的愿望来弥补遗憾。 完成母亲的愿望,从“喝媳妇茶”到上台唱歌再到去万里长城。这些愿望,每达成、每未达成,也直能击中观众心中的柔软。而这所谓的“柔软”中,实际上也深埋着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关于两代人亲情的怀念、遗憾和反省吧。 怀念也好、遗憾也好、反省也好,本来是都指向过往,而这部电影,却也让它们回响于现在。 影片配乐满,但基本上每次出现都能恰到好处。 最后,极度推荐粤语版。

  《我的妈呀》观后感(三):『我的妈呀』大手牵小手

  『我的妈呀』

  2017.10.04南京点映场:

  原名《大手牵小手》,

  觉得更加贴个此片。

  故事源于亲情,

  赚足了眼泪,

  似乎可以映射到很多人的身上,

  小时候与父母欢乐相伴,

  长大以后若即若离

  亲情二字也许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是关键时刻才能感受到,

  鲍起静神演技入木三分

  完美诠释亲情的真谛

  【8分】

  『我的妈呀』2017.10.04南京点映场:原名《大手牵小手》,觉得更加贴个此片。故事源于亲情,赚足了眼泪,似乎可以映射到很多人的身上,小时候与父母欢乐相伴,长大以后若即若离,亲情二字也许只有在逢年过节或是关键时刻才能感受到,鲍起静神演技入木三分,完美诠释亲情的真谛。【8分】

  《我的妈呀》观后感(四):《我的妈呀》:鲍起静的影后水准依旧让人动容

  要说香港女演员里,鲍起静算是一个小众的另类,37岁开始演母亲,更是成为亚视的“妈妈专业户”,但她扮演的众多母亲角色里,你感觉不到重复,而近几年,她在电影里更可以说是大放异彩,尤其凭借《天水围的日与夜》一举拿下金像奖影后,而其后的《僵尸》与《我的妈呀》再度提名影后,可以讲,她的每个角色付出,都值得我们尊敬,而她的每次表演,都让人动容。

  《天水围的日与夜》里,她把奋发向上从不自怨自艾的母亲形象演活了,一个能在平淡岁月里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教人挑不出毛病,而在《我的妈呀》里面,她扮演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母亲形象,一个因为苦衷不得不远离家门,而造成与儿子有深深误解的母亲形象。

  这个角色从前面来讲,依旧是有些许悲凉的,因为家庭原因,母亲不得不放下年幼的儿子,但这种现实的苦难却造成了儿子的误解,试想,有哪个母亲会狠心到弃儿子不顾呢?鲍起静扮演的母亲李好从内心深处是舍不得儿子的,但现实的无奈造成了她只能撒谎离去,在她眼里,善意的谎言让她能更加坚定的离去,但最终,她的这种行为却造成了误解。

  站在上帝视角,你会觉得李好与儿子都有难处,李好有苦衷,而儿子确确实实在童年岁月里心灵有了创伤,而且这种创伤还是自己最亲的母亲造成的,然而,不谈对错,我想在多年以后这些都可以释怀,母亲病床上的那一句“对不起”真的是儿子想要的吗?我想也不全然是,或许,儿子要得只是儿时受过伤害的一种说法,至于内心深处,他还是依旧爱着母亲的。

  所以,当后面母子最终达成和解,不少人流下了眼泪,对于这部电影来说,催泪并不是导演最想要表达的东西,导演更多想表达的是亲情的误解越可能早解开越好,而对于父母,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与愿望,儿时因我们而放弃了,那么大了我们应该代他们完成他们曾经的梦想,所以在后面我们看到,李好的儿子带她完成各种“遗愿清单”,尽管她身患重病,但只有那一刻,她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母子二人一同走上这个圆梦的旅途,可以说才是片中的高潮,而母子疏远多年的感情在这里再度紧紧地连在一起,这是影片最让人感动地方

  虽然看最终结果看,影片不免让人有些伤感,但整部影片处理得十分独到,影片在催泪中也不乏积极情绪,这些颇为轻松的桥段化解了影片的悲凉气质,其实从最终结果来说,母亲已经圆梦,生死对她来说其实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事,再说儿子也与她达成谅解,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鲍起静在片中依旧奉献出了影后的高潮水准,她的一颦一笑,确让人感受到温暖,而病床上那句“对不起”更是无比催泪,可以说,影片的表演绝对亮点,几位青年演员的情绪表达同样值得称赞,整个观影过程,让人体会到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去看《我的妈呀》吧!这绝对是一部你看了完全不后悔的电影,不仅能让人动容让你哭,更重要的是它让你懂得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妈呀》观后感(五):套路虽老,但却受用

  我的妈呀,一部家庭亲情喜剧,催泪,感人。

  先说一下比较明显缺点,首先是黄浩然的全程面瘫脸让人略感失望,如果是为了最后的释放表现压抑的有些过了,鲍起静的演技还是很到位的,感觉和惠英红在幸运是我这部片子里的表演是半斤八两的,但是片子明明是主打亲情牌,生离死别深度,却要用喜剧的配置,让人觉得有些不伦不类,融合的过于刻意,尤其是一些情节,所以影响了整体表达,这一点幸运是我胜出。另外配音有些出位,让人常跳到樱桃小丸子或者蜡笔小新,配角们的单纯的喜剧表演还是可以的,挺讨巧,但我感觉和主题搭配略有些生硬。最后就是套路太多太老。

  然而瑕不掩瑜,把最质朴的感情放到电影里,最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电影院里时不时轻微的抽泣声很简单的说明了一切。儿子因为母亲的陪伴缺失,心生怨恨,感觉被抛弃,无法原谅;母亲为了家庭生计,不得不忍心放下孩子,去受苦,偏偏不能解释给孩子,造成种种误会,以致于前期各种隔阂的产生。然而亲情就是亲情,这是无法切断的,两母子哪有什么真正的仇恨,于是最后的释然,最后的相互谅解也就是必然的选择了。其实可以选择珍惜的时候,为什么要考虑以后的想念呢?片中最暖心的一句是:我们回家吧。眼泪就随之在眼眶中奔流而出了。推荐!

  最后感谢Thinker!!!!

  《我的妈呀》观后感(六):《我的妈呀》: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时候请珍惜你们在一起的每一秒。

  最近老妈身体不适,一直带着她跑医院,所以在今天看到这部《我的妈呀》的时候心情很复杂。原来泪点是8分,现在也降低到了2分,一戳就流眼泪,一看到老人就想痛哭。尤其是鲍起静这个老演员,因为年老拜托了美貌的限制,完全把一个老人的老态龙钟,孤独可怜表现了出来,这种角色和这个故事真的是赚多少眼泪都不多。

  很多人将本片比作新世纪的《妈妈再爱我一次》。想当年我们小的时候,那个怀抱着小孩儿唱歌的疯女人感动了所有中国人。至今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都是妇孺皆知,三岁孩子都会唱的歌曲。而如今《我的妈呀》带着同样的母子情席卷大陆电影院,也正是为了让大家回到亲情,回到母爱中去,让现代人在追求功利的同时别忘了最可贵的母亲。

  母亲苦啊,结婚开始操劳家里,怀孕忍受十月的负担,等到生产还要经历生死大关把我们生出来。所以我年年过生日都给我妈妈买礼物,因为自己的生日是母亲的难日,这一点,母亲每次听到都有些红眼圈。想想我们每个人,婴儿时期要让母亲给拉屎把尿,学吃饭,学走路要母亲搀扶,生病了母亲背着去医院,等到上学了还要她给我们辅导功课。她们辛苦却不喊苦,她们愿意为了自己的子女付出生命,可子女们又愿意为母亲付出什么呢?看看片中的姜思年就知道了。因为儿时的误会,他和母亲李好关系并不好。虽然小时候妈妈是他的大树,是他的避风港,但是在后来他被妈妈送去姥姥家和姨妈家寄养的时候一切发生了改变。年少的他不能理解为什么母亲总是说话不算数,更是把母亲的“爽约”转变成了“怨恨”,一直和母亲疏远多年。可是,当他重新因为姨妈的葬礼又见到母亲时,到底是血浓于水,他在回忆儿时的经历中才发现母亲当时的苦衷,并且发现想要报答母亲的时间已经不多。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游戏,因为悔恨才要补偿,他决定帮助母亲完成“遗愿清单”时,其实也是在这过程中再次去爱母亲,把过去的恨转化成爱。而这个绝世好儿子自然也少不了绝世好儿媳的配合。儿媳敬妈一杯茶,说一声“结婚的时候没机会敬您,这下补上了。”再看鲍起静的眼神和表情,瞬间泪流满面。

  鲍起静她演了吗?可以说她演了,演技出色,也可以说她没演。因为每一个母亲在年老后都会变成这个模样。看着儿女的脸,充满自豪和欣喜,拉着儿女的手充满了温暖和力量。一心所有都是盼着儿女平安,儿女幸福,宁可用自己时日无多来换取儿女的长命百岁。这种母亲的大爱,你看懂了吗?你流泪了吗?你想起你的母亲了吗?

  人生太短暂,我们和母亲相处的时间也充满了不确定。运气好,等你人过花甲母亲还在堂前坐,你可以踏踏实实喊声“妈”。运气不好,很多人在幼年时就失去了母亲,也失去了这世界上最爱你的人。

  有妈才有家!你是否也会担心如果有一天,世界上最疼你的那个人要离去后你是否能够毫无羞愧地说,我母亲无怨无悔,我母亲在另一个世界微笑呢?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朋友们,趁现在还来得及,去爱一次我们的母亲,趁现在还来得及,去拥抱一下我们的母亲,告诉她,我很爱你,我离不开你,我希望能伺候你到老。

  《我的妈呀》纯有感而发,一位深爱母亲的女儿写上。

  《我的妈呀》观后感(七):鲍起静演绎古怪老太,电影《我的妈呀》传授幸福秘诀

  香港金像奖影后鲍起静1980年入行,既主持节目又拍摄影视作品,最为难得的是这位年过六旬的老演员脸上的一份平静与慈祥。人们说优雅的老去,到了她这个年纪,这已算是我能想到的职场女性最为优雅的老去方式:既不怕人笑她美人迟暮,又不用大动干戈的打针拉皮整容,多年来从未间断过拍戏。

  10月13日上映的《我的妈呀》集合了一帮面熟的香港演员:鲍起静、黄浩然、王菀之、卫诗雅,故事蓝本源自导演李勇昌与自己母亲的真实经历。在上世界七八十年代,有不少单亲家庭的母亲因为生活的奔波而忽视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那个年代“孤儿寡母”的生活是如今年轻人无法想象的。可是无论生活的差异离得有多远,有一件事永远不会改变——母亲是人一生中最为亲近的人。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如是道。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那儿子呢?电影《我的妈呀》中,黄浩然饰演的姜思年与母亲李好因误解分开二十多年,若不是在姨妈的葬礼上见面,可能不会刻意再去探亲。

  故事讲的仅仅只是一对母子之间的故事,却能从该故事内核中看到香港与内地都会遇到的社会问题——关爱老龄人生活,尤其是子女在异地工作长期留守的孤寡老人。年幼时立志要为母亲完成愿望清单,想不到有一日会去真实的实现,以于此来催泪,怎令观众不动融?小时候牵着妈妈的手,是小手牵大手;妈妈老了再牵她的手,是大手牵小手。

  整部影片因时间距离较大,在场景布置上非常讲究细节,自行车、露天酒席、独幢老宅子,这些场景都做到了极好的还原。虽是小成本影片,但令人意想不到这些细节也能做到如此精良。卫诗雅饰演李好年轻时期一角,鲍起静饰演的母亲李好老年时期一角,二人都是圆脸、大眼,贤惠善良的面相。年轻时期不靠谱的妈妈,与老年时期妈妈的不靠谱行为,连贯一致,鲍起静的演技自然流畅,几乎看不出表演痕迹。一开始因年迈糊涂令人有些古怪老太的印象,但随着故事的发展才知《我的妈呀》是在诠释一种老龄人的幸福,同时也彰显一种人文关怀。

  幸福二字听得人多的,可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不同。年幼的孩子需要母亲的陪伴,那是一种幸福;年迈的母亲需要孩子在身边的照料,这也是一种幸福。电影《我的妈呀》里诠释的幸福则是:原谅过往所有的不对。

  二十多年过去了,儿子姜思年原谅了母亲李好的不辞而别,母亲李好也原谅了儿子姜思年多年来的不闻不问,随着母子的和解,影片故事也得到了升华。遗憾的是此时母亲已是病重缠身,子欲养而亲不待。故事结尾,儿子背起老母想要完成愿望清单,一同登长城当“好汉”,观众不禁潸然泪下。(文|句单单)

  《我的妈呀》观后感(八):与自己和解

  《我的妈呀》(《大手牵小手》),名字不重要,我是冲着鲍起静进入影院的。

  神级表演的静大大

  静大大贡献了教科书级的表演,她的喜怒哀乐,她的微表情,太有代入感了,我想家里有老人家的人都会有共鸣。不说了,我想我奶奶了。

  我想说的不是“妈妈”,而是“儿子”。李好这个妈妈总是“欺骗”儿子,尤其是成长期的离开,虽说的有不得已的苦衷,但伤害已造成了隔膜。之后的开展就是俗套的和解过程,但又是何其的真实,儿子性格固执、倔强,有童年那段经历的因素,更多的是像妈妈,这样性子的两个人相处必然是处处有摩擦,两败俱伤。幸好的是有亲情的纽带,一切还有拐弯的余地,儿子尝试去理解妈妈、去包容妈妈(抓鬼那段尤其赞,不要尝试去跟老人家讲道理,要去接受、去理解,用她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最后两人心结解开,自然而温情。

  这是儿子跟母亲的和解,但又何尝不是儿子与自己和解的过程,他所有的固执、倔强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刺,他拒绝了别人也拒绝了自己。他在拥抱妈妈的时候,一根一根拔掉那些伤人的刺,也放过了自己。与过去的经历和解,拥抱曾经的自己,以和平的心态走人生的下半场。

  《我的妈呀》观后感(九):小清新叙事风格里的大泪潭

  随手一点选的片,虽然看题材就觉得是感人故事,情节也是平铺直叙娓娓道来,没有什么波澜的,但是就是嚎啕大哭到片尾曲都播完还是停不下来。一些催泪的电影、一些好电影还是要在家里看,才能完全释放感情。我也对小时候父母明明答应去公园第二天又失约耿耿于怀,但是父母可能撒过很多谎,但谎言里面有保护有爱。或许时常不能好好沟通,不能相互理解,但是可能正是因为仗着这份爱,才会肆意妄为。每一个孩子和妈妈都对彼此说了一个巨大的谎言,原本说好的永远陪伴,总有一天是会分开。希望世界上的每一个父母子女都能够更多的相互理解,都要相信彼此的爱。希望我们能够做好,不留遗憾!

  《我的妈呀》观后感(十):看过这部《我的妈呀》,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的父母不想去养老院

  时间过得真快,感觉童年还没过够,就到了为人父母的年龄。但在妈妈眼里和妈妈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孩子”,你仍可以“淘气”或是“撒娇”,因为她一直爱你,从未改变。这种独一无二叫母爱的纯天然情感支撑着我们在不可预知的人生旅途中勇敢前行。

  但我们对妈妈的爱呢?这么说吧,大家上一次牵着妈妈的手聊天是什么时候?几年,几个月,不记得了……那还记得小时候幼儿园上学、放学,妈妈牵着你的手的场景吗?

  不记得没关系,因为就快到了我们送父母去“幼儿园”的时候了……今天看了一部叫《我的妈呀》的电影,很显然这是一部关于母亲的电影,影片英文名很有趣——My God Mother——给人的感觉是这个“妈”挺“作”的,与上帝和老天爷齐名了。

  事实上呢?由鲍起静饰演的母亲的确很“作”,从妙龄单身妈妈一直“作”成古稀之年的老太婆,却依然生龙活虎。但这种“作”的背后充满了心酸、坚忍和无奈,确切地说这位母亲是为了儿子黄浩然而“作”。

  《我的妈呀》讲了一个看似寻常普通却蕴含着巨大亲情力量的动人故事……因姨妈过世,时隔20多年回到故土的姜思年(黄浩然饰演),在姨妈葬礼上见到了感情疏离的亲生母亲李好(鲍起静饰演),这对各有心结的母子依然是“针尖对麦芒”,后得知母亲患病已时日无多时,姜思年决定放下过往心结,协助母亲完成年轻时许下的“愿望清单”。

  影片根据鲍起静和黄浩然这对有心结母子情感的特殊性,选择了在现在、过去两个时空间切换,让观影者看到了“现状”,更看到了“现状”的起因,以及母子相依为命又几乎形同陌路的全过程。

  《我的妈呀》一点儿都不复杂,却没人能抵住那种深入到骨髓的细腻情感来袭,一个多小时的片长热泪盈眶几次真的毫无意外。尤其是儿子送母亲去“幼儿园”,也就是养老院时,你会发现再坚强、再“作”的母亲都会像你小时候第一次被送到幼儿园一样,不舍自己的亲人——那感觉像是被扔了一样。

  看过《我的妈呀》发现一个事实:父母永远不会抛弃我们,哪怕是饿死在一起,我们又怎么忍心看到被送到养老院的父母像小孩子盼家长一样伤心落泪,甚至是绝望?真的,有时候物质并不比精神重要,尤其是对于夕阳西下的老年人而言。

  所以,抽时间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吧,即便老人家有时候很唠叨。如果觉得在下的文字不够深刻,也可以带着父母看看深刻的《我的妈呀》,这真的是一部可以改变孩子与父母关系的佳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