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阿洛伊斯》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阿洛伊斯》的观后感10篇

2018-04-07 20:2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阿洛伊斯》的观后感10篇

  《阿洛伊斯》是一部由托拜厄斯·诺伊尔执导,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 / 提德·冯·奥弗贝克 / 卡米尔·克里希奇主演的一部剧情 / 奇幻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洛伊斯》观后感(一):孤独症候群(影评,Aloys)

  孤独,是忧愁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

  ——Kahlil Gibran

  孤独、寂寞,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人生虚空的来,空虚的去,似幻!

  孤寂虚幻,人生旅途永恒伴侣!

  今天,在下以“孤独”为题,引荐一部另类剧情片给到各位,让我们跟着作品一起探索“孤独人生”。

  瑞士影片《Aloys》(阿洛伊斯)

  作品类型:科幻、剧情

  主要演员:Georg Friedrich(饰演Aloys)、Tilde von Overbeck(饰演Vera)

  故事概述:两个孤独灵魂(Aloys与Vera)的碰撞

  上映时间:2016年9月23日在英国上映

  这是一部讲述“孤独”的影片!画面色调稀疏对白、大量的空镜头,将作品寂寥之感发挥到了极致。接下来,让我们跟着镜头语言,探索一番“人生孤寂”。

  I,孤独个体

  Aloys:孤独的私人侦探,由于父亲的离世,使他进一步陷入了孤寂的深渊

  Vera:Aloys的邻居,迷恋于动植物,不善交流,故事中另一个孤独的灵魂。

  两个孤独的个体,两段孤寂的人生,两场不期而遇的相会(①电梯内的偶遇②救护车旁的相遇),将两颗忧郁压抑、寂寥的心牵在了一起。

  一个是迷恋偷拍的私人侦探,一个是喜好声音传递思想的寂寞女人,看似毫无交点的两人,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一起,奏响了“人生新乐章”。

  II,心理暗示

  孤独,一种难以形容的心理状态

  孤独,悄无声息不可名状

  如此复杂心绪,又该如何传递给荧幕前的观众?

  画面与配乐!Tobias Nölle利用电影的两大属性,通过心理暗示,将无形的“孤寂”,以有形的方式展现出来,令人回味无穷

  接下来,个人通过几组画面、几段配乐,详细说明一番。

  画面篇

  男主Aloys(相关的画面)

  ①开场时,空无一物的房间

  ②陷入孤独漩涡的Aloys,在执行偷拍任务时走神被人察觉

  ③宿醉于公交车

  ④独处于阴暗的房间内,循环播放自己过去拍摄的影像

  ⑤少言寡语,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女主Vera(相关的画面)

  ①偷拍Aloys宿醉模样,拿走其包中的DV磁带

  ②通过电话短信方式与Aloys交流

  ③屋中的摆设,花草植物、动物相片...杂乱无章

  ④自杀未遂

  一组组阴暗的画面,一段段压抑的场景,为影片营造了浓郁的”孤独、寂寥“氛围,令人感同身受

  音乐

  浓重的“抑郁黑”充实了作品的大部分时间!

  低音弦乐独有的忧郁悲凉之感,搭配缓慢低沉的曲式节奏,散发出浓郁的“抑郁、厌世”气息,令人窒息!

  冷峻的画风+悲凉的配乐=>孤寂感十足

  III,现实<=>幻境(内心世界实体化)

  游走于现实和幻境之间的Aloys与Vera,被实体化的梦幻场景所包围,迷惑着、疯狂着、享受着。现实与幻境的反差,“害怕孤独”与“渴望热闹”之间的距离,沉醉于“通话时”所产生的幻想森林迷失于”疯狂家庭派对“所激发的幻觉...在心途中迷失了自我的两人,就像影片中“那只单身20年的陆地龟”、“那条被困在水族馆永远都回不去大西洋的小海豹”一样,陷入禁锢,被自己的精神世界所囚禁!

  IV,自我认知(摆脱孤独)

  陷于孤独->释放孤独->走出孤独

  三段式的情绪输出,将孤独之人Aloys内心的转变表露无遗。

  不与人交流(封闭自我)

  ↓↓

  被迫用电话交流(第一次接触

  ↓↓

  迷恋上言语交流(尝试开启自我)

  ↓↓

  声音交流之中产生出幻觉(打开自己的精神世界)

  ↓↓

  沉迷于幻觉(享受精神世界的馈赠

  ↓↓

  打破幻境与现实的枷锁、回归现实人生(完全释放、摆脱孤独)

  故事以“走进孤独”开场,“走出孤独”收尾,清晰、准确的剖析了“孤独症候群“的现状,很有思想、颇有深度

  孤独,是什么?

  是自我内心的囚禁,

  是忧郁压抑的表象

  是精神世界的本质

  是一场躲不开的邂逅

  导演★★★☆☆(过分注重形式感,而忽略了内容饱满度)

  演员★★★★☆(Georg Friedrich的独角戏,情绪表现力很足)

  剧情★★★☆☆(内容不算新,架构不算挑,“克制与压抑”用力过猛)

  视效★★★★★(现实中的冷色调,幻境中的暖色调;一个隐忍,一个狂放。搭配、切换,很有感觉

  音效★★★★★(暗色系“抑郁黑”曲风惊爆全长)

  推荐度★★★★☆(只有孤独的人才能够读懂的影片)

  更多影评+推荐首发于微信公众号“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阿洛伊斯》观后感(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每个人都无法走出自己构建的虚幻。

  孤独、逃避 心理战术玩的淋漓尽致,让我想起了电话性爱,靠一部电话构建起眼前的一切。高潮部分看的人血脉膨胀,前半部分把推动高潮的铺垫做的很足,到了高潮起来仿佛自己也被带入了剧情。

  其实是一部非常写实的电影,每一幕都是用电影的手法做现实的呈现。男主由于工作原因窥视他人隐私、女主由于工作原因看到和人类本该不同却又无奈相同处境,两者恰恰都应该相同却被自我或者外界禁锢,我们终究逃离不了思想的局限,却又被思想的无穷所吸引。

  片中太多构建出来的虚拟场景导致你不能分辨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父亲的离世、邻居的疏远都在电话的虚拟构建中得以相聚却又不得不面临分散,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每个人都无法走出自己构建的虚幻。

  《阿洛伊斯》观后感(三):这是一部评分应当符合正态曲线分布的电影

  《Aloys》并不是一部被正视的电影,太过意象化的表达、过多的意识流、甚至是幻觉和现实的穿插,这让很多观众都没有办法耐心看完,我相信大部分的观众都是玩着手机情况下看完了这一部不太讨喜的电影。

  不单单是整部电影的表现形式,而压抑和故弄玄虚(外界是如此评价的)的剧情,每一个让人想要尽一切可能去详细分析角色元素,让很多人都陷入到了过载的思维折磨之中(其实对于一个内心孤独的人,他们所臆造的角色其实都毫无意义,因为对他们而言探究每一个存在的意义,就意味着自己会陷入到无尽的思考和否定之中)——但是我想表达的是,这一部电影近乎还原了每一个抑郁症患者真实的内心世界,巨大化的恐惧敏感化的人际关系、孤立化的存在、臆想化的情感寄托,每一分钟他们都能够为自己的世界制造出足够多的现实,直到他们的感官过载无法处理过多的情感和逻辑

  这部电影评分不高反而是一件让人觉得幸福事情,因为并没有太多人(至少在正态曲线分布的大部分人)是没能从本意理解这部电影的价值(当然说了这样的话肯定很多人不乐意,因为他们并不会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他们所不能理解的电影),这固然是最好的解决,因为没有人理解那些奇怪的意象,自然就可以证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抑郁症的内心世界,那种狭窄到将自己扭曲成奇点躲藏在这个世界上无法用计量单位记载空间大小地方,然后在这个极小的空间里面,和一颗巨大如巨大如木星的星球在里面共同运转。

  故事里面,失去了最后一位亲人的Aloys曾以为自己的侦探生活才是自己的一切,他不愿意参与到这座城市任何一个正在上演的狂欢之中,他说服自己并不是别人在拒绝自己,而是自己正在拒绝一切可能面临的伤害,他有足够多的,超过5000小时记录别人的跟踪调查的录像带,在整整5000小时里面,他经历着这个社会随时随地可能上演的欺骗讽刺黑色幽默、谋杀、毁灭、崩溃、虚伪……在整个电影里面,Aloys只笑过三次,一次是他用自己偷偷拍摄绵羊时候对视着绵羊的脸所露出的笑容,第二次是他会看着绵羊的视频,第三次是他在自己的孤独之中制造出了一个虚伪的陪伴者。他的快乐来源于5000小时的录像带,但是少之又少,忽略到可以不计。

  故事的最后,是Aloys意识到自己制造出了一个虚伪的人格,这个人格近乎快要吞噬他的一切,将他的感官都放大成过量的药剂,刺激着他的一切,而当他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他做了一个毁灭性的决定,他决定离开自己的空间(一个每一次进入就会反锁的昏暗的房间),来到病院,将自己的一切虚构毁于一旦

当你为自己臆造了一个角色之后,你被迫只能与之共生;当你觉得谋杀掉这个角色的时候,连同制造他的人,也会跟着一起死亡。你害怕任何一个进入到你生命中的角色,直到你也害怕自己——并不是你享受着不被邀请的孤独,而是你在恐惧狂欢之后的一切,因为每一场狂欢都是一场你臆造出来的欢乐,等到第二天,你需要一个一个的谋杀掉他们。

  你此时应该庆幸,Aloys的生活离你很远,远到你可以漠然地告诉别人:“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是意象化和意识流有点过了,内容很空洞桥段有太多模仿,缺乏主线,剧情冲突力度不够……

  《阿洛伊斯》观后感(四):多年未见的刻画内心世界影片(含剧透)

  影片开头设定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空旷的房间里,一台摄影放映一体机在地面上孤独的摆放着,接下来主人公阿洛伊斯在父亲的遗体旁出现,手里拿着他平常工作时摄影机,拍摄父亲最后的画面,除了主人冷淡表情以外,一切都很正常。 主人公办理火化手续时,接待他的是他的一位同学,但主人公并不认识,而且显得非常厌恶与她交谈并匆匆离去。之后电影对时间先后进行了小范围调整,有一些故弄玄虚的意味,这种做作占据了电影的前半部分。 之后时间回到正常次序,交代了主人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重点是无论做什么他都是孤身一人,从他打包购买食物和乘坐电梯时挤在角落,还有对电梯到达楼层的密切关注,以及邻居叫门时他的反应,还有当他观看视频时对人物和动物的不同反应等等都是为了说明他的孤独,父亲的离去应该是加重了他的孤独心理状态,但他对人间冷暖的忽视让他没有正常人的反应。(吐槽一下国外的火化设备真的比国内好的不是一点点) 车库里孤零零被遗弃的车里坐着孤零零的男主,从没有出现过的所谓的老板和从没有过的“我们”以及工作时监视别人的浪漫感情时忽然对父亲的想念和一瓶瓶下肚的烈酒和写着“有你真好”的小册子都说明了主人公渴望摆脱却无法摆脱的孤独。 男主不开车,只坐公交出行,导致在车上喝断片后醒来发现摄影机不见了,触发了接下来的剧情并让快要沉睡的观众打起精神,身上多出来的录像带更加吸引了观众的好奇心,侦探先生在对威胁的恐惧下开始与未出现的女主在电话中交谈,女主像是在考验一位侦探的基本素质一样开始了观众期待已久的游戏,男主开始跟随线索寻找目标,电影解释了之前时间错乱的部分并继续讲述,男主找错了人,并开始跟随女主的引领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随着摄影机和录影带被寄回,渐渐踏实下来的男主开始向往之前那个新的世界,向往与女主在电话里交谈,他对中餐馆老板建议的采纳说明了他离新的世界越来越近,空荡荡的葬礼现场让人压抑,回家的路上,同样孤独的女主的电话留言和到家之后发现电话里的女主被救护车拉走,男主觉得自己的所有世界都要崩塌了,他开始尽力去挽救,并从帮助饲养女主的蜥蜴开始做起,他和女主在电话里通过冥想见面交谈,渐渐的在这个世界里,男主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远离孤独的幸福,男主引领女主通过冥想参观自己的公寓,女主在男主的家里办起了派对…… 两个孤独的人,一个在医院里,一个在密闭的公寓里,在自己的意识里邀请了他们交谈过的为数不多的人,享受着短暂的脱离现实的“远离孤独”的欢乐时光。男主在现实和梦境摇摆不定,在中餐馆里异常的男主被现实中的邻居打断,动物园里的象龟尼格瑞塔、海豹法拉和鲸头鹳都象征着两位主人公的生活,密闭孤独、向往外界和冷漠,这时男主感觉到有两种不同态度的女主在和自己交流,一种是追求与他的脱离孤独的虚幻,另一种是面对封闭无法走出的现实,男主手机掉落的一瞬间说明他被虚幻所吞噬,而现实中的女主意识到了男主的改变决定亲自来找,最后男主面对屋内屋外两个女主,他选择接受现实,男主自己驾车来到医院换好病服躺在女主的房间地面上,电影结束。 电影结尾可以理解成现实发生的事也可以理解成男主的心理意识,总之他面对了自己的孤独,并选择能够理解他孤独的那个电话里的声音陪伴着自己。作为悬疑电影的爱好者,我更想理解成,之前所有的场景都是男主幻想出来的,包括自己的职业,其实这一切都在医院的两个病房里发生,但我觉得我希望的理解会有很多的漏洞,总之,这是一个讲述自闭精神患者的内心意识的电影,电影过于追求大卫·芬奇式的精神错觉,导致前半部分过于冗长做作,而且惜字如金式的对白压抑到呼吸困难,不过非常喜欢男主手机铃声的选择,电影的配乐也很精彩,是需要用心体会的,很多年没有出过这种类型的刻画内心世界的电影了,这部模仿了很多经典的新作还是值得一看

  《阿洛伊斯》观后感(五):薇拉

  这是我近期看到的最感动的电影了

  说实话,我挺喜欢看这类主角有心理问题的电影,可能是因为大家都有心理问题,只是程度不同。感觉,看到问题明显的主角,就好像拨开了外表全部普通正常的人潮找到了同类一样。

  同类有很多,比如孤傲老师(《末日哲学家》),孤僻收藏家(《最佳出价》),自闭neet(《瑞士军刀男》)

  这次的侦探让我有感触的地方,比如他说窗外有一场盛大的宴会,只有自己没被邀请。是自己拒绝邀请。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留下的都是孤独的人,赶着去下一场宴会,每次都更孤独一些。

  他不再用电话冥想,自己建立了薇拉。

  自己创造一个完全虚无的角色都是可以的(乙一有几部小说有涉及),更何况有真实的基础呢。

  首先,那个角色要存在于你的记忆中。改编记忆是很容易的,举例说明的话就是有经验的警察可以让人证出现一些自己想要的证词,而人证也对此信以为真。更有说服力的举例的话,就是小时候我看童话,总对童话的结尾不满意,于是睡觉前会考虑着什么样的结局才是我想要的。后来不知不觉间长大了,发现童话的结尾跟自己知道的不一样,重新翻看书,才想起原来是自己改了。这样的事情很多,那么在记忆中加个薇拉,只要每天每周每月每年去做,一定有天,你知道你的生命中有过她。

  之后呢,一个人的存在,需要有丰富的细节设定。我的薇拉啊,她比我小三岁,160,刚刚b罩杯(笑,所以总是说自己不是贫乳),喜欢运动所以不爱戴眼镜,因为对自己的牙齿不满意,所以经常不能自然露出牙齿去笑,她很聪明学东西很快但总是无法精进,天秤座,O型血,一定要她说一个最想实现的愿望而不管是否实际的话,她一定会说希望世界和平。是个小财迷,总是想着要赚大钱,每次都说要买彩票中1000万,不过却从来没买过彩票。和我对于电影动漫剧集游戏的爱好范围毕竟接近,却总会在奇怪的地方有分歧,比如她是静临党,我是临静党。她文笔很好,却不喜欢写东西,明明我写东西很烂却总要我写来给她看,看完后安慰我。她做饭各种小吃甜点都很棒,可是家务却全是我在做。她把这些都归于“懒”,但是每当纪念日的时候她都会提前动手做好吃的给我吃,大概那些我和她一起挤在厨房的日子是最美好的时光了吧。她很坚强,总会对我说:“我不要紧的,我自己一个人可以的。”可是看到她的这些话,想到她逞强的样子我反而更放她不下。她很冷漠,我们之间出现问题时,她会用一种没有感情的眼神看着我,平淡对我进行回应。事后她解释,不知道为什么,她确实是进入一种没感情的状态。她很敏感,不管我多阳光灿烂跟她说hi,她都会反问我:“你今天是心情不好,还是胃又疼了?”她很脆弱,害怕和异性间的接触,所以我也基本没和她有过肢体上的接触。她很神秘,有许多事情话题会被终止。她很聪明,会安排一些事情来锻炼我。。。

  最后,大概就是关于这个人的故事。比如,她很聪明,安排一些事情来锻炼我,于是在通话中告诉我:“这是我们最后一通电话了。”她挂了后,我的手机也丢掉了,虽然中餐馆里的女孩把手机还给我,我也没有继续使用了。她来见我,我躲在门后不出去,她唱了一句:“期待的未来就这么算了吗?”那是《回来吧》,可是,我不能去下一场宴会,那样会更孤独,我要留下陪薇拉,不能让她孤独。我回头看着薇拉,她笑着说:“你还是一点没变,发生一点事就恨不得把自己装进马桶里啊。”我:“我喜欢现在的我,喜欢现在喜欢你的我,喜欢现在喜欢我的你。”

  “如果我们都迷路了,那我们就在月亮上相见吧。”——(《去月球》)

  《阿洛伊斯》观后感(六):像是精妙的素材

  阿洛伊斯:写稿写得我抑郁症都要犯了,通常不想写就会疯狂看片和阅读,尽量不与人聚会,一次聚会容易无限放大相处本身的空虚他人与自身的无聊。当然交稿以后就人间又无比幸运快乐。这种状态很折寿也许有更科学的方法,这却是我尊重敏感与觉察的一种自我方式。基于此找了个怪异片来看,这严格意义上是一个“小语种”类型,从题材上属于某种精神类型的艺术化个人风格拍摄,介于作者电影之间,但往深了挖主题是一种都市失语和孤独空虚的柔软表达,这部处女作其实颇为用心,提供了大量意向和旁白来搭建一种对称孤独的温柔,在过去我把他简单列为文艺,其实严格意义来说她只是文艺手法,或者说是文艺手法的某种都市表现,其实是一个小语种。那么在内容延展上,他温柔地出现了一个戏剧场面:当你已经通过想象和佳人相拥,现实你所爱的人(其实因为想象你也不确定爱不爱)正在敲门努力进入你的生活,你却不敢开门。但这些打扰也让你接近发疯(但却美好)的内心世界不再自信,从而有点缓缓地营造一种成长但是又不用力的方式。由此影片对孤独而善良的内心做了一个精当的影像修饰,或者说是带有韵味的文学修辞。但这类作品更接近于一个小品,没有挖到极限。比如《她》是精品,《阿》更像是素材。在表现孤独和怯懦,外部世界和真实世界,我还看过一部叫《隐形的格里夫》要高过这种带魔幻的处置。魔幻有种特质是当他被使用的时候,或多或少要选取一种气质,柔弱比较无力,隐隐都是有一种重新反射现实的力量。有时午夜梦回写小魔旦的野心是有没有办法替换现实,那好像仅是娱乐,但又心知肚明,那是一种不可能赢的游戏。现实永远是故事的根源。最好的艺术修辞不是魔幻,魔幻是植物性的,当代艺术更直接地抛开植物,进入动物或者一种工业和后工业的切割。影像充满暴力和对情欲适合的延展,节制的美放之四海而生。一滴水滴入水中,天知道我多么虚弱想要躲在羊水里。怕惊扰了胎动。可城市本身就是可以感受脉动的,后面只是一些思考了,跳过

  《阿洛伊斯》观后感(七):曲线分布

  太过意象化的表达、过多的意识流、甚至是幻觉和现实的穿插,这让很多观众都没有办法耐心看完,我相信大部分的观众都是玩着手机的情况下看完了这一部不太讨喜的电影。 不单单是整部电影的表现形式,而压抑和故弄玄虚(外界是如此评价的)的剧情,每一个让人想要尽一切可能去详细分析的角色和元素,让很多人都陷入到了过载的思维折磨之中(其实对于一个内心孤独的人,他们所臆造的角色其实都毫无意义,因为对他们而言探究每一个存在的意义,就意味着自己会陷入到无尽的思考和否定之中)——但是我想表达的是,这一部电影近乎还原了每一个抑郁症患者最真实的内心世界,巨大化的恐惧、敏感化的人际关系、孤立化的存在、臆想化的情感寄托,每一分钟他们都能够为自己的世界制造出足够多的现实,直到他们的感官过载无法处理过多的情感和逻辑。

  《阿洛伊斯》观后感(八):《阿洛伊斯》让人人都得神经病

  文/维尔卡姆

  不喜欢剧情压抑、不喜欢带有抑郁色彩、不喜欢心理暗示、不喜欢剧情设定错乱的朋友,我不推荐观看,因为这是一部能让人神经病的电影。庆幸我没有得神经病!

  影片的开始,是一个水龙头在流水的特写镜头,然后镜头缓慢的拉远,看到周边的环境,此时置身于一套空房间里边,一台摄影机孤独的摆放在地板上。下一个镜头是一个灵柩从屏幕下方缓缓的进入画面中,这是男主阿洛伊斯的父亲的遗体,而阿洛伊斯却站在父亲遗体旁冷静的用摄像机拍摄着父亲。不无俗套的落入了恐怖片氛围的营造,整个人顿时就不好了。

  带着观看恐怖片的警惕,跟随镜头进入剧情,低沉抑郁的背景音乐贯穿了整部电影。影片最终没有走向恐怖片,却依然把观众的心一把揪了起来,放不下去,这是一部心理片。多处静止的和缓慢的镜头、虚实间的随机穿插、一个人的公交车、封闭的空间、诡异的电话,这一些的组合打造的影片氛围,能把正常人带入抑郁混乱的情绪当中。

  影片的剧情并不复杂,主角阿洛伊斯是一位私家侦探,其爱好也是用摄影机拍摄各类东西,包括监视的人、自家养的得了缺美症的猫,父亲的遗体,山羊等等,这部摄像机记录了阿洛伊斯生活的一切。没想到的是,一次醉酒,摄像机被人拿走,并接到神秘电话,阿洛伊斯被对方用“电话冥想”催眠和控制。

  本就有着孤僻抑郁的阿洛伊斯,从此被电话那头的女主角一步步的引入了虚幻中,房间与森林,墙壁与树苔的场景交错切换,视觉、嗅觉、体感上都出现了不同幻觉,现实与幻境中的世界交替重叠,分不清哪是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阿洛伊斯为了找到偷摄像机的人是谁,一度追查错了人。在冥想中,把这个错的人带入了幻境的世界。直到后来,真正的女主角因为饮酒和兴奋剂过多入院,让阿洛伊斯发现了线索,知道了女主角的存在。剧情已经清晰起来,两个神经病一个在医院里,一个在医院外,继续着无休止的冥想。

  随着冥想的深入,阿洛伊斯活生生的变成了一具傀儡,活在了自己与女主角的幻想之中。与幻想中出现的人吃饭、与女主角和电影中出现过的人一起开party、与已故的父亲共进晚餐……镜头中以一种非常奇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给人一种迷幻的感觉。

  很多时候,本是现实的部分,也被当作男主角的幻觉。影片把现实和幻境捏在一起,展示给观众,似乎是让观众以病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生病的世界。

  当阿洛伊斯的世界里同时出现两个女主角时,他的内心几乎是混乱崩溃的,在自己创造的冥想幻境中再次出现一次幻觉,我一度以为阿洛伊斯会从阳台跳下去,追赶渐渐走远的幻境中的女主角之一,用结束生命来结束影片。导演再次给了一个意外,把影片的结尾交给了女主角的病房,阿洛伊斯睡在女主角病床旁的地上,如此具有想象力的结局,倒是没有想到的。

  这是两个神经病的电影,影片却安排了两个神经病的内心世界的互通互联,也许神经病跟神经病更配吧。

  整个影片赋予的魔幻的成分,更多的是直击了现代人内心的孤单、恐惧和不安,脆弱的自我不知应该如何安放。忧郁和自闭将内心的世界敲碎,再从外推一把,或许就会崩塌。

  《阿洛伊斯》观后感(九):"他们是你窗外开启的盛大派对…而你没有被邀请……"

  "他们是你窗外开启的盛大派对……而你没有被邀请……" 1.像不像是两个很久很久很久才见一面的异地恋的恋人?他们除了互诉衷肠、还电话性爱……吖?好像《Her》的节奏阿!但也有《别人的生活》的前奏,窃听者监听者最后背离☞闯入他极富规律的生活的女人/男人……但后半段是《维罗妮卡决定去死》的套路……是不是那种何必跟你说,你这个纬度的人类理解不了…… 2.所以男主是被☞一个人不饮酒两个人不打牌……套路了?

  《阿洛伊斯》观后感(十):阿洛伊斯的幸福生活

  如果我们通过物体对光的反射来知道它的颜色,那它的本色又是什么

  我问我是谁时,我在与我认识,这是一个大脑尝试认识另一个大脑,可哪个本体中的我又是我

  世界存在吗,存在哪里,在我们脑中还是其他,它是真实的,还是意象的

  如果真实,那谁定义的真实才是真实

  阿洛伊斯知道这一切

  阿洛伊斯的幸福生活就是构建一切美好在自己的脑中,一滴水就是一个海洋,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在我意淫时,全宇宙向吾臣服。。

  片子前30分钟很无聊,主角给人的印象就是个可怜虫加精神病,看完后,我们却能在每个人身上多少看见依稀阿洛伊斯的影子

  孤独是个体与生俱从的必然,是宿命

  逃避可耻但有时有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