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是谁》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是谁》观后感10篇

2018-04-10 20: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是谁》观后感10篇

  《我是谁》是一部由徐子淘(Yuki Xu)执导,陈小春 / 华晨宇 / 王青主演的一部真人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谁》观后感(一):关于日本篇感想123……

  第一次看一个综艺有这么深的感触,比起综艺更像是真的会给人带来思考纪录片关于人生态度的,关于家庭的,关于美和大爱的。

  我是谁

  1.陈杰直面的无人区。全部都是蜘蛛网的超市,摆放整齐被抛弃的空车,四处杂草乱生,隔一段路有一个关卡站哨,就像是丧尸电影里那样,空气里都是死气沉沉味道。摄制组和记者陈杰真的让我抛开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感受到记者这两个字背后的深度重量。当陈杰一点一点深入无人区,所有的景色都在震撼着我。

  2.段文凝。喜欢又心疼这个姑娘。看到了中国和日本之间历史遗留问题个人影响。也有歌舞伎厅中:女人天生就知道怎么伺候男人落后可笑思想。还有寿司职人松本史十年如一日的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制作寿司。从材料选购,到摘花摆盘,筷子套的绘画,每天的营业更像是每天的修行。这样的匠人精神是最迷人的。

  3.珍道具。第一次听说,接受这样的文化。创新,趣味自由,还带有对社会现象讽刺,这样的文化让人眼前一亮。川上贤司和华晨宇的组合就像是漫画里走出来的人物发着光。不实用,不商用,心灵上的自由大抵也如此。

  4.在无人区独居的老爷爷。整整二十公里没有一个人,空气里全是腐烂和死亡的味道,他却坚持留了下来。为了葬在这里的亲人,为了被抛弃的所有动物,那些已经没有主人的猫狗还有牛。人类躲开了这里远离危险,而这些为人们服务生灵就这样被抛弃了。当看到老人埋葬因为辐射病痛死亡的牛时我真正的意识环境大自然重要。希望我们永远都不会再面临这样的困境

  5.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都愿意慢慢地改变这一片受过伤害土地,在做着灾后重建的工作灾难过后,爱和美就格外突出

  “等到这里解禁了,我就回来。”

  《我是谁》观后感(二):《我是谁》第一档真正意义上的纪实类真人秀

  《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极限挑战》等观众所熟悉的真人秀节目都是综艺游戏类,明星之间的打打闹闹是最大看点,娱乐性有余,深度不足作为真人秀的进阶版,纪实类真人秀偏纪实、深度和走心,在欧美国家早已成为主流,优酷率先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优酷自制《我是谁》在纪实类真人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闻性和话题性,结合了“真人秀,纪实和新闻”三种体裁。《我是谁》的整个幕后团队也是由新闻、真人秀和纪录背景的资深业内人士构成。节目组在地点、明星以及支线人物的选择上尽可能增加新闻话题性,在拍摄环节上,以开放姿态不给嘉宾设置任务,观众将通过《我是谁》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明星,走心的明星。

  据悉,作为互联网首档直面人内心的纪实类真人秀,《我是谁》将于11月中旬在优酷独家上线,届时将掀起一股纪实类真人秀的热潮。(凤凰娱乐)

  《我是谁》观后感(三):他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少年

  怎么说呢,看过节目后才能发现青哥在这个节目中学到了多少,他可能表现的不是很好:中二、小公举等等等等。可这就是我们爱他的原因呀,真实、不做作、敢于表现真正的自己。或许他有许许多多的缺点,或许他不会让你在第一眼爱上他,但是我希望你可以像他在节目中说的一样,去慢慢了解他,去走完第一步后的第二步、第三步、甚至以后的每一步。 那样我觉得你应该会像我爱他一样爱上他,即使不会,那我相信你应该也不会讨厌他。而对于节目中一直照顾我们青哥的撒老师和厉娜姐姐, 所有一切感谢话语也只能汇成一句谢谢 。你们真的让他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就写到这里吧,希望你们能够慢慢的去了解一下青哥 ,因为他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少年呀。

  《我是谁》观后感(四):“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南疆篇——“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一、

  十月的深夜,塔克拉玛干的上空悬浮着明暗不一的星,它们被人分割组合,变成动物、人和神,靠口耳相传印刻在你我的心里眼里,被继承,被谈论,被凝望。这天上的一个个图案名字,都是人们几千年来达成共识证据

  两千年前,精绝城里的先民,或许与我们保持着一样的姿势仰望夜空,在赞叹之余,于精美的织锦上绣上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字样。

  塔漠的夜很静,静的如同人们出于敬畏给出的称呼:死亡之海。

  正是这片死亡之海,充当了整个东西文明交流互通的纽带

  塔克拉玛干,世界第二大流沙沙漠——夏季地表温度高达70度,冬季最低气温低至零下50度,蒸发的水分是降水量的近100倍,常年肆虐的沙暴常将一切湮没。

  但是,两千年前,这里连缀着一系列绿洲城市,它们就如同狂暴大洋中的一座座灯塔,成为了往来使臣和商旅的庇护所。

  顺着这些灯火往西,亚平宁半岛上的罗马贵族穿上了华美的丝绸,沿着这些的星光向东,洛阳宫廷内王侯的几案上摆上了剔透的琉璃

  楼兰、西夜、莎车、精绝……这些古国如同珍珠散落在塔漠之中。但是,它们又倏忽消失于时间长河中,变成了史书里零碎的字句、民间神秘传说

  如今,我们重新踏上塔克拉玛干,历尽艰辛来到了有“东方庞培”美誉的精绝古城

  然而此行,寻找的决不仅是壮美绝伦的风景,也不仅是对历史古迹的悠长慨叹。我们要寻找的是人的踪迹——过去之人的踪迹,现世之人的踪迹——我们自己的踪迹。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真正为世界上色的是鲜活的人——遗迹之下,埋藏的是人的追寻,人的思念,是人的爱恨情仇

  没有人,世界便是空的;没有“人”这面镜子,所有的美和情感失去了支点。

  一旦有人踏入,周遭的一切才因为人的目击而拥有生命

  在这个区域里,命运丧失了权威,一切都很安静,俗世里的烦扰逐渐熄灭,这正是丈量自己心灵的最理想地方

  二、

  虽然精绝古国位列1995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引起了学界轰动,但这个被斯坦因称为“东方庞培”的古迹,对于普通大众,仍旧有些陌生

  精绝国真正广为人知,恐怕要归功于天下霸唱的《鬼吹灯》。

  天下霸唱很谦虚地称,自己只是因为觉得有趣,在网络论坛连载写着玩,结果写着写着就成了这个大部头。

  但《鬼吹灯》的真正成因,却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和霸唱细聊之后才发现,写这本书,也是他从小耳濡目染兴趣所致。

  霸唱的父母从事的是地质工作。八九十年代,他们背着沉重设备走进大山,去勘探有无矿脉。但是矿深埋在山体之内,肉眼是无法分辨的。这就用上了他们“物理探矿”的方法:把电磁线架到山里,用钢钎凿入岩缝,把连接的线圈引到山脚下的工作站内。然后就到了奇妙部分:用霸唱的话来说就是,父母拿起了“老式战争电影中那样的摇柄电话”打电话。

  但电话那头的对象不是人,而是大山。电话拨通,电磁线和山内的矿石会产生反应,各种数据和信息就会通过仪器显示出来,仿佛大山在回答

  父母和大山打电话的情形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也许,正是这种大自然显现出的神秘和生命力激发了他对风水学、陵寝文化最本初的兴趣。

  “古墓本身就是生与死的分界,”霸唱说,“而且古墓里面的冥器、陪葬品又特别有价值,可以满足现代人冒险、探索欲望”,于是当他坐下,想要写一本“别人从没有写过的书”的时候,才诞生了之后风靡全国的《鬼吹灯》。

  《鬼吹灯》里的精绝国神秘而危险,充满了诡谲的美,动人心魄的传说和景象读者对这片土地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当然,霸唱也告诉我们,“这只是小说里的细节实际上的精绝国当然是另一番模样。”

  不过,历史里真实的精绝国,仍旧是令人惊叹的。

  三、

  季羡林教授曾经有一段精彩的概括:“世界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就是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而这些文化的融合地,就散落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星星点点的绿洲滋养了一座座城市,精绝城就是其中之一。

  一百年前,斯坦因博士造访了这片神秘的禁地。当他离开精绝古国所在的尼雅遗址时,感慨道:“什么时侯我才能再次漫步于正当凯撒统治着罗马、而希腊文字刚刚从印度河畔消失时栽植下的胡杨和果木之间?何时才能再来捡拾这些公元250年左右曾经生长葡萄枝条?”

  精绝城,这座曾被尼雅河滋养的城市,究竟有着怎样的神秘过去?

  1995年,带着这样的疑惑,怀着非凡的使命感,齐东方教授作为中国第一批进入尼雅考古的专家,走进了这座尘封了两千年的古城。

  二十年过去了,谈起当初发掘遗址时的情形,齐东方的口吻依旧带着莫名的惊叹。在出土的文物中,既有绣着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锦织,又有刻着佉卢文佛经的土板。两千年前的佛塔、葡萄架、胡杨林,虽然已被侵蚀风干,但原来的面貌仍旧依稀可辨。

  佉卢文是一种已经消亡的文字,它发源于印度孔雀王朝。为何在这沙海之中的小城,竟会同时并存汉字和印度古文字呢?

  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挥师东征,将波斯帝国摧垮,直捣中亚,使得之后贵霜帝国的前身“大月氏”希腊化。

  由大月氏一支建立的贵霜,这个希腊化的帝国,其东沿的影响力已抵达西域。又由于其本身发源于印度,文字自然用佉卢文。佛教兴起后,便被用于记录经文。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里的佛像雕塑竟然是希腊式的。

  精绝国存在那段时间,旧大陆文明中心所在地,几乎在政治上全部被囊括在四大帝国之中。这四大帝国,分别是西方的罗马帝国、中亚的安息帝国、南亚次大陆的贵霜帝国和东方的汉帝国。它们的版图,以连绵不断的带状,从太平洋到大西洋岸,穿过大陆向各个方向扩展。

  但是由于路途过于遥远,罗马、安息、贵霜、汉,四大帝国的交往,其实更多是通过中间国的沟通。西域古国之一的精绝国,正起到了这种沟通纽带作用

  精绝国并不强大,仅仅“胜兵五百人”(《汉书·西域传》)。尽管为西域都护府下辖,为汉帝国所保护,但时常也会遭到匈奴的侵袭。因此,依傍绿洲的和美生活,常被战火所袭扰。

  当年,汉臣张骞出使西域,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联合大月氏对抗匈奴。

  公元100年,正是罗马帝国鼎盛时期。“五贤王”之一图拉真大帝,将罗马的版图扩张到了历史最大范围;此前和安息大战后溃散的罗马士兵,一部分流落到了贵霜帝国东沿,成为了月氏的雇佣兵。之后他们定居西域,为精绝等国注入了西方的文化。

  东方的汉帝国对匈奴进行着持久的征战,西域都护班超大败匈奴,使塔漠周遭五十余国降附。锦织上“利中国”的刺绣,正是汉地传入,为对抗匈奴大战祈福的文字。

  庞大复杂的历史漩涡中,位于大帝国之间的西域诸国,既享受着文化交融带来的繁荣财富,也时刻背负着毁家灭国的阴影

  处于主流文化圈边缘的精绝国,登上历史舞台仅短短几百年,还没来得及散发自己的光热,便如一颗流星,消失在了夜空之中。

  如今,静静躺在博物馆里的华丽锦织和精致琉璃,无不诉说着它曾经的繁华;眼前整齐的葡萄架和残垣断壁,无不提醒着它参与过那浩大而残酷的历史碰撞

  四、

  通往精绝国的路途,比想象的还要艰险许多。

  座下的沙漠越野车也要保持一定速度,不然就会陷入流沙之中。听齐东方教授讲,当年他们有车陷进去,需要另三辆车才将它拉出来。

  地图上30公里的直线距离,当年齐东方所在的考古队开了整整三天。此次同行的考古教授汤柯说,从沙漠边缘走到古城,徒步来回需要36天,期间沙暴、流沙、指南针失灵,什么都可能发生,想来这里盗墓,必死无疑。

  行进途中,时而遇到盘根错节的胡杨躯干,时而邂逅枯槁遒劲的红柳遗骸,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被太阳晒得灿白的地面没有一丝影子

  道旁时有动物和人的白骨,令人心颤。恍惚中,仿佛回到了千年之前,因为眼前的景象,和记载中几乎别无二致

  ——“沙河中多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法显《佛国记》)

  ——“从此东行入大流沙,沙则流漫,聚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野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来者聚骨骸以记之。”(玄奘《大唐西域记》)

  在这里,没有什么在夸耀和张狂,细细感受,塔漠似乎又多了几分时光淬炼后的内敛和“年年战骨埋荒外”的沧桑。

  当精绝古城真正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所有的幻想和预测都凝固在眼前。你能直接目击千年的时光,它们就镌刻在这片曾经树林繁茂、商旅频繁的土地上。

  目力所及,至今仍然耸立一座的粘土坯砌筑的佛塔,尽管残缺,仍不失庄严,屹立在苍茫的沙海中,尤如一座导航的灯塔。

  两千年前,尼雅河哺育了这座小城。清澈的河水来自昆仑山上的皑皑白雪,山上五千多米高的雪顶就像一座固体水库,冷季把水贮存起来,暖季逐渐融化补给河流。当年的尼雅人,或许每天坐在家门口,一边欣赏小河湍湍流淌,浣女喧声,一边在葡萄架下,对酒当歌,享受美好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或许是匈奴大军压境,或许突发了一场巨大的沙暴,又或许是河水突然断流,精绝城内的百姓无以为继,不得不背井离乡,遗弃了这片曾经的乐土。

  时光荏苒,往事已与古城一起沉入了沙底。大风过后,原来庄严的佛堂成了沙海中的孤岛,还来不 及打理的葡萄园只剩下一根根枯架。人去城空,曾经的胡乐美酒、笑语欢歌,都消失在了无名的回忆中。

  唯当夕阳西下,灿烂的红霞比情歌更动人。仔细聆听,恍惚能感及当年生活在这里先民的喜怒哀乐。

  是的,正是这浩瀚时空之中,人的渺小和人的可爱才格外令人心动。放眼望去,塔克拉玛干怀抱着这个沉睡的古国,她像一个无言的母亲,面孔接近于无限,在伸手触摸的时候,仿佛面对着曾经鲜活生命的千万次凝视,每一次凝视,又都那么温柔,那么深情。

  五、

  在面对浩大无限景象的时候,秘密诱惑着人,人才得以空出心来思考,接近真实,接近那个最本真的我。

  所以明星也好,考古学家也罢,在这里,都会被这种超越身份的同一感所包围,终于能够暂时摆脱浮躁,认真思考“我是谁”的终极命题。

  入夜了,伴着点点星光,陈小春和双儿坐在阑珊的篝火旁,言语不多。

  双儿噙着泪花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受到伤害后的恐惧。陈小春告诉我们,他来到这里,看到这一切之后,才突然发觉自己是那么孤独,自己有好多遗憾。

  恐惧和遗憾,它们是凡人的情感,你我都会有,也必然来自凡间。

  正如契诃夫所说:“在生活里人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开枪自杀,悬梁自尽,谈情说爱,他们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在说聪明话。人们吃饭,仅仅吃饭。可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的生活毁掉了,他们的幸福形成了。”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也只有在这样特别的时刻,才能朝自己那口黝黑的深井中看去,瞥见最宝贵的东西,最难以解开的心结。也许,他们也藉此看到了“我”是谁。

  在这个宏大叙事坍塌、英雄神话瓦解、严肃意义破碎的时代,网络和城市何其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沙漠呢?我们在其间迷失,在其间彷徨。在流行与浮夸中选择一味嘲讽,还是认真对待,的确是个艰难的选择。

  疾行之中,如果有什么能让你驻足思考一两秒,那我们就算是完成了初衷。

  《我是谁》观后感(五):我是谁/我在哪——关于《北疆篇》

  我是谁。在我的观念里,这是只适合写出来而并非能大声自问的短句,充满文艺而中二的气息。有的人穷尽一生或许都在追寻那个真正的自己:做怎样的自己,要的是什么……然而多数没有答案。

  ——表达爱的能力——

  “人啊,在大城市里生活久了以后,会有一种东西把心灵包裹起来。你看大城市很热闹,实际上人和人之间啊,就真诚交往的时候不是特别多,你没有办法去敞开心扉、释放自己。”(撒贝宁)

  这便是你与世界的隔阂,与世界隔层肚皮的心看似愈变得坚强,到头来发现往往只是“麻木”的代名词。真正想表达的话,脑子里转了三圈,舌头上绕了个弯,还是咽了下去。害怕付出感情,就如同那个说法,“感情的事,先陷进去的人就输了。”或许人生只有一次,好强的输不起,而越怕输的人,心里就越是关卡连连,与周遭的距离就越远。

  ——真正的捷径——

  “其实人生的唯一捷径就是,每一件事你都要拼尽全力,这才是捷径。”(厉娜)

  十年前(2006年)的超女“一夜爆红”放长远来看似乎是某种程度上走了“捷径”而到达的顶峰。短时间、迅速、顶峰……这样的天时地利,反而让人忘记最初踏入这条路的心情。舞台、灯光、精致妆容、台下的欢呼声……直至曲终。或许灯光太刺眼、或许伴奏不够响亮、或许粉丝的应和不够默契,歌声越来越小,直至这十年的时间就要将它吞噬。——那么从今天开始改变吧,说要做到的事,爬着也要做到,就算是与自己较劲儿,也要碰触终点。这才是自己真真切切想要成为的那个“我”。

  ——我是谁/我在哪——

  “在做的过程中,慢慢地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受人关注,并不是那么重要,我就用心把这个我做好,我是谁,谁它自然就会来。”(王青)

  私以为节目组是将王青与厉娜作个对比,不过看完后,觉得既一样也不一样。一样的是在短时间内到达某个顶峰,而不一样的则是十年前的厉娜的粉丝群体又比现在的新人王青广。并且,在2006年,还没有微博,网络并未有现在这样发达。而微博从2009年运行至2015年,也算是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节点:热门微博每小时榜单、24小时榜单、周榜单……按照官方数据,每天信息发布量已逾亿条,用户可选择的信息太多,而真正获取的又是极少部分——这其中有你存在的信息中又占多少?更新的速度太快,大浪淘沙,只有质量大的沙砾才会最终被留在沙滩上。正如他在节目中说到的,上热门容易,然而并没什么用,他希望自己的每一次出现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东西”。而对于观众来说,新人王青从2015年出道之后的“小火”,能有这样的一个真人体验,于他绝对是受益匪浅。我是谁/我在哪,这个问题,单就思考(过)是不足够的。我是谁,我就是自己啊——做自己,这是不够的。自由并不代表放肆:真正的自由,是你有足够强大,去做你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非随性使然。

  以上,还是选择了最容易的方法将对于本期三位嘉宾内容作分段阐述感想,在一个网络真人秀的节目中能够看到这样的内核、或者说能够有这样的点以触发我去思考,我觉得已经达到效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