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丽新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08 21:4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精选10篇

  《美丽世界》是一本由[英] 赫胥黎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360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一):流传的寓言

  赫胥黎在《重返美丽新世界》中写“在这一时期,那三分之一的幸运儿将会充分利用好这两个世界—奉行自由主义的无序的旧世界与过度秩序化的完美高效的消灭了自由个人主动存在空间的美丽新世界。”而当下的这个社会,很有可能好处于赫胥黎所描绘的这两个极端时期的中间过渡时期,一部分话语权人在冒头,但还没有被完全打压,十分之九的人选择安逸生活或者说不得不处于这样的一种生活,这样子的生活方式能够让他们觉得幸福。就像主宰者与约翰的对话,为什么不让他们读《奥赛罗》又为什么不培育高等阿尔法,这个世界的规则依旧被掌握和调整着,舆论向往往最能控制这百分之九的人群。他们也不会再要求更多,不需要读莎士比亚和文学,也不会去考虑追求意识的强化与升华,还有知识的进步”。

  “在《美丽新世界》里,无休止的极其美妙的娱乐被作为政策工具加以利用,目的是不让人们关心社会现实政治局势。”

  “一个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如果大部分时间不是活在当下和可预测的未来,而是生活在虚无缥缈运动、肥皂剧、神话构建的奇幻迷离的世界里时,将很难抵挡想要操纵控制他们的人一步步的侵蚀。”

  我们现在的立足和定位是在推动这个世界各个方面发展思想独立性越强,作为齿轮的存在也就越艰难,单纯依靠人类社会本身的发展在思想上是痛苦的。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二):读《美丽新世界》:社会秩序和主要人物梳理(而非评论

  【不是一篇书评啦。】

  一、社会秩序

  1/概述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福特纪元632年,将汽车推出市场日期取代基督诞生作为新纪元的起始日,象征现代科技消费对于宗教信仰的取代。世界由三部分组成:大部分人类生存的文明社会“世界国”、野人保留区与异端们被发配的海岛。我赞同姚建斌老师主张,乌托邦小说重要任务并非人物塑造,而是创造一个社会环境作为赞美批判对象。反乌托邦小说作为其衍生物同样如此,因而我们必须先着眼于作者为我们展现的“美丽新世界”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世界国的格言是“集体身份稳定”。这种社会秩序建立在科技的高度发达上:人们通过荚裂技术、波卡诺夫斯基流程命运规划室这一系列规模、流程化的生育技术出生,并被规划为阿尔法、贝塔、艾普斯隆的不同身份等级。阿尔法最高级,艾普斯隆最低贱,但艾普斯隆的基因教育使他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低贱。“如果你是艾普斯隆,你所接受的培育会让你对自己不是贝塔或阿尔法同样感到庆幸的。”

  而无论是哪个身份等级,世界国中的人们出生后都会在育儿所的新巴甫洛夫培育室接受思想培育。这种思想培育的方式脱不开现代心理学影子。通过电击让婴儿远离书本鲜花,通过催眠教育完成性基础课和基础阶级意识课,让一个孩子的思想完全来自于睡眠中国意志的暗示。催眠教育——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洗脑”——被主任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道德教化和社会化的力量。”

  由技术完成生育与思想培育的人类是标准化的群体、社会化的个体。他们首先被确认了自己的社会身份,然后向集体奉献社会价值。每个人(尚未确认是否只有阿尔法)每周都要参加一次“团结仪式日”,十二个人为一组跳舞、狂欢,在欢乐融为一体。对集体的热爱使得社会稳定,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文明。

  除了“集体、身份、稳定”的格言,这个社会最大的特征是“幸福”——如果我们将幸福定义为一种总是愉悦状态。发达的科技带来一切美妙的享受,人们幸福地生活着,每天有条不紊工作,然后进行游戏无拘无束地性交与娱乐,领到定量供应的苏摩——一种带来美妙幻觉快感药物。他们不会孤独,即使死亡也不会衰老

  2/提倡与禁忌

  在这个美丽新世界中,有些事物是被大力提倡的,比如消费与苏摩,一些其他概念则是禁忌。

  消费是工业利益,是社会需求来源。不会增加消费的活动会被看作愚蠢

  苏摩为人带来美妙幻觉与快感,是人一旦产生痛苦之际规避一切的救赎。苏摩威力极大,“半克苏摩就能享受半个假期”。这是一种虚妄的无意义绝对愉悦。然而对于远离她所出生的文明社会的琳达来说,文明即苏摩,文明即“幸福”。

  美丽新世界的禁忌包括:

  ①历史:History is bunk 是一句美妙的格言。在福特国的历史上也曾爆发轰轰烈烈反对历史的运动(此言听来有几分滑稽):关闭博物馆、炸毁纪念碑、销毁书籍,但在不讲历史的社会中,人们并不知道这段历史。

  随历史被一笔勾销的,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宗教、文艺作品,等等。它们和历史一样无用,因为这些都是旧的。旧的东西毫无用处

  ②宗教:上帝是旧的,“上帝死了”,因为人们不再有想不明白哲理、孤独的时刻、克制自己的必要。上帝与机器科学药品普遍幸福是不兼容的。

  ③艺术与科学:“没有社会的动荡就写不出悲剧。”这颇有一点文穷而后工的意味。享受幸福的人们体会不到艺术的激情。稳定与幸福牺牲高雅艺术,取而代之的是感官设备与香薰设备。艺术被抒情派诗人视为强烈情感自然流露,这种情感是个体性、私人性的,因而必然与集体、稳定的格言冲突。科学则指向对真理的追求,真理赋予人思想性与独立意志,同样对稳定构成威胁

  ④家庭结婚恋爱:一夫一妻制具有排他性,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才是真理。

  ⑤自由:“自由是没有效率和可悲的。”流水线是高效的,自由意志的选择需要时间。

  ⑥目标:穆斯塔法•蒙德读到了一篇名叫《生物学的新理论》的论文,其中提到要对目标作出解释。蒙德意识到了其中的危险性,对目标作出解释意味着“失去快乐就是至善的信仰,转而相信人生的目标高于现实生活,相信生命的目标不是让快乐一直延续下去,而是意识的强化与升华,还有知识的进步。”

  ⑦孤独:赫姆霍兹写了关于孤独的诗,所以受到了警告。如果感到孤独,就是对集体的力量与幸福的否定。

  这些禁忌其实大多指向对于个体价值的巩固,个体价值建筑于人的情感、理性、思想、自由选择、生命意志、对个体的感知以及家庭关系上。(最后一点让我有些犹豫,因为家庭不应该是社会的最小单位么?婚姻不是青年与社会缔结的第一条契约么?但家庭关系是小集体,当我们需要一个永结同心的大集体时,这种小集体就是破坏物了。)而与之相应的,使这些成为禁忌的是身份、集体与稳定。个体与集体、自由与稳定之间,是并非必然但普遍存在冲突的。

  3/社会秩序外:野人保留区与岛屿

  与世界国的社会环境所形成对照的,世界上依然存在野人保留区,与“正常”的世界相隔绝。“那些生于保留区的人注定会死在这里。”因为他们无法进入文明世界的秩序,而文明世界的人类也鲜少光顾此处。有一个例外是,主任带着一个贝塔女孩来到这里时,女孩不知所踪,她就是书中主人公约翰的母亲琳达。来自文明世界的琳达在野人保留区生下了孩子,这是节育锻炼失败。二十多年来后,当马克斯带着莱妮娜来到这里时,决定将野人带回文明社会。

  野人保留区是一个肮脏、荒蛮的世界,没有科技,没有秩序,但正如它的名字,依然保留着许多人类的古老制度诸如宗教信仰、苦行、求爱与婚姻。野人保留区是文明社会的对照。赫胥黎对野人世界的描写,总让人联想到沈从文先生“以荒蛮之血注入古老的中华文明之魂”的理想

  在世界国的秩序之外,还有大洋上的岛屿。岛上是“世界上最有趣男男女女”,是拥有太强烈的自我意识的个体。这种流放的结局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过于温存,只要不影响世界国的秩序,这些“异端”思想依然可以被保留着,只是被放逐于天际

  二、主要人物

  ①穆斯塔法•蒙德——符合现实的是,能够成为权威的人物一定不蠢

  《美丽新世界》探讨自由与它的敌人之间的关系,这个“敌人”所指的一定不仅仅为极权,甚至这本反乌托邦小说并不能说成是一本“反极权主义乌托邦小说”。因为极权者的形象不像《我们》中一样模糊,也不像奥威尔的政治寓言中那么可恶、可怖。

  “大恩主”穆斯塔法•蒙德甚至颇具个人魅力:他是他那个年代优秀物理学家,甚至因此也差点被流放到岛上。他是可以违背法律的立法者。他读到莎士比亚,读过保险柜中多得多的禁书,他懂得历史,甚至教给青年历史。看着伯纳德在报告中所写的“x亲”,他皱着眉头,“这个傻瓜以为我神经衰弱到不敢看这个词完整地写出来吗?”

  对那些有着自主思想的“异端”——约翰、赫姆霍兹、伯纳德•马克斯以及写出要解释目标的学生,他怀有同情理解、敬佩,怀有一种悲悯——像是饱经沧桑长者对于年轻人理想主义天真的怜悯,像是全知全能的神对于苦苦挣扎凡人的怜悯。

  穆斯塔法•蒙德是一个非常真实的权威形象。谁都想要挑战权威,但往往权威之所以为权威,所拥有的不仅是至高无上地位,更是确乎高于常人资源能力。就像在“美丽新世界”中,首先他们生而为优等阿尔法。在故事的最后,约翰、赫姆霍兹们和穆斯塔法的对谈无疑是非经典的。面对反叛者的一切诘问,权威者始终能给出回答,甚至他让反叛者们感到沮丧与词穷了。他不是不了解自由、真理、等类所应被珍视的精神价值,但他也看到,在一个属于“集体、身份、稳定”的社会秩序中这些价值显得如此无用。

  智慧的、有力量的穆斯塔法何以成为极权者?这是值得思索的。这是否意味着自由的最终敌人并非极权?——两种情况,其一如果是为了极权而极权,那么指向的是统治者的恶、或者说人性的恶;其二,如果极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呢?以极权为手段,真正的目的是效率与稳定,那么极权作为一种手段本应是容易推翻的,但如果自由的对立面是稳定——是“幸福”呢?是美丽新世界中时时刻刻的欢愉呢?人们是否还会有意识地去否定这一目的及其手段?

  对此,穆斯塔法的名言是:

  “比起痛苦的过度补偿,幸福看上去总是很猥琐。”

  “幸福是一个艰难抉择——特别是在事关别人的幸福时候。如果你没有接受过不加质疑就接受的培育的话更是如此,比真理更加艰难。”

  “当炭疽炸弹在你身边爆炸时,真理、美或知识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你选择不同于我们这个社会的标准,那么或许你可以说他堕落。你必须坚持一套标准。”

  最终,赫姆霍兹和约翰都不能反驳他,但是他们都没有被说服。赫姆霍兹无畏于被放逐荒岛的命运,甚至主动提出去一个风暴频发的地方;约翰最后的抗辩只有一个“我”字,“我喜欢”、“我不要”——我不要舒适。我要上帝,我要诗歌,我要真正的危险,我要自由,我要美好,我要罪恶。我要求不幸福权利

  这就是面对权威的时候,最后的答案——即使你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权力、能力与智慧,即使你自称自己讲述的是真理。但我依然可以说,既然你也承认世上并非只有一套标准,那也就并非只有一套真理。即使你相信你可以用你的智慧赋予我最好的安排,但我应有权利——运用我的不成熟的思想、我的天真与想当然去选择我自己的身份、自己的命运、自己的生活。你拥有最高的权力、无限的智慧,但依然不代表着你有资格定义我的人生。我即使再愚昧、再渺小,我也有资格拥有我的意志、我的选择。

  (但我现在觉得这样的宣言无异以卵击石的理想主义,有人说理想主义约等于中二。)

  ②马克斯与赫姆霍兹——“这两个人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知道自己是独立的个体”

  马克斯首先出场的时候,给人一种“欧洲最后一个人”的熟悉感。因为相辅相成身体缺陷与思想冗余,他成为集体中一个局外人他喜欢独自行动,热爱自然,他常常拒绝苏摩,宁愿做卑微的自己。在狂欢节上,他并没有感受到集体带给他的荣誉与快乐。

  但是这种由于自卑压抑所产生的反抗精神似乎根基脆弱。在一次与主任的争吵过后,他“兴高采烈幻想着自己孤身一人对抗秩序,想到自己是那么重要和突出而感到心醉神迷。”他的思想独立精神或者只是源于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冲动。当马克斯还身在野人保留区时,他因对运动和苏摩怀有异端思想而被定罪,他把野人约翰带回世界国,实际上是出于自救的目的甚至对于主任的报复。此后,他受到了曾经鄙夷自己的人群的重视,也过上了“上周上了六个女孩”的生活,他与世界达成了完全的和解,却又拒绝放弃批评秩序的权利来彰显自己的价值。而在最后,约翰和赫姆霍兹毅然对抗文明秩序与命运时,他又表现得奴颜婢膝。马克斯的这段“变节”像是对知识分子的绝佳嘲讽。但好在最后作者赫胥黎宽恕了马克斯,在被流放之前,他脸上已经换上了“新的平静而决绝的表情”。

  同样好在,知识分子的良心被安放在了浓眉大眼的赫姆霍兹同志身上。他的职业是情感工程学院的讲师。与马克斯不同,他的思想冗余是因为过于能干。他最渴望的是拥有语言表达的力量,后来,在约翰的莎士比亚处,他寻得了共鸣。也许正是这种文学的力量唤醒了他冗余的那部分思想,赫姆霍兹最后选择迎接自己属于异端的流放命运,而不再扮演一个社会化的光鲜角色。

  ③约翰——美丽新世界的“客人”与他者

  约翰的成长教育由象征自然的野蛮文明与象征人文精神的莎士比亚组成。陶器意味着心灵的想象,仪式意味着古老制度与规约的保存,诗句意味着情感与道德。他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有自己的母亲,有心爱的女人。以旁观者的身份,他最能够看到这个完美世界的裂痕。事实上,约翰对文明社会也经历了从幻想到幻灭的过程,但由于他没有接受过思想教育的“洗脑”,这种幻灭产生得很容易。

  他的第一次幻灭表现为拒绝出席马克斯的派对,令后者颜面扫地;第二次是当他面对文明社会中的爱情——他小心翼翼地爱慕着莱琳娜,可她回馈于他的只有肉欲;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是当他面对死亡,他看着人们对死亡的蔑视,他看着多胞胎的一张张完全复制的面孔,他看着琳达在死前依然呼唤着与波普的苏摩假期。琳达的死刺激了约翰,他站上街头,高呼自由。

  琳达死后,约翰获取了一种义务——“琳达一直是一个奴隶,琳达已经死了,其他人应该生活在自由中,世界应该变得更美好。那是一次补偿,一种义务。”

  但他的大声疾呼败给了苏摩,他在辩论过程中完全占不到穆斯塔法的上风。他无法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他只能选择自己的价值判断。

  约翰选择不幸福的权利,隐居于山顶的旧灯塔,过着苦行的生活。但他仍被现代媒体找到,他的宁静的底线无法不受干扰。他对自己与莱琳娜惩罚的鞭挞反而成为众生的狂欢。最终他别无选择只有终极自己的生命。

  ④莱妮娜和琳达——美丽新世界的两位女性

  在她们身上,体现着女性的力量——爱情与母性的丧失。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三):一个人的信仰是由培育决定的

  大概五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这篇小记的标题即取自书中的一句话。这本书是所谓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中我读的第二本,第一本是《1984》。坦白说读完奥威尔的书我并没有什么感觉,不及《美丽新世界》带给我的触动。

  书中有三个观点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关于等级的严格划分,在所谓命运规划师的操作下,不同的受精卵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同的命运,上等人始终是上等人,下等人不可能走向更高的阶级。各个阶层的人口数量,分工严格规定,社会运转及其有序。

  书中所构建的各个阶级的人都能和谐的相处,秉承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 ε人会庆幸自己不是α人,α人也是如此。书中这种精神力量来自于从小就开始的睡眠教育,这也是引起我注意的第二个观点。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何尝不是从小就受到这种潜意识的催眠教育呢,我们应该听话,应该尊老爱幼,应该遵守核心价值观,日本很干净,德国人非常遵守规则,还有很多。从小到现在,我们一直生活在各种暗示中,并且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所应该接受地价值观。比如现在的人有多少会信鬼神之说,多少人把上帝当玩笑来看。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信上帝鬼神,我是想借此说明我们地世界观从小就被引导了。而且我们现在大多都认为唯物是正确的是吧,那以后呢,以后灌输给人书中所描绘的那种思想呢,未尝不可。

  第三个值得注意的观点,也即广为熟知的观点——娱乐至死。人们没有了独处的空间,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工作之余的时间完全被各种享乐所占据,每个人都过的很快乐,各个阶级的人都很快乐,所以社会很稳定,这也就是统治者所想要的。人们不思考,一切就都很美好。现在的人们,小中高学生忙着升学,工作的人忙着还贷款朝九晚五地为生活奔波,本该最为活跃最为积极地大学生们都在忙禄着升学考证,或者无拘无束的享乐,手机好似苏摩一样,身上带着它就很安心,反之则焦虑不已。是啊,思考多累,相比起来享乐舒服多了。大学生很安稳,这就很好了。

  说的有点多了,总之这本书还是值得看的。虽然这本书的成书时间可以说是比较古老了,但书中的一些思想还是很值得思考的。毕竟人类发展史上科技,工业能力一直在进步,但人自身没有太大变化。无论是勾心斗角,阴谋诡计,还是大义凛然,刚正不阿,自古如此,无非是形式变化了些。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四):无法保留自留地

  这个译本读起来更流畅。

  洞穴隐喻里走出山洞的人必将承受常人无法理解的纠结痛苦。世界是什么样子没有超自然力量设定,此时的荒谬,彼时的规范,真真假假也许无可证实证伪。

  不知道这一切的ε们活得简单辛福,部分跳出社会生活懂得孤独的α为此痛苦挣扎。总统,博纳,赫姆霍尔兹,约翰,表现出不同性格的人作出不同的选择。其中总统和约翰是两个极端。

  总统的哲学是入世是趋利避害是功利“理性”,约翰是不服软拒绝妥协寻求真理。前者往往声名鹊起顺风顺水,后者往往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纠结抑郁。然而我喜欢约翰的钻研和认真,他那么可爱,与我们的内心有如此多共鸣,他喜欢的莎士比亚里有人性的光辉。

  我们对总统嗤之以鼻,可是行为中却不得不做他打压那篇论文一样的那种事。身不由己,渴望哲学家的真,却又放不下习惯的世界。如果约翰不死,他会变成下一个总统那样的人吧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五):囚于瓶

  《一九八四》 《我们》 《美丽新世界》 从2017年8月15日到2017年9月28日。近一个半月的时间,终于看完了这“反乌托邦三部曲”。 历时较长,除了受生活琐事影响外,主要的原因还是我需要时间和精力脑力,去置身于他们所描写的世界,并反复强迫自己不要逃离出来。 这三本书给我的感受是各方面的,也有共同的地方。他们所给予的那种压迫窒息感,是我只言片语无法描述出来的。所以,我总是希望大家去读原著,亲临现场总是比路透真实的多。 这三本书,《我们》给我的感觉要弱一些,并不是说它所描述的那个世界不够“反乌托邦”,而是相比于另外两本,它的世界显得简单和含糊一些,书里的许多理念经不起深问,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有自己运作规律的世界。 当然,有一定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成书比另外两本早,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对那个理想世界的想象还不够完整。而后两本,在某些方面里,也有共通的地方。 时间与环境 《一九八四》里的世界是一个战后虚拟的世界,全球被分为三个性质相同、互相攻守的集权帝国。这里的人们崇拜老大哥,老大哥的海报无处不在,监视的铁幕也无处不在。小孩子被教育得缺乏情感,崇尚武力与奸佞,他们自发组成小分队,监视着周围人语言行动上的异动,以监视告发为荣。于是,这个世界到处都是眼睛与耳朵。 《我们》,世界是由极端崇拜理性、机械和数学之美的人们组成。这里的一切都井然有序,世界的发展已经为他们的生活制作了一系列的规范。细致到起床时间与动作、吃饭咀嚼的次数。他们是机器,是号码,他们是“我们”中的一份子,集体大于个人。 《美丽新世界》,这真的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人们拥有自由,享受生活,工作也是他们爱的,不会看着自己皮肤松弛变老,遇到烦心事一片苏摩就可以解决,让人们得到短暂充足的放松和幸福感。在集权主义者的统治下,社会安定、本分、稳定,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自我认知 在《一九八四》里,主人公温斯顿的幼年成长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的。他经历了世界由自由相封闭变化的过程,使得“怀疑”这颗种子一直埋在他的心底,只需要一点阳光雨露,便可不断生长。再加上,他的工作在真理部,每天的日常就是修改历史,编造事实,他见证了许多人、或者说许多名字,消失的过程。这更加坚定了他对世界运作的看法,自我意识成长的尤其的快。再者,《一九八四》里的集权环境并不是针对所有人,无产阶级人们就不会受到那么多行动和思想上的约束。温斯顿见过无产阶级人们的生活方式,他一直坚信无产阶级会领导一场革命,把世人解救出来。 而在《我们》里,D-503所处的世界就是一个理性的、机器化的数学世界,一切情感的释放在他看来都是新鲜未知并且是错误的,他一直处于这种矛盾中,自我暗示又不断推翻自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而不知道这样做的理由。自我意识很强但不坚定。 《美丽新世界》,这近乎是个完美的世界。如果我出生于此,我会爱上并享受那里的生活的。那里人们的一生都是被安排好的,从出生确定阶层、由阶层接受相应的睡眠教育、并由此形成“自己的”思想,消遣有苏摩,一生本分又自由。所以那里的人们在舒适的环境下,被模板化生产出来的思想是很难有变化的可能的。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的思想是从何时形成的,但又有什么人回去思考比思想跟深一层的东西呢?一片苏摩就够了。 看的见的“自由” 行动上, 《一九八四》里可谓是全方面的监控了。无处不在的铁幕,无处不在的眼睛与耳朵,还有无形的思想监察员。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将暴露你的思想,而一旦犯上思想罪,等着你的将是无尽的折磨,思想上与身体上,还有可怕的一零一室等着你。 《我们》里,则是号码们自觉遵守着行为准则,他们接受它,并觉得有了安全卫士的监控,世界才是安全的。他们摒弃一切异类的思想,书中却没说为何,并没有给出一个适当的解释。 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自觉地完成工作,剩下的时间都是自己的,排队领苏摩,享受一切快乐的活动。 在性生活上, 《一九八四》是绝对禁止不以生育为目的的性行为的,并且所有的、经过允许的性行为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来,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受到严格的控制。于是,在很大程度上,温斯顿等人失去了一个绝佳的释放压力的方式。 而《美丽新世界》里,性是完全自由的,无需报备,甚至忠于一人的情感反倒会被世人看做不正常,没有夫妻制,性就只是性,并且以生育为耻,培育孩子的事情就像生产一个高级玩具一样,流水作业。他们的社会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价值体系,拥有并享受着他们看得见的“自由”。性为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帮助。 《我们》则处于两者之间,性是自由的,但需要“登记”,即“报备”,并且,从书里并不多的描写来看,私自生育好像也是不允许的。 转折点 三者意识觉醒都是因为“爱情”。 不同的是,《一九八四》里将“爱情”视作“革命”,最终以“出卖”告终; 《我们》里的“爱情”则更多的是对原始生活、绿墙外世界的渴望而开始的,而到最后,证明这场“爱情”不过是一次“利用”罢了,令人唏嘘; 《美丽新世界》里的“爱情”是两种观念的冲突,一个矜持一个奔放,一个认为爱情是慢慢轻柔的触碰与了解,一个认为爱情就是即刻的“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观使得两个相爱的人最终以苦痛告终。 ……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可以对比的地方,还有很多令人激动的思考点。 那些是电影表达不出来的,也是书评展现不出来的,唯有一头扎进书里,与主人公步步行,才能拥有那刻的惊喜。 比如, 温斯顿对奥布莱恩表决心时赞同以暴政推翻暴政。 关于“招供”与“出卖”。 一零一室。 灵魂病,无可救药。 野人约翰追求的不幸福的权利、变老变丑的权利、承受痛苦的权利。 他要自由。 总的来说,这三本书里,几乎所有人都生活在各自的瓶子里,就像《美丽新世界》里婴儿出生的那个瓶子一样。不同的是,有些人的瓶子是通过紧紧锢住行为以达到控制思想的目的;有些人的瓶子则不然,它很大,大到让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认为自己是一条生活在海里的鱼,而不是鱼缸里的观赏品,但往往,这类瓶子锢住的是思想,你的思想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瓶子的形状,而不自知。思想已成型,那行为又有什么难的呢? 三本书里,最后,爱情均死,社会不变。 那么,我们,是否也生活在这样的瓶子中呢? 如果你觉得是,那你想挣脱出来吗?你又怎么挣脱出来呢? 如果你觉得不是,是不是因为瓶子早已定形了你的思想,让你身处于此而不自知呢?或者,是不是因为我们的瓶子足够大,思想又太小,没有触碰到瓶子的内壁呢? 我不知道。也想不明白。 这就像是个漩涡,我不想跳进去。 但我要知道它的存在,我要知道它有存在的可能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