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总有一天》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总有一天》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4-16 20: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总有一天》观后感精选10篇

  《总有一天》是一部由杰斯珀·W·尼尔森执导,拉斯·米克尔森 / 苏菲·格拉宝 / 哈拉尔德·凯泽·赫尔曼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总有一天》观后感(一):忘却不了的眼眸责任评总有一天

  第一次在豆瓣上写影评,源自一种久违的冲动

  大概是真实故事改编的缘故,导致全片情节虽然看上去平淡无奇,却充满了内在张力,导致所有人物举动都能具有极强的连贯性,而你没有办法完全去怪罪任何人,甚至是施暴者。所以虽然看完已是深夜,却感觉脑中始终是片中一双双眼眸。

  以下涉及剧透:

  第一个想说的其实是关键的女教师开始我有些惊讶于她的麻木,看到一个孩子因为说出自己梦想就被掌掴,竟然无动于衷。之后我才明白,那是因为这个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带着有色眼镜面对这个群体,会认为他们是渣滓,是垃圾,是顽固不化的捣蛋鬼,是一颗颗长歪了的树苗,修正的阵痛总是会有的。后来,她逐渐接触到了Elmer,才发现其实这个孩子和别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于是想帮他,校长使的坏割裂了她和兄弟俩,那一巴掌暴力传染的结果,于是她选择离开,因为她没有办法面对自己的过错。而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成功救起兄弟俩后她的目光,也许是不再受制于校长,也许是终于担负起了责任,她的目光变得坚定和蔼,那是母亲的目光。

  下面想说的是兄弟俩。和其他人不同,不管强权如何试图分割他们俩,他们丝毫没有退缩,他们之间真正实践了母亲的遗言,互相扶持,称为男子汉。唯一的区别,在于哥哥的眼中,只有弟弟是自己人,他愿意为了弟弟成为自己不齿的人,而弟弟的眼中,要求自己成为更好的人,那是充满了纯真信仰眼神,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使用非常手段值得一提的是,我感觉两位小演员影片里,的确被扇了很多耳光,为这一点牺牲,献上我诚挚的敬意

  第三个想说的是校长,这位纸牌屋里的维克多,神探夏洛克第三季的大boss,再一次将偏执,自负,疯狂的暴君演绎淋漓尽致完美结合了自诩上流的翩翩风度和不怒自威的傲慢气质。其实他也只是个可怜人,或者说他是最可怜的人,因为他是整部片子里最为扭曲的人。他盲信暴力,认为只要有暴力就能解决一切,而发现暴力不管用时只能上升到更高级别的暴力,进而一步步偏离做人底线。或许是因为养狗的经历,让我格外能够理解施暴者施暴时的失控和施暴后的无助悔恨,所以当我看到校长最后一个镜头,那反复央求一般希望Elmer给出答复时,我知道,他真的发自内心以为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些孩子好,为了社会好,周围人的嘉奖更让他迷失了自我,直到Elmer的举动令他濒临崩溃,那将会是他人格个体的崩塌沦陷。不得不说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希望通过错误手段来达到正确目的的人不在少数

  最后,说一说小人物,说一说第一根救命稻草,兄弟俩的叔叔,那是颓废无奈的眼神;说一说走狗一号在年终总结会前后的眼神变化,之前是麻木而理所应当,之后是失望后的恼羞成怒;说一说周围孩子的眼神,来时是冷漠而涣散,之后是怯懦,最后是充满光芒;说一说第一个被性侵的孩子,从惧怕到无助,从迷失到泄愤,短短几分钟一句台词都没有,但是这里内心挣扎和宣泄一览无余

  虽然题材并不新颖,前有肖申克救赎少年犯之七人等很多同类作品,但是这部作品在一个削平深度时代,讲了这么深刻努力为了梦想活着的故事,在一个狗血凡事都要用力过猛的年代,用云淡风轻的笔墨诉说了一个轰轰烈烈苦难传奇真心非常难得。

  《总有一天》观后感(二):过誉之作

  《总有一天》真是一部极其普通的丹麦电影,参照的范本应该是《肖申克的救赎》十《熔炉》,非常功利的运用儿童带来的夭然弱势视角不断渲染,其实挺刻意。个人认为是豆瓣上目前最被过誉的电影之一,虽然贯穿始终的对于宇航员意象的不断重复与剧情的结合的非常好,而且音乐也不过度煽情,还挺克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结尾打出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是挺有力,但是愈发显得对于影片质最的强烈不自信。相比较《总有一天》,其他很多对于虐盆题材的电影,至少是有更大格局的,例如《美国田园下的罪恶》(宗教狂热集体意识),《地雷区》(战争后遗症),相比之下,《总有一天》倒是继承了韩国电形的煽悄路线,不会引导你去思考起因以及相应对策,而只是单纯激发你的高尚感以及想复仇的欲望,如同一剂春药唤起了短暂快感实际空虚无比

  《总有一天》观后感(三):长这么大好人都没遇见几个,更别提英雄了。

  首先这不算一个经典的片子,但是他却在同类型片子里做出了一种突破。这也是值得肯定讨论地方

  类似孤儿福利院等片子很多,每个片子的主题也都不一样,但大都是以孩子的悲情遭遇为卖点,利用大众同情心引起共鸣编剧导演心态也是在告诉观众来看,这些孩子多可怜,这些政府可恶,这些孩子怎么办,你有没有类似的遭遇等等。刷仇恨,拉同情,然后献上眼泪和评分。例如《熔炉》和《放牛班的春天》。这两个片子都是我很喜欢的片子,也都是同类型影片的代表,也正是他们把这种模式做到了极致,导致同类型的影片很难做到突破。然而《总有一天》却能看出导演在做这种尝试

  听故事很容易感动愤怒,百爪挠心的侠肝义胆却无处发力,然后故事里出现一个英雄人物,替你做了你想做的事,你顿感舒爽兴奋,然后英雄蒙冤而死或者遍体鳞伤,你内心的悲愤再次喷薄而出,直到片尾出字幕,你的眼泪还没流完。然而,该片导演则完全打破了这一逻辑。他没有告诉你这些孩子像绵羊,快拿糖来哄。而是告诉你这些本身都是坏孩子,用校长的话来讲就是坏孩子自有坏孩子的教育方法。这样,上来这个命题就持平了,没有绝对的被同情方,也就决定了后面绝对不会煽情。然而当女老师出现后,我们我以为英雄来了,她一定会展开一场伟大拯救。但是依然没有,甚至当她她知道所有的丑恶后她的选择是离开,并且导演对她的离开连一点内心挣扎的描述都没有。这也是导演再告诉大家,世界上哪来那么多英雄,女老师是好人,但我们不能因为好人没有选择去当英雄而责怪活着仇恨她。自然问题留下了,唯一被拯救的希望离开了,孩子们该怎么办?当然这里得提到他叔叔这个人物,个人感觉有些多余,如果删掉这个人物应该更好一些。能明白导演的意思是为了让孩子多一番希望破灭后的无助,从而刺激孩子快速完成自我心理建设。但是叔叔的放弃可能是导致女老师放弃的主要原因,虽然合理自然,但是让女老师的人物丢失一份力量。找个合理的理由不去当英雄过于合情理,不如我知道自己是好人但不是英雄来的现实激烈。长这么大遇见的好人都没几个,更别提英雄了。所以删掉叔叔,删掉孩子的希望和对女老师的刺激,也许给孩子的选择更加冷静和现实。

  那孩子们该怎么办?观众该怎么看?导演该怎么讲?

  从孩子们的一脸懵逼被挨打,到明白深处地狱,到情系好老师,到好老师离开,剩下的也就只有自己该怎么办了?这也是导演所做的最大的突破,观众也别期望看到畅快淋漓大快人心的情节了,只有跟着孩子一起想办法,谁知拨开云雾却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地狱。绝望,是导演想让观众看到的。面对绝望,导演给了两种选择,第一,战斗。这是哥哥的选择。当然差点把命都输了。第二,寻求外援。这是弟弟的选择。这又是一次希望,然而很快破灭。先不讨论女老师突然出现是否合理,但是他出现也没有带来局面的扭转。也就是说寻求外援失败。那么该怎么办?最后弟弟好像想到了方法,于是有了他那悲情的一跃,恰好这时女老师和检察官赶了过来。也就是说最后的局面依然不是女老师或者检察官扭转的,导演依然没有把他们转化为英雄,而是让弟弟自己当了自己的英雄,他们都只是好人。

  导演是多么的冷静和克制,摒弃全世界信仰的英雄主义,从一个孩子的身上告诉观众自己才是自己的英雄,能遇见好人,是我们的命,遇不见好人,依然还是命。

  最后以母亲的姿态坐在病床前看着两个孩子,仿佛有千言万语生活道理要告诉他们,就好像: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但是他什么都没说,也没有煽情的音乐,甚至镜头停留的时间都没多久。依然是那么冷静客观,甚至可以读到女老师内心的判断:这两个孩子长大必成大器,我正好没有孩子,把他们带走吧。天啊,好人也在判断这两个孩子是福是祸,这他妈才是现实,这才是导演要表达的另外一种境界残忍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英雄。到最后,导演还是坚持着这一原则。弟弟通过自己的谈判从校长那里拿到了退学批文。检察官只是在问我有什么能帮你的吗,这是绝对的好人规则需要时候我帮你,不需要我就不找麻烦。弟弟的行为也燃起了那些被麻木的孩子们内心的火焰,当他们面对好人检察官第二次递过来的机会时,纷纷决定自己当自己的英雄。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英雄,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最后,说说片名,总有一天,这是一句没说完的话。总有一天我会习惯的;总有一天我会逃跑的;总有一天我会自杀的;总有一天我会复仇的;总有一天我会成功的……“总有一天”,正是这句话在支撑我们活下去。

  《总有一天》观后感(四):当我们高呼祖国崛起时,我们忽略了什么

  还记得第一次看熔炉的时候是在高中某天夜里,按惯例每周从学校门口营业厅小哥那拷了许多A片和电影,其中一部电影就是熔炉,在我看了熔炉不到一半便再也看不下去了,它一直搁在我的旧手机里再也没有被点开过,而让我看完整部影片是在几年后的大二,黄东赫导演来到我们学校交流,于是在大屏幕上观摩完了整部影片。时至今日,当初那种心灵冲击依旧未能减少,那时虽只看了一半,却后遗症到每次我看到大龄男老师对学生脑海中都涌出无限幻想

  今天在女朋友的要求下与她看完“总有一天”,那种熟悉的咬牙切齿痛恨感再次袭来,影片一开始,肯尼迪的登月演讲说了一句:这将改变人类历史是的,人类社会在飞速发展,然而,50年前发生事情,现在依然没改变的发生着。 与其说先知道熔炉会让我对片中师长对学生的凌辱行为有所心理防御,倒不如说片子真正让我悲伤的是那群甘于现状小孩。eric两兄弟逃跑被抓大家高呼着惩罚毫不客气的掌掴;Axel变态老师值班猥亵的男孩子,在第二天早晨痛苦的起床以后坚定的加入了声讨elmer尿床的队伍。让人看着心惊胆颤的是这不该是一群青少年应该拥有心智,他们没有天马行空的梦想,似乎是那群教师的影子...那既可悲又失败,明明一样的渺小却一副“西装革履”的模样

  “总有一天”里的那群小孩让我想到今天中国部分新时代的孩子,他们是物竞天择社会的坚实拥护者,面对强者早已丧失了人类拥有的血性和自尊,面对弱者却恍若神明降世,可怕的是,困住他们的笼子比电影里困住那群霸权小孩的要松的太多太多。记得高考前在父亲车上,我吐槽祖国的教育制度:总有一天,中国会因为缺乏素质教育害死下一辈人。而如今,校园暴力事件四起,青少年行凶猥亵也从未停止。为什么我一直觉得青少年素质教育十分重要,因为我一直相信为人根本人性“善”之所在,“善”不在了,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可怕的,“人性”的反义词从来不是简单在前面加个没,而是毛骨悚然的“兽性”。而现实社会存在的的是各种“问题儿童学校”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遗憾这些学校(部分私立学校与残疾学校也一样)大多政府管制不严,教师师德堪忧、更有甚者可怕堪比杨永信,非但不会改变学生的素质,还会加深他们的反社会心理,严重的甚至将摧毁这些弱小的心灵。

  在这快餐文化高速发展、人类“遗忘能力”极强的现代,人们很难做到坚持关注这个社会问题,尽管很难,但我们需要更多的声音去拯救那些“异类”学生,需要更多的支持去监管每一位教育者,更重要的,我们需要把素质教育摆在与应试教育平等地位甚至更高。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真正的发展、强大、从来不只看物质,更重于人文

  我记得elmer红着眼对骂自己异想天开的哥哥说:但我怎么能做到毫无思维呢?

  我记得黄东赫导演扶了扶眼镜说:那时想法是我要是不拍,在韩国就真没人拍了。

  (今天的我很严肃

  《总有一天》观后感(五):总有一天

  

Where there is sunshine, there is shadow 看完这部电影后,很闷,很长一段时间缓不过来。寄宿学校版的肖申克的救赎,整部电影的主人公还是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这两个小孩,演技真的棒,一些细微情感处理得很好,能明显感觉到这是有血有肉的两兄弟) 两个偷东西,调皮的小孩子,因为单亲母亲的病重,亲人无力扶养而被送入一所号称教育严格的寄宿学校。而这一切,是他们噩梦的开始,在这里,他们必须遵守各种严厉的纪律,被强迫做各种体力劳动,食物都需要哄抢,而体罚以成家常便饭,有时候,小孩还会被禽兽老师拉走强奸。一群未成年的小孩,在这样的环境里,性格会被歪曲成怎样! 逃跑!没错,肯定会有人逃跑的。而在郊外,无论你跑到哪,都会被人当问题儿童扭送回来。回来后,便是一顿恶毒的殴打。不仅老师,连同学都会参与进来!这就是人的可怕之处吧。自我麻醉还互相作贱

  《总有一天》观后感(六):关注孤儿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Blurviewer(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289607/

  纵观整部电影从开头至结尾,心中的评价从还行渐渐过渡到力荐。也许看了许多电影的缘故,总是在各个方面对影片比较挑剔,除了演员也总想着要故事情节,镜头角度,移位打光,色彩搭配等等都至善至美。这部电影的开头采用第三视角的叙述比较抓眼球,一开始就奠定了比较阴沉的基调。紧跟着节奏变得稍微温馨但夹杂着挥之不去的悲痛和隐忍。这个基调贯穿了大半部影片,组串出来的一个个事件,一次次反抗的失败,就像一堵越砌越高的墙。但是部分事件以及剧情走向都比较频繁在诸多影视剧作品中出现过,所以故事冲突感比较弱,难免会出现一些单调乏味感。

  然而这个时候放弃这部电影无疑是错误的选择。故事最精彩的部分都在后半部和结尾,两个小高潮以及与之前故事无暇的衔接让观众的感情突然迸发。最后每一个主人公的举动,都是建立在之前发生的剧情之上所做出的合理选择。电影里每一个人物性格都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剧情的每个推进特别是结局都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部作品的完整度非常之高,在现在许许多多光陆怪离的影视剧中很突出,这种罕见性让这部影片至少能到推荐的评分。

  电影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无疑是两个小主人公的演技。前半部主要是哥哥而后半部观众的注意力便会全数被之前毫不起眼沉默寡言的弟弟吸引。许许多多的微表情以及眼神里透出来的戏份,让这一对并不十分帅气的兄弟成为当之无愧的Eric和Elma。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这部电影对当今社会慈善事业的影响以及对孤儿群体的关注。一如校长直到结局都贯彻如一的伪善,教职人员的冷酷以及结尾处的惊慌,随处可见的人性弱点,可以充斥在世界上各个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最大的原因,是这个社会对其缺乏关注。慈善机构里的权威,在一个偏远之地,就如一个小王国,而弱势的孩子们便是他们能为所欲为的奴隶。电影的结局虽然不差,但两兄弟的解脱并不代表学校所有的孩子都将被善待,而这个世界上又有千千万万个如是的机构,或是真心援助,或是借此驰骋心中的欲望。当今的社会问题繁多复杂,从生态至人权,而例如人权里又分女权,穷人等等。孤儿的生活环境只是慈善所能针对的一个小小分支,但这部电影所带来看似微弱却至关重要的启发和关注度值得感激。每一个群体,个人都应得到公平正视,希望这个世界越来越多的孩子能被阳光温暖照耀。

  《总有一天》观后感(七):乱谈《总有一天》——愿沉默的人开口,重复的人特别。

  1.过年这几天,想抽出完整的、不被打扰的俩小时看部电影,不难,但也没那么容易。白天要起早、杂事多,所以晚上也撑不住。虽说还算是个自由人,但好像这几天,选择干什么,不再是我一个人的事。

  2.看好多人拿它与《熔炉》做比,有人捧有人杀。又陷入矛盾,这样比的合理性在哪儿?不合理性又在哪儿?

  3.做个幽灵

  电影里,做个幽灵大概指做个和别人一样的人,不许特别,不许有思想,不许有个人意识和自由意识。这是为了自保,可怕的是会成为习惯。

  “从根本上说,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他在世上只存在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巧合,能把如此极其纷繁的许多元素又凑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像他现在所是的个体。他明白这一点,可是他把它像亏心事一样地隐瞒着——为什么呢?因为惧怕邻人,邻人要维护习俗,用习俗包裹自己。然而,是什么东西迫使一个人惧怕邻人,随大流地思考和行动,而不是快快乐乐地做他自己呢?在少数人也许是羞愧。在大多数人则是贪图安逸,惰性。”这段话,是我不负责任地、断章取义地从尼采文里截取的。当然他的所言重点是强调:不要让懒惰阻止你成为你自己,私自放这里,只想说明:人要成为自己,先要知道自己是自己。而关于那首和他的著作《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同名的交响乐,也就是《太空漫游》的背景乐,这其间的瓜葛我是完全不了解的。

  4.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

  行恶之人认为自己是对的,自己才是真正行善之人,你们为什么就不明白。类似《聚焦》里的牧师们,有人是有这种意识倾向的。细思极恐。

  5.宇航员的梦想

  会明白为何开头要放肯尼迪讲话的新闻短片。弟弟的宇航员梦想,是这部现实电影里的一抹浪漫色彩,也是贯穿全片的希望力量,正如片名“总有一天”,one day will come 。

  6.他是我哥哥,他是我弟弟。

  教马哲的王星,课上说:有没有思考过,人是什么,人的本性又是什么……我听此一激动。讲罢,他说,韩国电影里,就《太极旗飘扬》拍得符合人性,因为哥哥几次换阵营、“做叛徒”,都是为了立功、送弟弟回家,他只是站在了对自己有利的一边,而非为了国家。“为了祖国,为了民族,冲啊……”他模仿很多战争片里的口号,全班爆笑。《总有一天》里,哥哥为弟弟“报仇”,他听话、忍耐、讨好校长,一心为了能带弟弟一起离开寄宿学校。希望破灭,才会一怒之下划了校长的车,被打成重伤。而弟弟,为了救伤重的哥哥无所惧怕,异常勇敢,差点死去。这些导致变化的情感驱动力,准确无误,包括母亲、叔叔,女老师的状态和转变。

  7.影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私下猜测,弟弟的宇航员的梦想,许是加进去的。没准儿因为导演太喜欢《太空漫游》了,才赋予了人物这一特点。为何这么猜想?女老师说要给弟弟放段电影里的音乐,关于太空的,还说她不太明白其中的奥秘……八成是《太空漫游》吧我想,当时还没放。然后瞥到唱片封面,果然是。影片故事发生在1969年,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是1968年,合理。后来,弟弟放大音乐,实施计划,音乐渲染达到情绪高潮——导演肯定爱《太空漫游》,更加肯定了。虽然也一下想到《肖申克的救赎》,甚至《绿洲》和《独自等待》。

  《总有一天》观后感(八):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昨天看了《总有一天》,终于有时间来写点东西。我知道这部电影会很沉重,所以选择了有阳光的午后,心情不好也不坏,坐在床上看完了这部被誉为丹麦版《熔炉》的高分影片。可能是之前有了熔炉的铺垫,我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加上这个结局是happy ending,所以我没有像上次一样崩溃痛哭,整个人压抑到不行。我其实泪点很高,当初看泰坦尼克号也只是觉得很感动可是眼泪始终藏在眼眶没有溢出来,能让我哭的电影真的真的不多,《熔炉》算是第一个。《总有一天》被很多人认为是超越了熔炉的作品,同样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同样是在人间炼狱般的寄宿学校,同样涉及性侵儿童,《熔炉》中的那位老师单枪匹马和法律斗争、和国家斗争,可是在《总有一天》中,独自面对这么多黑暗和阴霾的是两个不过十岁左右的孩子啊。这些事曾经真真实实地发生过,而且那些不幸的孩子们在之后的生活里都要依靠药物来缓解抑郁和恐惧,每每想到这些我真的心痛愤怒到极点。 记得之前在海涛老师的课上讨论过性善论和性恶论,也许是从小被人之初性本善的论调洗了脑,而且生活在温室里的我们极少接触那些社会上的阴暗面,我从来都不敢想象也不愿相信,人,若是有了相当程度上的自由,有了让众人敬畏的权力,有了滋生邪恶的土壤,是不是贪婪和野心就真的会疯长,最终这种强大的能量会让人失去自我、泯灭良知?印象颇深的一个情节,片中那个道貌岸然有暴力倾向的变态校长,用力地抹去孩子们之前生活的所有印记,把他们变成一个个没有思想的鬼魂,行尸走肉般,不能有梦想,不能有感情,不能抱怨不能反抗。他成功了,那里的孩子就像是绞肉机上的一个个零件,他们疯狂地蚕食着他们的同伴,享受着莫名的快感,哪怕他们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将被这个冷冰冰的机器无情地绞死……他们吃饭前要说“感恩”,他们睡觉前要道“晚安,好梦”,他们“仁慈”的老师和校长在检察官来视察的时候把他们打扮成一个个小绅士,他们的校名是Godheaven,就赫然挂在沾染了孩子们鲜血的那片土地之上,想来真是莫大的讽刺。Elmer和Eric这对兄弟的出现给这个满是阴霾的学校带来了一缕阳光,他们懂得分享,相互扶持,心怀爱与真,他们不甘做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最终把那些沉寂了那么久那么久的傀儡,变成了呐喊者,他们控诉、他们揭露校长的恶行……让我无法理解的是,校长直到最后,还一脸真诚无比坚定地说:你要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好。这种不知从何而来的深入骨髓的恶的执念真的太可怕! 好的电影会让人成长。不想再听到喷子们冷嘲热讽地感慨“他们有改变国家的电影,我们有改变电影的国家”,倒是可以来一波鲁迅先生的鸡汤: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总有一天》观后感(九):我们是怎么长大的

  标题和内容无关,内容只是自己的感想。

  电影就是生活。里面有我的影子,被欺负的人会不自然地学会欺负弱者。有一段被性侵的男孩,第二天“嘲笑”elmer尿床,面部表情的扭曲和心灵是一样的。

  为了病得非常重的哥哥elmer的一句“我无所畏惧”让我想起同样有震撼力的“为你千千万万遍”。我想elmer之所以勇敢,一点是他病重的哥哥,另一点而且最根本的就是敢于梦想的勇气,elmer最大的特点也就是他不曾被抹灭和掉色的航天员梦。

  在女老师打elmer的那一段,兄弟把怒气转向女老师,elmer的恶语相对让我知道我们最容易伤害最关心我们的人,而那一巴掌虽打在了elmer的脸上,却不知道在老师的职业和心灵上烫下多深烙印,虽然第二天辞职了,但身为原本善良的老师会对此有多大的反思,我每次的反思都会和“烫”一样难受。或许说被同化了,老师被老师同化,小孩被小孩同化,放大到社会,又会让人沉思。

  《总有一天》观后感(十):光明之下尽是黑暗

  这是一部很沉重的影片,尤其是影片最后交代这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的改编,且在事情败落之前入学的所有学生,大部分人至今都在依靠药物来缓解暴力造成的抑郁与恐惧。电影展现的知道凤毛麟角,现实比这些残忍的太多太多。泪点低的观影时,请备好纸巾。

  孤儿院题材的电影很多,法国的《放牛班的春天》、韩国的《熔炉》,今天推的这部来自丹麦的冷门佳片。豆瓣评分8.8

  《总有一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