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硅谷 第三季》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硅谷 第三季》经典影评10篇

2022-05-29 02:07: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硅谷 第三季》经典影评10篇

  《硅谷 第三季》是一部由迈克·乔吉 / 查理·麦克道威尔执导,托马斯·米德蒂奇 / 扎克·伍兹 / T·J·米勒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硅谷 第三季》影评(一):道具网站们

  ied Piper

  公司官网,随剧集更新,博客评论区各种欢乐。

  《硅谷 第三季》影评(二):【预(nao)测(dong)】第四季看点

  1 聊天应用势头不错。能不能持续下去把用户拉回来,然后把之前的Pied Piper做好看一点,易用性增强,然后把聊天软件整合到平台里去。如果成功的话自然会有很多人用PP了。

  2 钱。用户量增加必然要花钱买/租更多服务器,然而大头和胖子的钱全花在买PP了,现在没钱了,需要融资。但是有了这一季作假的名声之后(虽然最后自己坦白了没有真的去诈骗),要融资估计没有那么容易了,虽然技术没有问题。要考验胖子的公关能力了。

  3 Gavin-助攻王-Belson。他卖的盒子里的算法是PP的,就算他们有权(不确定)卖盒子,因为没有核心算法的所有权(甚至使用权),收入理应分给PP一部分。如果连使用权都没有,估计要吃官司。反正有得扯皮了哈哈。与第二季不同的是这次PP是原告Hooli是被告。说不定PP可以从这官司里得到一大笔赔偿金作为他们扩张的资金 ;P (考虑到Gavin资深助攻王的名号,这个绝对靠谱哈哈哈哈哈哈)。

  4 Evan。本季结尾Evan突然无厘头的跳出来“表白”(这时机选得我也是醉了)企图“英雄救美”,结果发现根本不用救-_-!。这里应该是个伏笔。第四季Evan要么为了Monica而游说Laurie继续投资PP,(如果聊天软件势头好的话),要么也辞职加入PP,关键时刻有神助攻,再要么.....Monica跟Richard走到一起然后Evan心生恨意帮助Hooli对付PP哈哈哈哈哈(不然编剧也真够无厘头的,这么来一出完全起不到推进剧情的作用)。

  5 Monica。最大(也最无聊)的看点当然是她会不会跟Richard走到一起啦,当然Evan在这里面戏份肯定少不了。

  6 大头。大头总算回到PP了,还是投资人。看他会不会把在Hooli吃着烧烤喝着啤酒边懵逼边被光速升职最后拿到2000万的运气带到PP,(当然希望最后别再破产或者被胖子坑)。

  9 胖子。现在是公司大股东了,说话更有底气,估计会比前三季更asshole,继续占大头和Rich的便宜,最后关键时刻又跳出来自我牺牲英勇一把。

  10(凑个整数吧),其他大牌玩家加入,比如。。。?

  《硅谷 第三季》影评(三):硅谷S03E06:论程序员泡妞的正确姿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趣硅谷,图文版在这里↓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千里草(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586135436/

  在第三季《硅谷》中,前面几集都在不断推公司的发展线,节奏很快。到了本集,编剧把重点放在了“程序员泡妞”这个经典话题上。

  在酒馆里,刚刚出任CEO的 Richard 就碰上了白富美——一个在Facebook 工作的程序媛Winnie,两人很快对对上了眼,Richard 还顺利要到了妹子的电话号码。

  面对哥们泡到了妞,而且是个美的冒泡的妞的事实,其他人打心底里不相信,Gilfoyle 坚持说妹子是酒保:Dinesh 则认为妹子是个专钓创始人的心机婊。

  另一边,Dinesh 开始跟远在爱沙尼亚的同事伊丽莎白互撩,空气中只弥漫着两个字——发骚:但这一切都建立在爱沙尼亚网络丢包率严重,他们互相看不清长相的情况下发生的。

  Dinesh 搞定了网络,一睹伊丽莎白的真容,他运气不错,妹子长得挺漂亮的:但妹子似乎被 Dinesh 的长相吓住了,不光说自己有男朋友,还说自己结婚了,火速切断了网络……

  而本来可以顺利滚床单的 Richard,因为觉得“用空格键不用制表键的人很傻”,和Winnie 闹翻,主动放弃了唾手可得的滚床单机会:并且以气到从楼梯上摔下来,为这段关系画上休止符。

  与以 Richard 为首的程序员们不同,团队里平时看上去有点呆头呆脑的 Jared 却在泡妞方面天赋异禀,在车库里就搞定了妹子,吃到了肉。

  很显然,这集就是在吐槽程序员们不会泡妞,把单身当成他们最大的Bug。事实上,在硅谷湾区,码农几乎是单身汪的代言词。身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客观环境下,大部分码农过着日夜颠倒、工作高压、周末时间献基友的生活。

  但是,最近就有个程序员娶到了前维密价格最高的超模——米兰达·可儿。这个给程序员长脸的码农是谁?——Snapchat 大楼里26岁的 Evan Spiegel。

  不熟悉科技圈的小伙伴或许要羡慕嫉妒恨地问:这厮什么来头?

  请听小8 细细道来。Evan Spiegel 生于1990年,双子座的小鲜肉,他创立的 Snapchat 最近估值180亿美元,已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创业公司之一。

  Evan Spiegel从小生活优渥,他的母亲是哈佛法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女性毕业生,为了 Evan 辞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的职务,专心做起了全职妈妈,他的父亲也是个律所合伙人,他们家住在洛杉矶西部富人区,房产价值460万美元。

  带着父母的优秀基因,Evan Spiegel 从小就是个超优等生,但性格叛逆。小时候曾经因为父亲不给买宝马,愤怒地离家出走。

  长大点后,他跟所有科技界大佬一样,不走寻常路,从斯坦福大学退学、创业。Facebook 曾经准备动用30亿美金收购 Snapchat,但被 Evan Spiegel 狠狠拒绝。

  苦逼创业,敲了这么多年代码。叛逆的 Evan 在某些方面倒修成了个靠谱科技男。两年前,他就在洛杉矶有名的富人区布伦特伍德买了一套价值390万美元的婚房,隔壁就是比弗利山庄,与众多巨星为邻。而且,他还请来著名设计师 Gerard Colcord 负责操刀设计。这房子面积达到7100呎,内有四间房、六个浴室、泳池及健身室。

  也许就是凭着这份靠谱,Evan 才能能打败米兰达·可儿的众多绯闻男友,像是 Justin Bieber啊、阿汤哥啊、小李子莱昂纳多啊,还有为米兰达当街打架的赌业大亨James Packer和传媒大佬戴维·金吉尔啊,最终抱得美人归。

  小伙伴们,不要以为 Evan Spiegel 出身富裕,就有一般码农没有的情趣啊神马的,在认识米兰达之前,他的作息方式可是个标准的码农哦,看看米兰达对他的描述:“25岁却活像50岁,他外出就是去工作、下班后就回家。不常外出约会,总是在家里吃晚餐、早早就寝。”

  Evan 自然也不是第一个码农界争脸的人,前辈们早就为他指了条明道。Bill Gates 当年可是带着女朋友坐直升机去挑戒指,包下海岛结婚。甲骨文创始人 Larry Ellison 的爱情故事一茬接一茬,64岁还结了第四次婚。勤俭的扎克伯格用一个价值25000美元的戒指就求婚成功,在自家后院就结束了单生汉生涯乔布斯用一顿饭就搞定了“灵魂伴侣”,结婚20年了还给老婆写情书。

  ……谁说程序员不会泡妞?这些故事说明他们就是活生生的杰克苏。所以妹子们,遇到程序员们就嫁了吧,谁知道他会不会是下一个小扎或小马。

  想接收更多有趣信息,请扫二维码关注趣硅谷

  《硅谷 第三季》影评(四):纽约客上写《硅谷》的那篇文章,我简单翻译了一遍,分享给大家~

  纽约客上写《硅谷》的那篇文章,写得很棒,涉及不少幕后的故事以及主创制作这部剧的初衷。我个人特别喜欢这部剧,就简单译了一遍,希望更多人了解这部剧,喜欢这部剧~

  :我是纯外行,有些业内术语可能译得不准确,请大家见谅。

  1980年代,当迪克·科斯特罗(Dick Costolo)到密歇根大学求学时,他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但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善于表演即兴喜剧。毕业后,他搬到芝加哥,在第二城市剧院学习了相关课程。不像他的同僚——史蒂夫·卡雷尔(Steve Carell)、蒂娜·菲(Tina Fey)和亚当·麦凯(Adam McKay)——科斯特罗没有被邀请加入剧院所属的公司,他的喜剧事业就此中断。他重新做回程序员,成立了一系列科技创业公司,其中一家被谷歌以1亿美元收购。2010年,他成为推特的CEO,第一年赚了大概1000万美元。在一个慈善活动上,他碰见了史蒂夫·卡雷尔,他们一起怀念两人都还是放荡不羁的喜剧表演者的日子。卡雷尔开玩笑地说:“你的喜剧事业没成功,我感到很抱歉。”

  2015年6月,随着推特的股价日趋疲软,科斯特罗宣布离职。(据科技媒体报道,董事会强迫他辞职;科斯特罗坚称是自己主动离职。)3天后,HBO的半小时讽刺剧《硅谷》第二季季终。这一季最后留了一个悬念:主要角色——一家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兼CEO——被董事会开除了。作为剧集的粉丝,科斯特罗觉得这个情况出奇地熟悉。他说:“我能理解在场每个人的处境一一要离开的创始人,即将入职的CEO,以及目睹了这一切的雇员们。”

  就在那段时间,科斯特罗在旧金山同卡拉·斯威舍(Kara Swisher)共进早餐。她是一名科技记者兼权力掮客,被称为“硅谷最令人畏惧同时最令人爱戴的记者”。话题转向《硅谷》。“谷里的人——至少是我知道的人——一直都在讨论这部剧,”科斯特罗说,“奇怪的是,大部分人喜欢这部剧。许多人告诉自己(以不同程度的准确性)‘他们讽刺的是那些令人恼火的科技怪咖——不是我’。”人脉极广的斯威舍和这部剧的开发者迈克·贾奇(Mike Judge)和阿雷克·伯格(Alec Berg)经常联系,“我把你介绍给他们”,她告诉科斯特罗。

  下个月,科斯特罗同迈克·贾奇和亚历克·伯格在洛杉矶共进午餐。他们告诉他,他们已经走投无路了。这部剧是关于一名创业者如何拼尽全力建立一家公司;将这位企业家同公司剥离后,他们不确定故事该如何接着讲下去。对于一部大部分时间由闹剧和略呕心的笑料组成的剧集,《硅谷》其实是建立在充足的调查研究之上的。贾奇和伯格认为,摆脱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聘用一位能提供更多信息的顾问。出乎他们的意料,科斯特罗很感兴趣。“我们需要的只是知道这些公司如何运作的人,不是真正运营公司的人。”伯格说。虽然能力太强超出要求,科斯特罗还是得到了这份工作。

  《硅谷》的大部分场景在洛杉矶的索尼摄影棚内拍摄——不在硅谷,但和硅谷处于同一个时区。在三个半月的时间内,每周一,科斯特罗从旧金山飞到洛杉矶,叫辆优步去卡尔佛城(Culver City),把他过夜用的东西扔到附近的宾馆,周一和周二都在编剧的屋子里度过。伯格、贾奇和其他十位编剧用问题轰炸他,既有小问题,也有大问题。董事会权力最大的人该坐在什么位置?对于理查德这样的创业者来说,什么最能激励他?什么最令他灰心丧气?科斯特罗说:“我会告诉他们一些我发现的细节,或者我见过的人,他们眼睛中会闪现火花,他们会问‘这真的发生过?’”

  过了一段时间,科斯特罗对新环境足够熟悉,开始讲自己的段子。“对于拆我的台这件事儿,他们下手还算轻,”他告诉我,“从CEO变成屋子里资历最浅的人,是件有意思的事儿。”每个工作人员都读过尼克·比尔顿(Nick Bilton)写的《孵化推特》(Hatching Twitter)。“有一次,他们在讨论故事线接下来该发生什么,”科斯特罗告诉我,“迈克问道,‘在那本书里,推特的人是不是也面临过类似的问题?他们当时做出了什么决定?’一个人不得不指出,‘迈克,书里面的人就在屋子里。我们可以直接问他当时发生了什么。’”

  《硅谷》已经拍了三季,是电视上最有趣的剧集之一;它也是第一部立志于揭示加州北部当下社会文化趋势的颇具雄心的讽刺剧。剧集的能量来自于两种有些矛盾的态度:对科技寡头的蔑视和对力争推翻这些大公司的创业者的同情。在试播集,害羞而聪明的工程师理查德写了一套压缩算法,可以巧妙地将大文件变小。他将这一创新变成一家公司,他坚持称之为“魔笛手”。(理查德:“这是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员工:“这是一个关于欺凌弱小的吹笛子的人在山洞杀死小孩的故事。”)随着公司的成长,理查德成了书呆子版的大卫,被歌利亚(Goliath)(注1)包围:两面三刀的董事会成员,试图偷走他知识产权的公司。他能在不做出任何妥协的情况下成功吗?理查德的处境更深层次的讽刺在于——他最终的目标可能是自己变成歌利亚——这一目标目前还没有在编剧屋子里被提及,也没有预定在之后的剧集里出现。

  阿雷克·伯格和T.J. 米勒

  《硅谷 第三季》影评(五):《硅谷》S03E08:Laurie凭什么低价收购Erlich的股权?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趣硅谷”,图文版见这里

  本季接近尾声,Pied Piper 历经了将近3季的磨难,终于上线,大获好评。

  画面一开始,Richard 和Erlich 就坐在演播厅里接收彭博新闻的采访。

  Richard 一如既往的有聚光灯障碍,有些手足无措。

  Erlich 自吹的老毛病又发作了,不停强调自己名字的正确写法,不给旁人说话的机会,弄得主持人很无语。

  接下来,第一个冲突就产生了。

  当主持人问Erlich 拥有Pied Piper 5%的股份是什么感觉时,Richard 终于插上了话:“不,他实际上拥有10%的股份,Erlich 是公司的早期投资人。”

  心虚的Erlich 赶紧岔开话题。

  而正看新闻的 Monica 炸了,立刻电话质问 Erlich 为什么不向Richard 说出他已经把股权卖了的事实。

  Erlich 振振有词:Richard 需要我陪他出席这些公众场合,不然他Hold 不住。

  偶然间得知有人抛售Pied Piper 股份,Richard 立刻怀疑是Monica 干的。

  气急败坏地给Monica 打电话,才得知真正抛售股票的人是 Erlich,两人正面冲突。

  Erlich 说出了自己隐瞒事实的原因:如果说出了真相,自己就完蛋了,硅谷再也不会有人跟他合作,并列举了当年苹果联合创始人Ron Wayne 的做法(关于这个事件,趣硅谷以前深扒过,有兴趣的可以去关注微信号)。

  Richard 却因为Erlich 的做法,不得不承担极大的风险。因为一家公司在刚上的时就出现内部人员抛售股份的现象,会让外界以为公司出了问题。

  Richard 准备将事情的缘由撰成新闻稿发到网上,碍于往日的情分,他决定只要事情没有泄露就不发。

  参加“名利场”晚宴前,Richard 巧遇前投资人Russ ,得知Erlich 把股权卖给了Laurie ,而且是以净身出户的价格。

  就在当晚,CJ就在科技博客发了一篇稿子,把股权的事情捅了出去,而被采访人正是Erlich 。文章用词尖刻,说Erlich 是科技圈最大的蠢货。

  但恰恰是因为Erlich 这种牺牲自己保全Pied Piper的做法,让Richard 深受感动,决定重新聘请埃利希为魔笛手的公关主管。

  看完本集,小伙伴们除了觉得Erlich 可恨又可怜外,估计也很好奇,Laurie 凭什么用这么低的价格收购Erlich 的股权?

  其实这条线在第二季就埋下了,当时 Richard 面临跟 Hooli 的官司,此时已由Laurie 掌舵的 Raviga 公司置身事外撤了资。无奈之下,Richard 找到了新的投资者 Russ Hanneman,而Russ 接下来又把所持股权卖给了Raviga,而没搞清楚的状况的 Richard 同意了所有的合同条款。

  这中间,卖来卖去的是股权,决定谁说话声音大的是董事会席位。这也是 Laurie 能从根本上掐住 Erlich 脖子的关键。

  首先,我们来说说董事会席位对公司的影响。

  创业公司中,股份多少与董事会席位并不绝对相关,关键在于投票权。能在股东会(根据公司结构也可能是董事会)上拥有多数投票权,就能控制公司。

  举几个活生生的例子。

  硅谷风投公司KPCB和红杉资本各注入谷歌125万美元,分别获得10%股份。5后的2004年,也就是公司创立6年后,谷歌上市,近2000名员工获得配股。上市时,谷歌重拾美国资本市场消失已久的AB股模式,佩吉、布林、施密特等公司创始人和高管持有B类股票,每股表决权等于A类股票10股的表决权。

  2012年,谷歌又增加了不含投票权的C类股用于增发新股。这样,即使总股本继续扩大,即使创始人减持了股票,他们也不会丧失对公司的控制力。目前,估计佩吉、布林、施密特持有的谷歌股票将低于总股本的20%,但仍拥有近60%的投票权。

  谷歌还是这哥仨说了算

  Facebook在几番融资后,扎克伯格的股份早已少于50%。但在上市时,Facebook同样使用了投票权1:10的AB股模式,扎克伯格持有的股份与一般的一股一票投票权不同,每一股有更多投票权。此外,扎克伯格还和主要股东签订了表决权代理协议,在特定情况下,扎克伯格可代表这些股东行使表决权,这意味着他掌握了56.9%的表决权。

  所以,创始人在自己持有的股份被充分稀释后,仍可以设计结构,通过持有每一股拥有多票投票权的“优先股”来控制公司。

  而在本剧中,好几处戏剧性的冲突都靠董事会实现:

  Richard 是创始人,自然要进入董事会,占一席;

  Erlich 在Richard 喝醉的情况下,连蒙带骗地让他答应自己进入董事会,又占一席;

  Russ Hanneman 投资进入董事会,并且占有两个董事会席位;

  Raviga是的Pied Piper的天使投资,握有5%的股份,而Monica代表 Raviga 成为Pied Piper的董事会成员。

  在Raviga购买了Russ的股权后,董事会5个席位,Raviga占了3个。

  Erlich 卖掉股份后,Richard让Jared 进入董事会;

  此时,Richard 可能仍然拥有最多的股权,但在重大决策上,他已经没有发言权。

  这也就完美地解释了本季开始时,Laurie 为什么可以轻易换掉Richard,让别人来管理Pied Piper。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股权的问题。在硅谷,不少创业公司信息不透明,在股权协议中可能会有很多坑。

  以本剧出现的早期合伙人中途退出为例,大部分创业公司在制定合伙人退出机制时,会有这样一条规则:股东中途退出,公司或其它合伙人有权股权溢价回购离职合伙人未成熟、甚至已成熟的股权。

  这其中,给退出合伙人的股票定价是个比较暧昧的问题。一般有两个考虑因素:一个是退出价格基数,一个是溢价/或折价倍数。用人话说,有三种给钱折现的方式:

  1、在退出合伙人当初购买股票的价格的基础上,以一定溢价回购

  2、根据公司净资产或净利润,按照退出合伙人所持股票的比例,给予其一定溢价回购

  3、按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以一定折扣价回购

  在具体操作时,不同的公司会有差异。比如,一个公司上市时虽然估值约100亿美金,但公司资产负债表并不太好。要是按照合伙人退出时可参与分配公司净利润的一定溢价回购,这个悲催的合伙人很可能吭哧吭哧干了N年,最后净身出户;如果按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价格回购,公司又会面临很大的现金流压力。

  所以,合伙人想中途退出,能拿到多少钱完全要看当初的约定。如果当初就是个模棱两可的说法,白干甚至倒贴钱,然后卷铺盖滚蛋也不稀奇。所以,本集中,Erlich 不得不贱卖Pied Piper 10%的股份也不难理解。

  创业套路深,步步都是坑,合作路也滑,人心很复杂。

  想接收趣硅谷推送的更多有趣信息,请扫二维码关注

  《硅谷 第三季》影评(六):看完前七集后的一些想法

  03E07,之前铺垫了好几集的Erlich和大头这条线终于和主线汇合,并为季终埋下几个重要伏笔,很棒的一集。幸好。要知道这一季前几集大体上让我非常失望,失望到这周都差点忘了有新一集的更新。现在我大致认为S3以第六集为分界线,希望后几集能保持E07的水准不要掉回去。

  因为有预感后面几集会很不错(又立了flag),所以先把之前对前几集的不满写一下,坐等打脸。。顺带一些零碎的想法。

  前两季反反复复看了至少十几遍,也算是本剧的脑残粉了。《硅谷》算是一部比较特立独行的喜剧,因为它有着无比明确而严肃的主线:build the company,这样的主线似乎更适合拍剧情类剧集,但Mike Judge把它拍成了喜剧,而且非常成功。他总是能很准确地找到科技和喜剧之间的平衡点,既没有让笑点太呆板,也足够专业,让码农获得共鸣的同时也能让科技盲如我拍桌大笑。印象最深的一个梗是S2里装上高科技假肢的猴子竟然用假肢撸了起来,那一段真心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又好笑又恶心,但同时让人对编剧佩服得五体投地。能有这样的感觉大概是因为,现在潜意识里还是觉得尖端科技是高高在上的,而编剧强行帮你把那块神秘的遮羞布掀开,告诉你科技就是生活。除了奇妙的创意外还不得不佩服剧本对整个故事的掌控能力,210那集在短短的30分钟内出现了多少次反转?那短短半个小时带来的刺激完全不亚于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最重要的是情节让人感觉完全合理!

  所以我是对S3前几集哪里不满呢。简单来说就是,哪里都不满。

  首先是笑点大大减少。不管怎么说,《硅谷》首先是个喜剧。S1每一集都有惊世骇俗的笑点,S2稍差但笑点也算非常足,到S3前几集我几乎都笑不出声,这让我非常受不了。对比和两季类似的笑点也能看出来,E02马那里只能用不忍直视来形容,讲真我完全不知道那一段的意义何在,其实没必要拍得那么夺人眼球的,S2的猴子处理的好多了。还有Dinesh把妹,S1那里以为自己爱上了妹子结果却对基友的代码起反应那里真是带点无节操没下限的好笑,而这一季妹子因为看到高清而丑的自己秒撒谎真是看得我不停翻白眼,这么烂俗的情节真的不是来凑分钟数的?但我不是说这一季不好笑,当时在看完305的时候我说过一句“感觉这剧从神级喜剧掉到一流喜剧了”,就是这样。

  然后是人设的崩坏,boom shakalaka。大头已经快蠢成弱智了,Gavin也快成小学生了。虽然我理解这是为制造笑点做的牺牲,但好歹考虑一下实际不要玩太脱ok???最重要的是这样产生的笑点并不好笑ok???的确,逗人笑不应该是个复杂高深的事儿,看看大头gavin秀智商也能挺乐呵的,但就我个人来说我更想看到用心设计的笑点,而不是简单粗暴,拉过来一个角色告诉观众他是弱智,然后让大家看着弱智犯傻乐呵。也许别的剧可以,但硅谷不行。

  想再说说盖总。盖总在本剧里的智商自从Peter去世后直线下降拉都拉不回来。第一季还是主角团精明强劲的对手,202时也还尚能说出"everything you are building are exactly the same thing I've built"这样让人浑身一震引人深思的话,然后他就不知怎么成了一个只会卖蠢的神棍。这一季更是让灵魂导师都踩到头上任意摆布开始插手公司运营了,简直不能接受,Hooli的设定是个商业巨头啊喂。

  这两个角色吐槽归吐槽,ooc还是可以理解,忍忍就算了。但这一季最让我不爽的ooc,其实是Jared,在301,那句"where Richard goes, I go"。我不是不萌这一对cp,这可是我唯一产过粮的墙头啊!!但是我无法接受Jared,那个放弃高薪优待来给pied piper打杂,那个被装进集装箱没吃没喝在海上漂了4天依然对公司忠心耿耿,那个在S2结尾说"it's magical"的Jared会说出这样一句我觉得只在同人文中能看到的台词。非常想给编剧寄刀片。那天简直郁闷了一个晚上。

  关于Jared还有一个细节,编剧可能是发现Jared的超高人气,开始不停地给他加戏。。。虽然他现在待在公司似乎什么卵活都不干:)至少他现在对主线剧情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所以编剧给他的加戏集中在描写他的悲惨背景上。然而,again,一点也不好笑,对剧情没有作用,强行加戏非常突兀。已经有几集没讲他公寓的事儿了,不知道是要放在季终还是烂尾了,希望不是后者。

  当然,也有一些完全不ooc的角色。是的,我说的就是三年如一日的我们的主角,Richard。第一季他扭捏而多动,第三季他多动而扭捏。我都不敢说我之前觉得偷米演技好了。不过其实Richard这一季制造的笑点蛮多的也都很好笑。这其实也是情景喜剧的一个通病吧,每个角色的设定都背负着对一些笑点的诠释,所以角色的个性很少很少发生变化,久而久之人物就僵化了,笑点也僵化了,来来回回就那几种,那么整个剧也僵化了。但硅谷是个主线明确的剧,如果最后PP成了一个巨头公司(虽然可能性不大?)而Richard还像第一季和现在一样扭捏,那显然是非常不现实的,说极端点别的角色可以万年不变,但Richard不行,他必须成长。

  不变的角色还有Dinesh,并不想多说他,每一季都在把妹每一季都失败,再这样下去真的有点像raj靠拢的节奏了。

  最后说说剧情。

  arker走得很意外,我以为他会呆满一季,毕竟都出现在海报上了,没想到那么快就走了。其实我觉得他还可以再抢救一下的……

  随着Barker来了又走了,PP也跟着变来变去,一会要做盒子一会不做了,前两季基本上每一季都在专注地讲一个事,现在S3已经从思考“要不要做盒子”到“要不要马上上线平台”了剧情跳跃性挺大的,让我有一种割裂感。比较标志性的一个情节是303,Richard他们本来打算背着Barker偷偷做平台,做了很多准备,结果秘密计划马上被发现了。那一段确实戏剧性很强,当时我也看得很爽,但事后细细一想,总觉得有点被骗,这样的设计还是有点不自然。对了这一季的导演编剧都大换水,MIKE JUDGE导了两集就和ALEC BERG退居二线,不知道是不是新导演功力不行也要背一部分锅,真的可以明显看出来这一季一些镜头的局促和剪切的不自然。我想原来的两个导演。Gilfoyle毁硬盘的情节真是强行插入。不知道大头违约的事儿还有没有后续。

  吐槽完毕,一口气把不满说出来后明天的我更爱你谷!希望后几集出来能推翻我之前的看法狠狠打脸( ̄ε(# ̄)☆╰╮( ̄▽ ̄///) 虽然我说了这么多不满但我还是爱这部剧的,能看到这里的人都是真爱不要随意点没用好吗我会伤心哒(。・`ω´・)

  《硅谷 第三季》影评(七):迷人的geek们

  《硅谷》三季看完,像以往看完任何一部长篇电视剧或小说那样一阵失落,但又有点不同,这次是因为我几乎确定,以后再也不会有这么吸引我的美剧了。

  这是一部充斥着恶毒台词和恶心笑话的喜剧。几个情商低下的geek,一群心怀鬼胎的商人,在小小的硅谷里上演着爱恨情仇……好吧,划掉“爱”和“情”。

  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觉得这部剧里并没有感情线,不管是男女还是男男还是女女,哪怕我腐眼看人基也没有。

  拿看上去最基的Jared和Richard的关系来说,我甚至觉得Jared对Richard连友情都很难说有多少。他看上的是Richard的才华和伴随着才华的那些残忍、自私和任性妄为,尽管后者在大部分时间里没有把这样的性格表现出来。

  Richard、以及他的魔笛手身上有Jared所说的“魔力”,因此他愿意放弃自己在大公司的高薪职位,缩在一个狭窄阴暗的车库里。他的确对Richard非常的忠诚,在两个程序员打算另谋出路的时候说“Richard去哪儿我去哪儿”,可他总给人一种感觉,他在意的并不是这个人,而是自己投射在对方身上的那些追求和渴望,我甚至觉得,如果哪天Richard失去了他的才华,再也创造不出新的东西,Jared会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

  某种程度上来说,Jared或许是里面最果决的人,我完全不能同意一些说他“善良”的评价,他只是不在乎那些罢了。其他人,哪怕是头号男主角的Richard,都在乎舒适、金钱,被冒犯了会恼羞成怒竭力反击,可Jared不会,他更专注和坚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在追求自己的目标的时候义无反顾,这个层面上来讲,他可能是几个主角里人味最淡的那个了。

  同样,Richard对Jared对他的维护和支持也没表现出感动或者感激,一小部分原因是他的笨拙,但基本上来说是因为他没兴趣腾出来心思给别人。表面上Richard总是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让小孩儿打了一个嘴巴都没什么反应,勉强算是“软萌”那一挂,和他们谷里另一个成为影视主角的小扎一点都不一样,可他在把多年好朋友大头赶出去的时候也基本只是象征性地犹豫了一下,Erlich后来破产把魔笛手股票出售,他知道了以后怕对公司有影响立马决定要澄清这是他的个人原因,不管Erlich会因此万劫不复,也没想过以往那么多次Erlich对他的帮助。

  听起来好像挺冷酷的,可Richard听说Erlich净身出户现在一无所有之后,又去找他请他担任公司的PR。只要说一句谎就能赢得官司而输了就彻底玩完的时候,他还能说出我的公司不能建立在谎言之上,Monica为了保护他冒着丢工作的风险投了反对票,并相信他的作品的价值远远超过他被逼迫做的那个破盒子,那一瞬间他那红了的眼睛。不得不承认他们这几个人有的时候都挺混蛋的,可天才的光芒太耀眼了,那种想做出点“很酷”的东西的理想主义,实在是热血又迷人,Richard去接受判决之前说尽量保持那个直播在线,结果他们凿穿了墙,Erlich又敲起了代码,最后差点把房子点着,终于成功地保持了全程在线,用他们自己在车库里搭建的服务器。他们知道明天或许一切都将变成别人的东西,可至少现在,他们还在做这件很“酷”的事情。

  主角们一开始就已经创造出一个领先于时代的作品,可直到第三季结束,他们仍然没有走上人生巅峰,还时常在谷底挣扎。尽管他们每个人都是各自领域炙手可热的人才,只要他们放弃这个,随时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他们没有“我们要和伙伴在一起”那种想法,Richard也不是卡里斯马式的人物,可他们始终没有一个人真的离开。

  第一季的大赛上,每组参赛的人都要说一句“让世界变得更好”,这种口号喊多了就会让场面十分尴尬。可这些人又是真的在改变世界,就连整部剧里最大的反面人物Gavin,在被罢除CEO职位之后,都喊着“这个公司是我从一个车库一手建立起来的”,尽管他是个烂人,却做过那么伟大的事。

  他们其实都可以做出个东西,等别人来收购,卖个好价钱,或者去别的公司轻轻松松当个CTO,必要的时候退一步,让他们的产品兼容于普通人的认知水平,不要因为太过超前而导致日活惨淡。

  可我们都知道,那样就不酷了。

  《硅谷 第三季》影评(八):追剧记录:《硅谷》第三季

  真心没想到自己能找到如此小众又如此精彩的美剧。

  听同学说HBO的剧都很重口,这是我看的第一部HBO,一点没觉得,好像只有第一季在一个邪教会场有两个不怎么美观的全裸展示,就只有第三季第二集的马的交配了吧!真心大开眼界。

  话说自己是个文科生,可是对本剧的设定竟然慢慢看懂了,虽然很多技术性的部分不懂,并不影响剧情。

  在人物上,用大众的眼光来看,可能没有什么美型的人,除了秘书小姐可以被公认为美女以外,其他的都“各有千秋”。但真的爱上这部剧,也会觉得他们个个都好帅。

  主角把那种作死的神经兮兮演得很好,房东还有两个经常互相攻击的异国人士也很有萌点。但我最喜欢的角色还是贾里德,好棒好惨。还有“大头”和互利公司的那个人,都很有戏。

  前两季都是一年前看的了,忘了。第三季刚追完两集。先记录一下,说了和没说一样。以后慢慢再详细地补上。

  第三集各种转折,挺气人的。

  第四集果真帅不过三秒。不过这剧挺毁亚洲人的形象的。

  第五集理查德真是个作死狂魔!气死人了!贾里德对男主真是真爱啊!

  第六集大头被埃里希搞到破产了!理查德一堆人真是怪胎,恋爱都不能好好谈,说来说去还是长发最帅最屌,贾里德最棒最可爱!这集结尾的音乐异常温情。

  第七集,看来大头的资产还有反转余地,魔笛手的前途也很光明,但是按套路,还是会被互利坑上一把吧?

  第八和第九集都没写唉!就迎来大结局了:实力也走了歪路。理查德总是关键时刻掉链子。埃里希骂的太对了!好担心他们的未来。。。不过大头实在是萌点满满。好喜欢他们每一个人,太温情的结局了!

  期待下一季。

  《硅谷 第三季》影评(九):《硅谷》S03E04:“大头”不完全档案

  03e04,Pied Piper又炒掉了一个CEO,剧情跌宕起伏,但是主旨却相对平淡。乘着这个间隙,我们来回味下“大头”这个角色。

  几乎在所有人看来,Nelson Bighetti( “Big Head” ,大头)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废物。“没用”是人们为他贴的标签,围绕他的所有剧情似乎都在尽力体现着这一点。

  在善意的朋友看来,“大头”是个好人,但是……没啥鸟用!

  先来看看s01e02里,他那帮恶毒的小伙伴们是怎么吐槽他的:

  迪尼希:我们都爱大头,但事实摆在这里,他编程不如我,搭建系统没有 吉尔弗约尔强,当一名混蛋没有Erlich擅长。

  吉尔弗约尔:他做所有事都不在行,对什么都没有做出过贡献。

  迪尼希:但他是个人好。

  吉尔弗约尔:好人,但是没用。

  迪尼希:有一天他睡着了,我盯着他的脸,我禁不住想,他可真是个彻底的废物,一个没有任何意义和目的的存在。

  吉尔弗约尔:他就像《质量效应3》(一款游戏)的开放式结局一样毫无意义。

  为了把大头留在Pied Piper,Richard建议能不能让他做那种 “公司流动人员,哪个岗位需要就去哪里帮忙的多面手。”Jared委婉地回应说,“他自己也承认,他更像是一个无为大师(master of none)。”听起来像是废物的尊称版。

  02e09片头的酒吧里,Hooli纽核力团队的两个工程师对已经被升职为Hooli xyz部门首席梦想家的大头说:

  “你是怎么做到的,你曾经是纽核力组里最没用的一个。但你现在一个人负责一整个部门。你扪心自问过这是为什么吗?”

  大头:“不,我从没想过。”

  “除了总能戏剧性地搞砸之外,你有任何技能吗?”

  大头:“我有一艘船。不过这大概不算是一项技能。”

  《硅谷》已经拍到了第三季,但大头从没做过任何有实际意义的工作:

  在Erlich的孵化器里,“大头”开发了一款叫NipAlert的应用程序,它的主要功能是当周围有女性处于兴奋状态,奶头竖立起来时会发出警报。对这款应用,大头后来说,“连靠露奶讨生活Mochacino(脱衣舞女)都不愿意用那玩意,她说这是性别歧视,她说的对,NipAlert确实很变态。我开发了一个变态、性别歧视,毫无用处的应用。”

  “大头”在Hooli[xyz]的担任首席梦想家期间的全部贡献,就是带领了一组工程师研制了一台“土豆大炮”——准星很差因而颇具破坏力的成年人玩具。

  除了无用,“大头”的其他特征还有:

  1、头大。

  这是显而易见的外貌特征,又似乎另有深意。“头大无脑(无用)”,这是我们能想到的最直接的讽刺吧。

  此外,头大意味着脑洞大,想问题可以异想天开、不着边际,可以专注于一些“最重要的问题”。

  02e04,hooli 成立了一个新部门xyz,专注于一些最大胆,最激进,最具实验性的项目,盖文称之为探月(moonshot)。“麦哲伦环球航行是moonshot。阿兰·图灵破解Enigma密码是moonshot。登月工程是moonshot。”盖文从萨摩维尔动力(类似波士顿动力那样的先驱性机器人公司)挖来了业界顶尖专家Davis Bannercheck 担任首席梦想家,并把“大头”提升为“联合首席梦想家”。

  盖文说,Hooli成立一个XYZ是为了去探索那些对“大头”这样的思想家有吸引力的大问题。他们进行的是一种形式更自由的探索,就像爵士乐,或者即兴戏剧那样,去探索任何他想到的东西。

  Hooli的XYZ,许多人都觉得这是影射谷歌的Google X实验室,这个由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领导的实验室也以探索一些像太空电梯、谷歌眼镜、无人驾驶汽车等不着边际的项目著称。然而,谷歌对这种讽刺一点也不生气,去年谷歌组建Alphabet 母公司时,CEO 拉里·佩奇还专门到Google blog发帖子:“Alphabet 将会包括我们的X实验室,它正在孵化 WING和无人机送货等新项目。”在这句话的句号里,佩奇留了一个超链接,点击后会直接进入谷歌伪造的hooli xyz项目的页面。页面上是一张很大的大头的大头照,下面一行文字是"[inspiration] - IT TAKES A BIG HEAD TO DREAM BIG.”(启发:大头才有大梦想)

  2、永远的公司实习生(只有图,略)

  无论入职多久,大头的的表现永远像第一天到公司的实习生一样。

  3、驯鹿被车灯照射后的错愕表情。

  对于将要降临到他身上的事,大头永远都没有做好准备。临了,就会露出驯鹿被车灯照射后的错愕表情。

  4、点头微笑(nod and smile)

  他平庸的智商既无法理解高级的技术问题,也无法理解复杂的人际关系。当别人试图跟他沟通这些问题时,点头微笑就成为他的防卫手段。

  盖文为报复Richard把Jared挖走,给大头升职加薪后,为破解Richard的一个压缩算法,纽核力的两个工程师问了大头一个他们认为他可能明白的技术问题,大头回答,“我也不大确定,Richard以前曾解释过,但大部分我都听不懂,所以只能点头微笑(nod and smile)。”当这两名工程师追问另一个技术问题时,大头干脆直接以点头微笑来回应。

  5、吸管大师

  记不清多少次,大头都是拿着一杯带吸管的超大杯饮料出现的了。正确的使用吸管似乎是他唯一擅长的事情。

  6、诚实。

  虽然看上去像个废物,但在人人自大爱炫耀的硅谷,大头确实具有一种其他大多数人不具备的品质:诚实。

  当Pied Piper刚成立,Jared询问他对新公司有什么其他人不可替代的价值时,他回答,编程,我很会写代码。开发算法,诸如此类。但是,“算法没有Richard强,如果Richard的是十倍速,我勉强也就一倍速。”

  在s02e09的法庭上,大头如实回答他对Pied Piper的建立没有任何贡献,在律师凌厉得询问下,他的“无用”也暴露无遗。法官听完忍不住笑了:在硅谷这块宝地,大头这样的人真是让他“如沐春风”。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大头离奇的职业生涯(截至S03E04)。

  早在Pied Piper成立时,Jared就说,在一份“精简无情的商业计划”中,大头这样的人不会有位置。但就是这么一个一无是处,到处不受欢迎的人,成了整部剧里最不悲惨、最春风得意的一位(是不悲惨还是春风得意,取决于你的眼光)。

  这部剧一开始,盖文为报复Richard把Jared挖走,给大头升了职,还给他60万美元年薪。虽然当发现他实际上对Richard的压缩算法一无所知后,很快就不给他安排任何实际工作(unsigned)。就这样,大头过起了拿着高薪却不用干活的生活。

  更离奇的还在后面。

  为了给接下来争夺Pied Piper所有权的法律诉讼铺路,盖文又把大头提升为XYZ部门的联合首席梦想家,以显得像是这位天才工程师和Richard一起在Hooli 创办了Pied Piper 一样。前面说过,这个职位是为自由地探索那些最重大的问题而设立的,所以大头仍旧样没有任何实际的工作要做。但是这种大公司的稀缺高层职位就像行业的指南针一样,“大头”的大名一下子扬名硅谷,还引来了《连线》杂志的封面采访。

  在另一位首席梦想家Bannercheck离职后,Hooli又提升他为XYZ部门的唯一首席梦想家,目的是把他当成项目失败的替罪羊。

  Hooli的纽核力团队解散时,大头凭他的职位层级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失业补偿。

  在本集中(S0304)中,大头觉得他的豪宅空着9个房间太浪费,于是让一些创业者免费住在这里,为了不使他们显得太尴尬,象征性地获取他们未来公司的少量股份。就这样,他无意中“偷”走了Erlich孵化器的商业模式。

  纵观大头截至目前的整个职业生涯,他主动寻求的(NipAlert,还可以算上在XYZ研发的土豆大炮),都失败了,他所得到的,都是他无心获得的。Jared 说的对,他确实是master of none,他的无用确实一种“无为”,就像中国哲学中说的“无为而治”,但这实在不能算是一种智慧,绝对只是一种讽刺。

  按照剧情发展的逻辑,很可能后面还有更离奇的经历,更宏大的“狗屎运”在等着大头。

  娱乐结束。下面来点严肃的。问:大头在硅谷的终极寓意是什么?答:他扒掉了硅谷“皇帝的新衣”。

  在一个天才云集的地方,从一打天才中找出真正的傻瓜来是很有难度的事情。你也很难分清,在硅谷创造的一大波号称要改变世界的服务和应用中,哪些真的有价值,哪些是彻头彻尾的愚蠢。可是,正是这种分不清,为大头这样的人的存在制造了空间。

  让真正的英雄受磨难(各种倒霉),让“反英雄”(小丑)平步青云,这是许多剧本都爱干的事。就像历史上其他任何时候一样,在硅谷这个璀璨的舞台(正如盖文所说,这是“文艺复兴时的佛罗伦萨,是亚瑟王的Camlot王国”。),人们的命运和他的能力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技术的背后可能是各种愚蠢的发明,光鲜的外表、让人仰视的地位后面,可能只是一颗平庸的心和一段狗屎运般的经历。

  与Richard这种更符合人们期待的少数精英工程师不同,大头代表的是普通人。他说,“我来到硅谷只不过是想以电脑谋生,我不想为了那几个百分点的股权和室友闹翻。这里不是我的家,不管我多么努力,这里都不是。这个谷里的人都一样,只要不亏就行(watching the botton line),操他大爷的,我不干了。”

  “大头”,其实是硅谷的反英雄。在硅谷,每一个人都自称精英,每一家公司都号称要改变世界,但本质上,它们都必须在理性的原则下追逐自己的利益。这个商业法则主导的社会少的就是“大头”身上的那一丝人情味。某种程度上,他的平庸和普通就是硅谷扒下“皇帝的新衣”后的样子。他的奇特的经历是企业之间残酷竞争的一个意外结果,也是亿万富翁过度膨胀的自我带来的一个的副产品。

  ————————————————————————————————————————————————————————————————————

  :大头职业生涯最不同寻常之处,在于他领着高薪却不用干活,或者领着更高的高薪,却在“追求大梦想”的幌子下干无聊的蠢事。这样的“肥缺”听上去像是只有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中才可能出现,在以技术和效率著称的硅谷,也有这种“领高薪不干活”的“好事”?

  在Hooli,似乎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统一的状态叫做unsigned(没有被指派任何工作)。在剧中,这些人通常就在某栋楼顶的太阳椅上工作(晒太阳),被称为楼顶工程师。其中一名楼顶工程师说,盖文崇信日式的企业管理文化,认为unsigned是对一名员工的最大羞辱。大头很快就找到了组织,和这群人打成一片,开始了“rest and vest”——即一边休息一边等期权到期。

  根据Reddit的一篇专门讨论《硅谷》的帖子,以下几种情况最容易出现楼顶工程师:

  1、完成一次收购后。有时候,大公司买下一下小公司,不是为了开展一项新的业务,也不是为了扩充自己的业务团队,而是为了直接获得小公司的某个产品或者市场,这时,小公司的团队在新的公司里就成了多余的人。但是根据收购合同,公司没法解雇这些人,而且还要给相应的期权。这些没办法被整合进新公司的人就成了楼顶工程师。有时候,小公司的CEO也会成为其中一员。

  2、公司雇佣了不能胜任的员工,但是按照合同没法提前辞退对方。

  3、雇佣了领导的亲戚、官员的子女等特殊人员。有时候,公司也会雇佣一些辣妹,仅仅为了活跃公司氛围,而不用为她们安排实际的工作。

  4、高级储备人才。公司目前没有合适的岗位给他们,但是辞退后重新聘用的成本很高,所以先养起来,等公司有职位空缺时再指派工作。

  5、为了防止竞争对手雇佣他,或者防止他成为竞争对手。比如,谷歌一直在给某些不干活的高级人才继续发薪水,目的只是为了防止他们离职后再创立另一个facebook。

  实际上,像谷歌这么大规模的公司,还专门成立一个秘密的“板凳”项目 ('bench' program),来留住那些不负责任何具体事务的专业人才。这些人可以几个月甚至几年领着谷歌的薪水却不用干活,直到公司再次需要他们。这里罗列了最知名的几位:

  rian McClendon

  rian McClendon,地图软件开发专家,2015年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他联合创立的 Keyhole, Inc公司2004年被谷歌收购。以 Keyhole, Inc的产品为雏形,谷歌开发了谷歌地球(Google Earth)。毫无疑问,McClendon是地图软件领域的最顶尖专家。2014年秋天,他从谷歌的地图团队负责人的位置上卸任后,就以谷歌副总裁的身份坐起了“冷板凳”,将近一年以后的2015年6月,他加盟了UBER,继续发挥他在制图方面的才能。

  alar Kamangar

  alar Kamangar,是谷歌最初的15名雇员之一,曾是YouTube头,被认为是谷歌最资深的产品副总裁。2014年2月,他YouTube CEO的位置被Susan Wojcicki取代。此后,他在谷歌的实际角色是CEO 佩奇的顾问。据说,保留Kamangar这样的资深员工对谷歌意义非常。因为他了解谷歌的一切,并且了解佩奇的反复无常,可以无畏地提反对意见。

  Jonathan Rosenberg

  Jonathan Rosenberg 是佩奇的另一个著名顾问。去年他和埃里克·施密特联合出版《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一书中,这样介绍Rosenberg:2002年加入谷歌,担任高级副总裁以及产品团队的管理人,负责谷歌消费者、广告商以及合作伙伴的产品设计、研发、升级工作。他协力完善了谷歌的人才招聘制度和营销流程。现任CEO拉里·佩奇的顾问。实际上,2011年Rosenberg从产品负责人的职位上卸任时,许多人猜测他会离开谷歌。但是直到今天,他一直领着谷歌的薪水,除了给佩奇提提意见别无他事。(可能就是因为太闲了,所以才有时间写书吧!)

  Andy Rubin

  Andy Rubin,安卓系统的缔造者之一。2005年,他创立的安卓公司被谷歌收购,Rubin成为谷歌移动和数字内容资深副总裁。在这个岗位上,他一遍遍地看着自己安卓系统如何在谷歌工程师的手中一代一代完善。2013年,Rubin在谷歌内部设立了一个新的机器人部门,想把谷歌收购的包括波士顿动力在内的机器人公司整合进来。但是整合非常困难,这个部门一直没有推出有影响力的产品。无所事事的Rubin在家里和公司办公室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的奇怪机器人,还亲手为他们编写程序。2014年10月,加入谷歌将近10年之后,他终于选择了离开,开办了一个叫Playground Global的孵化器。

  ———————————————————————————————————————————

  个人公众号:加书亚在路上

  正在更新印度旅行日记,欢迎关注!

  《硅谷 第三季》影评(十):爆料……剧迷可能要失望了

  主角们有可能走上人生巅峰吗?

  如果你怀着这样的期待,那就可以弃剧了。

  第三季已经确定在4月24日回归,尽管第四季目前还没被续订,但是现场的粉丝们显然已经等不及问起了这件事。

  制作人Alec Berg毫不犹豫地打破了粉丝们的幻想。他说,无论这部剧会播多久,主人公们永远都不会获得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巨大成功。他说:“如果那群家伙变成了赚很多钱、很成功的人,那这部剧就没得看了。这几年最大的挑战就在于,怎么不停地让那些家伙摔跟头,但是又不会让观众感到不爽。

  《硅谷》里面很多超好笑的桥段,都是真!实!的!

  你还记得有一集,大头(Big Head) Bighetti被Hooli高价雇佣后,却没有被分配任何正经的工作,只好跑到天台上游荡、烧烤吗?

  创作人Mike Judge说,真的有这么一个人,而且他!在!微!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