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激变玄武门》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激变玄武门》观后感10篇

2022-03-13 12:57: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激变玄武门》观后感10篇

  《激变玄武门》是一部由刘元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激变玄武门》观后感(一):汉服、明椅、NHK的穿越剧--纪录片<<激变玄武门>>吐槽合集

  是我是我又是我,我就是吐槽小能手咳,每天早上在京城大气风的雾霾中醒来,不看看纪录片提振一下心情简直没法出门弘扬一整天的正能量。握拳。可是做为一个伪纪录片资深爱好者,伪阅读爱好者、历史爱好者、文学爱好者,好吧,排名不分先后,水平实在不够,看片子的时候各种吐槽,那真是,套句流行话,DUANG、DUANG的停不下来啊。

  首先穿越回昨天,清晨在看纪录片频道时被小小的刺激到了,于是上午找时间发了条微博:今天早上,看纪录片频道<激变玄武门>里面,李渊因李世民赴李建成宴中毒卧床,前往其府中探视一段,为毛李渊坐在一张明代款式的木椅上啊,那会子有椅子吗,导演你为毛不再给他上钟盖碗茶喝喝。@CCTV9纪录@刘元2010

  导演没几分钟就回复说:您好,“椅”原为一种树木名称。椅子源自汉魏时期传入北方的“胡床”。敦煌南北朝壁画中已出现形似椅子的坐具。“椅子”的专门名称始见于唐代,唐代已开始出现相当考究的椅子--至于片中所用椅子,确实是一把明代式样椅子,主要是因为找不到唐代椅子的复刻版。因此有意将画面调暗,且只给李渊半身近景。

  这个是导演的第二条回复:纪录片拍摄经费有限,很多道具场景都只能将就。唐代椅子道具不好找,能打开的唐代卷轴道具也不好找,我们会尽力的:)

  下面是俺的回复拉:感谢回复,之前一直印象是唐中晚期才出现椅子,李渊父子时代还仿隋仿的非常厉害,对国内纪录片的拍摄经费问题深表理解。相信导演已经尽力了。

  现在是总结时间了,首先,俺承认下俺的错误,当时发微博时太激动没校对,里面有错别字汗,应该是盅而非钟哪。其次对导演这种认真回复网友的态度表示必须点赞,这么光速的回复俺,虽然第一条有些那啥,但第二条的态度还是很让人感动哒,你看你看,还有笑脸哪。

  可是,可是,虽然就俺粗大的神经来说,一边吃鸡蛋羹一边看玄武门喋血片毫无违合感,但是啊,但是,导演哪,汗求解释下为毛今天早上演到李渊晚年宠妃张婕妤的时候,为毛让她穿汉朝的衣服啊啊啊啊,还好几个特写镜头,还跳舞?我汗了又汗,无法成言啊。我知道,很多历史专业业余爱好者对婕妤这个职称的熟悉大多来于汉朝的班婕妤。神马,你说大家只听说过甄環传里的安婕妤和武媚娘传奇中的徐婕妤?去去去,虽然现在很多纪录片越拍越像电视剧了,但那些只爱看宫斗剧的追剧众还是少起哄啊。

  其实,打根儿上说,说起来,我们看到的历史都是人为主观书写的历史,历史这个小姑娘一向逆来顺受,怎么写怎么是,既尊重客观实际也注重主观情绪,因为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么,比如你看史书中的项羽。片子里有句话也说的很妙,一切历史资料都是经唐太宗审核过才记录下来的,就好像两个部门之间打起来了还各说各话,听起来谁都代表正义、非常占理的,更不要说这种非死既活的宫廷之争了。吼吼。从唐太宗同志的说法上看,是李渊惊悉太子淫乱宫帏,李世民同学是代表月亮和正义消灭自家兄弟神马的。在此吐槽小能手忍不住吐槽说,要说后宫的热闹程度,有唐鼻涕之称的唐朝那真是不遑多让,这里不是说武媚娘,只看电视剧不看纪录片的同学请出去。你看唐太宗的后宫,有李建成的妃子,有杨广的女儿,论着跟李世民还是表亲,有之前嫁过人还有孩子再嫁给他的,有*&^%¥,好吧,你看李家真不愧是少数民族的哈,真是豪放哪。

  当然拉,实事求是的说,片子还是有很多优点的,下面赶紧1、2、3的列举下。首先是选题好,玄武门之变虽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但以前还真没有相关纪录片,我们必须可喜的爱到现在的纪录片由以前清一色主流的名词式为主打,变成动词式做添加,比如以前拍的播的大多都是江南、泰山、钱学森等名词解释式的,现在越来越多如激变玄武门这般事件式的、北京味道这种吃货喜闻乐见的片子。如玄武门之变这种非主流题材也能拍成纪录片了,或许这一方面是近年百家讲坛、某朝那些事一类市民性讲史节目、图书大热,比如片子里上过百家讲坛的孟宪实和蒙曼便多次以唐史学者身份出现讲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另一方面也说明导演有眼光呵,冲着导演在俺发了微博质疑后几分钟便回复俺,也要捧上几句。其次是个人偏好,说实话,这种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以前拍的大多比较干,要不就是镜头对着一位历史教授各种讲解,或者便长期对着一件文物各种解说,总之就是可看性差。后来如大唐西域记那样以动画形式呈现吧,也觉得不好看。类似这种电视剧式还原重现当年现场的拍摄方式,虽然一经使用便受到很多质疑,比如当年一个讲上海外摊的片子里用女演员演周璇,还开口说话,便引发业界一堆责骂,如人物不能开口说话一类的说法成为反方主打,双方一时争执不下。虽然这个片子里以俺每天早上匆匆数眼所见,便有唐人高坐明代椅,男女服饰汉宫曲。之类的问题,但个人还是喜欢这种角色扮演式的拍法,只为其生动有趣。

  还有啊,还有,听一位资深专业骨灰纪录片爱好前辈说,日本NHK拍的战国历史(是日本的战国)纪录片里也常有此类差错。他们的片子里在讲述某历史事件时通常都配上他们台拍的大河剧,真是肉烂在锅里,那锅配那盖,原汤化原食哈,但很扯的是,他家经常走LADY GAGA的混搭风哈,混搭的结果就是把大名们的家纹都配错啦!更有甚者,说着毛利元就,配的是源义经的画面,讲着足利义满,配的关原之战,我汗了又汗,擦汗之余,想想以认真仔细著称的日本人,拍过丝绸之路的NHK都会犯这种错误,估计负责找素材、配画面的都是N家的临时工、实习生?而且他们也没有上级拔款,所以雇不起校对人员?!如此善于帮别人找理由的我真是太善良了,大心下。

  文章的最后忍不住都想主动请缨去给纪录片频道当临时工了,以咱这水平,高大上的活计干不了,吐吐槽,提提意见还真没问题,也不要车马费,馒头管够就行。

  最后还要吐槽说,一边写着工作稿,一边躲着领导写吐槽稿,还要大脑神短路的左半脑创新发展正能量,右半脑吐槽搞笑DUANGDUANGDUANG,我容易嘛我,在此小小声弱弱的说:就到这里,完结拉、撒花。

  《激变玄武门》观后感(二):猜测过度就成了意淫

  认为年纪“小”,李世民的统兵权就在他哥之下,就一定在晋阳起兵中“打酱油”的专家:李世民16岁就随军驰援雁门关救隋炀帝了,父亲戍边几个儿子只带了他,19岁破薛举,20岁败宋金刚,22岁虎牢之战,一战擒二王;李建成在这些战役中都在辅助和防守的位置,后来他擒住刘黑闼,前提也是李世民在他前把李黑闼的主力精锐给灭了,他心安理得捡了个便宜。还有阻击颉利,这两军交战的记录,不好虚构的吧。说太子就不领兵的,唐宗室,鲜卑化严重,自北周以来就有君主亲征传统,后世安史之乱时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也是由有即位可能的李俶,李适担任。

  晋阳起兵,家里有老爹在,确实是不可能单由小破孩的意见就做决定。可李世民18岁是小破孩吗?就因为18岁,就不可能参与决定?这是什么逻辑?就算后来李世民抬高过自己人的功劳,第一次李渊排位次,李世民也在李建成前面很多好不。

  李建成也和杨勇有很多相似之处。可当年武将集团是有人支持杨勇的(高颖,尽管他们有亲戚关系),而隋朝开国几大将领,除了韩擒虎(也免了官)之外几乎都被炀帝给杀光了,其中贺若弼等也是和炀帝一起征伐过的。武将的风险比文官大,无论关系多好,君主一猜忌就可以人头落地。可是前车之鉴在,当朝中武将集团面临重新站队时,除了极少数太子亲信,大部分都弃了四平八稳水到渠成名正言顺的太子,选择了豁出命去跟秦王搞政变,或是中立(当时等同于默认秦王夺位)。他们得有多不想看到李建成即位啊!与其现在猜想当时人怎么想,不如看看身在其中人自己的抉择。毕竟纪录片拍错了,专家还是专家,武将们选错了,扶持一个有刘邦/炀帝倾向的人上位,就算一开始可能有高官厚禄,将来也随时可能会挂,没有人愿意因为“交情”就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赌。而李世民确实没有有负他们的期望,开国功臣,除了犯了大罪,他一个都没杀。

  当然,最重要的,历史没有如果。

  《激变玄武门》观后感(三):愿一切都能相互原谅

  尽管我承认我是个有着各种劣迹斑斑的人,但是我一直固执的觉得我是个善良的人。因为我总是愿意去相信,所有的恶意背后,都会有不得不的苦衷吧。哪怕是变态杀人狂,或许是因为变态的童年,或许是因为狂虐的基因。我不愿意告诉自己,会有因为恶所以恶的存在。这已经变成了一个执拗的态度,尽管时常会自我质疑,却又总是被敷衍的自我肯定过去了。或许,这已经是拉住我的最关键的信仰了。

  于是,我相信《大秦帝国》里的商鞅,我也相信《激变玄武门》里的李世民。

  他是愧疚的。“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他是拼了命想证明虽然上位很暴虐,但他其实是个好皇帝;他也是拼了命想告诉他的哥哥弟弟,你们的血我不会挥霍,我会做个好皇帝,你们安息吧。

  《万历十五年》里,我读到了身为天子的无奈与可怜,而在这里,我看到了天子之争的血腥与暴虐。对于大多数的曾经的皇上,他们是不是都曾梦想过“飞入寻常百姓家”?

  政治,对于我这种善良的人,是个禁地。

  《激变玄武门》观后感(四):贬李世民褒李建成嘛

  李世民当时是一个丢出去的人,他死了马上李元吉去顶上,李元吉要再死了,还有其他将军顶上呢,但是李建成是绝对不能死的,死了国本就没有了,这个国家的希望就没有了。。。这话出自蒙曼一女人之口。。荒唐至极。。他妈李建成死了李世民不能顶上?什么逻辑我操。。。灭窦建德刘黑闼再反原因也不说,说李世民还要打李建成要安抚,说河北是官逼民反你打败他不给他出路所以又反了,妈的强词夺理黑李世民真正原因完全不提,强行吹李建成安抚人心我操,说的李世民就一只知道武力解决问题的莽夫

  两年前出于收揽亲信的目的李建成私自给大将杨文干送去了一副!!!!!!!铠甲

  脸都不要了!!私运几百幅铠甲的谋反罪就变成了一副!!这纪录片吹李建成连脸都不要了

  我们现在能偶看到的密谈内容,都是在得到唐太宗李世民认可之后才予以流传保存的,至于哪天晚上的真实谈话过程与完整内容除了李世民之外恐怕只有李渊才能知道。。。反正就是黑李世民呗

  玄武门决战场景还原太扯了

  《激变玄武门》观后感(五):刷新史观的视觉大餐

  第一次提笔写纪录片评论,先碎碎念写一些憋了很久想说滴。小时候的史观是靠影视剧和历史教课书,大一点靠百家讲坛,如今全盘接受纪录片或学者的颠覆和洗刷。

  一起来围观下这种题材的影视剧,玄武门之变大致是一个伟光正李世民遭受了各种反派欺凌被虐到要死要活死去活来,最终暴起杀人,干掉反派的故事,其中不乏猥琐且嫉妒心爆棚的兄弟,软弱滴且拉偏架的爹爹以及爹爹后宫助阵兄弟的各种狐狸精们。

  后来多多少少也听到一些教科书平白直叙的讲,大致也就是一个弟杀兄强皇位的故事,教科书有说前因后果么?没写过。杀兄时的场景再现人物内心呢?没介绍。爸爸啥态度捏?不知晓。

  因为这让人迷迷糊糊的各种空白画面,我也本着嘻哈的态度随便点到了这款纪录片,只期望和以前读到的故事有点不同就好。

  令人惊讶的是片中,这里并不是主讲人冷硬的念白,历史如画卷流水般娓娓道来,真实场景的再现,观众看到的是故事,看到的是历史,看到的也是人性的抉择。这,才是我想要看的内容。没啥道德制高点,没有事后对前人马后炮般的点评分析,而是把场景放到眼见,自己判自己断。

  各种剧透开始了,慎点慎看~

  说说几个让人记忆特别深刻的点:

  1. 这件故事的开端可以说是很励志,一个群雄并起战争纷乱的时代,父子兄弟上下一心,压上全部身家起兵征战四方。父亲是一位沉稳智慧的长辈,坐镇中央主持全局,兄弟一文一武辅佐父亲。(影视剧中总是说父亲迷糊懦弱,建成昏聩淫乱,总之打江山造反啥滴和他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李世民是那种父亲兄弟弱爆了,基因突然变异啥都能啥都会智商武力值爆棚的全能型人才)

  2.兄弟相残的导火索有两条,李渊在慈父和皇帝的身份之间不断摇摆不断切换,长子太子位既定,李渊并没有狠下心打压二子势力,动不动还在二子表现优异时拿太子之位诱惑李世民;由于不打压所以两人势力旗鼓相当,矛盾进一步加剧,最后二人手底下的势力对立到你死我活,鼓捣着顶上的二人抛却人伦,相互残杀。

  3.历史总说帝王铁血,杀伐无情。可是,明明李世民和李元吉都是征战沙场杀人不眨眼的老手,在拿起箭互射时竟能一人射偏一人坠马,历史场景不能再现,史书中的只言片语总能隐隐让人看出点什么,一个有着想做慈父的大家庭中,兄弟在下杀手那一刻总不是毫无觉知,从人性上看多少还会有颤抖有畏惧有不舍等种种复杂情绪。

  4.李世民后来的皇帝之路,纳谏爱民勤俭节约甚至特别不惜杀臣为李治铺路,努力的在皇帝位置上做的好一点再好一点,刻意避免子嗣夺位事件再次血腥上演,心虚的证明自己比死去的兄弟做得好,被迫退位的父亲做的好,也能让儿子顺当继位。午夜梦回,总有一丝血色画面扯着他让他终生噩梦不断。

  权利的争夺,不仅仅是上位者个人的恩怨情仇,而是手下势力参与的厮杀角逐,直到以杀破局,然后,裹挟上位者一起,撕裂出一片血色~

  《激变玄武门》观后感(六):这年头难怪专家是砖家

  唐史专家孟宪实、蒙蔓顾问,对一千多年前的玄武门一事进行了以两唐书人物为基础的演绎、理解、评说。

  首先从老李开始,教授们为了说明李渊重亲情,而不惜让他几岁就死了妈!

  专家,不带这样凶残的,写小说是剧情需要,让人早死、晚死可以理解,但专家们也这样,真是让人好难理解。

  附上被专家吃掉的窦妈妈的事迹:《旧唐书,后妃传》(李渊他老婆)后事元贞太后(李渊他老妈),以孝闻。太后素有羸疾,时或危笃。诸姒以太后性严惧谴,皆 称疾而退,惟后昼夜扶侍,不脱衣履者,动淹旬月焉。

  一个好儿媳的故事就这么被砖家们无情抹杀了,为窦妈妈默哀。

  为了烘托老李重亲情,专家真是拼到了小说作家的程度:

  老李和杨二居然还是从小在一起玩的,注意上面清楚是隋朝皇后,然后……所以我只从隋朝开始。

  看杨二自己怎么说的,弘宣敕谓齐王曰:“我(杨广)【出蕃之初,时年十二】。先帝立我于西朝堂,乃令高颎、虞庆则、元旻等从内送王子相于我。”

  乖乖,我真不知道怎么说了,人家杨广十二岁,差不多是开皇元年的时候就去支藩了,而此时的老李在杨坚身边做侍卫,怎么一块玩?

  小说里可以玩一起,但唐书出现玩一起,有点匪夷所思!

  可能专家的脑路异于常人!

  哎哟,童年、经历,纠结、表弟,【这些都是片子里的原话】真是太虐恋情深了。这两专家不做编剧真是太可惜了。

  看高祖本纪,李渊大业十三年(初),为太原留守,十三年二月刘武周就反了,老李就借着杀贼为由招兵买马,以备起义,五月就公开造反了,杀了王、高两人。

  从老李一外放,短短数月间就组织队伍造反,十一月,就入主长安,这其中的纠结,我是没看到,雷厉风行、迫不及待倒是有。

  不过说到晋阳起兵的首谋,我也倾向于老李,但原因并非如专家那样,什么李世民当时才十八岁,年纪小这什么狗屁逻辑,早两年小李还救了杨广呢,还从万人之中救老李呢。

  到了专家嘴里,怎么年龄就成问题了。

  第一集中不断重复了一句话,比小李大十岁的李大,比小李大十岁的李大,比小李大十岁的李大,我现在知道重要事情重复三遍的典来自于《激变玄武门》。

  真是好欢乐,因为李大比小李大,所以成了河东到晋阳大逃亡的组织者。因为他是大家长,英明神武的领导者,所以怎么能到太原的只有李大与李四呢,所以这里,专家们又发挥了小说家的本领——途中死了李五智云。

  好了,本着听从专家号召,小李改史,咱不说是李大把这个弟弟抛弃了,人家不带庶子玩。

  那么三个人的大逃亡,组织的真是好呀,死了三分之一的人,百分之三十三的人死在了途中。替李大的伟大的业绩欢天喜地的鼓掌。

  不过呢,逃到太原的还真是三人,因为途中遇到了平阳公主的老公柴绍,这里专家们不提,是出于剧情需要,要不李大那英明神武的形象就不保了。

  原因太简单了,不提柴绍就可以不提李大要落草为寇的事,更不用与这个妹妹来比拼了,人家平阳还不是在老家为父亲结交英雄,还招到了七万之众。

  而这个号称结交英雄豪杰的李大,居然组织大逃亡都没能成功,死了三分之一的人。

  这里扯了好多,不提了,丢二段史料,一李智云死在哪的史料:及义师将起,隐太子建成潜归太原,以智云年小,委之而去。因为吏所捕,送于长安,为阴世师所害,年十四。及义师将起,隐太子建成潜归太原,以智云年小,委之而去。因为吏所捕,送于长安,为阴世师所害,年十四。

  二是老李托孤【别说我不厚道,这是向专家学习】的史料,及高祖讨捕于汾、晋,瑰谒高祖于辕门,承制为河东县户曹。(高祖将之晋阳,留隐太子建成以【托】于瑰)。义师起,瑰至龙门谒见。

  专家们为了塑造李大的光辉形象不惜对史书视而不见,说李智云死在了路上,你要反驳,专家可能与所有网友一样来回答你,小李改史了,小李真是凶残,为了毁李大的形象,居然把李智云死的地点、及所害之人都编全了。

  好了再来说一说,年龄大的好处,因为李渊年纪大,所以晋阳的首谋是老李,因为李大年纪大,所以打仗的总指挥官是李大,我这里不禁要问,那么老李呢?

  为了突出李建成,也不能不公平地无视老李的年龄,专家们一碗水你倒是端平了呀!

  李大在打仗中的表现,让李靖告诉你,靖曰:「陛下天纵圣武,非学而能。臣按兵法,自黄帝以来,先正而後奇,先仁义而後权谲。且霍邑之战,师以义举者,正也;建成坠马,右军少却者,奇也。」

  李建成这战斗力,还总指挥,真是笑死本宝宝了。不过么,这里估计我要被喷了,小李改史了,一级战神怎会坠马?

  再一次膜拜一下小李的改史功底,小李你活在当代,肯定是一个优秀的网文作者,明朝那点事怎能与唐朝那点事相提并论。

  接下来是杨文干事件,专家的观点令人咋舌,因为李建成是太子,运个铠甲是正常,唐律在专家眼里是一纸空文。

  这事正常小李为何要差人揭发,正常老李为何派人去按验,太子吃饱撑地跑去九成宫谢罪。

  后面还有个逻辑更搞笑,既然事情暴露,杨文干为什么要反,没有理由反。

  谋反十恶之首,沾到就要死,与其束手就擒,不如博一下,混个招安。当然史书没记,我不多述。

  但专家的理由实在太搞笑了,人家刘武周睡了上司的女人而造杨广的反,这里,专家们可能会觉着那女人与杨广有染。

  要不没理由呀!

  其实这事很简单,李建成私运铠甲,被小李利用,然后杨文干害怕坐实谋反。只是老李为了玩平衡,事情的结局是两兄弟各打五十大板,贬了东宫两人与秦王府一人了事。

  这事还提到一个宇文颖,天杀的,此人一等一的忠于主子,临死也不把主子招出来,就这么被专家们给了小李,是小李的人。

  为了坐实小李陷害李大,还把老李杀此人,也按到了小李头上。

  真不知道是在黑李大还是洗白李大,为什么大家都忠于小李呢?好不容易杨文干有些权力,居然陷李大于不义。和人家尉迟融比比。

  尉迟融是谁,专家们估计不认识,因为他们给他重新起了个名,尉迟恭。

  这里专家们的信息滞后,真是慢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1971年就出土的墓志,在将近半个世纪过后的现在、以记录片为名的正史解说,居然特别显眼的把尉迟恭三字打于屏幕之上,还生怕别人看不到,加了个框。

  刘文静我感觉是属于那种不作死就不会死之徒。

  看了第一集,从前至后,我仿佛看到两专家被赵括附体,以文学家的情怀书写着一个太子的坠落史。

  一个文臣集团的老大,在政斗中居然只以毒酒、胡马、吹枕边风这种上不台面的手段来政斗,比起杨文干那一仗,小李的谋士们设计,不仅砍了李大的一只胳膊,还让他的太子位差点不保,比起太子谋士们的那点伎俩真弱暴了。

  也许专家又会说了,李大已经是太子了,他无须搞什么,那些都是陷害。还真以为天上有陷饼掉下来呀,他那帮文臣的书都白读了,就算不读书,前朝杨勇、杨广的事摆在眼前,不知借鉴?

  真是蠢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李大与小李小斗,就算手段不够高明,但起码能证明人家是看得清楚状况的,知道何为功高震主,知道斗,至少还能说明人家有实力。

  一天到晚白痴似的,我是太子,我是未来的皇帝,文臣都爱我,尽管这些文臣是专家给的,然后看着弟弟上窜下跳,就等老李呼鸣哀哉后做皇帝。这样的人做了皇帝也只能是等大臣们效忠的主。这种人能守住天下,除非天下全是活雷锋。

  以己度人就是这么来的,以小人之心度君之腹,也有了很好的写照。

  《激变玄武门》观后感(七):汉服、明椅、NHK的穿越剧--纪录片<<激变玄武门>>吐槽合集

  每天早上在京城大气厚重的雾霾中醒来,不看看纪录片提振一下心情简直没法出门弘扬一整天的正能量。握拳。可是做为一个伪纪录片资深爱好者,伪阅读爱好者、历史爱好者、文学爱好者,好吧,排名不分先后,水平实在不够,看片子的时候各种吐槽,那真是,套句流行话,DUANG、DUANG的停不下来啊。

  首先穿越回昨天,清晨在看纪录片频道时被小小的刺激到了,于是上午找时间发了条微博:今天早上,看纪录片频道<激变玄武门>里面,李渊因李世民赴李建成宴中毒卧床,前往其府中探视一段,为毛李渊坐在一张明代款式的木椅上啊,那会子有椅子吗,导演你为毛不再给他上钟盖碗茶喝喝。@CCTV9纪录@刘元2010

  导演没几分钟就回复说:您好,“椅”原为一种树木名称。椅子源自汉魏时期传入北方的“胡床”。敦煌南北朝壁画中已出现形似椅子的坐具。“椅子”的专门名称始见于唐代,唐代已开始出现相当考究的椅子--至于片中所用椅子,确实是一把明代式样椅子,主要是因为找不到唐代椅子的复刻版。因此有意将画面调暗,且只给李渊半身近景。

  这个是导演的第二条回复:纪录片拍摄经费有限,很多道具场景都只能将就。唐代椅子道具不好找,能打开的唐代卷轴道具也不好找,我们会尽力的:)

  下面是俺的回复拉:感谢回复,之前一直印象是唐中晚期才出现椅子,李渊父子时代还仿隋仿的非常厉害,对国内纪录片的拍摄经费问题深表理解。相信导演已经尽力了。

  现在是总结时间了,首先,俺承认下俺的错误,当时发微博时太激动没校对,里面有错别字汗,应该是盅而非钟哪。其次对导演这种认真回复网友的态度表示必须点赞,这么光速的回复俺,虽然第一条有些那啥,但第二条的态度还是很让人感动哒,你看你看,还有笑脸哪。

  可是,可是,虽然就俺粗大的神经来说,就在今天早上,俺看这部片子新一集的时候,虽然对俺而言一边吃鸡蛋羹一边看玄武门喋血片毫无违合感,但是啊,但是,导演哪,汗求解释下为毛今天早上演到李渊晚年宠妃张婕妤的时候,为毛让她穿汉朝的衣服啊啊啊啊,还好几个特写镜头,还跳舞?我汗了又汗,无法成言啊。

  我知道,很多历史专业业余爱好者对婕妤这个职称的熟悉大多来于汉朝的班婕妤。神马,你说大家只听说过甄環传里的安婕妤和武媚娘传奇中的徐婕妤?去去去,虽然现在很多纪录片越拍越像电视剧了,但那些只爱看宫斗剧的追剧众还是少起哄啊。

  其实,扯远一点,就历史真实这个问题,打从根儿上说,说起来我们看到的历史都是人为主观书写的历史,历史这个小姑娘一向逆来顺受,怎么写怎么是,既尊重客观实际也注重主观情绪,因为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么,比如你看史书中的项羽。片子里有句话也说的很妙,一切历史资料都是经唐太宗审核过才记录下来的,就好像两个部门之间打起来了还各说各话,听起来谁都代表正义、非常占理的,更不要说这种非死既活的宫廷之争了。吼吼。

  从唐太宗同志的说法上看,是李渊惊悉太子淫乱宫帏,李世民同学是代表月亮和正义消灭自家兄弟神马的。在此吐槽小能手忍不住吐槽说,要说后宫的热闹程度,有唐鼻涕之称的唐朝那真是不遑多让,这里不是说武媚娘,只看电视剧不看纪录片的同学请出去。你看唐太宗的后宫,有李建成的妃子,有杨广的女儿,论着跟李世民还是表亲,有之前嫁过人还有孩子再嫁给他的,有*&^%¥,好吧,你看李家真不愧是少数民族的哈,真是豪放哪。

  都已经豪放到这种程度了,神马淫乱宫帏啊那都不叫事儿。围观众擦汗,这个还是挺叫事儿的吧,还有没有三观啊。看来那会儿真是没有八荣八耻弘扬正能量才会这样哪。

  当然拉,实事求是的说,片子还是有很多优点的,下面赶紧1、2、3的列举下。首先是选题好,玄武门之变虽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但以前还真没有相关纪录片,我们必须可喜的爱到现在的纪录片由以前清一色主流的名词式为主打,变成动词式做添加,比如以前拍的播的大多都是江南、泰山、钱学森等名词解释式的,现在越来越多如激变玄武门这般事件式的、北京味道这种吃货喜闻乐见的片子。

  如玄武门之变这种非主流题材也能拍成纪录片了,或许这一方面是近年百家讲坛、某朝那些事一类市民性讲史节目、图书大热,比如片子里上过百家讲坛的孟宪实和蒙曼便多次以唐史学者身份出现讲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另一方面也说明导演有眼光呵,冲着导演在俺发了微博质疑后几分钟便回复俺,也要捧上几句。其次是个人偏好,说实话,这种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以前拍的大多比较干,要不就是镜头对着一位历史教授各种讲解,或者便长期对着一件文物各种解说,总之就是可看性差。后来如大唐西域记那样以动画形式呈现吧,也觉得不好看。

  类似这种电视剧式还原重现当年现场的拍摄方式,虽然一经使用便受到很多质疑,比如当年一个讲上海外摊的片子里用女演员演周璇,还开口说话,便引发业界一堆责骂,如人物不能开口说话一类的说法成为反方主打,双方一时争执不下。

  虽然这个片子里以俺每天早上匆匆数眼所见,便有唐人高坐明代椅,男女服饰汉宫曲。之类的问题,但个人还是喜欢这种角色扮演式的拍法,只为其生动有趣。

  还有啊,还有,听一位资深专业骨灰纪录片爱好前辈说,日本NHK拍的战国历史(是日本的战国)纪录片里也常有此类差错。他们的片子里在讲述某历史事件时通常都配上他们台拍的大河剧,真是肉烂在锅里,那锅配那盖,原汤化原食哈,但很扯的是,他家经常走LADY GAGA的混搭风哈,混搭的结果就是把大名们的家纹都配错啦!

  更有甚者,说着毛利元就,配的是源义经的画面,讲着足利义满,配的关原之战,我汗了又汗,擦汗之余,想想以认真仔细著称的日本人,拍过丝绸之路的NHK都会犯这种错误,估计负责找素材、配画面的都是N家的临时工、实习生?而且他们也没有上级拔款,所以雇不起校对人员?!如此善于帮别人找理由的我真是太善良了,大心下。

  文章的最后忍不住都想主动请缨去给纪录片频道当临时工了,以咱这水平,高大上的活计干不了,吐吐槽,提提意见还真没问题,也不要车马费,馒头管够就行。

  最后还要吐槽说,一边写着工作稿,一边躲着领导写吐槽稿,还要大脑神短路的左半脑创新发展正能量,右半脑吐槽搞笑DUANGDUANGDUANG,我容易嘛我?在此小小声弱弱的说:就到这里,完结拉、撒花。

  《激变玄武门》观后感(八):追寻历史的真相

  这部纪录片,带给我的感觉是享受。短短四集,却意犹未尽。激变玄武门,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事变。但是知道玄武门之变的人不在少数,知道前因后果的恐怕就没有那么多人了吧。

  但看这部纪录片,无论是在拍摄上还是在剧情演绎上,都让人沉迷。记得金铁木的那部《大明宫》让我看过很多遍,这部《激变玄武门》则有着同样的魅力。讲述中带着剧情,引用正史时带着学者分析,四集结束,看到的是玄武门之变的前因后果、偶然之中的必然。虽说很多东西我们无法探寻,但在这部纪录片中,幕后的解说让人甚为叹服。

  《激变玄武门》观后感(九):布衣蔬食和酒池肉林----从<激变玄武门>发散开去

  话说之前吐槽了一大堆有关纪录片<激变玄武门>的这个那个,其实也不是个人没事找事的抓着点儿细节便说了又说,实话说从服饰和家具上看,前前前些年央视拍的那部电视剧<<唐明皇>>,刘威主演的那个,都比央视拍这部纪录片靠谱呢。

  当然,这篇文纯因为本人的发散思维作祟,下边两段原本是上文的一部分,但一来越写越长,二来实在和前篇主题对不上,所以干脆另辟新篇了。下面上主菜:焗法国螺丝走起来。

  每个朝代都是先盛后衰,同样的,各种奢靡之风、享乐之风等四风问题也通常在朝代中后期发力,现在总推崇明清家具,其实你看那些受追捧的家具大多都是明代中后朝,就是资本主义萌芽发端、经济快速发展那会子的出品,你说明朝早期,且别说朱元璋同志是苦出身,穷孩子,过的节俭。

  你看朱棣那会儿,一是花钱的地方多,大规模拆迁、建设新北京,远征漠北,铸钟编书,七下西洋搞外宣外联同时开展“天网”行动搜索建文行踪,那真是各种忙各种乱各种花钱,再加上永乐大帝又久居燕京,喜欢大气西北风的主儿,和明朝后朝热捧那种纸醉金迷的秦淮风韵差别真是天与地。同理,你看康雍乾的瓷器和同治光绪时期的瓷器相比,在懂行人眼里看来那就像麦当劳的麦香鸡和麦辣鸡之间的区别那么大哪。

  同样的唐代也是,隋代也是,各朝各代都是,建国初期都是民生凋敝,经过长期战争的朝代背景总是各种白骨露于野,那个千里无鸡鸣。于是劝农劝桑吧,发展生产吧,减免税负吧,所以各种黄金甲、武媚娘风格的暴露风格那都是中后期的事情了。再比如你看李家的好亲戚隋文帝同志,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节俭皇帝呢。

  以下为引文:隋文帝节俭爱民。杨坚小时候生长于寺庙之中,素衣素食,生活节俭,这使他养成了崇尚节俭的性格。他虽贵为天子,但却食不重肉,不用金玉饰品,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节俭的皇帝。他深知节俭的重要性,教育太子要节俭,说国家没有因为奢侈腐化而能长治久安的。他还提倡官员节俭。因为节俭,剥削较少,民众能够安居乐业,户口和财产剧增,又加上其它一些促进生产的措施,在很短的时间内,百业兴旺,经济繁荣景象由此而生。隋文帝以身示范,作出了表率,在很长的时间里,全国的男子都不穿绫绮,无金玉之饰,常服率多布帛,装带不过铜铁骨角而已。于是,隋朝很快改变了国内的贫困状况,度过了灾荒之年,变得国富民强了。其国库储蓄之多,仅以东都的布帛库和洛口的粮仓为例,直到几十年后的唐朝高宗时还未用尽。

  说了布衣蔬食,再提个酒池肉林,我的偶像熊大曾提到过,历朝历代的昏君们那些事迹几乎如出一辙,简直都像是复制粘贴的。好吧,个人看史书里也就是明朝后期那几个ZUO的有些创意。神马豹房,神马凤姐,神马炼丹,要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西游记怎么能写的这么生动有趣呢。其实那些酒池肉林、强抢民女,个人总觉着都带着浓浓的民间文学印记。我小的时候看上下五千年时便觉稀罕,那个肉林,遇到下雨怎么办?招来苍蝇蚊子盯了怎么办?

  还有哇,这烤肉都是吃现烤的香啊,现下谁家去吃韩国烤肉不是自己现吃现烤哇。现在吃过见过的多了,回头想想,所谓的酒池肉林,别说和金钱豹比,就算北京连锁烤肉自助店神马汉丽轩,团购30一位那种,吃的都比商纣王同学丰富啊。可见古人真不容易。

  还有评书和武侠小说里最喜闻乐见的强抢民女,尼玛抢什么啊,买不就行拉,古代买卖人口那可是合法的啊,尤其你看红楼梦里袭人倒是被卖进贾府去的,可后来她哥说要赎她出来她是死活不干哪。还有大观园里那些丫环,一个个都是死都不愿出园子啊,心甘情愿被剥削、被压迫、被地主阶级奴役的**生活。

  神马,你说现在,现在也,咳咳,差点手滑把实话写出来说现在也是啊,你看现在的女生们也是愿意坐在宝马上哭啊。别拿着学校里小学生们诧异喜儿为嘛不从了黄世仁履行契约精神,牺牲我一个,提高全家生活品质那事儿当新闻说,大家怎么不看看现在触目所及的尽是喜儿从了黄世仁的现实版。所以说很多时候教育问题其实都是社会问题呢。

  《激变玄武门》观后感(十):流血的政治

  玄武门之变,就是李世民伏击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一次军事政变。在过去的一些影视剧当中,李建成被塑造成一个荒淫无道的太子形象,而且处处设计秦王,使得后人认为李世民的这次弑兄夺权的行为,有相当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这部纪录片详细展示了那次改写大唐命运的政变过程,也澄清了一些历史误解。

  首先,李建成不是纨绔公子,他确实是一个合格的储君,甚至我们可以认为他如果继承皇位也一定会是一个不差的皇帝。其次,李世民不是出于守势被迫反击。杨文干事件,东宫毒酒事件,其实都是李世民设套给李建成,李世民咄咄逼人,攻势尤甚,其野心太大,想取而代之,使得太子和秦王的矛盾不可调和。最后,李渊在双方矛盾的处理上犹豫不决,无所作为,是导致手足相残的玄武门之变的主要原因。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这次政变再次印证了这句话。李渊如果能态度明确一点,手段霹雳一些,就不会有老年丧子权力架空的人生悲剧。李建成如果不是那么宽厚,听从李元吉、魏征的建议而釜底抽薪,肉体消灭李世民,也就不会导致自己和自己的儿子们被杀的命运。相反,李世民杀伐决断,在极短的时间内,想出了调李建成和李元吉出府的计划,并能说服已经成为李建成心腹的玄武门守卫头领常何(这点我尤为佩服,我若是李世民都害怕常何转头就去告密。但是李世民居然能让他支持,可见李世民收拢人心能力之强),以及迅速决定伏兵玄武门,这些决定中其体现的能力,不赢都难。一言蔽之,李渊和李建成都太软,太宽厚,李世民够狠,够决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