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欲望号街车》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欲望号街车》经典观后感集

2018-04-25 21:1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欲望号街车》经典观后感集

  《欲望号街车》是一部由本尼迪克特·安德鲁斯执导,吉莲·安德森 / 本·福斯特 / 凡妮莎·柯比主演的一部戏曲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欲望号街车》观后感(一):没看过电影,话剧观感实在糟糕

  tlive版 欲望号街车 没看过电影,话剧观感实在糟糕。

  gillian anderson硬纽的音色听到后来想让她闭嘴。饰演妹妹演员....全程就看她身材,没注意表情

  总之演员方面没什么值得称赞的。

  还有剧情。因为放在现代,变得没有说服力。看导演访谈,最初版话剧(几十年前的)能立起来是因为环境女主没有选择。但NTlive版把背景放到现代,手提无绳电话、量贩版喜力、零度可乐。这最早也是在九十年代!在那摇滚乐、安全套遍地的时代,不检点的女性社会压迫到崩溃这个故事成立好吗!!

  不就是个酒鬼来妹妹家里,每天泡一下午浴缸还指使妹妹买冰镇可乐,洗完了出来充满优越感的啰嗦个不停,这样的一个人来家里呆9个月(对应怀孕)放给现在的谁谁受得了恋爱未遂,被揭穿抛弃后,声泪俱下地说出了当年的故事。希望破灭时被妹夫趁机QJ,然后崩溃。这故事背景放在现代有什么吸引力?没有信服力好吗.

  所以这话剧有什么可摩拜的?就因为把一个可怜可恶的人演活了?那这种剧本也太好写了。类似咎由自取,丧尸斗志生活所迫的故事遍地都是。可能电影版有反映什么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吧,话剧版是真没看出来。看完悲剧后的那种因为感悟透彻、因为没发生在己而庆幸、为避免发生而振作的感觉丝毫没有,有的是一肚子火。

  《欲望号街车》观后感(二):欲望以外

  度过了一个“欲望号”周末,看了两个版本的话剧,电影看第三遍,节目录音听第二遍。终于,这部作品在我心中逐渐明晰透彻起来。子夜书社对于这部作品还是讨论不够深刻,刘先生说得太少了。

  布兰奇和斯坦利,狭义来说就是美国南方传统贵族与北方新兴资本主义象征,广义来说就是昨日与今天的人类社会的象征。还是那句话,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好过。但这句话没有意义,因为发生的根本转变是实实在在的。

  我深深同情布兰奇,但也清醒意识到这种同情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回首昨日时才可能有足够的轻巧而拥有的。设身处地地想,如果我在昨日,则是一个被布兰奇不屑一顾贫贱女子,那时我还能像现在一样冷静肯定那种人有可贵之处、那个阶层有可贵之处吗?再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被淘汰的命运自有其不可逆转必然性,而这个必然性恰在布兰奇本身,她的好与不好紧密结合难以分辨,只有冷静地摘下有色眼镜,怀有足够的耐心拿起放大镜细看,才能像淘金一般淘洗出美好。而当斯坦利带着浑身原始力量打着抨击虚伪的旗号摧毁一切时,根本来不及去做那样细致分析,布兰奇就已经被彻底抛弃了。这是全人类的悲剧。

  淘金,大概只能有待今天的我们,到昨日的废墟中,去一点一点拾遗了。

  《欲望号街车》观后感(三):“我总是依赖陌生人慈悲

  《欲望号街车》,田纳西•威廉姆斯的这部舞台剧算是久负盛名,同名电影为费雯丽带来了第二座奥斯卡小金人,而她本人在电影之前也曾饰演过舞台上的布兰奇,所以看这部戏对我来说有点『朝圣』的意味,而Young Vic Theatre的这个版本冲击巨大,360度无死角的舞台空间梦幻,在演出过程中一直慢慢转动,环绕四周的观众可以从全方位角度来看戏,与舞台真正做到了无缝交融。NTLive的画质音质镜头设计和现场感呈现都是超一流。通过大银幕,在同一个镜头里,你可以同时看到演员和观众,以及他们脸上的表情。在不同时空以不同方式进入这个剧场人们奇妙的有了一种呼吸共同体的感觉。

  演员部分,Gillian Anderson的布兰奇身上没有费雯丽的影子,她完全自己的方式进入了布兰奇。略显苍老面孔、躁动不安肢体破碎嘶哑的嗓音疲惫惊恐眼神感谢镜头),一开始还有些不太适应,但很快就被她带进了这个被命运撕碎的女人痛苦漩涡之中,最后她挽着精神医生胳膊环绕着舞台慢慢离场,镜头缓缓扫过,我看见了四周观众眼中噙着的光,如果我在现场,估计会忍不住泪崩。

  这个版本让我印象深刻的另外两个地方,一个是音乐一个转场设计。音乐响起时就像巨浪,将整个剧场浸没。转场的部分,其中有一幕,布兰奇像破碎的人偶一般躺在浴池中(表演在继续),而工作人员这时走上场进行清洁和整理,但这一切并不让人感到突兀,反而加深了布兰奇当时绝望无助内心表现,周围的一切似乎已经与她隔绝,人们对她的遭遇和痛苦视若无睹

  这次唯一的遗憾语言,英文的词汇量不够,对当时的南方俚语也缺乏了解,因此丢失了许多台词内涵意义,毕竟现场看戏和读剧本是两回事

  (2015-8-3)

  《欲望号街车》观后感(四):男权制度下一曲女性主义绝望悲愤的挽歌

  从费雯丽马龙的电影,到普列文的歌剧,到伍迪艾伦改编的蓝色茉莉,到此次伦敦新维克剧院的舞台剧。田纳西•威廉斯的最伟大剧作《欲望号街车》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又一幕,不同的导演不同的演员用自己的理解演绎出了这部经典

  再次观看了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的版本,震撼依旧,整场,布兰琪用嘶哑的声音绝唱出命运的悲剧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很久都消散不去。

  田纳西曾在诗歌飞蛾挽歌》中暗示过,他把布兰琪比作飞蛾,认为她温柔柔弱,却有冲破现实勇气决心。布兰琪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单纯逆来顺受接受悲剧的女性,当她人生跌落到谷底的时候,她有着飞蛾扑火般的力量去离开残酷的现实,踏上旅途去自我救赎

  “他们告诉我乘坐'欲望号'街车,再转乘'墓地号'街车,过六个街区下车,就可以抵达'天堂福地'”。这是一个美丽骄傲的南方淑女,绝望中千里迢迢前来新奥尔良,所说的第一句台词。如果说布兰琪的到来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那这句话里的三个名词正是三个象征,“欲望” (Desire)“墓地” (Cemeteries)是她自我救赎的两个过程,“天堂福地” (Elysian Fields)正是她精神上的归属

  布兰琪的毁灭是她一个人的悲剧么?在遭受到了丈夫自杀的打击经历了贵族庄园的败落,从一个贵族小姐变成了身无分文的贫民,在谋生的压力悔恨放纵自己,最终因身败名裂残忍的驱逐出家乡。投奔到妹妹家,妹夫斯坦利又是一个毫无教养彪悍凶狠的粗人,他不仅控制妻子经济来源,更是对妻子随意责骂,是典型的男权制度的化身。布兰琪对斯坦利的厌恶,一方面是源自高贵野蛮的鄙夷,更是对妹妹在家中的被动卑微位置所同情。每当斯坦利不在时,布兰琪总试图劝妹妹离开这个猿人,她千方百计想激起已经丧失独立人格的妹妹一起去与男权制度的抗争。然而当布兰琪和斯坦利的冲突愈演愈烈,妹妹的情感天平依旧倒向了丈夫,因为在南方种植园经济体下的女性,她已经从小养成了一种顺从与依附于男人习惯,她柔弱被动,与丈夫之间完全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状态,被传统道德束缚注定了她不可能站在姐姐这一边。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在男权制度下,可以说布兰琪的抗争是注定失败的。清教徒的禁欲思想逼迫女性压抑本能,让堕落的布兰琪在家中毫无立足之地,而忠厚善良的米奇在得知了布兰琪的“过去”后,更是从一个满腔热忱追求者到可以出口羞辱陌生人。在斯坦利无情的打碎了她矫饰的谎言,击破了她对美好生活美好的幻想,又从精神和肉体对她双重凌辱后,布兰琪已经分不清现实与幻觉,最终从崩溃的边缘跌入了深渊,至此,她所有的反抗都在迷失挣扎痛苦中以失败告终。可以说,她的悲剧不是她一个人的悲剧,而女性主义的悲剧,是美国现代社会里女性地位缺失的深受男权专制的压迫制度下的牺牲品。

  “I have always depended on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当家人朋友,社会都背弃她时,她所能依赖的,只有陌生人的慈悲了。疯癫是心灵的死亡,是一种自由释放,正如开篇所说,“天堂福地”正是象征着布兰琪肉体欲望的解放,在癫狂的精神世界里获得重生。当看到布兰琪在歇斯底里之后,挽着医生的手说出了这句台词的时候,我无法控制的泪流满面,我相信,对于这个角色富于深切挚爱和怜悯的观影者而言,布兰琪在时代的悲剧下能找到自己的一方乐土是于如此沉重情绪体验里仅存的一点安慰

  此次的NT版本,2014年在伦YoungVic剧院上映后,创造了最快售罄的票房纪录评论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因出色的反响两年后又被搬上美国纽约StAnn’s Wearhouse,吸引了各界名流前来观看。其中360度旋转式舞台的创新让人大开眼界。女主Gillian Anderson的表演更是广受称誉,她用了全部的力量和激情完美的演绎出了这个时代的布兰琪,她在此剧中酣畅淋漓近乎癫狂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强烈感官和情绪体验。当年费雯丽因被角色主宰深陷抑郁,从片场直接被送往医院,令人唏嘘。相比于她的惆怅谨慎,GA所扮演的布兰琪更加疯狂,她臂尖的每一次挥舞喉头的每一呐喊,娇小身躯倒在舞台上仍挣扎着起伏着的反抗,都让我惊叹,整场我被她带进了这个欲望绝望泥潭漩涡里,直到谢幕时脸上的笑容才把我拉回了现实,才让我感叹这是一个与在X档案截然不同女神,这是一个把灵魂和一切都交给了舞台的女神。

  在National Love Theatre Day这天重温NT版的街车,写点感慨,算是对自己钟爱了这么久的剧和演员的一个正式的告白吧。

  《欲望号街车》观后感(五):陌生好人的360度寻找与仰仗

  原发于16年12月16日《北京青年报》“北青艺评”。

  美国剧坛一代巨匠田纳西·威廉斯1983年去世前,以75万美元版权费的条件,同意约翰·厄曼将其代表作之一,斩获过普利策戏剧奖等殊荣的《欲望号街车》改编成电视电影。1984年的金球奖和艾美奖颁奖现场,该版《欲望号街车》获得最佳迷你剧等多项提名,饰演布兰奇的安·玛格丽特更摘得金球奖迷你剧最佳女主。

  但在影响力上,这版难逃诸多影视戏剧版本的《欲望号街车》的命运窠臼,无法与伊利亚·卡赞1951年拍摄的同名电影相提并论。提及《欲望号街车》,观众脑海下意识浮现的,是形象被永恒定格的两位天才演员——将内心的敏感脆弱外化在脸庞举止的费雯丽,以及把性感粗鲁肆意倾泻于身体之外的马龙·白兰度。

  T Live(英国国家剧院现场)呈现的《欲望号街车》,由小维克剧院于2014年制作,本尼迪克·安德鲁斯执导。因为邀得本·福斯特、吉莲·安德森等明星参演,剧目创造小维克剧院史上最快的票房售罄记录。与珠玉在前的电影以及其它兄弟版本相比,该剧完全依循威廉斯的剧作推进情节,然而颇为离经叛道的外在形式提醒观众它像NT Live出品的大多数话剧一样,时代背景与当下接轨。

  该剧设置的圆形透明舞台,能够360度旋转,围坐在四周的每一位观众,皆能将台上的一切尽收眼底。当一头金发、戴着墨镜、衣着时髦的布兰奇,拖着带有LV标示的行李神经兮兮颤颤巍巍从观众席出场,步入城市景观不值一提酒店公寓,她在现代语境下对“陌生好人”的寻找与仰仗,如威廉斯写作时所希望,突破故事发生在1940年代末的新奥尔良的范畴设定

  《欲望号街车》剧作借深陷幻想天地的布兰奇与活在现实世界的斯坦利的冲突,指出式微的南方种植园传统和兴盛的北方工业模式水火不容,前者被后者打败属于历史必然。但时代更迭仅是威廉斯用于创作框架,填充内里血肉的是投射他个人身影的命运感叹。

  布兰奇的“女性悲歌”,缘于她爱上年轻貌美纤弱柔软同性恋者艾伦,成为一名“同妻”。她在赌场舞会上对艾伦的指责导致后者自杀,基于得知真相的她,不再能为浓烈病态的爱找到出口,而这背后,是当时美国反对同性恋的猛烈声浪将两人一并裹挟吞噬。布兰奇和艾伦实质上是同一类人,互相吸引并“错误结合”,是环境使然。其后她借一个个陌生的怀抱获得短暂的情感慰藉,并将斯坦利的玩伴米奇视作可以托付余生的好人,其实也是同性恋群体渴望归宿心路历程,而威廉斯正是这一群体的成员

  不愿妥协最终被现实击垮的布兰奇,在被送进精神病院之时,面对温和大夫,说出“不管你是谁,我总是依赖陌生人的善心”。此话放在任何时代,似乎都是试图主宰自身命运的人群的心声。正因如此,《欲望号街车》会贯穿西班牙名导阿莫多瓦2000年执导的电影《关于我母亲的一切》,成为女主角玛努埃拉一切伤痛的来源和终结。她与丈夫的相爱与分离、儿子的死亡、与知名演员的结识,均是因为这部戏,而与她相关的一众女性或跨性别者,命运都可看作布兰奇悲情一生的变奏。

  囿于其时社会的保守风气和审查制度,伊利亚·卡赞电影版《欲望号街车》关于布兰奇颠沛流离生活的起源交代,并没正面提及同性恋,而是将她间接杀死艾伦的原因,归结于他的懦弱胆怯优柔寡断,背景声音里有一记明显的枪声。同性恋某种程度上不再是禁忌的今天,NT Live版当然不会放过风暴的核心。舞台上,布兰奇在她局促的临时居所,站立着向坐在椅子上的米奇道出埋藏于心底的伤痛,是由丈夫的性取向导致,那声枪响如期而至。与影片中两人谈话时所处的开阔明亮的室外环境相比,看似通透的空间随着主体舞台的缓缓旋转,看在观众眼里却封闭压抑,正如布兰奇的内心。而唯有的一根蜡烛带来的微弱光亮,是布兰奇的世界自此只有昏黄光线的最为具体的象征。

  随后场景变换,曲调悠扬的音乐响起,可是整个舞台也被暗红色色调的布光笼罩。布兰奇生命里一抹光亮,暗含着必然的伤逝。完全暴露在观众视线下的每一次换景、换装,也是这版《欲望号街车》的看点之一。跟随流行或摇滚乐(比起威廉斯剧作中烘衬布兰奇的忧伤与孤独的爵士与古典乐,当下观众通过流行或摇滚乐,无疑更能认同人物),灯光会从自然状态突变为具有表现主义色彩的大蓝大绿,区隔场景。

  对于《欲望号街车》的剧本,和威廉斯、尤金·奥尼尔并称为美国三大剧作家的阿瑟·米勒,曾评价“这出戏比他不论是此前还是以后的其他作品都更接近悲剧”。有趣的是,米勒的悲剧代表作之一《桥头风景》的NTLive版,也是由小维克剧院在2014年制作的,同样体现了NTLive名著改编或名剧复排注重连接观众的特点——用现代气息强烈的舞美和服装祛除年代感,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演员以精湛演技,熨帖看似遥远的精神内核。

  《桥头风景》中,一条长凳一把椅子代表米勒描绘的艾迪家中满屋的意大利式物件,先后来到布鲁克林讨生活的意大利移民之间的言语交锋与肢体冲撞,全部在由有机玻璃构建的密闭空间中进行。经常在好莱坞电影中出演反派及特工角色的马克·斯特朗饰演的艾迪,身材高挑、肌肉硬朗,与米勒文字勾勒的困顿而不失幽默感的胖子形成视觉上的绝对反差。而此种形象包装的人物,开场被晦暗的红光笼罩预示命运,结尾从身体里流出的血化为血雨从天而降,他的崩溃与死亡带给当代观众更为震撼的观感。

  《欲望号街车》里,艾美奖得主福斯特诠释的斯坦利比起白兰度的演绎,虽然身材不占优势,雄性荷尔蒙也打折扣,但他的原始冲动却包含不加修饰的凶狠,几场露骨床戏更让观众见识野兽本色。拿过金球奖及艾美奖的安德森出演的布兰奇,神情游移飘忽紧张不安,肢体尤其手势动作异常丰富,并无模仿费雯丽的痕迹——威廉斯曾说费雯丽是扮演布兰奇的不二人选,如果他看过NT Live版,应该会对这句话作出修正。

  《欲望号街车》观后感(六):NT Live《欲望号街车》:若解构,请彻底

  T Live版的《欲望号街车》并非英国国家剧院出品,它的演出制作方是位于伦敦西区外围的新维克剧院(Young Vic),定位有点类似于外百老汇,出品的都是一些较为非主流的小剧场作品。

  自带“性感”标签的经典剧目不多,《欲望号街车》算是其一,因此总能引起创作者的解构欲望,并且在观众中永远有市场,比如先前上海和台湾合作的音乐话剧《白兰芝》和美国“运动集市剧团”的《纸牌夜布鲁斯》都是以《欲望号街车》为蓝本进行解构的。

  在诸多的原著改编和解构此剧的戏剧和电影版本中,公认最贴近原作、最成功且最为人所熟知的,无疑还是费雯丽和马龙·白兰度主演的电影版。白兰度的斯坦利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性感”或者“强壮”,他的形象还是象征意义的“欲望”。套用剧中布兰奇的原话,他就像个禽兽一样,而他这野兽一般的摧毁能力也和布兰奇的不堪一击形成鲜明对比,为布兰奇的悲剧命运打下伏笔。

  和NT Live的大部分的经典剧目一样,这一版的《欲望号街车》,将时代背景放到了当下,除了舞台布景和人物着装以及个别细节的小改动,其余都遵照原作。不知道是否是电影版太过经典的缘故,这版的导演急于突破并和电影版区分开来,因此强化和弱化的部分,都和我们先前认知的版本不太一样。

  此前笔者曾观看过多个戏剧和电影版本的《欲望号街车》,然而许多版本都诠释得不到位,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都太过注重女主角布兰奇和她的妹夫斯坦利的冲突,从而忽略了斯坦利和她妻子斯黛拉的关系——斯坦利对布兰奇的强烈敌意,来自于他对妻子同等强烈的爱和保护。只有强调了他对斯黛拉的爱,那么他和布兰奇的相互对抗才成立。

  T Live的版本倒是很强调斯坦利和斯黛拉的如胶似漆,但喧宾夺主地抢去了主戏风头,让布兰奇看起来反而成了配角。导演为这个版本添加了许多斯坦利和斯黛拉床笫之欢的戏码,各种体位、姿势都有,其篇幅之长、动作之多样性甚至让人觉得,斯坦利对布兰奇的不友好,源于她打扰了他们夫妻生活的和谐。

  虽然这个版本将时代背景移至现今,但这版的斯坦利的人物设定大抵和白兰度那一版的一致,只是曾经在部队服役过的他,既无强烈的攻击性也无一眼就洞察布兰奇伪装的敏锐洞察力,除了导演三不五时地让他穿着性感内衣在舞台上游走以及和斯黛拉的大段床戏,他充其量就只是《欲望都市》里最受女主角青睐的那种性感男白领。

  新维克剧院向来以演出实验戏剧为主,因此这版“街车”在舞台的呈现上,倒是也很实验性——中心式的旋转舞台被四面的观众所环绕,每一次的换场、换装,都由演员在台上直接进行。有一些舞台手段被导演在换场时反复使用,比如低音电吉他配乐的使用,还有灯光的突变(从自然主义的打光方式直接跳到大红大绿的单色灯光)。

  灯光突变这一使用方式,在斯坦利第一次询问布兰奇的婚恋状况时被使用过一次。曾经有过一段失败婚姻的布兰奇,婚恋问题是她的死穴,面对斯坦利对她的逼问,她顿时感到五雷轰顶,这时,灯光从接近生活状态的自然光线迅速转成了一片暗红。精神脆弱的布兰奇是有幻听的,这里的灯光转换,是对她受创的心理活动的暗示。

  然而,接下来的每次类似的灯光突变,都是用于换场,并没有实质性的推动剧情的意义。导演该统一一下使用类似舞台手法的逻辑,要么全都用于暗示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要么全部用于换场。而且如果不是这催情的配乐和充满幻觉的灯光,这换景的过程是漫长而无聊的。

  这也侧面反应,戏剧节奏是这位导演的短板。在斯坦利和布兰奇最后矛盾的大爆发,根据剧本原作,被彻底揭开老底的布兰奇欲拿玻璃瓶袭击斯坦利,却因为体力的悬殊被斯坦利轻易制服,整个过程中,斯坦利都处于一种半挑逗的状态,在他制服布兰奇之后,把她抱到了床上。尽管剧本没明确写明,但很容易给人的联想,以及许多版本的诠释都是布兰奇被斯坦利奸污了。白兰度的版本则用了一个更干脆、更具象征意义的诠释方法,就是以打破一面镜子来代表布兰奇的彻底崩溃。

  而在这个版本中,对这段戏的处理实在很让人傻眼——布兰奇穿着一袭厚重的蛋糕裙,斯坦利将她抱到床上后,一层接着一层地掀开她的裙子,却始终不入正题——这是在干嘛?想说斯坦利其实是个怜香惜玉的男人吗?那如果这样,布兰奇应该是幸福且有魅力的才对啊,还哪来的悲剧效果?还有啊导演,既然您都已经把故事搬到现代了,斯坦利怎么还会坚守着《拿破仑法典》里对于婚姻的诠释,把“夫妻财产是共有的,你妹妹的钱就是我的钱,所以我有权干涉你的财政”当成是二人矛盾导火索呢?这是哪个年代的观念了?

  据说该戏在新维克剧院首演之时,破纪录成为剧院最快被售罄的戏,这还有赖于参演的几位明星演员。可见明星效应和“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样的演出消费观念并非中国独有,到了世界的任何角落都一样。

  FOR《澎湃新闻》

  《欲望号街车》观后感(七):又名《基佬骗婚毁一生》

  《欲望号街车》NTLive版,又名《骗婚基佬毁一生》。

  比起1951年版本,复排的这版舞台剧更接近剧本原有的样子(对,我连夜把电影和剧本刷了一遍)。

  费雯丽太美太柔弱了,演技在线,但那个时代的优雅特质,还是自然削减了人物的冲击力。

  Anderson完全摒弃了那种纤细和敏感,去展现连最后的资本——美貌——都失去了之后的病态旧贵族,连卖弄风骚都显得特别绝望。

  最难过的不是她后来连强撑的仪态都尽失,“我一直依靠陌生人的善良而活”x而是她甚至一度放弃,决议把命途交付于一个她万般看不上眼的男人身上,“我们需要这样的男人,在我们失去庄园之后”。装出的矜持只是一层遮羞布,她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在情感和物质的双重碾压下,只能靠“卖”活着。

  特意做出的法国腔美国南部口音实在太棒,但她的音色听着确实不舒服。全剧都扯着烟酒嗓,疯狂是演足了,但那种轻浮有点廉价,不是属于落拓贵族的感觉。

  en Foster的表现远不如白兰度,虽然形象更符合底层工人设定,比起后者在电影中展现出的性感,本福在剧里更多是一种始终崩得很紧的暴虐,感觉电影里那种中国人民很熟悉的“家暴完立刻后悔求原谅”的渣男形象更符合威廉斯的安排,毕竟这部街车叫Desire,没有那种毁灭向的性感就太单薄了。

  《欲望号街车》的核心是探讨三个人的情与欲,斯坦利和布兰奇的对峙是阶级层面的,也是出于对斯黛拉这个人物的态度上的——布兰奇使唤和压榨妹妹的同时,认为她不应该爱上“平民”,过底层的日子,即使是家产尽失,也不应该对生活和暴力的丈夫妥协。斯坦利是狂野地爱着斯黛拉,从一开始就对布兰奇是怀疑和憎恶的,兽欲的源头是一种轻蔑。

  两人对对方的排斥都带有一种对斯黛拉的自以为是的“我是为你好”的保护欲。白兰度版本的斯坦利更加“野兽”,斯坦利是毁灭的代言,对布兰奇的引诱和暴力相对更加复杂一点;而安德森本福版的斯坦利简单粗暴了点。

  Young Vic一向喜欢做些实验性的戏剧尝试,这部剧里采用了360度旋转舞台,“让每个观众和他/她身边的人都有不同的观剧体验”。

  换场的方式也很特别,演员直接在舞台上走位和换衣,在最后被斯坦利奸污后(btw,奸污戏那么丑恶却拍得比斯坦利和斯黛拉的情欲戏还温柔,是不是导演哪里不对?),崩溃的布兰奇进入浴缸里冲着冷水,身边是来来往往换景移物的演职人员,他们对她漠不关心,她对他们也毫无知觉。

  最后她被精神医生搀着走下舞台环绕场地,衣冠不整妆容姿态已经全然混乱。

  《欲望号街车》观后感(八):罗曼蒂克消亡史

  田纳西威廉斯所想讲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女疯子的故事。

  “南方姑娘永远是一个欲望的客体。”她们身上所承载的,从来不单单是她们正逐渐凋零的灵魂,还有没落的旧时代南方的文明。而其妹夫——斯坦利,这个言行举止无不散露着粗野的“北方佬”,则象征着新时代北方工业文明,粗暴地闯入这个时代,践踏着过去所崇尚的一切。

  两股文明相遇,而优雅而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在工业的野蛮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野蛮强奸了优雅,这或许才是《欲望号街车》所蕴含着的更深层次的内涵。

  你可以说,这整整一部戏就是一部罗曼蒂克消亡史,它向你毫不留情地展示了,旧时代的优雅是如何在新时代的野蛮的压迫和冲击下输得一败涂地。

  于是,在那些旧时代的幸存者中,一部分人选择在北方的工业文明中苟且偷生,而剩下的少部分,只能继续着与新时代野蛮的抗衡,最终只落得毫无悬念地败下阵来的结局。结尾处,布兰奇挽着医生的手缓缓步出旋转的舞台,似乎也象征着曾经骄傲一时的南方文明彻底退出了时代的舞台。现在是北方工业文明野蛮生长的时代。

  《欲望号街车》观后感(九):更多的尊总而不是怜悯

  1. 舞台剧的表现力其实强于电影,可能跟文学更为亲近,那种简单背景,聚焦,会把观众的注意力放在演员的台词,肢体动作上。

  2. 优雅被一步一步的逼到绝境,这种脆弱是因为经济能力的丧失,但是女主仍旧坚持着自己,不去向下适应。这个逻辑其实跨越时空的,《卡罗尔》、《蓝色茉莉》其实也都是女性类似的境遇,就是经济能力的下滑,导致了你已经不是原来的阶层了,下滑到另外一个你不熟悉的,需要挣扎着,放弃某一部分尊严讨生活的境地,适者生存。欲望号的女主选择了不妥协,《卡罗尔》是勇敢放弃,然后自己在慢慢的从低谷中爬回原来的阶级,《蓝色茉莉》则是运用以前掌握的那个阶级的技能,努力重新跑回来。

  3. 所以Blench这个角色我更多的是尊重而不是怜悯。好想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把她脸上涂坏掉的口红擦干净。演员的表演能力很强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