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火》的影评10篇
《脑火》是一部由杰拉德·巴瑞特执导,科洛·莫瑞兹 / 理查德·阿米蒂奇 / 珍妮·斯蕾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脑火》影评(一):童星的困境
据说,脸说明一个人的全部
即便隐瞒,也是全然地敞露
这样看,童星们之所以夭折
在过去,大概是这张脸作怪
儿时那般将脸完全敞露出来
科洛·莫瑞兹的脸,我已经在
那是一张定型之脸,携带着
她,而不会是任何其他角色
这是没有演技的表演,仍然
《脑火》影评(二):个案的容量
个案的容量
故事同样基于真实事件和人物,所以显得枯燥点。但是这无伤电影的杰出意义。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无语问苍天》,影片都有负责任的医生,尽力地为“精神病人”寻找解决的办法。甚至我认为《无语》中的病人遇到的问题和《脑火》其实也很相似,只是因为医药不够昌明,导致无法治愈病人而已。
主人公苏珊娜是个记者,漂亮又年轻,有个音乐家男友,生活一片美好。但是她发现自己逐渐失控,同事和老板对她也是无可奈何。送进医院,医生确诊是躁郁症、精神分裂症,要送进精神病院。幸好,一个负责任的女医生,认为“病症”特别,“病源”不够确定,所以跑到大学找纳杰教授,告诉他苏珊娜的病症和自己的疑惑:21岁的女性,惯用右手,她的症状由躁狂行为开始,妄想狂,不稳定的爆发,导致一般性的痉挛,再导致另一次,接着导致第三次。她的状况每天都在退步。最奇怪的是,发病之前她完全健康,没有服用任何药物,身体检查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传染病结果呈阴性,自体免疫性疾病检验呈阴性,有毒代谢结果呈阴性,所有检验都是阴性。她在进精神病院的边缘。尽管纳杰一再拒绝回去做医生的工作,但莎宾娜的坚持,打动了他:我可以很简单的告诉她,她有躁郁症或精神分裂症,但实际上我有种直觉告诉我,不是这样的。我明白那种感受。
纳杰答应了,他对苏珊娜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估。看起来也是非常通俗的做法。先是建立信任关系(苏珊娜?我会尽力帮助你,我不会伤害你的,我永远不会向你说谎,好吗),然后进行认知评估(让我们开始,你叫什么名字?今年是哪一年),身体控制能力评估(你可以用这只手 碰碰鼻子吗?很好。现在,可以试着走一走吗?先离开床。我要你试着走一条直线,一只脚在另一只脚的前面)。检查现实一切似乎都没有问题,之后,幸好纳杰设计了一个问题:苏珊娜,可以画一个时钟给我吗?并填上1到12 所有数字,就你记得的。结果发现,苏珊娜把1 2个数字,全部都挤在右边。于是,纳杰提出了“猜测”:我相信她大脑的右半球严重的受损和发炎,一个破损的脑部!当一边的大脑半球不能运作,视觉的世界就会倾向一边,像这个时钟,没有一个精神有问题的人会画一个像这样的时钟。所以可以排除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为了确诊,纳杰又建议苏珊娜尽快进行脑部活组织检查。最终检查显示纳杰的判断是对的:抗NMDA受体脑炎,是自体免疫性疾病,抗体对准并攻击,在脑部里十分重要的受体。简单来说,她的脑袋着火了,并受到攻击,在她自己的身体里面。也就是说,因为自身免疫系统的问题,导致大脑发炎,却无法得到处理。一半大脑无法正常工作,导致了苏珊娜的“癫狂行为”。因为确诊,并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7个月后,苏珊娜就完全康复,并且回去上班。很明显,医学的方法,就是根据病症和检验结果来判断。但即使是医学昌明的今天,还是有很多“不细心”“缺乏经验”导致的“误诊”。其他医生无法做到,但是纳杰医生做到了。关键是因为他知道一个小知识“当一边的大脑半球不能运作,视觉的世界就会倾向一边”。并且刚好设计了画钟的测试。
其次,不要简单地判定精神病。
我们总是以“正常的反应”来评价“不正常的态度”,并以此判断精神病。我们是普通人,可以;但是医生为什么也会,因为他们也有判定的“真空地带”,有超越自己知识和经验的时候。所以,病愈的苏珊娜感慨:我的身体攻击我的脑部,完全摧毁我运作的能力。你觉得历史上有多少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精神病、躁郁症或者完全发疯,但他们真正的问题其实可以很简单地被诊断出来?
对事物的判定要建立在充分理解之上,像精神病,至少界限要清楚,是器质性的,还是外源性的。明明一个健康的人,健康的成长环境,怎么会出现疯狂的行为?这本来就不符合逻辑。
苏珊娜如果不是那么幸运,遇到莎宾娜医生和纳杰教授,可能就被送进精神病院,失去了最佳治疗的机会,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地“疯狂”下去。而她健康正常的理性,却被困住,求救无门。
再次,人类的文明,就在于,每个案例都可以帮助别人。这就是知识本身,这就是价值本身。
正如片末字幕介绍:苏珊娜卡哈兰是第217位被诊断出的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自她之后,多达数千人也被确诊。苏珊娜的畅销自传《我发疯的那段日子》帮助了全世界的相同患者,获得正确的治疗。苏赫尔纳杰医生,后来持续行医,并开了全世界第一家专门治疗自体免疫脑部疾病的诊所。他和苏珊娜 仍旧是很好的朋友,苏珊娜持续以作家和记者的身份,唤起人们对于这类疾病的重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类社会进入网络化,媒体进入个体化的时代,这种知识爆炸式的交流,更能够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因为有需要的人可以得到对应的经验,可以少走弯路,可以不迷失。17.9.17
=
《脑火》影评(三):几乎是一部治疗案例电影
很庆幸没有因为5.3的低分就错过这么好的片子,专业水准非常高,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知识的确会看的一头雾水。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影片如它所呈现的一般全程充满了悬疑色彩,从女主角一开始表现出的躁狂状态,到中期出现的幻视、幻听、自知力丧失,再到后期出现的运动行为障碍(木僵-蜡样屈曲),这些症状都几乎毫无疑问地指向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如果忽略与此伴随出现的癫痫的话。
癫痫是脑的疾病,但女主角的大脑核磁检测正常!也正因如此,癫痫症状在女主角初期诊断时被视为精神症状的伴生品。就在女主角即将被送往精神病院的时候,出现了一位好医生,他从完全不同的方向进行了测试,并对女主角进行昼夜不停的观察,结果发现了她无论白天晚上,都只使用右手进行动作,并出现了忽视症的症状,即只能画出右半边的图像。这些证据已经可以证明她的右脑出现严重损伤,于是诊断和治疗的方向被彻底修正。经过医生们的努力,最后女主角被诊断为罕见的免疫系统疾病——门冬氨酸受体抗体增高症。这种病症往往急性发作,以癫痫症状开始,且死亡率很高。
女主角是幸运的,通过半年的治疗,她日渐康复,如果她被诊断为精神分裂,那么她很有可能最终再也无法出院,再也无法看到这个世界。
全片女主角对疾病症状的演绎非常到位,也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从医生到家人到同事都充满了人性的光彩,非常真实,令人感动。
:以上专业知识可以查阅《变态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或《认知心理学》等。
------
------
--
-
向来不写影评
电影不狗血不浮夸
所有病症表现的基本到位
现实中这些病症者需要漫长几年甚至十年
来渡过和修复这些让人崩溃的
自己和身边人都不认识的自己
症状也反复出现 时好时坏
把它缩影在一部短短的电影里
或许有些拼凑
后段治疗也收尾的匆忙
所以很多人看的有些莫名其妙吧
但
它所展现的 就是有些人
所有的生活内容啊
个人甚至觉得这好结局
要知道
现实中有多少人是避之不及这样的麻烦
看她们就像看一个怪兽
包括她们自己
也觉得身体里脑子里有一个怪兽
有个医生说过
不过是心灵患了场感冒
病人也希望是感冒
但挣扎久了
也会变成一墙之外的无效之爱
状态好时 她们自责 变成了负担与麻烦
状态差时 她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内心无数次的呐喊求救
都困在冰封的雪城里
冲撞到心里
让温暖一丝一丝的下降
还有那么多人 那么多社会舆论
说自杀的人是懦弱
是心理素质差
是多大点事儿 有什么过不去的
是傻 想不开
…
但
谁不是抱着最美好的心愿
来到世间
如果 活下来
其实她们更多的只是为了家人为了爱人
而行走于世
努力的自救
若只对她们自己来说
活着是痛苦的
死去 是真的解脱
勇敢太难
如果可以
不要把她们当成奇怪的人
不要害怕她们把自己当作了救命稻草
不要远离她们怕受影响
如果不能关爱
也请不去妄做评价
这世界
有时会为难我们
但好在
大家都有颗温柔的心
上帝说 要有光
走过去
并
最终变成一个温暖的人
去治愈其它人的心灵感冒
挣扎十年 终得行走于日光之下
或许是有感同身受的个人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