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彼得的葬礼》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彼得的葬礼》经典影评10篇

2018-04-29 20: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彼得的葬礼》经典影评10篇

  《彼得的葬礼》是一部由金子文紀 / 岡本伸吾 / 竹村謙太郎 / 山﨑銃司执导,小泉孝太郎 / 长谷川京子 / 国仲凉子主演的一部犯罪 / 悬疑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彼得的葬礼》影评(一):这一季就是让杉村夫妇离婚的……

  看完最后一集,越是这么觉得……

  间野,我一直讨厌不起来,虽然是各种疑点指向他,从最开始骗子,不知为什么,B站上的人怎么就这么讨厌她,一直贱人、婊子的叫着。但是我一直觉得这人不像坏的。尤其知道原著里她和杉村根本没有一点暧昧微博上有一条说这剧twiiter说了就是为了减低菜穗子的出轨压力,才搞了个什么四角恋,我就更无法对间野讨厌了,总觉得这些厌恶本该是菜穗子承受的。

  菜穗子不想多说,很任性,如果不是国仲凉子演的话,我想不会有人为她说好话

  桃子也是让人说不出话,要买狗的时候,竟然说是代替爸爸吗?

  岳父真是好人,值得敬佩的人。

  和案子有关的那些人。

  那些坏人一点没变化,细田(忘记他的角色名字了)说暮光知道自己错了,那为什么不去自首,暮光说,那样只有他自己赎罪,那现在呢?现在关于那些坏人根本没有改变,坏人自己没有反思,那些“观众”也没有发现传销的危害,两次劫持加上后面的赔偿金事件,就像现在微博上那些热点事件,发生了就发生了,只是增加看客的谈资而已,过去就过去了,不会有任何变化。

  被劫持的那些人,变得对生活有信心有些莫名其妙

  特别想说那对小青年,刚开始的时候,弹幕里一堆说在一起的,等到细田被恶传染时,又有一堆人说,这种男人不能要,配不上妹子,到最后一集……

  《彼得的葬礼》影评(二):恶是会传染的

  看这部剧的过程中我感觉个人不好了!

  并不是看了这部剧会对人造成什么影响,我想更多的是不同的人看这部剧所感触到的会是不同的东西,从《无名之毒》到《彼得送葬队》宫部美雪老师都以一个平常上班族身份给我们讲述各种各样故事,也正是因为杉村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而非见识过各种人生百态的侦探才能让我们从这些故事里挖掘出更多的对与人生的思考,对与人性的反思。荀子曰:“人之初,性本恶”最初听见这句话时只是觉得这个人的思维独特,但随着时间推移却越来越觉得其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真的是能让人细细品味很久,正如宫部美雪的作品一样总是在不仅不慢的节奏中将真相一一揭露,去衣蜕皮直至每个观众的内心深处,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曾听很多人说起并不喜欢宫部美雪的作品,因为节奏总是如此缓慢,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对于推理剧的迷来说或许情节紧凑扣人心弦并且有着巧妙逻辑关系设计的推理剧才是好剧,这样的书才是好书。我本人也很喜欢这样的作品,因为会让人欲罢不能并且观看的过程中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可看完后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或者说并没有获得什么。而宫部美雪的作品宛如一个人在给你静静的叙述着一个与你毫不相关的人身边所发生的毫不相关的事情,但故事说完之后你就会觉得心中百般滋味如鲠在喉。与其说宫部美雪是推理小说作家的话我觉得更应该称其为人性的解剖师,她宛如对待尸体一般不仅不慢的将人性最深处的善与恶一一挖掘出来呈现在你的面前,哪怕那最血腥的一面也毫无保留。如果说《小暮照相馆》是挖掘人内心深处的善的话,那么杉村三郎系列就是挖掘人们内心深处的恶了。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毫无疑问是我们如今所大力提倡的正能量,那么如果我反问一句既然人之初,性本善那么为什么会有恶人出现呢?答案显而易见,不正因为社会是恶的,而将这些恶传染给了性本善的人才导致了恶人的出现吗?如此一想反观人之初,性本恶的见解体现了其美好的一面。

  恶是会传染的,在不知不觉之中泛滥开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啊!如果无法直面这些恶任其传播下去的不治的恐怕就是这个社会了。宫部美雪正是以这样赤裸裸的方式告诉你哪些是应该继承的哪些是应该祛除的。

  恶是会传染的但人是会悔改的,无论是怎样的恶人。就连彼得也会成为圣人

  《彼得的葬礼》影评(三):坂本为何要劫持巴士

  始终看不明白坂本的愤怒点在哪里?他是怎么一点点变得极端的?他又怎么去碰传销呢?

  他很矛盾吧,他开始有点想收钱的时候,碍于大家的观点,不敢出头。他特想收钱的时候,最主张收钱的工厂主却变主意了。日本社会一方面信用至上,工作上出错了,就会被人瞧不起,又因为信用至上,所以利用信用欺诈,一骗一大堆。坂本还想利用自己的信用挣钱,但是都失败了,他不怪责自己,把愤怒撒到骗子给的钱上,但不至于去劫持巴士。我认为这里对坂本的处理,不符合剧情,应该是把坂本这个人符号化了,导演表达的是对诈骗集团的进一步深讨,既然前面说过骗子公司倒闭了,只有大头被抓了,很多中间的骗子还逍遥法外,这里要抓所有骗子伏法,惩罚那些既是受害人又转头害人的人,模仿劫持意在引起社会关注,但随着御厨的死,就弱化了。工厂主答应给他留个缺,让坂本还有线希望,不至于自暴自弃,他还能重启信用。

  还有对长谷川京子和孝太郎的背道而驰郁闷,多好的一对啊,怎么就不能圆了呢,抱了一下就激情用尽了吗?让人看得痒痒的,轻微挠一下,更痒了,导演太烦人了。我很喜欢京子在“倒数第二次恋爱”里的演出,同样是单身母亲自信快乐地生活多好,同时楚楚可怜美丽动人,激起了我要去保护她的冲动

  小泉这种男人太难做了,他也演绎得非常完美标准君子,也许他本人就如此,一贯的温柔男人形象身子骨很瘦弱,说话时笑起来的样子让人感觉亲切,对女性很温柔,不会嫉妒不羡慕,可与妻子怎么就什么都不能说呢,如实相告呗,天天讲故事哄女儿睡觉,多好的爸爸啊。我也好喜欢凉子,可她就火不起来,也许是表情有点暗,不那么阳光,板着脸的时候,让人望而生畏,她在“黑社长”和“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两个片子里,也是一副表情到底,冷硬的表情使自己的戏路变窄了。

  《彼得的葬礼》影评(四):恶之种

  衫村乘着电车奔驰向一望无际田野时,我也遐想着自己眼前延伸着一片绿意盈盈的草原,那是去向未知远方的路,通往自由的路。衫村在今多集团的家族聚会上看见那辆红色自行车时便已萌生去意,如同一条鱼渴望回到大海,而不是被囚禁于装饰华丽狭窄逼仄的鱼缸。生活在一个与自己格格不入环境中无疑是痛苦的。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难道不是自由么?每个人都是渴望自由的鱼,但同时也是束缚他人的鱼缸。人类总是不厌其烦地争夺、侵略、斗争,惯于向其他人推广自己所认同事物,以期掌握话语权,这种强势的生存方式使人类成为地球的主宰者,也使人类成为刚愎自用的“罪人”——不断挑起争端,破坏和平,不断侵蚀自然,破坏生态

  而日常生活中的每个人同样也扮演着受害者与加害者的双重角色。曾经欺骗,被束缚的人反过来去欺骗、束缚他人。以“正义”为名的罪恶随处可见。恶是会传染的,每个人都是罪人,在无知无觉中犯罪,不谙自身的罪恶,误以为自己是正义。圣徒成为罪人,保护者成为加害者,信任的人互相掠夺,相爱的人互相伤害,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罪恶。一个人自身的执念过于强烈时,无论出发点是好是坏终究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然而很少有认识到自己的“恶意”,就如芥川龙之介笔下《罗生门》中的老妇人,为了生存而残忍地割断死者头发时也仍旧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当他人对自己做出相似之举时便认为他人是错误的。这种双重标准便是罪恶的源泉,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自己是出于好意,自己是迫不得已,因此理直气壮地犯下罪恶。然而他们浑然不知这种对“罪恶”的视而不见才是最大的罪恶。正因为人类的执迷不悟,才有了圣经中扮演救赎角色的耶稣,子继承父的意旨牺牲自己唤醒世人剧中衫村曾说过,“无论怎样的彼得都有回头凝望他的耶稣”,正因为有了“耶稣”的存在,某些人类才幡然醒悟,自省其身,努力补救。而大多数人的生命中没有出现“耶稣”,或是选择对“耶稣”视而不见,因此一错再错,积重难返,无法回头。

  “恶”的诞生并不想我们通常所想的那样地动山摇,令人侧目,“恶”的诞生往往悄然无声,使人浑然不觉。沉迷于自己的执念会产生恶,强势的父母意欲掌控孩子的人生会产生恶;以自己为准绳歧视与己不同之人的傲慢会产生恶,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懒惰会产生恶,觊觎不属于自我之物之人的贪婪也会产生恶……无论恶在初始是怎样微小种子,当人类一次又一次放纵它的发展后,恶最终都会成为一个无底黑洞,并不断向四周扩散。

  请珍惜身边的“耶稣”,如果有人曾哪怕有一秒钟让我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请务必抓住这个机会自省吾身。如果不幸的是,人生中不存在“耶稣”,也请努力成为自己的耶稣。

  《彼得的葬礼》影评(五):悲伤之歌

  如果看过前剧《无名毒》的朋友相信都知道编剧对这系列都贯彻着一个很重要核心,就是“罪恶”。

  人,都会犯错,无名毒的罪,是无声息的蔓延,是窃语的侵害,是邪念的冲动。忍让,只会让罪恶不断扩散。

  而彼得的葬礼阐述的故事,开局便十分精彩,全剧以一个老人劫持公交车作为故事展开。手持枪械的老人劫持人质,本该惊恐万分的人质们,却意外的开始与犯人惺惺相惜,甚至面对警察的到来而选择保护犯人。昏暗的车内,竟产生了温馨人间真情,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来描述这群人质是最适合不过了。

  然而,主题继续展开下去,却不像《无名毒》那般令人诧异的反转,而是一步步慢慢描述着主要剧情,甚至连观众都能清晰地猜测到接下来的内容,但是正是如此,才真正展示出了《彼得的葬礼》核心内容,那就是——忏悔

  彼得三次否定了耶稣,心生愧疚,忏悔着自己的罪孽弥补所有。而《彼得的葬礼》核心也是如此。《无名毒》无法抑制罪恶,而“葬礼”也是如此。但是,该剧是赎罪,即使搭上性命,也要去保护所有人,因为自己曾经错过

  此外,男女主角最后的事件十分值得推敲,正如社长所言:“断掉了关系,却没有断掉金钱,让人无法体会金钱的来之不易,正是罪恶的蔓延。”

  女主最终劝说女儿是问要不养一只狗,从而填充父亲的存在,而女儿思索一会后竟然开心的点了点头。不知为何,细思之下,毛骨悚然。社会地位差距,造成了他们之间必然悲剧,过于成熟孩童,只能无奈理所当然接受现状

  总体而言,节奏相比起前作紧凑,演员们的演技也十分到位,剧情也让人回味,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佳作。

  《彼得的葬礼》影评(六):还是编剧懂得控制人心啊!

  看到现在的人们,应该都知道原著最后杉村夫妇离婚了吧……

  第七集感觉节奏很慢,没讲什么东西,但是又没有一次快进过。

  只是想说一些看法,感觉编剧才是最厉害的人,他想拆散的人,哪怕第一部那么恩爱夫妻,第二部也能拍的让观众处处觉得是离婚的伏笔。

  杉村,感觉比第一部更加热衷侦探工作了,明明第一部最后,北山(那个死去的原警察)请求杉村接替自己的时候,杉村认为自己没资格,现在却……还有这集说竟然说很多年没见到母亲了……第一部最后不是和母亲通过电话了,还邀请母亲过来,这一季却感觉还是很疏远,而且说母亲一直希望杉村与今多集团保持距离结婚失踪什么的,好像是给他最后离开今多提供理由似的。而且这一集最后跟菜穗子说,离开那个家,听着怎么就这么别扭,你说咱们搬出去住吧,不好吗?现在这个听起来像是要菜穗子跟今多集团断绝关系似的。也许我过度敏感吧。

  菜穗子,应该是四个人中,现在唯一动了点心思的人吧,觉得桥本更关心自己。这一集最后看到杉村和间野说笑的时候,有种,怎么说,就是原先觉得自己老公没多大魅力,只有自己会喜欢,结果发现有女人在自己面前那么评价他,还貌似开玩笑似的说那种话,现在看到这种情况,仿佛有理由给桥本打电话诉苦似的,但是最后还是没说话。

  桥本,感觉他对菜穗子是那种仰慕,对女神的仰慕,而从没有想过要破坏她的家庭。你说桥本高中就见过菜穗子了,感觉是一见钟情,那怎么第一部的时候没出现呢?怎么没有追求她呢?觉得自己身份低微?那桥本那么关心菜穗子,第一部的时候,菜穗子就没有动摇过?或者在见到杉村前应该就会注意到桥本了吧。只能说第一部的时候,作者还没想到要破坏杉村夫妇!

  间野,和桥本一样都是潜在的破坏杉村夫妇的人,但是,说的是弹幕,对桥本没多大敌意,甚至有不少人说,索性菜穗子跟桥本吧。对间野,却大多是贱人、做作、装。但是我总觉得她不像是要抢杉村似的,虽然要那么多暗示,而且还有上集最后正面挑衅,但是有人也说那是提醒,提醒菜穗子你老公还是很有魅力的。但是好像也没这么提醒的。但菜穗子说那多抱怨杉村的话,间野有一丝烦躁不耐烦的表情,应该是觉得菜穗子身在福中不知福吧,就像是听一个瘦子一直说自己胖似的。看完第七集,我总觉得她把杉村看成,怎么说,就是以前的生活一直很悲惨,现在碰到杉村这样的人,感觉生活中还是有好人,还是有希望的……

  这一季一直说控制人心,我觉得编剧才会控制人心的。第二集说暮村懂控制人心,然后镜头转到间野很好的很同事相处,一片弹幕说又一个控制者,等到后面讲主编受训那集,镜头转到间野,还是事情处理得当,然后就又有很多人说,难道是一个已经训练合格的人?第一幅画中,骗子好像都是女人,我记不清了,拍了好几次那些人的眼神,然后第二集最后间野那个眼神,然后有一群人说骗子!菜穗子的朋友邀请菜穗子设计店面的时候,也有不少人说这个不会其中一个骗子吧,上一集最后镜头又一起拍了迫田女儿和那幅画,然后又有人说这是其中一个骗子?

  然后大家都知道杉村夫妇最后要离了,看什么都是离婚的伏笔,菜穗子的耳环,还有间野“故意”弄脏的杉村的衬衫,故意我打引号,因为我是觉得那只是不小心打翻了的。回去的时候菜穗子不是还很紧张解释碰到桥本是偶然,怕杉村怀疑。

  《彼得的葬礼》影评(七):都是被操纵的人

  连《无名毒》都能看完的我自然不会认为本剧的节奏有多慢,慢一点,让你看着每个人的脸,每个人的表情,每个人的动作,每个人在事态变化中心理的转变,真正的思考和表征在外的姿态的斗争。

  站看剧一定要关弹幕,即兴的娱乐般的脱口而出实在是打扰观感。

  这个剧里其实没有什么特别让人不能接受的角色,每个人的表相都有一个形成的历史,每个节点上态度的转变都与过去的某个时空的经验相连结。那么讲一讲我觉得有味道的几个人。

  秘书桥本。很喜欢高桥小哥波澜不惊下处处是戏的感觉,有层次,收放有度。笔直的身形架着精致的西服向菜穗子行李,客气礼貌的答话,谦恭的执行他认定的“命令”。他把自己18岁以来的人生紧紧的联系在这个大集团里,见人行事无不严谨周到,但既不谄媚也不自傲,面对井手老于世故的逼问集团的内幕,隐约的威胁,脸上的肌肉可以抽动,但是言语仍是平稳,动作仍是稳健,只是在眼睛里有了些许惊惧,然而瞬间就是平静,开始周详的计算今后的应对。这一切达到极致的礼节和遵守,离不开他在18岁之后的所见所得,做秘书的,必须要谨言慎行、察言观色,因为知道的秘密太多,感情流露多一分既是越矩。所以,所有的感情些微的流露大多是背对当事人,言语经过周密思考,表情只有一瞬。不过,周密的防线唯一的薄弱就是菜穗子。看着她十多年,自然十分明白她的处境:情妇的孩子,娇宠和自卑的矛盾心理,十分可能却有很不确定的在集团未来的地位。对她,多少有点潜意识里的同感,只是私生女嘛,高贵不到哪里;有点年少以来的仰慕,生得美,表现得的高贵又柔弱;有点向上爬的私心,如果能够比秘书再多一点却不越矩改多好;有点想要维护却欲言又止的冲动,菜穗子可能是唯一可以让他作为男人行使点主动权的人。这样,在服从“命令”和行使“权威”中,在谦卑与尊严中,桥本每一次脱下黑色西服,露出纯白的衬衣,就像是多年的职业操守和道德的束缚卸下,可以稍微多流露一点感情,哪怕只有一点点。但是他的头脑清醒地很,当穿上黑色西服站在天空下,最后仍然认得清自己的错误:菜穗子的一点感情施舍不过追求独立的道路上的一个测试,自己却在这里无法划清工作和生活,其实是被人操纵了。那么,不如离开。

  说到操纵,另一个被操纵的人生就是井手。你可以说他事故、恶心、卑鄙,但是他绝对不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他讪笑地调戏间野,老谋深算的逼问桥本,声嘶力竭的警告杉村,甚至随时带着照相机纪录证据,难道不是因为他太脆弱,太不独立,太不会跟人打交道?因为他的半个世界都是森先生,另外半个是他认为阻碍了森先生的人。他最怕的就是失去森先生的信任和肯定,森先生就像是他的精神导师,前者的不完美就是对他致命的打击。因此,他最感情流露的就是前者的自杀,我相信他的痛不欲生的眼泪是真实的,他潜意识里认为杉村是要成为森先生这样成功的人,却可能会是使用会长女婿的身份这样他不能容忍的捷径,使得他对杉村充满了敌意,到森先生的死亡都要当着杉村的面向他证明,你和你活着的家庭的罪恶让你连死了的森先生夫妇都不如。井手破釜沉舟的撕开了杉村家的遮羞布,用尽全力证明了自己的森先生才是最完美的存在。想想看,他有没有为自己活?他痛苦的发现没有留给他的遗言,没有给他的指导和关爱,可能比死亡一事给他的打击还要大吧。或许,他还是一个谁都没有骗过的人,言语令人厌恶却不带任何掩饰,那么当他发现森夫人竟然因为老年痴呆被藏匿,他受到的打击得有多大,这可是他所敬爱的森先生欺骗了他。信任崩塌,生不如死。

  站最不能忍就是说间野婊。她神秘么?我觉得没有啊,她只是特别小心翼翼,话不敢说透,真的就是一种恶性循环的自带吸引恶人体质。她的闪烁的眼神,到像一只受惊的小鸟,然而还有儿子要护卫,不得不强行独立。这样的人心理压力应该很大吧,越是想逃避黑暗成长,就越要暗示自己一个人可以的,越是有这种暗示,就越是在意自己行不行,越是在意就越要做出可以的姿态麻痹自己欺骗别人,到头来现实的残酷会让心理的打击更大,也就更脆弱。这时候,有个肩膀稍微靠一下该多好?那么就靠一下吧,啊呀不行,我要独立,我还是不要靠的好,可是,难得有这样的人,真的不可以靠一下么,我好累好怕,那么就一下吧,一下,整个世界就只有他可以靠一下了。这种战战兢兢的不信任感导致对但凡正常的人都会有保持距离的理由,除了杉村这样实在是人兽无害的类型。但是,就是对他,也不是很快就能求助,反而是抱着羡慕他妻子的心理,一点一点的堆积和放大杉村的善解人意,眼里能容得下的世界越来越小,委婉的话也越来越赤裸裸。到头来,间野被家暴男操纵了人生的走向,事件结束,看到更大的世界,或许是对她最好的成长。

  最后说说杉村。看着杉村,我真的好想说真憋气啊,最能意识到人生不应该被操纵的人反而是最不自由的一个。被这个那个牵绊,被家人同事依赖,如果说最初好奇害死猫,他后来已然发展到飞蛾扑火。明知真想的结尾牵引着另一个真相的暴露,还是义无反顾变本加厉。还有个缺点,就是觉得我们需要心照不宣,我们一定心有灵犀,我们一定可以互相理解。不,杉村你错了,人都是自私的,都不是在一个背景下思考问题的,你的宽容不是别人理所当然就愿意接受的,你这样的勇往直前,不是谁都愿意追随,而被你操纵的人,不也是陷入了不自由的境地么?每一点探究事件和关怀他人的热情都是他无力追求真心的麻痹和逃避,说到这一点,我就对金多会长没有好感,看得最清,却做得最狠,因为他,谁都没有幸福,把个个人的人生玩得好红火,说不定他才是对训练者那一套最明白的人。回到杉村,他脑子清楚,特别是渐渐看到自己在家庭中几乎是个可有可无人,想用收回一点自主权来改变,其实是想让妻子更依赖一点,更能有力保护她一点;可惜,妻子对他的依赖却因为他无力控制家庭因而无法满足渐渐的减少,想要追求独立。这其中,又是金多会长做的好事:会长要杉村关心妻子,妻子被会长保护到没有实质需要被保护的机会,被保护的需求降到了最低点的“日常爱”,会长却派任务给杉村,让他离“日常爱”越来越远。大公子好多时候演得有点犹豫,就是不知道稍微放一点好还是收一点,眉头皱得有点审美疲劳,所以看他绝对隐忍和愤怒释放的时候会感觉更好一点。

  所以说,到了最后,恶人们依然还是恶人们,丧钟没有为任何人而鸣;死者以为自己是悔悟的彼得,但是却没有耶稣向他们微笑。

  《彼得的葬礼》影评(八):我们现在幸福吗&我现在幸福吗?(系列评论)

  我们现在幸福吗

  2014年7月14日

  “我们现在幸福吗?当然幸福。不能奢求太多。人生本就由恶毒、苦涩、不合理和微乎其微的美好事物构成。”

  在2014年夏季最新日剧《彼得的葬列》的开头,男主角杉村以一种很平和的语调向观众呈现了这段他个人关于幸福的独白。我猜,可能有些观众会惊诧于拥有美好家庭且生活无忧的他竟然对“幸福”的标准定得如此之低。不过,如果你之前也曾看过这部日剧的前篇《无名毒》,应该会记得原作者宫部美雪对“普通人”的定义也很“宽容”,或许就会变得释然。

  前不久,我看过一位外国作者写的一篇文章《你的工作到底赚不赚钱》,最后一段是这样的:“最后还总有人挑战,说那为什么有些人既赚钱,又幸福,还发展好?这种事,第一是因为你很傻很天真,看个艺术照就以为是真人。第二是因为人家整体能力高,所以每个都不错。如果你也希望这样,就需要好好修炼自己的职业能力,同时控制自己的欲望。因为能力与欲望之间的空间,就是你的自由。”

  这么看来(当然,我也相信),这世上的确存在着那种诸事如意的幸运儿,不过,大多数人的人生,大概就像被许多人羡慕着的杉村说的那样:如果你不奢求太多,就已经算得上是幸福了。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我承认,我基本上认可这样的观点,甚至还觉得,原作者正如一些评论里说的,骨子里应该是个温暖的人。虽然说,这个关于幸福的定义,总让我想起剧中杉村的同事在谈及主编在公司里的尴尬地位时说的那句话:“虽然有点过于自虐了,但事实就是这样的。”

  然而,就是这么低标准的幸福,也极有可能会被那些作者用很“宽容”的标准定义的“普通人”或有意或无意地破坏,至于那些在这部剧里就要粉墨登场的、那种因有着更强劲的野心和恶意而从“普通人”的队列里脱颖而出的、有着更强大的杀伤力的“坏人”……在他们面前,这本就很脆弱的幸福,就更显得不堪一击了。

  但幸福对我们人类来说,实在是太过重要了,所以,这个夏天里,当《彼得的葬列》通过杉村和他的同事们在采访回城的公交车上莫名被一位老人绑架为人质、来讨论我们的人生和幸福被陌生人暴力破坏的可能性时,另一部我很喜欢的、也是改编自名家作品的最新日剧《家族狩猎》,则是通过描写各种残缺有问题的家庭来展现个人幸福被自己最亲近的人掠夺后所造成的无法弥补的伤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部直面残酷现实的悬疑向日剧里,还都不约而同地关注了同一个人类现阶段的不治之症:阿兹海默症(也就是通常说的老年痴呆症,也可以称为认知障碍症)。会出现这样的巧合,大概和日本已经进入超级老龄社会(日本65岁以上老人人口数已经达到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有关。

  《彼得的葬列》里,杉村他们去采访的那位公司退休高层的妻子,虽然三句不离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令人倍感心酸的是,她丈夫明明就在跟前,她却已经不认识了;《家族狩猎》里,女主角冰琦游子的父亲只记得8岁时的她,他生活无法自理而且常常走丢的状况令游子和她的母亲每日疲于奔命……曾经那么聪明可靠、举止得体的一个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竟然只能像个孩子甚至像只动物一样活着,这是多么残忍可悲的一件事。

  或许是因为我们中国正在飞速迈向深度老龄社会(比日本的超级老龄社会要低一级,不过,也很快就会赶上了),所以,在最近的大半年里,我至少看到不下二十篇的文章或报道涉及阿兹海默症,其中印象最深的一篇是《“认知障碍国”》,里面充斥着“认知障碍患者”、“夫妻双方认知障碍”和“认知障碍停职”等可怕字眼,令我觉得触目惊心。而且,摆在我们中国人面前的,还有一个不容回避的严峻事实:在进入深度老龄社会后,因为我们的绝对人口数倍于日本,所以,将来绝对的认识障碍患者人数也会相当惊人……我简直不敢按《“认知障碍国”》一文里的描述去假设我们的未来了。

  不过,只要想到今天的我仍然还算年轻,头脑清楚,而且父母也还很健康,我就会安慰自己,还是别想太多了,努力保有现在的幸福就好……明天的困境还是留给明天的人类去面对和解决吧。

  《彼得的葬礼》影评(九):这掺杂着善、恶、孤独的人生啊。

  「彼得的葬礼」,最初是冲着高桥一生来看的。

  性善?性恶?如果从片中的主题来看,「恶是会互相传染的」,大概是坚持性恶论吧。

  可是善呢?暮木一光老人临终时的善,田中先生的善,发生在他拒绝接受钱款时。女司机反而让我印象深刻,「当田中先生说出自己不要钱款,态度发生180°大转变时,她诚实分析家庭情况,告诉大家她从拒绝钱款到接受钱款。」我想,敢于向大家流露「自己内心不那么“正”的想法」,也是需要勇气的吧。这也正是人性中“真”的一面,虽说看上去不那么“美”。可是,或许真、善、美中,对自己真,且把真实想法说出,并且尽量不伤害他人。这也是“美”的吧。

  坚强的单身妈妈呢。

  剧中有许多单身母亲的形象,哪怕最初幸福动人的菜穗子,最终也成为了单身妈妈。

  当她与衫村离别时,说,谢谢你告诉我,要靠自己向前走。

  之后,菜穗子会变成一个更加坚强的大人吧。之前,一直被爸爸、丈夫保护着的女孩,也会成为一个坚强勇敢的大人。

  暮木老人,在活着的那么多年中,遇到了那么多的恶。我理解,亲人之间的恶,大概是最让孩子心碎的了。那么多年中,他大概不止一次幻想自己在同家人一起被埋葬在墓中,该多好。当自己变成一个坏人,他会安慰自己,之前的暮木已经被埋入墓中。自己,只不过是借着他的皮囊,苟延残喘而已。其实我一点都不怪暮木。他被经历了那么多的恶之后,向人间播撒恶的种子,有错吗?以德报怨,那用什么来报德呢?被至亲残害至此的暮木有错吗?那些被骗的人呢?他们有错吗?或许有。「贪婪」,这大概是这些人所共有的错。正因人皆有错,在我们播撒“恶”的种子时,完全可以将责任一推了之。相信暮木老人在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安慰自己的吧。因为「性恶论」,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对任何人所造成的伤害推给各人自身。可是,当看到垂垂老矣的迫田女士,暮木老人看到了压在自己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做出了其后的举动。

  在这里,还想分析分析坂田君与暮木老人。同样是劫持大巴的行为,不同之处在于——暮木只是说了三个人的名字,这三个人的名字有着巧合性,可以是A/B/C,也完全可能是D/E/F。而坂本,他在车上哭诉的是,「要抓住所有的坏人,这样才不会有人继续受伤」。在这里,可以看出,老人已经接受这个世界的残酷,他知道世界并非黑白,他知道尽自己一己之力的程度有限。对于是否能找到这三位人士,老人其实是「无所谓」的。因为那时御厨已死,暮木老人也仅求一死而已。而坂本君呢?因为年轻,他依然觉得世界非黑即白,依然对世界抱有美好的幻想。认为「没有了坏人,剩下的就都是好人」,可没想到「屠龙的少年杀死了龙,之后,少年自己却成为了那条龙」。正如坂本君自己原本厌恶骗子,最后,自己却成为其中一员。

  所以,这个世界究竟是怎样的?片尾,岳父与衫村的对话隐隐告诉我们:孤独、恶、痛苦,偶尔掺杂着美好。它没有太好,却也不像你所想象的那样糟糕。你可以像牛郎君一样,照样单纯得活在自己愿意相信的单纯的世界中,也可以去播撒恶的种子,或者选择做几次爱的尝试。片中穿插着北见先生徒弟的那个段落中,被怀孕的妻子刺死的诈骗集团的男人的最后举动,是善?还是恶呢?善和恶,真的有明显的界线吗?如果默认「人」本身应是「利己主义者」,那对自己善,有错吗?对自己善时,如果不可避免要伤害别人,作为「普通人」该如何选择呢?如果认为人不应该「利己」,那……或许太单纯了吧。

  等等,到现在都没有提过高桥一生。他的一生,是「利己」的吗?照顾老板,爱慕菜穗子,照顾桃子。或许如果没有最后的牵手照,我们大概会觉得这个男人真的如图忠犬一般守护自己所爱的人,却无论如何把持自己「不逾矩」。但是,如果真的有一个适当的机会,作为男人,怎样能不动心去抚慰自己深爱且受伤的女人呢?人性(或者兽性)中,「占有欲」都是无论如何无法被剥夺的。也正是人性中的种种弱点(或者称为特点),使我们成为了情侣,组成家庭,社会。互相爱慕,也互相伤害。

  这样说着,人生好像无论如何都是很无聊的样子。我们奋斗、努力,满足的终究是自己的欲望。我们带着面具,也习惯且乐意面对同样戴着面具的其他人。我们深知人性的弱点和种种的不美好,却努力寻找着一个能让自己感受幸福的生活。或许,此时,当有人拍着你的肩,告诉你,人,总归是孤独的。你的眼泪,已经在眼中打转了吧。

  不美好的生活,是否还值得去经受?我们到世界善经历的这一切,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吗?当看着火车外郁郁葱葱的绿,看着延绵的山。他们不说话,但他们知道,人生,不过这样,平凡得继续着。

  《彼得的葬礼》影评(十):杉村世界中的善与恶

  恶是会传染的,人生本来就是由恶毒、苦涩、不讲理和微乎其微的美好事物构成的。在杉村的世界里充满着恶,恶在传染,在膨胀,在不断的变化着。

  杉村三郎是善的象征,陪妻子参加家族聚会时,杉村面对早已预料到的情况还是感觉无法面对,而当妻子邀请他再次参加时他还是答应了;面对突然出现在自己世界中的间野时,即使心中对间野有感觉,即使间野一而再再而三的暗示,他始终会想到妻子和孩子,也会因为拥抱了间野而感到自责,这与妻子的出轨形成了对比,妻子将出轨的原因怪罪于杉村的侦探情节。与间野的出现一样的就是与妻子发生不正当关系的助理桥本,他总是在妻子最脆弱的时候出现,一次又一次的考验这夫妻二人的关系。

  面对世界的恶,杉村无法与之对抗,唯有逃避,家族的恶,妻子的恶,同事的恶,劫犯的恶,被害人的恶,于是他将心思全部放在的案件上,以此来无视这个世界。杉村的丈人在这里也是善的,他是唯一一个支持杉村的人,当杉村选择离开时,他拍着杉村的肩膀说:”会很寂寞吧。“,他明白杉村的优点,也知道家族的恶。

  ”这样人畜无害的性格才是最好的吧“、”这样的性格现在可不多见了啊“,杉村的善是这样的弱小,却无法掩盖光芒,人们的感叹更多的是羡慕和嫉妒。最后的最后,他选择的逃避,这就是世界,善无法靠一个人传染,而恶会在人们心中滋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