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DER》经典影评10篇
《BORDER》是一部由桥本一 / 波多野贵文执导,小栗旬 / 青木崇高 / 波瑠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犯罪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BORDER》影评(一):20140910, s01e02, mark.......
20140910, s01e02, mark.......
《BORDER》影评(二):人性的恶,你是否敢面对
这部剧又一次证明,日剧在洞察人性方面是多么的才华横溢。不矫情不拖沓,大概就是我喜欢日剧最主要的原因。你以为小栗旬看着波瑠的眼神满是钟意和温柔,他俩就要出现谈恋爱的戏码?你以为石川把致力于实现完全罪恶的凶手推下天台,故事还会继续下去,讲述他如何堕入深渊万劫不复?Naive。出其不意,戛然而止,是日剧最喜欢的手段,没有说不完的废话,灌不够的注水情节,有的只是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也许剧情在某些地方的确有些中二,两个gay里gay气的黑客和专门打探消息的大叔的确有些投机取巧,但这并不影响这部剧的质感。再说说小栗旬吧,不愧是我最喜欢的几个日本演员之一,他的演技至今从未让我失望过,不管是偶像剧,刑侦剧,还是历史剧,他的演技永远保持在高水准,稳中求胜。印象最深的是小栗旬在剧里的几次落泪,有时是愤怒中又有几分不甘,有时是感动中带着同情,不论是怎样的细节,他从来都能拿捏的恰如其分。而这部剧最神的地方在于,没有完全正义的角色,哪怕是看上去最正义凛然的石川,最后也只能沦为正义的奴隶。这部剧用了八集的内容来引出最后一集的终极问题:正义与罪恶到底如何区分?这几乎是国内目前的创作环境绝不允许出现的设定,好人在最后怎么能不实现正义?坏人在最后怎么能不被制裁?而这样简单粗暴地区分正邪的方式,早已让人觉得索然无味,内心毫无波动。为何我们会如此惧怕探索人性的恶?为何我们如此相信人性的本质一定是真善美?又或者,我们为何如此麻痹自己,不愿去对此质疑,即便有人质疑,最终也会被用各种手段禁止出现在公众视野,仿佛任何程度的质疑都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玷污和侮辱。我只觉得,再这样视而不见,自欺欺人下去,我们只能是越来越盲目,越来越脆弱,越来越迷失。不敢于正视自己,不敢于面对真实,曾几何时我竟真的相信,眼前这个哆哆嗦嗦战战兢兢的泱泱大国,曾以海纳百川胸怀宽广自居。
【第九集】不得不说导演最后这一刀补得挺狠啊
按照常理来说到第八集找到开枪打自己的凶手就应该game over了,也能算是个happy ending吧,没想到编剧丧心病狂的补了一刀,难不成这是为了点题·······BORDER········
追完东京喰种,又看了border。似乎日本编剧们都偏好把男主角设计成温柔又善良的人,本来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意外的获得特殊能力,变得强大之后不得不去承担正义之名,保护大家、维护正义变成了他们必须去做的事情,这算得上是代价吧,但明明都是普通人呐。
看到有影评说,只有栗子能够感受逝者的悲恸和世间的无奈,从第一集到第九集越来越憔悴了。三口之家感谢栗子的时候、找到第七个受害者的时候、面对善良的杀人犯的时候、悄悄的在逝者家里看他女儿录像的时候、回忆哥哥自杀的时候、那个大学生对他说‘没关系,已经足够了’的时候、逝者直指凶手的时候、还有那个小男孩和他告别说着‘谢谢你’的时候、以及最后那一句‘欢迎来到这边的世界’的时候,这么多时刻的感动、欣慰、无奈、挫败、失望还有那么强烈的自责感,“错的不是你,是那个卖玩具的坏蛋”也许石川警察想说的是“错的不是你,是这个世界”。没想到在前几集以凶手得到惩罚大快人心的剧情结尾,尽迎来最后石川走近黑暗的结局。
总是觉得,石川警察是一个特别孤独的人,一个人面对逝者,一个人去追捕凶手,尽管身边有很多关心帮助他的人,但感觉他的心里谁也没有走近过。
《BORDER》影评(四):一个开外挂的孩子被删号的故事
某个网游开服后,有个笨笨的萌萌哒连轻人,整天只知道在地图上傻乎乎跑来跑去,连个自行车都不骑,无论去哪里都靠11路。
后来一天公会战时,这个连轻人被人打爆了头,偶然之间接触到了外挂的世界,从此他对外挂上了瘾,一次次解决了别人解决不了的BOSS。
而随着对外挂的多次使用他产生了外挂依赖症,一开游戏不是满地图刷怪,而是跑到没人的角落去开挂。终于有一天,这个连轻人遇到了外挂不能解决的问题:
第7集:GM的亲戚,无论连轻人怎么开挂都搞不到别人。最后人家GM安排亲戚带着装备钱财转到别的服务器逍遥去了。
由于长期使用外挂,连轻人产生了自己是上帝必须要主持正义的错觉,于是最终和那位极端高玩同归于尽,一起被删号了~
一个忧桑的故事......
本人也是胆肥的人,但是刷完Border连做好几天噩梦,总之十分精彩
----------------------------------【警察的噩梦是破不了案】------------------------------------------
短小精悍的日剧总是层次鲜明,内容丰富。Border的主要题材就很有看点,能和死者对话的警察,想当然会觉得捉拿凶手轻而易举,编剧也这样想的话只拍一集就够了。
实际上Border在与死者对话的基础上每一集侧重不同,而且触及的问题越来越深刻,主人公石川警官的心理也一点点沉沦,随着剧情展开从有点“丧”的菜鸟巡警,变成了凌厉狠辣的刑侦高手。
从知道凶手寻找证据,
到死者自己也不知道凶手是谁,
到死了还要跟石川斗的恶鬼
原本应该让凶手耿耿于怀的死者成了石川警官心里的结,他成了受难的西西弗斯,罪恶丛生的城市里死者接连不断地出现在他眼前,不能为死者抓住凶手的愧疚和愤懑一直在惩罚和折磨石川,他知道的真相越多,责任就越大,抓住凶手成了他的执念,这个担子越来越沉......他开始用不光彩和违背警察道义的手段缉拿凶手,正义得不到伸张的时候他屡屡情绪崩溃,青筋暴起。
安藤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石川在将他推下屋顶的那一刻眼里除了愤怒还有恐惧,他害怕见到以后可能被安藤谋害的小孩子,那推上山顶的巨石将再次滚落,他将无言以对,形神俱灭。
神来之笔是中间有一集,先入为主的谋杀最后竟然是逗逼死者冈部想要玩跳高高,结果失败撞到栏杆意外死亡,一开始失去记忆的冈部像个没头苍蝇一样缠着石川,石川一副无奈宠溺的样子,走过警戒线的时候还撩起来让他先过,虽然冈部是个鬼。比较轻松搞笑的氛围缓和了Border的沉重。
-------------------------------------【小栗旬的演技】-----------------------------------------------
我私心以为这是老公演技最好的电视剧,也是最贴近小栗旬本人性格基调的角色(完全是我自己的yy)。
石川的底色是“丧”,一开始的理解是平庸小人物的丧,言少性讷,总是含着胸手插兜,盯着脚尖独行。在靠后的自杀案件中,石川对着宅男黑客平静地说出自己哥哥自杀的往事,好像自言自语,无法原谅自己没有察觉到个性阳光的哥哥内心的空洞,石川的心里从此也有了一个空洞,他的常态是一种无力感,眼神黯然,说句矫情的话,he's always blue,总是悲伤,提不起兴致。
他的情绪起伏都来源于案情,第一个案子走到狡辩的罪犯身边时,石川警官步伐笃定,眼神冷峻,俯身低语,说下让罪犯战栗失范的话。坐在餐桌上愤慨地申斥犯罪嫌疑人的母亲(也是帮凶)时,双目睚眦,热泪滚流,一字一句好像从天而降的审判之神。举着死去的勤工俭学大学生微笑的照片,直面道德沦丧的官二代,他内心的重担已经让他近乎窒息了,他面若死灰,似死神的化身。杀人之后的石川形容枯槁,眼神涣散,好似灵魂出窍,他的内心天旋地转,“正义使者”的他要如何直视自己呢?执行私刑,夺人性命的刽子手?
整部剧鲜少谈及石川的家庭,除了自杀的哥哥,我们看不到他的房间,看不到他借酒消愁,看不到他为情所困,最常见的画面是他一个人呆在单位,在黑暗中对着笔记本查案,白衬衣皱着,领带松开,双眼红通通,旁边摆着外卖餐盒。这是一个被命运,被死神奴役着的人,他没有了个人的生活,没有追求社会意义上的欢愉的权力,他必须放弃一切来伸张正义。
可是没有人会怀疑他是一个好人,尽管自己的生活缺乏家庭等重要元素,看到受害者被剥夺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鲜活的生命、实现理想的机会,石川会为他们流泪,因为他能看见死者死后的惊惧,痛苦,遗憾,能听见他们的嘱托,致谢,他的痛苦又比别的警官深刻无数倍。
他也会流露出对真善美的珍惜,譬如带着死去的逗比冈部闯进家里播放家庭录像带,冈部消失后他一个人带着微笑和泪水观看这家人曾经拥有的幸福。蹲在地上看着同事的睡颜,他也会自言自语开玩笑,然后用被子蒙住同事让人憋醒。那一潭死水里也会泛起粼粼的波光。
栗子本人做节目总是一副不耐烦和眉头紧锁的样子,对身边人也是很客气地友好着,因为他不演戏时藏不住身上的挣扎焦虑和叛逆,不是柔和想要取悦你的颜色,而是赤裸裸的对抗的姿态,年长后,他摆出了松弛的样子,实质上仍然是挑衅,上下求索的。尽管家庭出身幸福而优越,他的内心却有困惑,有不满,莫名地想要打破生命的禁锢。
他是离群索居的美丽的野狗,带有乖僻的疏离感。但是栗子偶尔眷恋人间温情的样子也很可爱。
题外话,我觉得栗子性格基调的另一部分是吐槽,所以演银酱性格也不违和
-------------------------------------【川井宪次的配乐高级】---------------------------------------
破案情节就是比较好的刑侦片,但让我做噩梦完全是因为川井宪次的配乐。
这四个字就解释了一切哈。大神就是大神。
悬疑的时候悬疑,恢弘的时候恢弘,但是有很多瘆人的场景,按照以往套路该有瘆人的音乐出现了,竟然没有,什么声音也没有。
配乐除了操控观众的情绪之外,也是第四堵墙,建立了一个心理安全区,你发觉自己是局外人,是观影者,但是没有配乐,只给你一触即发的故事,和自己的呼吸声时,你会骤然感觉自己也在案发现场,才是真的恐怖。
《BORDER》影评(六):以为得了buff 其实是debuff。
能与死者对话,好像是很大的一个外挂,其实反而给自己带来巨大压力,以及对死者产生不该有的私人感情,从而影响客观判断。小男孩的谢谢,把男主所谓的踩界式正义感点燃,酿造了一个民间判官的悲剧。
又是一个探讨正义和过度正义的故事。结局我栗子是被变态杀了吧?所以意思是 踩界的“正义使者”都没好下场?除了法律意义的死刑,没有人有资格剥夺别人的性命。杀人的正义 和邪恶,其实没有区别。
其实这部剧为了凸显主题,刻意把警察白痴化了吧…全剧完全没几个证据是搜查科发现的,线索完全要靠男主自己掏腰包找线人。搜查科表示不想背这个锅…
犯罪有两种。一种有理由的,为情、为财,这种很好查到线索。另一种是没有理由的,杀人犯杀人仅仅是因为自己心理变态。就像最后一集的大叔。没有动机,没有证据,没有和死者的关系,看似很难破案。但恰恰是这种心理变态,他们不可能忍得住不继续作案,往往最后会演变成连环杀人。既然已经知道凶手,其实只要盯紧他,到他下次犯案就可以抓住了。所以serial killer怎么抓,请看美剧犯罪心理哈哈哈哈哈。答应我,不要私刑好嘛栗子!
《BORDER》影评(七):让我想起那些年抄答案的往事
2014春季日剧情报检阅时,压根没打算把《BORDER》纳入自己的观影清单中,毕竟霓虹刑侦题材多得有点泛滥,然而这部收视低开高走、口碑尚可的剧又重新引起我的关注。
原以为无非是老套的顺推剧情,结果开场刹那就扇了自己一个耳光:怎么主角居然先中枪倒地流血不止,能生龙活虎痊愈也罢,还习得“与死者对话”特殊能力,仅花20分钟就把一切理顺;这小子倒挺聪明的,很快懂得直接问凶案死者:“凶手是谁?”破案逻辑演变成从答案倒推找罪证。好吧,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似乎还挺带感的,剧中涉及各类死亡案件,如何隐蔽地从死者口供与凶手犯罪事实关联,甚至动用非法手段、捏造证据成为亮点。让我回想起,自己曾在读书时也有过相仿的经历与快感。
这是一个关于一名成绩长期处于中上游却几乎不独立完成习题、作业既好学又懒散的个性学生的故事。
初中时,每学期他都会力争当上班里小组长一职,因为小组长负责晨读前收齐组员作业再交给科代,过程中能轻易达成抄作业的伟大目的。对于抄袭他有自己的一套原则:内容全搬会被发现,全错会被扣罚,如何有技巧地抄是一门技术活!通常他会先把同学的答案看一遍,看着解题思路一步一步理解然后完善修改或换个方式表达,最后变成自己的答案。
到了高中,学习难度飞跃式增大,为迎战高考“题海战术”是普遍手段,学校会让学生不停做外援练习册训练甚至用于小测考试,一大堆地狱模式的变态题想想都要颤抖。尽管一般习题册尾页都附上“标准答案”,但狡猾的老师总是先把答案页撕下才分发。
有一次,一本忘记被撕下答案的代数习题册落到他手中,此事必然不能公开,怕传开会被老师没收。不料世上难堪的事情还可以是:习题册只给出了最终答案,但没有解题过程,好比一本武功秘籍,有招式没有心法,这出版社太坑爹了!
题目终究还是要做的,只能硬着头皮从题目与答案中找桥梁。
往时互联网不普及,尽管他是作弊,也需要翻阅教材看范例,抛砖引玉向尖子生求见解,甚至不断套公式尝试。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代数成绩渐渐成了班内前尖,小伙伴以景仰的目光投向这货身上“这题超屌,你居然这都会!”。他只是默默回应一句“灵光一闪而已,直觉吧。”老师视乎察觉到什么,于是对他说:“你的答案虽然正确,但解题思路偶尔有些牵强,要多灵活参照课本的思路。”记得当时他只是不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终于有一天,近乎高考最后一道难度的终极题目推倒了他,知道答案却就是沾不上解题思路边,耗了几个小时,无论各种解题方式都无法求证,于是他一怒之下把习题册撕毁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回过神来,看着《BORDER》的结局也是很无语地结束!
《BORDER》影评(八):短评写不下
这个假期追剧的最佳。从制作到演技到情节。单说剧情。 看到和死人说话的技能以为是套路的推理,但每一集都有突破,越来越好看。 第五集温馨可爱又看到石川的内心缺失,第七集是唯一没解决的,就算有上帝视角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正义太苍白,也是石川一步步越界的推手。 第九集开放理解,我认为是石川把坏人推下了楼,不是想象。而坏人说【欢迎来到这边的世界】,我理解是精神越界,坏人说过【正义者不能为了正义杀人,而邪恶者可以】,石川最后亲手制裁了坏人,不再是前面的小打小闹,是彻底的越过了正义的边界。 我觉得至少在剧集里石川没死,这是比和坏人同归于尽更残忍的结局。坏人到最后一句话都是得意的,他清楚认识自己,而石川做不到,看着坏人尸体的时候是他最彻底的败北,不仅正义战胜不了邪恶,连自己都成了邪恶的一部分。 结局非常精彩,编剧够狠,当坏人和好人一样坚定时,正义者有太多束缚,绝对的恶必然战胜正义,正不胜邪。border太难琢磨,生死善恶都没有绝对的界线,石川说要一直维护正义,【直到世界不再有恶】,他的问题就在于认为一切都有黑白两面,其实善恶是永远存在的,甚至是并存一体的。石川说【永远不会偏离正义的路】,其实从第一次看见死人起,他不择手段的维护正义,就一步步越过了border,没有人可以成为神,看到不该看到的东西必然要付出代价,这个内心空洞又善良的年轻警察,最终还是被自己认为的善吞噬了。
[寒假进了日剧坑,冲着栗子看的,遇到校阅女孩里的章鱼,无间双龙里的何炅叔,都是很棒的人,遇到这样的良心剧很惊喜。整部剧的栗子都超级帅,天台五分钟真的演技爆炸啊啊啊!
最后一句 有手术还是早点做了吧。
《BORDER》影评(九):善惡之間
相當精彩,整個故事,男主角一直有墮落的危機.
order是界限,為了你心中的正義,你願意去到有多盡?
你願意付出你的靈魂嗎?
你願意和魔鬼交易嗎?
比如歌德的浮士德,人擁有了神一樣的能力,是否就可變成神了?編劇的答案是否定的,到最後...只會變成魔鬼. 大森男朋在劇中,就好比浮士德中的Mephistopheles ,是魔鬼的化身,他的存在和主角之間的關係,就好比,小丑和蝙蝠俠之間的關係,像太極之陰陽.是一個銀幣的兩面.
到最後男主角成了殺人兇手,徹底入魔....原來他不是蝙蝠俠....而是雙面人
但是這個世界真的存在絕對的邪惡,比如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如果要遵守正義的原則,根本不能把它們繩之於法.你要捉他們去審判大前提是你要擁有打倒他們的力量.到最後還不是要戰爭解決?
為了正義的目的是否可以不擇手段?用不正當手段得來的正義,還是真正的正義嗎
《BORDER》影评(十):黑暗能否指领我们走向光明?——BORDER剧评
日剧无一例外的能带给人哲理般的思考……
利用周末看完《BORDER》,短短九话,每话四十五分钟,干净利落的四百零五分钟,生生在我脑海里抛出无数个命题。开放式的结局,令人回味无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石川警官(小栗旬 饰)在查案中,被歹人用枪击中头部,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又活了过来,因取出子弹的手术风险过大,只好带弹生存。这颗差点取了石川性命的子弹,却让他拥有了异能:直接与死者对话。自此,经他手的案件变得简单明了……罪恶显得无路可逃……
一话一个刑事案件,一话一个故事,一话一个破案过程,一话一个典型犯罪……没有悬念……没有惊喜……
《BORDER》似乎只是一个主角开了强大外挂的游戏,罪犯由被害人的鬼魂直接指认,由结果倒推前提。石川在翻云覆雨的黑客高手,无所不能的黑社会奇人异士的帮助下,大快人心的发现罪证,大快人心地解救无辜者,大快人心地惩治罪恶……
长镜头制造出的幽深画面,慑人心魄的配乐,让我沉迷于正义终将弘扬的快感之中,暂时忘记了,指认施害者的鬼魂在此界是见不得光的,给予石川助力的黑社会一行人,也是隐在社会的阴暗角落。
帅气的男警官,漂亮的女法医,一对聪明绝顶,知识广博的破案拍档。从第一话到第六话,我差点将其当成加了罪案噱头的偶像剧,而忽略了编剧每一集都想要传达给观众的精神细节……
光明,我们只需要光明,无需在意光明来自何处!
直至第七话……
编剧给出了一个设问:“当黑暗遇见更加强大的黑暗,结果会是怎样?”
正如此话的标题:“败北!”
第七话的案情最为简单明了,官二代驾车撞死了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后逃逸,目击者连车型车牌都记下了,第一时间向警方报了案,义愤填膺地提供了证词,并肯请警方将罪犯绳之以法。坐在副驾驶上的肇事者女朋友亦心存愧疚,几欲向警方报告实情。无需石川对话鬼魂,无需黑客高手窃取监控信息,单凭这些,案情已然做实。
可在黑暗的权力之手面前,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肇事车辆被连夜销毁,目击者改变了证词,女孩惨遭灭口……即使石川洞窥两界又如何?黑客游走网路找到肇事车辆的信息又如何?目击者良知倍受谴责又如何?肇事者早已坐上飞往加拿大的飞机,逍遥去了……
这次,凭借黑暗的指引,石川没有实现正义……
石川的心灵被不能言说的痛苦占据,开始被黑暗反噬,他太想要光明,不管不顾也要实现正义……
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思考,正义是什么?光明又从何而来?
石川要求黑客在网上散步谣言来中伤肇事者,正如黑客所言:“他想要对肇事者动用道德私刑!”
他,一步步跨越border……
剧集写到这开始与前情遥相呼应。第三话里曾讲述一个年龄够不上刑罚惩处的犯罪少年,在成年走向社会之后,被道德压力弄得无法生存,就算易了容,也仍被人肉。因生计无着,欲撰写当年犯罪经过的书籍出版,受害者亲属不愿公开提及往事,加上心中多年积怨得不到宣泄,终于出手杀死了当年的犯罪少年。
为了让罪恶受到惩罚,生出了另外的罪恶……
这一切罪恶的源头到底在哪里?
在第七话里,石川的心中也开出了恶之花……
这恶之花在最终话里结出了恶之果……
石川遇见了一个宣称绝对犯罪的人,犯罪本身就是动机,也是目的。经过缜密的安排,严丝合缝的准备,此人诱杀了一个与其毫无瓜葛的孩子。没有任何证据指向犯罪者,石川因有鬼魂的指引,成为了此界唯一知道凶手是谁的人。
石川穷尽了各种手法,甚至不惜自残,栽赃嫁祸,凶手却仍逍遥法外……
异能变成了石川心灵所不能承受之重,他的眼角总是噙着淡淡的泪意,那是他灵魂被一寸寸撕裂的痕迹……黑暗狰狞地占据了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全剧最后五分钟,一条悠悠的长镜头,女法医官在此界的身影渐渐模糊,教堂圣乐般的配乐骤然响起,石川含泪奔跑在通往彼界的路途中……
将凶手推下天台的那一刻,石川也坠入的无间地狱……
最后一话的标题叫:“越界!”
但这个“界”在哪里,却并不是那么清晰!或许,从他能与死者对话的那时起,这个界就已经越了。又或许,在第五话里,他在鬼魂的陪伴下,进入鬼魂原来的家时,他就已经混淆了此界与彼界的差别了。
最终话的那位犯罪者反问石川:“你怎么知道那孩子就是纯洁的呢?”是的,那孩子如果不是心存欲望,怎会被玩具诱惑,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呢?
石川始终没有明白,光明与黑暗本就是一体,正义与邪恶互为镜像……
忽然有点明白,为何基督教里有原罪之说,人类自身带着黑暗的七宗罪,如何能实现自我救赎?
聪颖如石川不能,我们呢?难道就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