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要进前十》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要进前十》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5-11 21:3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要进前十》观后感精选10篇

  《我要进前十》是一部由毕鑫业执导,隋凯 / 席亦舒主演的一部剧情 / 短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要进前十》观后感(一):不可复制的是青春

  作为一个昨天刚看了高考成绩的孩纸,看电影的时候我想着,我乐了,能让观众真乐的就是好东西台词好玩儿,演员不错,第一次发现原来我还能听着凤凰传奇的歌让眼睛变成水球儿。十七天以前我妈都说没事儿好好发挥就成,昨天过后我妈也没说我什么,说实话我不在乎大学这种东西,我也不在乎自己面子哥们儿姐们儿就那么几个,谁不知道你什么底子啊,也没什么好装的。

  说是为了自己读书,也没读出个什么名堂,说为爸妈读书,也没把名堂读出来。其实我挺在乎每次大人们谈论小孩子成绩的时候我爸妈的心情的,他们的强颜欢笑,故作轻松,每一次我都记得。真心疼!

  没做过弊的都不算学生!作弊这事儿我也干过,不过没像电影里那么夸张去买题。每次作弊都特别期待成绩快点下来,然后回家笑得满脸牙告诉妈妈:“麻麻我这次考得可好了。”说完只敢看一眼她的笑脸转头就走。因为那笑脸建立在我的谎言上。

  高三最后的几次模拟考,那成绩真是比纯净水还纯。我换一种方式跟妈妈说每一次的成绩,我说这次比上次考得好,这次比上次差了一点点。不管是哪种,妈妈每次都会说加油。考得好的时候让我继续努力,考得差的时候安慰我不要担心继续努力。很老套的话,每次都能听得我心里酸酸的。

  我到现在都没搞明白读书是为了什么,后天就填志愿了,人人都来问我想去什么地方,想报什么学校。我一点儿想法没有,能报哪个学校就报哪个学校,学校在什么地方就是什么地方,反正不管在哪儿都在中国的版图上,在哪儿都没差。有人说,你好淡定啊,心态真好,我只能一笑了之。一哥们儿说,你这心态不对啊,你得对自己的将来负责,再怎样得选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吧。他真相了,其实我不是淡定,也不是真的不在乎,只是事实摆在那里了,我恼也没用,只有无奈,还有就是,我是一只乌龟。更有一哥们儿直接去找度娘帮我扑腾学校去了。。。只能是,特感谢这俩哥们儿↖(^ω^)↗

  就我这态度,三个月前我也曾焦急过,后来发现焦急没用。那话怎么说来着,不能反抗享受,所以我就享受高三带给我的快感去了= =。所以到最后我也没进过前十。

  其实那作弊的心理抓得特准,因为每次作弊后跟爸妈说成绩的时候,都要带着一颗酸涩的心去跟他们报“喜讯"

  刚刚想了想,其实,成绩、名次、学的知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都放在我们青春中去了,所以才会尤其重视。我们重视的不是那点点虚荣,重视的是不可复制的青春。

  末了,真喜欢电影后面那段话:

  只是我心中还有一方净土

  即使在别人眼里寸草不生

  却始终一尘不染

  《我要进前十》观后感(二):青春应该让真的美点亮世界

  在我心里老谋子、顾城这样的艺术家实在匪夷所思。我觉得他们没有表现完整现实时代特色,最突出特点就是臊情,蛊惑情绪使人不理智。而且让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雄霸国家民族艺术家的宝座奥运会实在是突显软实力的弱弱。年轻导演扶持计划,年轻导演如今到了需要特别扶持的对象,那意思就像帮扶老弱病残五保户一样。毕竟还有人愿意扶持这是正确的。当年雄霸宝座的人现在成了葫芦娃的爹,我不愿意被这样的人代表,他完全可能了解现在年轻人心声,他是永远无法理解青年父辈人。

  在文人艺术家都在为生计焦虑,大家奋勇争先要做公务员的时代。美好的青年又该如何安放?80年代有人在大学里过渡透支国家教育给与学生的信任自由(包括高晓松等人)。虽然他们是无罪的,但他们让中国的教育管理客观上走上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应试教育,孩子们没了春游,没了实验,没了兴趣小组活动。我们被成绩和排名彻底绑在耻辱柱上,学生变成了工人,在家长老师高压下从事高强度学习活动,(虽然这也有好处,某些基础知识要求高的专业,学生从业素质很优秀,比如依赖数学物理化学的专业,像外科医生计算机生物材料工程师班级排名年级排名,莫名其妙的成为父母生活中互相攀比一种精神奢侈品。很多孩子经历过,因为他们的成绩差,或者有的只是稍微有点退步,父母就拒绝参加他们的家长会,相反考好了父母就挣着去参加家长会。片中解读为父母的虚荣心,但我觉得这更像一种病态。现在人只谋求经济利益过分唯一的价值判断。经济利益看似是最直接最容易判断最好量化,甚至有各种前辈学者煌煌巨著的经济规律各种公式,有规可寻。看起来这种追求和管理方向效率最高的。但当我们有了钱却解决不了生活中重要问题时,瞬间这个无懈可击的高效率价值体系就崩溃了。比如在对美的追求上;在青少年时期一生最美好的时代,到底该做什么事才是最有意义选择判断上;在父子平衡教育激励感情纽带尺度上,唯仕途唯经济利益最终都会被证实是大错特错的。该片就是这样一个逻辑吧。

  男主角买来试卷终于第12名,他们父子的冲突爆发后,却发现其实他们喜欢一样的歌曲,当初父亲为了激励儿子隔门对骂,不如坐下来一起哼唱一首歌。永远的老二(第二名)考了第一反而觉得失落,她知道真实的自己早已和父亲心中宠爱的人渐行渐远。梳仙人掌头的女生其实很喜欢马尾辫;打臭韭菜膈的男生其实也想口气清爽。我觉得最可爱的是第一名,他为了喜欢的人突然不假笑了。交了白卷作了最后一名被老师非议被家长骂,这样他喜欢的人就是第一名了,他又笑了,在一扇窗户后面笑得从没这么真实开心。这个画面安排有意思,似乎从一个不经意路过偷偷窥见的路人视角来展现,仿佛在向观众暗示,很多的真心和美好,并不是大张旗鼓鼓噪出来,或者人人都要广而告之的事,恰是那些惊鸿一瞥,那些有心留意生活点滴人才体会吧。我想第一名终于明白什么才是发在内心快乐真正的幸福究竟在哪里,这个安排让整个片子亮起来了。

  至于电影的表现手法,除了一些地方有点罗嗦和贫。我喜欢这个片子,其实它因该只有3星,但是我觉得只要经历过高三的人就知道它有多真实,这种真实在当下是难能可贵的。因为真实因为勇敢+一星!

  我支持艺术的客观真实,希望扶持计划中诞生更多能真正代言这个时代追求和梦想的年轻导演。让人不在青年时就放弃真善美的追求,给美好以出路让他们开花结果。如果实在做不到至少能人让对美好的向上之心绝望的晚一点,再晚一点。

  《我要进前十》观后感(三):很真诚的电影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觉得这是我看过国产最好的青春片,导演很细腻,拍出了孩子的困境挣扎,孩子总是比成人豁达,却又不得不为爱迁就。现实中当然没有哪个爸爸因为孩子没考年级第一而拒绝去开家长会,但是却有太多的父母将自己的挫败与焦虑无意识地推给孩子。父母的希望有时候真的是一把沉重枷锁,我现在读研究生,身边依然有同学活在父母的希望里,都是懂事的孩子,看着却不免让人心酸,导演以幽默的方式将这种心酸呈现出来,却又不想让电影变成麻醉剂和笑谈,所以电影没有一路乐呵到尾,而是将片尾留给了温情。电影中许多小细节都很戳人,比如爸爸和好成绩孩子的妈妈吃饭的那段,儿子给身边坐着的小弟弟夹菜,爸爸买的苹果手机是山寨的,儿子一直没说,印卷子的老师说服自己做亏心买卖的有爱理由,帮他卖盗版碟的俩人自作主张地加价,老师没有买猫粮但真的在喂流浪猫,爸爸删了自己喜欢的的凤凰传奇下了《好久不见》,韭菜兄每天都刷好几次牙去味儿,放下天线头的姑娘对着镜子发型,为了让喜欢的年级第二开心而交了白卷的年级第一……

  就像如今表情包大肆流行,我们用幽默来对抗这个世界的荒谬无聊,但所有的幽默都是阿Q式的,底色透着悲凉,不管我们如何轻描淡写,不以为意,生活依旧荒谬和无聊,唯有想起那些暖人的点滴,我们才能大哭和大笑,幽默只是调剂,真诚才是给这操蛋的世界有力的回击。

  《我要进前十》观后感(四):对于中国电影,我不需要大师,不需要深度,不需要明星,我需要的仅仅 是生活里的好故事

  每个人对于电影的理解都不一样,我对于电影的理解和文学的理解都是在讲一个好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呢?就是能打动人的故事。

  这部电影并不是一个当下的电影,故事放到十年以前除了没有苹果手机以外没有任何的不同,换句话说,80后已经有能力开始用艺术进行集体反思了,但我觉得这种独立制作的片子说明了中国电影行业混乱,一方面大师高高在上,你接触不到,另一方,中间插了太多黑暗交易勾当,而另一方面,那些有梦想的年轻人,一进电影圈就全是那些不好事情,所以优酷的这个新导演发觉计划我觉得真的是很好的,这让那些干净想做电影的年轻人有了一个平台,而不是再去请老板睡觉、要钱。确实,没有钱,电影这个东西是玩不转的,我必须感谢一下优酷,当然,我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我不是水军什么的。

  电影我给五分,我觉得我看见这个片子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啊,80后来了,真的来了。虽然说以这种技术手段在跟整个世界的电影水平相比,简直不称之为电影,但是我觉得麻雀虽小,啥都不缺,它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叙事标准干练,对于生活刻画的很生动

  之前我觉得中国电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断档,第五代,甚至就算有个第六代吧,之后就没有了,普遍青黄不接了。你会发现艺术又一个有趣的显现就是扎堆,要说来,都来,要说不来,全体哑火,从来不会说,你几年,我再几年,不会,中国流行乐很典型,王菲那一批之后整体哑火了。

  说说这个电影吧,很明显,这个片子你给西方的人看,他们肯定看不懂,这个电影没有人性什么深刻的东西,很简单类似于一个响声或者小品,那么这似乎是一个为80,,90后定制的一个电影,我们太明白这种关系和矛盾了,有人说导演有一种不交代背景就能把故事讲明白的能力,我觉得那完全是扯淡,这就好像你爸爸领着你参观你家一样,墙开关在哪,在哪换鞋,在哪吃饭,冰箱在哪,你全都门清,这还用你爸爸告诉你马桶怎么用,厕所灯在哪吗?

  影片的结尾稍微有点没控制住,就是这个感觉已经出来了,但是没说透,你已经把我眼泪勾到悬崖边上了,就差一点点它就能掉出来了,所以我有点没过瘾

  最打动我的还不是别的,是那个第一,为了示爱,交了白卷,我觉得这个情节真是只有同一代的导演或者编剧才能想到这个情节,特别真切,我真的见过这种事儿,就是一个学习好的为了能下次跟自己心爱的女生分一个考场,故意考烂,然后下次两个人一个考场,中午可以一起吃饭,一起去考试,这种小细节确实是我们这代人很能理解的。

  《我要进前十》观后感(五):虽然穿着肥大的校服,却依旧美的不可方物。

  毕鑫业是一个神奇的导演,好吧其实我只看过他两部作品,好吧其实他是不是只有两部作品?他总是可以让那些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人之间爆发出奇妙的化学反应,哪怕什么都不交待,什么背景都不铺陈,这种奇妙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像烟花一样,绽放在每个观影者的脑海里,迸发出共鸣火花

  叶小辉不是言情小说里常有的有才有貌有成绩的多金男主,只是一个为成绩而无奈、被“别人家孩子”所打击普通人,他不想被所谓成绩所压迫,也不能理解周围那些奇葩的生活方式,但是他跳不出这个环境,就像千千万万个被高考折磨的孩子一样,可是没有办法,是考试就会有排名,有排名就会有倒数,就像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样,成绩就是他的宿敌。生活不是情景剧,不是睡一觉什么都会好。不过所幸,叶小辉的生活里有“粗暴的”阎行。

  当叶小辉抬起手抚摸阎行的头发,画面唯美音乐浪漫,却还是在阎行的制止下“适可而止”,阎行想必是害羞了吧,别看她板着一张脸,她内心不害羞才怪。她的形象就是千千万万个女高中生那样普通,她的性格也不是普遍意义上特别招人喜欢的那一类,可是她有她的神奇所在,进可毫无惧色行动利落掏钱买试卷,退可面无表情一本正经低头翻AV,前可机智冷静不卑不亢考试传纸条,后可大义凛然说到做到立马去举报,当她看着叶小辉平淡的说“我挺喜欢你的”,当她面对叶小辉绷不住笑重来一次还是笑出声,当她按着叶小辉的路子捂着胸口喘粗气,她跟叶小辉说“趁新鲜赶紧原谅我”,我都觉得她是那样的真切,仿佛活在我的生命中似的。

  回想起我的高中,整年梳着一成不变的发型,赶上青春期发胖的五短身材平淡无奇五官,还顶着一副黑框眼镜。高三那年左手边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女生,充满了改造校服的天赋,每天出门必洗刘海儿,高中就知道“吃香蕉可以瘦成莫文蔚那样的腿”这种我大学还不知道的事情。和粗暴的我比起来,她真像一个女生啊!然而对我最大的打击是,某次无意中听到办公室的一群老师聊天,一个老师说你们班那个XXX同学真的挺漂亮的,看着精神风貌真好,看着比周围的同学都舒服。呵呵,他们是老师啊,呵呵,我就是那个周围的同学。

  我的青春真是灰头土脸。

  但是更让我觉得崩溃的是,现在大学毕业了,她依旧美美的,在人人网上传那些假装偷拍的照片,底下一片赞美之声,而我,人人网上除了头像,一张真实的照片都没有。有人可能会说不喜欢看就解除好友关系啊!我不,我就是要看,我要看她到底能有多漂亮。我真是个奇葩。

  不知道她算不算我青春的宿敌,不知道是不是人人都有一个青春的宿敌。

  我一个很要好的朋友,读初中时总是被班主任打击,每次做比的对象都是她们班另外一个女生,于是我这朋友一直憋着劲儿想要超越这个老师口中的“人家同学”,结果中考的时候差那么十几分,她的宿敌是全市第一,而她只是二十多好像,宿敌进了重点班,她也进了重点班,第一次考试,宿敌是全年级第三,她是班级倒数,被踢出重点班,而她也没有一个叶小辉的三姨夫,没法霸王硬上弓,就灰溜溜的离开了重点班,暗自发奋,三年后的高考,她还是比宿敌差那么一点,虽然两人都进了985,但是她提到宿敌就瞬间精神萎靡,中学时代一直压着她的宿敌,估计会成为她人生中挥之不去的恐怖记忆,后来四年大学过去,宿敌出国读研,她考研失利。

  可能绝大多数的女生的中学时代都是被包裹在肥大的校服里的,根本没时间和机会穿小说里常有的飘飘白裙,也没心情打理自己半长不短的头发,一个黑皮筋,顶多俩卡子,就上学去了。所以我看到《再见金华站》和《我要进前十》里塑造的女生形象,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和难过。

  我也曾在校服外面套一件厚厚的羽绒服然后背着书包踩在覆满积雪的路上,那个时间,除了清洁工和学生,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天空还翻飞着细碎的雪花,在路灯的照射下,有种让人心酸的美感。我觉得我在平坦的雪地上面留下第一个脚印是特别无耻的一件事,每次都充满了负罪感。

  那时我也很好奇学霸的世界,他们到底为什么可以那么淡定和近乎冷漠的留个这世界一个伏案读书的背影。其实说起来他们有什么错呢,做学生的时候,成绩是唯一的衡量指标,就算不是为了成绩,让自己多学一点东西,有什么错呢?就算是为了成绩,那又有什么错呢?所以有人扎着满头的小辫子,有人顿顿吃韭菜。

  只有被阎行红果果的拒绝了之后,孙登辉才会收起他近乎魔怔的笑容,为了让阎行开心,空白了自己的英语卷子,以为这样可以把阎行送上第一的位置,可是他不知道阎行为了超越自己,事先买了题。被家长指责的时候,他还是那样“抖动”的笑,只是大家都应该相信,他是发自肺腑。他用他能接受的方式表达他的朴实无华的好感,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他也许意识不到,阎行眼里,根本没有他,有的只是他的成绩,而对于孙登辉这个“千年第一”来说,自动放弃第一的位置,应该是他最最深刻的感情表达吧。叶小辉说他真牛逼,他真的挺牛逼的。

  办公室的老师议论纷纷,说现在的孩子虚荣,为了成绩,什么都做得出来。呵呵,虚荣,呵呵。

  叶小辉的爸爸可能直到最后都不知道苹果是没有双卡双待功能的,他只是知道苹果很高级,年轻人很喜欢,他蹲在那里和一群“留下来”商量着自己儿子可能喜欢什么歌儿的时候,他的神态和举止,充满了一种神圣的感觉。最后和儿子一起兴致勃勃的讨论凤凰传奇,那架势,根本就是自带光环,父爱的光环。父母受的都是内伤。

  我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她爸爸特别喜欢听网络歌曲,最近单曲循环的一首歌是《我要去西藏》《套马杆》之类的,她天天跟着她爸爸一起听,已经被洗脑,张口就是这首歌,她跟我说起来的时候,虽然是吐槽,但是嘴角分明是上翘,眼神和语气里没有任何的嫌弃,她觉得她爸爸特别可爱。

  说回影片,《再见金华站》的女主角连个名字都没有,片尾字幕用了“邻家女孩”几个字,而她转学之后,可能这辈子都和男主角没有交集了,可是这有什么重要的呢?她就像是一阵风,吹过了张乙的懵懂岁月。哪怕一句话都没说,却有着惊人的默契,哪怕从头到尾都没有谈及爱情,却分明享受到了与爱情相匹配的一切酸涩和甜蜜,他们最后能否在一起根本不重要,因为青春就是这样的,有时猝不及防,有时失无所失。回忆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只能是回忆,不可复制,无法从头开始。年少时喜欢的人,现在你过得好吗?我不知道,但是至少在我的回忆里,你还是当初青涩美好的模样。

  漫天飞舞的雪花里,女孩子转头,眼睛闪闪发亮,说“喜欢”,屏幕外的我们,是会心一笑还是泪流满面,还是想像男主角一样,兴奋的跳起来。

  青春到底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你把自己的青春剪裁下来,揉进挤进闯进别人的青春里,把别人的记忆塞的鼓鼓囊囊,然后带着别人给你的记忆,转身离开。

  只是青春时期的敏感、遗憾、自卑的小情绪,好像永远都无法弥补呢。

  人总是要长大,总是会回忆过去,总是会觉得以前是那么的无忧无虑,可是真的回到那个年纪,真的无忧无虑吗?大街上随便找一个高中生,问问他是不是无忧无虑?高中生去找一个小学生,问问他是不是无忧无虑?

  时间流转,岁月是一条河。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就交给未来好了,不要在十八岁的时候思考那些八十岁也未必能想明白的东西,而且你也未必能活到八十岁,所以努力过好十八岁就好了。

  又看到《再见金华站》里的三兄弟了,这感觉真好。

  毕鑫业什么时候可以拍一部上院线的电影,我绝对会去支持票房。

  《我要进前十》观后感(六):又欣赏到一部经典的影片

  全程高能,台词、表演、配音、配乐、背景、情感能看出都是经过反复锤炼的,完全能称得上我心中的经典。

  讲几个可能容易被忽视的导演的用了心的小点:

  1、9分33秒镜头刻意停在小辉仅有的四张奖状上,必须好好看看啊,小辉是个人才,鉴定完毕。

  2、13分43秒时VIP的眼神,他是在说:我不是龙套,其实 我是一个演员。其他所有参演者的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的水平都不在这之下,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3、14分33秒时女主刻意的台湾腔的“粘在那里”,可谓一次绝佳的配音表演,令我感到其实配音师也是一个演员。这一段甚是精彩,当小辉的手缓缓伸出、轻抚小行秀发的时候,这一刻,爱情展现出了她醉人的魅力,小女生的心门也就被面前的他轻轻推开了。此时,被遗忘的“年级第二”不高兴了,以自己十几年的功力压制住虽是刚刚萌生出但强劲的对手,以一句“给老娘适可而止”破坏了爱情的萌生环境,表明自己才是这个女生的主人,并成功捍卫了自己的地位,满满的内心戏啊。注意女主的被轻抚秀发时的眼神,称得上完美的演绎啊。顺便讲一下女主的演技实在是棒,看似很平淡、始终没什么表情,却恰到地表现出了一个好学生的高傲、女生的矜持、诚如她所讲的,她很优秀,所以她自信、从容,女主都表现得很到位。

  4、小辉是个很有智慧、很聪明、又有点小自负的大男孩,当他巧妙地创造出轻抚女主秀发的机会时应该是在女主展开爱的进攻,而小女生的一句“给老娘适可而止”脆生生的打退了来犯之敌,也掀开了好胜的大男孩和情窦初开的小女生之间的甜蜜的战争。

  且看第一回合:小辉在恰当的时机批评小行简单粗暴不会笑、“建议”她看见认识的人打招呼,令小行无话可说,只得“用眼神杀死你”,小辉胜。

  再看第二回合:聪明的小行马上“接受了”小辉的“建议”,好好给他打了个招呼,令小辉无话可说,小行胜。

  再看第三回合:小辉将计就计假装有什么家族遗传病,又巧妙地还了小行一击,小辉胜。

  再看第四回合:小行也来此计,但稍显强硬,再加上小辉的宁可信其有的关心,再次给小辉一击,勉强算小行胜。

  在充满着智慧的纯纯的爱情里,处处都是甜蜜啊。

  5、17分16时小辉通过蒜摆出的26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也引出了父亲的怒火,在父亲的手落下的前千分之一秒是撂筷子走人,一四两拨千斤接下了父亲的怒火,无比巧妙地达成自己目的的同时避免争吵,实在是智慧啊。令我感叹:美好的生活需要智慧,智慧令生活更美;有大智慧的人是有自负的资本的。 小行也是有大智慧的人,而在学习上并不出色的小辉吸引她的应该也正是小辉不在她之下大智慧吧。

  6、19分传“巧克力”这一段,充分展现了小辉的智慧,和更重要的:男人的担当,有了这次共患难的经历、受呵护的甜蜜,小行的芳心已经暗许给了那个他了。

  7、接下来的一段以喜剧的方式漂亮地演绎出了:女人的心就是一把锁,只有那一把正确的钥匙才能打开它。

  8、21分20秒处小辉再次用智慧避免了一次危机,更厉害的是十分高明的创造出了幽默的气氛,化戾气为祥和,佩服佩服。

  9、23分那一段是不得不说的了,小行正式向小辉表露了心声,起初一句“你 不可以再买了”还略显含蓄、羞涩,但小辉的回答却不太给力,而以小辉的智慧应该不会理解不到小行的意思的,所以应该能判断出他是在回避,而这种回避应该也是一种不接招的表态吧,因此接下来小行直接说“叶小辉 我挺喜欢你的”,明确地表露出自己的感情(让女生先讲出来,小辉,你赢了),我觉得到了此时以二人的智慧应该都不用再多说什么了。在小辉应该是掩饰着喜悦甜蜜的“吆”之后,小行正式开始以女友的身份来要求小辉了(或许男生最怕的就是有一个像老妈一样管着自己的女生了吧),要求小辉不能再买题了,甚至不惜以告发二人作弊来威胁小辉,对小辉、对自己有什么难以想象的后果也不管了,只要自己觉得是正确的、值得的(小女生认真起来是很可怕的奥)。接下来小行对小辉讲出了自己的良苦用心,虽然给小辉带来了麻烦,但以小辉没能理解自己为由要求她向自己道歉,好可爱、好智慧啊,小辉,你好幸福啊。

  10、29分30秒处有种爱情战胜了亲情的感觉,有一个这么为你付出的小女生,再次感叹:小辉,你好幸福啊。

  11、32分开始小辉演了一出好戏,其实他根本就没生小行的气(怎么可以对一个为自己如此付出的女生生气?),他只是在假装着生气来为生活增添乐趣,并在最高潮处(逗小行生气转身时)以“打招呼”的方式挽回了上次的败局,捍卫了自己的自负,漂亮地赢下了这一战。最后的那句“ye”除了透露出胜利的喜悦外,应该还包含着智慧带来的乐趣和爱情的美妙、甜蜜。

  另外其他演员表演都很棒,不再赘言,总结一按下的话,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美妙的生活需要智慧,智慧令生活无比美妙”。是一杯越品越香的清茶、味道醇厚的美酒,是深深触动我的一部经典作品。

  《我要进前十》观后感(七):不要忘了自己走过的路

  看到是优酷扶持的青年计划就看了。不需要什么深刻的内涵,不需要主角有多高的颜值,平平淡淡,轻轻松松的真实展现高三学生的日常。老师说,现在的学生就是虚荣,为了成绩,什么事都做的出来。可老师们,家长们呢,不也是互相攀比,暗自虚荣吗?! 影片开头小辉的爸爸像所有的家长一样质问小辉,你给谁学的!!! 最后说,你就当给我学的行吗? 也像大多数家长一样,为激励孩子学习“不择手段”。而孩子,在这种环境下要么淹没个性,妥协屈服,要么誓死斗争,被骂叛逆。 是,这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社会、学校,家庭,处处都有压力,人人都不容易。而我们普通小民又能改变什么呢?只有过好自己的日子罢了。只求在熙熙攘攘浮躁奢华的大环境中,能守住心中的一方净土,即使无人知晓。我也是经历过高考,经历过父母老师的各种期望和高压,是,最后还是过来了,只希望我们和接下来的每一代人,当我们为人父为人母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曾经遭受过得各种“伤害”与无奈,不要再把这种高压桥段在我们下一代孩子身上重演。不要忘记自己走过的路,不要有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报复”心态。 在这个浮躁的环境下,坚守自己的一片圣地。

  《我要进前十》观后感(八):我的母校,却不是我的生活

  还记得走廊里羽毛球纷飞,

  躲着班主任的眼,

  自习时麻醉记录的格子五子棋圈圈点点,

  从高一到高三这已是臭名昭著的恶习

  排着队在门口的小桌上老师答疑,

  彩色的笔迹勾勒最初的梦想,

  小刀胶水错题纸条把薄薄的本子夹厚

  三晚过后投个球就走,已是最大的施舍,

  主动自习到十一点,月光皎洁微凉,

  天热起来,没有风扇的日子,

  拥着江风心静如水,

  早上的一杯水,晚上的一道题。。。

  叶晓辉的日子,不是我的生活,

  走过几轮考试后无关成绩也平静,

  事情本该如此,

  没那么多特别奇葩的同学,

  没那么多搞笑的桥段,

  那段日子回想起来总是伴着爽朗的笑的。

  高三的生活留恋怀念,

  如今作为一个看客,重新看到母校,恍如隔世,

  老楼翻盖,明晃晃的陌生,江边新的风景

  楼里的景象却亘古不变

  女孩子总是穿件带帽的套衫,把帽子翻在校服外面,

  男生无论冬夏,总有抱个篮球头热气腾腾跑进来,

  只穿件运动外套,把校服丢在一旁,

  一摞摞的题片诉说着知识就是力量,在教室翻飞着。

  摔打着,牢骚满地,厚厚的。

  没有撕碎试卷的镜头,

  只有穿着红艳艳的老师,

  摇着大旗在校门口呐喊,

  加油鼓劲,积蓄能量。

  离开的是天堂,

  这只会在我的梦里一遍遍的上演,

  没有修改没有雕琢,原原本本,本色出演。

  三年来,想起那段日子也就是这些文字的堆砌,

  可是谁能帮我表达出内心的情愫,

  算了,摆了,再来碗清香园的麻辣烫吧!!

  《我要进前十》观后感(九):致我们的青春微电影——再见金华站&我要进前十

  还记得2011年夏天的刚考完试的某个的大雨夜,我在悠闲逛人人的时候,看到了好友分享的一个微电影,就是《再见金华站》。当时看完之后的我根本不过瘾,又看了好几遍,然后把几个经典片段翻来覆去地看啊看,回味了好久。其实说实话,从内容上说这短片简单至极,讲的不就是高中的初恋小事儿嘛,但这讲小事儿的故事却不是那种追求文艺到极致的看不懂的神片。一个好的剧本永远是好片子最坚实的基础。短短的25分钟,许多个短小的情节串联起了一部简单但到位的电影,这里说的“到位”,或许应该说是到“味”,每个人心里对于爱情那种最原始最纯的味道被导演传递到每个观者的心里。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这部片子的重要原因,大家可能也是如此。除此之外,精心设计的搞笑台词,真实而有点贱贱的演员表演,给了同龄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张乙的幽默,还有二师弟和娘娘腔的配合搞怪。那句 “反正都是去西天,跟哪个团不一样啊和经典的男主给女主念的那首诗,都让我印象深刻。“只是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人哪怕她不曾对我讲过一言一语 但我却听得到她的声音”有了这么耐听的文辞,也终于换来了女主片中唯一一句台词——“喜欢”。

  于是当两年之后我看到《我要进前十》, 心中又有一些微小的感动。《前十》这部小片就好像《金华站》的姊妹篇,同有高中爱情情节,51路金华站再次出现,拍摄地没变,连上回的校服也基本一个样儿,贱贱的三人组演起了“大绿叶”,张乙由男主苦逼变身背景帝,不变是夸张的表情,胖哥和娘娘腔继续敢当配角,为片子增色,依然不少。再加上“口气哥”(难为他了,净发波了,连个台词也没有)“微笑哥”这些片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片子的喜感比起上部决不会少,当然男主和女主是绝对搞笑主力。值得一提的是,饰演父母老师的“老一辈革命家们”演的真不错,其实看《金华站》的时候我就有这样的感受了。然后,我又发现了这部作品摄影的“身影”,《金华站》里演那个贱班长,这部成了“浇花”的。摄影和演员全兼顾啊。

  《前十》这部作品风格依旧,导演的台词和情节设计功底显露无疑。在内容上,我认为导演也有它的突破,爱情已经不是这部片子的主题,这点显而易见,每个童鞋看完它,都应该会联想到当年自己奋斗的日子,虽然买题这种事儿应该普及率还不算高吧,不过像打小抄,嫉妒比自己考得高的人,还有跟父母为了成绩缠斗这种事儿必须印象深刻啊。片中xx老师的一句“你说现在的孩子是不是太虚荣了”想必激起了不少众怒,当然谁也知道这正是这部片子想说的东西。成绩,摆在中国孩子面前最大的一座山,永远难以逾越。然而就着这部片子在此时此地讨论中国教育问题我觉得可能用不合时宜来形容比较合适,毕竟这片子已经说了它要说的。片子的高潮部分,当女主的父亲拍了下女主的头,顺便把那句“很争气啊”冒出来的时候,观众们想必怜爱之心油然而生,我想到了我上学时的众位学霸,理解了他们当时的“艰难处境”。而男主的父亲一顿胖揍男主之后坐在地板和男主欢唱“留下来”时,我更能体验到众多上学时苦苦追赶学霸不上的亲们的心情,确切说,大家也是这么趟过来的,都不容易。片尾,“只是我心中还有一方净土,即使在别人眼里寸草不生,却始终一尘不染。”着实让人回味!

  稍微吐槽一下字幕的翻译。从头到尾,翻译最准确的就是那句“我…(holy shit)”你懂得。总之很感谢导演给我们带来的好作品,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好作品。这样,曾经青春年少的我们也可“一刻不停不分昼夜地”微笑着继续欣赏属于我们自己的电影。言毕。祝好!

  《我要进前十》观后感(十):原来我小时,也是这个样儿。

  三段戏很有共鸣。

  一。

  儿子: 我不吃蒜。

  父亲: 没有蒜啊。

  儿子: 木须肉里有蒜。

  父亲: 这是熟蒜。

  儿子: 有味。

  父亲: 熟蒜没味儿。

  儿子: 有味儿。

  父亲: 熟蒜放菜里就是调味的。

  儿子: 熟蒜也是蒜。就像二十六名也是成绩。

  父亲: 你吃不吃!

  这就是我小时和我老娘的对话。

  二。放学后,女孩想给男孩一个道歉的机会,把笔盒里的笔一杆一杆拿出来再装进书包里,男孩把一本本不用装进书包的课本,放进书包里,女孩走后,又一本本的拿出来…………

  三。永远全年级第一的男生,一边被老爸训斥,一边看着第一名“阎行”两个字傻笑。他交了白卷,认为自己喜欢的女孩终于拿到她想要的第一时,自己是那么的开心。

  不要问孩子们为了名次这是怎么了,而应该问问我们把孩子怎么了。

  凤凰传奇我也觉得挺好听,人们在讲究所谓“格调”的同时,唾弃别人的爱好,这其实才是最俗的事儿。我喜欢荷塘月色。

  很可爱的微电影,最苦父母心,就是有点太贫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