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罪途2之救赎代价》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罪途2之救赎代价》经典影评10篇

2018-05-16 20: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罪途2之救赎代价》经典影评10篇

  《罪途2之救赎代价》是一部由马小刚执导,韩朴俊 / 朱颜曼滋 / 何索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悬疑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罪途2之救赎代价》影评(一):照亮人心中的潮湿阴暗

  上周五上线后就开始大热的网剧《罪途》今天上线了第二集。不出所料,这个故事来到第二集变得更加的扑朔迷离了。上一集的结尾处,秋红被抓住了把柄,承认自己是徐囡囡的母亲,为了了解当年命案的真相而把所有人聚到一起并最终用随机杀人。

  对于这个说辞,久经悬疑片洗礼网友不买账。如果秋红认为所有人都是导致女儿走向死亡的凶手,这场审判应该是针对所有人的,而不会选择一种随机的杀人方式

  果不其然,这一集就证实了真相另有隐情。韩家斌不仅帮了秋红很多次,还不止一次提出要帮秋红顶包。没牙的记者似乎也和韩家斌在计划着什么。而频频上演制服诱惑的女法医,也证实了徐囡囡虽然因为麻药过敏而死,但她并非只是校园暴力受害者,更是未成年性侵犯的受害者。

  震惊之余,我想写篇评论讨论一下掩盖罪恶话题。对罪恶的掩盖并不是一个少见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了。在《罪途》里面可以看到正是教导主任和女法医联手掩盖了真相。教导主任三番五次要求女法医“简化一些内容,删掉一些不光彩东西”。他的理由一是,学校已经尽力去规避此类惨案的发生,但这些“不光彩的东西”会给学校招致更多的恶名。二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不能因此毁了所有人的前程”。三是“这也是为了徐囡囡好。她已经很可怜了,难道还要让她死后受所有人的诋毁?”

  女法医听这段话时虽然手里拿着一沓钱,但是可以看出,她实际上是被最后一个理由说服,删掉了徐囡囡遭受殴打和性侵的证据。这就很有意思了,一位法医,本应是发现真相的斗士,却沦为掩盖真相的工具。只能说这位法医对自己的工作完全没有思想高度。看过日剧《Unnatural》的朋友都记得,第一集里来解剖所兼职的医大学生曾表示自己想从事外科手术,着眼于现在并救死扶伤。而美丽伶俐的十元妹子告诉他,解剖是未来科学。女法医显然是不明白 “未来的科学”是什么意思。并不是说解剖学能带我们穿越时空,而是说帮助我们去发现真相,去精进科学。从科学的角度去威慑心怀歹念之人,从而遏制犯罪,并最终来到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另一个维度上,女法医的态度也值得玩味。为什么我老是要强调她是个“女法医”呢?倒不是因为我有直男癌,而是因为这个法医在掩盖罪恶时,她的女性身份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她是被“不要死后继续被诋毁”这个理由说服的。也就是说作为女性,她了解徐囡囡遭受性侵的痛苦,也了解这种经历将会带来的舆论压力。但是,也许是受限于时代,也许是受限于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她选择掩盖这个罪恶,其实是“耻”心理作祟。

  “耻”心理是很多受害者在案件发生后最大的心理感受。作为受害者,他们首先产生的不是对自己的同情,而是一种满腔愤怒引导的“耻”感。而这种“耻”感也经常被不法者利用,来威胁、恐吓受害者对经历避而不谈。女法医在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是其自身的“耻”心理膨胀,导致她将自身投射到了徐囡囡的身上。

  插句题外话,法医做了这样的事直到今天也没有悔意,仍然一口咬定是记者乱写。说明10年以来,她不仅作为女性没有成长,作为被医院开除的法医也没有反思过自己的过错。这样的法医被辞退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如果说女法医只是蠢而不自知,教导主任的出发点完全就是私利。教导主任聪明地抓住了法医身为女性的这个心理微妙点,但实际上他只是想自保。当女法医同乘警聊完回来,教导主任只关心女法医的坦诚会对自己和学校的名誉造成不良影响,而对所谓死者的名誉则全然不关心。这种思路乍一看特别清奇。请问你一没做坏事,二没受侵害,在别人的悲剧里强行给自己加戏是什么目的呢?

  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却有很多,而且他们普遍认为悲剧的曝光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而社会就应该像《楚门的世界》里那个社会一样,是一个看起来光鲜亮丽,没有罪恶也没有悲伤地方。这种想法往好了说是不切实际幻想,往坏了说就是粉饰太平

  在教导主任的例子里,他也并不是单纯的粉饰太平,而是要自保。教导主任有句台词:“打和被打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说这其实是个没有基本是非观念老师学生是否健康成长,自己对待学生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名誉。而一旦学校的名誉受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他的名誉造成连带打击。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师,竟然没能教育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学生们,而是在眼皮底下默许了霸凌,甚至连性侵的恶性事件都发生了。这种时候学校恐怕是要牺牲掉这位教导主任,才能保护自己的名誉了。因此,教导主任的脑袋里从来就没想过徐囡囡,有没有想过学校也不一定,他考虑最多的其实就是自己。

  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多起来,就导致了《罪途》中那样的悲剧局面。徐囡囡在世时人人为了自保而不去介入对她的欺凌,徐囡囡死后人们依然为了自保而不去给她一个公道

  令人欣喜的是,哪里有恶,哪里就有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越来越多的人站了出来,而《罪途》这部剧就不知道是哪些个愣头青整出来的。查了下资料,这些主创普遍都很年轻,此前也没有什么作品。花了两年的时间来死磕这个“揭短”的项目,碰壁不少,但整个团队不撞南墙不死心,居然真的把这部作品做出来了。

  我敬佩这些人的勇气,也敬佩他们的责任感。他们让我看到了坚持可贵邪不压正力量韧性,以及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

  揭露黑暗,不是为了渲染罪恶,也不是为了散播恐慌,而是为了让阳光普照到潮湿阴暗的罪恶滋生地,为那里带来温暖光明

  《罪途2之救赎代价》影评(二):谁来扶住那把椅子

  可能因为自己性格本来就很难伺候,所以从前我一直认为好的影视作品会带给人无限的批判欲,比如去年刚看完奥斯卡最佳影片月光男孩》之后,我絮絮叨叨地跟一同观影的朋友们讨论了好一会儿,从影片留白的设置到影片的立意跟象征意味,好的坏的赞同的不屑的统统一吐为快之后,觉得倾诉欲得到了巨大满足,有种嗯完全看懂了电影,也充分交流了想法,好片子无疑,然后继续开心地吃吃喝,期待下一部佳作,下一部朋友圈里的谈资。

  可是《罪途》无疑不是这样一部可以让我肆意讨论、跟损友嬉笑怒骂的作品。长达两个半小时的首映之后,雷动一般的掌声中,我的记忆点却依然停留在影片放映时的一帧一帧影像:幽闭的空间里,在座无虚席却又掉针可闻的影院中,400位观众的呼吸心跳与自己产生了强大的共情感,在这种情境下,全场寂静,就有了格外苦涩而又残酷的意味。

  单亲家庭背景初中女生徐囡囡,由于遭受同校不良学生王超的长期殴打,导致脾脏破裂,在送往医院救治后,由于麻醉药剂过敏,最终永远地躺在了医院的手术台上。在悲剧发生后,少女惨死背后的真相却似乎仍未浮出水面:徐囡囡在校时唯一的朋友周新雪目光闪躲,心事重重不敢接受采访;学校的教导主任吴阎王以学校名誉为由大肆走动希望把消息压下去;负责验尸的法医刘惜之发布验尸结果后莫名被免职,导火索是一篇来自小报记者梁夏的关于她渎职的报导…… 事关徐囡囡死亡真相的八位嫌疑人,都被一个神秘人诱骗到同一节绿皮火车上,火车行进过程中前方塌方,被迫停车检修,这时,传来了一位嫌疑人的死讯。

  乍一看影片发生的地点,非常容易联想到阿婆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同样的密室杀人,同样的多人关联,甚至最开始我都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这是一起集体谋杀案,可是越到后来,十年前的真相却越让人毛骨悚然:徐囡囡的生母自惨案发生后就下落不明,她似乎也与这节绿皮火车有着紧密的联系;学校小卖部老板老赵似乎在徐囡囡死前见过死者,并未向她伸出援手却露出诡异笑容;不良学生王超总被无比真实的梦魇缠身,梦中浑身浴血复仇而来的徐囡囡依次打断了他的双手与双脚,就跟当时她被殴打时的顺序一样……

  刨去本格推理的悬疑外衣,《罪途》的内核反而更加贴近网飞前段时间的校园剧《13 reasons why》,在窗明几净的校园中,校园暴力、校园霸凌、校园侵害一直是许多人学生时代的不可言说之痛。我读书的时候,身高发育的非常晚,瘦瘦小小的,五年级的时候也还不到一米四,所以很少参与体育活动,再加上遗传性近视,很小就带上了厚厚的瓶底眼镜,这些特质无疑是不会出现在“酷小孩”身上的。在那时候,被作弄是没有理由的,经常会有人高马大同学在我坐下的那一刻猛得一抽椅子,在我大力地摔坐在地下的时候,全班同学都会发出或无意或恶意的,哄堂的笑声。而我,只能忍受着尾椎巨大的疼痛,悻悻地用力忍住眼泪,趴在桌子上,安慰自己这只是一次个体事件,后续他们会找到别的乐子。然而可怕的是,年少的时候,我们往往都有着极强的从众心理,在后来的几天里,“抽椅子”似乎变成了他们的保留节目乐此不疲,我的噩梦。所幸的是,再后来一次的恶作剧中,很有威信的班长及时扶住了他们抽回去的椅子,从那以后,就再也没人来抽走过我的椅子。我也是长大以后才意识到那时的我最害怕的不是重重摔在冰冷水泥地上的剧痛,更不是被嘲笑作弄时的羞辱感,而是身体落下失重那一刻,心里清楚地知道,自己无法改变现状的冰冷的绝望。而直到现在,我都会下意识地在坐下前摸摸身下的椅子,才敢笃定地坐下去。

  童年时候的我,很幸运地被救离了那个可怕的环境,并在后来的风雨中,一点一点地让自己强大了起来。可是,可悲如《罪途》中的徐囡囡,如花一样的年纪,永远就只能停格在那个阴郁的下午,那张狭小的手术台上了。如同《熔炉》中的妍斗,《素媛》中的素媛一样,只能在一次次从睡梦中惊醒时,一身冷汗地抱着膝盖,无声地恸哭。在紧凑的故事节奏中,《罪途》这部网络大电影克制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越发严峻的社会问题,所有的罪恶好像都被默许了,似乎每个人都不是彻头彻尾的“恶人”,可似乎每个人也都不清白,就好像“罪途化”的七宗罪——凡人皆有罪,十载追其刑。观影的最后好像有很多话想说,但又好像不敢说,不想说,不能说,最后只好缄默无言,所有的无声的抗争,都消融在窒息一般的寂静里。

  我的签名在过去很长的日子里都是:WE ARE BORN TO BE ALONE,生而为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自的个体,在漫长时光里踽踽独行,因此,如果偶尔能够遇到某个发光的个体,带来的些许温暖,都足够我们贪恋许久。为什么要做扶住椅子的人呢,你一定会问,那是又累、又可能不被人理解的事情啊。可是,当面对类似的社会事件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能成为那个扶住椅子的人,那么那些还在校园霸凌阴影里痛苦不堪的我们,就只能一边绝望地哭,一边捂住自己摔落倒地后剧痛的尾椎骨了。

  《罪途2之救赎代价》影评(三):随便聊下第二集

  先吐槽:为什么豆瓣要分成三部啊,明明是一个故事评价起来好麻烦>.<

  整体来说第二部的节奏明显就提上去了,第一部埋的伏笔也得到了解答,现在唯一还没解释的是开场那个座位上明显的划痕。

  其实从悬疑的角度讲并不是什么心思缜密的惊天案件,但这也合理,第一集暴露的秋红并不是犯罪之王,她只是一个思念女儿的普通母亲,能想出这样的方式让大家相处同一个空间,并且因为是护工所以拿到药,也是很合理的。还有UU开头的短信真是可怕啊!!!第一集的时候觉得这些短信肯定有问题,但没想到是这个意思。真是一帮畜生!!

  第一集里其实乘警识破秋红的原因很有意思,王超在最早的时候被噩梦惊醒的时候,就说“我的脸烂了”“我打过她哪儿她就打我哪儿”,说明囡囡的伤其实很明显;但是秋红一直坚持说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伤,因为她作为一个不行的家暴受害者,主观上认定施暴者都会试图掩藏伤痕。乘警发现了这个疑点,还是很合理的。

  还有一个点我比较在意,她说回来之后一直在戒毒所做护工,是不是碰到了什么人?刺激到了她

  这里要再吐个槽,一个女乘务员和一个女餐车服务生,两个人都好奇怪哦,怎么这么平静啦,搞得车上经常发生这种事情嘛?很多人猜这两个人有嫌疑,我觉得纯粹导演没调度他们而已…不过如果真的达到了干扰观众的效果也算是不功不过了。

  然后还有一个疑点,就是开场的两个贼眉鼠眼的人跑哪去了(胸毛哥很让人在意啊)…其实也蛮好解答的,这俩哥们一直坐在餐车里,伺机等着去蹭卧铺,所以乘警知道他们两个没有嫌疑,而且事件发生的时候,大家都会误以为是食物中毒什么的,每当做凶杀来判定。所以两个小哥不见了我可以理解,不过下次导演能都交代一下吗?悬疑片人交代不清楚很容易让观众发生误判呢!

  预告片没有给太多的信息,应该是为了不剧透,我注意到周新雪的演员是朱颜曼滋,而且写的主演,现在还没多少戏份,估计是第三集要爆发吧?难道她其实是囡囡嘛….细思极恐。

  《罪途2之救赎代价》影评(四):忍不住想怼一波

  鉴于涉及到剧透我就写在第二集了哈,其实主要是针对第一集的。之前因为怕是鬼片所以就开了弹幕护体,结果被网友们的理解力震惊。作为多年CIS CM粉,能感觉到这部作品为了关爱网大受众把推理部分做的尽量简单易懂,我也不是为了看推理来的,因为国产片你想把犯罪手段表现的那么详细且可实施性灰常高,肯定会被删掉的好吗。然而我万万没有想到,就这么简单的推理过程还能有人看不懂…

  首先是秋红的身份,她最早就强调自己是“助手,护工那种” 她为啥强调这句?因为没有人会注意护工的!你回忆下,十年前你生了某场病去看了一个医生,你能记得护士是谁?估计医生你都忘记了。学校那么多人,你会议一下打饭的大妈长啥样?我保证你记不得。所以很明显她的校医务室护工的身份是冒充的,她那个时候就是在沿海打工,回来之后知道了这一切,被记者的文章刺激,然后决定找到女儿去世的真相。那么问题来了,是谁告诉她这么详细的事情?她有帮凶毋庸置疑,但究竟是谁呢?估计这就是第三集主要的内容了。

  其次想怼的是,这TM哪里和东方快车一样了!动不动就扣抄袭的帽子。我是阿婆的粉丝,东方快车在我心里是神级的存在,但不影响我也看看中国的绿皮火车上发生的事情啊。在这说,进入游戏的故事早就有了,《头号玩家》是抄袭的《Tron》?爱情故事的原型就那么多,所有都是抄袭《罗密欧与朱丽叶》??

  还记得当初《夏洛特烦恼》就遇到这种事情,两个导演非常伤心了。所以有些观众真的,杠精,见不得人进步,见不得人努力。觉得剧情有bug老老实实说剧情,觉得演员不好就骂演技,别老干这种一杆子打死的事情。

  好了我怼完了,舒服了很多呢~科科

  《罪途2之救赎代价》影评(五):韩同学的台词细思极恐

  第二集看到中间有点疲软。如果一二两集连起来也就罢了,分开这么操作,很容易就被放出的信息量拖到疲惫。我不是没猜过死掉的那个会是奸污犯,只是没确切地归类到“恋童癖”里面。话又说回来,奸污/幼女不是恋童癖又是什么哦?? 是我自己没转过来弯。

  死掉的小卖部的男人是恋童癖没有惊到我。惊到我的是这一集话最多的那个男生——韩同学。

  我查了一下这个演员叫何索,他演技还是挺稚嫩的,好多台词口齿不清,就在这种听不太清的台词里,我还抓住了几个重点!!

  现在定格摘录一下:

  韩同学被警长逮着以后。

  韩同学:“老赵是个畜生,我也一样。我亲眼看到老赵对她做了什么,而我居然也想做同样的事”

  警长:“可是你并没有做不是吗?”

  韩同学:“是,但我又能好到哪去。我觉得自己很恶心……然后开始怨恨她,为什么要让我看到。是她带我走上歪路,但引路的人是老赵。”

  先前看人猜测韩同学喜欢死掉的女孩什么的,到这里完全站不住了。韩同学自己说,他不是喜欢那个女生,正好相反,他怨恨那个女生——因为他觉得是她带自己走上了歪路。

  提问:什么歪路????

  他后来并没有奸污人,那所谓的“歪路”是什么??

  答案是:偷窥!!!

  这一集出现了好几次韩同学小时候趴在小商店窗口往里看的样子,这肯定不是随便出出的。“我也想做同样的事”,我没有“真的”做,我只是“看了”!“我走上歪路”——歪路就是“喜欢看”这种事……换句话说就是“喜欢上了偷窥”。韩同学成了一个偷窥狂,他还是学什么犯罪心理的,就是为了研究自己这个心态,控制不住的偷窥欲……所以他才恨死掉的女孩和那个卖部男,他控制不了自己,只能怪罪是这两个人害了他。他表面上是个好人的样子,几句台词却暴露了本性。

  几句台词乍看之下没什么,这个剧我也没想到会往揭露变态这个方向上偏,偏偏细思就极恐了。

  《罪途2之救赎代价》影评(六):电影【罪途】沉默才是真凶

  一部好的作品不仅仅是它的表演呈现上面,我认为更重要的是通过一部好的影片,能够敲击灵魂引发思考与共鸣。把内心的深处最不愿意揭开的疤痕暴露在阳光下。

  家庭暴力

  当我们关起门听到隔壁的邻居大姐遭受丈夫的殴打,孩子在旁边哭啼,试问我们第一反应是什么?是逃避?还是去敲对方的房门伸张正义?

  校园暴力

  路过一所学校,看到几个男生女生在欺负一个人还女孩,正在被殴打凌辱,此刻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个姑娘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家庭离异,插班生,性格内向。总之有多种形态原因导致他与其他孩子会有差异化,那么问题来了,就因为孩子从小的排外意识排挤异类的性格教育来自于哪里呢?治病要治根。

  儿童性侵

  近年来,猥亵儿童、强奸幼女等侵犯儿童性权利犯罪案件在我国时有发生,并且呈现增长的趋势,案件发生的地点不仅有城市,还有农村,同时给家庭及儿童本身均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人性的丑恶怎样才能遏制住?怎样保护这些儿童?

  这是我看过此片引发的思考,也是我对自己心灵的一次审视与考验。请仔细观看这部电影,而不是炫耀你所谓的【专业电影知识】,人活着不仅仅只有逻辑,更重要的是还心存良善与鉴察自我。我愿意为这部电影持续发声,这是我的使命,因为我也有孩子…

  希望我的愚见可以帮助到大家

  不沉默,不回避。

  《罪途2之救赎代价》影评(七):这部高分新作强势刷屏,看了第一集就被惊艳到!

  这两天被一部叫做《罪途》的新作刷了屏,它看上去十分严肃完全没有网感,却刷新了点击记录。这部作品是一部严肃向的网络电影,豆瓣评分7分以上。

  怀着好奇心打开第一集,首当其冲的感受是剧组应该很穷,车厢里连铺盖都没有。

  但第一集结束后,却被彻底惊艳到了,让人陷入了焦虑——凶手到底是谁啊!怎么和我猜的不一样?

  不得不承认,这部低成本的作品成功的引起了我的好奇,这种惊喜感和《心迷宫》类似,看到了年轻影人的追求。其实,与其称《罪途》为系列网大,倒不如说它是类似于BBC的迷你剧。如果没有猜错,第二集结尾仍会有大反转,而在密闭空间中继续撑够两集,说明编剧在结构上是用了心思的。

  影片一开头,暴雨如注,一个诡异的小女孩站在车厢之间哼着歌谣,列车遭遇山体滑坡被逼停。两个蹭铺位的乘客,在一节车厢发现了一堆尸体——哦不,他们只是都晕过去了,编剧并没有乔治.马丁附体。

  然后乘警何赫发现,其中一个乘客已经离奇死亡。配合即时的闪电,死者面目狰狞。

  这个类似恐怖片的开场,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一个鬼片,但在过半之后,故事真正的内核涌现了出来——十年前,一个在家庭暴力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小女孩囡囡,因为身世被同学欺凌而受伤,最后因麻醉过敏死在了手术台上。

  而这节车厢里的所有乘客,都和十年前的悲剧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而车上发生的一切,如同一场来自逝者的复仇。

  在这个悲剧里,每个角色的人物形象都十分鲜活,这个悲剧的缔造者们,就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当观众看到一车人集结坐着面对面敬烟分享零食,欢乐地聊一些家长里短的时候,很难将眼前这一派和谐的画面与他们过去制造的悲剧联系在一起。

  《罪途》在塑造人物的同时,也表现了人的复杂性,街上那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人,背后很可能都有不堪的一面。反过来想,那些做出无法原谅的大错事的人,也时而会露出疑似善良的本质。

  (影片开场,大伙坐在一块儿相互敬烟。)

  王超是一个痞气十足的网店店主,吊儿郎当的,手脚也不干净,看见漂亮的周新雪上来,主动帮她搬行李,在遭到拒绝后,往人家屁股摸了一把,还讥讽周新雪是夜店出来的坏女孩。

  韩嘉斌则温和许多,他是犯罪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确实挺有研究生气质的),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主动提出帮乘警何赫调查凶杀案,但是总给人感觉目的不纯。

  吴主任是标准的学校领导老干部作风,一身官僚气,似乎他对十年前的案件也隐瞒了什么。

  护工阿姨看起来是个很平凡的劳动者,没想到她背后掩藏着一个惊天大秘密,这个秘密让我都惊呆了。

  女法医冷漠十足,一副什么都事不关己的样子,只想沉浸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而今的她是医药代表,让人好奇她十年前究竟经历了什么,导致她没有再从事法医一职。

  漂亮的周新雪一上车就吸引了两个年轻男孩的注意,韩嘉斌似乎还把她当成了另外一个人,她究竟像谁?她有着怎样不堪的过去?

  记者梁夏是十年前事件的报道者,但他被质疑捕风捉影,造谣生事。他热切地来赶这趟火车,希望知晓十年前的真相。

  这一切都让人十分好奇,也增加了猜测“谁是凶手的”难度。似乎每一个人,都能在某种程度上合理地犯案。

  在乘警的缜密推理下,案件的嫌疑人露出水面,并很快承认了罪行。这个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么?没有,毕竟后面还有两集。于是反转如约而至,原来之前的嫌疑人说了谎,凶手另有其人…

  仔细看了看评论,因为都是发生在火车上,很多观众会自然联想到《东方快车谋杀案》,这点我不太认同。毕竟人物关系,故事背景和叙事方式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罪途》在表现手法上,和1974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一样克制,没有刻意煽情。从下集预告来看,乘警会继续抽丝剥茧的拼凑当年的真相,并渐渐揭露更为骇人的事实。

  昨天《罪途》刚好放出了幕后花絮,看得出是个非常朴素的组,在空地搭了一个简易棚,两节旧火车外面围了一层绿幕,就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拍了35天。在狭小的空间可以自如调度,视觉上没有压迫感,导演和摄影的功力还是非常在线。当年《釜山行》是用两排长屏幕同步播放列车外的景色,《罪途》显然没有这个条件。这样算来,每集的特效量是非常庞大的,难怪后期做了这么久。

  缺点当然也明显,比如节奏有些缓慢,人物在某些极端情境下的反应不够真实,过于平静。但主演们的对手戏都十分精彩,每个人物都在自己的人设框架下竭力发挥,用飙戏形容不过分。

  值得庆幸的是明天就能在腾讯视频看到第二集了,法医和退休教导主任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研究生到底有没有问题,明天一上映就能揭晓。然而18号才是真正大结局,所以这种猜测的焦虑不会停止,还要继续下去。

  《罪途2之救赎代价》影评(八):每一次伤害,对于当事人都是不可逆转的百分之百

  第一集消失良久的女法医终于上线了,并且以她的口吻向我们揭开了十年前少女死亡的真相。原来,她正是十年前为徐囡囡尸检的法医。

  当年的她初出茅庐,还是一个有职业正义感的法医,她在给上级的徐囡囡的尸检报告中,指出徐囡囡在死前的24小时发生过粗暴的性行为,也就是我们说的,性侵。

  然而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学校领导吴主任马上找到了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骗她说这只是学生之间不检点的行为,报道出来会影响学校声誉,还会让死去的徐囡囡再次被人诋毁,并予以金钱诱惑,最终说服她删除了那一句话。

  看到报道后,刘惜之才发现自己被吴主任骗了,很愤怒,并遭到了上级的处分,她也因此没再做法医。

  电影讲到这里,当年少女死亡的真相,逐渐浮出了水面。

  刘惜之坚持声称徐囡囡的死因确实是麻醉过敏,并以她的职业道德为担保。可笑的是,当年犯下那样错误的她,哪还有什么“职业道德”可言呢?连她自己也语塞了。

  韩嘉斌这个人也来掺一脚了,他突然向何赫坦白,自己是杀害老赵的凶手,并详细地说出了杀人手法,看到这里我是懵逼的,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斯斯文文的犯罪学研究生,竟然是杀害老赵的凶手?不会吧?如果他是凶手,第三集讲什么?

  我全程一脸问号地看着韩嘉斌,听他坦白当年做的伤害徐囡囡的事情,我的表情为疑惑转为震惊和难以置信……

  大家都知道王超是大混蛋,而韩嘉斌做的事情,则对当年徐囡囡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创伤。

  情窦初开的韩嘉斌看到徐囡囡漂亮的马尾辫、单薄的衣衫和楚楚可怜的样子,竟然对她起了邪念,还扒了她的衣服。相比于王超直接打人的物理伤害不同,韩嘉斌对她流露出了一个男孩对女孩的原始欲望,这种欲望对当时的徐囡囡而言,是致命的伤害。

  成年后的韩嘉斌一表人才,斯文儒雅,让人完全联想不到他当年竟也是王超他们的一员。通过他的回忆,我们知道了徐囡囡当年遭受了惨不忍睹的校园欺凌。那些场景,在我看来,其实是不陌生的:殴打、浇水、嘲笑、人身攻击……这些手段,并不新鲜,许多人都在学生时代遭遇过,或者见识过。校园欺凌会给当事人造成不可逆转的心理伤害,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存在。

  他修习犯罪心理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年的遗憾和内疚。所以他在以为徐囡囡的母亲是凶手后,执意要为她顶罪,也就不奇怪了。

  谁想到这位乘警何赫是如此的机智,他竟然也一下识破了韩嘉斌的计谋,并判了他妨碍公务罪。他居然还厚脸皮地再次提出要帮助乘警断案,年轻人的勇气,实在可嘉。

  可能我说话有些刻薄。许多伤害过别人的人,在表达自己的悔意后,都会换来多多少少的同情和理解。但在我眼里,每一次伤害对于当事人都是百分之百,是真实发生了的,无论今后有多少悔意,都无法真正弥补当年犯下的过错。人不可能隔空与当年的自己对话,叫他不要做这件错事,即使回到当初,人怎么能确保自己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两个时空的人,怎么能相互弥补?原谅也许是存在的,但伤害不可能被当作从没有发生过。

  研究犯罪心理学的韩嘉斌,也许今后会破许多大案,保护他人,成为正义和勇敢的化身。但是他永远也无法改变当年伤害徐囡囡的事实。这段过去,或许会是他心中永远的遗憾吧。

  “每个人都会犯错,请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机会可以给,但伤害仍然是不可逆转的。

  《罪途2之救赎代价》影评(九):我们从来都没有忘记。

  《罪途》的主角,或者说灵魂主角,是那个十年前就已经死去的女童。

  穿着宽大的运动服,扎着高高的马尾辫,目光分外清澈。并不宽敞的操场、散发着夏日气息的小卖部、同学们三三两两结伴离去的背影。叫徐囡囡的女孩转过头来,稚气的脸和无助的眼神,瘦瘦小小的身躯衬得校服愈发不合体。只是小学生而已。不懂事的小学生,和我十几年前到处转学时一样的年纪。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是个多病的小孩,常常在上课时间请假去医院问诊。那时女孩们之间偶尔会拉帮结派,以某人为中心组成不同的小团体,窃窃私语,同进同出。但没有人会愿意带着我。好几个女孩都暗地里腹诽,说跟我一起玩会被传染得病。

  虽然我仅仅只是因为体弱容易感冒发烧而已。

  那是夏天里的一个中午。我坐在操场的角落里,呆呆地看着一群女生在树荫下嬉闹。这时那堆小姑娘里带头的女孩子走了过来。她带着神秘的微笑打量我,开口问:怎么一个人?我带你一块儿玩啊?我们正缺个人一起做游戏呢。

  我受宠若惊,连招呼都忘了打,任由她拉着,一路小跑到那堆女生当中。她们交头接耳,打量着我,陆陆续续牵起了手,将我围在中间。

  带头的女孩子挤了挤眼:你知道这个游戏的吧?我们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转圈,你站在我们当中,闭上眼睛,沿着反方向转动,等我们一唱完,你就把眼睛睁开!记住记住,中途是不可以睁眼的哦!

  我压根不知道这是什么游戏。毕竟我从来没有和她们玩过任何游戏。但这不重要。我傻乎乎地点了点头,紧紧闭上眼睛。耳边响起女孩子们柔嫩清澈的声音:

  “一月花,二月花,三月四月……”

  “四月”尾音响起的瞬间,七八双手同时落到了我的裤腰上。

  只一秒钟,她们把我的短裤连内裤一起扒了下来。

  带头的女生笑声尤其响亮。

  “三月四月脱裤子。”

  我拉起短裤,慌不择路地从那群女生当中逃了出去。我不知道操场上还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我,看到了这一切。

  我也不想知道。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加入了学校的鼓号队。第一次表演前,排练有点晚,我在快天黑时穿着演出服回到了家门口。那是一条蓬蓬的小纱裙,走起路来摇摇曳曳,我很喜欢它。

  家住五楼,当我走进楼梯间的过道时,下面的铁门打开,跟着走上来一个男人。我已经不记得他的脸。但我记得他肥大的手掌和粗重的喘息。

  他用含糊的声音问我:小朋友你知道XXX住在几楼吗?

  我从来没听说过那个名字。

  可在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之前,就被他紧紧捉住了右手,捏在掌心揉搓着。我想那是应该是表示亲密和善意的举止。但我又总觉得好像哪里有点不对。

  然后我感觉到他的手伸到了那条蓬蓬的小纱裙下面。他在做什么?

  我本能地往后退去,他却继续靠过来,手依然在裙子下面动作。

  我退到了墙角。他紧紧贴着我,用柔软而怪异的语气坚持问道:小朋友你真的不知道XXX住在哪里吗?我找他有很重要的事……

  我只知道拼命地摇头。

  这时候下面的铁门处传来了进出的声音。他松开手说小朋友谢谢你啊。然后他带着轻快的脚步声,转身离去。我蹬蹬蹬地跑回家。

  我觉得那个人的举动怎么想都不对劲。所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说: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你怎么能让他碰你呢?你为什么放学不早点回家?

  我低下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那条蓬蓬裙我再也没有穿过。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附近坐着一个爱欺负人的男生。那时我刚转学不久,是非常容易被盯上的对象。他比较常见的举动是,冷不防地摸到我身边,用力打我的脑袋和肩膀,使劲摇晃我的桌子。我忍过几次,骂过几次,试图举手向老师报告过几次。但是并没有用。他的欺负锲而不舍。

  我的朋友对我很生气:你怎么能就那么坐着让他欺负呢?他打你,你就打回去啊。

  我想想,好像颇有几分道理。

  最终那一次,男生绕到了我背后,一脚踢翻了我的椅子。我一屁股摔倒在地上,浑身发疼。男生站在一旁,哈哈大笑。

  我爬起身,二话没说就扑了过去,和他扭打在一起。他力气比我大。但我个子比他高。我也不是完全吃亏。

  扭打的声音越来越大,惊动了老师。班主任大步闯进教室,一眼看到互相死死拽住头发不撒手的男生和我。他没有询问事情的原委,狠狠地骂了我们两人一顿,说我们是他教过最恶劣的学生。我和那个男生的受处分方式一模一样。罚站、写检讨、请家长。

  听到第三条的时候我眼前一黑。

  回到家,我不得不告诉妈妈,明天她需要去学校接受班主任的思想交流。妈妈不能接受我在学校和男孩子打架这件事。一丁点点都不能接受。第二天和我一起去学校的路上,她把这辈子能想到的最刻薄狠毒的咒骂都用在了我的身上。

  当班主任对我们两人的声讨结束后,妈妈发自内心地觉得是她没有教育好我。晚上她亲自带着我去了男生的家里,向那男生的母亲道歉,她说她其实也不理解,为什么我一个女孩子也会做出打人这种粗暴的行为。她从来没有教过我这个。

  我对着男生的母亲把自己亲笔写的检讨书又重新念了一遍。

  我再也没在学校里打过架。准确的说,是再也没跟男生打过架。

  我的童年只是我人生经历的一部分。现在回想起来它并不是最灰暗的那一段,当然不是。仔细审视,我的人生甚至根本谈不上灰暗。我遇到的只是大多数女孩会遇到的一切。身为女孩,从出生到长大,每一段路都不容易,非常非常不容易。

  但我们都不容易。

  很多童年的记忆早就变得模糊。但是当我看向徐囡囡,那些学生时代的画面如期袭来,痛到扎眼,回忆里斑斑点点的片段,就这么涌进脑海。

  大概已经太久没有接触过类似的题材了吧。这故事好像特别遥远,却又好像有些真实。哪怕它只是一部并没有特别精致的网络电影。但那些熟悉的、冰冷的、残酷的影子,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出现,散发出来的气息都一模一样。

  我在教导主任的眉头中看见迟疑,在法医的镜片背后看见自私,在施暴者的笑容里看见傲慢,也看见他们所有人的眼泪当中,那些一文不值的悔恨。

  他们让我想起很多事。

  比如那个女孩嘲讽的笑容。那个陌生人肥腻的掌心。那个男生沉重的右手。那是我以为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却并不会彻底消逝的伤害和噩梦。

  或许我本来就不应该忘记。

  希望《罪途》片尾的那些呼唤和承诺,并不只是理想主义者们一纸空空的喊话而已。

  《罪途2之救赎代价》影评(十):凶手是谁

  那个女乘务员去拿手电筒,特意说了下那把吉它挂在那里这么久却没弹过。而那把吉它应该是那男乘务员的,他为什么不弹,是为了纪念什么吗。而整个卧铺只有那八个人,乘务员应该能做得到,至于下毒的东西他也应该碰得到!他到底是囡囡的什么人? 我猜凶手应该是周新雪和男乘务员!是他们做的局!他们应该是囡囡的闺蜜朋友。而囡囡母亲是他们叫来见证这些人的所做所为。你们觉得呢

  再补充一下: 吉它是周新雪的,周新雪在酒吧里混过,那男的喜欢周新雪.应该也会是那个学校的人.而周新雪应该就是徐囡囡,至于尸检报告都说是徐囡囡了,这个反转就看导演怎么圆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