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救火英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救火英雄》观后感10篇

2022-05-29 02:07: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救火英雄》观后感10篇

  《救火英雄》是一部由郭子健执导,谢霆锋 / 余文乐 / 任达华主演的一部动作 / 灾难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救火英雄》观后感(一):看《救火英雄》

  看《救火英雄》

  电影说的是那些消防人员,总体的感觉看着很过瘾,似乎少一点什么,就是少对人性恶的探讨,对于人性在烟雾中正面发掘可谓的淋漓精致。这里作为负面批评是安志杰和谭耀文饰演的人物,安志杰更看重的是权力,谭耀文几乎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如果从中国人的国民性劣根看,我很难相信如影片那样完美的演绎,影片的开头很好,这个时候更能反应人在灾难中人性的不同选择。因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消防人员,但是电影故事发展,是想深一步的发掘价值观,正面的力量,在人性矛盾冲突挖掘的越来越不够深刻。因为即便是消防人员,面临灾难的故事,在救灾的过程当中,有勇敢的,也有懦弱的,应该是一种多元性的选择。影片可能的为了鼓起人正面的自信,对人性恶的最多算是隔靴搔痒。

  当然即便是这样,对比国内一些救灾的电影,场面拍的更逼真,惊悚,更接地气,更多能抓住人的心理的紧张情绪,远比八一制片拍的《惊天动地》、《惊涛骇浪》强出好几个档次。《救活英雄》里这些主角配角本身就是小人物,和国内主旋律灾难片的不同,通过主角的演绎,能好地融合到整个故事中去,更能推动剧情发展方面起作用。余文乐更多是为了救自己的孩子,没有太多的道德高尚感;谢霆锋是对救火有阴影的消防员,影片开始对救火过程中出现过很大的意外,他一直扛着很重的思想包袱;胡军原来是大陆消防人员,他在台词中,虽然说救火,其实在火场里面更多的人不是被烧死,而是被烟呛死的。反观国内灾难片,比如《惊涛骇浪》那一种碎片是的拼凑,明显是为了感人加进去的,那种煽情试着的英雄装具,那摆好姿势的感人。

  导演也给我们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也可以说居安思危,从酒厂到输油管道,然后到发电厂,最后连同半个香港都处在停电的状态中。这样给人的视觉震撼更强大。庆幸的是,这里没有过于空洞的剧情和脸谱化的角色,没有看到是特首,乃至军长之类的领导,突然间的非常正义、满嘴的大道理。

  虽然在消防员在救灾的过程中,人性负面的情绪讨论的不多,多少通过谭耀文这样角色,看到我们平日看待的正面价值观,到真正灾难面临的时候,人是会动摇的,也是会被考验的。通过谭耀文的人性负面的情绪,才能衬托出谢霆锋,任达华、胡军饰演的人物,在灾难降临威胁生命的瞬间,什么是消防员职业道德。在职业道德之外,这些火仅仅是特效,更多的还是讨论爱情、亲情、友情……

  结尾的对谢霆锋选择牺牲的处理,通过一次回忆在内心做的战斗。也就算是消防员面临灾难到时候,不是表现的像个铁血英雄,面对极大的危险时,没有丝毫犹豫,得有个内心煎熬的过程,这才符合人性,稍微看着有点真实。

  《救火英雄》观后感(二):救火英雄

  开始关注这部电影是从主题曲《爱最大》,当时rap上一系列的“坏境破坏”让我一度怀疑这部电影是不是在单纯的推广“环保”,一部电影为什么要讲保护环境?会怎么保护环境?锋哥到底是在干嘛?哈哈

  今天看完,当主题曲再度响起,突然从那简单到直白的歌词中恍然了。

  环境、垃圾、虐杀、砍伐、利益、私欲,索求、伤害...爱最大。

  因为是救火,消防员只是在保护环境而已,那么破坏和伤害到底是什么?垃圾到底是什么?

  你最大的敌人不是火,而是烟。

  你要救的不是火,而是人。

  一再强调的烟,烟,烟。阿森无数次的茫茫然于浓烟,四处绝望与窒息,无法举步。心被包围,如何破出?

  来自于同事的猜忌,兄弟的死亡,上司的指责,规则的束缚,生活的各种不幸,那独坐在医院长椅上的孤独背影,仿佛要被看不破的浓烟压垮。

  故事一次次的高潮叠压,把阿森逼至无法喘息的绝境,锋哥那刚毅坚忍的脸,让心脏感受一步步的紧逼,压抑,怎么办?

  在激凸中不断奔跑,浓烟中的明灯,是培总的那只烟。

  兄弟、相信你、等着我、喝杯啤酒、递根烟。

  其实挺简单的,传统单调的英雄主义而已。舍己,付出,救人,爱人。

  且用着如男孩子儿戏一般的形式,让几个大男人信誓旦旦吼着“我要救人!我要当英雄!”

  有没有人觉得做作可笑?比如嘲笑他们,太肤浅的主题,太表面无趣的正义。

  可是我却在人性的挣扎中,一次次的被感动落泪。

  不需要深刻到深邃,只是在简单的要素组合中自然展现着光明磊落。

  这不是武侠小说,可我却感受到了那来自于大英雄豪情的,让人折服的风。

  他穿破层层世俗的尘埃,他在我们破碎污浊的世界里苟延残喘。

  可是他依然坚挺。

  他与浓烟同在,他是屹立于现世的英雄。

  那缺失已久的,似乎无法存在的英雄,他的脸上沾满了灰尘,他的伤疤,他的迷茫,他的痛,他的泪,他的绝望和挣扎,他的无助和张望,他在现实的琐碎的无法逃避的尘雾中,苦守着那一盏明灯。他说,我来救你。

  救的是谁?救人有什么意义?

  比如其中一个懦弱讨厌的上司,照样被保护救助着,甚至舍了培总的命。当时很多观众不屑出声。我也是直接在想,为什么救他?他这么讨厌,救出来也是祸害一个。一命换一命,值得培总去牺牲吗?

  可是没有过多的纠结,救了。镜头直接渲染培总的凛然正义。牺牲,微笑,最后的伟大付出。

  我突然发现,救人不是为了回报,救人只是一种自我追求的实现。

  正如你做事情不需要计较利益得失,付出只是来源于内心的,我追求我之道。

  爱我所爱,做我所做,那纷纷烦扰的浓烟,在清明的双眼中皆尽退散。

  在这个私欲横流,凡事计较,猜忌纷扰的现世,你知道这份简单的固守有多珍贵?

  英雄,现在社会的英雄。包裹着俗世浓烟的英雄,更加简单深刻,光辉万丈。

  绝不可笑。这是一种偏执,一种坚持,一种穿越纷扰的自我固守。

  更何况这固守的,乃是同样缺失已久的,人间之大爱。

  还记得最开始,每个男孩子都有一个英雄梦。他纵情大叫豪情万丈。他举着玩具手枪,试图救火于四方。他多简单,他多快乐。

  可是后来他长大了,庸庸碌碌中,他再也不叫了——可笑啊!什么年代了!谁还要当英雄啊!还讲什么大爱啊!傻帽啊!

  ……

  看看地球桑田沧海,剩下了空白。

  手牵着手站起来,我们需要你的爱。

  ……

  突然想起锋哥了。今年夏天在比赛中又见到他,我忍不住感慨岁月沧桑。

  人到中年,他明显成熟了,可是我发现,他并没有变。

  还是那么真诚直率,说到做到,绝无半点虚伪做作。

  那眼底隐隐闪现的硬硬的光,一如十几年前,那个桀骜叛逆的少年。

  同时又多了份,厚重的沉淀。

  锋哥来演这部电影,挺有感觉的。

  好像经历半世的浮沉,还依然能保持着少年的慷慨。

  并且,还在用自己的经历与感悟,不断的诠释它丰满它。

  正如电影里的阿森,坚持到最后,已经不再是几年前那个冲动热血的年轻消防员,而是经历了各种,看透了各种,抉择了各种,最终穿透重重浓烟,在舍身赴死之时能慷慨一笑的,那个救火英雄。

  救火英雄告诉我们,不要怕浓烟,要努力保持清明。即使烦恼不堪,也照样要做一个晴天白日的大英雄。

  这是一种固守,这是一个梦。

  救火英雄,你最大。

  《救火英雄》观后感(三):一次及格的起步

  灾难片一向是好莱坞的标志,本片作为难得一见的香港灾难片,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可以看做是一次及格的尝试。导演想在影片里加入更多的东西,但我却觉得贯穿影片的旁白和胡军的角色一样,莫名其妙,感觉有点逗。

  谢霆锋的表演很不错,是不是因为他的生活够转折,所以他能演出这个角色的茫然感。

  平安夜大火灾,发电厂的火光在黑暗中熠熠生辉,安宁的歌曲挥舞着夜色的薄纱,各怀心事的人过着各自的平安夜。这一段戏有味道。

  另外几个独角戏其实挺好的。一个是任达华开场对烟的那段理解。手中有烟心中无烟。另一个是谭耀文死前的那段歇斯底里的独白。香港平安夜不能没有电,我压力也很大啊。

  余文乐继续发挥稳定,胡军是演喜剧的吧。

  《救火英雄》观后感(四):生活偶尔需要英雄主义救赎

  一个人去电影院,本来想看《安德的游戏》结果记错了时间,就近选了这部电影,几乎包场。

  因为晚到几分钟,首先看到的演员是胡军,从《天龙八部》之后他出演的影视剧几乎都是心中怀有温柔情感的“硬汉”形象,这部当然也一样。在大火中失去自己孩子的父亲选择了做一名消防员,勇敢耿直又憨厚,在故事里不论是救人和是爆门,蛮力都够大。而浓烟里的幻觉——儿子围着他笑的场景体现出柔情的一面。不知是不是导演刻意,海洋的形象略显笨拙,胡军的台词和旁白也都有些生硬。

  谢霆锋余文乐依旧酷帅汉子真性情,任达华老前辈、老英雄的形象也表现得很好,女演员都一般般吧,演技一般般,对白一般般,其他也都略去不说。

  再来聊聊英雄主义。

  就冲着《救火英雄》这样的片名(个人感觉名字不咋地)也能想象到,这是一部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在影片中,无论是海洋、阿森还是快退休的培总,无一不在这故事中扮演了至少一次舍己为人的英雄。海洋为了救人独自冒险,培总为了散烟不惜破坏自己的保命地,阿森更是被编剧直接写死,制造了尘爆来炸出逃生出口,让阿潮和孩子们成功活了下来。

  其实我们明明知道这样的事和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

  我们都会是善良、友好和乐于助人的人,试着让世界看起来美好而平和。

  在相安无事的时间里。

  那么英雄主义为什么而存在。

  我相信不仅仅为了给大众洗脑,更是在这样一个如同在浓烟中容易让人迷失方向的社会里,依然亮着的一盏灯,告诉我们周围的世界还有有温度,还有希望。

  《救火英雄》观后感(五):2013年两大救火题材电影的对比

  首先,自己是先看了《救火英雄》再看《逃出生天》,从特效上讲,《逃出生天》做得更加真实、震撼,但剧情来说,个人认为《救火英雄》更加感人,用另外一种手法来诠释火场的未知和恐惧,而不是熊熊大火来表现,两部电影都把消防员的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也将爱情、兄弟之情贯穿其中,《救火英雄》无疑更加细腻和催人落泪,特别是谢霆锋最后那一幕的升华,把救火的事件延伸到舍生救人的英雄精神,反观刘青云最后那幕开挂般神奇生还,显然是主角光环立功了,学过物理的朋友都知道,按理说如此高的重力加速度挤压水面,水底的压强都足以把电梯门冲开,人体那么脆弱居然毫发无损,至少也要破耳膜啊,而且从古仔潜水到逃生后担心哥哥刘青云的演技,也比不上谢霆锋,比如潜水之前居然没深呼吸就能深潜1分钟,知道哥哥头盔飘出来也没有落泪,最后那shot,让刘青云来喝古天乐的喜酒,也没有《救火英雄》全体合影的神来之笔。

  虽然两部戏都是可圈可点,是近年来的诚意之作,但面对好莱坞强大的制作阵容以及韩国迅速雄起的电影事业,港产片要回到巅峰,需要更多的创新和玩味素材,这两部电影都十分值得推荐。个人评分的话,《救火英雄》9.5分,《逃出生天》8分。

  《救火英雄》观后感(六):主题歌 让你知道能激励你的,只有你

  还在听着这首《爱最大》。

  一切都是导演的作品,所以,还是从导演的审美和讲故事的手法讲起。

  将近2小时的片子,是否有时候会跳一下,问“怎么还没完的?”,如果你有同感,就是线索唔够好玩。

  讲故事,就是要Lead 住观众走一次,所以,这条线索是流动的,放什么信息跟观众,他就接受什么。

  看海报,知道是三兄弟的救火故事,先说说3兄弟意外的配角的戏:谭耀文的戏也不少,如果他的部分都是旁白+字幕,或者内心戏,可以不记住他;廖启智也是,同样,不知道为什么他要有这么重的戏份。

  郭导演在画面、剪辑、音乐上都很棒,如果在信息流(线索)上也是这么流畅就好了。

  例如:这部戏里没有太多喜感,只有游水与余文乐对话那段;也没有感情戏,无女主角;没有抓泪点的位置;片尾曲很好,但只在片尾出现,没有其他机会。

  导演建议下部片再纯粹些。

  《救火英雄》观后感(七):集体英雄叙事变奏和导演的形式感——《救火英雄》

  生活的琐屑繁复让人沮丧,所以需要进电影院看一个英雄故事。但曾经受过众多打着“英雄”旗号的粗制滥造作品的伤害,于是会谨慎挑选片名有“英雄”字样的影片。作为2010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打擂台》和2013最卖座华语电影《西游降魔篇》的联合导演,郭子健终于在去年获得了独立执导大片的投资,《救火英雄》就成为展现自己导演风格的最佳机会。同样是讲述消防队员的故事,早期有同样题材的《十万火急》,最近有彭氏兄弟的《逃出生天》,能否找到异于前者的独特表述,是影评人及同行业者进入影院时心中的疑问。

  集体英雄叙事的当代变奏

  按照普罗普的六个叙事单元进入《救火英雄》文本,准备阶段是建构三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对立关系。矛盾前提是因为在一次救火行动中消防员何永森(谢霆锋饰)、游邦潮(余文乐饰)和叶志辉(安志杰饰)因信奉“能救一个是一个”而不是“一命换一命”的理念而违背了上级指示,遭到严肃问责。游邦潮作为消防队长替何永森接受了惩罚而被降职,两人兄弟关系由此显现。而叶志辉作为一个希望“搏出位”的主体,迅速合理地成为了两人的顶头上司。三人的戏剧冲突关系通过画面两端的站立位置和对视的眼神得到有力呈现,为以后逐渐升级的矛盾建立了合理前提。

  按金字塔结构继续往下排列,另一对人物关系是内地来的新消防员海洋(胡军饰)和老消防员培总(任达华饰)。海洋作为新香港人本身携带者初始创伤——在一次救火中没有能救出儿子。培总作为消防队经验丰富的老队员,对这样一个体能测试满分的外来者的进入而感到了地位的动摇,也暗示了香港经济因内地资本的投入而动摇了主人公身份之后的不适情绪。不服输的的情绪通过爬楼梯比赛而得到释放,又通过“喝啤酒我没有输过”来发出新的挑战。海洋在任务中虽谨慎大胆,也险些丧命。培总等人表面责怪他,却在内心认同和吸纳了这个外来者。

  纠纷的时间设置在2013年12月,号称最热的12月,天气反常,平安夜降临前“调令”下达,何永森将于次日调离/挤兑到其他部门,从不愿进入火场到帮忙而开始再次从指挥转入实践,在上司叶志辉到来之后被实际性地剥夺了现场操控权,可以看到何永森的隐忍,隐忍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曾经让兄弟背黑锅而被贬损的人格。同样,把消防车借给游邦潮也是为了还兄弟的情,与此同时,为参观发电厂而被困的儿子埋下伏笔。

  何永森自贬的人格无法在兄弟面前抬头,但内心对公共安全的责任感战胜了怯懦和忍让,于是违抗叶志辉命令带队返回隐患事故的现场,管道爆炸证明了自己的担心,加剧了自己对“制度”的抵抗情绪,跟西服笔挺要参加平安夜舞会的叶志辉在火灾现场附近发生了语言冲突,“当初你害阿潮,现在你害我。”达到了再度心灵创伤的效果。低落情绪和反抗动作导致了叶志辉的不慎坠楼,现场有口难辩。见到痛苦的死者家属和同事的何永森陷入深沉失语状态,却被指名为发电厂救火现场总指挥。何永森的手机上显示了无数女友打来的未接来电,下一个画面已然是女友选择了分手离开。不难发现,消防队员的社会身份里除了这个刚刚分手的女友,其他男性的情侣都缺席了。缺席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游邦潮的离异,消防员工作的危险性及时间的机动性导致了她们的愤然离去。儿子成为孤独社会群体的精神支柱,以主体生命的补丁粘合在国家机器运转出现的漏洞上,从而换取了小朋友的生命,小朋友的调皮性格又遮蔽了资本自身罔顾个体生命利益的本质缺陷。

  潜在的危机并没有阻挡发电厂高层重启资本秩序的决心。群众平安夜的娱乐权利导致了消防员集体冒死的营救行动。培总用身体为代价砸烂了烟囱驱散了浓烟,他坚信何永森可以带领所有人逃出去。“海洋!我和啤酒可从来没输过!”显现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中年男人吹牛和饮酒的生活趣味,而作为普通人的牺牲使观众体验到更深切的疼痛感。“森,你一定能带大家出去!”给予了队长何永森以“超人”的信念,促成了何永森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培总也因牺牲获得了英雄的命名。

  游邦潮抱着无望的可能独自去寻找儿子之前,在心底看低眼前阻挡他的何永森。“你是在担心你的职位!”海洋现场的果敢行为和失去儿子的闪回段落证明了一个英雄从低谷到重生的可能性。何永森作为一个创伤主体面对黑暗,被魔鬼般的烟雾扰乱心智而暂时迷失,最终以超人的信念和意志挽救了身边所有人,并在地下餐厅(叙事结构的顶端和现实空间的最底端)通过牺牲自己而换回了同事和儿子的生命,由此完成了英雄的命名。英雄作为反规矩和反秩序的主体,不甘于将自己机器化,违背上级的指令而走向了牺牲之路。而上级也在英雄的请求下含泪默许了英雄的行为,这种对现有秩序的有力质问是否会随着观看机制的停止而烟消云散?游邦潮抱着孩子走出火海,完成了对何永森态度从误解——看低——崇敬的转变。英雄引爆自己之前,歌剧咏叹调超时空召唤回了已死的培总和叶志辉,三人站立成英雄雕塑的摆位,空气中轻轻洒落的面粉浮沉就是整个画面的颗粒质感。整个消防队的合影中,英雄以消防员帽子的方式回归/摆放在集体中间,又以想象中的全家福视觉化呈现了集体英雄的形象,由此,消防队员集体得到英雄命名,英雄叙事母题在香港的当代变奏得以完成。

  表演与意识形态的侧面

  如果说谢霆锋、余文乐和安志杰在2007年陈木胜的《男儿本色》中亮眼的是搏命动作戏,那么在2014年郭子健导演的这部《救火英雄》里,我们看到的不会是一部被迅速遗忘的贺岁档灾难片,跟爆米花气质迥然不同的意象在浓烟中缓缓升起。

  郭子健在剧作阶段就选好了主要演员,并按照自己的演员的特点进行创作,并及时听取意见对剧本进行修改更新。谢霆锋在跟郭子健讨论剧本时随手摘下他的眼镜,于是就呈现了电影中这个内向又隐忍的队长形象。“谢霆锋有一场哭戏,但却和以往激动、外化的处理方式相当不同了。坐在黑暗的角落里,没有特写,只是擦一擦脸,然后走掉。拍完之后,谢霆锋自己很喜欢,还叮嘱导演:‘你不要给我在后面配什么哭的声音啊,补一个特写啊,你千万不要!’我说你放心,我第一天跟你说的时候,我就是不要你这些东西,所以我一定不会出卖你,不会在最后把这些加进去。” 优秀的演员可以有意或无意地通过眼镜等微小的道具找到人物的感觉。 为了避免出现后期被以“让观众看懂”为理由的方式破坏一段好的表演,还得跟导演反复强调——如果说为什么很少看到一流的表演,那么低估观众,程式化剪辑就是华语电影的尴尬现状。《码头风云》里马龙白兰度的手套就是一个随意的神来之笔。虽然不能和国际顶级的演员比较,但顶级的演员在一起也会比较,讨论国际一流演员的表演。在这样一部灾难片中自然的表现出一个内疚复杂的普通消防员形象,尤其是眼神和机位撑起的一种高于戏剧的空间张力,得益于导演和演员对电影艺术的尊重。有一场余文乐抱孩子出火场的戏,跟育儿经验丰富的胡军交谈后,余文乐获得了新的内心体验,要求重新再拍一次。演员与演员之间可以互相提升,前提是有一个“真”懂戏的导演。拍摄中途郭子健压力过大导致肾结石住院,“千万不要相信在黑暗和浓烟中你所看到的一切。”这句对白就是胡军给郭子健的短信,被郭子健直接用在了电影中。作者如身陷浓烟的焦虑通过向主要角色转移创痛的方式得到了治愈。点睛对白在电影中出现时,导演很明智地选择了近景接大全景环境,主角内心积蓄的能量得以有效呈现。谢霆锋的隐忍内敛,余文乐超然又爱子的心态,胡军的冷静和任达华的大哥气质,都使得这群和而不同的普通人得到了观众的认同。

  陈伟霆扮演的新消防员,虽然戏份不多,但也通过这次大事件/成长经验得到了自己令人尊敬的行业身份。安志杰塑造了一个完全驯服于制度的主体形象,但又因为死前和谢霆锋的“和解”和意外坠楼之死而获得了观众的谅解,并在抽烟场景从视觉上被命名为因公殉职的英雄。发电厂经理谭耀文更是一个被商业制度套牢的机器,为了保证全港公民的平安夜娱乐而不惜冒险启动电源,把危险留给另一拨国家机器——消防员去解决。但飙升的消费欲望已经让城市能源不堪负荷,最终导致内爆的元凶于是从表面的发电厂而烟雾般弥漫到所有裹挟进消费欲望中的主体。“批判性”因为讲述故事的年代和“贺岁”的时段而被有效遮蔽,观众的注意力从经理教训内地女员工学好粤语时被顶嘴的调侃“你先学好普通话吧,你老板是内地人。”而遭到无限期搁置,这样的调侃稀释了真实社会中内地和港人之间的紧张情绪,所谓合拍片不应该是港人给内地演员配上粤语配音抑或相反,这样创作者和观众都感觉古怪,郭子健给胡军设置的人物说着参杂蹩脚粤语的普通话,而香港人在跟内地资本代表交流时努力说着港味普通话,这样的设置打破了常规设定的配音惯例,展现了两岸交流的真实状况,人物因此也获得了真实感。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原声粤语版本的港片只能在广东地区外极少影院看到,不失为一个遗憾,但市场的细分一定是未来趋势。

  人物形象与导演形式感的升华

  郭子健的电影之路带有传统电影人的师徒色彩,跟叶伟信做了几年副导演,适应了片场生活的郭子健靠着剧本《野•良犬》得到了扶植新导演的曾志伟认可,从而开始了独立执导电影之路。第二部电影《青苔》帮郭子健拿到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奖。郭子健关注的人群聚焦贫民区,新移民,拾荒者等边缘人。一贯保持的自编自导和底层视角让他的作品序列呈现出“作者电影”的可贵特质,也因此获得了专业影评人的好评;商业影片的执行导演经验又让他获得了更多前辈诸如刘德华、周星驰等人的提携。在《打擂台》中,更老一辈的电影人泰迪罗宾,梁小龙,陈观泰,邵音音,陈慧敏的集体亮相,讲述武馆凋零后的武人生活故事,直接跳过九十年代的周星驰无厘头表演,八十年代泰迪罗宾一代喜剧电影人的漫画表演风格得以重现银幕。梁小龙等动作演员的挥汗如雨的打戏也让人看到了香港动作电影人的拼搏精神。郭子健对小人物特别的情感细节呈现成为大预算动作片/灾难片最缺乏的情感短板的补丁,所以这部笑中带泪的《打擂台》拿到了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西游降魔篇》拿到了2013最卖座华语电影称号(即使他的导演身份在宣传上被有意掩盖)。

  《救火英雄》中提到拍消防员的故事,郭子健称想法源自一个做消防员的老友对他的描述,“真正的火场像个鬼城一样。”鬼城——就成了郭子健着力营造的主要氛围。片头字幕和画面共同提示了浓烟是消防队员和受困人员的最大敌人,也提示了吞噬一切浓烟将成为本片无形的头号反派。剧作是一部电影的前提框架,梁礼彦、翁子光(本身也是影评人出身的编剧和导演)本身就有合作编剧的经历,本片跟郭子健三人共同修改过的剧本肯定希望打破观众对诸多灾难片的诟病——人物性格呆板、缺乏思考,动作无逻辑,靠大场面爆炸场景吸引青少年观众的低智商气质。在香港的免费报纸《AM730》中开设的专栏里,郭子健针对观众对影片剧情合理性的质疑一一作答。解释了天气反常的平安夜使得香港两大供电公司发生意外的合理性,这是多人编剧方式对剧情合理性推敲后的有力假设。

  插曲段落里展现了香港开始大面积断电的场景,视觉特效总监黃智亨用了两千多个CG镜头,制造出管道炸裂时火苗喷射,浓烟四起的场景。同时也制造出了一个想象中香港的世界末日——随着一座座灯火通明的大厦瞬间熄灭,繁华街道和疾驰在高速公路上的救火车都陷入了黑暗……这些镜头完全横扫那些为3D而3D的电影,面对韩国的特效团队也不逊色。如果说在《叶问》系列里没发挥多少视觉特效的作用,那么《救火英雄》终于让黄智亨有了展现香港本土电影视觉特效实力的机会。

  美术林子侨用了三十一个货柜在最短的时间里搭建出了重场戏发生的场景——12米高度的发电厂。货柜组装成的高大墙壁在影调上让人产生一种面对宏大建筑的崇高感。防火的货柜主结构给这部暗黑气质的电影带来别样的金属质感,成为演员表演背景的重要支撑。这种近十年来全港少见的搭景规模耗费在发电管道爆炸点、电厂内部逃生空间、主角逃生过程中接近的大型机组、监控室、烟囱和食堂内部,都精致而隐秘地完成了真实场景的建构,也随着空间的改变层层推进了叙事。

  摄影、美术和特效的配合可以完成一部顶级灾难片的视觉呈现,主演谢霆锋等“普通消防员们”在场面调度和音乐的烘托下,构成了电影的血肉和情感,所有这些混合构筑成这部郭子健式的灾难片。《救火英雄》的结尾跟迈克尔•贝或陈木胜的爆炸一样是火光冲天的奇观呈现。但不同之处在于,迈克尔•贝的爆炸是几乎抽空了情感的纯视觉景观,陈木胜等导演的华语灾难片中,最终爆炸前的抒情场景因表演或剧作的煽情元素失当而导致了情感的失效,意识形态运作因此显现,观众出戏笑场成为常态。《救火英雄》在最终爆炸前出现了一幕大预算华语片少见的华彩段落——通过营造即将赴死的悲剧气氛而询唤已死的消防员,在一首比才歌剧的咏叹调中英雄们平静地吸一支烟。2000年英国女导演莎莉•波特的《纵情四海》也使用了这段音乐,但14年后这部港片中不但不突兀,还因为升华的英雄形象而获得了强大的感染力。在此之前,一个剧作的伏笔在何永森将自己跟游邦潮和孩子们隔绝之后得以展现:他已经帮兄弟的孩子选好了学校。这是何永森唯一交代的后事(英雄死前还关注的是他人的幸福)。当他义无反顾的摘掉帽子,音乐响起,画面开始虚焦,升格过渡到近景,特写从小塑料袋里掏出一只歪斜的烟,何永森看了看画外,是让烟的近景,画左一只手出现,接过烟来,我们看到了培总,他轻轻吸了一口,起身递给画面右侧的人,叶志辉接过来也吸了一口,还给何永森……作为一个询唤英雄的虚拟场景,取消了眼神光和现实音效,拉出一个大全景,三人身后有光柱射下来——一个英雄雕像的拍摄方法。这时给了一个安全空间里游邦潮放弃敲门绝望低头的特写。整个段落里,在人物面部、手上和衣服上都铺着一层质感细腻的尘土,同时面粉如细雪般纯洁落下匀称散落在画面空间中,被询唤的两位逝去英雄消隐,何永森回到了现实空间,身后的背景设置了一个类似《钢的琴》开场时男主人公身后的翅膀造型,象征即将飞升的灵魂。点燃火柴,香烟特写,缓慢的节奏是导演在这个段落的形式感,何永森目光坚毅,吐出一口烟气,切换安全空间里游邦潮低头护住了孩子们的脑袋。随着烟头的弹出,爆炸的激烈程度转换成同样规模的情感力量击中观众。

  吸烟在这里不但获得了“合法性”,烟雾的升腾也意味着到导演形式感的升华。跟王家卫《花样年华》中梁朝伟的孤独落寞形象和彭浩翔《志明与春娇》中轻松爱情的吸烟氛围都不同,三个消防员嘴角吞吐的烟雾和面部淡然的神情都散发着悲伤的英雄气息。1935年孙瑜的《大路》结尾也有已死英雄再次站起来的视觉展现,激昂的革命歌声和散发着光芒的英雄形象感动了一代人。然而,在一个强势凸显的革命歌曲失效/起反作用的年代,能在这样一部完全可能沦为消防队宣传片的电影中大胆使用了歌剧咏叹调,而且把握住了抒情的分寸,是郭子健导演功力的体现。

  按内地电影产业现状和观众的视角来看,一部大片不过亿似乎就是失败。好在本片在香港本土票房骄人,已超过2500万。好在评判一部电影的标准不止是在票房,还有电影艺术的维度。郭子健作为顶级制作华语大片的新宠,善于推敲人物情感的视觉化呈现,不但从片场香港前辈那里直接习得经验,还从场面调度大师黑泽明的《七武士》等经典作品的分析中得到滋养。跟无视电影传统,靠特技花招就得到大预算的电影人的作品气味迥异。毕竟,有的人拍电影为的是票房,有的人拍电影还记得传统和电影艺术。

  《当代电影》

  《救火英雄》观后感(八):迷失

  一直很想看《救火英雄》,无奈电影已下线,网上的高清版又迟迟不上,好不容易等到高清版,一口气看完,着实震撼,之前有朋友推荐给我看的时候说了一句“绝对比《逃出生天》好看十倍”,当时还不信,现在看来,好看是肯定。

  其实我不想拿《逃出生天》来对比,二者题材虽属统一范畴,但着眼点完全是两个方面,既然不是发力在同一点上,也就没了拿来作对比的必要。

  从整体结构来讲,《救火英雄》是相对比较完整的环,人物关系脉络不难理清,无个男人构成了关系图谱的核心:谢霆锋、余文乐、任达华、安志杰、胡军,五个爷们儿之间的迷失与争战,你来我往,似乎在剧情留白的间隙打了一场无声的太极。

  五个硬汉的演绎让整部电影充满阳刚之气,但也不失文艺情怀,没有故作狰狞的表情也没有性感美女的缠绵悱恻,像是一个男人内心的独角戏,同时化作不同的自我在不同的境遇中挣扎,不得不说,消防员题材的影片不多,除了《逃出生天》,就是这部,此前上海两90后消防员的故事或许能让今后有关消防题材的电影增多,所以说句皮外话,还是应该感谢导演能把镜头对准这些时刻出生入死的特殊职业。

  总体来说,五个硬汉表演算挺到位,但依然有不少硬伤,首先是谢霆锋,表现不错,不过故事略显空洞,情节线索单一,矛盾冲突不明显,如果任达华或者廖启智其中一位来个腹黑反转影片更有趣味,后期和余文乐的煽情部分也不至于那么苍白无力,此外,他的悲剧设定没有很好的铺垫,结局有些突兀,如果说开头有一部分“宫斗”让他有心理包袱,后期就应该强化这个包袱,所谓心里的迷雾,使得他最后可以通过牺牲的结局完成角色的升华,更能引起观众同感。

  其次是余文乐,父子之情没有足够的冲击力能打动观众到的泪点,任达华则显得稳重,最后牺牲之时仍不忘鼓励和留存希望,而胡军作为内地实力派演员,更正派,戏路应该会更广,虽然贯穿电影始终的旁白角色由他担当,但这样反而凸显局外人这一身份,海洋这个角色有些脱离整部电影的基调,好在胡军拿捏分寸到位,是内地难得的男演员。

  如果给这部电影想个主题,迷失肯定是首选,电影浓烟滚滚,烟雾迷绕,开头旁白便说了,火灾中最大的敌人和危险是烟,这不仅是一个有关火灾的科学陈述,同时也是一个暗喻,人的心中也会有烟,在遭遇重挫、变故、违心之举的时候,就是人心中的火灾,它产生的浓烟会缠绕人心,让人看不见光亮陷入黑暗与绝望,要救外部世界的火,也要救心里世界的火。

  《救火英雄》观后感(九):救人如救火,救火就是救命!

  2014公历生日去看了今年第一部电影《救火英雄》,讲述消防队的故事。主演是谢霆锋、余文乐和任达华。在进场后不久,我就发现我不再是看着别人的故事,而是在看我自己。

  主角们前往火场,救出一个个生命,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有时甚至或者说常常会是死亡的威胁。火场外的家属都是紧张万分,巴望着消防队员带着自己的家人出来。几乎是第一时间我就想到了医生,也是这样的使命。看着谢霆锋坚毅的表情,我不得不说,那一刻我觉得既然自己选择了在医院工作,作为一名医生活着,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管是在危难时刻勇往直前的精神,还是两难境地里做出正确抉择的气概,都时刻考验着我们。

  消防队员、医生,在这个浮华的世界,当外界都在歌舞升平时,仍然需要坚持自己的岗位,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用那行诗句便是: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必须风雨兼程!

  救人如救火,救火就是救命!我又想明白一些事情,也应该更努力地学习、工作了!

  《救火英雄》观后感(十):心魔爱每一个人

  《救火英雄》是浓郁的正能量泼洒片。我看出来有两重意思。

  一是如何战胜心理阴影。这个我有一些心得。

  作为一个青涩的女司机走向优秀的过程中,我必然经历了很多撞,在副驾驶,主驾驶,后座分别都撞过。其中以主驾驶撞的最惊魂,等我明白过来整扇玻璃已经碎成了蜘蛛网,隔着碎渣子就是我的小命。之后我就落下一个毛病,随时随地,清醒睡着都会毫无征兆的突然闪回那一幕,心猛的被抽一下,全身一哆嗦,要十分用力才能拉回意识。经历平复、恢复、强迫自己上路,我在优秀女司机的队列中更有发言权了。除了用生命领悟安全驾车的要领,我更神奇般的从那之后有了东南西北的方位感。出发前看好百度地图,记住主要环路和联络线,凭着路上的指路牌,完全有信心到达指定位置。不需要GPS才是优秀女司机的范。

  电影中任达华说戒烟,控制它,不回避,手里有它我也能做回我自己。谢霆锋返回火场时,胡军旁白说,进火场救人,救火,先要克服浓烟。克服的唯一方法就是与浓烟共存。内心的恐惧或引诱,很难说怎么样算战胜,也很难说完全消除影响。我是做不到,所以我落下了间歇性抽抽的毛病,但我还可以开车,这个心魔安顿在我身上并没有被强制驱逐。它每骚动一次,都是告诉我它没有消失,我要继续小心。

  二是英雄情结。

  任何事情唯有心甘情愿,才能无愿无悔。真正的热爱都是简单的。冒着生死的工作,十几岁时也许并不知道这样的选择意味着什么 ,只是年轻时的壮志凌云。几次出生入死,大大小小的经历融入了生命,变成一种信仰,可能就无法再剥离。当年轻不再,人生递进,结婚生子,照顾家人,这些可能都与那无法剥离在情感和时间上冲突了。余文乐要回去救还困在火场中的儿子,谢霆锋怒吼到,眼前就有几条命在等着你救。他们生死未卜的时候,谢霆锋的空姐女友留下钥匙幽怨的说,我走了,不会回来了。

  谁也无法坦率的再说无怨无悔,那些不具名的悲伤会消耗人的情感,而人情世故并不会给英难更多一点机会去挽回。在不那么需要英雄的日常里,平淡中对平淡的渴望才是简单的。 项羽气盖山河,他自然会遇到虞姬,这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要相信世上从来就没有卖不出去的货。只是以在一起为爱情天条的姑娘们可以绕道,英雄可爱,英雄不可以去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