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出少年》影评10篇
《自古英雄出少年》是一部由牟敦芾执导,郝勇 / 张小燕 / 胡益林主演的一部动作 / 武侠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古英雄出少年》影评(一):才買到正版vcd
拓麻的,這種電影誰給評的7.3分?!你是在侮辱我們70後看過的人的智商嗎?!
----------------------------------------
大丈夫演的實在是棒極了!
----------------------------------------
唉,現在的兒童電影電視劇動畫片,含蓄點我就不噴了!
二毛弟....怎麼,二毛弟也是你叫的?!哈哈哈!
刚刚又看了这部片子,后面的《流金岁月》节目还请了演员到现场,说说当时的花絮。没想到,一下子就是25年啊,当年的演员还都是武术冠军啊。只是他们当时一天的片酬才2块钱啊!!!!!!虽然现在很多都当了教练,或是自己开了学校;但是那份对武术的热爱还依然如故啊。中国就是人才济济啊,好像里面有个一手拿刀,一手使鞭的小配角也是全国冠军啊,真是不得了啊。以前的中国人民真是勤劳纯平,配音的也都是上译厂的好声音啊。至今看来,还是很过瘾。最难忘的就是大丈夫和他媳妇了,哈哈~~~~~~~~~~那句“妇人之见!”还真是经典啊!!!怀念~~~~~~~~~
少年时看《自古英雄出少年》,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像英雄小少年一样,惩恶除奸。
今天,听说一好友的儿子是如何的英勇无敌,倍感汗颜。吾辈当年未实现的理想,今天竟让好友儿子做到了,我拷!
L君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前段日子,她老婆与他儿子外出,路遇两抢匪,欲夺其MT车,光天化日之下,且二十米开外还有一治安亭,路上也有不少行人。女人自然是不愿放手,站车头前,死死抓住车把手不放,两匪大怒,将其推倒,女人大呼,竟无一人上前相助。危急中,其儿子奋起,抓住一匪之手大口咬之,还大声哭喊,两匪手忙脚乱,逐扔了MT跑了。
呜呼艾哉,友人的儿子才6岁。不想世风日下,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人民警察、治安员居然不来维护,普通老百姓又哪敢强出头,最后竟然沦落到要一小儿来对抗两匪徒。拷,这社会完啦!
《自古英雄出少年》影评(四):人生第一部电影......
昨晚看到百度推送介绍说这片子才被打了5.9分(截图显示200多个人评价),今天想上来提提,看到现在7.4的话应该也差不多了。不带情怀,这片子也就6.5分撑死了,刚开始的10分钟背景渲染里面的群演、配角演技都很业余,打斗场面也比较一板一眼的比较僵硬,这片子只有大丈夫的表演可以打到九分,小媳妇、铁彪可打七分,司马力那五个及格,其余的真的不是业余就是稚嫩。
这片子也是劳资这辈子看的第一部电影,83年的时候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后期(天冷了)学校组织看的,因为是小镇也算晚了几个月才轮到放映,这片子电视里重播的不多,也就看了4-5遍吧。中午在百度视频里搜索了复看了下,精彩的地方还是能让劳资这个笑点超高的忍不住笑出来:二毛弟?嗯?二毛弟?不不,二毛哥.....;老娘?哼!她是我媳妇!;我也是天地会的,我也值五千两,你们别瞧不起人!能让我看一次笑出声一次的也就你逃我也逃、控方证人、热情似火这寥寥几部......
大名鼎鼎的少林寺直到第二学期村里放露天电影才看的,少林寺好像是8.2分的话,这片子7.2最多了,但因为是这一生第一部电影,打个四星!
一生第一部电影,一生第一次影评(短评除外)。应该呢打个表情啥的,但男人发表情感觉太娘,不稳重,不管是短信还是QQ还是游戏还是微信,30岁后再没发过一个表情......
《自古英雄出少年》影评(五):少年爱英雄
小时候看过无数遍,从来看不厌,觉得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好看的电影,上个星期重新温习了一遍,归纳了几个理由。
1.剧情简单,就是一个字:打。除了开头三分钟铺垫,后面八十分钟都在打,正面人物几个小孩要走哪条路要打,反面人物喝醉酒也要打。连铁彪和大娘子也要打。那个年头的小孩看电影,不需要复杂剧情不需要人性刻画,打打打就是好电影。何况打的如此精彩,蛇拳对虎拳,匕首双刀对木棍,链子枪对花刀,铁锤对长剑,小时候都看呆了,竟然有这么多花样。
2.风光好,应该是在川西拍的,川西真是好地貌,开场的大河与溪流,中间牦牛群的追逐戏用的是航拍,后面有冰川,还有一场打斗是在雪地里,说到雪地里伸出一双大手来抓住二毛的双脚时,我都吓尿了。
3.最好最好的当然是大丈夫,那几句台词当年的小伙伴都倒背如流:1我也值五千两。2现在的女人,真不得了啊!.3.她是我老婆。顺便一说,配音丁建华。
《自古英雄出少年》影评(六):《自古英雄出少年》:疾走的天地会
这部出自80年代的武打片,与同时期的经典《少林寺》《木棉袈裟》《南拳王》《黄河大侠》,相同之处就是启用了真正的武术运动员出演,一招一式,硬桥硬马,尽显真功夫。不同于以上几部电影在于,影片的节奏很快,通篇感觉都在你追我赶:逃亡的天地会少年,追捕的清廷大内高手,从巴蜀追进藏区,从城乡打进冰川。观众跟着主人公们一路狂奔心惊肉跳,一面欣赏着目不瑕接的武打,精彩纷呈,还将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不知后来的《罗拉快跑》从中吸取了多少灵感。
本片的导演牟敦芾,注重心理变化,狂热渲染戏剧冲突和火爆场面,曾是邵氏最邪典的导演之一。在这部其唯一的古装武侠片中,也显示出其卓越的叙事功底。影片开篇,就是数千人的集市,繁华的背后,隐隐透露着杀机。观众起初不明所里,随着人物的不停穿梭,江娃发现垂钓者生吃活鱼,清廷隐藏的高手露出了马脚,一场绑架阴谋浮现了出来。整个开篇,人物众多,难分敌我,随着镜头一路奔走,观众的心被一阵阵牵扯,又一次次松口气,这样的场面调度,在现在的好莱坞谍战片中已用得很娴熟,出现在80年代的中国武打片中,更显得非同凡响。
接下来的几场武打场面,也完全超出了当时认知范畴。铁彪大战五位大内高手,只见五高手齐齐上场,铁彪双拳难敌十手,被连续击倒。彼时,国人无缘见到成龙的《警察故事》,本片也算是用另一种方式提前告诉大陆观众,动作场面要这样的,才能久远。话说回来,铁彪被痛扁之后,凭借一根长棍,横扫千军。银幕上,棍子的呼呼声,与五大高手的衣襟,和成一团,象五彩斑斓的花一样散开,好一场大乱斗。但这一役,又处理得井井有条,每一招,每一式,如何凶狠,如何化解,都尽现眼底。本片的武打场面很少用固定机位拍摄,而是扛着机器记录,纪实感十足,在武打音效的衬托下,充分满足了观众的视听享受。
另一场蛇拳战虎拳,更是将武术的中的刚与柔,形与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外行观众,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竞击术的魅力。
本片最值得圈点的还有一干小演员:人小鬼大的大丈夫,调皮捣蛋的王二毛,贞烈勇敢的江娃,还有大豹,小豹。本片虽然针对主要人群是儿童,但是成年人也乐在其中,能做到老少皆宜,在现在的中国电影中,只有《捉妖记》做到了。
本片唯一的大咖,就是铁彪的扮演者熊长贵。与同时期的武术明星相比,他比李连杰内敛,比赵长军洒脱,比寻峰正气,比邱建国、徐向东睿智,可惜他却一直没有大红大紫。如果本片能延长至120分钟,他与大丈夫的老婆,或许能擦出一些火花...
《自古英雄出少年》至今已近30年,当年的小观众,也近不惑之年,唯影片中的一切依旧,每每重温,都是一段美妙的时光,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备忘录:
八十年代最不可错过的合拍功夫经典:《少林寺》《木棉袈裟》《南拳王》《黄河大侠》《八百罗汉》《太极神功》《新方世玉》《侠女十三妹》《南北少林》《大上海1937》《自古英雄出少年》《海市蜃楼》
《自古英雄出少年》影评(七):从岁月背后看《自古英雄出少年》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古英雄出少年》这部片子,还对“大丈夫”这个堪称荧幕经典的人物留有印象,想来也只有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这拨人了,对我们这些“70年代的蛋”来说,虽然与片同名的诗词、小说也许更有名,不过这部集打斗和搞笑于一身的老电影实在很难从记忆中抹去,哪怕是在这个影象资源浩如烟海的今天,否则也不会位列被推荐的中国最佳三部儿童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大致是说一群天地会的遗孤被5个清庭鹰犬追杀、打斗、最后邪不胜正小英雄们手刃恶人,没有耐人寻味的悬念和《无间道》般忠奸难辨的人物设置,因为它本身就只是部儿童电影罢了,用不着去考验孩子们的智力和神经。
虽然主角们是一拨小孩,但毕竟是武打片,这些小演员个个不是省油的灯,8、9岁,11、13岁的孩子,不是来自武术队就是杂技团,身手着实让人叫绝。在我看来,武打场面都可以赶上《少林寺》了。与那些武术外行就可以参演的花拳绣腿、飞来飞去式武打片相比,我更中意这些硬桥板马式的动作,用一句方言来说就是“给劲儿!”也许有些过度优雅的人士会觉得里面的武打粗砺甚至有些过于残忍,例如里面的坏人几乎是见人就杀,对娇嫩的祖国花朵们不合适,那真是杞人忧天了。
其实,这片子之所以成为经典,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大丈夫”这个角色,6、7岁大的小屁孩,却有着一个20多岁的美貌童养媳。他的武功不行,性格又软弱,尽管自尊心强唠叨“我也是天地会的,我也值五千两!”,不过一旦被坏人逮到会被吓得辩称“我不是天地会的,我还没入呢”,弱势的他理所当然地成了一个“气管炎”角色,怕老婆怕得要命,就连加入逃亡队伍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躲避她。这个类似“释小龙”或者迪斯尼中动画片中那些爱插科打诨搞笑人物的角色犹如一剂味精,给影片平添很多乐趣。无论是他叉着手故坐深沉的感叹“现在的女人真了不得啊”还是狐假虎威地摆谱“她是我老婆”的时候,都让人忍俊不禁,感觉一如20年前在电影院里那样。
因为是峨嵋电影制片厂出品,电影充满了浓郁的川味,开篇的码头即是典型的长江岸边和山城形象,还有那些变化多样的外景,从草原、雪山到瀑布、湿地,令人赞叹,小时侯还以为剧组为了这些美景肯定跑了很多省份,后来学了地理才知道这是拜四川境内的丰富地貌资源所赐。那种集西部险峻与江南富饶与一体的景致,是理想中的武打片场地,给故事的真实感增色不少。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片中浓烈的女性英雄主义情节,电影里几个女子的本事远高过男子,所有人武功最厉害的是“大丈夫”的老婆,总在关键时候救驾;遗孤小英雄里功夫最好的是女生“江孩”,还比武当了孩子头;最后出手凌厉,杀了好几个恶人的也有2个女生。乖乖,真的是“好女赛男儿”啊,不知道这与电影厂老板是美女夏梦有没有关系,呵呵。
好电影如同好酒,历久弥香,不会随着岁月而褪色多少。在这些略显班驳但是依旧熟悉而鲜活的影像面前,我仿佛又变成了那个在电影院里乐呵呵的观影少年。只不过从前是青春期里无法解释的痴迷,现在变成了匆忙生活之间偶尔掠过的一丝浮生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