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性、死亡与生命的意义》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性、死亡与生命的意义》的观后感10篇

2018-05-20 21:2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性、死亡与生命的意义》的观后感10篇

  《性、死亡与生命意义》是一部由理查德·道金斯 / 瑞奇·热维斯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英国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性、死亡与生命的意义》观后感(一):找到一种存在解释

  (1)

  《性、死亡及生命的意义》(《Sex, Death and the Meaning of Life》)公开课是著名无神论者理查德·道金斯[i]于2012年所讲述文献片。该部文献片最先起始于这样的问题:“如果我让你离开甚至丢弃宗教的话,将会发生什么?有没有什么可以取代上帝?把宗教弃之于身后,世界会发生什么?”本片的观点并不旨在讨论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试图剥离宗教理念影响,站在科学角度,为我们探寻完善自己的更好途径;通过探索理性与科学,是怎样代替宗教,以此让我们安然面对死亡、帮我们辨别是非,促使我们思考怎样在这冷漠宇宙找到生命的意义。

  (2)

  首先是关于性的道德。很多人对于宗教的积极看法,认为上帝和来世可以赋予责任感力量,宗教也在孰是孰非问题上宣扬了简单规则。但是,我们真的有办法根据宗教的指示,将自己的日常想法性欲等视为罪孽吗?而信徒们是否就真的比常人更能抵御诱惑呢?根据调查显示,信徒与常人在性行为上几乎没有差异,只不过他们将性视为罪恶,因此他们更易在和性相关的问题中撒谎,比如宗教女性不得不因为婚前性行为的禁忌而通过修补处女膜的方式来避免面对公共耻辱,但这也在一定程度说明,宗教不仅无法阻止人犯罪,还会迫使他们活于欺骗自我和他人的谎言之中。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视角来看,性欲并不是原罪,无论对于动物还是人类,性冲动是很普遍的。在动物界也有道德规律,但它不是作为一个崇高理想,而是作为一个实际体制,使动物能够和谐相处、繁衍生存。对于人类也有这样默认的道德,譬如女性提供忠诚男性提供庇护,这些由生物进化的需求决定。这也是作者希望通过进化论所揭示的:我们不需要宗教信仰来维持秩序、保持人际和谐,这并不会导致道德沦丧和崩盘。

  在人类行为中,情绪起着内在的影响作用,例如我们在求偶行为和性行为的进化规则,就与深层的情绪和反应有关同时,尽管厌恶情绪会帮助人们生存,也加强我们的判断力和道德上的非议能力,但道德判断与你自身的厌恶情绪无关,正如疾病不是罪恶的象征(以前人们认为那是真的)。如今,“他人化”阻止了情感共鸣,但实际上,友善生理机能,移情和换位思考是最基本的道德。因此,拓展我们情感共鸣的圈子才能瓦解人们之间的隔阂、宗教、阶级种族意识形态构成的部落文化

  作者认为,一个言论自由事务公开、理性辩论的社会,会使我们朝着道德的方向发展。而我们的同情心与一个更为理性更为宽容的社会,会使得我们更为道德。我们是被一些逻辑潜规则习俗高度发达的判断力、理性以及同情心所支配的,因为我们处于理性时代

  (3)

  关于生死观,宗教一直有很完整诠释,宗教否认死亡的真实性,通过相信灵魂——可以使肉体具有某种独一无二本质——的永生(这点很难被证伪),带给人临终时的慰藉。但是,进化科学论同样可以从基因的角度审视死亡,而且更有说服力。基因能够操控人在生长到繁衍后代年龄然后就开始衰老,仿佛基因可以决定寿命;而基因测序的存在,将让人认识到死亡的原因,甚至去避免它;当你意识到,基因在代代繁衍中是永生不死、永生附着的时候,是否比灵魂更加可靠

  (4)

  在探寻生命的意义过程中,作者在不同伟人身上都难以找到信服的答案:托尔斯泰在隐居中找到精神淡定奉献精神作为意义,可作者不理解与世隔绝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意义,他认为更好的方式是拥抱生活的各种不确定性、做一些新尝试;格雷厄姆·格林以为命运就是轮盘运气,作者却认为我们只是迫切希望在混沌中找到规律,但实际上未必有规律;在加缪看来,行为本身就具有意义,哪怕是徒劳的行为,但作者认为屈服命运无意义,对抗命运才有意义;佛学教义希望改变人的精神面貌,消除所有问题和痛苦,作者则认为思考和内省能够提供有限的帮助,但试图脱离现实世界的冥想无法得到生命的意义。

  道金斯在片末提出了自己对于生命意义的看法:我们必须定义自己的意义,而不是去接受诸神、执政者或者出生赋予我们的意义。意义是主观的,可能得不到别人认同,有时甚至要去否定传统思维。而科学作为有力工具,能够帮助人们释放好奇、解开谜团,即使它让世界变得不再神秘。生而为人,我们幸运,生在这个具有许多成就的时代,我们更是幸运。我们不断开拓着各种可能,从生活给我们的机遇挑战中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们能在奋斗中找到意义。人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在朋友中、爱情中、家庭中,通过工作、通过人际关系、通过各种激情,通过理解自我,理解我们为什么在这,来找到生命的意义。

  (5)

  在我看来,宗教确实和科学不冲突,这就好比彩虹既可以是诗性的色彩,也能够有光谱的本质。宗教能够制定出吃素食、禁欲、不滥杀等道德标准,也是通过大量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益人性经验总结而出的,某种程度上也是大数据分析结果,未必就是科学主义者瞧不起的理由,但是,为了传播推广的简化,宗教从良性的建议演变绝对枷锁,确实就引起了人本性与理性上的各种冲突表现

  对于存在的三大恐惧——死亡恐惧、孤独恐惧、无意义恐惧,只要不是麻木的人们,就必须具有一定的信仰来对抗这些恐惧,换句话说,人是需要相信点什么的。于是,宗教因为具有现成的、统一的、易接受的解释、仪式、规则等而容易让人内化并有力量,而科学主义者通过进化论、遗传基因等手段和实证来解释生命让自己相信。其实每个人都由各自的能力、性格经历所塑造,选择相信什么,只要对他自己而言是最佳解释,能够让他有效的抵抗存在的恐惧,那就足够了。

  以我的理解,如果说我们有五官来看、听、闻等感受这个世界的话,那么随着思想技术的进步,科学知识人文知识成为我们另一种认识世界的器官,通过望远镜穿越空间甚至是时间、通过显微镜穿越表层到达内里、通过物理学生物穿越现象到达机理、通过哲学等人文思索穿越有形化为抽象。这些都是我们理解世界包括理解自身的工具。

  意义本不存在,是我们为了确认和满足自己的存在而产生的:我们最终要让自己有事做,这事是我们感兴趣的,是让我们不后悔的,这样我们才能充分享受短暂的生命;我们最终要让自己学会独处,学会让自己的内在得到安详宁静,那我们就能够在孤零零的来到人世以后,也有力量孤零零的离开;我们最终要让自己选择相信,相信我经过思考并真正内化的信仰,这种信仰将支撑我们活下去。

  [i]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Dawkins,1941年3月26日-),是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科普作家,英国皇家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是当今仍在世的最著名、最直言不讳的无神论者和演化论拥护者之一,有“达尔文的罗威纳犬”(Darwin's Rottweiler)的称号。他同美国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神经科学家山姆•哈里斯和已故的英裔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希钦斯常常一起被称为“新无神论的四骑士”。

  文/卢育涛 2016.06.11

  《性、死亡与生命的意义》观后感(二):絮絮叨叨分集短评

  E01絮絮叨叨正是在论证孔子所言金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而为人不需要上帝来他证,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借由以人的方式对待他人来得以自证。人的立身借由他证终不过得到的是他者(即上帝)的价值,只有借由自证才能得到自我的价值。对待性的态度上即看出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他证自证之差异性。久远以前见过一句话:当你开始手淫之时,上帝就出现了。当约束来自上帝时,人便放弃了对自己的控制权,本应是内心斗争的矛盾外化为人与他者的对抗,高者化为终其一生摆脱不掉的罪孽感,下者变成自欺欺人的谎言。而对于无神论者来说,矛盾不出于他者的监视,而是基于内视。无可推卸之责任与无可掩饰之私欲在体内即使搏斗个鲜血淋漓也罢,终能得到和解。在性之一字上,坦然接受兽性是无神论者相对于有神论者独有的出路坦途,这是我们的幸事。

  E02灵与肉的分而论之与合而为一给人的启发甚多,人对于自身的控制力的自负来源于天生,这令人有了些许安慰。人的成长正是从我能控制全世界到我能控制自己的身体,最终到我并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这一点一点的自我认知的进化上。自由意志终究是个笑话

  然而他对与死亡的对抗落脚在基因的存续上令人费解,即使是共享同一份基因的双胞胎彼此也越行越远,基因如何能够体现个体的唯一性?虽然他从记忆的欺骗性上否决了记忆对个体独特性的重要意义,我仍认为“经历”是除基因之外对个体塑造的决定因子。如银翼杀手中生化人死前所言: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 没有遭遇特定的情境不能激发基因中相应的指令,这一段基因代码便形同虚设。而不同的反应不断重复形成的映射,最终塑造着不同的大脑,形成了不同人格。我认为终究基因和记忆是塑造个体独特性的二元因素。攻壳机动队式的记忆体上传网络相比基因的流传更能永生。

  E03想得多说得少,对于这个宏大命题来说,这一集显得过于个人化而肤浅了。这一集把整个纪录片最大的问题,即把随意性的个人经验当作严谨的论证,暴露了出来。作为三集纪录片的收尾,显得尤其苍白无力。

  《性、死亡与生命的意义》观后感(三):点我?:也许有所启发>>>

  # 第一集

  核心观点:道德的根源来自同理心与理性,而不是宗教。

  其他观点:

  1. 基督人群性行为(手瘾等)的频次并没有更低,甚至略高。(来自网络调查,可能取样不合理

  2. 通过 otherise 其他人、动物,我们将其视作低等物种,从而移除了同理心,从而可以对其为所欲为纳粹等)。

  3. 宗教人群越来越少的今天,强奸、娈童等犯罪率也逐渐下降。(很难说相关性

  疑问

  1. 如果说宗教压迫了人性,那法律呢?

  2.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人、其他动物为什么会有同理心?

  3. 通过相信来世的存在,人们是否真正更少地去做伤害他人的事情了?

  4. 在什么外在条件下,同理心和理性才能取代宗教成为道德的标准?为什么宗教在过去占了主导地位

  # 第二集

  核心观点:木有

  其他观点:

  1. 对事物和身体的操控让人们倾向于认为灵魂是存在的。

  2. 人们很自然地认为身体和灵魂是独立的。

  3. 基因决定了人的寿命、能力和一些行为。如肺癌基因的机制并非让人从体质上更容易患上肺癌,而是改变人的行为(让人吸烟和闻味道时吸得更深)从而 double 了患癌几率

  疑问:

  1. 如果灵魂是不存在的,下一秒的我和上一秒的我是同一个我吗?什么构成了我?如何定义我?人类社会中身份契约、自由、法律的概念是否会土崩瓦解

  《性、死亡与生命的意义》观后感(四):Ep03

  RH: The point about our brain is that it insists on seeing order, meaning and pattern even where there is none. It's a very human characteristic to fool ourselves that we are in control.

  Leonard Mlodinow: In today's world, it seems that we make more mistakes seeing patterns that aren't there rather than missing patterns that are there. In fact, there's a great experiment on that, they put a rat in front of a red light and a green light. And the red light and the green light flash without any pattern, at random. But the green light flashes 75% of the time, and the red light flashes 25% of the time. And the rat, if it guesses correctly which is going to flash, it gets a little sugar water. So when they let the rats do this, they see after a while that the green light is flashing more than the red light and they just start guessing green, green, green, green, green every time. And they get it right 75% of the time and are happy with that.

  RH: That's what you should do.

  Leonard Mlodinow: That's what you should do. Yeah. But people, we think we know better, right? So when they put humans in front of such an experiment, they won't do what the rat does. They've seen that it's 75% green and they'll guess a pattern. They'll go, green, green, red, green, green, green, red.They'll start spewing out these red and greens in some weird pattern that's tailored to be 75% green and 25% red, thinking that they can beat the system, just like the people here in the casino think they can. And when you do that, you end up about, I think, 60% of the time you get it right, instead of 75%. And so the humans are out performed by a rat. That's because we see patterns where there aren't any. That's just the way our minds work. Too clever by half. Or too clever by three quarters, in this case.

  RH: We are lucky to be born. We win the lottery just in being here at all. Your unique identity is the result of one sperm amongst hundreds of millions fertilising one particular egg in one particular sexual exchange. And the same lucky break had to favour your ancestors in every generation back to the very beginning of life. And we are luckier still as individuals to have been born NOW. We have so much available to us -possible only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that science has already given us. Just look how far we've come in my lifetime -we've got life-saving medicine, super-computers, the internet. We can travel further and faster, higher and deeper than ever before. We constantly push at the frontiers of possibility. Imagine what's still to come! We are made by the laws of physics working through four billion years of evolution. We have a brief window of life through which to see the universe and understand how we came to be in it. The truth may not always be comforting in the face of suffering, but it has a majesty of its own. That's what I tell people when they ask me, "Why do you bother to get up in the mornings?"

  《性、死亡与生命的意义》观后感(五):Ep02

  RH: We think back to our first memory, our first big adventure, and it's almost as though there was a movie camera in our head recording every detail. But that's not the way it is. That's an illusion. What we're remembering is a memory of a memory of a memory, of perhaps the real thing. A man may wear a wrist watch when he's 20 and the same watch when he's 50. It's the same watch but it's not the same man inside. Every atom in his body has changed, has turned over. I'm not the child I once was. The child I once was is dead.

  Irving Kahn, a financial trader on New York's Madison Avenue, who has come to work every day since 1927. Irving is 105 years old.

  Dr Nir Barzilai: For Irving, and especially for his sister, Helen, she's been smoking for 95 years, two packs for 95 years, which shows you that if you smoke for 95 years, you live a long life!

  ......

  o the point here is that our centenarians, as a group, did not interact with their environment the way the doctors tell their patients, that you have to watch your weight, you have to exercise, you shouldn't smoke and you should drink one cup of alcohol a day and all the things we know to tell them. It doesn't matter for them.

  RH: So, for some, lifestyle and environment don't play as large a role as we've been told. But if Irving's genes hold the secret to long life, why hasn't evolution given us all genes like his? If there are genes that increase longevity out into the hundreds, why didn't natural selection favour those genes in our ancestral past?

  Dr Nir Barzilai: Well, I will tell you, there is something very upsetting in this sense in our group. First of all, a third of the centenarians in the world don't have children. OK, so I don't know, is it having children, raising them, rearing them, I don't know what? But the point is that there is some exchange between reproduction and aging. But also, in my study, the centenarians had less kids at a much later age than my control population. So, if the control population has 3 to 5 kids on average, our centenarians are 1.7 kids on average. And so, if you are thinking that way, we're losing longevity genes, right? Because in every generation, we populate more with kids of the people who don't have longevity genes than have longevity genes.

  RH: Our genes appear to trade long life for reproduction.Longevity seems to be connected to later reproduction or no children at all. So how long we live and why we die are dependent on our genes.

  《性、死亡与生命的意义》观后感(六):关于第三集的总结

  与豆友water交流过后的观点是:这集讲的道金斯的个人偏好罢了。从科学的角度去评判生命的意义是不对的。科学、哲学、艺术等等均解释不了这个问题。意见应有所保留。

  还是一样,以演进的方式徐徐道来着最终的观点。归纳如下:

  第一种:归隐式

  代表人物:列夫托尔斯泰

  相信上帝,当个道士。

  评价: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信仰,但这样的生活很无趣,除了能带给一些来教堂的人精神慰藉,看不到其他意义。

  第二种:冒险式

  代表人物:格雷厄姆·格林

  人们总是试图在无规律中总结规律,这也是宗教存在的部分原因。世界没有规律,所以不要管几率。

  评价:无论我多么无聊, 我也不会像他一样拿生命去跟几率博弈。

  第三种:接受命运式(西西弗斯式)

  代表人物:加缪(理论),Hori Lal

  接受命运。意义就是做事情。我们现状如此,以后也不会改变。

  评价:不认为屈服于命运的不公有何意义。但对做事情的这种乐观精神值得借鉴。

  第四种:反抗命运式

  代表人物:马亨德拉

  不以自己是贱民就放弃,试图通过教育使自己跻身主流社会,并帮助其他贱民实现。(创造自己的价值,并且改变他人)

  我们可以在奋斗中找到生命的意义,但我们必须定义自己生命的意义,而不是接受诸神、出生或是执政党所赋予的意义。所以意义是个人化的,但也不应因此而以自我为中心。

  评价:很好,看到一个人摆脱贫困和压迫是件愉快的事。

  第五种:东方神秘主义

  代表人物:拉克多·格西(达赖喇嘛的官方翻译官和档案保管员)(我也是醉了)

  佛学要义是改变你的精神面貌,最终目的是消除所有问题和痛苦。切断与世人的联系去保持快乐。

  评价:可以从其他途径获取快乐,比如音乐和科学,不一定是思考和内省。

  第六种:无神论者式

  代表人物:瑞奇·热维斯

  人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去做和享受一些事。

  评价:我们要赋予自己生命的意义,通过工作、人际关系、激情等,还可以通过理解自我,这也是现代西方科学的任务。

  用生命去观察这个世界,理解我们是怎样形成的。

  面对真实或许痛苦,但真实 一定有它的价值。

  英语简单到甚至可以不看字幕,但同时很多句子又特别经典、值得细细品味。我大概就是偏好道金斯这种观点的。意见不同者请无视我。写到两点,明天肿么早起?!不过感觉自己做了件有意义的事呢。

  大概就是这些了吧。不全的欢迎补充。

  《性、死亡与生命的意义》观后感(七):很不科学,没有给出我想要的答案

  我必须要说,整部剧里绝大多数看似新鲜的理论都不能称其为科学。

  比如,统计学的数据显示长寿的人多数少生孩子或者不生孩子,于是认定这部分人的基因使这些人长寿就是为了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交配,因为基因“知道”这些人就是不那么热衷于繁衍。首先,这就是一个一负责任的结论,因为我看来,作者选用的样本好像都来自于某个特定族裔,那这种长寿现在到底是因为这个族裔还是因为对繁衍不感兴趣,这则需要另外的研究,光只有导演展示出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导演这样的结论展示出来也很误导人。其次,看到有其他人评论说,这使人联想到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觉得少生育便会改变人的寿命,这明显是受到了影片的误导。到底是基因里的长寿基因抑制了生育的倾向,还是少生育的倾向让人更长寿,本身是一个尚未证明的结论,还不能谈独生子女政策会影响到人的寿命。更何况被迫的少生育和影片里自愿的少生育也是两码事,也不能作比较。

  还有最后一集,本来我对这集的期待还是很高的,但真的很让人失望。里面太多主观评论。僧侣说西方人很物质,但出世者又如何有立场对入世者指指点点?说隐居教堂的人是在逃避,你又不真理解别人,何能在自己的立场作出如此不客观的评论?最后通过采访一个人,导出每个人应该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的意义的结论,未免样本也少,结论也太轻率。

  像这样不严谨的地方真的是太多了,虽然也有可以称之为科学的内容,但在整个纪录片中所占的篇幅也就半个小时左右吧(如给自己的基因测序向人展示哪些基因的变异会导致哪些疾病)。故只给一星,望大家不被误导。

  《性、死亡与生命的意义》观后感(八):总结一下

  无神论者道金斯阐述了宗教对于人类社会在道德、死亡、生命意义方面的影响,以及如果丢弃宗教而利用理性与科学如何更好的代替前者。

  E01:丢弃宗教不会导致道德的沉沦,因为宗教构建的道德本身就充满了谎言与对人性的压抑,而高度发达的判断力、理性、同情心会成为新道德,创造更和平与文明的进步社会。

  E02:宗教在临终关怀与殡葬带给人们精神慰藉,信仰灵魂的存在其实是人高度自我认知的本能驱使,死亡的真相是进化论的物竞天择与基因作用的共同结果。唯一能确定跨越了时间不死之物是人体内延续下来神奇的基因。

  E03:列举了几种人类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托尔斯泰的归隐、格林的搏命、加缪的顺从、马亨德拉的抗争、格西的冥想、无神论者热维斯的享受生活。作为个体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像是中了彩票一样幸运,通过生命利用科学去观察宇宙与人类的起源,这就是(道金斯认为的)生命的意义。

  在E02中,那个105岁的金融操盘手案例似乎揭示了繁殖与衰老有着消长的关系。想到独生子女政策,以及我国还未完全凸显的老龄化,可能延迟退休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性、死亡与生命的意义》观后感(九):无神主义者的宣扬

  看了两集,剧透说第三集不怎么样就弃了。

  整个系列中。R. Dawkins一直在宣扬自己的科学真理与无神主义,先入为主的思想去探讨任何东西,得出的结论当然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Ep1:对于道德

  topic:后现代社会中,当宗教衰落后,人们靠什么维持道德与秩序?

  R. Dawkins参照了一些社会研究,表明相比于普通人,有信仰的人并不会在自慰或进行性行为等人性生理需求上减少,相反,他们的行为可能还会比普通无信仰的人多一点。唯一不同的是GUILTY 有信仰的人会在做这些东西的时候感到极大的愧疚感与心理负担,这样子,他们就一直在纠结与不安中生活着,而并未意识到性需求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求。同时,在问到有信仰的人有没有自慰行为的时候,没有人举手。很明显,他们都在信仰的袈裟下说谎。通过这个案例,R. Dawkins试图说明其实信仰并未真正束缚人的道德行为,借此说明信仰其实可能靠不住?

  而后,动物性行为,求偶等等的案例都在试图说明在没有信仰的动物界中,动物为顺利生存繁衍会制定一套自己的规则,得出结论道:你看,动物都做到了,人怎么可能做不到。

  “移情作用”可以使人们有道德规范,而“他者化”会破坏这一种心理状态。

  当然作者的案例不是没有一些支撑作用,但观点的论据比较单薄,可能有些看头,但还是缺乏了一些说服力。毕竟人类社会比动物社会复杂多了,而宗教存在了这么久当然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作用其实也是不可忽视的。

  大部分人对于道德规则的执行与遵守,除了自身的教化,当然他人社会的带动都是很重要的。“中国式过马路”还有之前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以为女演员准备了鲜花、枪等等东西,把麻醉的自己放在床上任人处置的一个试验。文明人分分钟可以融入一群野蛮人。社会氛围教化,舆论等等都是很重要的。

  #Ep2 对于死亡

  topic:虽然灵魂不能永存,但基因可以嘛

  Emmmm其实我还是get不到检测基因跟生命死亡有什么联系……

  最后R. Dawkins用事实说明了……死亡的真相可能就存在于你的基因里面

  这个安利我吃了……

  但死亡是什么呢……最后还是没回答问题。

  (不过前面印度焚化尸体那里是真的令我对印度及恒河望而止步……)

  《性、死亡与生命的意义》观后感(十):Dawkins个人观点的宣扬

  很多人可能没听过R. Dawkins,但一定听过他的《自私的基因》。于是我抱着很高的期望但是发现收获没有想象的大。Dawkins在这里的观点是很主观很个人的,但是却包装得很客观。他极力主张无神论,但是宣扬的方式却又有点神似布道者。在面对有将生命的意义寄托于宗教信仰的人们时,Dawkins总是用一种充满悲悯的眼神望着他们;而在望着同样是无神论者的Ricky Gervais眼睛却放着光。

  因为他是坚定的无神论者,所以他在片中反复说上帝是否存在不是需要讨论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没有宗教的世界,我们如何面对道德,死亡与生命的意义。下面概括一下我对他的理解:

  1. 如何面对道德:道德不是宗教强加的,而是源自于人的内心。人人都有empathy,我们需要做的是expand the circle to whom we feel empathy。

  2. 如何面对死亡:人是会死的,但是基因是immortal的,科学从这个角度给我们以慰藉。

  3. 如何面对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每个人自己去寻找的,可能来自于工作,可能来自于亲情,可能来自于激情。最后Dawkins落脚于科学,unraveling the truth。

  Dawkins在节目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是我觉得他可能并没有解决掉这些问题:用empathy来解释道德未免过于简单;从基因的immortal来得到慰藉在我看来与宗教并无本质区别;至于生命的意义,这里说得有一定道理 ,但是任何对意义的简单规定都是不可靠的。可能这些问题本身就是无法简单解决的,或者说,解决这些问题的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看成是一种宗教。

  最后接着上面补充一下我对生命意义的看法。我觉得意义本身是没有的,而是人类赋予的。不能脱离人类存在的而谈论意义,或者说意义只不过是人类对自身存在的安慰。对,意义的意义是安慰。正如我在《一个数学家的辩白》的书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941895/)中提到的,“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奉献给了一件事,而你在暮年时试图说服他认为做了一辈子的这件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不仅是残酷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是不人道的。”就个体而言,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意义,而且意义都是平等的,只要自己相信,并且能从中得到安慰。然而就社会而言,社会似乎有自己的意义,有大多数人所相信的意义,社会就会认为符合自身价值标准的那些意义更具有意义,从而对个人的意义做出了规定,区分出了高下与好坏。所以在不同的时代社会意义是不同的。对于原始人,可能仅仅生存与繁殖就是有意义的。在中世纪,宗教活动可能是有意义的。而在我们的时代,这个意义可能就是如Dawkins所倡导的那样。但是也没这么简单,社会意义可能也与阶层有关,而Dawkins只代表了他自身的阶层。有些阶层可能认为当官是有意义的,有些阶层可能认为创作是有意义的。总之意义不是一个宏大的规定,只要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的事中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就好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