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独的美食家 第二季》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孤独的美食家 第二季》观后感10篇

2018-05-24 20:2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独的美食家 第二季》观后感10篇

  《孤独美食家 第二季》是一部由溝口憲司 / 宝来忠昭执导,松重豊 / 斉藤暁 / おぼんこぼん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的美食家 第二季》观后感(一):《孤独的美食家》治愈系

  《孤独的美食家》治愈系

  一部描写日本东京及其附近地区民间美食的电视剧

  根据久住昌之 / 谷口治郎的同名漫画改编,每集的故事都会展现二个美食所在,一般先是甜食或者蛋糕之类餐前点心,然后是正餐!

  其中包括本土特色浓郁的天妇罗、纯家庭厨房式样的四川菜、西式肉排汉堡类、日式烤肉、各类面食......

  原来是尝试着下载了第二季的第一集来看,马上被剧中描绘的平民食堂吸引,那热闹场景,互相挤挨着享用,完全可以用来了解国民风啊!

  之后逐集看,更是深深被剧中悠闲氛围、独享的境态所感染!在喧闹、高速的现代社会,此剧不就是治愈浮躁焦虑视觉良剂吗?

  主人公就是一個獨來獨往的男子──井之頭五郎。

  沒有上司、沒有員工、沒有同事、沒有情人。透過他獨自用餐的孤獨時光,刻畫食物與記憶的連結,以及環繞著食物的人間百態。

  他具有自己獨特的食物美學,不拘泥於口碑、等級或價位,全憑當下的心情與感觸選擇餐點。吃得好,不如好好吃。每一次用餐,都是人生的小小縮影。

  好,接着我就去下载第三季来作为舒缓自己工作节奏的治愈系视频

  《孤独的美食家 第二季》观后感(二):孤独者的生存选择——当《深夜食堂》遇上《孤独的美食家》

  一

  沉沉夜幕下,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总觉得有事未了,他们或孤身一人,或三两结对,来到这家简陋的小店,点上一份家常小菜:无外乎拉面、饺子、茶泡饭之类。然而正是这些简单的食物,如针线般串起了他们始终坚固友情,修补着一度破损的亲情,编织着行将展开的爱情……

  《深夜食堂》之所以让我们感动,很大程度上在于唤醒了私人化的回忆。一种相对媚俗的表达便是,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家小店,存在于某个“世事静好”的过去。那时身边还没有这么多高楼,路上还没有这么多车,人们走得还没有这么匆忙,每天晚饭邻里之间依然习惯于在露天闲聊中消磨时光。也许,父亲时常带着你光顾一处离家不远的小饭馆,你也造就熟悉了那些常客的音容以及老板招呼有趣腔调。也许,你多次被妈妈派遣穿过曲折小巷,去那家唯一的杂货店买些调料,笑呵呵的店主总是在你开口前就知道你的需求,有时还会送给你一小包心爱的零食。虽然现在想来,这些商铺提供的产品谈不上多么惊艳,甚至在质量种类上还往往乏善可陈,可你总会期待着再一次到访。

  这些温馨的个人回忆享有一种共同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商品简朴乃至粗糙往往因附加其上的一抹人情味而获得补偿,从而显得格外惹人怜爱。正如在《深夜食堂》中,客人之所以能把那些普通到不能普通的食物吃得兴致盎然,就是因为他们来到小店更多是为了满足情感上的需求。而老板提供的个性服务,比如撒在酱油炒面上的那把海苔,或者为某位客人专门保存的鱼冻,也绝对不同于现在流行的贵宾式私人订制,倒更像是深知儿女偏好的父母体贴入微的“小动作”。这种渗入了情感因素消费模式带有显而易见传统色彩,这份传统正是源自上文中那个虽然物质贫乏却不乏“脉脉温情”的美好过去,那个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小时候”。

  另一方面,《深夜食堂》里故事发生背景主人公面临的问题又相当之现代。实际上,“深夜食堂”本身正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副产品。上帝只赐给了人类白昼,而永不满足的人类最终还是从上帝手中夺走了黑夜。午夜开始营业的食堂,正是顺应了都市人对传统作息的违背。从另一个侧面来看,高强度的现代生活已经侵占了个体的大部分时间,他们只能在夜色深处抽出时间来打发心中的愁绪是的,这一群地道现代人,生活在灯红酒绿的大都会,虽然职业、社会地位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受了点伤,有点疲惫,有几分失落无助。他们所要的安慰,在正常的现代社会难以寻觅。有些人本身就在声色场所从业,更明白浮华背后的辛酸。他们需要的不是高档的物质享受,而是一个宁静角落,一碟小菜,一壶小酒,一点不浓不淡的情感滋润。正因如此,深夜食堂的意义才显得愈发重要,就如同悬浮于滚滚红尘之上的一方清净的孤岛,成为了许多匆忙的旅人理想的歇息之所。

  《深夜食堂》清淡散文化的表现形式,很容易让人将其看作对现实的速写,只不过多加了几分温情。但整部剧作的基调仍然无疑是理想与诗化的,宛如一篇充满治愈色彩的童话。该剧的最后一集,在清澈悠扬的女声伴唱下,剧中出现过的人物欢聚一堂分享美味与彼此的欢乐,使得这种诗化最终完成。“我出生的这座城市,都是用水泥建造的。旁边的工厂,总传来机器声音……机器在吟唱,遮住了鸟儿的声音。这就是我的故乡,所有的事情,都是珍爱的回忆……机器的声音,就是怀念的催眠曲。”这首由福原希己江演唱的的歌曲堪称全剧的点睛之笔。水泥、机器,这些原本冰冷的存在,这些“异化”的帮凶,意外地在轻声吟唱中变得柔软,并十分自然地融入了我们带着淡淡伤感的回忆。我们必须接纳现实,但也决不放弃内心温热去融化现实尖锐的冰棱,这是妥协,也是执着。正如我们的先人农业时代一遍遍顽固地描绘着“田园诗”的童话,而今的我们在古老的理想随风散尽之后,重又开始书写崭新的“都市田园诗”。

  二

  松重丰大叔刚刚饱餐了一顿,他迈着悠闲的步伐,轻轻吐出一串烟圈,感到无比享受。只不过他刚才拜访的不再是深夜食堂,而是外出办公之余偶然寻得的特色小店,他所扮演的角色也从黑道小哥变成了孤独却自在的五郎。

  从表面上看,除了共享一位演员,将《深夜食堂》与《孤独的美食家》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元素就得算是美食了。但这样说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前者的重点不是食物而是人情,而后者才真正将吃饭的享受表现到了极致。抛开可有可无情节,美食终于成为了荧幕上绝对的主角,主人公大部分时间里都在一道道活色生香的菜肴间辗转缠绵,让人口水涟涟又妒火中烧,无怪乎有观众将其一针见血地称为美食色情片。相较之下,《深夜食堂》则显得太过内敛而克制了。不过,两部作品之间的确存在着更深层的关联,那就是孤独。

  片名《孤独的美食家》,美食固然是重点,但孤独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可以说,孤独甚至是五郎胜任一位优秀美食家的先决条件。五郎的孤独是由内而外、主动选择的。作为一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个体户,他十分享受自己无拘无束的工作状态。时常拜访各地的客户为他提供了寻找美食的便利,独自一人的简单生活使得他有更充裕的资金可以用于满足口腹之欲。最关键的是,他赋予了“觅食”这一日常行为至高的意义与乐趣。每当饥饿感隐隐传来,他就如一只猎豹般敏捷地穿行于大街小巷用心搜寻着目标。一旦入店坐定,他又像一位富有经验战略家那样审视着菜单认真制定作战方案。用餐结束后,伴着袅袅升起的烟圈,他俨然已经成为了世界最快乐的人。总之,五郎保持了贯穿始终的独立与自足,可以说是心无旁骛、无所依傍。正因如此,他才能真正享受到美食的纯粹乐趣。如果他拖家带口、呼朋伴友,自然就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吃”上了。

  与之相对,《深夜食堂》中的主人公们虽然也都是一个个孤独的现代人,但他们的孤独则意味着被迫与不完满,意味着在亲情、友情、爱情或自我价值上有所欠缺,而由此产生的无助与不安,正是他们想要努力摆脱的。解决方案无外乎是鼓起勇气,重拾破碎的情感,弥补过往遗憾证明自己生活的意义。食物在这一过程中只是一条叙事的线索,一份减少心灵之间摩擦的滑剂。可以说,《深夜食堂》选择了缓解孤独、获得救赎,而《孤独的美食家》则选择了享受孤独,并且把享受本身视作救赎。问题在于,对孤独的享受为何能够带来救赎。

  现代化的浪潮将我们从传统的桎梏解放出来,我们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同时也变得更加孤独。但这种孤独并不意味着交流的断绝,恰恰相反,愈加便捷频繁人际交往正是其诞生的催化剂。听来有些奇怪,但只要回顾一下五郎的日常工作就会明白。他几乎每天都要和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客户打交道,阅历可谓相当丰富,但这并不妨碍他保持“洁身自好”的状态。他与接触的各类人士并没有很深的交集,更像是一位悠闲的观众或者过客,带着淡淡的疏离去欣赏一路上风景,却从不真正置身其中。五郎是幸运的,他携带着适应时代潮流的孤独基因,能够在缤纷喧闹的都市丛林中生活得如鱼得水

  当然,现代性这把双刃剑同时也威胁着五郎的“自由”,社会规范与工作压力阴影无时无刻不伴随着包括五郎在内的所有现代人。一个人处理那么多业务,还要应对不同客户的特殊要求与种种突发状况,还是相当累人的。杂务缠身自然会让五郎的悠闲与逍遥打上折扣,但他又不可能因为这些缺陷而抛弃这份使自己保持相对独立的理想工作。像他这样适应力极强的都市生物,自然不会躲到传统的“人情”之中寻求慰藉,只会是进一步巧妙利用现代社会给予的特权自己的生活熠熠生辉。正如每一集的经典片头所展示的,不受时间地点束缚,毫无顾虑享受美食的“孤高”行为,可谓是现代人都能平等拥有的最好安慰。由此看来,五郎不愧是进化得相当充分的现代人,他从不为“田园诗”时代的失落遗憾,而是义无返顾地投入到个人而纯粹的感官享受之中,让生命热情愉悦尽情绽放。在这一层面上,五郎堪称吃货版的福柯,他可以与遇到特丽莎之前的托马斯称兄道弟,因为二人所追求快乐实为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三

  午夜过后向疲惫的旅人敞开胸怀的小饭馆,乐此不疲地穿梭在一顿顿美餐之间的五郎,两者都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治愈的方案,让我们可以暂时逃离现代化浪潮带来的困扰。只不过前者选择了向后看,召回传统的温情企图诗化不那么美好的现实;后者选择了向前看,通过一次次畅快的物质享受来探索个人自由的可能。前者证明了我们依然可以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构建一种诗意的生存,尽管那看起来有点脆弱单薄;后者将消费的愉悦创造性地转化为对抗社会秩序束缚的革命力量,虽然这股力量背后或许存在着隐忧。两种方案孰优孰劣,只能成为一道没有意义比较题,也从没有人会想要天真从一而终。实际上,就连看起来潇洒不羁的五郎,也依然带有几分“传统色彩”。从他在剧中零星的回忆,从他对人情世故的谙熟,都能发现他其实对那些真诚朴素的情感颇为欣赏,乃至有些留恋。在观赏这两部作品时,我经常会产生这样的幻想,也许松重丰扮演的五郎会在某个夜深人静时刻,抱着“曾经沧海”的情怀,回到那家属于自己的深夜食堂,一吐往日里从不向外人流露的愁绪。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不管我们如何选择,“孤独”都是作为一名现代人无法回避的生存状态。我们注定终其一生与其为伴,或相持搏斗,或撕磨纠缠为此身心俱疲、狼狈不堪,却也从中获得了生命的张力厚度

  注:这两部关于美食的电视剧都很喜欢,所以做了个简单的比较分析

  《孤独的美食家 第二季》观后感(三):关于吃的格调

  见过很多人,自许对吃这方面格调很高,日常食材难以入眼。与此类人同游时,我本来就是对吃格调很低的人,在各小吃摊间大快朵颐,本该是畅快事,每每食毕对食物大加赞赏时候对方却摇头冷笑道:“君对食物格调似乎不够高,这种食物实在普通的很,不懂哪里美味”,遂落得个不欢不快下场。沾父母的光,“格调”高的酒宴也去过不少,但凡这种场合,先听长辈领导寒暄一番,吹捧别家儿女一番,浅藏而露的炫耀自家儿女一番,冷盘上齐时已饥肠辘辘,继续听一大桌人侃侃而谈,怯怯夹一筷时,忽被长辈问起近况,停箸而答。几个摆盘复杂,食材高档的高”格调“大菜上后,又不得不行敬酒礼仪,早已食不知滋味。熬完四五个小时回家与父亲煮食泡面,呼呼啦啦五分钟解决,两人大呼:”快哉!美味!”母亲则会给出冷眼:“简直不知道父女俩在想什么。”

  其实吃与穿同样,有人把高档品牌昂贵布料视为格调,穿在身上光鲜亮丽,起坐间小心对之,生怕有细微褶皱摩擦,实在累得很。粗布麻衣有气质的人亦能穿的仙风道骨,搭配的有些眼力劲,照样妙趣横生。坐卧恣意,脏了扔进洗衣机里搅搅,恨不能多甩几笔油画颜料在上面那才有味道

  孤独的美食家吃的并不只是孤独,也不只是美食,而是小巷间的市井悠闲与随意。在日本这样注意礼仪的国家,人活着可能更处处克制小心。这么着,西装笔挺的五郎呼啦呼啦咕兹咔呲吃着”格调低“的民间粗食,实为快乐事!幸福事!

  还是那句话,有些人以玉盘珍羞绫罗绸缎为格调之高,有人以小巷民食布衣素履为妙,我不评价谁更好,我只想说更多选择更多欢笑。

  另:若君以钻进大街小巷的民间食堂大排档为乐,能寻志同道合者更好,不然不妨做孤独美食家,否则冷眼恶评实难消化。

  《孤独的美食家 第二季》观后感(四):【图记】美食需要色香味

  一季一季补剧中。

  第一话

  这个甜点的卖相真不错。

  以中餐(?)开头

  是家很热闹的食堂一般的店,热热闹闹的,不限时间都可点酒的地方。

  当然天妇罗是日料

  作者:

  看起来超好吃

  第二话

  一个人去买预祝生产顺利的东西什么的,还是个大叔,遭人异样的眼光233

  大吃天妇罗。

  虽然抹茶我的爱,但这个“色”有点差。

  这个也属于看起来不大好看的美食。

  加上酱油的炸的东西,如何保持炸的脆感,大概是个学问。

  作者:

  第三话

  烤肉上线。

  叔的工作,面对有点口角(?)的母女,只能职业假笑。

  还有官方吐槽“那个大叔不动了”23333

  咖啡店的小甜点,像下午茶

  加芥末卷着吃

  直接挤柠檬汁吃

  感觉烤肉还是肉决定大部分

  这个鸡蛋有白毛

  作者

  店员很有烤肉经验的样子,各种烤法都不一样。

  第四话

  巴西菜

  叔去群马见二十年没见的前辈,说实话感觉叔要老一点。

  二十年都没变算好还是不好?

  我有时候也这样想,人见我说你都没变,都不知道是在夸我还是损我…

  作者

  第五话

  神奈川大学附近的商店街

  大学食堂里的小甜品

  这家咖啡店也算有特色了,遇上的那个人讲的是落语?

  学生们点的餐,感觉这家店属于很日常的价格也不高的,量多一定能吃饱的地方

  作者

  《孤独的美食家 第二季》观后感(五):看了一集就想写评论

  我想看这部剧的人和看AV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挑重点的看。大部分人可能会直接略去大叔和别人谈工作的部分,直接跳到他进餐的片段。

  要说深夜说美食的剧,深夜食堂算一个,孤独的美食家也算一个。可是这两个差别太大了。深夜食堂说的是一个地方的美食,着重人物与故事,美食只不过是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所以没有太过出彩的料理,食物偏于简单,电视剧的最终落脚点还是“情”。

  但是孤独的美食家就不一样了,这部剧的取材都是真实的饭馆,吃得料理五花八门,而且就是一个人吃,着重于他的感受,而且基本不说感情,只说美食。片尾附送原作者解说,看起来真实而亲切,有一种“这是我常去的那家店啊”的惊喜感。

  几个人结伴而行去吃饭,往往要顾及人际、谈话等,品味不到美食的真正美味,但是如果要是一个人吃的话,注意力会专注于食物上,偶尔看看周围的人和店里的环境,心里默默想着:大家吃的是这道菜啊或者店里的装修真好呢。

  主人公就餐的饭馆,基本上是大众食堂,是你我每天都可能会去的普通餐馆。随着大叔进入餐馆,你基本上可以发现这些餐馆都一个共同特征:装修简易,室内局促。但料理都能让大叔说:好吃好吃

  这部剧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开头介绍料理的那一个静态镜头,色泽艳丽的美食配上出众的文字,真是让人想一头扎进电脑里把那一盘子美食吃光啊!

  谁TM给我解释解释什么是成功的美食节目?这个就叫成功的美食节目!

  不是一个长得像嫩模疑似和制作人开房的SB记者举着话筒问饭店大厨:这个怎么做的,那个怎么来的;不是2、3个人坐在一大桌菜面前吃吃喝喝,然后腆着大脸和观众们说:呀,这个真好吃,blabla;更不是一个不戴口罩不戴手套的2B主持人来到后厨,和做菜的师傅们一起毛手毛脚的做出一道看上去很恶心,但主持人偏偏说好吃的菜。

  而是像《孤独的美食家》这样,你看着这部剧,人在北京,心却早已飞到东京,寻觅着剧中提到的饭馆,想和松重丰一样,点一道“yummy”的美食。

  :为啥松重丰不胖呢?

  《孤独的美食家 第二季》观后感(六):一个人吃饭的乐趣

  一个人吃饭有一个人吃饭的乐趣,吃的最是自得其乐的还是五郎先生。

  很喜欢看大叔吃饭,因为大叔吃东西时脸上总会露出满足的笑容,说真好吃,然后吃光碗里的食物。

  大叔每次饿了,总会露出呆滞的表情,我不行了,好饿,然后呈呆萌状大街小巷的找吃的。

  吃饭的时候,大叔会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看见别人碗里的好吃的会想,那是什么,看起来好好吃,我要不要点这个。貌似很多人到一个陌生的饭店时,都会去看周围的食客吃的是什么,然后问店员,他吃的什么。

  有一次,大叔到某一个食堂吃饭,旁边的大叔喝着酒说这里的菜很好吃,配着酒更好,我们干一杯吧。五郎大叔有些尴尬的笑笑,嘿嘿。喝酒大叔和旁边的人聊得火热,我们在这里都吃了几十年了,老板的菜很好吃。一桌子的人笑着聊开了,气氛融洽。看孤独的美食家,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有的店好有人情味。当你在一家饭店吃饭时,身边的人说我从小就在这里吃东西,我爸爸也很喜欢这里的东西时,自己心中也会生出一种温暖的感觉吧,这样的小饭馆就好像是一个小家,透着温情。

  印象最深的一集是五郎去一家店里吃饭,说,我要烤蛤砺。旁边点菜的欧巴桑说我们店里没有烤蛤砺,。五郎腹诽店门口不是写着有烤蛤砺吗,然后五郎点了酒蒸蛤砺。吃饭的时候,隔壁桌的小孩打翻了东西,妈妈要教训他。欧巴桑冲过去说不能打小孩子,东西倒了就倒了,没什么事的。然后一边收拾桌子一边都小孩,小孩被欧巴桑逗笑了,忘记了不愉快。这一幕很温馨,好喜欢这个可爱的欧巴桑。

  大叔吃饭时,还会有“五郎五郎”的音乐出来,听着配乐看着大叔的表演,不知怎么着,就觉得大叔好有干劲,吃饭嘛,就要认真的去吃,用心的享受咀嚼带来的乐趣,这也是对食物的一种感恩。

  大叔还喜欢吃甜点,每次看着大叔在餐前吃一大堆诸如刨冰,蛋糕之类的东西,口水都会不争气的溜出来。甜点什么的,太有爱了,好喜欢。大叔点餐的时候,会因为我到底是吃这个好呢还是吃那个好呢而犹豫不决,我常常也会因为两个都想要而不能取舍,最后决定还是两个都要吧。大叔,你是我们广大吃货的代表啊,你的那些心里活动,那些小九九,我们也盘算过啊。

  在看孤独的美食家之前,我一点都不享受一个人吃饭的乐趣。其他桌都坐满了人,别人都在谈论各种琐事,皆是一派温馨美好的模样。就我一个人,只能听旁边的人讲话,看旁边的人哈哈大笑,真的很孤独有木有。自从看了大叔吃饭的戏之后,我便想,老子是来享受美食的,哼哼,顺便观察一下你们,这样想,就自然的进入了人食合一的境界,也能够享受到一个人吃饭的乐趣。

  《孤独的美食家 第二季》观后感(七):面瘫叔是不是吃托儿?——菜品乱侃ep1

  《孤独的美食家》是一部神奇的电视剧,从头到尾讲的就是一位孤零零的面瘫大叔喊饿然后到处觅食的故事。当然这不是最神奇的,神奇是这么没头没脑的剧集竟然挺受欢迎,我看还有不停连载下去直到面瘫叔老到走不动咬不动为止的趋势。我深信喜欢这部剧的观众都是表里如一的吃货,比如我。一个合格的吃货必须有着辩证求是的精神,面瘫叔说うまい的东西一定好吃咩?

  Ep1

  主菜——葱爆肉:这道菜倒是很常见的中式家常菜,我自己做的话葱会放得更多,至少两根大葱,不然会过于油腻。日本人很喜欢把肉片刨得很薄,像吉野家牛肉饭那种,好处是味道容易浸入,坏处是口感不好,吃不出肉类特有的口感。这道菜好吃,就是普通了点,不过对于不常吃爆炒菜品的日本人来说应该还新鲜的吧。

  配菜——炸野姜:没吃过,度娘说这玩意儿有活血调经的功效,哎,面瘫叔,您身子不爽么???话说我鄙视一切只蘸盐面儿的吃食,好歹弄个椒盐嘛。

  配菜——海鲜春卷:放了四种海鲜的春卷想必不难吃,300日元两个的价位也很诱人。我好奇的是,春卷这货炸出来放久了就不好吃,但是如果客人单点一份,店家就要滚一大锅油,孤零零的下两个春卷么?

  汤——味噌汤:本人东北人,爱一切和酱有关的吃食,不解释。

  主食——米饭:面瘫叔太能吃了,那一大碗得有四两米饭了吧?

  :结尾漫画作家点的那个咖喱猪排看着不错。

  :谁说小日本饮食健康的?油炸货吃太多了好咩?

  《孤独的美食家 第二季》观后感(八):有美食不孤独

  吃饭是每个人天天都须做的事。有人随便对付,有人忙于应酬,而有人把吃当作盛宴。古今中外登峰造极者,如古罗马人卢库鲁斯——一餐的花费须50000德拉克马,而当时的普通人民的年收入仅为5000德拉克马。更有我们熟知的慈禧老佛爷,一餐精馔一百五十品。在吃的逼格上可以像这两位一样为高大上的老饕。也可以是来者不拒满足食欲的吃货。但当食物与治愈联系在一起时,再平淡无奇的事物也变珍馐。如同剧中的开场白所说:不被时间左右,一个人吃饭时,变得随心所欲,幸福的填饱肚子,变的自由,这种行为正是平等赋予现代人的最高治愈。的确我们时常为生活所累,各种工作感情上的负面情绪失常,负能量爆表。在吃饭这件事上还受累与各种应酬和饭局。就算盘中之物是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还必须应对各种饭桌话题,一不小心就会祸从口出,得罪于人。所以唯有孤独及自由,才能算是美食家的最高境界。

  剧中男主五郎桑,单身中年大叔一枚,有着一份悠闲而自由的工作职(二)业(道)买(贩)手(子)。188cm的摄人身高,海吃不胖的身材,秉承着走遍大街小巷,吃扁犄角旮旯的信念,在孤独这条不归路上愈行愈远。。。。每当处理完委托工作后,肚子准时开饿。近中远三镜切换,巧妙的处理了五郎饥饿时的状态——空。。。一切皆空。。此时此刻没有比吃饭更重要的事了。他大步流星,全身感官全开,只为找到当下最想吃的店子。不用顾虑同伴的口味偏好及忌口(因为没有同伴,独狼一匹),只挑当下最好的那一口。叔在剧中说过:一家好店一生不会遇到第二次。叔还说过:当同时遇到三家好店时,就如同被三个美女同时表白一样,难以令人割舍。总之找店的过程是一种缘分,更是自由。

  进店坐下,叔点菜有时行云流水,有时也会为点了同样类型的菜而纠结。有时还会吐槽菜单的排列顺序(严重怀疑叔是一处女座。。。)

  一会菜品上齐,美名曰五郎的精选,多为关东煮、鸡肉串、天妇罗、亲子盖饭之类,吃个担担面,还吃的眉飞色舞的一口一句奥一西。在天朝国人眼里这根本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了。但这些平凡的菜肴到了这位东洋大叔的嘴里得到了升华。一边吃着一边碎碎念——好吃到笑起来。。。自己像只小饿狗看见好吃的尾巴都快摇断了。。。好吃到停不下来。。。 好吃到作为霓虹人真幸福。。。刚开始时来吃的小心翼翼,一小口一小口。饭过半碗半开始不顾中年男人的稳重海吃起来。整个人如同火力发电厂一般一边填煤一边燃烧。吃到高潮处还自带BGM。明明只是一个人在吃饭,却吃出宇宙的感觉。 最后来支饭后烟,又是舒畅的一顿啊!!关键是,结账时付的还是零钱,这该有多便宜啊。。。在中国人固有的思维里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便宜的东西只能拿来充饥,但谈不上能有多好吃。更不会有哪家店真心喊出那句欢迎光临和多谢惠顾,更谈不上兢兢业业的开店几十年不考虑壮大只想服务好邻里街坊。最后出店,叔还不忘回头向小店致敬——下次试试三码面(话说整整3季中三码面在菜单上出现过很多次,但叔从没点过。。。)

  生活在东京都这样的超级大城市里,五郎绝对是其中的异类。在节奏飞快的环境里,他却保持不紧不慢,每天留恋与街头巷尾的家庭小餐馆,被各种平民美食所治愈,被酒鬼包围的环境中孤独的享受他的那份自由。。。这剧没有结局就如同日常生活没有尽头一样,不管今天是高兴还是难过,能吃到好吃的就是幸福的一天。

  最后PS: 如果真要给这剧画上一个句号,那必定是孤独の家不再孤单,但美食常在。

  《孤独的美食家 第二季》观后感(九):食色性也,这样纯粹的吃货剧不可多得!

  相比于深夜食堂,我更喜欢孤独的美食家,原因很个人,我单纯就想看美食,不想了解太多的故事情节。

  食色性也,这样的美食剧集和三级影片应该是一个意思。观看过程只需尽情的放松,没有令人深思的剧情,走到哪吃到哪。看大叔吃美食,似乎自己也尝到了似的。

  我的人生看来一直需要的是重口味,包括恐怖片。哈哈哈。

  食册: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80644626/

  《孤独的美食家 第二季》观后感(十):一个人的餐桌

  这系列看过不下两次了,最喜欢深夜独自一人时看,一个人独自看着一个人独自吃饭,这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围观,更是一种磨人的自虐,那种被撩起的胃部骚动与无法亲尝美食的无奈相冲撞,就像是中世纪欧洲的传教士禁欲一样折磨自己,即便如此,深夜独自一人观看这部剧依旧是我最喜欢的观看方式,可能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安静地、全神贯注地去围观五郎的美食心路,去跟五郎一起全身心地感受美食,甚至是品味这座小馆、这群食客,而不受其他的打扰,作为一个品尝者,全神贯注很重要,作为一个围观者,安静或者寂静是最好的氛围。

  有人说本剧导演很厉害,一个演员用填饱肚子和心理独白演完了一部剧,或许正是这种近乎纯粹的拍摄手法,使得该剧有着不同于其他剧的小满足,起码一部分人看完之后就会产生跟五郎吃饭前同样的感觉:饿了,想吃,不顾一切,就是想立马去吃东西,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而这种心境是每次五郎开吃之前的必经之路,导演和一脸厌食症的松重丰能将一群人带进沟里,尽管有人不喜欢这部过于简单的无聊的剧,但起码也是有佩服的吧

  有人嫌弃主演松重丰太丑或者一脸寡淡,没有食欲,然而这并不影响他将每一次征战美食的兴奋和填饱肚子后的幸福演绎地入木三分,这个一脸厌食症的大叔那颗吃货的心也是没谁了,每次略带疑惑亲尝一口之后的惊喜或满意的小表情就像我、你或者他尝到美食时的第一反应,没有一些美食家的夸张和评价,就像他吃的路边小馆一样平凡简单,像我们每一个普罗大众在生活中一样....每当欢快的音乐响起,你就知道首发顺利的五郎叔要扩大战场,更畅快地去吃遍剩下的食物,就像我们尝了一口汤头之后立马拿起筷子去品尝那碗美味的面条一样行云流水。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品尝桌前美味,偶尔观察一下身边的食客,来几句路人评价甚至吐槽,再添一份食物,继续吃,简单专注,没有任何打扰,直到肚子填饱,心满意足。

  吃的不是什么饕餮大餐、满汉全席,没有任何复杂制作、珍贵食材,也没有什么温馨故事、人生鸡汤参与,就是一个开杂货店到处见顾客的中年大叔,就是路边挖掘、暗藏美味的蝇头小馆,就是最大众的食物-烤肉,三明治,天妇罗,炸猪排套餐,中华料理....尽情畅快专注地一餐饭,一个人的餐桌,一个人的幸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