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过往》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过往》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5-27 21:5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过往》经典观后感10篇

  《过往》是一部由阿斯哈·法哈蒂执导,贝热尼丝·贝乔 / 塔哈·拉希姆 / 阿里·莫沙法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过往》观后感(一):面对过往的真相

  回来看了《过往》,简单写一写。

  影片开始男女主角表现得很有默契,比如听不见声音交流,谁知紧随其后的是误会与争吵,可见一个分裂的家庭必有其矛盾之处,而曾经组成一个家,也有过他们和谐地方。我很赞赏男主孩子教育方式耐心对待,找到每个矛盾的原由,再选择直面它,正视最痛之处。包括小男孩的吵闹要回家的事,和大女儿不愿意其母亲再婚的原因。当然小男孩自己父亲的教育方式也不错,男孩犯错时的处理、不愿下车原因的追问疏导。最精彩的是男主说服大女儿告诉母亲真相的一幕,引导她从母亲的角度着想,令我眼前一亮。

  回到矛盾的中心,大女儿不愿意见到小男孩的父亲,不愿意其母再婚,最根本原因却是她认为自己的邮件害小男孩的母亲自杀,无法面对那父子同时又以为是她母亲的行为才造成了男孩母亲的自杀,不希望他们在一起。但她为什么要发邮件给她???只是因为觉得一个结婚了的男人不应该和她母亲走得这么近,想中止这个过程吗?影片中大女儿曾对男主说过”那个男人肮脏的男人和你一副德行“,是不是就指出轨或第三者的行为?不得而知。总之,最后总总原因导致悲剧已经发生,大女儿心里只有无尽的内疚痛苦

  然而真相又是什么?影片中未直接表达,但根据店员之口可知,自杀者早就以为她丈夫有了外遇,且这个人是女店员,因此她故意找茬想弄走女店员。女店员为了自保,冒充小男孩的母亲并将其邮箱地址给了大女儿,希望借此证明自己的清白。可事情也许并未照预想发展,从”当着我的面在洗衣店里喝下洗衣液而不是在药店里自杀“可推测,自杀者并没有看过那些邮件,而仅仅是因为抑郁症和之前认为自己丈夫有外遇而产生的自杀行为。如果真是如此,那大女儿就得以宽恕自己了。另外根据女主和小男孩父亲的对话,自杀者之前根本没有注意过女主。而且可笑的是男孩父亲 话中表达了希望自己妻子在乎自己,和影片最后关心怎样保证妻子能不弄再伤自己,证明他也从未想过出轨,在他眼里女主和别的顾客一样,只是和女主自己一厢情愿地向他走得比较近。所以在自杀发生之前,一切都是如此正常,谁也没有做错什么,没有出轨,没有第三者。而仅仅是那个巧合,让女主和小男孩父亲走到了一起,并且让大女儿陷入自责。

  一个在猜忌出轨,一个却在希望对方在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小小矛盾?如果没有这个小矛盾,这场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呢?一个家庭,毕竟不是同一个人,难免会有这些不被注意的裂痕,对我们而言,也许应当更多地和家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才能化解这些细小繁多的矛盾吧。

  影片的最后,丈夫无助期待着妻子动动手指,却未曾注意她闻到香水后,左眼流出的一行泪。真是糟透了。

  生活还将继续,而过往是无法逃避的。

  《过往》观后感(二):为过往的选择负责

  这部电影的人物无一例外全都是普通人,它无关好人坏人,它无关谁对谁错。它想讲的是生活本身,但重要的不在于生活的“真相”,而是选择,是责任。对“真相”(自杀)的追寻是电影的推动力,是为凸显矛盾、推动剧情的必须存在,但导演已经多处暗示真相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其中如何行动。没有完美的生活,没有完美的人性,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因此生活的关键不在于选择对还是错,也不在于做了什么选择,而在于为什么这么选择,以及能否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Ahmad四年前选择了离开,却一直回避不来法国正式办离婚手续。也许因为他无法面对妻子,也许因为不想再踏入让他不快乐的法国,原因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用了四年才有勇气为来了结。他带有中东男人的大男子主义倾向,他可以是一个好爸爸,却做不了一个好配偶。他比Lucy的生父生母都更和她沟通得来,他能让妻子男友儿子(这么叫好像有点复杂……)Fouad最后都对他依依不舍,他在成人与孩子之间起到周旋调解的作用,他唯一做不好的就是对老婆感情。和女主对话,除了孩子的话题,就只能说些不痛不痒的话:以前的置物架去哪儿了?干嘛要刷油漆,以前的颜色不好吗?甚至到后来,他得意洋洋地对妻子说出:你让我来,你在去法庭前跟我说你怀孕了,无非就是为了报复我,不是吗?以为自己洞察了妻子的内心,而妻子却哭着回答:t'as raison, t'es content ? 好你对,你满意了吧?你可以离开吗?

  女主 Marie处在所有复杂关系的最核心 : 养着和前任丈夫生的两个女儿,管着淘气的新男友的儿子,既要和丈夫办离婚手续,又承受着男友的沉默寡言及其自杀未遂的妻子的压力。当然还需要去药店上班养家糊口。她也做了生活的选择:她选择了和一个有妇之夫发生感情,同居(这件事本身不需评判对错),她也就选择了承受大女儿的怨恨的压力、抚养Fouad的压力和男友自杀未遂的妻子的道德压力。她必须在这些压力之中周旋、行动。她的压力之大孩子们并不能体谅。面对会下厨的Ahmad和爱发脾气的女主,孩子们当然更喜欢前者。她爱过Ahmad,但他们的关系之差,从四年前(甚至更早)就开始了。电影开头第一幕,在机场里女主和男主的见面是两人关系的一个很明显的隐喻:Marie在外面略带期待地等待Ahmad,向他招手,他却看不见。两人隔着玻璃说话互相听不见对方。从女Marie的表情上看,多年没见,她心底其实是很高兴的。但她必须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紧接着第二幕,两人冒雨进入汽车后,她看到Ahmad咳嗽,首先开始寒暄,“你还一直抽烟吗?” Ahmad问孩子们知道我要来吗,她回说没有。她明显是故意的,但她完全有权这么做。Ahmad也只能哑口无言。他想解释上次他为什么放鸽子,但她说算了吧,这不重要,不要解释。Ahmad自以为我是有原因的,听了我的解释,你就不会生气了。但对于女人来说,解释并不重要,因为事实是怎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的态度,对方的做法。为什么要等到现在才来为一年前的事情作解释?Ahmad始终不理解,就因为我取消了航班你至于吗?她回答说,不是的,原因多着呢。Ahmad再一次哑口。两人的感情状态、关系全都蕴含在电影的前两幕里了。

  初到家中,Ahmad知道Marie已经和人同居后,问她怎么没跟我说。她说给你写了email,Ahmad说我没收到,他还想继续纠结,她直接说,我让你过来办离婚你没想过会因为什么吗?他再次哑口。他自己选择了离开,他有什么资格纠结这些问题呢?他的大男子主义正在于,他从来没有自问过:凭什么?凭什么对别人做这些要求?从这时候起女主在整部电影中对Ahmad再也没露出在机场初次见面的那种微笑。她再次意识到两个人之间的不可能,即使时隔四年不见面,他还是一点都没变,她再次验证了她的失望。他再次哑口,只能故作不在乎地纠结旅馆问题,女主都不耐烦了,他又故意问:明天几点去法院离婚?女主对Ahmad的失望全在一句话体现出来:我希望你一辈子至少能做到一次信守承诺

  她对丈夫无疑是怨恨的,然而四年过去了,生活一直在进行,这种怨恨也似乎淡化得只剩下离婚的迫切和一点报复的心理。但是难道她就仅仅是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受害者吗?并不是。从大女儿的描述看,她和每个男人都相处不会太久。她也只是普通人。

  至于女主的男友Samir,他的妻子抑郁症,长期在这种家庭氛围下可能他对妻子的感情慢慢变淡,最后走向出轨。导演本人并没有对这件事本身做什么价值判断,还是那句话,本电影的主题在于选择本身,而不在于教我们选择什么。他并不是坏人,更不是完人,只是个普通人,对于女主来说他更不是白马王子:有妇之夫,拖家带口工作也普通,和他在一起有啥利益可言?然而他们相爱了。他们的爱情也没有得到多少刻画,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的沉默,以及女主对他的埋怨:口不择言回头再来抱歉,这未免太容易了吧?从他们的对话还可以推测,也许他们俩只是用对方来填补自己的生活空白罢了:一个是为了代替成为植物人的妻子,一个是为了代替四年未见只差离婚的丈夫。然而这就是生活: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爱情,只有普通人的普通感情。普通人的普通感情不是纯化的、激烈的,而是mélangé的,是平淡而复杂的。

  在电影里他的角色相对没那么重要,但导演最后选择以他和妻子的在医院的一幕作为结尾。这一幕的主题很明显还是关于“选择”:他抱着一箱香水慢慢走出医院,观众们看着镜头里他的背影,心理也许在嘀咕着:他会不会回头?他会去测试剩余的香水吗?如果他不去测试,有了医生的测试,他完全可以处之泰然地去和女友开始新生活。他甚至可能会暗暗希望妻子死掉,这样生活才能彻底翻开新的一页,长期笼罩家庭的抑郁症阴影也可以一扫而光。但他没有,因为如果他是这样的人,那他就不是“普通人”,而是“坏人”了,电影主题之深刻性也会大打折扣。他对昏迷的妻子始终抱有一种道德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与他爱不爱他的妻子无关,也正是这种责任感,驱使他选择回头测试香水。这部电影最大的不完美之处在于,电影完全可以在他回头走回病房戛然而止。其后的情节完全只是为了煽动观众情绪,对主题毫无帮助。如果在病房门口戛然而止,主题无疑更加升华:也许测试剩余的香水依然无果,但妻子是否醒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虽然选择了爱上别人,但他没有回避对妻子的责任,仍然抱着让她醒来的希望。

  最后再说说Lucy。自杀未遂的妻子的真相是由大女儿露西的吐露一步一步推动的。露西虽然未成年,但她依然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她选择了向母亲男友的妻子Céline“告密”,就必须承受着自己是她自杀肇始者的道德压力(尽管我们不确定她最后有没有看到她发的邮件,但还是那句话,真相并不重要)。她选择了坦白,就选择了承受母亲及其男友对她的怒气。她向母亲坦白之后对Ahmad说的那句话是点睛之笔:你以为坦白了,我就不痛苦了吗?对自己做过的事情的责任和压力,有时候是相伴终身的。

  《过往》观后感(三):《过往(Le Passé)》:改嫁风波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3/11/le-passe.html

  过往 Le Passé (2013)

  过往 Le Passé (2013)

  这是一部今年新上映的艺术电影,在看多了好莱坞电影、商业片后,需要转换一下口味

  电影讲述一个女人因改嫁而引发的家庭矛盾。在法国,女主角从机场接回来自伊朗的丈夫,他回来的目的是与女主角离婚。回到家中后,丈夫见到了女主角的小女儿和另一个男孩。随后丈夫了解到,这个男孩就是女主角未婚夫的儿子。晚上,丈夫见到女主角的另外一个大女儿,她父亲是女主角的前夫。丈夫与大女儿关系很好,大女儿讲述了自己的困惑:她不想让女主角与那个男人结婚。第二天,女主角与丈夫顺利离婚,这时丈夫才知道女主角已经怀上了未婚夫的孩子。之后,丈夫通过大女儿了解到,未婚夫的妻子已经成为植物人在医院昏迷不醒。晚上,大女儿没有回家,女主角、丈夫、未婚夫因此吵起来。这时丈夫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丈夫大女儿在自己家中,全家人平静下来。但这件事让未婚夫很困惑,带着儿子离开了女主角家。隔天,大女儿告诉丈夫,未婚夫老婆是因为自己写得信而伤心自杀、变成植物人的。丈夫将此事告诉了女主角,女主角非常生气,与大女儿、丈夫吵起来。女主角平静后,她把一切告诉了未婚夫。未婚夫听后马上询问自己的员工发现事情并不是大女儿所说的那样。但很快未婚夫将真相调查出来,原来是自己的一个员工假冒了自己的老婆。员工这么做,只是为了报复未婚夫的老婆,因为未婚夫老婆想要辞退她。真相水落石出后,丈夫离开了女主角家,大女儿也不再自责,女主角则与未婚夫和好如初。最后,未婚夫来到医院,尝试着唤醒自己的老婆。

  这是一部剧情比较简单,但却很晦涩的电影。如果不加思考的话,会轻易认为这是一部苍白的电影。然而,当仔细思考片中人物的细节和剧情后,却会发现这是一部很真实的、反映人性的电影。换句话说,这是一部展现真实生活、揭露人类本来面目的电影。

  从片中人物就可以了解到很多人性的丑陋之处,比如自私谎言、报复;也可以了解到很到多人性的复杂情感自责、忧伤;更可以看到道德与人性的博弈,如结婚三次的女人、抛弃植物人老婆的男人,等等。总之,这部电影就是用一个平凡的家庭故事,来表现了人类本性的真实一面——仿佛电影的风格那样——冰冷、寂静、压抑。

  其实,换个角度去想,会发现片中类似模式的事情在身边常常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那么复杂、那么辛苦!

  电影拍摄上中规中矩,虽然它是艺术片,但我并没有感觉它多“艺术”。在我眼中,片中除了一些车内的运动场景外,几乎都是固定镜头的正反打,很“电视剧”。这也是国际大导演的拍摄技法?实在平庸啊。当然,这样拍摄也有一个好处,看起来一点都不累、不辛苦,舒服得很。

  演员方面中规中矩。Bérénice Bejo是《艺术家》中面熟的脸孔,不过我不喜欢她,没什么好感。扮演大女儿的Pauline Burlet不是大美女,但是很有女人魅力,不过她才17岁,很难让人相信。其他演员都很普通,不提也罢。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很平淡的家庭电影,讲述一个复杂家庭的改嫁风波,虽然看点不足,但很真实的表现了一些人性。所以,它符合本片“艺术电影”的定位,只是比导演的上一部差太多了。

  auline Burlet

  auline Burlet

  auline Burlet

  érénice Bejo

  序列:1179

  The.Past.2013.720p.BluRay.x264-WiKi

  2013-11-28

  《过往》观后感(四):《Le Passe》随笔

  #影评#《过往》。情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之一,它没有对错。正是如此,由它产生的麻烦数不胜数。一个离了三次婚的女人,跟生命中的两男人,还有自己的女儿,最后该如此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电影最后也没有给我们答案。不同情感价值观的观众,会有自己的答案。#长微博#

  The Past

  很多人拿这部电影跟导演前作《一次别离》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就是没有《一次》好,于是各方言论就把这部电影批评的一无是处一样,居然还有“高冷”网友说看了没多久就看不下去了,你的口味是有多刁钻啊?

  承接上文,还是先说一下这部电影和《一次别离》相比的不足之处吧。一样的运用小细节为后文做各种铺垫,《一次》做的精致且刁钻,往往有种一针见血的作用,对电影接下来的道德伦理冲突有着不可抹面的积极作用。《过往》也有小细节,也有小铺垫,但是不明不白。导演是不是想让观众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效果我不清楚,但是感觉效果不是很好。。。电影节奏《一次》循序渐进张力有秩,一波接一波的矛盾,高潮迭起,最后直至道德碰撞顶峰。《过往》的矛盾让人摸不着头脑,主次不分明,最后的矛盾真相让人无语,升华的境界不及《一次》。

  本片女主角荣获2013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其实这个结果在当时算一个冷门。就我个人审美,我更偏爱Adele。电影中的群戏表演很抓眼球,男主角和长女的交流很抓观众的心思,倒是女主角在我看来有点不分情况无理取闹。后面一场男主告知女主邮件是由女儿转发给原配的戏,那个争吵的天翻地覆看的着实过瘾。

  电影配乐挺舒缓,与情节相辅相成。这部电影中,儿童的是一个很重要的展示情感的窗口。有童言无忌的直接表明自己不喜欢,也有一言不发隐忍自己情绪的作态。这两个小人物看点十足。尤其是长女。她的角色一直牵着我的心。可能是年龄一般大,能够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她的情感吧。

  和《一次》一样,《过往》最后也是留有悬念,也是以让电影中的人物做出选择来结尾。这个结尾对我的精神刺激比较大。我很吃那种有点人神相同那种情感的套,所以结尾他的前妻眼角一抹泪留下来,我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有点虐心。

  这不失为一部好电影。别让对比错过了它。

  《过往》观后感(五):谁的过往

  第一眼就很喜欢这部电影,没有华丽的镜头,只有细节,琐碎的细节去暗示、剖析婚姻、家庭、人性以及伦理的关系。可以说简单而深刻。

  从艾哈迈德和玛丽在机场见面时,他们隔着玻璃无声的对话,导演就在暗示他们交流的障碍,玛丽接机寻找艾哈迈德没有通过手机,而是通过隔着玻璃路人。这就是暗示现代人的交流困境,我们往往不能很好与亲近的人交流,而与陌生人则会交谈的很惬意。即使通讯再发达也无济于事,就像电影中表现的那种隔膜的疏离感。人与人相互之间没有话语,只有燃起的香烟。电话也是草草了事。

  而玛丽与艾哈迈德之间不仅仅如此,还有文化的冲突。如:片中艾哈迈德每次与孩子谈话,都会很认真地关上门。而玛丽则不,她不在乎身边是否有孩子的存在。这就是文化的差异。生活中往往会因为这样的事而引发冲突矛盾。玛丽的做法也使得她与男友萨米尔之间的事情被女儿露西知晓,并引起了相当严重的后果。

  这也是片子的重心所在。对于艾哈迈德来说这就是过往……而对于玛丽和萨米尔则不是。所以他们俩那么努力地寻找着所谓的真相。

  真的有真相吗?答案是否定的。生活是不存在真相的。导演运用到了大量的细节去展现,铺叙,就是为了更清晰地解剖人性以及与之紧密关联的婚姻和家庭。

  每个人都是自私的。

  玛丽为了摆脱那种生活,与有妇之夫萨米尔在一起。为了让前夫艾哈迈德同意离婚,在出庭前告诉他,她坏了孩子。

  露西为了不让母亲萨米尔在一起,把他们的事情写邮件告诉了萨米尔的妻子。

  洗衣店的店员为了工作,把萨米尔妻子的邮箱告诉了露西。

  就连最小的弗阿德为了直升飞机玩具都撒谎、欺骗。

  玛丽与萨米尔两人坚持不懈地寻找着所谓的真相,就是为了证明他们的结合不是造成这个萨米尔妻子自杀的原因。他们为心中的罪恶找一个安慰点。

  这就是人性,自私而卑劣。我们无法否认的存在。

  但是他们又是善良的。艾哈迈德为当时离开的惶恐不安,努力地帮助玛丽改善与女儿紧张的关系;玛丽轻吻弗阿德;萨米尔为了弄清楚妻子身上的抓痕而进行的努力等都展现出温暖的感情,无法割舍,复杂而美丽。

  所以最后的萨米尔与妻子的十指紧扣是最好的表达方式也是过往的真相——人矛盾而复杂。

  29日晚观法哈蒂《过往》有感。

  《过往》观后感(六):放手

  第一次完整的看完法语电影,而且还是剧情片。

  最近心情比较差,生活中也是各种不如意,就把之前下载的这部电影打开来看了。不知道为何,每次心情不开心,又不想找人述说的时候,剧情片舒缓的节奏,总是有超凡的效果。

  不懂法语,不知道翻译为过往是否准确,但是觉得这两字的确是有了一股剧情的气息,电影中丈夫的角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对于孩子们的那种关怀和教育,让人很感动,也很温暖。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衬出了女主人的那种简单粗暴。刚开始看到她追打小男孩的时候的样子,其实心中也不是厌恶,而是一种不忍,然后丈夫出马,从那一刻开始喜欢上了丈夫的形象。丈夫的耐心,宽容,努力的沟通形象,让我不禁想,当初女主是有多任性,才会惹得丈夫一去四年啊。

  看到Lucy告诉女主邮件的事时,丈夫的那句,你让我回来,你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复仇……看着女主哭泣着说,你怎么还不走。突然心里就被触动了,真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丈夫一去四年,她喜欢上了别人,她找丈夫回来离婚,但是却没有预定酒店,让情人的孩子与丈夫住在一起,这一切说明这个任性的女子也曾那样的爱过这个伊朗男人吧。也许这样任性的女子本身就无法与他这种内敛的人生活在一起,她更适合扮演在情人那里的角色,任性的她也许更有魅力,但情人那里的她才一定是更有存在感的。

  就像那位大叔给丈夫的忠告,即使当初你不离开,你也总有一天会离开,也许一年,也许两年……总之,你会离开,你要学会的事情就是,放手

  《过往》观后感(七):中元节观影之过往

  我一向对法国电影情有独钟,也许是今年去过一次伊朗,对波斯和伊斯兰文化、历史和现状有了一些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尤其在去之前恶补一番伊朗电影,而且在德黑兰还混进一个艺术馆看了场伊朗和土耳其合拍的压根听不懂的电影首映式,所以对伊朗电影那种细腻、含蓄和温情有了一定了解,并喜爱起来。

  这部电影是“一次别离”的导演(伊朗人)去年新作,可能是法伊合拍的,风格与一次别离极其类似,又一个离婚引起的“血案”叙事细腻、一波三折,每当剧情发展到极其平淡之处,细微的转折便激起更强烈的戏剧冲突。

  喜爱快餐文化美国大片的朋友请慎重,缓慢的风格可能不大对您的胃口:)

  《过往》观后感(八):真相存在于时空某处

  以《一次别离》正式加入顶级电影人行列的伊朗导演法哈蒂,带着他在法国拍摄的新片《过往》来到戛纳,成为本届电影节上的大热门。来参加他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比法国本地导演欧容的还多,座无虚席。

  《过往》讲述的也是一个家庭故事。虽然家庭结构与人物设置并不雷同,但成员之间关系的复杂程度不亚于《一次别离》。一个带着三个小孩的母亲,因为怀了妻子尚在昏迷中的情人的孩子,而把她的丈夫,孩子们的继父,从另一个国度召回巴黎离婚,从而引发了,每一种看似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的危机。跟《一次别离》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影片主题除了婚姻,家庭外,还多了一个“真相”。家庭成员关系的进展和改变,建立在对一个事件真相的探寻上。随着每个人越来越接近真相,观众也越来越深的进入到人物内心里,从而得以从每个人的角度看待“真相”,最终接近那个或许不存在的“绝对值”。

  导演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到“真相”的问题时说,“你会在某一处时空中找到“真相”,但只是从你的角度看到。只有在经历了它的某一部分,深切地感受了爱、相处、关系的每一个层次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意义。它绝不是单一的,去捕捉它的每一个细节,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情。”这也是此片的叙事态度,导演叙事时完全遵照主要人物的逻辑,跟随他们的思考而推进,既不预先铺垫,也不做任何评判。由此层层剥离,让观众与剧中人物一起接近真相。

  法哈蒂谈到,家庭和爱情这两种关系,是人类最为古老的关系。且是普遍的,世界性的。他愿意一生都讲关于家庭和爱的故事。在这样看似格局很小的设置里,人物间关系的张力却很大,且这种张力存在于多对关系之间,令人物关系更加错综复杂。由张力导向的戏剧性,一再将人物逼向极致,他们需要花越来越多的勇气面对自己和他人。非常深入地进入人物,是法哈蒂尤其擅长的剧作手段。《一次别离》在这点上也十分明显。他称自己比起一个导演,更是一个作家。他喜欢写作,所有的思考都会写下来,而台词部分则加入演员的排演,希望演员也参与到创作。这些都归结于他多年的戏剧舞台工作经验。

  由于此片拍摄离开了伊朗本土,有记者关心是否意味着法哈蒂要转营创作。对此法哈蒂表示,不论在哪里,他的工作方式是不会变的,职责也是。只要有好的剧本,不排除任何合作的可能,包括好莱坞。

  《过往》观后感(九):牛掰就是把一个烂故事拍得让你竟然能看下去

  要换成中国版本,就变成了一部十足的家庭伦理剧,还是主流的:小三、后爸、后妈、婚外恋、家庭战争。。。

  欧洲片的好处就是不套模板,把这个人当做“这一个人”来分析,而不是“这一类人”。

  法国片,还总会再加点哲理和悲观的调子。。

  ——就把一部市井口水片改装成了一部令人不明觉厉的、带着哲学范儿的、文艺片。。

  那浓浓的存在主义的腔调哎。。。。。。

  话说我真是羡慕死欧洲片里这些个人选择的自由和个人对自己选择负责的精神!!

  所有的对话建立在这个共识之上,听起来令人心旷神怡。。

  换在天朝。。。。那绝对可以把人作死。。想象一下。。

  虽然电影讲的是沟通的障碍。。虽然影片中的人也并不太具有沟通的精神。。。

  但起码在我周围的生活里,甚至连这个共识的平台都是不存在的。。。

  对比起来,人家充满歧义的对话依然可以说是“行云流水”。。羡煞我也!

  另外声效很赞。简直比配乐更有层次。

  细节一如既往地琐碎又真实,十足的法味。。跟法语一样咕咕哝哝咕咕哝哝细听下去却还是别有滋味的。

  电影很压抑,几乎无一人有笑容。。

  在三星和四星之间犹豫,最后选择原因如题。

  《过往》观后感(十):除了孩子,还能相信谁?《过往》人物小析

  去年法哈蒂导演的《别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的《过往》更文艺,冗长,琐碎,却很合我这个细节控的胃口,喜欢短平快商业大片的朋友可以忽略了你肯定看不下去。

  故事围绕着结婚三次的女主,分居中的丈夫,同居男友,自己的两个女儿(第一任丈夫所生),男友的儿子在几天内共居一室展开。另外男友还有一个植物人妻子躺在医院。

  大女儿:长相成熟,和显得年轻的母亲站一起更像姐妹。叛逆,和继父相处融洽,强烈反对母亲第三次结婚。作为16岁中学生,她把这种反对付诸行动且非常有计划性。打电话索取地址,发送邮件。偷看母亲邮件,利用继父向母亲施加压力(免不了一场莫名地梨花带雨),离家出走。且真相不是一次和盘托出的。太有心计了有木有!我一度怀疑她暗恋母亲的男友或者反之,且看早餐递茶壶那一场戏,方知男友实在是害怕她的。

  男友: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妻子抑郁症以前,他们应该是很相爱的。他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人,行李箱破了这点小事,不顾女友正在法庭连续打三个电话询问处理方法,重要证件乱丢,成天找不着车钥匙。至于感情方面,他是受的一方没错啦,开车时抽开女友搭着的手,教育孩子时,和女友形成鲜明对比,只关心和管教自己儿子。他打心底里就没想成为这家的家长。女友只是他碰到的一个替代品,怀孕也是意外。PS,有人注意到他冒雨走去关灯的细节吗?好赞。

  女主:该届戛纳最佳女主角。我没看过其他竞争者的片子无从比较。我觉得此片有一点点用力,她对谁都很用力,自己会很累吧。两个男人都成为她手里的工具,各种形式的吵闹厮打,恰到好处的手伤,宣布怀孕,其实都是撒娇吸引关注。她更爱谁一点?我分不出。我怕她自己也分不出。

  丈夫:整个电影看上去最正常合理的人,随着一点点的深入,我们跟着他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不过,他真的一点问题都没吗?如果按照描述,他好厨艺,善修理水电,和继女相处胜过亲父,对妻子忍耐。片头在车中的一段,细心的人马上就会感受到他对女主的爱意仍在。这样一对夫妻,是如何分手的呢?片子一直没交代。只透露了他也得过抑郁症,而且作为一个伊朗人在法国一直没有归属感。这次他的离去,应该彻底了断了。

  男友的儿子: 8岁,本来就是狗都嫌的年龄,因亲眼见到母亲自杀,而不愿意回家居住。住在女主家里时各种作对,但又不愿意离开。但不管如何,地铁站一段父子对话,这孩子所说的,才是所有角色唯一的真话吧。其他所有人,他们所说的,未必是所想的,至少不是全部。

  我还想跟风赞一下电影的配乐,除了片尾,其他地方都只有环境音,却无声胜有声。片头无声那一段,忍住没开大音量,我做对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