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家风貌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家风貌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7: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家风貌的读后感10篇

  《大家风貌》是一本由潘耀明著作,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4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家风貌》读后感(一):《大家风貌》观大家

  文/凡悦颜

  朴槿惠作为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也是东亚第一位民选的女总统,曾在清华大学演讲:“在人生低谷时,我受到的启发是,人生一世,终归尘土,就算有100年光阴,也不过历史长河中的涟漪。因此,人要活得正直和真诚。无论遭受多大考验,只要视真诚为道路上的灯塔,绝望也能锻炼我。” 至此,很多人将之奉为生活中的励志段子,但冷静观之,也或多或少反映出某些难能可贵的品质。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人在低谷之时的为人处世能看出很多东西,比如历史上的文革时期,是中国人的“十年浩劫”,尤其是知识分子受到了严重的迫害,但其中不乏很多优秀的大家用行动给国人上了有分量的一课。巴金被下放到农村种菜,在“牛棚”里写交代,饱经风浪却创作不止;沈从文年近古稀被抄家、下放,在干校干完活还要坚持通宵做研究;作家丁玲,牢狱五年坚持读书,水深火热时不忘写作,并用稿费支援山村建设。他们将抱怨降到最低,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做认为有意义的事,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他们对人真诚,对后辈扶掖,于创作事业,也依旧不改那颗真诚之心。

  人民日报出版社推出的《大家风貌》一书,通过“大家点评”和“文坛札记”两个板块介绍大家们的生活和创作,让读者可以较系统的了解当代作家们的精神面貌。此书是由该社编辑陈志明对潘耀明过去写的作家评介、访问、印象等作品整理汇编而成。潘耀明作为香港知名作家、编辑家和出版家,在20世纪80年代初利用职业之便得以有机会访问当代作家,再加上他早先一个作家一个抽屉,利用阅读、做札记、剪报等收集积累到的作家资料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

  正如该书的封面设计一般,“大家风貌”四个字中某个部分拆开展示,意在此书将由点及面,通过讲述大家们生活中的某个阶段或某件事分析其性格,通过简单介绍其主要作品,分析点评其创作特点,在这里的大家们比语文课本中的他们更鲜活、更立体。

  提到沈从文,很多人知道其《边城》,却鲜有人知道其精于文物考古。沈老拥有很强的记忆力,于他的脑海里,仿佛有一个“元素周期表”,对于没有碑志的文物他也能根据其形制准确判断其年代。这点在很多大家身上也是相通的,他们的一生大都践行着博闻约取的原则,“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是他们的人生态度,正因如此,他们在很多方面才可谓精通,亦如俞平伯对昆曲、卞之琳之于翻译;汪曾祺之于中国画。

  大家们相伴“博闻”的还有“博爱”,沈从文先生对青年人特别热情,宁愿减少自己的写作时间也要帮助别人修改文章;叶圣陶卧病仍在关心教育,巴金的成名也与叶老不无关系;除此之外,还有金庸的坦诚,高晓声的谦逊。。。 。。。由于作者与这些大家们或多或少有过接触,所以书中涉也及不少大家们的私生活,也有很多被外界误解之事的探讨和证名。

  阅读此书,能感觉到作者的诚意,书中人事林林总总,总有一件事能引起共鸣,总有一个人受得起尊敬。大浪淘沙,淘不去大家们可贵的品质,也淘不去那看淡顺逆境的生命从容。

  《大家风貌》读后感(二):管窥锥刺话鸿儒

  文坛大师像一个个高不可攀的传奇,高山仰止。惊艳于他们的笔落风雨,思与之齐,又望之靡远。香港作家潘耀明的《大家风貌》拉近了读者和大师的距离。既没有传记文学的琐碎,又不比书评视角的疏远,大都从作者本人和他们的交游着手,还原真实的大师人生。我们似能看到一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画面,感受与大师的亲切交谈。无论是和蔼的叶圣陶、热情的高士其,还是乖戾的顾城、孤傲的贾平凹,都是座上宾。

  潘耀明笔下的四十七位大师,是他落笔之时中国文坛的老中青优秀作家。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有人故去,有人蜚声海内,有人再掀热潮(如萧红),但也不难看出,真正好的文学经得起时代的检验,潘耀明着意的“当代作家”不啻真正的“大家”。大家的文学人生,对后来者亦颇有启发。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常有人抱怨生不逢时或是机会不至,细观文坛大家的经历,也不尽然处在好时代。有人蹉跎了二十年时光,有人抑郁成疾,有人在磨难中搜集灵感。他们比我们生活得更艰难,却仍走在了前列,不得不引人深思。从大师们的肺腑之言中,我们还能窥见不少共性。后学者可资参考。

  写作者要多读书、广读书,这点几乎成为共识。而大师们又不约而同地提倡读“杂”书,唐德刚甚至专嗜“三折九扣”书。“唯其杂,才能做到博”,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在活用时更加得心应手。诗人蔡其矫和郭风认为,语言也应当从古今中外博采众长,更进一步,应当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作品,从而习得自己独特的风格。

  事实上,他们的杂学不仅表现在读杂书上,好些人还有极深的艺术造诣。俞平伯的家学渊源成就了他昆曲专家的地位,沈从文有一双识文物辨古画的慧眼,勤学多国语言的卞之琳、高士其兼做翻译传播文学。艺术的语言本是相通,旧式文人的多才多艺让后生晚辈望尘莫及。

  在创作的过程中,既要有匠心,又不可有匠气,分寸的拿捏极需技巧。俞平伯说得妙:“不可着意,着意则滞;不可绝缘,绝缘则离。”若即若离间,才是最自然的创作状态。沈从文将写作与绘画作比,认为意笔胜于工笔,求的也是不滞不离的意境。初学画肖像者或许有过这样的体会,自以为熟悉的人,往往画得最不像。我们太容易被主观印象蒙蔽了,甲的眼睛大,乙的鼻梁高,专注于一点,最终迷失在比例中。这就是着意则滞的表现。画家交由感觉写意,作家也同样适用。

  对写作无比赤诚是大家们最大的共性。除却死亡,似乎没有什么能让他们搁笔。政治风波中坚持读书写作的不乏其人,更令人难忘的是身残志坚的高士其和临终梦呓仍在写作的茅盾。胸藏万汇凭吞吐,文学于他们不是搜肠刮肚寻章摘句,而是蓄势待发不吐不快。这其中蕴含深切的使命感和对自己的严要求。

  乔丽·格兰姆说:“艺术抉择即道义抉择,作家必须全心全意地进行写作。”我们常觉今不如昔,大抵是物质的丰富反成了自缚的茧,鲜有人大义凛然地将文学作为慎之又慎的选择,至多管窥锥刺,也至多得点皮毛。

  ——乙未年读潘耀明《大家风貌》

  《大家风貌》读后感(三):且看新闻成旧史 ——读潘耀明的《大家风貌》

  潘耀明当年在香港一家午报做编辑记者时,受到前辈曹聚仁先生的影响,开始涉足当代中国作家的研究。因为条件所限,最初也只能从札记、剪报等文献资料中着力,做一些借助于剪刀糨糊的工作。但这些扎实的积累为之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那些像中药铺一样存放着不同作家资料的抽屉,其实功不可没。

  随着这方面的研究渐有眉目以及社会活动的增加,潘耀明有更多的机会与当代作家们亲身接触,并建立交情,这对他的当代作家研究来说大有助益。他可以不再局限于从字纸堆里倒腾二手货了,而有了更便利的条件,从作家们那里获得生鲜材料,从而烹制出让人惊艳的文坛盛宴。特别是“文革”结束之后,许多从磨难中走出来,获得新生的作家,像尘埋已久的文物从新焕发光彩。但是内地的政治风气依然让人捉摸不定,所以还鲜少有人能够直接访问到这些作家们。对于他们“文革”中的经历,他们复出后的创作情况,潘耀明以其香港记者的独特身份,在获得这些材料方面得以占尽先机。于是,他才能够写出《文坛之星巴金》、《沈从文——艺海淘珠者》这样相当有分量的作品,虽然这些材料在如今看来已是明日黄花,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绝对是文坛的猛料,是重磅的新闻。

  潘耀明这些当代作家研究的成果,曾经结集为《当代中国作家风貌》得以出版,并且收到极佳的反响,其价值也获得广泛认可。不但出版了香港版、台湾版,韩国汉学家朴在渊还将其翻译成韩文,编入“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丛书”,作为教学的辅导教材。现在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大家风貌》,就是在《当代中国作家风貌》的基础上增删修订而成。本书涉及的当代作家,不仅包含内地名家,还有港台及海外文坛的华语作家,以及以当代华语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汉学家,如许世旭、葛浩文等人,它所展示的是整个华语文坛的大家风貌。

  潘耀明的当代作家研究其实包含作品研究和作家研究两个方面。他的作品研究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也讲究知人论世,而不会单纯枯索作品的内涵。因此缘故,他总能准确把握文本中呈现出的作家个人气象,比如对沈从文作品中“乡土意识”的分析。潘耀明的作品研究,也不局限于对单篇作品的分析,而是对作家的整个创作情况进行观照,格局很大,彰显出更广阔的文化意义。

  潘耀明的作家研究,善于利用条件,对作家进行贴近考察。潘耀明曾陪同萧军在浅水湾凭吊萧红,曾去探望过风烛残年中的张天翼,与萧乾、俞平伯也算是忘年之交……这让潘耀明在作品之外,对这些当代名家们有更直接深入的体味,所以在叙述作家们的生平时就能够活泼生动,正如著名翻译家钱歌川先生所说:“就像和每位作家晤谈一室之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我们从这些篇章中,除了收获有关文坛的许多知识之外,还能获得一丝额外的感动。比如在《中韩文化的播种者》中,韩国汉学家许世旭有感于作家们亲如兄弟般的情谊,在车内放声大哭;比如自称“萧红的隔世恋人”的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对萧红的执迷追索……

  总的来说,潘耀明的这本《大家风貌》,作为文学研究的材料,有些内容虽已从新闻变成旧闻,但依然具有史料价值。书中涉及的作家,有些已然故去,有些依然当红,如王蒙、贾平凹、刘心武、白先勇等,细细一览,他们旧日的形象仍然跃然纸上。《大家风貌》呈现了华语文坛的众生相,又仿佛展示出一册作家的老照片。

  《大家风貌》读后感(四):走近“大家”背后的故事

  走近“大家”背后的故事-评《大家风貌》

  文/信实的精灵

  “本人潘耀明(笔名彦火)近日发现本人早年遗失的一批与作家来往的信件,刊印在广东崇正拍卖行的《广东崇正2014秋季拍卖会—私家话语(近代名人朋友圈)》的刊物上,令人大吃一惊。这批信件包括巴金、钱钟书、杨绛、叶圣陶、俞平伯、沈从文、卞之琳、艾青、骆宾基、王蒙、顾城等人给我的信件,(信件中款署名除了用本人的人名外,也有个别用笔名"彦火")。这些信件纯属我与作家朋友之间往来的私函。本人对此深感愤慨。除了要求拍卖行立即停止这次不法的拍卖行径,本人将保留一切法律追究的权利。特此声明。潘耀明。2014年12月20日。”

  潘耀明老先生的声明中言辞铮铮,不为其他,仅仅因为这是专属于他和那一辈名人名家的回忆。看他的《大家风貌》这本书,就可知道,他对于“大家”的写作“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一些在我们的记忆中已经永远停留于纸上的作家,反而在他的笔下有了更多重的一面。

  “来,我想给你拍张照”,这是对于一个摄影师来说的工作;对于潘耀明来说,多年来一直兼任明报出版社、明窗出版社及《明报月刊》总编辑,他的工作就是流连往返于一个又一个作家之间。这给了他更多接触这些大家的机会,他牢牢抓着这些机会,探究背后真实的一个个个体。

  潘耀明先生的文笔,肯定比不上那些专业的大作家,譬如巴金、萧红之类的,但是他的宝贵之处在于他有幸与他们共同经历过一段写作的时光,这段时光恰恰是谁都无法取代的。如他一个老人所言,这本书仅仅是他过去写的作家评价、访问以及印象等作品的合辑,但这给了我们一个了解“大家”背后的故事的机会,并且几乎每一位作家他都能够给出很中肯的评点。

  撇开他作品的内容和深度,单单是他的存在,对于那些消失了十多年的作家(其中包括巴金、茅盾、艾青、俞平伯、叶圣陶、萧军、端木蕻良、王蒙、卞之琳等)来说,更是对我们这种想要一窥“大家”风貌的读者而言,都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和馈赠。

  他在自己工作之余,亲身访问这些文化人和作家,带给我们更多了解一个人的机会。譬如金庸,我们80后仅仅知道他是一位撰写武侠小说的作家“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可是,退却他武侠小说作家的光环后,我们还能知晓他的什么方面。他是一位作家,他同时也是一个平凡人的存在,而他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那一面,我们是无从探究的,唯有借助于他身边曾经的朋友们。

  这本书一共从两大部分来给我们更多的视野,首先是“大家评点”,这部分的大部分作品都成稿于1979年-1982年之间,再次修订于1986-1988年间。这是一个刚刚经历过“文革”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国家刚刚恢复高考,恢复对文化的禁锢。他赶紧恢复自己当年对一个个“大家”的认知,重新梳理自己的点评,修订。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一个个血肉饱满的“大家”,比如沈从文除了文学成就比较高之外,他在历史文物考古方面的卓越成就也不容小觑。还有就是文学史上的“二萧”(萧军和萧红),潘老先生都从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为我们还原二萧相对真实的面目,包括他们之间的爱恨纠葛。

  我很喜欢潘老先生这种娓娓道来的文艺,甚至于有点传记体和日记体的感觉,在简单的平铺直叙中找到文字背后的力量和故事。潘先生是一个犹如许鞍华导演一样的人物,他们一直算是业界的良心记者和导演。许鞍华她喜欢的人物,总是会竭尽所有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夙愿,比如在她心中酝酿十几年的萧红的故事,由于政治的原因,她一直没有拍摄成功。然而汤唯塑造的萧红给了《黄金时代》这个文艺片注入了力量和灵魂,那是许鞍华导演最期待在她的作品中展现的。而里面所涉及到的很多细节知识在潘先生的这本书中也可以略见一二。

  本书的下半部分是“文坛札记”,翻阅起来更像是潘先生与文坛“大家”之间的交往的记录,我自己倾向于认为是潘先生的随笔日记。恰是在这种看似随意的写作当中,潘先生让我们看到我们不曾看到的“大家”面貌。

  给这本书一个定位,文学作品也可,文学历史也行,甚至于文献资料都可。因为潘先生以自己的力量展现给我们文学“大家”各个方面的内容,很多内容,若不是亲自跟这些作家接触,根本不可能知道。

  :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大家风貌》读后感(五):大家风貌大家读

  大家风貌大家读

  ——读《大家风貌》

  文/王者归来

  “大家”是个多义词,它在古代还可以读作“大姑”,是古代女子的尊称,也常常代有学问的妇女,或者婆婆。《太平广记》里有句话:“大家见之,即不忘息妇。”意思是婆婆初次见了儿媳妇之后,印象深刻,一直忘不了。

  “大家风貌”乃是大作家、大师之称,“大家读”自然是我们、你们、他们大家一起读。潘耀明是真正的大家,作为香港知名作家、编辑家、出版家,潘耀明是明报出版社、明窗出版社及《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在香港文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潘耀明在书本的开篇晒了一张金庸题给他的书影:“耀明吾兄,请指教:昔日明报共挥汗,今成好友诚难解。”然后落款是弟金庸。在另一张书影里,题的则是:“耀明好友,赐教:明报共事十余年,耀明两字不虚言。”落款同样是是弟金庸。

  潘耀明写大家,有着作为作家、编辑家、出版家得天独厚的优势。全书分两部分,第一辑《大家评点》,每一个熟悉的名字都如雷贯耳,每一篇力透纸背的文章都重逾千钧,每一次思想火花的碰撞都石破天惊。巴金,叶圣陶,俞平伯,沈从文,丁玲,卞之琳……在《数不尽风浪险的丁玲》一篇中,作者先是综叙述了丁玲“多灾多难的经历”,继而描写了一个“胸悬模板坚持写作”的丁玲,在“数不尽的风浪险”里,作者借读书界人士之口说,“读书界均认为最能够代表1949年以前中国进步妇女的作家,除了秋瑾,就是丁玲了”,而在“早期笔下一大群大胆女性”与“《莎菲女士的日记》的风波”之后,丁玲迎来了“在创作上的突破”,却又陷入“一本书主义”,但,恰如作者所说,“丁玲,有着顽强不屈的性格,过去的打击,并没有使他趔趄,畏葸,她豪壮地说,她还要写,至少写5年,那时她已足80岁。”

  第二辑,《文坛札记》,开篇便是一篇举足轻重的《我与金庸》,作者不仅详细介绍了自己与金庸的相遇、相知,以及不为人知的一些文坛掌故,更在一系列言行之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的大家风貌,金庸的识人之明,金庸的字条管理的特色与效果,尤其是金庸《明报》选稿的五字真言:“短,趣,近,快,图”,其实更是我们平时写作时需要注意的。

  大家风貌,大家读,大家才能成大家。

  《大家风貌》读后感(六):舒婷和顾城是什么关系

  朦胧派诗人,以舒婷、北岛、杨炼、芒克、顾城等人为代表,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末崛起,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在北京,他们办了一份地下刊物——《今天》,北岛任主编,他们将它作为发表诗作的主要刊物,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

  那时候北岛、舒婷、杨炼等人先后获得认可,活跃在国际诗坛上,只有顾城,受到的关注并不多,甚至连出版诗的机会都很少。在后来舒婷忆顾城的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舒婷“觉得顾城其实很可怜的。真是很可怜。”;“他的稿费非常少。都是五块七块三块的。”;“顾城一辈子都穷。一向为了这个钱犯愁。”;“他一直没过过好日子,一直都愁钱哪”。顾城的生活条件,一直都不是很好。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在问舒婷和顾城是什么关系,我想应该是“战友”,是朋友。他们当初在同一战壕并肩作战过,在之后的日子里,也保持着那份情谊。

  在舒婷已经非常出名的情况之下,她并没有抛下曾经的的战友,与顾城联合,共同出版了《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年,福建人民出版社)。这本诗集,所有的诗都没有标出两个人的名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能通过对两位诗人诗作风格的熟悉,独自去辨别。看似是让读者参与互动,实则是对顾城的一种保护。可以说,舒婷对顾城,是非常重情谊的。

  之所以聊起顾城,是因为最近翻了潘耀明的新书《大家风貌》,里面提到了朦胧诗人顾城之死的话题,让我再一次有感而发。这本书我觉得很棒的一点便是,作者不局限于单篇作品的解读,而是着眼于作家的整个创作历程,及作品特点。通过它,会对中国文坛的大师们,有比较客观、深入的了解,并且文章选择的视角很好。比如,谈到沈从文先生时,重点不在于他的文学成就,而是梳理了他在历史文物考古方面的卓越贡献。

  给四星推荐一下。

  :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大家风貌》读后感(七):大家风貌,何以还原?

  读潘耀明的《大家风貌》,就像前不久逛上海书展,一口气参加了数场名家见面会,音容笑貌,颇为鲜活。无论是大家评点还是文坛札记部分,潘先生旁征博引,将搜集到的史料与故事有机整合,一气呵成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为一个时间上未与当今读者拉开距离的现代作家做小传,特别是所评介之作家当时可能仍在世,缺乏岁月的沉淀与择选,若要做出盖棺定论之评价,的确颇为挑战。同样由于时间的相近,读者自身获得相关史料传闻的可能性亦大大提升,如要针对并非白纸的读者写出新意,绝非一桩易事。然而,在大家评点部分,潘耀明迎难而上,试图为作家献上一份文字的“素描画像”,而他在有限篇幅中展现出的张弛有度,点到为止可谓可圈可点。虽然无法绕开每位大家的主要生平成就与作品,而潘耀明有意识地选择在这部分形成公众常识的内容极度精简,一带而过,而将笔墨重点倾注于他们对于公众相对陌生的一面,或是适当抖上几个大家生活中的生动小细节。叶圣陶的童话,俞平伯的昆曲,卞之琳的小说,都让我们得以认识大家才华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同样极为精彩。在写到沈从文一篇时,潘先生则列举了他记忆超群的独门绝技:写完卡片后逼迫自己将内容背出,随后将卡片丢弃。一代大师令我们羡慕的记忆力,虽有天赋,亦多出自于日积月累的苦练之上。诸如此类生动的小细节,拉近了大家与平常百姓之间的距离,读来更为亲切生趣。

  在文坛札记部分,潘先生所刻画大家的角度,则更为自由。相比小传追求的全面严谨,札记多选取大家生活治学之一个横截面片段,所有精髓皆在瞬间,像一张张凝固了的生活照,表情到位,姿态相宜。札记中所写大家,多为潘先生的老友,他们交往的契机给予了潘先生第一手素材,也让他的文字情感更饱满。在写到顾城时,潘耀明的笔下充满了属于朋友间的悲悯,他回忆起那段两人交往的细节:“月前,他在给我的信末还画了一小帧《岛爷》图,相信‘岛爷’乃顾城自喻,有一种踌躇满足感,但在图画旁,顾城题了一句‘二踢脚升天’,竟一语成谶,令人唏嘘!”这样的场景还原,让人读来历历在目,如鲠在喉。

  《大家风貌》是一场跨越了几十年积淀的相聚,潘耀明在《当代中国作家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让陈年美酒再度焕发出了沁人的芬芳。

  《大家风貌》读后感(八):大家风貌,文人风骨

  在每个时代,总有一批追求独立人格和独立价值并坚持操守的读书人。尽管这些读书人在生存方式和思想经历上差异甚大,但他们都是各自所处时代里的脊梁。他们之所以被称作 “文人”、“大家”,不仅是因其高贵的人文理想,更因其坚守的家国情怀。而潘耀明先生的这本《大家风貌》,便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人们的微型写真。

  说它是“微型写真”,是因为作者对收录书中的这些文人们所做的评介篇幅都不长。但在不多的文字里,作者却清晰地描述出这些文人们的人生重要时期并对其重要作品进行了评价。每一篇人物小传,都饱含着潘先生的真挚情感和独特思考,因此,潘先生笔下的这些“大家”,是以血肉丰满的形象呈现于读者面前的,又因潘先生从多个角度(比如大师们的作品特色、对当代文坛的影响等)来介绍这些文学大师,所以这本书又具备了一定的史料价值。尽管书中所写的一些大家已然辞世,但因为本书覆盖了当代文坛老、中、青三代作家达47位,因此仍可认为比较全面地展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人们的精神风貌。

  潘耀明先生作为资深作家、出版家自然有其便利条件。作为编辑、出版家,由于工作原因,他能采访到许多当代大家,并掌握第一手材料;作为作家,他则站在“同为文人”的角度对当代文坛这些大师们独特的思想经历、作品价值等进行了比较公允精当的分析点评。而这两点,也正是此书与其他同类书相比最为突出的特点。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们这个时代的文人,虽然其文学成就各有千秋,但自古传承下来的精神特征却闪耀着奕奕光芒。

  此书读罢,真有一种与这个时代的文学大家促膝长谈之感。然,他们流传下来的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和文人世袭相承的人文理念。

  《大家风貌》读后感(九):他们是中国文学史的推动者

  文/文小妖

  《大家风貌》稿子大多完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于那个信息不算发达的时代,这些记录巴金、叶圣陶、俞平伯等大家的文章无疑是当时的“百度百科”,整体的还原了当代大家的一些风貌。

  记得木心先生曾说过,“美术史,是几个艺术家的传记。文学史,就是几个文学家的作品。”如是,当年的巴金、沈从文、姚雪垠、萧军、丁玲等作家诗人曾代表着一个时代,他们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年轻人。潘耀明梳理了当时访问当代作家的部分,以一种“返璞归真”的形式,把这些大家呈现在读者面前,加深读者对那个时代文学史的了解。

  书中谈到的作家有47位,每阅读一章,就仿佛与其中一位大家进行交谈。比如巴金先生的《灭亡》是如何诞生的;叶圣陶怎样续写《皇帝的新衣》;沈从文怎样不遗余力地扶掖后辈;金庸在沉默的半小时里写下的聘书……这些小细节在潘耀明的书中都得到一一还原,让读者感觉到那些用文字说话的作家多了一份亲切。

  每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形成,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艰辛。诚如潘耀明所说,“文学作品是作家的儿子,它的诞生就像产妇生孩子一样。一篇成功的作品,必然是作家的血肉孕育的生命。”姚雪垠的《李自成》、沈从文的《中古古代服饰研究》、吴祖光的《闯江湖》……这些作品的完成谓为坎坷。

  “十年文化浩劫”对于文学界来说犹如一场灾难,黑白是非左不过当局的一句话,很多作家没能逃过这场浩劫,更多时候,他们选择了默默隐忍,酝酿着下一部恢弘的作品。于他们而言,写作是一种信仰,正是这信仰支撑着,他们那一代人,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写作,都把自己的生命投入进去,和我自生命融为一体。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使他们自身的生命不断获得新生和升华,从中体会到自我生命的意义、价值和欢乐。待到浩劫过去,他们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文字里,笔耕不缀,继续用作品推动了文学史的发展。

  正是这群可爱的大家们,让我们深深了解到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么一批人物,他们那样的活着,那样地思考着。他们用文字守护着曾经的那份执着,让人为之动容。

  潘耀明把十年断层的当代中国作家研究的碎片重新拾起,一点点梳理记录,尽心尽力还原,对于那个没有网络,影印机也不普遍的年代来说,实属不易。这本《大家风貌》正是作者对那些大家献上的最崇高的敬意。

  《大家风貌》读后感(十):他们是时代酿造出来的美酒

  ——评《大家风貌》

  我喜欢读书,可是我读的书并不多,我对于文坛盛事了解的也不多,而对于那些大家也只是知道一些罢了。

  潘耀明的《大家风貌》又使我新认识了一些文化名人,而潘耀明的这本《大家风貌》读来让我真的是受益良多,仿佛可以用自己的心思去感受他们的身处环境。可是我自知才疏学浅,也只是一味的自己瞎感受罢了。这本无疑是一本解读当代文化名人的好读物。

  他们是文坛的名人,在当代文学史上都是非常知名的,书中谈到的知名作家总共有47位,有些人不仅在文坛上很知名,在其他领域也是有相当的贡献,比如:沈从文先生在历史考古方面的卓越成就也是不凡的了。而书中谈到的这些作家,他们除了有惊人的文笔流传下来,他们身后的故事也是值得我们去细读和品味的。

  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作者,除了有研读了很多书籍,也应该会有一些不平凡的经历,才可以写得出动人的文章,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书中自然也介绍了这些大家背后的一些故事,正是因为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经历,让我们这些读者读来也很是受到吸引。

  书中也记录了很多他们的文章语句,同样的语句,在我们的表达出来的时候,只是干瘪瘪的几句话,毫无感情和美感。而用他们的妙笔却可以唤醒一代人,也可以读来让人身临其境。比如巴金的文字,“……我可以利用的时间就只有五六年了,逝去的每一小时是追不回来的,在我的脑子里已经成形的作品,不能让它成为泡影,我必须在这一段时间里写出他们。”这是巴金表达对于未来充满勇毅和决心,我不知道如果是我们会怎么样去表达和书写?

  他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字,他们也是时代酿造出来的美酒,值得我们一品再品。

  2015年10月07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