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凯撒必须死》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凯撒必须死》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8-06-03 20: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凯撒必须死》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凯撒必须死》是一部由保罗·塔维亚尼 / 维托里奥·塔维亚尼执导,萨尔瓦多·斯特里亚诺 / 柯西莫·雷加 / 安东尼奥·弗拉斯加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凯撒必须死》影评(一):【电影】13037[5.22]《凯撒必须死》

  我敬重西方世界有一群电影中嘅人,佢哋唔喺将电影当做一种产业,而真真正正将佢睇成喺一种艺术演绎,甚至于用生命去演戏。如同“黑夜骑士”中嘅“小丑”希斯•莱杰,《窃听风暴》中嘅乌尔里希•穆埃,佢哋甚至等唔及奥斯卡念出佢哋嘅名字就已经匆匆为艺术献上生命,离开熟悉人世。本片讲述意大利一座监狱中一群真正嘅囚犯如何演绎“弑君者”布鲁图斯刺杀凯撒到最后兵败自杀嘅莎士比亚名剧。

  毫无疑问,本片最大嘅看点就喺呢群毫无表演经验,嚟自五湖四海,背负各种轻重罪名,甚至被判处极刑嘅重刑犯表演戏剧嘅狱中故事。而本片最精彩嘅同样喺呢群完全业余嘅演员们居然喺尤利乌斯嘅故事中一个个喺同角色沟通中搵倒佐自己,沉浸于艺术之中,深深不能自拔

  电影既有由现实延伸社会意义,又有由戏剧本身延伸出嘅艺术意义,正如台词中不断强调嘅“布鲁图斯是一个高贵嘅罗马人”,弑君者嘅团体中唯独佢喺真正为佐正义同憎恶独裁,无关任何嫉妒同私愤而刺杀凯撒,身为凯撒最信任嘅亲信,独裁者最后嘅遗言还在感叹点解弑君者会喺布鲁图斯。

  本片既喺一部文艺片,亦喺一部纪录片,全片95%以上喺反差巨大嘅黑白单色,令电影沉稳朴素,观众震撼于囚犯举手投足间对艺术嘅追求向往,豆瓣上有豆友非常有意思咁提出如果同样喺中国组织一群囚徒表演一出“荆轲刺秦王”,效果一定相当耐人寻味

  从本片12年斩获柏林金熊奖,我就深深被电影简介吸引,苦苦寻找一年有余,终于俾我一睹真容,实在感叹西方导演点子,天生就由戏剧而生嘅意大利语亦为电影增色不少。

  精彩而深刻嘅故事,隽永难忘推荐,不收藏

  《凯撒必须死》影评(二):在艺术里找回另外一个自己

  影片结尾老头(有点像哈里森福特)一脸的失落对着镜头说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艺术时这小房间又变成了一间牢房时。我心底也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那是欢喜消失后心底留下的巨大的空洞。就好比熬夜追完绝命毒师后的那种感觉

  而对于这些重刑犯在监狱余生里(或者十几年时间里)能有这么一次的经历绝对值了。因为他们找回了曾经的另外一个自己,即便是一个星期的时间。

  他们得感谢导演。导演在听说某高度戒备监狱准备排演话剧后。于是找监狱方面安排服刑囚犯排演话剧。然后用镜头记录下整个话剧的排演过程。就成了本片。

  在我看来,片子虽然是电影,但却却像一部现场电影版话剧,又有点像纪录片。带有人类学或者社会学实验色彩。导演的创作理念真是别出心裁。这恐怕是第一部唯一一部由真实囚犯出演的电影。

  影片开始选角开始,从这里就已经能感受这些囚犯身上的表演天赋。(意大利男各个怎么都是明星气质脸,脸部特写似乎看到了托蒂、Bloom。)感情饱满。角色定好后,就开始排练。演员们入戏非常快。忘情投入,甚至进入自己在现实中狱中的内心感情即兴表演。不得不说,在被识破前毫无违和感。演员们把监狱变成了舞台用心表演,狱友们也看的投入。期间,导演加入了一两个演员的故事,但限于时间原因,没有深入

  而当演员们穿上戏服时,尼玛,两三个镜头,史诗大片即视感燃了。能瞬间秒杀罗马。

  前面铺垫了那么多,最后的高潮就是公演。演员的表情真到位,观众的掌声明了一切。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就是凯撒湿润眼眶犹豫了一下去拉布鲁托起来。看的出来,连凯撒都不愿意这话剧结束

  对于这些囚犯来说,演一出话剧是莫大的精神寄托。在整个排演的过程中,他们找回了曾经迷失的另外一个自己。那个自己,没有。这也恰好是导演通过此片想要给传递给观众的信息。让我们看到了即便是罪犯,也有人性一面,他们也热爱艺术啊。本片也算是这些囚犯们送给家人们最好的一个礼物

  导演成功了。话剧成功了。演员也演成功了。但话剧落幕,艺术就和囚犯们说再见了。另外一个自己也跟着艺术走了。人没了魂,留下内心巨大的空洞,无法填补。当他们时不时聊起这段艺术经历,或许有许多感慨

  《凯撒必须死》影评(三):获奖情况

  Ha vinto【 l'Orso d'oro al Festival di Berlino 2012】柏林金熊奖, riconoscimento che mancava all'Italia dal 1991 quando il premio venne vinto da La casa del sorriso di Marco Ferreri.

  Ha ricevuto otto candidature ai 【David di Donatello 2012,】意大利电影金像奖 tra le quali quelle per miglior film【最佳影片】 e miglior regista【最佳导演】 e ne ha vinti 5, compresi i due citati

  Il 26 settembre 2012, l'apposita Commissione ha annunciato di aver selezionato Cesare deve morire quale candidato italiano all'Oscar al miglior film straniero 2013.【作为意大利参与考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

  《凯撒必须死》影评(四):「如果可以說服他的精神,就不需要剖開他的胸膛。」

  莎劇有千百種版本,凱撒大帝必須在舞台上不斷的重覆死去。然而這部電影卻是讓重刑犯出演。導演非常巧妙的將空間、聲音、光影、演員做了精彩的結合,呈現了深沉、飽滿、精彩,能讓人反覆咀嚼的作品

  雖然版本千百種,但要將莎劇演出從舞台搬上電影電視並非人人可以做得好。莎劇的台詞有許多在描述場景、角色內心(特別是他的歷史劇與悲劇),這是由於當時演出的舞台的限制。而在電影或電視裡,當空間變成無限遼闊、千軍萬馬可以被真實呈現,導演與演員要如何將台詞轉換成與舞台演出時同等的能量,就是一大艱難的考驗。

  在<凱撒必須死>中,導演精彩的處理了空間轉換的問題。雖然監獄是個遠比舞台寬廣的空間,卻又能處處表現出封閉性,配合強對比的黑白光影,營造出不安、幽閉、緊張與悲哀的氣氛。片中有幾個場景安排格外讓人印象深刻,例如元老密謀的牢房門口、例如元老們引著凱撒前往元老院的長廊、凱撒被刺的小空間、布魯托與安東尼對質的大廣場,而最後決戰的沙場則是在劇場舞台上,以彩色鏡頭表現。

  讓重刑犯演出謀殺兇手與被害人,其中的角色多重性不言而喻。飾演布魯托的演員為了那句「如果可以說服他的精神,就不需要剖開他的胸膛。」痛苦,他說當時曾嘲笑說過這句話的朋友天真,但自己現在卻能真正體悟這句台詞。導演點到為止、沒有繼續深入挖掘,又是另一種內斂而優雅的戲劇表現。

  無論為了什麼原因、無論為了多重大理由情操,兇手必須付出他的代價。元老們自盡或投降、演員們回到自己的牢房。這時才明白導演在片頭連續的開門、進牢房的鏡頭的深意,進牢房的剛好是凱撒、布魯托、卡西奧、安東尼。弒人者與被弒者終將殊途同歸,無論是盡歸塵土、或是入獄付出代價。讓整部電影像是一場關於贖罪的告解,最後飾演卡西奧的演員回到受刑人的身分說「當我開始認識藝術,監獄成了真正的監獄。」導演在收尾處以含蓄手法,點出了藝術能讓人體悟生命與美好核心價值。

  本片也再次說明了莎士比亞為何偉大。兩千年過去,莎劇劇本依然可以輝映出人類的行為與性情。莎劇劇本的價值絕非他用詞美麗,而是他能從每個細小的台詞觸碰到演出者與觀者的心裡,蘊含的深意不曾隨時代褪色。

  推薦學習舞台戲劇與電影、以及莎劇的人務必一看。

  《凯撒必须死》影评(五):人类一思考

  上帝就发笑?也许人类根本就没资格让上帝为自己笑起来,因为他连自己是什么,想要什么都没搞清楚

  对《尤利乌斯-凯撒》并不熟悉,但感觉整个监狱就是莎士比亚心中所描绘的舞台,囚犯们不仅演得真实,也带着演员应有的排场。音乐浑厚、鼓点激昂、像交响曲一样的台词,在不知不觉中我感觉回到了莎士比亚的年代,忘记了这是个牢笼,我是旁观的观众,只是想看他们到底要表达什么。布鲁托斯追求自由典型理想主义者,但他最后让兄弟来了结自己的一身,又让我感觉他并不是理想得那么纯粹。他在弑君前犹疑过,在战斗中企图坚信过胜利,在最后又希冀战友给他最后的尊严,他的每个动作都凸显了人生中的每个选择,当中既透着理想又透着现实。犹疑与矛盾,伴随着人的一生,与一般人不同,他确实是个爷们,敢于弄出声响地做出来!

  最近在看《潞西法效应》,总是将里面的研究结果与电影中的行为比较,感觉意大利的监狱确实比美国的温柔,即使美国那个也只是“实验中的监狱”。这些囚犯很多都是犯重罪或数罪被判重刑的,按《路》的逻辑,几乎可说完全是沦为环境奴隶,去个性化了。但还是清楚且真实的报出自己的“根本”,我总是会想到底是布鲁托斯幸福还是那些跟着言论怒吼的群众幸福?《路》中有个狱卒说过:我们只不过是环境里头某样事物的奴隶,想到”只是个实验“就代表这不会对真实世界带来任何伤害,但这只是自由的幻觉。我知道我可以随时中止一切然后离开,但是我没有,因为出去后没法做奴隶了~~但怎么感觉实验的最后带给实验者的,确是比以往的真实世界更深的痛楚呢?”从我接触了艺术,才体会到这间房间是监狱。“听到最后这句话,虽感觉一闷棍袭来,但还是似梦非梦。布鲁托斯在片中”第二次“死的时候眼泪名流了出来,也不清楚这难受从哪而来。是那”奴性“让我再也探究不到最根本的情感来源了么?

  第一次在电影院看获得国际大奖的电影,放完后还有人鼓掌,跟着和了几掌,但那看完的无力感让掌声都显得那么脆弱

  .s:真正令我感兴趣的是,上帝在创造世界时是否有所选择——爱因斯坦

  《凯撒必须死》影评(六):救赎——《凯撒必须死》

  剧院里正在上演着莎士比亚的名作,《尤利乌斯·凯撒》。戏剧结束,灯光亮起,观众们狂热的掌声让演员们高兴异常。卸了妆之后,演员们坐在自己的化妆间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似乎都沉浸在古罗马的战事中无法自拔......脱下剧服换上条纹衣,演员们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囚犯。从面试、选角、背台词、排练、正式演出,这群重刑犯以极其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戏剧中虚幻与真实、戏剧与人生交错,凯撒大帝和囚犯们的故事相互碰撞,直到最终演出完满结束,囚犯们重回囚室,面对冰冷的墙壁说出了心中真切的感受:“ 当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艺术,这间小房间又变成了牢房。 ”

  这就是电影《凯撒必须死》《Caesar Must Die》。由意大利兄弟档导演保罗与维克托里奥·塔维亚尼执导,是一部关于住满黑手党的监狱和被判终生监禁的囚犯,莎士比亚色彩浓重的影片。影片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莎士比亚剧《尤利乌斯·凯撒》在监狱的演出过程,以及该剧演员们自己的故事。2012年2月,该影片在柏林首映,获得好评,并在柏林电影节获得金熊奖。

  影片记述演员们在狱中排练《凯撒大帝》时,全用高反差的黑白画面,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彩色也许会显得更自然,但我们想拍出这些人的灵魂,那样残酷生活记忆,其实是超现实的,过去没有人尝试过在这样的环境拍这样的电影。”没有绚丽的色彩,黑白更能显凸出角色的特征和情感,更能烘托整个肃穆或许还有些压抑紧张的环境。黑白色反差,光与影的运用,让人物的表情和内心活动一览无遗。每个画面的布局构造都有独特的感觉,让人分不清是在剧内还是剧外,是现实还是幻想。 还有那“复杂深奥”的台词,情景的切换,常让我产生混乱“这到底是囚犯们在排练呢还是日常生活的对话。”正是这些对电影的处理透露出导演编剧们的巧思和才华,每一处精心设计增加了电影的含金量。但不得不承认,影片的黑白色调抽象的剧情逻辑,容易让人觉得乏味平淡疲劳,还可能出现理解困难。(至少对于我是这样)

  我又震撼于演员的演技,在囚犯与话剧两种角色之间自如转换,或是激情地投入话剧演出,如痴如醉;或是一歇下来回在囚房里立马涌现空虚茫然,压抑恐惧;或是与话剧角色产生共鸣,感伤低落。每一个表情、举动都是如此到位。

  还有影片配乐,在恰当的时机总会响起那肃穆庄严的音乐来渲染伤感的气氛,偶尔又来点悬疑的音乐使你感到诡异奇特..........电影的核心是在最后一幕,一个囚犯回到囚室说了最后一句话:“当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艺术,这间小房间又变成了牢房。”一群失去自由和身份的囚犯沉醉于剧中的自己,艺术让他们在戏剧中重获思想和精神的自由与活力,但其实他们仍然不能摆脱残酷的现实和回忆。影片开始时,安排试镜,要求囚犯用两种情绪(第一次是痛哭、第二次是愤怒)来进行自我介绍,这些囚犯可以在镜头前全无生涩感,表演自如。分配角色的时候,他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之情让你以为他们是崇高的艺术者,可是导演却残忍地上了几个镜头,一个个地揭示囚犯的身份:重刑犯,终身监禁,谋杀,组织犯罪...这才是真实的他们,这也是他们永远也甩不掉的枷锁。艺术就像一支致幻剂,他们为艺术做出了贡献,感到无比充实满足,下台回到牢笼以后,幻觉消失,面对的还是四面高墙的生活,体验了艺术魅力的他们变得更加难以释怀。电影一方面在消除现实与戏剧的差别,让囚犯压抑的精神在艺术世界里释放,一方面又在戏剧的间歇渗透出现实的冷酷。囚犯的丰满情感和外部空间的闭塞局促,这极大的落差体现了电影的人文关怀——它将目光投注到我们平时所忽略的囚犯身上,“我们希望电影放映后,观众会对自己或周围的人说,就算是重刑犯、终身囚徒,他们依然是人”。

  当我得知影片中囚犯的扮演者并非专业演员,而是监狱中真正的重刑犯,而影片完全是以记录方式拍摄后,我真的被深深震撼了,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被我误认为是专业演员的囚犯们,他们一流的演技折服了我,但其实他们就是在演自己!剧中布鲁托斯的扮演者Alvatore Striano在06年已被保释出狱,因为出演这部电影又“重回”监狱。“得知自己要参演这部电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我回到监狱、参加试镜,剧本里就有这场戏。莎士比亚的剧作对我有很大的启发,2000年前的故事让我明白发生在监狱里的事,他们在挣扎、想活下去,想得到宽恕,我感谢导演们送给我这份珍贵的礼物。” 如今Alvatoer Stariano已成为了真正的职业演员。导演保罗·塔维亚尼表示,当时参演的罪犯里,除了两、三位已经出狱、并且投入话剧表演事业,大部分的人还在Rabibia监狱服刑。

  或许我们能这样认为,艺术可以成为一种救赎 .....

  《凯撒必须死》影评(七):现实的历史镜像

  “直到发现了艺术,我才重新认识了这间牢房”这句话出自维塔尼兄弟的电影《凯撒必须死》(2012)中的一位演员之口,他同时也是一位真正的囚犯,而此刻在表演完莎士比亚的戏剧《尤利乌斯•恺撒》之后,他正要重新回到囚室中。这部短短70多分钟的电影也就描述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一 群囚犯排演一部莎翁戏剧。

  从电影的表面形式上看,《凯撒必须死》有其突出的作者风格:首先是电影中的演员有其同样真实的现实身份;其次是纪录片的视角下黑白、彩色影像交叉的表现风格。在这样特殊的空间(监狱)中,特殊的演员开始排练一部戏剧,而导演则要开始制作一部电影。我们看到的究竟是戏剧还是电影?这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物本身,他们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艺术,来自于人性,更来自于现实本身。但现实本身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不能完全感染同一时空下的观众,这时历史登场了,在历史镜像的映照下,我们看到的现实与虚构的错位被一种相似性给弥补了。这种相似性告诉我们,其实每一个人在生命的某个时刻总会遇到一些相同或相似的问题需要解决,只不过有的人选择了走大门,有的人却选择了爬窗户。维塔尼兄弟把影片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表现囚犯们为排演所作出的努力上,真正舞台上的表演(影片的彩色部分)所占时间很短。观众能看到囚犯们抓紧一切时间记台词,甚至在睡觉时都在揣摩台词含义,利用监狱有限空间来再现凯撒时代的罗马。某种神奇的东西在犯人间弥散开来,在影片进行的某一刻,我忘记了演员的真实身份,只看到了凯撒、安东尼、勃鲁托斯,我又一次走进了莎翁的伟大戏剧世界。影片的核心不是囚犯,不是凯撒,而是莎士比亚,是戏剧,是艺术,当它们与一群特殊的人相遇时,就爆发出了更大的力量。在过滤掉戏剧中的痛苦、不安、彷徨与无助时,观众会发现,这些痛苦、不安、彷徨、无助不仅在演员身上,甚至在我们自己身上都在不停地出现,哪怕我们拥有他们所失去的最宝贵的东西——自由。

  空间不应仅仅是现实的某个坐标,它更是定义现实的一个法则。监狱中的现实与监狱外的现实是隔绝的,而在人类尚未真正实现时空旅行之前,历史中的现实与现实中的现实也同样是隔绝的。在影片中,一幅大海和天空的画像在囚犯的梦境中由黑白变成了蓝色,这是两个阻隔空间的对接,它通过“梦”这一媒介完成了。而历史与现实则通过莎士比亚的剧本完成了对接。犯人们在排演中也会从剧中人物那里获得某种慰藉,会强烈地感受到来自他们内心独白所暗含的复杂情绪。他们将被这部戏剧改变吗?电影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我们能从犯人们的一言一行中感觉到现实与虚构已经在这个神奇的节点融为一体了。我们会发现极多的借助历史来修复现实的例子,而这正是因为现实的懦弱和我们“当局者迷”的心态。现实如此乏味和缺乏想象力,但它又是我们真正生活的世界,我们对它有最真实的体验感。过去是什么?过去只是现在之所以成为现在的理由。如果用历史的崇高感来稀释现实的庸俗感,世界会变得怎样呢?囚犯在被现实的庸俗包围着的牢房里遇见了莎士比亚,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个解放的出口,通向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既不是监狱中的单调,也不是监狱外的混乱,而是一种庄严的、崇高的“人”的生活。尽管那里仍然有仇恨、有杀戮、有毁灭,但那里的一切更真实,比当下的、此时此刻的一切都要真实。戏剧中一个伟大的元首,他正沉浸在自己丰功伟绩的幻梦之中,妄想获得更大的权力;一个在经历痛苦挣扎后选择维护民众利益而背叛朋友的刺客;一个心机极深,善于利用客观环境伺机而动的野心家。所有这些人物在这一刻都在践行着属于他们的宿命,而戏剧之外,一群因帮派、抢劫、杀人而被关进监狱的人,也在践行着属于他们的宿命。维塔尼兄弟是善良的,因为他们不仅给了这些被剥夺了自由的人离开封闭牢房排演一部戏剧的机会,更给了他们走出自己封闭心灵去放飞自己灵魂自由的权利。这部影片真正让我看到了自由的可贵,它不应只属于某些人,而应该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勇气。

  《凯撒必须死》给观众呈现的“禁锢”与“自由”的命题比很多监狱电影中戏剧性的大逃亡更能震撼人心,因为再也没有什么比现实与历史之间的张力更加动人的了。在现实的某一点,你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发现,原来并不是我一个人会被困在凌乱不堪的生活里,这时,我要做的并不是谋划未来,而应该是去重写过去,每个人都会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连大海和蓝天也不例外。

  《凯撒必须死》影评(八):感性的罪犯与悲悯的艺术家们

  《凯撒必须死》讲述了意大利一级戒备监狱里的黑帮重刑犯们在安排下决定一起排演莎士比亚名剧《尤利乌斯•凯撒》的事情。80多岁的两位意大利电影大师塔维安尼兄弟在监狱里面直面这些犯人而跟踪拍摄了近六个月,最终共同夺得了口味一贯冷峻的金熊奖。这些满脸无所谓或无生机的重刑犯在塔维安尼兄弟的镜头下,不再是他们入狱之前的黑帮份子,贩毒团伙,身上背负着谋杀、纵火、抢劫、强奸的罪犯们;而是一群为艺术痴狂并最终被艺术改变的普通人。

  他们在监狱里时而开开玩笑、风趣幽默,时而痛哭呼告、脆弱感性。他们脱离了世俗而被关在监狱这个藩篱之中,充满了艺术创造的潜力。这些囚犯都在莎翁笔下的人物身上找到了与自己生命相关的东西。由于莎士比亚名剧《尤利乌斯•凯撒》本身就关于信任,背叛,权力,与这些犯人曾经的黑帮经历非常相似,所以他们在排演时经常会念台词念到大声呼喊,哽咽流泪,甚至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演着演着便当真了。片中最令人动容的段落在于,当最终的戏剧开场,一群重刑犯在监狱的戏院舞台上大喊着自由与权力,眼神里充满着对艺术的渴望时。

  而这群可怜的人们因为戏剧和现实交织缠绕,心智与思想极度契合而导致入戏太深,将自己送入了更深层的灵魂枷锁。最后一个犯人对着镜头说,“自从我发现了什么是艺术,这间囚牢对我而言就真的变成了监狱”。这一幕瞬间令我泪流满面。第62届柏林电影节我一共看了8部电影,似乎推荐的只有这一部。总的来说,《凯撒必须死》登顶金熊意外不大,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凯撒必须死》影评(九):凯撒必死有感

  加起来年龄超过160岁的塔维尼亚兄弟,因一次偶然,看了重刑犯的表演后,鲁莽、借钱、挣钱罢向世人贡献了一部骇人的具实验性覌念性的电影<凯撒之死>。尽管够前卫,我仍可闻到新现实主义的意面味:所有真实身份非职业演员在导演设定又给予的空间里,完成电影的、戏剧的也是自我的表演。把戏剧的舞台腔与现实空间及演员的现实生存痛苦关联、揉杂、奔放又落地。戏剧结束后,导演又现实交待演员(意大利黑手党头目在内)各自命运走向,令人唏嘘。这片最震处,我认为仍是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超越。戏剧、生活与电影,观众时常被间离。导演的观念性在于探讨虚拟与真实边界何在,现实中人和舞台上人谁在表演。

  《凯撒必须死》影评(十):《凯撒必须死》:莎剧舞台上的死刑圈养

  回溯2007年,在美国旧金山国际电影节上,组委会以“终身成就奖”为塔维亚尼兄弟判了一次艺术上的“死刑”。然而,五年后的第62届柏林电影节,世人又重见这对步入耄耋的老兄弟。这次,他们带来了半纪录新作《凯撒必须死》,以一群死刑犯排演莎剧的故事,最终毫无悬念地捧得柏林金熊奖。这一年,哥哥维托里奥•塔维亚尼83岁,弟弟保罗•塔维亚尼81岁,他们仿佛重又回到《我父我主》荣膺戛纳金棕榈的1977年,但愿人心不老,艺术便不会死去。

  与塔维亚尼兄弟的其他大部分作品一样,《凯撒必须死》同样具备着强烈的寓言性;而这种寓言性的成型,实则有着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源于塔维亚尼兄弟对罗西里尼《战火》的热衷,有人曾将他们定义为“上世纪六十年代杰出的意大利左派导演”;以示回馈,他俩便执导了一系列反映意大利革命后复辟历史的影片。而直到1977年,俩人凭《我父我主》荣膺金棕榈大奖之后,才真正找到了一条更具世界性特征的自由叙事之路。两位导演将他们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对民族传统的热爱融入到电影中,创作了如《疾走繁星夜》、《早安巴比伦》、《子夜的太阳》等一系列较高艺术水准的风格之作。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他俩的电影才真正有了寓言的色泽;而《凯撒必须死》则无疑是塔维亚尼兄弟创作生涯中的又一次“寓言”高潮。

  《凯撒必须死》,这是一部讲述“监狱”的电影。影片以一群重刑犯排练莎士比亚戏剧《尤利乌斯•凯撒》为主线,着力表现了“监狱”对人物身心的双重囚困。当剧院里的一场莎剧终结,大厅的灯光渐次亮起,观众们狂热鼓掌;而舞台后的化妆间里,演员们却依然沉浸于古罗马的历史尘嚣中,久久不肯出戏。影片伊始,导演便如此直截了当地为观众制造了一种痛楚的切身体验:舞台上死掉的凯撒,在现实中也必须死;而观众则必须直视凯撒的死亡。想来,这是意大利人“自己饰演自己”的最佳境界,同样也是对世人窥探自身、发现自我的一次艺术警醒。

  在是年柏林金熊的领奖台上,导演维托里奥•塔维亚尼宣读了所有参演影片的囚犯姓名,并向他们致以最高的敬意。这一刻我们才知道,电影中的那一群囚犯扮演者,原来竟都是现实监狱中真正的囚犯;在镜头下,他们还原了最本真的面目,还原了内心深处对艺术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同样是在柏林领奖台上,弟弟保罗•塔维亚尼说,“我们希望电影放映后,观众会对自己或周围的人说,就算是重刑犯、终身囚徒,他们依然是人。”然而,让一群囚犯发现自我,或许是一种有幸,却又何尝不是一种更大的悲哀?正如影片最后,一名囚犯在演出结束后,低声慨叹道,“自从遇到艺术,才发现了真正的牢房。”

  无独有偶,塔维亚尼兄弟同样采用了黑白与彩色的交叠来架构全片。其中,牢房部分以黑白为主色,以示囚犯们日常生活的单调沉闷,而舞台部分则以彩色为主,以示艺术对演员们的强大感染力。而在剪辑手法上,塔维亚尼兄弟则依然秉承多年以来的创作习惯,采用笨拙的剪辑插入方式,以强化影片内部的力量;同时配以部分粗颗粒的洗印效果,体现出戏里戏外、台上台下的戏剧张力。回想1977年的《我父我主》,塔维亚尼兄弟曾同样以纪录式风格呈现撒丁岛的原始生活状态。影片拍摄手法近似白描,不带任何避讳与遮掩,如村民仇杀必须咬掉死者的脚趾,如未成年的牧羊人抓绵羊破处,如老牧民拿骡子泄欲,等等。由此可见,塔维亚尼兄弟的笔法极具真实主义特征,并于无形之中彰显出一种原生态的魔幻。

  及至《凯撒必须死》,他们亦从未改变这种拙朴有力的表达方式,或者说,他们存心要打碎观众对乡村田园、对舞台艺术的美好憧憬,而将众人的视线硬生生拉向各自的内心。然而,这部影片的伟大之处更在于个体内心与历史长河的强力对抗之中,它使我们看到了有形的孱弱,也使我们看到了无形的自由。或者换句话说,有时“自由”也可以是“戴着镣铐跳舞”。

  评分:8.5分

  经典台词:自从遇到艺术,才发现了真正的牢房。

  经典场景:1)牢房内的大海壁纸在囚犯们的梦境中泛起自由而悲伤的蓝色。2)演员们离开舞台,回到各自的牢房,开门关门,一如既往迈向死刑的最后期限。

  刊载于《假日100天》“读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