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微博有鬼 第一季》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微博有鬼 第一季》经典影评10篇

2018-06-06 20:3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微博有鬼 第一季》经典影评10篇

  《微博有鬼 第一季》是一部由吴国勇 / 金赫 / 郭正定执导,杜海涛 / 刘陆 / 王若伊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微博有鬼 第一季》影评(一):微博有鬼 面目骇人

  这部有着跟微博一样特点的二十分钟短片貌似把陈凯歌导演正在拍摄中的电影《搜索》的主题高度概括了 全片的主题与主打人肉搜索反思的电影搜索没有太多差别 故事虽然短小 可目的很明确 拍摄微博有鬼的人当然也是微博控 懂得在使用微博仅能发出一百多字的有点空间内要写出精悍有味语言来 否则就是一条无关注回复垃圾信息 所以本片在有剧情的十八分钟内将故事讲述的很完美 单从剧情上来看本片是成功

  本片以一场车祸妻子跪地寻求撞死丈夫车祸现场的目击者为故事线索 以书报亭鲍小川同情有情有义的跪地妻子将相关照片发到微博帮助寻找目击者为主线来展开故事 导演在前十几分钟内都在通过业余演员口述说着微博的力量 后几分钟出现被撞死的丈夫当晚去见小三的线索 这让大家对跪地妻子的同情更进一步 微博的海量信息和网友的关注终于让现场唯一目击者现身 转眼却是该名目击者也被撞死 影片通过回放跪地妻子与丈夫领结婚证时一段看似玩笑话甜言蜜语来解开一切谜团——“老公 如果你有了别的女人 我就开车撞死你”

  所有的冲突点都在这一句话上 微博有鬼的含义开始明确 指的是人心诡异 妻子跪地求目击者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杀人灭口 而抱着仗义同情心的鲍小川和无数关注此案的网友在同情弱者谴责目击者不敢站出来的过程中成为杀人的帮凶

  微博的出现让每个拥有微博的人都成了新闻媒体 都成了身边奇闻趣事的第一发布者 然而当歼10B战机试飞坠毁之类的谣言也开始在微博中传播 让人发现其实每个人在传播消息时候真正切切去了解信息全部内容并能确证的很少很少 毕竟还是业余媒体 从这个角度来说——微博有鬼 面目骇人

  《微博有鬼 第一季》影评(二):《微博有鬼》之《目击者》:微博惹的祸,痴女造的孽!

  《微博有鬼》的全球首映礼没有红地毯,没有盛装的大明星,有的是《微博有鬼》系列之一《目击者》留给我的回忆思考。本来以为这次的微电影会像其他的电影那样的流于世俗粉饰太平,有鬼也不过是打着恐怖片的旗号勾大家一下。看完《目击者》后,我一下午都在回忆故事情节,也回想着这两年微博上的发生的种种。

  看了三部片子宣传,会觉得第二部片子比较勾人一些,应该放在第一位播出。但看了目击者后,才感受到70后导演的深度,他用悬疑的手法一步步撕开人们热衷于微博后面的那些勾当。想想我们自己和我们每天关注的那些事情吧,定是逃不开“祼体、尸体、小动物”的视觉勾引,遇到不公事件众人纷纷站出来批评,如海之阵势让人简直没办法逃开,但一桩又一桩的事件后,人们快速的反应也快速的遗忘,没有几件事是从头至尾的关注到最后的。全民狂热引发的风暴后呢?那些苦只有当事人知道吧!《目击者》很犀利的让我们意识到这样排山倒海的关注未必有时是做好事,或许是好心坏事呢?所以我们要用心对待关注的事,而不是人云亦云,亦或是像男主角那样被利用甚至成为杀人凶手

  再来说说那个歇斯底里的女人吧!现代的社会小三、二奶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中,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女人在婚姻中是极其没有安全感的动物,甚至做出可怕的事情,像片中的女主角一样,直接跳过社会的道德审判,给“出轨者”和“小三”判了死刑。这样就能解你心中的那口恶气了么?前两天看《万有引力》莫文蔚的那段也是这样,男人想要惩罚出轨的妻子和男小三,就创造了一起交通事故,所幸结局是好的。但是想想都有点后怕,爱这个东西是蜜罐也是毒药,这样任性的爱太可怕,也不可能让你重回爱情美好。被妒忌和恨所主导的爱就像是毒蛇,毁了别人自己也好不到那里去。在爱中请保留一丝清醒矜持,他并不是你生命的全部,只是一部分,如果不爱了,那就让他随风而去。。。

  虽然我很不喜欢看这类悬疑和血腥的片子,《目击者》不管是剧情还是题材都是我喜欢的,悬疑中透露着文艺气息,讲故事的手法也很独特,值得每个热衷于微博人的观看

  《微博有鬼 第一季》影评(三):《微博有鬼》:重口味微电影很有料!

  作为长期混迹于网络的宅男,我必须关注到《微博有鬼》。在网上浏览关于《微博有鬼》的信息时,看到一特逗的评论:“为微博打广告呢!”当时我就岷然一笑,我猜这位肯定是没看电影的标题党。个人抢先看了《微博有鬼》第一弹《目击者》,作为全球首部微博电影,感觉这样重口味的微电影的确是有料:

  微电影时代:浓缩的一定是精华

  我觉得看了《微博有鬼之目击者》后,非常明确滴感觉到:微电影的时代已然来临!想想微博到处都充斥着过激的、博人眼球文字,各种卖萌的、惊悚的图片,继前段时间的微小说风潮后,我相信这个微电影会引领新媒体时代的电影风潮。

  《目击者》依然有着唯美的犀利画面,有着集悬疑、惊悚与文艺于一身的故事情节,在简短的20多分钟里,我们弄懂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看懂了这个故事的核心,且深深被这个核心所震撼到,这就够了!要知道,现在电影院的很多所谓的大片用了两个小时也没讲明白自己想讲什么呢。

  我坚信,这个系列的微电影,以及以后的微电影会进一步向我们印证浓缩的一定是精华!

  不明真相的围观者:善恶不只在一念间

  看到电影的海报上写着“问心首映“,我倒不觉得心能概括《目击者》这个主题。它是人性上的探讨,微博上有鬼吗?没有鬼,只是那些莫测的人心和一些不明真相的围观者,在那一刹那被涂有预谋的苦肉箭所击中,原本善意从而成为了恶果的帮凶!鲁迅很早就批判中国人的盲从意识和围观文化,人性自是如此。成千上万的转发和评论固然是表现了人们是多么热心生活,一旦这些可能的真相被居心叵测的人利用了,酿成像剧中一样的悲剧时,这些罪责我们该向谁问询!

  善恶不只在一念间,片子最后打出“我用谎言杀过人吗”,简单的几个字触目惊心!影片中的秋秋就是利用了鲍小川,以及其他个“鲍小川们”的盲目爱心,帮助她完成了自己的预谋。不管你当初是处于善良的、还是无意识的一些转发、评论、爆料、人肉……扪心自问!请再次直视人性的劣根性,明了真相,让恶远离!

  微电影的主题应该是作用于人们的精神心灵:对现实的深度批判,对生活的深切触摸,对人性的深刻叩问,并且努力拯救主流叙事所放逐!而《微博有鬼》系列的第一集《目击者》就是以这种深沉、文艺的风格出牌,虽然少了几番娱乐性,但它是网络新媒体意识形态下,快餐文化的反省与思考!

  经典流行词汇:勾勒的不只是故事

  除了故事的精彩外,片中的很多台词值得玩味!说道:没有拆不散的夫妻,只有不努力的小三!!这话听着耳熟,细想也不无道理,夫妻之间很容易间隙金钱权力也同样助长了对婚姻的道德约束力,于是小三出现了,而且现在只要提到小三这事就得火。这是反映了当今社会现象之一。另一段也说的非常好,知道微博怎么火的?就是靠三体:裸体~尸体~咆哮体。。。这总结的可谓是精辟说明了网络虚妄中存在冥冥之中道理,抵不过情色的擦边球,忍不住要为不公的世事说几句公道话,遇到炫富的欠骂的必要拿出大把的时间与其理论。这个时代确实是全民娱乐,只是娱的有些愚,有些浮躁

  《目击者》的情节设置非常复杂,这要在短短二十分钟之内,通过仅有的两三个演员、台词和镜头完整表达出来,是非常有难度的!而吴国勇导演就用他犀利的镜头,将那些小人物、小命运、小细节刻画出了如此深刻的作品

  由灵思网络影视中心与酷六联合出品的《微博有鬼》系列,与网络上其它微电影不同,摆脱了俗气套路,把视觉转向了全新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生态和复杂人性更深层次的探讨,这对虚浮年代人们找到最真实的自我有着不可磨灭贡献

  《微博有鬼》系列一共由三个短片组成,而另外两部短片《私信》与《@谁谁》也将分别于10月25日、31日与全网发布,一起期待吧!

  《微博有鬼 第一季》影评(四):《私信》:审视自己的心灵!

  看了《微博有鬼》之《私信》后,最直接、最本能的反应就是在视觉上的震撼,另一个就是片子所传达的深刻内涵,让我们观众不由得去审视自己的心灵。

  首先,我想从视觉效果上贫几句。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曾经说过:“视觉形象乃是电影中的一个主要的但远远还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力量。”这大师说的话他就是有理,观众在面对电影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通过眼与心直接地把握视像、获求信息,而视觉就是看的思维,无需借助语言的中介转换。好莱坞的电影正是把握了视觉文化这一形态,所以他们所创作出的电影都会以视觉艺术为中心,所以他们的影片让不同文化族群的观众都能看懂,所以全球人民都爱享受消费他们的电影。

  很欣慰在国内的影片、并且是在微影片中能看到这种以视觉作为艺术创作核心的作品。不愧于国内80后“视觉系”导演第一人荣誉的金赫导演,用一部微电影《私信》将自己擅长的视觉表达展现得如此震撼,真是令人惊叹!在整整二十分钟的影片里,导演将诱惑、恐怖、惊悚、诡异、残酷邪恶暴力……玩了个遍,从头至尾在阴沉、灰暗的画面色彩极具罪孽感,在他虚实交错和犀利的镜头切换下,使得这个另类之作让人看得头晕目眩心惊肉跳!虽然画面比较鬼魅阴霾、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凶狠夸张,但它在视觉上给人这种感觉之后又不会让人产生恐惧感。这就是金赫导演在视觉上布置的一层迷雾,即震撼又不会产生心理阴影,这风格应该相当符合那些爱看恐怖惊悚电影、而又没有那份儿胆的女孩们的口味吧……

  《私信》在利用微博这一舞台,一个简单的微博功能勇敢直接的批评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残酷!无论对广美、你我都是一种人心的拷问。影片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也是本片的内涵所在:“现实,就像一张信用卡,你可以透支未来,但不能不面对自己的账单。”是的,不管是金钱、情感、还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命中所定。只要你采取了超前预支的消费,你终究都是要还的。只是你透支的“额度”不同、“期限”不同,最后偿还所付出代价不一样而已!

  广美,一个年轻漂亮农村妞,在繁华都市摸爬滚打了两年就闯出了一片天:穿着名牌、住着豪宅!在不否认她自身的聪明才智勤奋努力的前提下,这通常都会令人产生怀疑!而这一封小小的“私信”就将这些怀疑破天而开!在广美身上所揭露出来的人性丑恶,其实是现在大多数人都通犯的毛病

  身处在这样一个疯狂奋斗的社会,激烈竞争、狂热的追求庸俗的攀比,会给心灵留下沉重压力与虚妄,为了满足那该死的虚荣心,为了偷懒而急功近利,多少人消费掉了自己的青春自由尊严,虽然他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换来了一时的满足,而这种不劳而获透支而来的享受,始终是要承担责任的。人心就像一只乱飞的鸟儿,不知不觉中,人就已经不是自己心的主人,而成为它的奴隶,任由心在眼花缭乱、貌似绚丽的空中,任其肆意乱飞不加约束。但早晚有一天,会于茫然中力疲坠地,或是投入罗网与陷阱……广美的心灵就是那只乱飞的鸟儿,曾经疯狂而又毫无顾忌的利用微博等一切渠道,扫除一切阻碍着满足自己一丝私欲障碍,她出卖过最好的朋友、出卖过自己的身体灵魂,而最后呢?

  其实人生失败与成功,更多的时候,是因为自己的内心,被世俗的混乱错误所笼罩。所以,在疯狂的人生列车上,有时停下来,静静地反思一下,重新审视自己的心灵,总会有很多的收获

  你想洗礼一次自我的心灵吗?你想重新审视自己的人格吗?那么就请你花点时间,耐心的看完这部《私信》。无须探究影片中故事的真实,因为这个社会已经不太“真实”,也经不起真实的推敲!

  《微博有鬼 第一季》影评(五):《微博有鬼》:你不知道我一直在看着你

  微博就是社会,是虽有些少限制,但基本没有王道的社会。在这里人们是肆无忌惮、百态奇突,演绎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博友做不到的各式喜剧闹剧悲剧H剧。《微博有鬼》三部曲用少数人的智慧,演绎出更加令人瞋目的江湖。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微博奇观,便是“你不知道我一直在看着你”。

  从推理的角度来讲,《微博有鬼》三部曲第一弹《目击者》故事并不复杂。知名音乐剧演员刘陆饰演的人妻小秋,老公车祸去世后,在出事地点跪求目击者。其实在路旁各种跪求,中国自古就有传统,但最著名自然是卖身葬父系列。为什么,因为跪者是美女。纤弱美丽的小寡妇跪在798马路牙子上,恰如她头戴那朵幼弱的小雏菊,美丽醒目楚楚动人。此般演员求关注,自然事半功倍必有所得。

  微博营销已成为企业、个人、产品市场推广必备技能。前段时间某游戏公司策划地铁“穿越女”跪求盘缠,一度引起微博轰动。影片中小秋对个人行为的策划,在她跪在那里之前,早有预期。如果没有鲍小川,还会有其他的“好心人”出现。小秋的目的,在其对人性猎奇、好色、爱起哄、自以为是的认知下,对网络传播、微博传播中对情感八卦、性、暴力等伦理中恶的一面的强烈热情的驱动下,总会得到一个结果。

  微博是万能的。在影片中传达出上两天微博比混两年社会还有作用的声音。的确微博发出很多社会底层的声音,这之中也确实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但更多的,像恶意传谣,像人肉,像诋毁,将所有礼仪道德压制下的文明颠覆,并层出不穷。小秋最终寻得她想要的结果,完成了她希望完成的报复。而结果真的是她想要的结果嘛?影片Game Over便是整个事件的Game Over嘛。

  结果令人瞠目。当微博人肉出的所谓小三白小白,与死者男擦身而过形同陌路。每一位微博人都不自主的使用着自己的神视觉,当自己是柯南,是福尔摩斯,通过蛛丝马迹即可得到整个事件的真相。殊不知,都是想当然而已。更不知的是,想当然的结果可能要人性命。全民无疑是的社会,是傻呢,还是杀呢。

  作为全球首部微博电影,《目击者》并未将视线封闭在微博这个小社会下,而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透过微博,对愈发单细胞的社会人与愈发笨拙可笑却令人欲哭无泪的社会现象提出质疑。网络社交媒介迅猛发展,人真的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为,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嘛?你真的确定自己是在利用工具,而不是被工具,被工具后面的人所利用嘛?

  文、苏筱兀

  《微博有鬼 第一季》影评(六):《微博有鬼》之《目击者》:微博惹的祸,痴女造的孽!

  《微博有鬼》的全球首映礼没有红地毯,没有盛装的大明星,有的是《微博有鬼》系列之一《目击者》留给我的回忆与思考。本来以为这次的微电影会像其他的电影那样的流于世俗粉饰太平,有鬼也不过是打着恐怖片的旗号勾大家一下。看完《目击者》后,我一下午都在回忆故事情节,也回想着这两年微博上的发生的种种。

  看了三部片子的宣传,会觉得第二部片子比较勾人一些,应该放在第一位播出。但看了目击者后,才感受到70后导演的深度,他用悬疑的手法一步步撕开人们热衷于微博后面的那些勾当。想想我们自己和我们每天关注的那些事情吧,定是逃不开“祼体、尸体、小动物”的视觉勾引,遇到不公的事件众人纷纷站出来批评,如海之阵势让人简直没办法逃开,但一桩又一桩的事件后,人们快速的反应也快速的遗忘,没有几件事是从头至尾的关注到最后的。全民的狂热引发的风暴后呢?那些苦只有当事人知道吧!《目击者》很犀利的让我们意识到这样排山倒海的关注未必有时是做好事,或许是好心办坏事呢?所以我们要用心去对待关注的事,而不是人云亦云,亦或是像男主角那样被利用甚至成为杀人凶手。

  再来说说那个歇斯底里的女人吧!现代的社会小三、二奶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中,在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女人在婚姻中是极其没有安全感的动物,甚至做出可怕的事情,像片中的女主角一样,直接跳过社会的道德审判,给“出轨者”和“小三”判了死刑。这样就能解你心中的那口恶气了么?前两天看《万有引力》莫文蔚的那段也是这样,男人想要惩罚出轨的妻子和男小三,就创造了一起交通事故,所幸结局是好的。但是想想都有点后怕,爱这个东西是蜜罐也是毒药,这样任性的爱太可怕,也不可能让你重回爱情的美好。被妒忌和恨所主导的爱就像是毒蛇,毁了别人自己也好不到那里去。在爱中请保留一丝清醒与矜持,他并不是你生命的全部,只是一部分,如果不爱了,那就让他随风而去。。。

  虽然我很不喜欢看这类悬疑和血腥的片子,《目击者》不管是剧情还是题材都是我喜欢的,悬疑中透露着文艺气息,讲故事的手法也很独特,值得每个热衷于微博人的观看

  《微博有鬼 第一季》影评(七):关于《目击者》的疑问

  这个故事的主题是大概可以很快看懂的,但是这个故事还是觉得不够完美:总觉得有欠缺。

  白依依不是小三并且她是被谋杀的,这个是可以确定的。问题是谁杀了白依依。

  死者的妻子小秋么?为什么?觉得她是小三?我觉得目击者就是小三这个设定本来就是有问题的。首先也许当时不止一个目击者,也许撞死白依依的时候也有目击者,甚至有可能在她有机会杀了白依依之前就有其他的目击者将其暴露了。这样一来,她跪着寻找目击者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样只是加速了自己的暴露。总之这样一来这个犯罪计划就太幼稚了。

  我更倾向于是编剧杀了白依依,白依依不死,故事没法得到升华。但是这样一来,导演加入的结尾又变成了一种没有意义的巧合。

  实在是不懂啊!!!

  《微博有鬼 第一季》影评(八):起什么题目好呢

  微博关注的人转发,有评论,吸引我点开视频观看。点开视频,画面很清晰,视频流畅,这是我看下去的前提。如果一打开视频很粗糙,很卡,可能当时就关了。

  配乐太煽情了,煽过头了,尤其是小秋倒下去,报亭男跑过去的时候,这里用力过猛,镜头和配乐都是过猛了。

  微博,微博,你就是打广告也不用这么劈头盖脸地吧?观众是耳聋还是眼花啊,打广告也讲点技巧吧。

  还有微博上的一些流行过的句子,你用了大家都看过的东西,幽默感和新鲜感全无。亲,你又不是周立波,从网上抄点段子还可以去剧场里哄得基本不上网的大爷大妈咧着大嘴哈哈笑。亲,你这是网络上播放的电影,有点新鲜的吧,就别把别人吃剩的东西再端上来给人吃了。。。。。

  报亭男这个演员表演的不错,演得比较自然。

  报亭男的朋友这个人物,油了吧唧的,看了不舒服,很装,很宋丹丹他们那一代演员演我爱我家的风格。台词,必定是男编剧写的,再加上这么个语气和强调,学习张发财的词儿就是:艾玛,太猥琐了。

  影片最后一分钟,剧情扭转,立意扭转,视角和想表达的想法都挺不错的,可惜编剧是本想将心照明月,谁之明月落沟渠——观察了视频下面的评论和转发,转发条数是九千多,评论条数是一千三百多。

  这些评论中几乎没有人在谈论编剧最后想要表达的主题。视频最后打出的字幕的意思是:微博上的轻率的从众言论,可能会让无辜的人被冤屈,微博人肉可能会肉错人。

  可是,视频下面的观众更多的是在评论谁是小三,凶手是小秋还是另有其人,几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个被网友错误人肉导致被小秋当小三撞死的白依依死得有多冤,几乎没有人去反思微博上大众可能成为杀人凶手。

  更有评论者懵懂地留言:没看懂啊。。。。。亲,要不要这么幼齿啊?

  《微博有鬼 第一季》影评(九):《微博有鬼之@谁谁》:这是注定失控的世界

  那部长达707页码的书,至今我也没看完。著名的K.K.,《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在其全名为《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的预言书中,以“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为副标题,揭示了全人类绝对无法控制住集体命运。网络、手机的发明,让这本写作于1994年的神作,散发出熠熠生辉的智慧之光。具体到中国,随着微博等新兴网络社交工具的繁荣,每个人不仅有着15分钟成为名人的机会,甚至有些人有了15天、15月再或者15年的成名可能性。

  灵思传媒出品的《微博有鬼》系列,不稳定的阐明微博时代的不稳定性,各种靠谱、不靠谱的人和事,在微博这一怪兽般应用的促进下,升级换代的加速,令深陷其中者喘不过起来,你的秘密、罪孽和自尊、光荣与恐慌、失落,都至少以十倍倍速快进、定格。四大门户网站的有效微博,总有两亿之众,他们发出的各种信息,当然以琐碎的无聊为主,很多人充满着焦虑的成功欲望,即使你在现实世界中足够知名,也难以保证平行移植于网络,这其中的错位就有了商机。

  杜海涛主演的《@谁谁》,所谓田格本,显然是对网络新红人作业本的戏仿、搬演,甚至再找出貌似王朔的王硕来说今古,传奇的很,也现实的紧。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假作真时真亦假,当然真也可以授权他人扮演自己,《@谁谁》的最后,王硕就给了田格本自己的账号。事实上,这是一种私相授受,更多的却是名人账号由助理打磨。谁也不知道有多少的真与假,即便是名人“亲自”上网说话,又有多少不在团队的控制之下呢?每个名人,确实在扮演自己,一个社会、大众、营销团队所共同虚拟、认可的公共人物。

  在《@谁谁》的看片会后,我曾经有些装傻的问:“不知道灵思传媒有没有取得作业本、王朔和姚晨的相关授权?”,否则那么多太过明显的借用会不会引起麻烦。当然,如果这三位找灵思的麻烦,我相信灵思会很高兴的。这是一盘很大的棋,关键在于有关名人是否配合。配合也好,不配合也罢,微博时代令名人、机构和草根、大众都在一个貌似平等的平台之上,浩浩荡荡、浑浑噩噩,一片汪洋之中,还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既要计算又要算计,不做考量的举措往往是愚蠢的,这个平台事实上更增加了不平等之感,360行的名人都要挤压到一起竞争粉丝。任何发言都可能被认为是刻意的作秀,悠着点再悠着点,率性和装逼也在在于观察者的角度,真真假假的话语构成幻相似的网络之魂。这是注定失控的世界,我还是继续看凯文·凯利的《失控》吧。

  《微博有鬼 第一季》影评(十):提心吊胆---还有多久才结束

  昨天是星期五,经过了一个星期的忙碌,好不容易盼到了双休,决定下个电影来看。上次在看电影频道的时候看到苏有朋再拍一部《密室之不可靠岸》,看了下宣传,自我感觉可看性比较强,于是今天中午去下,结果在推理电影那一栏里看到《微博@谁谁》 -------不知道正规的名字是不是这个--------想必是一个时尚的话题,同时由于电影比较短小精悍,也就顺带来看下了。 我是先看《微博@谁谁》的因为比较短所以就先看这个,可是当我看到十五分钟的时候就很迫不及待地想看《密室之不可靠岸》了,有一部分是密室的吸引,不过更多的是《微博@谁谁》除了傻里傻气地表现出了时下作为鞋垫的我们的心理状态,还居然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奥的道理——别做白日梦了。我看一部电影不就是想轻松一下,幻想一下嘛,为什么你一个电影就要告诉我这些道理,而且还是用这么粗鲁的方式,你以为一个个都是像那个胖子一样煞笔呵呵啊。

  言归正传,先出这部微电影的剧情上讲。剧情很简单,一个落魄的小职工为了能为像微博上的名人那样一呼百应站在各种聚光灯的舞台上,学习名人的语气、口吻试着写好每一条微博,骂人一直是吸引媒体的一种方式,谁不会骂人,谁也会有脾气不好的时候,现在这个年代谁又会因为被人骂了几句就精神不正常了(除了不喑世事的小孩子),可能有时候骂人会显得自己很正派很有文艺范吧。最后小人物的还是没有出路,告诉我们歪门邪道是连不到康庄大道的。

  这不短篇的关键词里居然有推理、惊悚,我估计是那个网站搞错了。

  这个短篇纯粹是一个教育片,而且还不爽心悦目。要说搞笑只能说男主给人的感觉很搞笑,但是当看到他坐在快递盒子上用手扑捉阳光的时候,我觉得很尴尬,虽然让我猜到了最后结局的不幸,却不知道你这一伸手的笑点在哪里。 可能这正是艺术所在吧。

  最后结局结的很文艺,讲了一堆道理还参杂着粗鲁的文字。这是我比较喜欢的,虽然电影没有节奏感,但是结尾很有节奏感。暂且就这样吧,听说有三部曲。。。。。。 既然不是很长有机会可以找找来看,希望那个胖子不是主演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