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里,那里》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这里,那里》经典影评10篇

2018-06-08 20: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里,那里》经典影评10篇

  《这里,那里》是一部由卢晟执导,黄璐 / 吕聿来 / 姚安濂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这里,那里》影评(一):《这里,那里》:黎明的乡愁

  导演卢晟,30出头,在法国学完电影后,以摄影师身份参与多部华语片的拍摄工作,此番回到国内,首执导筒,推出了他的导演处女作《这里,那里》。

  《这里,那里》在北京做了多场放映,在映后的主创见面会上,女主演黄璐坦言自己不相信卢晟能筹到拍摄这部电影的资金,因为打一开始,《这里,那里》就是部小众文艺片的路数,在时下唯票房的国内电影环境里,有谁会青睐《这里,那里》?但不管怎样,卢晟做到了,而且从小众文艺片的角度来看,《这里,那里》的口碑和“票房”都不错

  不走商业院线的文艺片,往往会陷入到孤芳自赏不知所云陷阱里,见过不少拍“文艺片”的国内年轻导演,大都以“艺术家”自诩,动辄提及自己影片里的“思想内涵”,从电影的角度来看,其实连基本的技术都不达标——放在这个参照系里,不免对卢晟有些溢美之词

  跟导演的留学背景有关,《这里,那里》的幕后制作团队也非常国际化,影片选取了大兴安岭、上海和巴黎三个空间,通过人物血脉亲情,连接成了如诗如画的《这里,那里》。跟商业片比起来,虽然剧情很淡,但在平静叙述下,也不乏蓄积的张力:大兴安岭篇的主角是一个执拗的鄂伦春养鹿人,上海篇以一个家庭作坊式的小面馆核心场景,巴黎篇的主角则是一老一少两个华人。三个截然不同的空间,个中人物却因血脉亲情有了微妙联系

  卢晟说,他想拍的是“思念”,是思念把这些不相干的人物、时空在了一起。从三个故事看来,反倒是巴黎篇相对单薄一点——大兴安岭篇把人物的执着孤独刻画得相当到位,上海篇则带有常见批判现实主义锋芒(尽管略有刻意)。通篇看下来,整部《这里,那里》都有一股浓重的疏离感,所谓“思念”,根子里乃是无家可归恐慌。鄂伦春养鹿人固守着祖先生活方式人生道德,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连他的夫人孩子都不得不弃他而去;小伙计和四川妹来到上海打工奋斗,但这个城市并无他们的容身之所;至于巴黎,当老房东来到华裔雇佣兵公墓时,我们能分明感受到那种飘零异国落叶不能归根的孤苦……

  《这里,那里》当然带有导演卢晟浓重的个人色彩,对这位生长在国际大都市(他们都是这么形容上海的)、有着发达国家留学经历接受良好教育年轻人来说,这种思念(乡愁)想必是跟他的留学经历息息相关的。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那里》主要还是反映年轻人心态的年轻人故事(老房东的故事也是以年轻人视角来旁观演绎的),对这些年轻人来说,他们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正处在人生的黎明,但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巨大冲击下,虽然年纪轻轻,心头却早已被罩上了一片无家可归的乡愁暗影。

  影片很淡,但从摄影剪辑音乐这些细节来看,《这里,那里》难得的体现出国际范儿考虑到国产电影特别是国产小众文艺片的整体水准,这当然是褒义用语),而最为难得的是,卢晟虽然年纪不大,但对影片节奏的整体控制很到位,颇有大匠风范

  《这里,那里》影评(二):《这里,那里》一篇寻找共鸣散文……

  电影相比其他视听语言形式,更加个人化。

  经常能从影片中感受到导演对一种情感的充满诚意的执着表达

  这种寻找共鸣的纯粹创作目的,是最让人感动地方

  《这里,那里》与其说是故事,更像是散文。

  这里,是家。

  是我们最初也是最终的地方。

  那里,可以是任何地方。

  但无论是大兴安岭、上海、还是法国……

  只有曾经漂泊过的人才体会那种始终伴随的没有归属的孤独感。

  在那里,我们永远只是过客

  就像老陆的儿子骑着摩托看着法国五光十色的街景,充满迷茫

  就像他在地铁里和两个异乡人的搭讪,第一句永远是“你来自哪里”……

  看到有人不理解海报设计

  其实,我觉得海报设计的非常好!

  无论你走到哪里,多么的繁华优越景色瑰丽。

  都如你家墙上的一幅画作,只是一种人生经历罢了。

  只有这里,这个古色古香,充满中式气息的地方,

  同体内流淌着的血脉一般,

  是从出生就注定了我们一生最为挂念熟悉的地方,家………………

  《这里,那里》影评(三):认真的看了两遍才来发言

  之前在朝阳规划馆参加华语青年论坛时看过一遍此片,深深被打动。空洞的形容词我就不想多说了。映后见面会是导演及编剧一同回答现场提问,导演个人魅力极强,很有片中巴黎老爷子的风范,回答问题风趣且到位。

  见面会结束时导演把观众送上的鲜花献给他怀孕的太太,说当天是他太太生日场面煽情

  12月2日知道MOMA首映,导演携众主创都会到,我提前2小时杀到MOMA,想再看一遍片子,也想把上次回家后又回味出得问题当面向导演提问。没想到6点不到到的MOMA,竟然告知2场同时放映,300个座位竟然全部售罄,要等退票或没来取预定的票。我当时真是紧张坏了,还一度想到去买高价票,但还真没人转让。好不容易等到7点后,没来取预定的票开放了,我去的早,排的靠前,买到一张,匆匆进了3号厅,后来得知1号厅见面会,放完片子又跑到1号厅参加见面会。

  导演和3位演员站在镁光灯下,巴黎的老爷子太帅了,满头银发披肩,以为六十多岁,后来采访时才知道已经75岁了,OMG,那身形气质,年轻时得多帅呀。导演站他边上真的很像父子俩,都是大胡子。呵呵。黄璐就是很快死的打工妹,片中没怎么化妆,觉得就是一般人,化好妆的她还是很标致滴。姚安濂老师平易近人,从头到尾也没怎么说话,和影视剧中的反面角色有很大区别

  见面环节有趣,下面的观众都很踊跃的提问,现场气氛超级好,有个观众激动的话都说不利落了,导演还跟她调节气氛,让她放松下来,把自己想表达的都表达出来。

  我敢肯定很多第一次看这个片子的人,还没完全明白,没看出导演所有想要表达的,但听了导演的解答,我再一次看片子,再提问再解答后,我觉得内容好多,要表达的真不是一两句能说明白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片子本身的摄影、配乐、剪辑等等都让我挑不出毛病。导演是摄影师出身,配乐和情节很贴,听导演说是留学在巴黎的韩国作曲和白俄罗斯大提琴演奏家共同完成的。很多人都说片子的情节碎,但我到觉得每个点都恰到好处,没有商业片的流水账叙事,让这三段故事一直围绕着你,你不会忘记任何一个人和一个环境,他们都有紧密的联系。

  就是一部钻到我心里的片子,很久不能忘却,身在异乡对爱人、对家人感知,都丝丝入扣。也能感受到家人在千里之外对我无声的记挂。

  希望能放下浮躁,静静感受着看似平淡的生活带给你难以平复的心情

  《这里,那里》影评(四):《这里,那里》:每个人都有的乡愁

  韩浩月

  在影院看完《这里,那里》之后已是夜里近十点,走在北京2011年的第一个雪夜里,已经消失多年的陌生感,伴随着耳边寒冷空气和眼前绵延的车河席卷心头,是的,在这一刻我想起了故乡,那个在记忆里永远清冷的地方。

  内心之中,或早已形成的对电影的评判标准词汇,统统消失了,无法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这部电影是好是坏,因为内心的情感被它冲击的七零八落

  开始看时,并没有对这部电影抱有太大期望,影片开始时那几幕美到令人窒息的画面,羊鹿人行走山间的漫长镜头,也给人以形式大于内容的感觉。但随后在镜头在切入繁华上海那家有点肮脏的小面馆后,电影开始讲起故事。

  养鹿人在大兴安岭,他的弟弟国光在上海的这家小面馆打工,面馆老板的儿子陆浩在巴黎上学,三段故事三个主人公,在电影中仅有这一点联系,但电影并不显得零散,而是出人意料完整,因为三个故事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导演将这种情感形容为“思念”,但我觉得,这是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的“乡愁”。

  《孔雀》中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弟弟,他的饰演者吕聿来在《这里,那里》中饰演国光,又看到了他那熟悉的忧愁面孔,在别人的城市,他用淡淡的亲情、不确定爱情渺茫理想,来保持血液温度,但到最后繁华城市留给他的,只有一张用手机拍摄的低像素夜景。国光和他后来莫名死去的女朋友,是一代年轻打工者的缩影,城市里扎不下根,故乡回不去,生命本身成为一段荡来荡去的旅程

  在巴黎的陆浩,是开面馆的父亲荣耀,在姚安濂饰演的父亲看来,巴黎是另外一个世界,是他有可能想到的、最好的世界,一个父亲最朴素虚荣,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为了这份虚荣,很多中国人就这样走在路上,甚至无法回头。快过年的时候,父亲和儿子打了电话,说如果在巴黎不开心,就回来吧,这一瞬间的真实,是永远不会为外人所知的。

  养鹿人在他的家乡,也一样有乡愁,他在森林里,住得越来越远,山脚下的城市,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上小学的儿子已是不折不扣的城市儿童,而父亲却日渐回归原始人的本色,在家乡而又不断地逃离家乡,这种乡愁不是距离的乡愁,而是一种叫“现代化”的东西,在隔断每个人与家乡相连的脐带。

  因此,《这里,那里》是拍给那些有乡愁的人看的。对于乡愁,人们有两种定义,一种是“一个在异乡生病的人因为怀念故乡并且无法回去而感受到的痛苦”,另外一种是“再也无法见到故乡的恐惧”。在西方长达两个多世界的时间里,乡愁是一种病,需要使用精神药物来医治,对于一向情感内敛的中国人来说,除了以酒浇愁,谁会真的把乡愁当成一种病去医治呢?

  我不认为《这里,那里》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它包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它用自己的方式,在写作中国人的精神史。它的导演名字叫卢晟,摄影师出身,但在导演手法上,和同为摄影师出身的顾长卫颇为相似,他们在情感表达上懂得节制,在叙事上知道留白,所以电影看上去清新隽永、悲而不伤。电影节奏是淡淡的、缓慢的,但却藏有深沉的撞击力,看完令人惆怅

  无缘看到的独立电影太多,但我相信《这里,那里》是今年独立电影中优秀的一部,在故事讲完放字幕的时候,我认真地看完了全体制作人员的名字,他们让我知道,真的还有这样一群人,无私热爱着电影,诚意地、不求回报地做着电影。

  《这里,那里》影评(五):这里那里的导演

  应该说作为一个导演的处女作,影片还算成功。但如果你是一个挑剔观影者,在影院中和走出影院后,你会发现都没有感动你的亮点,无论是故事还是画面。唯一给我留下印象的是地铁中几个自称来自罗马尼亚的卖艺者的表演醇厚民族特色的音乐在空荡荡的地铁中飘扬⋯⋯

  看后更加明白了一个出色的导演是需要多么难得的天赋艰辛的磨炼。我是一个没有什么创意的人,所有对一切“新”的东西充满敬仰。《骇客帝国》、《巴比塔》都让我顶礼膜拜,因为故事的新意,因为表现手法的新意。而《这里那里》缺少了些许新意,大都市的打工者、国外的留学青年、叶落无法归根的老人,他们一出场,我就看到了导演的意图——思念。这些已经被用滥的符号,削减了影片的诚意。如果这些就是导演想表现的生活,那么影片的画面也显得格外程式化——上海东方明珠下两个渺小身影憧憬未来的生活——以至于当男青年举起手机为两人合影时,如此应该感人的场面引发了观众的爆笑。

  几个故事之间的切换也很突兀牵强。上海打工的青年夜间去药店红花油,之后的大兴安岭的远离妻儿的养鹿人收到妻子拿来的“你弟从上海寄来的红花油”⋯⋯如果你看过《巴比塔》,你会由衷赞叹故事之间衔接的不可思议巧妙

  导演就是一个用画面讲故事的人。故事中不应该有导演的影子,不能让观众强烈感觉到这里导演想让你哭,那里导演想让你思考⋯⋯

  《这里,那里》影评(六):孤独及其所创造

  ■一句话点评:它是孤独时代的守望者,三个故事的联系似有似无,没有想象中的紧密。导演说,人在城市的孤独感,跟在森林里并没有两样。 九月选片,十二月电影中心放映,我看了两遍《这里,那里》,但在二十分钟左右,我两次都精神恍惚了——不知道是我的问题,还是影片本身的问题。坦白点说,作为第一部长片,卢晟也承认电影有许多不足。就像有人指出的,以三段式架构的电影,它的联系没有想象中紧密,也没有形成循环或者首尾呼应。上海一段和巴黎一段的关系较为明显,但是大兴安岭一段和上海一段似乎联系不大,很容易被疏忽遗漏(弟弟送的东西)。 那这种剧作上的不完整和不严谨,是否损害了影片整体?即便确实会给一部分观众造成理解的障碍,我觉得,其实未必。导演说是有意去做如此处理,先不管该解释说法。在上海一段中,女孩的离去同样非常意外,一直到电影结束,导演始终没有告诉观众原因。普通人与死亡的距离到底是近还是远?这个年底,面对行将结束的2011年,从网络上的新闻到现实中的事例,这种突如其来的死亡都给我个人造成了很大冲击。谁说死亡就是刻意编造的情结冲突,在《这里,那里》中,它的出现正是为了服务孤独的主题。 当前来探望的老婆儿子离去,大兴安岭的驯鹿人是孤独的,与他做伴的只有那篇亘古不变的原始森林。老婆去世,儿子出外留学,开小面馆做小生意的中年人也很孤独,一样孤独的还有那个沉默寡言的服务生(弟弟),他的情感寄托是那位老同学。留学在外的年轻人很孤独,一战老兵也很孤独,所以,孤独的人在异乡相遇。当老人到了祭拜战友的海边墓地,那些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记忆和往事,开始扰动年轻人的内心,也让观众开始明白电影的核心主题,由孤独所带来的种种思念,有时候难以排遣。 如果按照我四五年前的个人定义,《这里,那里》的电影人物依然是一群“不快乐的中国人”(吕聿来的角色尤其明显)。好在,导演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强项所在,他把大兴安岭一段放在了影片头尾。无论活泼小孩、砍冰背冰还是人与动物的情感,这部分内容正好流露出对生命和亲情等价值的认同,自然流畅。更不用说还有人造极光带来的神秘亮色,扭转了我对整部电影的色彩印象。 面对《这里,那里》,许多人会达成一致好评:片子的摄影相当突出,画面充满了美感。这摄影师转行当导演,卢晟没有两把刷子是不可能的。甭管像油画、明信片还是像风光片,总之,做的用心、精致,观赏体验很棒。三棵孤立的树,行走的两个人;上海的城市森林,光线昏暗的老建筑,登上东方明珠的眺望;在深林里登到高处,寻找信号打电话。透过这些具体的意象(树)和由此及彼的想象,卢晟营造了一个略显冰冷的广袤时空。那是一个被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所阻隔的世界,距离感无处不在,周围上下都布满了孤独的情绪。 巴黎、上海到大兴安岭,无论身在何方,片中人物所处的环境都有点简陋。大兴安岭是条件所限,巴黎是外国的月亮没有那么圆。而如果对比《到阜阳六百里》可以发现,不同作者对上海城市空间的表述是一样的,弄堂、杂物,狭小的屋子。高大的标志建筑虽然一眼可见,但是他们从未上去过。这种情境的定义就如同身边的人触摸可得,但是,你从未抵达过他们的内心真实,更无法理解他们的孤独。 除了前面说的吕聿来(《孔雀》的小弟),有人说他是另一版本的上海韩寒。《这里,那里》的演员多在重复他们以往的表现,演了不少文艺片的黄璐,细节做的不错,但戏份太少了。姚安濂还是《青红》里的父亲形象,眼神隐约有一股杀气,多数时候是茫然无奈。然而,一部文艺小片能汇集到老中青三拨演员,并且做足不同的情感戏份,像父子、家人和恋人,体现出差异,又没有跳出大的主题。光是这点,《这里,那里》已经不易。或许,这真的不是一部能让人快乐的电影,但是,它会让人想到很多。

  《这里,那里》影评(七):这种累,那首诗

  《这里,那里》是一首电影散文诗。惜颇多“硬伤”,幸诚意足够。这标准并不低:在当今的电影超市里,我们已经很少能买到有诚意的电影了。

  往往,电影的“艺术”伤于复杂,而成于简明。可我们却不能轻易地判定《这里,那里》是复杂还是简明。这个从中国最北端的城市美丽的森林开始起笔的影片,其实讲了三地的故事:内蒙,上海,法国。内蒙山中的养鹿人,虽有美景相伴,却不仅要蒙受偷猎者带来的损失,还要承受无尽的孤独与思念,只有妻儿在假期中的探访才让大雪封山的小屋里有了丝活气;在上海开着一家小面馆的陆老板身患胃疾,一人支撑着店铺,供养在法国念书的儿子陆浩,这父亲口中灌了洋墨水的儿子虽不算是窝囊废,却也非人中龙凤,在法国不务“正业”参加示威游行,被人抢走了护照和钱包,只好请须发皆白的房东老刘帮他解围。另一方面,老陆面馆文质彬彬的新店伙国光偶遇了女孩小夏,从他们的互动中,我们知道二人经历过懵懂的恋情,也经历过致命的伤害,如今“重新开始”,在店伙与食客的新身份中逐渐靠拢……

  三个地点,都拍出了当地的环境色彩与氛围,然而三个故事之间却缺乏坚轫的联系,其间的切换没有蒙太奇的花哨,更无转换时空的噱头,“这里”或“那里”,有时是生硬的跳接,有时仿佛就是作者的随意施为。琐碎的生活细节似乎处处“伏笔”,我本以为,故事可能会按照情节剧的套路,一点点徐徐展开:老陆患病而死,小陆浪子回头,幡然醒悟;小夏与国光的过去会浮出水面,漠北的养鹿人一家与上海、法国两路人马的关系也将揭晓…….

  电影进行了一半,我开始放弃猜测剧情,在最后的四分之一处彻底死了心:“内蒙古”虽不是完全独立的故事,上海店伙国光是养鹿人的弟弟,曾为哥哥在上海药店买了红花油寄去,养鹿人夫妇的对话中提到了这一点——但也仅此而已;养鹿人迎来又送走了母子俩,期间除了父子、夫妻之间平常的互动外,没发生任何惊天动地的事情;法国的陆浩随老刘出门祭奠在二战中阵亡的战士,似乎也没有得到什么“灵魂震撼”,照样恍惚着神情,在异国他乡随波逐流地讨生活;小夏意外死去,死因并未明确交代,猝不及防的国光前去认尸,却发现自己对她的家庭一无所知……..三个地点、三个故事都没有什么戏剧性的“结局”:它们真的,仅仅是一组人生断片而已。

  于是,对这部电影,你可能同时产生两种相互矛盾的观感:一是嫌它把握不好节奏,情节拖沓得太厉害,意图也不平衡:若纯要抒情,何须堆积那么多“情节性的细节”,欲言又止一般吊起观众的胃口,以为有“戏”可看,若要叙事,又为何不愿将人物的命运延展下去?此外,像多数中国的“艺术片儿”常犯的毛病一样,创作者对“用什么都不表现来表现一切”的“原生态主义”太过迷恋,以致于片中的“日常”反而显得刻意;运镜也如此:将人物的脸部特写与远景拼接在一起的长焦镜头虽然富于冲击力,却难免喧宾夺主,而那些美丽的大景别的空镜头,“那山,那人,那鹿”的明信片风格,又唤起了我们对小津安二郎和库布里克等许多电影大师的回忆。陆浩遇到车上小提琴乐手的段落,也总让我想到希腊导演安哲洛普洛斯的《永恒与一日》;而当老陆说,“人呐,无论走到哪里,最重要的是过好语言关”时,中文系的学生都发出了揶揄而会心的笑。

  可尽管头重脚轻,尽管透着模仿大于创造的文艺腔,《这里,那里》仍是一部令人着迷的电影。特别是当你终于确认,创作者比起用电影讲故事来,似乎更愿意吟诗的时候,那些看上去无法推托的缺点,甚至引发了一种惊喜。

  有些电影是由对话推动的,有些电影则并不推动什么。《这里,那里》就是如此,它发展得很慢,经常没有可供谈论的情节,一眼望去似乎有些消极,却像低回婉转的河流一样,发出汩汩的声响。

  一部什么也没发生又拍摄了两个小时的电影,关系到的是存在,而不是行为。开始,我们总是试图通过那些细节了解人物,也确实能掌握到一些信息。我们感到,国光在心里对学习上海话充满了抵触情绪,卖保险的小夏习惯在下班后到国光他们的面馆里点半份牛肉面,将高跟鞋换成舒适的旅游鞋,这一份小小的坚持,似乎标志着这以后的时间属于她自己(在停尸间,国光只看到她露出的旅游鞋);孤独的养鹿人一头扎入冬日的河里,为驯鹿的泅渡试水,这是一种古老的方法;与他短暂相聚的妻子不时启发丈夫改行,也像老乡们那样办个家庭游,好让儿子将来能走出大山,他却不吭气,为儿子雕了一只美丽的鹿;陆浩与老刘是一对“愣小子和酷大叔”的组合,强势得不近人情的大叔独自在地下室吃饭,陆浩唯一能做的就是替他把沉重的箱子拿下来……..随着时间在流逝,细节在堆砌,我们发现人物并非这电影要表达的东西。这些角色都是脸谱化的,操着或东北或四川或上海或学生腔的普通话,年轻人唯唯诺诺,纯真却还不晓得什么是责任,女孩是普通的邻家少女,初入社会佯装成熟,却连“社会阴暗面”的一片衣角也无法忍受,满嘴的性恶论与闲言碎语;养鹿人和老陆这两个父亲都沉稳、踏实而可亲,能够将生活中的沉重化整为零,而独自一人之时,惶恐与挣扎但向谁诉……….在这里,没有“个性”,没有独特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没有“抉择的时刻”,有的只是一些现代人的常识,一套言说无奈的话语。

  当一部电影并不打算在故事之间建立什么“强有力的关联”时,当一部电影中的人物不是以个性,而是以习惯来触动你的心弦时,那么别怕酸:它要表达的不是某一个群体的诉求,不是中国人的“海外梦”,不是城市的冰冷,也不是山村的凋敝,不是底层小人物挣扎求生的辛酸,而就是“人生”本身,或人生中的某一种情感。

  在这里,这感觉更多的是疲劳。历尽沧桑也好,初涉世事也好,片中的人物常常显得疲惫不堪。暗伤、隐患、困顿,丝丝缕缕地渗透出来,人物像迷途羔羊,既不快乐也没有方向,有时甚至是冷冷的,像陆浩在电车里的神情,不是冷漠,而是愣怔,是拒绝分析现实,让大脑放空,休息,沉落,停滞。

  要在电影中成功地表达疲劳感,是件万分辛苦的事情。不但要为其效果而积极为之,还要从中替我们找出温暖和动力。从战争到爱情,所有的电影主题都可以没有答案,唯有“筋疲力尽”的电影必须“拎着头发出泥潭”:我们进电影院是为了忘却现实、消除疲劳,电影能打破我们的期待,可怎能再让我们接受一次“疲劳冲击”?

  在本片中,承接疲劳的是诗意。这诗意首先是天地所赐。即使在镜头里塞满了风景,也很少有电影能让它所描述的地理位置真正充当一个角色。卢晟做到了:秋日的漠北森林,童话般的巴黎外省城镇,雾夜中的上海,是人内心的风向标。在破旧冷清的胡同的清晨,抬头就可以远望城市中心的高塔,大杂院里的猫狗,在人最绝望的时刻仍然自顾自地生活着。当环境充满了诗意时,再没有诗情的人也会跟着微醺起来。这些没什么个性的人都具有一种个性:他们都知道什么是诗意。在海滨小镇的山坡上,气喘吁吁的老刘指着远处海边的山崖:给我照张相。看到那大象鼻子了吗?把它给我拍下来!陆浩喊道:老刘!老人的脸被瞬间定格在镜头边,他的表情悬在准备和震惊之间,白发怒张,就像远处的海浪。

  同时,诗意可能是一种发现,一种对人生中不可避免之事的发现。影片中的许多人都受到了死亡的启蒙。小夏的死“教育”的不仅是国光,还有老陆。那仿佛昨天还给他敬酒、谈笑风生的姑娘,今天已经成了活人都弃嫌、遗物都招晦气的死人。当他们跟前来治丧的小夏舅舅一起吃便饭时,收泔水的年轻人走了进来。老陆震惊地问:“收泔水的老头儿呢?”年轻人说,“死了”。

  老陆的表情说明了一切。在这里或那里,人都要死,活着的人要么认识到这一点,要么为避免认识它而努力。老陆懂得死亡,只是推迟去想它,老刘经历了太多死亡,调侃而深情地面对它,而对国光和陆浩这样的年轻人来说,他人的死亡是一块石头,无法消化,却又真真实实。

  掉转头,影片的每一份看似无的放矢的抒情,其实都有一个答案:国光替小夏完成了登上东方明珠的心愿;陆浩陪老刘去为故人扫墓,尽管我们不知道他是否领略到那份寂寥与思念,却知道他准备在过年时回家去,而曾经大骂将小夏的遗物带到面馆“招晦气”的老陆,也终于在儿子来电话时开口说:如果在外面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回来看看吧。那边厢,驯鹿人送走了妻儿,在茫茫山上,打了一个互报平安的电话。 影片就这样嘎然而止了,镜头移开,上升,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极光,那是只有在最北端的中国才能看到的极光。

  看到了极光,才最终明白了,与“上海”和“法国”之间联系最微弱的内蒙故事可能的意义。

  死亡是一个触发点,会启发、迷惑、挫败那些不能身临其境的人,触发深深的疲惫与感伤,但它却并非本片的落脚点。对死亡的认识只是作者“疲劳与诗情”的一部分。在内蒙森林中,活着,以及下一代人如何活着,是一件更加现实的事情。养鹿人的妻子忧虑着儿子的未来,她建议丈夫为孩子考虑,放弃亏本的养鹿生意:现在的孩子,有几个愿意在山里的?丈夫不吱声(他与儿子之间的互动显示出父子的灵犀),母亲几次问儿子:“长大了想干什么?”“山里好玩吗?”孩子不懂大人的心思,童言童语带来一个“两全齐美”的答案:我要当警察,当军人;每年有几个月的假期,建议长官和士兵一起到山里,让他们也体会体会山里的生活!

  或许这就是救赎:养鹿人的儿子,是片中唯一一个充满了活力的人物。无论被人问到什么,他总有最积极的回应给你。而内蒙,也确实是三组地点中最美丽的、与死亡暂无交集的地方。尽管这可能是个bug,是影片结构与情感上用力不均的结果,可即使如此,它也歪打正着地缝合了电影的“戏里与戏外”:制作一部电影时的种种遗憾,同时也是剧中人自己的感受。人生中的事情,就是这样尴尬地在诗与戏剧之间徘徊:你以为你跟她有得是时间,大幕将启,悲欢离合徐徐展开,她却遽然而逝,连感叹都来不及;你以为你是悬崖一枝花,原来却是人海一粒渣,而你唯一的靠山也不过是个孤独的老人,在异乡为遥远的故人烧纸。那些看上去不在节拍上的相聚与分离,正应了人生无常、悲欣交集的道理,而所有的创伤与欣慰,都是不等你准备好就会随时来临的:无论是最难想象的死亡,还是最难遭遇的极光。

  电影人很少能拍出完美的电影。有些人努力了一辈子,总是差了一点儿。《这里,那里》是一部“还差得远”的影片,但它标志着,这群人的思想已经先于他们的技巧而成熟了:城市生活的无奈、山中生活的孤寂、与死亡狭路相逢的恐惧,汇聚成难以名状的疲惫,然而这疲惫中仍然有需要在繁衍,那是对爱,对伴侣,对人群的需要。理解了这一点,它就许下了一个未来。

  《这里,那里》影评(八):《这里,那里》:都一样

  昨晚看完后就没敢把卢晟的这部影片细想,

  因为观影的时候情绪一直跟着影片的节奏荡,

  我不想把太多的主观思绪带进来,

  倒是今天睡起来就一直在想这就是残酷的美。

  我个人认为这部影片的叙事还是挺有味道的,

  并非传言中的那样支离破碎。

  剧本的构架虽简单,

  但是文化背景各异的韵味值得探讨。

  我甚至在大兴安岭的那个故事里看到了顾桃《雨果的假期》的影子,

  或者说是英雄所见略同更为恰当;

  而不再浪漫的巴黎那段忘年交一定有导演自己隐匿的痛感,

  那种阴郁不断蔓延,

  只是还不够放开;

  而最现实又最媚俗的上海那段爱情故事,

  让刺骨的伤痛渐渐深入......

  影片的质感是有待考证的,

  可能越来越多的人在影院看完之后,

  参与讨论这部影片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这样的确是需要时间的。

  何去何从的白桦林已烙印在心里。

  个人评分:8.0分

  这里,那里,你我皆疏离。

  《这里,那里》影评(九):还有比驯鹿人更忧伤的职业么

  凡是摄影师起家的导演,拍出来的影片画面没有不美的,然而这是优点也是缺点,当你过分纠结于形式的时候,内容往往容易被疏忽。

  《这里,那里》是一部很美的片子,大兴安岭上的厚雪和森林,自成一画,镜头往那儿一摆,就是流淌的诗意,甚至导致我观影的时候几次走神,心中念叨:这地儿用来拍片儿该多范儿啊,诸如此类。但好在它的内容并没有因为它美丽的画面薄弱下来,没错,本片的结构段落或许是不够完整,起承转合并不明显,全片甚至没有高潮,显得细碎有余规整不足,但它对于人物情感出色的白描能够弥补那些缺失。

  分隔两地的亲人、漂泊在外的游子、大兴安岭上寂寞的驯鹿人、大都市里烟花般陨落的打工妹,他们的思念、孤单、寂寞、无奈、梦想、寄托一一上演,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幅最接近现实生活原味的白描,你不知道哪个镜头忽然就戳中了你,瞬间泪崩。

  除了身为北漂各种被戳泪点外,大山上的驯鹿人更让我忧伤。不是我要用“忧伤”这么矫情的词,是因为那场景实在是太诗意,这份工作实在是太浪漫,让我不得不用。本人有严重的老庄情节,常常产生厌世情绪,想着哪天就去大山里隐居避世算了,当然也仅限于空想,而驯鹿人却能堪称真正意义上的隐居避世。他一个人,长年累月守着大山、森林和驯鹿,或许每天爬到山顶看日升月沉就是他唯一的消遣,是的,这听起来简直太浪漫了,但是,彼时彼刻大银幕上流露出的寂寞简直刻骨铭心。更戳我泪点的是,在放映结束后的交流上,导演卢晟说,本片的演员就是一位真正的驯鹿人,他就是本色出演,而影片中他的儿子和老婆也是他现实生活中的儿子老婆。难怪这条支线如此动人。

  一想到世界上还有人在从事着这样一份职业,没有理由不热爱生活。

  必须一提的还有演员,吕聿来的青涩腼腆和年逾古稀王德顺的气质,都太让人眼前一亮。当然还有真实出演的驯鹿人一家三口,浑然天成,毫不做作。

  最后,在今冬北京初雪的夜晚,能在大银幕上遥望大兴安岭上的雪原和森林,真是一件很饱眼福的事情。

  《这里,那里》影评(十):人都是被人杀死的

  我从来就不是个写正经影评的料,但时不时的就是会看一部片子然后哗啦啦有一堆话要吐。

  但我觉得我们看到一篇从镜头到逻辑到中心思想分析得面面俱到的影评也会觉得,“so,what?"

  就犹如今天看完片子的交流会,有人说,导演你片子里是个案它不具有代表性,我和我身边的姑娘眼神交流了一下,心领神会地笑了,so,what?

  我其实对于感受这件事很说不出来理论性的篇幅,直到导演简单几句的阐述我才觉得戳到了我的点。他说,电影其实讲白了就是说思念和孤独,距离产生思念,思念是那样一种千丝万缕的情感,从中直击人们的心灵,我们总是和别人会有距离,朋友或者家人、恋人,从这里到那里的思念和空寂。

  于是,我明白了那驯鹿人从头到尾一丝不苟的平静和认真,我看懂了父亲的那些谈不上忧伤却很动人的眼神,我被国光的一滴眼泪所打动。在那些个片段,观众都是觉得压抑的,因为片子讲的是生活,它甚至都没有情节,它没有故事性,却在无时无刻让我们思索我们过去的、现在的生活状态。

  作为导演第一部拍摄的影片,他具有非常强烈的自我表达,换作你做导演要拍一部戏,当然会体现出你活到现在的所思所悟,也正是因为他走过的地方,出国留学的经历,和亲人朋友的关系,才有了这样的创作。所以这部戏最让我叫好的地方不是它的镜头有多美多讲究,也不是导演有多细腻人物处理和片段衔接多么流畅,而是它打动了很多人,在场的交流非常热烈,很多人讲述着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出国留学被抢的,有辞职去西藏差点死了的,还是那句话,它让我们回忆着自己的人生漂泊,而没有那些东西的人,自然会在电影结束后粗暴地骂,这特么的什么玩意儿!

  这也是之所以文艺独立电影的小众性存在,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深刻的对自己生活的感悟。而如果是碟中谍4,人们会被爽到会觉得太牛逼太帅了,但人们看完以后会思念起某个人或者坐下来静静想我们的人生会觉得片子里有自己的影子吗?

  有人会质疑片子中人物的真实感和情节的逻辑感,包括小夏是怎么死的也没有交代,而导演只说了句,从某种意义上而已,人都是被人杀死的。我瞬间觉得这句话简直是精髓。人活着靠人和人之间的联系,而所有的感情,思念也好爱恨也好排斥孤独等等,都给一个人最终要走的道路有着莫大的影响。

  片子无疑是有些压抑的,拿坐在身边的姑娘的话说,它很可贵的是没有学院派学生作品的那种端着,很多细节处理得让我欣喜若狂,父子的交流、父亲的孤独和善良、老战士对故乡的感慨,这些都没有直接明显地表露出来,而是用很多负面的东西,比如儿子的梦想是当一个军人并没有想继承父亲的驯鹿生涯,父亲对国光的叫嚣怒骂然后长久的停顿和理解,或者老战士的怪脾气和拒人千里又对人的需要。

  这些似乎都很熟悉却也是陌生,回家坐电梯,身后一对母子,我为她们停留等了下电梯门,儿子好奇地看着我,母亲突然问我脖子上的挂饰很好看是什么,改明儿也给她儿子弄一个去,她们笑着出了电梯门。我心里觉得特别温暖,我觉得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部纪录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