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角》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北角》影评精选10篇

2018-06-11 20:2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角》影评精选10篇

  《北角》是一部由朱少宇执导,钟淑慧 / 吴岱融 / 林隽健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北角》影评(一):主题深入结局隐晦

  这部片摄影不错音乐悲凉隐忍,配合主人公阿敏的心境遗憾是导演讲故事似乎根本考虑受众。还是没有写好剧本

  香港移民家庭艰辛,可以直观看到,但每条线:移民的经济危机,80后结婚物质负担,赴港生子的尴尬,单亲家庭的困境同乡会和宗教心理慰籍,有的线比如佛教比如福建商会,懂的人都意会,但是没考虑普通大陆观众可能还云里雾里,或者这是隐晦地让观众自己判断吧,真应了之前所说这是一部纪实片?

  佛教是阿敏的精神支柱,用了很多篇幅导演是想说佛教使民愚昧不争?中国传统信仰实际在今天已经缺少信徒,除了一些年轻弱势人群?还是只是简单期望典型的佛教徒都像阿敏一样,既善良麻木

  阿敏帮助李生及太太赴港生子的心理铺垫太少,以至很难确定她是出于什么目的要怂恿人家,而且自己同事看是公立医院不怎么帮忙她也太没责任心熟悉流程了,拖地出事故导致的后果让人很不舒服。最后一大摊事情都是阿敏爸爸妈妈来帮她救急,买电脑房子垫钱……结局太悲催了,是因为阿敏的个人性格缺陷?导演想说什么呢?

  《北角》影评(二):导演比电影好

  朱少宇导演态度诚恳,无论对剧组还是对观众,对自己这部《北角》分量的估计也算得当。《北角》的本子给人感觉臃肿平坦,想说的东西不少,但杂乱地平铺、堆砌在一起,毫无错落层次感。最终给人感觉迷迷糊糊、不知所云,本子成型成年,却以侏儒示人,不免奇怪

  片子似乎意在讲述香港底层小人物生活的艰辛和坚韧,此前香港电影中不乏此类作品。《北角》中的女子同样拥有一摊乱糟糟的生活,她难以做到有条不紊,只是努力在四面打理中做到不晕头转向。本是展现人物坚韧的正常路数,可是摄影和剪辑稚嫩将这个女子活生生地从生活中剥离了——这几个人的生活像是游离于外界一样,让整个镜头显得相当贫瘠。料想导演可能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在通篇几乎地毯式地覆盖了钢琴配乐,配乐的质量着实不错,只是有点过分密集,音乐成分过分浓郁,甚至冲淡了影像

  总之这部《北角》整体上是显得比较初级的作品,尽管着眼方向情怀可圈可点

  《北角》影评(三):内地人在香港

  喜欢影片的另一个名字 黄金岛 金灿灿的字眼透出各种诱惑欲望 面对这种欲望各种淘金者走在涌来的路上 还记得北京人在纽约的歌词中的那句经典“爱她 带她去纽约 因为那里是天堂 恨她 带她去纽约 因为那里是地狱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香港这块富饶的土地同样是富人的天堂 穷人的地狱 本片聚焦在北角的一户普通人家 透过普通底层人物阿敏来展现香港这块黄金岛的作为天堂和作为地狱的一面

  信佛的阿敏代表的是普通香港底层 即使生活上有困难 依然在不断的自我奋斗 信佛的传统让她具有一颗善良的心 在影片中断断续续的表现了时下诸多的关于香港和内地之间的关系 比如内地人跑到香港排队买婴儿奶粉 比如她的大儿子说“我们的积蓄都加起来也不够在内陆买房子” 比如来一次香港就被朋友托付买大量东西从而变成采购员 而最典型的就是内地人来香港生子拿香港的护照 香港有不同于大陆的优越性 香港人出国大部分不用签证 香港的教育政治环境商品消费都是作为黄金岛闪耀的一部分 但是香港的天堂是向富人开放 就像大儿子要娶内地的姑娘 不拿出像样的聘礼来 女方不好意思跟周围人提自己是嫁到香港了 来港生孩子梦想着拥有香港出生纸的李伟夫妇在梦想进入天堂之前也要经历公立医院3万 私立医院6万地狱般的天价生产费的打击 本片在探讨这些社会热点时候一笔戳中要害

  不只是在北角 在这块畸(鸡)形的广袤土地上 每一个犄角旮旯都在上演这样的生活迫、家境难、心向上的普通大众生活剧 生活剧的主题是奋斗

  《北角》影评(四):生活的困境,源自于你对生活的态度

  09年在威尼斯偶然看到一部反应大陆嫁到台湾去的女人们,在台湾受到的审查、检查不公待遇纪录片

  本周偶然在豆瓣看到这部反应赴港生子背后故事的影片,颇有期待,报名,幸运被选中,观看。

  整体来说片子算是及格,虽然很多硬伤,但就这个成本制作团队,还算说得过去。

  片子选题本来是很好的,视角独特,可以有很多故事和意义挖掘。但是导演和创作者却都浅尝而止。在对待港人底层生活的体现上,远没有《岁月神偷》那么感动,选取的极端实例,交代的并不清楚,也无法代表平常人辛酸苦累,难以打动观众。在对待赴港生子的表现中,无原因结果,交待也太过潦草,似乎此情节只是为主人一家辛苦生活增加说服力而已。一个好的题材,就这样被草草浪费了。

  演员方面,钟淑慧对于角色的表现,略显单薄了些。其他演员和影片一样,无功无过。

  值得一提的,就影片整体来看,摄像和音乐还是不错的。镜头的把握,表现出了超出影片剧本水平水准。音乐中大提琴适时的演奏,也给予部分情节该有的悲情色彩

  现在来说说这个故事,导演意图表现主人公阿敏不屈不挠的精神。

  但我却觉得影片更多的告诉我们阿敏生活的困境,主要源自于其对生活的态度。

  首先其没有足够自信,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其不从实际找原因,求改变,而是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求神拜佛上。全片一再表现其对神佛的虔诚,但是神佛最终还是没能阻止其生活遭受一个又一个的打击,逐步滑向深渊

  二则阿敏有着其恪守的原则,但在对新鲜事物情况缺乏了解和掌控的情况下,就贸然做决定行动,也是导致其生活失败的原因。也许一个正常人不会在生活的重大决定中如此轻率,但影片中的阿敏,貌似就是如此。这么大年龄了,明显不适保险业,仍投身其中。不了解赴港生子中介的一切流程,就敢贸然接单。生孩子,也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搞不好,会坐牢的。赚钱也不能玩命儿啊!

  导演想表现的,似乎与给予观众的差别还是有一些的。看看《岁月神偷》那才是不屈不挠。

  片子剪得略有些跳,但是不影响整个故事流畅性。

  有很多人疑惑故事没有结局

  其实整个故事无需有结局,阿敏是众多底层港人的一个缩影,有了结局反而更个体化了。

  需要结局吗?这种困境,本就没有明确的解决办法。如阿敏仍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她的困境,她儿子的困境,会有结果吗?

  就像赴港生子的人们,真的就是解决问题了吗?

  最后还是很感谢豆瓣提供的机会,不管片子如何,能够参与活动,还是很荣幸的。也希望导演,会有更好的作品问世。

  《北角》影评(五):生活最真实的一面

  在电影中,我看到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民,生活实在无奈

  电影一开始,女主角有一双父母在身边,和两个儿子一起生活,还有一份保险的工作加上兼职工作。看起来,过的还行。她一心念佛,有一颗善良的心。但是到了影片的最后,她一个人坐在电车上,看着窗外来来往往的人群,脸上留下一丝丝的忧伤。此时的她,什么都没有了,迫于无奈的没有了……

  很多内地人到香港去生孩子,为了一张出生证明,为了孩子一出生就能成为香港人。

  香港,一个国际都市,一个象征财富地位的大都市。或许听说你是个香港人,大家会对你仰慕三分。但别忘了,富有的大都市里也有不少的穷人。他们每天面对着那么多的诱惑,却消费不起。高消费的城市给他们的生活施加了不小的压力。他们忙碌的工作,日复一日的工作,也盼不到苦日子结束的那天。只能说他们只是生存在香港这个城市中而已。唯一值得炫耀的就只有“我是香港人!”,其他的一切,变得一文不值。

  一个人,在大城市生活久了,心就会变得浮躁。洗脸、刷牙、赶公交车、打卡上班,每天都是重复进行这些例行公事。然而剥除了这些之后,人们的生活究竟还剩下些什么?

  这让我想起五月天的《生存以上 生活以下》这首歌,终于我的生命只剩生存,活著只会呼吸吃饭喝水的生活。

  《北角》影评(六):信佛有用么?

  豆瓣观影

  之前没太注意看预告简介,大概知道是去香港生子的题材,还以为主要是讲内地人如何费劲千辛万苦想要在香港生子的故事。那天看新闻还提到了赴港生子越来越严,和朋友探讨了下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想挤破脑袋去香港生,总还是有些原因的。港人身份医疗保障大概最吸引人了。

  其实电影本身着重讲的是香港人的另一面生活,与繁华五光十色的相反的,有些辛酸的更平实的生活。

  阿敏的老公被内地的小三拐跑了,独自抚养两个儿子。大儿子有个内地来的女朋友,面临着怀孕了要结婚的问题。小儿子的多动症需要治疗,又没有彻底根治的好方法。一同从福建来的老谢一直对她有好感,但她知道他有老婆不能接受他的帮助。

  阿敏关掉了裁缝生意做起保险打算多赚些家用,因为在教会认识了内地来的李伟,他老婆刚好怀孕,希望兼做来港生子生意的同事帮助他们。

  在你以为所有的事情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各种不顺利就找上门来了。大儿子没钱结婚闹自杀,父母卖掉房子资助她,而李伟夫妇终究还是没能让孩子拥有香港人的身份。

  阿敏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都没有做出她认为不好的事情,她帮助李伟夫妇不是为了赚钱,而是真的觉得这是人之间的缘分

  这是我们看不到的香港。

  只是,阿敏一心向佛,每日诵念佛经,捐钱帮助别人,还是得到这样的回报佛祖待人太不平了。。。。

  电影中对细节的把握挺好,配乐也不错,钟淑慧演的很好啊。总体是超过了我的期望值,所以打四星啦~~

  没想到观影后还有见面会,吴岱融还来了,啊啊啊,真是越老越有味道后悔没带相机啊!!!

  《北角》影评(七):《北角》:从题材和情怀中突围

  有时候看着影院凌乱上映的片单,想买票究竟看哪场,却终究下不定决心,真是难得有惊喜之作。而像《北角》这样的小成本合拍片,选材不错,关注现实表演出彩,音乐有力画面富于感染,导演讲述有情怀, 但最终会因其在公众视野中的“小”,而失却了本来的分量。

  都是悖论。这跟当下的电影环境有关。但也没有办法。只能觉得好的狂推荐,觉得差的狂吐槽。对于《北角》,我是赞赏的。

  题材是如今电影的弱项。无数制片人和导演以及编剧到处抱怨:题材都被拍光了,在国内拍片又那么多限制,已经没什么好故事了。其实远不是这样。过度商业性的开发和过度短视以及急于看到利益回报的投机心理,让很多人没有了刚开始做牛逼电影的梦想,他们心里想的更多还是利益。当然利益没有错。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北角》的可贵:选偏门的跟现实生活相关的接地气的群像题材,她是让人感慨的故事,却是让人心酸的现实。生活中的苦辣酸甜,在有节奏的镜头中立体呈现时,你觉得那是身边的你我他,霎时会恍惚,然而同情反思自身总会在刹那间交会。

  不过故事并不完美。尤其是人物设置和故事走向过于刻意,有几处细节似乎不合人情,失却了自然之魅。可能也真有很多这样的人,只是你无法理解她的所作所为。当很多人的悲剧故事聚合在一个人身上,虽然矛盾冲力被强化,但斧凿的痕迹却明显起来。然而即便如此,《北角》影像表达的题材角度仍需提倡和赞赏。

  而情怀也是其亮点。关注当下现实的片子,在中国,真是太少太少了。这也使得类型片还并没有大行其道。情怀电影是口碑重要因子,但情怀显然不是当下主流买票电影观众的菜。在一个沉默的大多数的社会,情怀是真正能够刺痛、能够温暖和包容火苗,她需要众人加柴。

  还有怀旧。影片主演钟淑慧女士,早年曾参演过《活色生香》等多部三级片,后与在梁朝伟版《绝代双骄》中饰演花无缺的吴岱融结为夫妇,从此相夫教子,举案齐眉。如今,两人分别作为重要人物出现在同一部影片中,且在故事里还有千丝万缕情感纠葛,真是让人感慨,又会觉得生活与电影如此相近,如此有人情味

  然而再咀嚼咂摸,终究是别人的人生。去香港怀孕生子并非个案,北角或者尖沙咀或者轩尼诗街道都是人生缩影。生活的欢乐悲伤都会飘渺成歌,路上的人,只能且歌且行。

  阿顺(影评人)

  《北角》影评(八):香港香港为什么那么香?

  九十年代初,大陆女歌手艾敬唱过一首《我的1997》,里面有一句歌词,“香港香港为什么那么香?”。这首歌放在当时确实唱出了许多内地人的心声,也很具有代表性。但是假如在十几年之后,再唱起这首歌,会不会多少有讽刺呢?尤其是在大陆游客蜂拥而入香港,香港遍地都是操着内地口音的游客,甚至移民的当下,会不会呢?

  《北角》这部由湖南籍导演朱少宇拍摄完成,老牌港星,夫妻档吴岱融、钟淑慧联合演出的香港电影,讲述的正是这个问题。老牌艳星钟淑慧,洗尽铅华,在《北角》中的演出平淡克制,内敛,很有风采,其余各位看似平常普通,在旺角、铜锣湾、九龙随处可见的演员们,同样表演落力,令人印象深刻,才共同勾勒出《北角》这副颇具禅意的香港风情画卷。如今的香港为什么还那么香?它还真的那么香吗?

  先说点小八卦,导演朱少宇九十年代是湖南地区知名的歌手,外形挺端正,歌声也是当年挺流行的清亮路线,谁知道十几年后,拍起了电影,而且是如此跨地域的电影,但是控制力却非常棒。《北角》延续许鞍华导演《天水围的日与夜》冷静写实的路线,加强故事线,却并不过度渲染剧情,只是以一种生活常态去表现,自然不做作。影片信息含量巨大,都潜藏在看似碎片式的北角日常生活当中,尤其是其中从不过度阐释,但却客观存在的港人与内地人之间相互依存,却又彼此对立的尴尬生存处境。

  确实,在九七之前与之后,香港以及港人的地位和心态都发生过一次巨大而且令人尴尬的转变。诚如片中,阿敏小媳妇的阿姨无意间说出的那句台词一样,“现在内地发展机会更多!”,在这里,实在不能揣测出导演是如何把握住香港人、内地人的真实心理状态的,又或者,他根本没有做如此狭隘的区分,阿敏一家不也就是20年前移民香港的吗?香港人、内地人真的有这么大的区隔吗?无论是倒置的还是一如既往的。

  但是显然,《北角》一片最终还是围绕着这个命题在做文章。大陆人赶着到香港产子,香港人尽管也想坚守本土,却必须时时刻刻面对内地更多发展机会的诱惑。在这种相互悖论的现实状况之下,故事却出人意料地在高潮还未尽情释放的一刻,戛然而止了,以一种非常有禅意的方式,戛然而止了……

  一个湖南籍导演,假如不是有着这么浓重的情怀,恐怕也不可能拍出如此香港的《北角》。至于香港究竟为什么这么香?对于一个港片爱好者来说,已经不是个问题了吧?

  《北角》影评(九):众生皆有缘,缘亦恐是劫

  佛教劝人向善,广结善缘,但是这缘也分很多种,很多看起来是善缘,到最后因为自己的种种处理不当,也很有可能转换成劫,当然,谨记佛与人为善,慈悲的心怀,劫也是可以迎刃化解,转换成善缘的。《北角》最终想要表达的主题其实并不是这个,但是佛家精神始终贯穿其间,许多玄之又玄的东西,随着阿敏以及她身边家人、朋友的种种作为,润物无声地潜入了观众的心底。

  很难想象,这是一部湖南籍导演所拍摄的香港电影,普通香港北角区城市平民的日常生活都表现得平淡如水,却又迤逦如歌。很有几分许鞍华导演更加平淡,却暗藏许多中国人生存智慧的名作《天水围的日与夜》的风采。尤其是贯穿始终的佛学奥义。

  当然,与《天水围的日与夜》不同,《北角》的叙事手法虽然平淡,但是人物关系以及故事线索却显然更强烈而且繁杂,只是导演朱少宇非常克制、冷静地只从中截取一些片段式的生活场景,尽量不硬煽情,不过度阐释,通过冷眼旁观的角度,不代替主人公忧虑,也不替他们欢喜,只是公正、忠实地记录,用近似于纪录片的平淡手法,却演绎出香港北角,阿敏的家人还有朋友们平凡,却又不那么平凡的生活。

  身处时代洪流,再有佛法的普照,作为小市民的你我,也很难保证不生执念,就算是礼佛多年的阿敏也不例外。所以她才会无端端地生出许多贪嗔痴来,或许与四川李伟夫妇结缘,最初确实是本着好的想法开始,但是过程中确实不尽不实地起了贪念。这正是缘向劫转换的动因。而家庭危机,尤其是大儿子的婚姻问题,小儿子的病,全都搅和在了一块,让人疲于奔命,无力应付,更是重要的契机。三件问题全部纠缠在一块,几乎酿成惨剧,确实是电影惯用得手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谁又不是如此呢?在种种繁杂琐碎烦人的事件催迫之下,终于情绪崩溃,进而做出错误的选择。这不是平日礼佛就能化解的,这是作为世间小人物,堪不破红尘负累的苦与难,也是佛经有云的众生劫。

  当然,《北角》并没有残酷到让真正的惨剧发生,它还是非常有禅机地,让所有问题,都在一片祥和之下,不算真正解决地解决了。曾经以为是一团乱麻的生活,在时间的冲刷之下,终究会迎刃而解,或者至少是云淡风轻。所以更喜欢片尾,阿敏无悲无喜,依靠在公车上,仰头望向天空。或许在未来的日子里,她还会遇到这样的难关,但是至少此刻,她是最接近禅的。

  《北角》影评(十):北角:哪里去寻黄金岛

  看电影《北角》过程中,一直有种奇怪的感觉,最初难以用语言形容,不过慢慢在其他观众的反应上察觉到,并非我多想了。

  虽然这是部不折不扣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调子算不得大悲,可也决不轻松。但我耳边却时不时会传来微弱的笑声,并非电影本身有任何笑点,也非观众的观影态度不端正,而是其中许多角色口中直接说出的台词,完全颠覆了我们这2,30年来从香港电影里接收到的,对这个城市的认知。甚至可以这样说,用最抽离的角度看,《北角》是一部我们前多少年在大陆就一直能看到的反应中下层人民疾苦的电影,但恰恰因为它拍的是今时今日的香港,拍的是港人与陆客(或许该加部分二字)翻转的关系。香港人一直在叫苦,内地人一直端着架子。这种情节反复出现,于是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共鸣感和虚幻感。但也正因如此,让电影有了一种很特别的力量。

  《北角》有个别名叫《黄金岛》,用这三个字称呼香港一点也不过分。关于香港创造出的经济与文化之奇迹,不用再多费口舌赘述,珠三角诸沿海特区的当年顺利建设,顺利发展,自然都与它息息相关。所有怀揣着梦想南下的内地人,都是背着大包小包来到维多利亚港,希望能在这里淘到自己的金。香港影视中几十年前就出现了大量反映这些移民的故事,“表姐”“阿灿”这些带着各种复杂意味的称呼,也多少现出港人看这帮“穷亲戚”的心情。这倒也没什么,不是为了努力赚到大钱,谁来这个弹丸之地拥挤着打拼呢?《甜蜜蜜》里的马小军和李翘,也都是这样想。

  算来,《北角》里的阿敏跟他们一样,全在这样一拨人里,熙熙攘攘。

  20多年过去,他们也立住脚跟,算是成为了香港人。可是,从福建到北角,生活并没有因此灿烂多少。时过境迁,几次经济危机袭过,香港生活环境愈发艰难,反是大陆票子越印越值钱。财大气粗的豪客在这个购物天堂一掷千金,善于经营的人还可以抓住机会牟利,而对那些没有太多生活技能的人来说,逼仄的环境更显得恶劣。用片中人的话说,“香港有什么好的呀,在这里没有钱真的很辛苦”。而同时大量内地人却依然冲着“永久居港权,能拥有特区护照,享有终生免费医疗及九年免费教育,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免签证”这些东西,挺着肚子争取在香港滞留期产子。不知道是谁在讽刺谁。

  电影或因成本、话题等各方面限制,在剧情推进上并不显出如何强有力的压迫感。但剧本把握的细节真实,对白均是非常直白的生活情境对话,粤语国语交杂的家长里短让人并无隔阂。恐怕导演是索性放弃了强调戏剧化的企图,就用散点式来描绘一位中年女性乱糟糟的生活,再时刻加上一层宗教色彩,把节奏托得更稳当。黑场,亮场。开门,关门。生活一幕幕就是这样开启和落下。店铺经营失败,自身性格不适合做保险,前夫早已远走,追求者却有家室,小儿子有多动症,大儿子面临结婚,但女方要在内地买栋房子当聘礼。阿敏是一个好人,他身边也没什么坏人。但人就是会这样互相逼迫。过不去的坎,就是过不去。说实话,这些如此熟悉的困境,到最后居然隐约透出一点绝望的光。

  但阿敏终究是没有屈服的,她在天台上喝着啤酒继续喊着奋斗之类的话语,她不愿申请救济,她觉得有手有脚为什么要全港人来当债主。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在经过如此死去活来的折磨之后还能坚持,才显出了属于香港人自己的精神力量之可贵。息影多年的钟淑慧把这个愣愣的角色把握得很传神,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是她在KTV拒绝了追求,慌张地坐上出租后,从车窗里看着这个美丽的城市,表情又新奇又淡漠,好像那些霓虹从来都和她毫无关系一样。需多提一句的是,吴岱融在片中虽然戏份不重,但眼中的疲惫把一个中年富商那种真诚与无奈表现得相当得体。

  对比邱礼涛之前那部尖锐的《我不卖身我卖子宫》,《北角》的视角比较温和。它当然提出了一些质疑,并且从根本上突出了荒谬,但并没将涉及这个事件的各色人等过于脸谱化。中介自然是努力抽水,但也谈不上骗人,想让孩子变成香港人的那些父母,大多数总还是怀着美好愿望的普通人。而医院面对这种风口浪尖的行为,因目前依然没有相关法律,即便知道对方的身份目的,也并未刻意冷漠。电影始终就是淡淡地看着他们来去,乃至于在片中那对费尽各种辛劳,却一无所获的重庆夫妇身上,故事更倾注了最明显的"善报"的思路。从他们最终留下的那张纸条看,一切其实还有希望。没有了黄金,至少,岛还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