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树大根深》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树大根深》经典观后感集

2018-06-11 20: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树大根深》经典观后感集

  《树大根深》是一部由张太侑执导,张赫 / 韩石圭 / 申世京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树大根深》观后感(一):树大根深之李祹痛失广平

  嗯,把水竹挪到有太阳地方,一杯茉莉花茶迎着一缕阳光,少许的热气夹杂着茶香开始看《树大根深》, 20 集刚更新完毕,广平大君(世宗大王李祹的爱子)被害了,在一个轿子里面像是很安静的睡觉,李祹打开帘布的时候,会有怎么的悲伤,广平清秀儒雅,安静执着,在训民正音快出版的时候把命献给了父亲大义电视演到这里,确实让人心痛了,生离死别在电视里面是如此的真实,广平永远呆着在烟花灿烂般的年纪了,让人想不到衰老

  可以发明文字,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民族只有自己语言没有文字也是可悲的,在朝鲜只有两班才能使用汉字,庶民基本上是文盲,在儒学浸的朝鲜,而且是当时明朝的附属国家,违背大中华的思想,从文字的发明到使用都是被阻碍的,庶民没有文化两班才可以更加肆意的发挥贵族优势。这世界上什么可怕,有文化的流氓跟奴婢,有文化变得更加睿智,伴之而行的也有欲望的膨胀,加之是社会的不稳定,这是两班阶层狭隘的一种思考方式,治民远不如愚民来的方便。韩国的编剧真的是能编,连秘本郑基准倡导的都是宰相总裁制,看到 20 集,就不能用看正儿八经的历史来思想了,他们会一集一集的把你带进他们编的故事里面,一个线索一个线索的跟着他走,所有的事件没有啥靠谱不靠谱,跟着他走总有他要讲的故事,我是被彻底的忽悠进去了,也跟着思考王的民族大义,秘本的终极追求,王永远不是最强大的,强大的永远是一种有文字有语言的思想,所有的刀剑利器在一种信仰面前都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发明文字的功绩真的是太伟大了,就像是凤凰的涅槃,伴随着的永远是痛苦,而效果可能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不过几百年后李祹的头像能在现在 10000 的韩币上呆着,是对他的肯定,他也是千万后辈国人的一种精神偶像了。

  李祹只是失去了广平,失去了一份挚爱

  电视的政治斗争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但可以提升整个故事的品质趣味,有时候似懂非懂的一些政治理想才忽悠人,它可以让人疯狂跟死命的追随(如 咲梨,尹平 ),或许追随的人都模糊自己所谓的大义。电视人物如此,观影的我也如是。编这故事的人确实要较劲脑汁,我好几次是与无声处听到惊雷,从前面几集我一目了然真相真相大白,我还是像不知道真相那种来苦苦等候,果然不负所望,揭露的恰到好处。直到 20 集,郑基准突然把广平杀了,我还有些恍然,为何电视剧里面身份高贵最清秀的王子会死掉,剧情倒是残忍了,然后触动了自己的心弦,我最近不能看到生离死别,不能再接受任何残忍的故事。在人生中美好时光,他们遭遇离别,这是比悲伤本身更悲伤的事情,文字也苍白眼泪也无力。如果可以救广平,李祹可以放弃他毕生追求的大义吗?电视剧告诉我,他不会,李祹,其实有心可以掏的时候,就赶快掏心吧您内!

  20 集结束父母之爱如山,再没有比这更厚重的了,李祹痛苦的抽泣把剑放到 姜采允 脖子时,他已经是痛苦到失去心智演员表演很到位,那种痛是像是跳跃出来电视,分明把悲伤洒下来,我也痛苦的中招了,像是上次看《 49 日》的时候,一直守护在智贤身边的人是父母, 49 日的昏迷时间渡者让她去寻找三滴纯净的眼泪,所有的悲伤引出的都是悲伤跟阴谋亲情一直不曾离开半步,后面也有真的爱情现身。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跟重,会让生命更坚定。再次深深的敬仰重如泰山的父母之爱。

  又是胡乱唠叨的时间,为了解脱一点却越写越重,不是说每个人都有守护天使的吗!你应该在清新温暖空气存在,说要让我先离开这个世界你才能离开,所以最后请永远不要放开我的手。

  电视更新完了,这俩小时纪念完美的广平大君跟厚重的父爱

  《树大根深》观后感(二):源远流长之六 密本现世 主文版

  树大根深 源远流长

  第六篇 密本现世

  景福宫秘苑之内,铸字所已被点燃,只听得一声爆裂巨响火光冲天,而在火光中却有一人将浑身凉水浇透,披着席子闯入火场,又抱着一女子跑了出来,原来此人正是兼司仆姜采允,此时火光映照之下,姜采允却使劲摇晃着还在昏厥的女子,放声大喊:

  -说!说!他到底是谁,谁?!

  一声喊还唤不醒她,于是他继续大叫,继续摇晃,可是已经昏厥的人给这么用力摇晃就能醒过来了么,他的行为离谱,引起了众人担心,首先宫女们就看不过去,赶紧来拉人,可是拉不开,喊人的人就像疯了一样,被喊的人就像昏了一样,在一边看着的无恤简直惊诧到了无以复加地步,因为此时他已经完全能够确认姜采允就是当年对世宗大王怀有刻骨仇恨的德福的事实。这样一来,局势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姜采允对于王上的暗杀计划从刚开始的王在明,姜在暗,转变为姜在明,王在暗,因为朝鲜第一剑无恤就如看炮弹一样紧盯着他,不但打算暗地里解决他,还要告诉王上。可是这情形又因为世宗大王的好奇之心,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原本无恤还在等着属下将姜采允带来,岂料属下却慌忙来报,大王已经将姜采允找去问话,无恤这才急忙赶到偏殿。此时的剧情又给观众来了个大喘气,在大王询问之前,姜采允已经将武器藏在了宫外的屋瓦之下,因此根本不要紧,而在大王询问的时候,姜采允虽然得到允许,站起来演示暗杀者的相关行动的时候,又有无恤赶来阻止,于是问话这才草草结束。可是世宗大王听到无恤的这番话就不能不吃惊了,难道当年他作为君上所搭救的第一位子民真的没有死,还活到了现在,就站在他的面前,理由是什么,已经很清楚了。当年还是刚继位君主的他,就亲眼在屋外见识年少时候的德福揪住军士衣领,要讨还血债的狠劲头,如今,姜采允说要破案后讨赏御酒的情形还在眼前,不就是为了杀死王上所做的对策么。

  可是,就如当年一样,世宗大王仍然不肯杀死他所拯救的第一位朝鲜子民德福,不,应该称呼他为兼司仆姜采允,就连无恤提出的要用宫女咲梨来引诱姜采允的计划,也不能被大王采纳,反而态度激烈地阻止无恤,其实他暴怒地阻止无恤是因为爱惜这两位年轻人珍惜与他们之间的缘分,不愿意伤害他们所致。原来,不管是多年之前还是多年之后,世宗大王就仍然是那个善良爱读书又爱惜臣民的君主,时间随着世宗大王的回忆视线回到了当年——

  那时候,被沈妃搭救入宫的丹儿哪怕站在路边也要对大王扔石头,她含着泪,怒视着这样的大王,哪怕身边的内禁卫大声叱骂,大王也不介意,还耐心地问她到底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当然不能由年幼的丹儿来回答,只能由她真正的主人沈妃来回答,因为因为那晚恐怖的遭遇,丹儿已经不能说话了,只能由她的主人沈妃逐一诉说离恨,大王自然是羞愧到无地自容夫妻同心,他当然明白妻子沈氏搭救这个在她娘家唯一存活下来的奴婢是为了什么。重情义又痛恨暴政的沈妃,是要用丹儿在宫内的存在时刻提醒大王:要努力成为明君,不要再让惨剧重演。所以,除了那晚在茅屋里发誓要讨还血债的孩子,世宗大王又见到了一双仇恨的眼睛,可是他流着眼泪诚心诚意的道歉,却慢慢浇灭了丹儿眼睛里复仇的火焰

  在现实世界里,大王特地来见已经成人的丹儿,也在深思,也在流泪,可是长大了的丹儿,现在已经被称作为宫女咲梨,却还是如同小时候一样流着泪,只是她不能说话,只能笔谈,她写了一张又一张的字条,只是为了宽慰大王,说他没有过错,可是激动的大王却不肯原谅他自己,非要说自己作为君上,就有责任照顾百姓,就有义务承担责任。剧情发展到王上的感情起伏如此强烈,再一次展示了韩石圭作为资深影人的精湛演技,哪怕微笑之后瞬间怒吼,哪怕怒吼之后无助地流泪,他也做得生动自然,合情合理。或者,韩石圭的演技路数与全度妍的风格有些类似,看似简单自然,其实不然,想要模仿是难上加难,因为要体会当时主人公所处的心态,非要进入角色内心世界不可,这样深厚功底理解力,又岂是简单模仿可以办到,非要演个一二十年,然后慢慢才能开了窍,发现眼前的人与事已经不一样了。

  话题回到剧情中,别看丹儿对现在的王上采取的是宽容的态度,她对待小时候和现在一样都爱慕想念的德福,态度可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在没见到长大的德福之前,她还是做恶梦,会梦到小时候的德福使劲摇晃着她,大声质问她为什么没有念出字条上的话,害得大家都受害了。原来,咲梨也如同姜采允一样,心里还住着当年那个可爱的丹儿,她没有一天忘记过当年的事,她还是等着她所爱的德福来接她离开。

  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小细节:咲梨醒来之后,咲梨还是拿出当年做给德福的那个福袋,可是看福袋的衬布和所绣的福字,根本不是如同伴所说的重做的那个,应该是在铸字所的那晚,面具男子所拿出的那只,也就是当年郑道光所取走交给尹某要取回密本之元箴言的那一只福袋。

  在咲梨见到长大了德福之后,因为两人都不知情,所以审问也就在对抗中度过。两人都怒视着对方气场相近实力相当,姜采允对付这样机智的女子,根本就毫无办法。咲梨虽然努力回答了每个问题,还狠狠回敬了姜采允的无礼之处,又当面演示了自己过目不忘学习能力,但还是不能被姜采允所理解,直到广平大君前来作证,这才将咲梨领了回去,也让姜采允碰了个软钉子。不过,此后发生的事情可就全在王上的意料之外了。就在贾里温验尸的时候,发现了被害人尹必学士口中所含的活字模块,分别是:

  丨口 亡 己

  这四个汉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姜采允不明白,请来说文解字的两班儒生也不明白,可是他请来说文解字的人却把这个消息传到了泮村的四面八方。可见,这也是剧情的一个特意安排,姜采允是故意喊来了这样的人,意在传播此事,为的是知情人能够知晓此事。可是他不能确定是,最明白这件事的是世宗大王,而尹必学士想要传达给的人也是世宗大王本人。可见,这是个刻意的打草惊蛇之举,如果说这个行为是故意的,那么此后姜采允带人大摇大摆地来到集贤殿提出给学士们查看身体,更是刻意为之。他是故意被大学士崔万里赶出了们,惹得学士们面面相觑,而后世宗大王在贾里温刻意的回报之下,也了解到姜采允查案的进度,更是担心。可是,这打草惊蛇的计划,进行了就是进行了,根本停不下来。大王越发察觉姜采允的实力和智慧,就越发感到担心,原来在漫长岁月里,德福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报仇。

  正当姜采允和同伴躲在暗处,观察进出人等,来确认王上和集贤殿众人的行踪,却有人慌慌张张地跑来报信,说是两位被害人的尸身被转移走了。姜采允这才傻了眼,观察不下去了,到了检验所一看,抓狂的不仅是兼司仆的大人们,还有持刀而来的老臣赵末生。看到众人如同热锅上蚂蚁样子,谋划很久的姜采允那可真是无语啊。那么,尸身怎么会不见了?就连一向以嗅觉盖过明朝东厂锦衣卫的老臣赵末生都没能赶在前头,到底是谁搬走了尸体?这个其实也不难猜到,看看集贤殿的学士当中最好奇的是谁就知道了,不用猜,当然是成三问和朴彭年。

  看,这郊外茅草屋里的验尸者不是成三问、朴彭年,那还能是谁。见状叹气,看这二位大儒在年轻时候都这么鬼马,四处惹事,藐视规则,无惧生死,还有着特别强烈的好奇心,这在朝鲜国里,若是不遇到仁慈宽厚又惜才的君主世宗大王,那可是死路一条啊。也无怪乎他们日后会成为死六臣中的一员,不但自身受戳,就连父母家人都无法幸免,朴彭年仅留下一位嫡出孙儿,而成三问则是全家被害,大王派遣臣子去成家旧宅查看的时候,看到的只有宅内所存的成三问的妻子、儿子剧中所提到的成三问的父亲成胜大人的坟。

  …………

  话题回到剧情中,因为在尸身周围仔细查看,发现了相同标记,年轻的集贤殿学士成三问和朴彭年终于确认了死去的两位也是大王所领导组织中的人,并且组织中的研发计划中,还有他俩不知道的事,或者,成三问和朴彭年也有可能是密本屠杀的名单上的一人。剧情发展到了这里,看似人物众多,案情复杂各色人等目的都各不相同,可是大方向上并没有混乱,或者说,这就是编剧群们的妙笔所在,每一个人看似都有自己的立场,可是,朝向却都只朝向两个方面和一个模糊地带

  ·以世宗大王为首的研发派,除了王之外,还有王上的第六子广平大君,集贤殿学士以及被害学士和官员。研发派为的是振兴朝鲜的文化,并且领受了世宗大王的旨意,要为了这一目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研发派的人是受到大王信任并且宠爱的臣子,绝对地忠于世宗大王。

  ·以郑基准为首的复仇屠戮派,除了郑氏家族的成员之外,还包括成均馆泮村的女首领,尹氏家族成员,以及混入宫内集贤殿的诸位内应。

  复仇一派的人们切齿仇恨李氏王族的人们,他们针对的主要目标就是如今的王上世宗李祹,当然还有务必毁掉李祹暗地里实施的那些个文化振兴的计划。计划是由人来执行的,若要彻底毁掉计划,当然要干掉实施计划的人。于是,与集贤殿相关的人们,与计划相关的各色人等就是这样被害致死,而且死状都十分凄惨。

  ·灰色地带的人物包括姜采允(德福)、宫女咲梨、看似普通,实则不凡的泮村屠户贾里温以及姜彩允身边的那些兼司仆各色人等。

  特别备注:朝鲜朝廷重臣赵末生,李慎迹等人不能对研发有帮助,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有时帮忙,有时捣乱,也与当年太宗大王的暴政有各种联系,只能算作灰色人物。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出于灰色地带的兼司仆姜采允(儿时德福)、宫女咲梨(儿时丹儿)虽然自小就两情相悦,此时却尚未相认,可是这对相见不相识的情侣手中却各自握有对揭开案件谜题最根本的两样东西,姜采允当年因为瞎打误撞,将沈温帮助代写的生父石三之遗书与密本之元的箴言调换,因此他手中握有密本第一代大儒郑道传所写的密本本元之书,这个本元之书对密本来说,至关重要,可以交换密本的一切,而在铸字所那一晚的大火中,当年姜采允无意中被调换了的福袋又回到了咲梨手中,福袋中当然装有由沈温代写的石三遗书,这封遗书也可以要走姜采允的一切。如此看来,对剧中人们而言最重要的东西,是守护他们生存意义的东西,无论是何人所写,无论是何人留存,只要能够证明他们生存的意义,就是有价值的东西。

  本剧已经播放到了第六集,出现了众多熟人,当然,这就是华语世界的观众所熟知的各位酱油帝,除了扮演年轻时的世宗大王的酱油哥哥宋仲基之外,还有扮演绝对忠于密本的泮村女首领的中年酱油女王宋教授。看来,编剧群的人缘儿就是好,熟面孔的演员是特地来给编剧和制作社助阵的,理由比较复杂,有人是喜欢打个酱油帮个忙,有人是因为时间来不及还要忙别的戏,可是觉得很有意义,哪怕是个小角色几句台词也来帮忙凑趣,当然,就是因为这些出色的助演,才提高了本片的可看性和认知度。

  话题回到剧情中,在密本的密室之内,郑基准拼出了谚文的密本二字,本是个读书人的他竟然暴跳如雷,根本无法平静下来;而在景福宫内,世宗大王在自己的御书房里,当着臣下郑麟趾的面,也用谚文拼出了密本二字,也惊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郑基准暴跳如雷,是因为他知道实情已经暴露,无法在王上面前做任何掩饰;而世宗大王认为不可能,惊惧不已则是因为当年他的父亲太宗李芳远所说的竟然都是实情,郑基准和密本果然都是祸根,是不能不除的祸根;因为当年心软,认为是人才而不除,还要保护起来,结果成了如今执行文化振兴之策的屠戮之刀,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根除,祸延了集贤殿的众位学士和帮助大王做事的臣下,害得臣下冤死,相继丢了性命。郑基准在暴露之后会如何应对,世宗大王又会如何给出除去密本的对策,且看下篇分解。

  《树大根深》观后感(三):韩国历史剧,新奇与历史并存

  对于韩剧映像一直就觉得,

  偶像剧无聊,历史剧分为

  戏说,和基本合格两种

  直到此剧出现,我才觉得韩国历史剧并非那么永远如此

  音乐9分

  服装7分

  摄影9分

  编剧7.5分

  此剧剧情紧凑,扣人心弦,主要人物李陶非常完美,演员来是换人时候不喜欢,但是没过多久就觉得他演的真的不错,男主表现的过了,女主不说话时候很美,后来开口说话了,反倒觉得没了缺憾美,遗憾

  韩剧细腻刻画自然不必多说,韩剧电视产业也的确有吸引人之处,无论摄影,服装,音乐,海报,剧本,是大陆历史剧无法比的,虽然中国以历史剧为傲而且中国历史和历史名人数不胜数,没有哪个民族可以与之相比,可是中国近几年历史剧大都有帝王轮流转的感觉,

  而小人物却是没有发言权的,早年东周列国志开片,褒似诡异的笑容,拉开了这个电视剧的基调,千秋万代,不过飞灰湮灭,而如今小人物的历史剧真是少见了。

  央视热播汉武大帝,在我看来不及陈家林汉武帝,里面汉武帝聪明,狡猾,多疑,剧本台词也写的有深度,汉武大帝颇有借鉴之嫌疑,

  中国以历史为傲,也受历史之累,韩国历史,李朝500年,几乎没有变化,高丽历史剧简直胡说,历史匮乏,也难为编剧们不得不把小人物当做立足点了,

  只能说,中国历史长,多,但是编剧们并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韩国人爱国热情洋溢,就算没有历史也会去发掘。

  本剧历史人物李陶,乃是顶顶有名世宗大王,韩国钱币1万元上的头像,以及以他名字命名的舰船,如今韩国文字也与他有密切关系,编剧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君主,臣子和百姓的关系,贯穿新儒家的思想,孟子曾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最轻,不得不说,体裁立意新颖

  公元1644年,崇祯吊死于万寿山树上,据说死后留下诸臣误我的话,此前60多年,中国历史走到了一个岔口,东林党与腌党,清流之争,也许朱元璋当年把孟子这句话删去时候,(明朝的孟子一书删了很多,而且朱元璋对孟子也不待见)根本没有想到,王朝历史档争不断,人民无力发出自己力量,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下,异族趁虚而入,或者也是天意吧

  有意思是,朱元璋与李远颇为相似地方在于,两人都相信君主权力应该是唯一的,

  李芳远更是与朱棣见过面,双方印象都不错。

  李芳远通过两次王子之乱,后为朝鲜国王,制定了贱妾生子永为贱籍,一不不小心造就了李朝四大妖女。

  最后说一句,年轻世宗的那个算术题,中国古代称之为河图,洛书,纵横图,幻方

  南宋时期杨辉在 《续古摘奇算经 》介绍了这种方法:只要将九个自然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递增次序斜排,然后把上、下两数对调,左、右两数也对调;最后再把中部四数各向外面挺出,幻方就出现了。

  还有剧中几个傻缺明朝人,不说也罢

  《树大根深》观后感(四):源远流长之三 无本之木 主文版

  树大根深 源远流长

  第三篇 无本之木

  入夜,景福宫内因为退位上王太宗李芳远的召集而杀声震天,讲武场内忠于太宗的军士们正在演练,旌旗挥舞,韩风猎猎,在上王太宗的眼里,他们才是他最重要的人与事。天下万事万物,唯有抓牢手中所拥有的东西才是正办。此时此刻,对于太宗李芳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王权,要让全州李氏在朝鲜之王的宝座上千秋万代继承下去,那么此前所做的一切才有了意义。哪怕自己罹患重病,将要无力面对朝政国是,哪怕自己亲自选定的继位者世宗李祹如此不听教导,他也要在没有病倒之前,全力导正儿子的错误举动,而在眼下,导正的做法就直接反映为在儿子李祹面前舞刀弄剑。就这样,推开讲武场的大门,年轻的君主李祹看到的就是这番情景。

  剧情发展到这里,已经演变为父亲太宗和儿子世宗为王权相互角力的态势,并且在这一情况之下,太宗李芳远作为父亲是占尽优势的,他拥有宫内所有的兵力以及人员部署,哪怕主上李祹有任何需要,只要他努努嘴,说不行,自己要用,就连一个至密尚宫都不会给他留下,更何况是被他改称为内上直的内禁卫。而他在主上面前依然挥动大旗,号令军士射箭,也就是这个意思:

  你小子都还不知道自己是谁,就敢在老爸我面前号令侍卫吗,告诉你,老爸我的人可比你的人有用多了!你有的也就是你那玉玺,御刀、乌梅牌啥的,可是这些个东西若是没有了王权的支撑,不就是个废物么,老爸我夺了王权之后,还可以自己再造。

  其实太宗的意思很清楚,从道理上看也没问题,说白了,世宗拿来的这些个家什若是没有了王权的支撑,就只是一堆垃圾,只有赋予了他们以王家威信,他们才能成为王的信物。就在观众擦冷汗,暗地里担心李祹要怎么做的时候,他竟然毫无惧色地迎着箭雨走上前去。哪怕就是这样,太宗李芳远也气不过,喝令手下人继续射箭,可是这时候军士为首者犹豫了,哪怕是上王殿下的人,也不能对着如今的大王射箭啊。于是李芳远自己夺过令旗继续挥舞,走上前来的世宗就是这样慢慢走到父亲太宗李芳远的跟前。猜猜他会怎么做?

  猜不着。这世上最难测的就是君主之心,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放在李芳远和李祹父子这里,还真不假。和父亲当面兵戎相见的李祹,竟然跪地求饶,就如同他的侍卫无恤恳求他的那样,他就当着众军士的面,跪地求饶,请父亲原谅,从孝悌忠义说到礼义廉耻,这话在任何人听来都是非常诚恳的道歉和为人子对父亲的求饶。可是,细听之下也不对啊,如果是害怕到求饶,能迎着那样的箭雨,面不改色地上前来进言吗,哪怕是求饶,光是这么进来就够难为的了。

  谁都知道太宗大王为了王权是六亲不认,他不会因为是自己儿子就手软不办,看看之前他的嫡长子让宁大君和嫡次子孝宁大君的遭遇就知道太宗治人是多么厉害,为了退出王位的争夺,让宁大君装疯卖傻,让父亲有了剥夺继承权的理由,孝宁大君则更彻底,干脆出家去了,这样一来,嫡子之中就只有幼子李祹一人有了继承权。可是此前,已故的太宗正室闵妃最大的愿望就是让长子继承王位,不的不说,闵妃的愿望落了空,在丈夫太宗李芳远的安排下落了空,而今太宗要办这样的儿子,简直是一句话的事。不过,李祹还是跪地求了饶,而且说话竟然滴水不漏。也可以认为他的话有纹有路,根本不像是害怕到了极致来求饶的人。既然旁人都能知道李祹不害怕,那么从小就关注他成长的父亲李芳远自然比其他人都清楚,所以他也只是眯着眼不慌不忙地说:

  -你的话从忠孝义理开始,什么都说到了,就是缺了一样~

  说罢走下宝座,走到儿子跟前,父子俩又是一番对话——

  -你的话里,忠、孝、义、理都有了,可就是,就是没有诚意。

  看,太宗也不傻,他知道儿子来这里求饶是为了演戏,而他也干脆陪着一起演,到了关键时刻才专门来到跟前,戳穿儿子的表演。可是,年轻的君主不惧反笑,也悄悄凑近父亲,轻轻地说:

  -父王虽有病在身,但神智如此清楚,判断事理这么明晰,小子深感欣慰。

  叹气,这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也只能说,李芳远没白教儿子,到底还是把他给教明白了。太宗李芳远的意思很清楚——

  你小子哪里是来求饶道歉的,你分明就是在演戏嘛。

  可是世宗李祹的意思更厉害——

  老爸啊,我知道你的苦心,不就是怕你病了之后,帮不到我了么;当众打了你的脸,是我不对,那我就还你一次,你不就是恨我没给你面子嘛,得,这次我就给补上吧。儿子去向老子道歉,能丢什么脸啊,一笔也写不出两个“李”字。趁着能下台阶的时候,你就下吧,要是没有了台阶,你想下也没得下了。到了这会儿,你不就只能指望我一个人了嘛。

  当然,李芳远虽然人老又生病,可是没糊涂,他肯定听明白了,于是父子俩博弈一番,各自都得到了想要的结果,李芳远终于在众人面前扳回了一局,要了面子,可是里子却照例给了儿子李祹。而李祹终于借着自己当众磕头求饶,将父亲看重的军国大事继续交予父亲处理,平息了这一场宫廷风波,还从父亲李芳远处得到了日后兴盛李氏王朝的准话:建立集贤殿。就如父子俩各自的内心独白所说,对于对方的要求,他们都不以为然。世宗李祹不以为然是他明白父亲不会了解集贤殿给日后的统治带来的巨大影响力,而太宗不以为然是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武力的力量,认为儿子哪怕再读书再倒腾,也不会有什么实际意义。那么,日后的发展究竟会怎样?这是本集剧情给出的后两个看点,当然要先按照顺序从本源说起,这次风波之后,李祹开始对父亲太宗的势力有了忌惮之心,开始派人严密监控父亲所属臣子的行踪。而太宗除去当今主上身边要收回王权的臣子之后,最不放心的人与事竟然不在朝,而在野,这不能不让人惊异。然而,剧情通过太宗的回忆,讲述了夺位前后的一段往事,这才让观众了解了前因后果。

  在太宗李芳远的记忆里,郑道传虽然人已死去,可是他的追随者甚众,就在追查他的家族行踪的时候,竟然意外在郑宅发现了地下石洞,在洞中石壁之上还有石刻的铭文,说明了郑道传的意念。在黑暗的石洞内,李芳远命赵末生读出石刻上的字,可是赵末生读了几句之后,竟然不敢继续念下去,可见郑道传为人之狂放,政见之凶逆。其实,剧情就是以太宗的记忆,说明了日后在世宗时代疯狂进行暗杀,阻止文化进步的密本之元的源起。郑道传是在经文中极度藐视了王权的力量,认为王仅是朝鲜可有可无之花,而儒生所积聚的力量,才是朝鲜赖以生存的基石,他号召儒生们为成为朝鲜的基石而努力,还反复强调要将能为国尽忠,能举事之人选作相臣。这是何意?

  这就是在【成均馆绯闻】中李先峻之父左相李大人对儿子李先峻所说的那一番话的本意所在,李大人当时谆谆告诫儿子说:朝鲜不是王的国家,而是士大夫的国家,王在国之危难之事,无法为国效力,更无法为国尽忠,有的只是逃跑和躲避,而安抚民众,解救国家危难的都是士大夫,李氏家门能在百年政坛风云中屹立不倒,靠的就是儒生的智慧和权利,切不可上了王花言巧语所设下的圈套。李大人这一番话的意思就来源于此。郑道传也在铭文中表示,朝鲜的根本并非是王,而是士大夫,若是譬喻来论,王仅是树上之花,而士大夫才是树之根本,士大夫权利的顶端乃是国相,不论王权如何更替,只要士大夫还在,只要有力量拯救国家的士大夫还在,国家就不可能败亡。

  从这一番说辞来看,已经彻底地表明了古代朝鲜两种互相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权利共同体:君王专权与儒生集权的关系。郑道传是朝鲜开国之初儒生们的精神领袖,他能够做出这样的号召,本身就已经说明了情况的不寻常。将意图集权统治的王者架空,并将权利赋予有实力有能力治理国家的人,就是郑道传所倡导的大义所在。可是作为意图专权统治的李芳远来说,他不可能容忍这样的人存在,郑道传和他所倡导理念的存在对他所希望建立的王国来说,本身就是个很大的威胁。可是,若不保存郑道传所建立的政体,整个李氏王朝的体制又会濒临崩溃,因此他只能采用折衷的办法,干掉郑道传,留下他所倡导的体制,将其化为己用。

  而在另一面,就如同世宗李祹的记忆所展现的那样,在他还是王子,无力做任何事的时候,他的确愧对过他认识的一个人:郑基准,这就是世宗房内的木匣里所放文章的撰写者。因为李朝时代的纪年不按公元来计算,都是按照我国传统的天干地支来标识,因此乙亥年应是太宗继位后的第八年举行的大科,从考场当时的情况来看,应是大王带王子们来监督的亲临试。亲临试上,不仅有太宗李芳远,还有他嫡出的三位王子,从左到右来看,分明是:长子让宁大君、次子孝宁大君和幼子忠宁大君。坐在最边上观看考试的孩子也看到了坐在最边上参加考试的孩子,碰巧他们年纪相仿,目光自然容易相遇。

  在李祹的记忆里,年少的郑基准少年轻狂,书生意气,不但以大儒郑道传后代之名参加了科举,还在试卷上挥斥方遒,大骂李芳远的国策之乱,也以伯父郑道传的治世之策为策,最麻烦的是,他还做到了第一个交卷。此前,爱好历史剧的观众肯定已经在青春历史剧【成均馆绯闻】中见识了李朝时代历代大王对于亲临试的重视,对于第一位交卷考生的重视,郑基准是首位交卷,自然引人注目,而跟随他来到文庙内祭拜的人就是年少的王子李祹。年少时候的李祹只是好奇,看到郑基准给先贤牌位上香,这才发问,可是郑基准的回答却让对父亲崇敬惧怕的他,第一次为父亲李芳远感到了羞耻。

  事实正如郑基准所表述的那样,李芳远利用了郑道传的治国之道,虽然罗织罪名将郑道传家族及其追随者灭杀,但却依然沿用了郑道传留下的法度,哪怕毁灭了一位大儒,还要继续可耻的利用他所推崇的制度,并将之弱化,留为己用,这的确是一种盗窃行为。而年少的李祹因为羞耻感和对父亲的维护最终被言语所激,恼羞成怒地揍了郑基准一拳,不是因为他不认错,而是因为他很爱父亲,也不愿意被如此言之凿凿的责难所羞辱。之后的情形都在郑基准的意料之中,李芳远和臣下在阅卷时,已经发现了郑基准的妄言,急忙派人去追,追不到人就派兵去追,而郑基准的父亲郑氏早就在来人的提醒之下离开,可是书院里的书生和奴婢下人们可就遭了殃。

  在众人被军士痛打,惨叫连连,赵末生又带人砍杀知情者的时候,年少的李祹和郑基准都躲在树丛中偷眼观看,郑基准第一次要上前,是被李祹拉住,第二次要上前,李祹却拉他不住,是他自己要上前成全自己的大义。岂料就在军士对郑基准连敲带打的时候,忽有武士前来,竟然是百发百中的弓箭手,郑基准就这样被自己的父亲拉上了马,然而他哪怕上马之后,也要用满是鲜血之口继续用口型对李祹说:你什么也办不到。到了这里,观众才能明白年轻的君主李祹为何会对乱局之下逃离的少年如此维护,他是因为自己内疚的心,而救下了沈家的奴婢德福。就在之前,王族李氏父子的回忆,其实仅是个引子,带出了当下郑氏家门的人们为重建密本所付出的努力。

  而在当下纠结的剧情中,又一次把众人角力之处摆在了成均馆所属的泮村,主人公除了郑氏父子之外,不消说还是那位泮村的女性首领。因为上王殿下李芳远的忌惮,赵末生率领义禁府的卫士,便衣潜入泮村意图射杀郑氏父子;因为主上殿下的恳求,侍卫无恤换夜行衣来到泮村,为的是搭救郑氏父子;为了逃脱泮村人紧闭的惩处,黑屋内德福竟然踢下了火把,为的是逃跑,结果借口起火逃出门去的德福,竟然瞎打误撞,撞破了赵末生率众打算暗害郑氏父子的阴谋。王权以权位为本,若是没有了权位,王也就成了虚空,密本以郑道传的本元为本,若是没有了本元,也就成了无本之木,一时之间,在成均馆所属泮村的密林之中,多人四种势力的角逐,将两代君主争夺密本之元并拿捕郑氏父子的暗中角力升华到了顶峰,预知详情如何,敬请关注下篇。

  《树大根深》观后感(五):源远流长之九 疑问重重 主文版

  树大根深 源远流长

  第九篇 疑问重重

  当景福宫内院之中,颇有威仪却又无比的困惑的世宗大王终于明了的时候,他也得到了自己的答案,只是含笑对跪地回话的兼司仆姜采允说:

  -你,继续走自己的路吧!

  说罢转身离开,这就预示着这位聪慧过人又有包容心的君主,还是决心要做出自己所期待的大事——造字。在这一晚,所有的事都动了起来,就如咲梨给大王回话的纸条上所写,每个人与每件事都必须各归其份,实际上,世宗大王也确实是在安排着应该各归其份的事。首先归分的事,当然是对姜采允的安排,大王听取了他替父报仇的决心之后,反而体谅了他的心情,并且决意将查案的重任继续压给他,担子越压越重了,这一次姜采允得到的是本案的重要线索:郑基准的搜捕日志,当姜采允翻看的时候,观众才能确认,这正是赵末生递交给王上的那一本。这是当年上王李芳远所托付的重任,由赵末生呈交给了现任大王,又由现任大王转交给了当年事件的见证人,如今查案的负责人姜采允,不能不说是一个最妙的部署。其实不是王命妙,而是编剧的安排妙,若是没有这样的安排,姜采允如何能够见证整件造字大事的最终结果。

  另一件各归其分的事,当然就是造字的重责大任。正当郑麟趾受命去找成三问与朴彭年二人的时候,他看到的却是二人正在解句子,解的就是尹必学士打算烧掉的那句话的残片:

  君那弥欲

  而王命的召唤终于让这二位好奇状元学士见识到了究竟什么才是君那弥欲,原来不仅是:君那弥欲,而是:君那弥欲戍,就是:

  君 那 弥 欲 戍

  这是朝鲜语的五种发音,在当年那个玩方阵的书房内,如今存放的却是朝鲜语中最为重要的文字的造字资料。或者说,这里是个宝库,忠实地见证了世宗大王从懦弱逃避的少年成长为有担待的文治君主的全过程,而今,见证者又包括了将要成为大儒的两位好奇状元学士成三问与朴彭年。

  当成三问目瞪口呆,当成三问激愤责问,当成三问惊到坐地之时,他其实已经与挚友朴彭年踏上了一条文化创兴之路,这是一条不归路,他们就这样承担下了死去的同伴留下的责任与资料,将要开始更为艰难的成字工作。当然,对于他们来说,是至大至难的挑战,对于朝鲜国来说,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险路。

  先按下成三问的震惊与回绝不表,来看兼司仆姜采允的打算。看到搜捕日志,作为德福的记忆复苏,他甚至扒开泥地,找出了当年那一晚拿走的密本之书。原来,让大王和众臣如此头痛的密本之本元之书竟然在他的手中,此时的他这才能确定当年的那一晚在泮村,自己到底是抢了谁的马,拿走了谁的包袱。当然,姜采允与同伴一起搬家到了泮村,要打招呼的还是女首领和贾里温。因为对于往事的回忆,又因为郑氏搜查日志的确认,姜采允甚至已经可以确定泮村的女首领与此事有着不可摆脱的密切联系,他注视女首领的奇怪目光,肯定也被那位察觉到了,所以,还是如同当年一样,女首领依然还是威严地问话,只是姜采允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孩子德福,而是爱摆威风的兼司仆姜采允了。来到泮村,姜采允是要顺着当年的线索查探,或者说,作为当年泮村大乱斗事件的见证者,姜采允的存在是本案的最重要线索。

  深思良久的当然不仅是姜采允,还有内人咲梨。当咲梨在内室之中,回想过往的岁月里德福使劲揪住她的衣领,怪她不识字,这才念错了信件,害惨了大家的时候,又掏出了福袋,看着看着就流下泪来,内心还在默念自己对不起哥哥,要为自己给哥哥偿还罪责,看到这里,大部分的观众甚至可以肯定咲梨对待姜采允似乎有种故人的熟悉感。究竟是否能够确认咲梨确认姜采允就是当年的德福,却还有待认定。咲梨到底把谁当作是了德福?

  不等观众为咲梨同情更久的时间,另一边已经出事了。据传,集贤殿的那位,被世宗大王点名去查核田税的学士打了短,在他为难恐惧之下,提到的却是遭人胁迫。当然,沈种树的疑问是显而易见的,密本怎么会有连他都不知道的夜袭,难道是女首领自行下令,从女首领面沉似水的情形来看,她显然很不高兴沈某做出这样的提问,也就是说,密本做这种夜袭的可能性也很小。那么,这一位举发者到底想要干什么?

  观众只看到热心于查案的赵末生盯着那把弯刀,思虑良久,马上要人拿来生醋,当然,属下的提问是代替观众提问,观众能看到的只是刀在生醋之下变绿,而姜采允听到同伴叙述,一口说出猪血的话,才算真正回答了疑问:

  赵末生怀疑的不是刀,而是刀的主人。究竟是什么人,才会有这样的刀?当然只有使用这种刀具的屠户,而往宫内送肉,甚至是泮村接触这类刀具的人,也只有贾里温。

  可是不对劲,赵末生到底想要干什么?他肯定已经看出了那位集贤殿学士的闪烁其词和躲闪鬼祟,却诡异地开始了诱供。还有,那把刀,疑点也太多了,虽然可以确认是屠户贾里温的刀,但是,正如,贾里温所说,有谁去夜袭别人会傻到带去自己的标志性器物吗?屠户夜袭学士就特地带去肉铺的弯刀?除非他真的想要自杀。但是情势逼人,哪怕这时候逃命的性质的确属于畏罪潜逃,贾里温也不得不跑,一个贱民出身的屠户,如何能够为自己说的清楚。从最初逃走的情况来看,他的确是躲藏得法。

  贾里温放心的太早了,他躲开了那么多义禁府的官兵,绝对没有想到,逮住他的人居然是他刚才见过面,共享过酒食的兼司仆姜采允。

  平心而论,姜采允抓住贾里温,并不是想要将他拿捕归案,他只是想要找到自己所想要知道的答案而已。可是他那一贯不要命的姿态已经泄露了他内心的焦急和不安,这一点,明眼人贾里温不是看不出来。可是贾里温所说的贱民性命不值钱的话,肯定准确命中了姜采允的心事,因为就在他愣神的瞬间,往事如同潮水一般用来,当年的义禁府大牢内,他的父辈和亲友们也是这样说着类似的话——

  -我们的命连个蝇屎都不如!

  而今,就在兼司仆姜采允的面前,还是一样悲伤地说着同样的话的屠夫贾里温还是如同当年沈家的仆从们一样,就在他眼前被活活打昏,又如同当年一样,被义禁府军士拖走……而在另一面,打算召来贾里温继续研究声韵的世宗大王也听说了贾里温被拖走的消息,大为震惊。

  观赏悬疑剧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因为未知,所以期待。悬疑剧的答案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新奇可言,让人们兴奋期待的是追寻答案的过程,热爱悬疑剧的人们会相守追寻答案的过程,这才是最让观众着迷之处。

  其实本集的剧情里并没有提到太多的东西,却给出了那么多毫无头绪的线索,到底谁才是郑基准,是那个赖皮的两班吗,是贾里温肉铺里的那个可怕助手吗,甚至就可能是贾里温本人?对照当年郑基准以本元之态对还是进士的李慎迹大人所说的那句话:

  -大隐隐于市

  也许,郑基准就藏身在国学成均馆的所在地泮村,他或者就是泮村里生活着的某个人。可是,答案距离揭晓已经不远了,因为沈种树即将见到他所期待见到的本元郑基准少爷。

  身为人子的复仇之心究竟会坚定到怎样的程度?

  身为君主的包容之心究竟能够包容到何处?

  身为臣下的毁灭之心究竟能够可怕到何种地步?

  明晚同一时间请继续关注树大根深下篇,以身负国仇家恨的兼司仆姜采允的视野,继续见证世宗大王轰轰烈烈的造字人生

  《树大根深》观后感(六):源远流长之十七 恶缘聚首 主文版

  树大根深 源远流长

  第十七篇 恶缘聚首

  当踌躇满志的王笑着走向殿阁,当各怀心事的两位领相不慌不忙走向殿前,想要面见王上,完成交易,可是另一面茅屋中顿悟朝鲜文字力量的儒生之王郑基准岂能容忍他的老对手做成这件大事。郑基准要控制的仅是王上,甚至干掉王上的人选,也是听之任之的姜采允,可是在他看来,李祹比他更狠,想要动摇想要毁灭的竟然是朝鲜整个士大夫的阶层,如此一来,密本岂能再有容身之处。所以,在密本的干预之下,宫内关系网终于被动用,李慎迹终被通知:绝不能与王上完成交易;所有依附于密本的官员都被告知:不能同意文字颁布。

  没有错,士大夫阶层能够领导古代朝鲜最有智慧的人,不是因为出身与血统,而是因为他们拥有贱民阶层想都不敢想的文化思想。若是将文化思想产生的可能性赋予了贱民阶层,那么整个朝鲜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姜采允所见到的那位充满杀气的儒生所说的:

  -朝鲜将要灭亡!

  可是,当朝鲜消除文盲,朝鲜人都能识字,都能阅读,都能以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之后,朝鲜怎会灭亡,只会激荡起思想的火花。朝鲜不会灭亡,只会更有发展,要灭亡的是儒生的朝鲜,要消失的是密本的朝鲜,要遭遇灭顶之灾的是郑基准的朝鲜,而非朝鲜国本身。若是任由劳动人民掌握了知识文化,只会为国家选拔更多有用人才,为王上不拘一格用人才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不再将视线局限于士大夫与良人阶层,可是在郑基准看来,这是混乱士大夫纲纪的大事,若是听之任之,真的会毁灭整个朝鲜的儒生。

  原来,郑基准始终只是儒生之王,器量如此浅窄,视野如此局限,不配统领朝鲜最有智慧的儒生群体。可是,他也是最有诚意最有远见的儒生领袖,仅在见到世宗大王创造的文字之后就能做出如许判断与推测,可见,他们虽然是老对手,可是最理解李祹所做事情价值的是他,最能看出李祹所创造文字的水准的人也是他。

  或者,郑基准也许是世宗大王李祹最热血也最有能耐的anti饭,以一颗炙热的饭心,用尽了自己的所有力气,为的是就是以特别方式肯定王者李祹所做造字工作的价值。举世无双的anti饭郑基准以无比的行动力和决断力,完成他作为anti饭头领最能办到的两件事:

  ·授意李慎迹盗取科举试题,在郑基准的安排之下,成均馆泮村的奴婢徐某成为朝鲜第一位奴婢状元郎,在他必死的决心之下,就连世宗大王也为之震撼;

  ·利用成均馆年轻儒生的热情与冲动,要求儒生朴某在路上围追堵截,当众暗害徐某,而后又登上城楼宣读儒生宣言之后跳楼身亡。

  将这两件事列举出来,可见郑基准的疯狂与清醒。说他疯狂是因为当年世宗大王生父太宗李芳远的话终于不幸被言中,郑基准果然干出了大事,这大事一出就震惊了朝鲜。太宗当时就预言如果不干掉郑基准,会成为儿子李祹治世下的祸患,因为他总感觉:

  -我寻思郑基准肯定会做出什么大事来!

  太宗李芳远也许有很多问题,他残暴,他贪婪,他喜怒无常,可有一条优点:他识人奇准。正如他所说,挑选幼子李祹成为世宗大王成为他在位时最大的功绩,可是没能干掉郑基准也成为他的治世留下的最大隐患。最令人的扼腕的是,这个隐患灭除时的阻止者竟然是世宗大王李祹他自己,是他要卫士无恤去保护郑基准,可是却传来话说,郑基准根本没出现。原来,郑基准等待的竟然是这么一天,这一天来到之后,他终于登上峰顶,振臂一呼,要众人为密本效命。但最可笑的是,前来聚会的密本众人根本不是为了儒生的朝鲜而奋斗,而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朝鲜而奋斗,就如已经登上相位的李慎迹,他那样大骂郑基准,说本元郑基准是否野人生活过多了,脑子出现了问题,为什么要阻止他完成交易,他需要的是议(政)府制度的真正推行,其实这只是个漂亮的说辞,李慎迹如此气急败坏仅是为了增大自己的权势而已。或者说,郑道传家族选择了李慎迹这样一个极端利己的小人登上相位,本身就是失策的做法。

  说郑基准清醒是因为哪怕一见之下,他就已经预见到了朝鲜扫除文盲,开通民智之后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作为儒生之王,他是称职的,可是作为密本的本元,作为朝鲜的儒生,他却是个十足的小人。正是因为小人郑基准的安排,一直隐藏在幕后的武人李芳志终于露了面,而郑道传引来李芳志的目的是逼他就范,为的是拿李方志无法面对的过往憾事,继续要挟,还要李芳志与当下的密本合作。其实,郑道传要求的哪里是合作,分明就是要求老李继续卖命。此前,剧情都是从侧面讲述了李方志的神异武功和古怪个性,用的仅是号称朝鲜第一武士的无恤与李方志徒弟姜采允二人的回忆,并未占用篇幅,而到了这里,本剧开始集中笔力塑造李方志这个一直隐藏在幕后的武者,带出了令人叹息的陈年往事。

  在无恤的回忆中,李方志的确可称得上的是朝鲜第一武士,可是当年却被赵末生威挟持了心爱的女人,而这女子偏巧还就是郑道传之妻。而郑家妇为了让李方志不受胁迫,在他面前持刀自尽,可是李方志却无法及时赶到,无法保护每个人,这才自动消失。可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这仅是无恤一个人的回忆而已,听者姜采允已经察觉出了不对劲,为什么赵末生在提到这一点的时候,回避了是他当年与李方志对阵,亲眼看着李方志所爱的人自尽而亡,可见老赵也对往事极为忌讳。

  根据史书记载,郑道传共有四子,在当晚戕害郑氏家族的记载中,仅有三子死去的记录,因此在本剧第一集时年轻的世宗大王李祹含泪对正妃沈氏所说的名字应该是:

  郑游、郑泳、郑湛

  这三人的名字被牢记,是因为世宗大王年少时至少目睹过父亲害人全家死于非命的情景,也是年少君主记忆里最不忍回顾,最可怕的一幕。根据史书相关记录确认,郑游、郑泳二人在外听到家门生变,急忙赶回,被“游兵”所杀,而郑湛则是在家自刎。所谓“游兵”指的当然是太宗李芳远带领前来灭门的人马,当时场面极其混乱,太宗李芳远的干将几乎是见人就戳,根本不管不顾,乱刀之下冤死者也有,有名份被害也有,总之还是李芳远的老办法,干掉之后丢入万人坑。而郑道传的死去则让人感喟不已,他躲在退职的官吏闵氏家中,却被闵氏密报给了李芳远,被搜出之后,持剑出门还说了不少话,就连死去都需要大义名份。

  …………

  种种细节,只能让人感叹: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史书其实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郑道传身为朝鲜大儒,死前的情景竟然被描绘的如此狼狈,怎能不让人叹息。关于郑氏家族生养死葬的相关情况,将在本篇考据版中翻译并详加分析,在这里简述如上。

  剧情发展到这里,目前亟待确认的是李方志的态度究竟如何,这才是本集的重点,也是本剧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与驱动力——

  李方志是如此回避密本,如此憎恶郑基准与尹平主仆,哪怕见面都不肯,可是却在听说徒儿姜采允也加入密本后为之动容,急忙赶来前来会面。直到李方志在郑基准面前毫不掩饰厌恶之情与亲近口吻,观众才了解到为什么李方志会收姜采允为徒。原来,李方志只是发现了一个跟他很相像的人,希望自己的武功有个相似的人继承而已。这师徒提到上位者,有着同样不屑的神情,提到政事,有着相同的态度:不要听胡扯,所谓大义都是狗屎。李方志的想法甚至更深远,他认为使刀的人被上位者利用,成为夺权之器,最为可悲,可是看郑基准志得意满的样子,他似乎有把握牢牢控制李方志。果然,还是那一招,揭人疮疤,逼其就范。

  在茅屋之外,要找寻师父李方志的姜采允终于被加利温诓入屋内,茅屋之内,李方志不动声色地在听着徒儿与人搭话的声音,一言不发。李方志与姜采允师徒见面会有怎样的际遇,世宗与郑基准,密本与姜采允,姜采允与无恤,李方志与无恤,李方志与赵末生这几人之间的恶缘又该如何了断,且看下篇分解。

  《树大根深》观后感(七):文字怎么能成为权力呢?

  开始看的时候很多地方不是很懂。为什么颁布文字就能改变一个朝代的体制,所有人都会写字就会让士大夫阶层崩塌?一个士大夫就是靠会写字会认字选上来的吗,科举不会设置考察其他的品德吗?然后,泮村的奴婢中了状元就会让整个国家的人愤愤不平,理由仅仅是我好不容易学会认字才爬到这个社会地位,他一个奴婢凭什么能爬到我头上。既然这个国家是靠认字选举人才的,人家社会底层的奴婢凭什么不能努力认字通过科举中状元呢?用不让别人读书认字的方式保全自己士大夫的地位,也真的是很无能很懦弱了。

  看到最后很多疑惑才解开。因为那是封建社会,因为那个社会有等级之分,因为开启民智被视为一种危险的事情。整部剧看下来引发很多很多思考。包括世宗和郑基准所有的辩论,怎样才是爱百姓,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怎样的政治体制才是长久的政治体制等等。可以说是一部好剧了。

  不过值得吐槽的一点是配音略假,嗖嗖耍剑的声音,还有就是主角使用武功的时候的快进特效很搞笑。

  《树大根深》观后感(八):源远流长之十三 大义大爱

  树大根深 源远流长

  第十三篇 大义大爱

  旱地谷山地的树下,看似玩世不恭的兼司仆姜采允终于找到了当年的老地方,泪流满面地大喊着:

  -丹儿啊!丹儿啊!

  而在大树背后,还有一人与他一样,也是泪流满面,不用说,这一定是现在还活着的丹儿。德福与丹儿,不,应该称呼他们为兼司仆姜采允与内人咲梨,他们各自经历了漫长的成长,等待和思念,终于盼到了重逢的这一刻。不如此前所预测的那样,他们还是相认了。是的,这不是【推奴】,这是【树大根深】,这是朝鲜王朝历史上著名的仁君世宗大王造字的历程。如果在他的治世之下,这对苦命的恋人经历过这样苦难之后都无法相认,如果这样痛苦煎熬之后都不能相守,那么观众们在电视机前,在电脑前的守候和期盼,不就毫无意义了吗。所以,他们还是要相认,他们一定要相认,这才能重逢。

  咲梨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那个苦口婆心劝说自己不要吃昏睡的安眠药,不要吃对精神有害的提神药的兼司仆小子姜采允,竟然就是她一直思念的德福哥,姜采允当然也不会想到自己怀疑的危险人物内人咲梨竟然就是他一直都认为死去了的爱人丹儿。若是没有上王李芳远的铲除外戚,扫除密本的大作战方案,估计丹儿早就已经由主人做主,嫁给了德福,成了孩子们的母亲,成了德福最可信赖依靠的妻子,当然,他们各自也就不会有这样的奇遇了。原本一直会是贱民,跟随沈达人,或许能够谋得职位的德福,竟然成了有军功的军士,甚至入宫成了兼司仆,而一直都站在德福那边,为他积攒丝线做福袋的丹儿居然被沈妃搭救,成了宫女,还成为造字组的重要成员之一。残忍又明断的上王李芳远,真的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当然,德福最大的问题是丹儿为什么不能说话了。他觉得丹儿一定是受的刺激太大,才会这样,可是丹儿虽然张嘴说不出话来,却用手指在他心口轻轻划,告诉他:不是,也让他想起了当年年少轻狂的他,因为丧父之痛,揪住丹儿的衣领子,大声质问:

  -都是你,都是你,没有看清楚啊!因为你,要害死我们大家了!

  这句大声的质问,如同梦魇一般在丹儿的耳边响彻,就在当年丹儿被沈妃救回宫之后,她才不能说话了。这对历经磨难的恋人,还是重逢了,还是相认了,还是哭了,后来,他们都哭了。这是感动的泪,也是苦涩的泪,原本不报希望的两个人,却同时看到了希望,这简直是老天的恩赐和垂恋,当然,麻烦也接踵而至,因为咲梨口不能言,发不出声,就连面具人尹平带人赶到以刀剑相威胁,都来不及说,就被胁持了。

  直到这里,观众才能确定为什么德福的恩师李方志从来都不肯承认有尹平这个徒弟,因为尹平为人处事的作风实在猥琐卑下,若是对外称自己是老李的高徒,恐怕真的会败坏师门声誉。若有比试,若有同门之间的比试,理应正大光明地应战,怎可出暗箭伤人,更让人不齿的是,他居然对姜采允撒了沙子,让他在暂时性失明的情况下应战,他就这样就得意洋洋地对姜采允说:

  -你从来都不是我的对手!

  真不是对手吗,若不是,怎么会暗箭伤人,还躲在暗处害人。这尹平若是还在密本之内,迟早要给郑基准闯下大祸。他一路追寻而来,却不曾想见密本中人跟随内禁卫大队人马而来,竟然找到了姜采允和咲梨,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这一场恶战真是在所难免。虽然姜采允看不见,被尹平一方狠打是意料中事,可是咲梨因为担心姜采允而开口说话却出人意料。之前的剧情中已经充分表现出咲梨对当年事件的追悔和伤痛,她就是因为当年德福那一句:

  -因为你看错了,大家都要死。

  再也说不出话来,却因为担心德福,而再次开口说话,这种种因果也只能说是情根深种。无论如何,因为咲梨开口指点,姜采允终于得以避开密本暗害,反过来打伤了对手。原来,就在紧要关头,姜采允还是如同从前一样,把生的希望让给了他心里的丹儿,他冲上前去,一把抱住了咲梨。就在密本众人一拥而上要对两人痛下杀手之时,内禁卫将无恤终于带着大队人马赶到,原来,不仅是无恤,世宗大王也到了。直到这时候,咲梨才明白原来大王早已知道姜采允就是德福这个事实。

  福袋还是回到了姜采允的怀中,咲梨还是脱险了,而跪在大王面前的姜采允还想去摸刀,直到听到王说出了那一句:

  -德福啊

  才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都在大王掌控之中。原来,他什么都没做到;原来,他所做的都是虚空;原来,大王早已知道了一切,只是以君父仁厚的心包容了这一切。既是以君父的心包容了所有,也会以君父的心体谅二人的情谊。大王当下宣布,姜采允带着咲梨远走高飞。可是,离开王之后的二人却出现了分歧,哪怕姜采允是如此巴心巴肝地对待咲梨,还记得还她当年那颗栗子,吃着饭的咲梨哭了,她因为爱而失言,当了几十年的哑巴,却成就了过目不忘的本领,成为造字小组的成员,如今又因为爱而恢复了说话能力,如何能够不感谢教导并且养育她的世宗大王。

  咲梨对世宗大王的感情,说起来更像是父女,也是知己,比爱人更亲近,比同伴密切,在大王成为仁君圣主的这段时间里,咲梨目睹了大王的成长和成就,也在成长,更是目睹了在疫区,村民们因为不识字,不能及时自救,才会悲惨死去的惨状。当世宗大王对着他的民众愤怒地高喊:

  -你们,为什么不能为了自己多学一点呢?

  村民吓得跪了一地,没人敢出声,还有人说自己根本不识字。要开通民智,还是要开通民智,若是民众都不识字,根本无法交流,根本无法开通,原来,造字真是为了扫盲。咲梨是为了千千万万如她的父亲如德福的父亲那样的贱民不再冤死,这才勉力参与了造字,她的愿望很微小,她想要的只是贱民也能识字,不再因为不识字而无辜被害。这真的是很微小的愿望,可也是了不起的愿望,面对千千万万的朝鲜人,如何才能让目不识丁的人也能看得懂书,也能识字?只有造字这一条路,要造字,让朝鲜的文字不仅让读书人,士大夫一族也能读懂也能交流,也要让千千万万贱民也能看懂,也能交流。

  一面是密本聚会之时,郑基准拿到密本之书却不动声色,让以嵇康先生,李济慎为首的密本中人尽情表演,而后才派人干掉李大人派去的人马,只余一人拎出来示众,就在众人面前,愤怒地郑基准拿出了当年众人的起誓签名章图,还拿出了伯父郑道传的密本之书,正了名份,给予统领儒生的大儒们以极其沉重的打击。一面是姜采允闻听咲梨坚决回宫,要继续造字后的绝望与心痛。他因为与咲梨的重逢而欣喜若狂,又因为咲梨的离开和劝说而苦痛到疯狂。原来,过了这么多年,为父报仇一直都是他生存下去的力量和希望。

  真是世事难料,没想到,兜来转去,姜采允还是走上了刺王杀驾这条路,他本可以安静地离开,不这么选择,或者就如同他之前做到的那样,干脆拿把刀,抹脖子算了,可是,人妖是真的走到这一步,尤其是如姜采允这样咬牙忍耐到现在的人,若是真要放弃生命,他如何会甘心,哪怕就站在悬崖边,他也要想一想,这么做,究竟还有什么意义。所以,他来了,为了意义,这么多年苦练武功要报仇的意义,这么多年思念爱人丹儿的意义,或者,这就是德福的大义。正如世宗大王所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义。

  统治者每每以大义为名,诱骗众人甘心死去,甘心牺牲,甘心被蹂躏践踏,可是德福不吃这一套,他只要按照自己的大义行事,他要活命,他要好好地活命,他要报仇,因为大王直接或是间接害死了他的父亲石三,所以哪怕再难,他也要报仇。德福的大义就是怎么简单,可是如今,世宗大王怜惜为人子女的心情,希望德福带着丹儿离开,好好过日子,不再去想报仇的事,这就是大王所说的各自得到,各自失去,姜采允得到了咲梨,失去了仇恨,世宗大王得到了淡忘,失去了得力助手咲梨,他们各有所失,各有所得。这个做法虽然很好,可是大王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

  咲梨自己的想法究竟是怎样?

  咲梨是个人,不是个木头,要给谁就谁,她也有自己的主意,尤其是在大王和沈妃身边这么多年,在王与后的鼓励之下,早已养成了凡事自行参照自行决定的行事作风,此番要她与姜采允相偕远离,可曾问过咲梨自己的想法没有?她只是默默接受,并未做出决定,但她是大王培养多年的助手,若是造字没有了咲梨,那结果简直不可想象。面对深爱着的未婚夫,面对养育多年,如同父亲知己一般的君主,咲梨已经自行做出了选择。她要参加造字,继续做下去,要留在这里,直到造字工程完工为止,这也是她的大义。不,与其说是大义,不如说是理想。说到底,咲梨的理想还是与世宗大王的理想有所不同,哪怕王是要造福朝鲜的百姓,咲梨所想的,只是要造福朝鲜国内如同她的父亲还有德福父亲那样目不识丁的贱民,希望在社会最底层挣扎辛苦的人们,不会因为不识字而遭到劫难,不会因为无知而无辜送命,这才是咲梨的大义。她爱的不仅仅是兼司仆姜采允一人,她爱的是朝鲜千千万万因为目不识丁而受苦的人。

  深夜,入宫的那条路一个人也没有,着玄衣,持长剑的姜采允还是出现了,他要复仇,不,与其说是复仇,不如说是他要来找到他努力经年,一直为之苦苦寻找的终极意义,他,终究还是不甘心,不甘心心爱的人去向拿大话蒙人的王者的那一边,在他看来,他爱的丹儿最应该在他的一边,就如同是当年那样,哪怕主人责打,哪怕是她自己的父亲,丹儿也会为他说话,义无反顾地站在他那一边。他,还是来了,而在景福宫内室之中,世宗大王已久候多时,王者与贱民的仇恨,是该有个了断,一就两不相欠,毫不相干,一就生生世世,誓死守护。内心充满虚无懊恼又迷茫的姜采允该何去何从,咲梨真的能够忍心看着心爱的人以身犯险却无动于衷吗,且看下篇分解。

  《树大根深》观后感(九):源远流长之十五 将错就错 主文版

  树大根深 源远流长

  第十五篇 将错就错

  山路上,姜采允终于追上了密本众人的木笼车,这时候的他甚至不急不忙地对密本众人说话,还摆出了德福大爷的派头,说着:

  -我乃旱地谷德福是也~

  这悠哉悠哉的样子着实让人无语,可也预示着姜采允的利剑将要出鞘,不会放过一个人。当密本中人纷纷倒地身亡,咲梨和广平大君才松了口气,可是很快他们就发现没办法安下心来,因为姜采允根本就不打算放过二人,他来不是以大王的忠臣身份来护卫的,他是以丹儿未婚夫的身份来的,话不投机,把人扛起来就走,哪怕广平大君阻止也无用。于是,他们打了个赌:

  若是大王能够为儿子广平大君放弃造字,就说明王的大义是狗屎,姜采允就杀掉大君;若是大王宁可牺牲儿子也不肯放弃造字,就是秉持大义,姜采允就甘愿听候差遣。

  这是一个可怕的赌局,这其中饱含了贱民之子德福满腹的辛酸与仇恨,他因为父亲不识字送错信而含冤死去,至今无法释怀,这才对王对整个君主王权产生了巨大的疑问,而今广平大君欣然允诺开赌,不仅是为了开解姜采允,也是为了解开王父李祹的心结。因为当年太宗大王的坑杀,这君主与贱民至今都生活在无法淡忘的煎熬和折磨当中。可是,之后发生的事,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密本果然秉承郑基准一贯的主张,利用了对手的弱点,哪怕没有人质广平大君在手,他们也决意以此继续胁迫世宗大王,为的就是扰乱造字的进程。

  虽然此时的局势已经混乱到无法形容,大君与咲梨失踪之事已经被密本所利用,可是,他们都没有预料到的是姜采允的转变,就在他质疑造字的可能性的时候,咲梨却用默写出的字母表,让他了解到朝鲜的文字仅有二十八个,也就是说,聪明人仅需要半天就能学会。原来,让贱民也能学懂文字的梦想已经不再是梦。而在另一面,姜采允通过计算密本张贴壁书的时间与义禁府告示发布的时间已经意识到大君失踪之事被密本所利用,此时如果再不带着人出现,就会被定性为逆贼。如此一来,机智的姜采允不会这么落下口实,广平大君与咲梨是非放不可。

  当密本中人由被无恤故意放跑的尹平带队追击,为的就是干掉姜采允,抓住广平大君与咲梨,却不曾想到姜采允竟然快人一步,带人转移。哪怕途中多次遇险,多亏无恤带人追击,虽非有意,但依然拖延了尹平的时间,这才有办法让姜采允一行人顺利逃脱。追逃躲这一场戏拍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显示了几位编剧控制场面的强劲实力,让人不得不赞叹。此时,剧情已经发展到对峙的戏份:

  在山里小屋跟前,出现了两拨人,一拨是被假扮屠户的郑基准提示,前来劫人害命的密本郑家军,一拨则是跟踪尹平而来的无恤率领的内禁卫。

  可是,这两拨人都没能玩得过姜采允,哪怕对峙或者是打作一团,多有死伤,都没能察觉出姜采允带着广平大君与咲梨的悄然转移,或者说,姜采允的本事被这两拨人都要高,也更加谨慎。当然,他也有疏忽的地方,就是他从来都没有想到过,泮村里那个满脸横肉的屠户加利温竟然会是密本第三代本元郑基准。而在另一面,宫内的大王也给观众带来了惊喜。没想到,所有人都没想到,身为君主的李祹竟然会对密本这么说:

  -你们都给我去吃屎吧!

  此言一出,不但想要逼迫他的众臣傻眼,就连身边一直侍奉他的郑麟趾也木然。哪怕儒生之王郑基准对撼朝鲜之王李祹,也是文理之争,哪怕郑基准的人出动,也只是暗地里行事,真正想要真刀真枪的干,还是要使用汉字写文言文对垒,岂料出身王家的朝鲜之王竟然会用贱民的粗话大骂密本的人,要密本直接去吃屎,这说明大王的态度非常明确——

  我不需要知道你们要干什么,我只需要知道我自己要干什么就可以了。

  原来,这样决断的君主根本就不打算谈判,也不打算动用赵末生的人去剿灭密本,也就是说:

  对密本的人,君主李祹拿出王的胸襟,直接无视,对秘本众人所要达到的目的,则根本没有商议妥协的可能性,他只会按照自己的办法继续做下去。

  如此一来,在座的人,不管是不是密本的人,都呆立当场。当然,要密本去吃屎这句不算最劲爆的新闻,最彪悍的表达还在后头,当承认造字的君主李祹满面轻蔑的神色,要大臣们在之后的经筵中讨论,还要在座的密本中人给郑基准带话,如同当年一样,年少轻狂的考生郑基准满面不屑地对年少的王子李祹说:

  -难道只能使用暴力吗?

  而今在堂上,人到中年的君主李祹满是轻蔑之色,也把这一句回敬给了郑基准:

  -难道只能使用暴力吗?

  当年仅是太宗第三子的李祹,在有限的人生当中,穷三十年,才有办法把这一句完完整整地还给了郑基准,这其间他花费了多少心血和代价,已经无法一一计数。没想到郑基准用尽心力,还是没能阻止造字的进行,他若知晓,应当知道只能利用朝鲜国的儒生来阻拦;更没想到大王含着眼泪解决了那么多臣子的聚众质问,一边走一边伤心,打算哀悼自己儿子将要到来的英年早逝,走进殿阁却发现他担心的儿子广平大君和宫女咲梨都回来了,旁边居然还站着姜采允。看到三人,大王先是一怔,继而两腿发软,差点儿没趴下。闹了半天,他的眼泪都白流了,到底要干嘛呀。可是,人,毕竟是回来了,哪怕他们实话实说要打赌,他也假装生气了,毕竟是回来了。回来了就好,也没什么可计较的了。

  到了这时候,大王才能舒心地笑,因为他所期待的人才终于回来了。或者说,广平大君虽然利用为父的心意与姜采允打了赌,可是却从另一面证实了造字的确有益于朝鲜国的民众掌握知识。从姜采允的改变,就可见一斑。姜采允从愤世嫉俗,怎么也不肯信任大王,发展为对大王的造字行为心悦诚服,还送上了用谚文写有父亲石三名字的纸张,要求大王记住这个名字,作为他对大王唯一的要求,可见他是用实际行动肯定了王的举措,也接受了李氏王族的大家长李祹对沈家奴婢因为上王李芳远的命令而全部被害的歉意。

  在殿阁之中,垂首禀告的姜采允望着君主李祹的样子,百感交集,其实他是在难过。若是早一点出现这样的文字,也许父亲就不会死得那么冤枉。或者说,他终于认可了这个说法:

  世宗大王造字不仅是为了姜采允与他的父亲,为了咲梨,也是为了千千万万的朝鲜人。

  只要符合朝鲜人语言习惯与辨识常识的文字出现,朝鲜国的民众将会摆脱文盲的烦恼,学会读书识字,不会只是梦想,而是现实。这样一来,出现石三与德福父子那样因为不识字而错送了死信给主人的惨事将会越来越少,朝鲜国将会做到基本消灭文盲,实现全民通晓文字的愿望将不再是梦想。想到这里,因为造字之后的未来而期待的君主李祹怎能不欣慰。身着贱民白衣的德福跪地祈愿,其实,他这么做,不是因为他是曾经伤害过大王也被大王伤害的臣下姜采允,而是因为他现在是对造字抱有无比期望的贱民之子德福,这一幕对于本剧来说,也是个重大转折,这一幕不但预示着造字团队中加入了一员猛将,也将带来造字团队与密本的正面对决。当贱民之子德福与君主之子李祹对望,关于造字篇章的新的一页将要揭开,预知详情如何,且看下篇分解。

  《树大根深》观后感(十):源远流长之十四 狭路相逢 主文版

  树大根深 源远流长

  第十四篇 狭路相逢

  景福宫内室之中,世宗大王终于等到了他要见的人,而此时已经了无生趣的兼司仆姜采允也终于开始了他的终极复仇。面对姜采允的长剑,世宗大王竟然无所畏惧。原来,沈大人一家被灭门前晚义禁府的暴狱之夜也是他心里的噩梦。因为德福充满仇恨和悲愤的哭喊,一直都响彻在年轻君主李祹的耳际,直到现在。正如他所说:

  -你也把我送到了地狱。

  当然,当年世宗大王为了搭救孤儿德福顶撞父王李芳远的事实也终于借由李祹与无恤君臣二人的争吵暴露在姜采允面前,让他先是怔住继而仰天。那一晚发生的事,改变了那么多人的命运,也让两对父子就此分离。身为贱民的石三与德福父子是生离死别,而身为君主的李祹与父王李芳远则是彻底在政见上背道而驰。而今,这两位身份有天渊之别,在感情上却能互通的王者之子与贱民之子终于相见了,君主想要的是解脱,要的是彻底了断,而贱民想要的却是求死,要的也是彻底了断。

  看到已经了无生趣,将剑横向自己脖子的姜采允,我才恍然大悟,他还真不是来寻仇,是来寻死的。死亡,才是他为这么多年的付出找寻的真实意义。因为,他看到了父亲的遗书,这封由沈温大人代书的遗书上清楚地写着要儿子德福努力读书识字,好好做人,这才能避免被宰割被冤杀的命运。原来,老实的贱民石三哪怕临死前也要嘱咐孩子的竟然是这句话。他不要儿子复仇,他只要儿子好好活着,比父辈活得更好。

  在沈大人与石三亡故几十年之后,看着这样的内人咲梨与兼司仆姜采允,他们的父亲若是地下有知,也该欣慰含笑,他们的确做到了努力生活,也确实比身为奴婢的父辈活得更好,可是,他们其中一位竟然因为失望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这要如何是好。虽然大王狠狠骂了他,还要他作为护卫造字的第二位判官,还说自己就是因为当年的事,就是因为德福而开始了这一切,也要由他来结束,可是悲愤的姜采允却忍痛大笑,笑着哭——

  他哭,笑自己忠厚老实的父亲,虽然死到临头也想不到自己是被冤枉的,就连为什么死都不明白,却不想报仇,想的却是要儿子要努力读书识字,有更好的前途,免于这样的命运。这在姜采允细想来,真是笨蛋,大笨蛋!他笑,笑大王的理想也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幼稚,难道,能够识字,读懂了文书就能免除被欺压被蹂躏被冤杀的命运吗,贱民被王族被两班欺压、蹂躏、冤杀的命运不是因为不识字,而是因为没有权势。只要王权还在,只要相权还在,贱民就不可能免除这样悲惨的命运。

  流着泪的德福悲愤不已,身为朝鲜的王,怎么会连这个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要不怎么说王也是个大笨蛋,他的幼稚甚至还不如自己的父亲。可是,君主李祹说不是,识字才能明事理,这才能掌握知识,这才有了对抗两班的武器,知识才是他们的武器。这个想法在姜采允看来就更幼稚了,所以他还是离开了,哪怕咲梨在身后喊着哥哥,哥哥,他还是离开了,拖着伤腿,慢慢地走开了,就连头也不肯回。恍惚中,在河边祭奠父亲的姜采允甚至见到了自己的父亲和咲梨的父亲,两位父亲各自说着关心体己的话,看着咲梨的父亲那样的体谅和玩笑,还要给他敬酒,说明真正把女儿托付给了他,也能真正放心的离去。

  思念父亲的姜采允随着两位父亲的乡歌想要起舞,却只看到眼前被斟满的酒碗,他才明白,冥冥之中,人们都有自己的命运,他所爱着的丹儿,现在是咲梨,依然是帮理不帮亲的脾气,可是这不能说明她不爱他,相反地,咲梨还是爱着那样的姜采允。可是,他不能理解,或者,暂时他还是无法接受咲梨不帮助自己,不站在自己这一边。所以,回到同伴中间的姜采允对咲梨更是避而不见,哪怕咲梨来送信,也赶紧躲入屋内,可是同伴却被能说话的咲梨彻底吓到了,他不明白这些日子一来发生的变故——如果时机到了,就连哑巴也能开口说话。

  没有错,这是一个时机,既是造字的时机,也是造反的时机。

  从尹平去义禁府自首开始,又在都城内到处张贴壁书,意图揭露世宗大王造字的意图,都城内外,从王宫内院,到市井街巷,处处都掀起了关于造字的讨论。从郑基准了解到李祹的计划仰面大笑的样子来看,他首要考虑的不是朝鲜国的前途,不是朝鲜国民众的福祉,而是身为郑家人的家仇,因此,他虽有才智,虽有文名,却仍是一个小人,不配身为郑道传所创立的密本的本元。不是实力不够,而是德行不够。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之所以说是阴谋而非大事,是因为策划者郑基准的手段实在卑下。他利用了伯父郑道传所创立的宰辅制度,开始对付君主李祹的造字之策。在不知情时,为了知情而杀人,在知情之后,为了阻止君主李祹的计划,他为了毁字而害人,看他的样子,为了造字,以后还会牺牲更多的人。

  当嵇康先生独自一人大喊谢罪,当司宪府介入集贤殿学士加入天地组织调查,宰辅之制开始发挥作用。面对君王权威,郑氏家族所拥有的限制之策已经显出应有的神威,面对领相之策,王权的种种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从主管李氏王朝王室相关人员罪责的义禁府开始,甚至连司宪府也开始追查相关事由,可见局势已经进一步混乱。

  阻止连环计策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快。在发展到不可收拾的状况之前,为了防止不断再有人或事倒下,唯有尽快阻止最近一块的骨牌倒下,将其搬开,就能阻止情况进一步恶化。

  面对恶劣的局面,世宗大王采取的对策是:快。快转移,快处理,快应对,面对前来试探劝说的议(政)府之首黄喜,他句句机锋相对,狠狠敲打了老黄,老黄也很明白,很多年以前,他就知道大王在造字,也知道自己阻止无用,只要大王想要这么干,如果不能支持,最起码不能阻止吧。而在这一片混乱中,还有一位极为纠结的人,不用说那就是老臣赵末生,从他为难的态度来看,上王李芳远临终前肯定谆谆嘱咐了他不少话。按照上王殿下的旨意:

  赵末生能做的就是阻止密本,能做的就是支持继任的君主李祹。

  原来,上王李芳远哪怕杀人无数,哪怕双手沾满了无辜人们的鲜血,他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李祹能够顺利继位。其实他以自己的方式在身后继续支持儿子李祹的治国之策,其良苦用心不亚于任何一位慈爱的父亲。只是,他的儿子李祹并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至今还在埋怨着他。可是,不要紧,很快地,上王殿下的安排就要显出成效。在这里,我们先来看看世宗大王的第五子广平大君和宫女咲梨的遇险。这危险是无法避免的,因为,造字的资料必须转移,若是不转移,则公开殿阁之后,就无从回避质问,而造字必须继续下去,哪怕郑道传的政体之策已经开始发挥限制的作用,哪怕儒生上疏如同雪片般飞来,朝鲜国必须扫盲,朝鲜国民众的民智必须开通,这并非上疏所能拯救的命运,而是君主所背负的使命。

  直到姜采允站在密本众人的面前,毫无惧色的挥动刀剑,我才明白咲梨看的并没有错,姜采允的确是她这边的人,或者说,姜采允不是世宗大王这边的人,也不是密本的人,他只是爱着咲梨的德福哥哥,不论怎么吵架,都要护她周全。无论时光如何流逝,在他心里,还有着当年那个爱着丹儿的德福,他既然领受了丹儿给的栗子,就会一直守护她到最后。这才是德福给丹儿的承诺,哪怕再怎么说放下,他终究还是无法放下,他在意的依然是丹儿的安危。哪怕擦肩而过,他还是本能地在盘算着对面的人们带的到底是什么?难道造纸所的奴婢能带着锄头这些农具吗,他们到底是为何而来?

  就在土路上,密本中人正押着囚车往前走,却不意后面还是来了人。不用说,来者正是姜采允,看他的眼神,如释重负,知道他终于松了一口气,心说终于赶上了。其实,姜采允并不想杀生害命,至今仍对那个造字毫无兴趣,此刻的他只想救人,他担心的是他所爱的丹儿,可是囚车里被捆住,动弹不得的广平大君和咲梨这才松了一口气。狭路相逢勇者胜,当密本护卫面对姜采允举起刀剑,当姜采允无所畏惧,拔剑相向之时,兼司仆姜采允另一段传奇人生这才正式开启,预知详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