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岁岁清明》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岁岁清明》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22-05-16 12:46: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岁岁清明》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岁岁清明》是一部由肖风执导,钱佩怡 / 盛翔 / 张纹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岁岁清明》影评(一):清雅悠长的中国式韵味

  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渐渐丧失,那种恬静冲淡,讲究留白的传统中国文化。在大众文化传播领域,无论是文字、音乐、影像都在渐渐丧失这种讲究停滞的美感,余味悠长的渲染所带来的身心灵的愉悦。尤其是电影,太多、太快、太剧烈的视觉冲击,最终透支了人类的脑细胞,却并没有留下多少值得思考的东西。这是商业社会对文明,尤其是中华传统文明的冲击,也是中国电影当下最缺失的部分。

  思考并不是一个难题,但是如何在传统文化的文本价值上,从一个正统中华的角度去思考过去、未来,以及现在,才是最大的难题。或许严格来说,对于当下的国人,回归传统文本的角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肖风导演,程晓玲编剧的《岁岁清明》正是基于这个概念,从最原始本初的市民生活角度出发,以最基层而又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华国民为代表,白描出的一副杭州茶山风情画。平和冲淡、宁静致远,于寡淡的茶味中,却又出人意料地品出一丝中国人的刚烈血性,并不喧宾夺主,只是淡然地结束,令人观后有如刚品过一壶明前好茶,齿颊留香,回味悠长。

  从文本角度分析,《岁岁清明》摒弃几乎所有的商业电影技巧方式,无高潮,当然影片最后五分钟的那个爆裂的高潮毋宁说是一种反高潮了;细节充沛,但是却支离破碎,散乱却又别有用心地放置在影片90分钟进程当中,不亲身体察那种情感的嬗变,根本无法理解那些细微的情节勾连;表演看似粗糙,实则回归生活最原始本初的状态,完全不渲染任何的情绪、情感,只以淡如茶味的生活推进,甚至不推进,只是让你恍如看见一副生活的原貌,即使有些许丑陋也无所谓的画卷。

  起初很不能理解,放着漫山遍野,成规模的茶山美景不使用,却偏偏挑一处背阳的小茶丘来做影片外景地。起码在画面感上,少了许多视觉上的冲击力,甚至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但是仔细想想,这不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景致构图的宏大和精致,并不能准确传递出你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只有在残缺的山河,不完美的画卷当中,才更能体会到中国人眷恋每一处山水,与自然共同生存的美。

  不由自主想起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汪曾祺先生的《受戒》等禅意十足的小说,故事洗练清雅,在林林总总升斗小民的日常生活文本当中,如诗如画的中国式生存模式却出人意料的铺排开来。《岁岁清明》或许并不兼容于当下凡事求大求壮观的商业电影洪流,但是于叙事、情感方面,却正是最贴合曾经最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国画留白特色,清清淡淡,韵味悠长,多年之后仍旧可以悠然思想起,那些宁静的况味,如同一口清茶的滋味,直沁心田。

  《岁岁清明》影评(二):挺好

  今天下午在精品电影院看了《岁岁清明》。没有其他观众,我是毫无疑问的超级VIP。在一个能容纳百人的豪华放映厅里,吹着习习的凉风,放映员为我提供了一对一的服务:超豪华的感觉,也说明这家电影院还是有点管理规范的。

  其实这部电影也适合一个人观看:比较唯美吧,亮眼的茶树绿色,满山遍野的茶林,男角的白色衣服,女角的亮红小伞,都在青山绿水间给人养眼的感觉。淙淙的流水声,我很喜欢:一种久违的亲切感:那次车行在幽深的燕山山脉,下车休息时,潺潺的流水声萦绕耳畔。

  还有好听的杭州话,尤以阿敏的父亲这个老南方男人说的最为地道,阿敏却是普通话太过标准,少了点软语轻言的肉感。还有那个尹少爷的夫人,不但好一口江南软语,形象上更是不胜风吹的娇弱,真让人感觉这确是与世无争的东方美景呀!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还罢了,不过是一部色彩炫丽的东方民族画卷而已。好似车行快到终点时,又杀出了日本人的炮弹,家仇国恨给这部电影增添了时代感,毕竟世事的变迁谁也躲不开。而且情节发展到此处一波三折:先是以为尹少爷成了汉奸,顿生失望,什么“恨不相逢未嫁时”呀,太天真;忽然他又成了爱国志士,计杀三名甚至多名日本军人。最后他惨死时,彻底粉碎了一直笼在这部电影上的小资、唯美情调,真的很感动。这也是很惊心动魄的:依然是青山绿水,可是没有了柔情似水的书卷气,而是充满了血气腾腾的杀气。

  电影的最后,依旧是清明的西湖边,保俶塔,尹少爷的坟茔早已湮灭,多情的阿敏也已故去了吧,那个发现了这处藏匿在杭州城边美景的小男孩充满了兴奋,让人感慨世事轮回,人生无常……

  《岁岁清明》影评(三):《岁岁清明》:婉约江南的风骨

  文:和运超

  “江南”,在中国与其说是一个地理名词,不如说已经成为一个文化概念,厚重的中华历史和文化积淀,让苏杭地区孕育了浓郁的人文风韵。所以,当今天看到贴着抗战题材标签的《岁岁清明》时,很大程度以为会放错拷贝,外表好似一个旧社会男欢女爱的故事,而且就连名字都透着婉约,或者琼瑶风。可实际上错了,尤其最后十分钟的高潮,会让人大跌眼镜。

  《岁岁清明》这个片子,不禁让我回想起华东师范大学出身的著名历史学前辈吕思勉先生的一个说法,中国江南一带的民风古代是粗犷的,从吴越争霸、项羽八千子弟灭秦再到东吴火烧赤壁夷陵,江南的民风其实不是后来印象中那样“吴侬软语”。但是,经过历史演变和江南倍出的文人墨客,人们所了解的江南成了烟雨蒙蒙的水乡,成了美女的产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有着非比寻常的文化印记,当观众看《岁岁清明》前80分钟时,似乎都会以为这是一部很平淡无奇的情感片,似乎顶多把江南杭州的茶文化做了一番宣传,作为龙井之乡,其实世人都耳熟能详了。画面中优美的绿色田园,画境一般的西湖远景,似乎浓郁的乡野自然气息依然是第五代文化习俗影片的魂魄在跳动。显然,主创并不太希望朝着习以为常的主旋律路子用力,而是着力拍出风格。

  那么,所谓中国特色,自然就是影片占据大半部分的家族情怀,情感恩怨和茶文化应该是一明一暗两条线,通过一种文化脉络,为这个看似有些平淡的情感纠葛提出一根线来,再通过这根线结出整个故事的主题——那就是当地人的精神如茶,虽然看上去很平淡无味,但内在很值得回味,而且经得起风雨!

  很多今天的观众并不能真正理解第五代究竟有什么先锋性。细细回味这一批人的经历才能明白他们当时所张扬的力量,和当时电影厂体制下宏大叙事的不同。其实,他们的许多作品,往往不是在拍真正意义上的故事片,而更多的是张扬一种情怀,是经历艰难困苦和挫折思考之后的沉淀。

  铭记牺牲,铭记抗战,本身就是一种怀旧的氛围,思考人性,思考战争的创伤,本身就是一种理性的回味,这是第五代最为惯用的表达方式。当然,《岁岁清明》的一多半故事和最后的日本人出现,感觉是经过设计,而且,汉奸与痛斥的语言,也是观众可以想象。也就是,在表达当地人平静生活和遭遇战争的不幸时,这种反差是鲜明的;但刻画敌人的凶狠与汉奸的恶劣时,还是相对传统。之前,做悬念的一幕,尹逸白与日本人来到阿敏的茶园,聊起茶文化,引起阿敏对尹逸白的误会,本来也有些意境,但是当真相揭开,急转直下流于烈士殉国的草草收场,解开悬念很快,但观众的情绪并没得到充分释放,似乎意犹未尽的感觉。

  《岁岁清明》影评(四):《岁岁清明》:如龙井般清香的纯粹忧伤

  文:郎启波

  写下《<岁岁清明>:如龙井般清香的纯粹忧伤》这样一个文章标题的时候,自己忍不住乐了起来。标题读起来虽然有些拗口,但我以为,与这部电影本身的气质却是极为符合和精准的。作为

  肖风导演和程晓玲编剧抗战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岁岁清明》与此前的《大劫难》相比而言,手法和技巧上更为娴熟自然,恰如龙井茶一般透出屡屡清香,却也有些许纯粹的忧伤。

  不动声色——这是我想说的本片第一个关键词。我们谈茶的时候,常说明前茶,说的就是清明节前采摘的茶,明前茶意味着的是茶本身的品质和珍贵。《岁岁清明》与茶有关,但不是描写茶

  的电影,而是写茶人们如同茶般优秀的传统品质,也可以说是一种气节与气质。而现实浮躁的电影创作生态环境,肖风一贯坚持的创作路子,以及逐渐消失的某些传统等等,几者都通过这部

  电影坚持的不卖弄、不讨好、不迎合的风格不动声色地表达了出来。其中,天道、茶道、人道所共同呈现出来的,无非本质,也正如电影本身的本质那般。

  第二个关键词:不露痕迹。1991年,从一名成功的摄影师到正式转做导演,肖风一贯不喜欢用职业演员和名演员,一来他们价格高,再者就是再优秀的演员,身上都总会透出表演的痕迹,而

  这与肖风的创作理念并不相符,所以他更喜欢去生活中寻找那些更适合于故事本身设定的人物的人来完成,《岁岁清明》在选择演员上也是这样来做的。我相信肖风也清楚自己这样的坚持是

  有风险的,商业经济体系下的市场观众是否能够接受?但话又说回来,市场本身也是逐渐培育的一个过程,艺术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创作者的坚持与引导,而不是创作者被观众持续引导。

  再说到表演,表演本身也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创作的一种,能做到不露痕迹的,还真只有那些不是职业演员的演员。

  峰回路转是第三个关键词。这里主要想说的是影片本身的叙事和编剧技巧,我并不熟悉程晓玲,只是听说过她此前创作的“现代乡村三部曲”故事讲得不错。《岁岁清明》的故事则真正叫一

  个峰回路转。前80分钟里,故事舒缓,画面唯美,诗情画意的茶山,朴实的茶人,还有青春萌动的少女与城里来的少爷,他们组成了一组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清澈中透出杭州城休闲慵懒的氛

  围,宁静而又清新悠远,然而故事接下来的大转折,却是出乎绝大多数观众的预判。

  《岁岁清明》没有选择以往抗战片必不可少的战争大场面和特工暗地较量等,而是重点放在了抗战时期的普通人身上,他们在面对战争和灾难的真情实境,又曾有多少人关注和留意过,而我

  想说的是,作为社会的大多数的寻常人,他们其实才是社会的真正根本。 肖风留意到了。所以,感谢他。

  《岁岁清明》影评(五):再谈《岁岁清明》的深层文化结构

  与其说,这是一部描述抗战英雄的故事,(尽管这个英雄有些另类,不同于主流的抗战影片)不如说这是一部展现中华文化底蕴的影片。是的,故事中有战争,但更多的是战争在这里只是一种突转的方式,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一部悲剧必须得有突转,突转是转变的一种。在复杂的情节中,主人公一直处在顺境或逆境中,但是到了某一场里,情势突然转变。”“发现和突转同时出现为最好的发现。”如果从这种古典主义的原则来看,《岁岁清明》是一出正宗的古典主义悲剧,日本人的闯入是造成悲剧的突转,而这种突转又与阿敏最终发现尹少爷的牺牲密切相关。当然,它并不仅仅是因为这种形式上的古典主义色彩才成为文化色彩深厚的悲剧电影,这部电影的文化意义更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氛围中,并将这种文化氛围用诗一样的画面语言表达出来。

  首先,它将传统文化明净自然的一面用优美的视觉形象展示在观众面前。茶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来被视为中国饮食方面的代表,故自唐代时即有陆羽之《茶经》,饮茶、品茶历来是文人墨客的象征。在这种文化情结的推动下,种茶、采茶、制茶也染上了浓厚的文化诗意。《岁岁清明》中所表现的茶商与茶园主人之间的饮茶、品茶、辨茶;茶农上山采茶;以及照顾茶树等,无不体现出清洁、飘逸的气质,仿佛这不是一项充满劳作的活动,而是一场诗性的创作。而这种清新自如的文化品味构成了整部作品的基本叙事氛围,使故事具有了坚实的发生场域。

  其次,它塑造了传统文化中活的人物与活的生活范式。故事中的阿敏是山中茶园中的少女,也是传统文化中自然一面的代表,那种充满野性的纯真,对所爱的执着与奉献,恰如其分地展示了传统文化中最让人迷醉的一面。而尹大少爷也颠覆了诸多影视剧中民国大少的形象,虽然柔弱但充满血性的个性,展现了传统文化中温文尔雅却又有不失原则的特点,“念言君子,其温如玉”。他与夫人天巧让人领略到传统文化雍容自如的特性。其余人物如阿敏父亲、八叔、翠翠母女、尹老爷子,每一个人身上都浓缩了传统文化的品性,这种文化是温润的,它高度与自然融为一体,其中的快乐与悲伤、幸福与苦难都被这种氛围融化,甚至使人忘记了时间的存在。但它同样是刚强的,日本人的入侵让人看到了它坚韧的一面,是那种发自文化内部的不屈精神让人看到似乎风都能吹倒的尹大少爷如何拿起手中的枪,向敌人发出致命的复仇。它是祥和谦逊的,但却从不缺少勇气与血性,这便是我们民族文化内部的底气。

  第三,影片还不动声色地展示了传统文化中人与人身分上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如何被更为完整的统一性所包融。阿敏与尹少爷之间的爱情阻隔从深层讲是知识层面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与两人的阶层身份有关,尹少爷选择与自己共同志趣的天巧而不是阿敏,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的差异,这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其实暗示了上层与下层的不同。但这种差异在影片中却被文化上的一致性所融合,使得三个人的关系尽管出现紧张,但始终是和谐的。同样,八叔和翠翠的爱情则更多体现了这种阶级或阶层上的差异,尽管影片中显示是受传说的影响,但实际上茶农跟庄园主的身份也是一个因素。只是,所有这些都在一个更大的整体中被冲和淡化,而这正显示了传统文化极强的包融性,那种中庸和谐的生活观念在这里悄然展现。

  总之,这不仅是一部表现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更是充分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视觉艺术,它体现了体统文化的深层结构。

  《岁岁清明》影评(六):茶汤间的春秋

  《岁岁清明》的观影体验是奇特的,很久的辰光,都沉静在杭州一片茶林的诗情与人情里。先是看茶林俊秀的绿,而后看种茶、收茶的人怎样闻味辨茶,接着看他们怎样以青花瓷盖碗慢悠悠沏茶给贵客。导演好像一点不急着说故事,只是先将民国间杭州茶农的生活在银幕上显影出来给观众。接近末尾,日本人到来,电影的诗意戛然而止,温柔的情绪便将在这茶林间结束了,剧情于此陡转,好似清泉长流,必有坠崖而成为瀑布的一刻,惊心动魄,久不宁息。

  影片行至中段,一段小而细腻的情感在风景里升脱起来,好像在遥远地捕捉费穆导演《小城之春》的意境。虽不及,也不差。清明时节,茶场主人之女阿敏喜欢上前来购茶的茶行老板之孙,一个孱弱而爱读书的公子尹逸白。阿敏带逸白走山路,看茶林,这书生走不出几步,气喘吁吁,阿敏却还欢蹦乱跳,俩人假意斗着少年的小脾气。夜间,逸白、阿敏随八叔下溪水捞鱼,被邻居阿翠的老母亲追着打。这乡村里的野趣,应和着青春气息,在逸白与阿敏这一静、一动的人物刻画里活转起来,而静与动之间,爱情随即发生。

  第二回清明,尹逸白却已成亲,带了一位比他更孱弱的妻子来。阿敏一颗萌动的心即刻冷下来,但知晓逸白这柔弱的太太竟身患重病,至今不能为逸白家生下后代,便要为之献一道茶农间流传的土方:将明前新茶放于自己处女之身的胸口捂一阵,拿出来即刻便下铁锅炒制,炒完便沏了喝下去,病即能好,“还能生下大胖儿子”。

  逸白的太太喝下这鲜茶,直赞叹其香气袭人。然而这茶有大代价:捂过茶的女人,是坏了名声,嫁不出去的。阿敏的八叔娶的老婆阿翠,便是被人知道曾为人捂茶,找不到好婆家。八叔娶了阿翠,阿敏的父亲坚决不让八叔在家里住的。逸白的太太晓得阿敏的爱有多深,便要求逸白娶了阿敏做二房。逸白直说:“我们是洋学堂出来的新青年。”太太只轻轻地答:不管新青年、旧青年,我们只“信仰善良”。

  类似饱含着历史信息的细节,都在简单的场景里发生,影片的编剧采取了茶场这个封闭的环境,阿敏一家人好像千百年守着自己家业、辛勤耕耘的农民,尹逸白与家人则带来外界的新信息、洋信息,两相汇合,即便故事如淡茶,也冲撞出许多叫人沉思的意味。

  影片最后的情节突转极为震撼,一股血腥气将此前的清淡推至远景,直教人惋惜那般风景、那杯清茶的被毁弃。肖风导演的手段,于此露锋芒。看完电影后,观众向他提及影片杭州话配音的韵味,作为地道杭州人的肖风导演说:“这影片不仅语言是杭州式的,画面语言亦是杭州式的,好像杭州人,柔中带刚,刚中有柔。”

  这种杭州式的质地,加上丰富的细节,令《岁岁清明》中的“抗战”不必成为大写而空洞的标语,不必浮夸地铺陈为华丽的冠袍。

  《岁岁清明》好似一杯清茶最后着了魔力,将大写而空洞的标语变作小写而真实的人,叫我们看到家国这朴素的百衲衣上,仍有补不齐的补丁,仍有缝不牢的暗洞。它靠小小的局面,牵扯起一个时代的面貌,那些村人的迷信,亦暗暗指向一个大背景,上面有千百年国人命运、观念压在身上的咒。

  人们能从影片里看到个体的真实情感。譬如电影中做茶叶生意的人,并非惯常宣传中的“资本家”,他们性格温润,话语和气,生意者与茶农之友谊,亦是数代传承。这是一个令人信服的杭州茶叶生意的良好态势。在影片中,它被日本的战机毁坏。遗憾的是,这种良好的业态,今日也未恢复,与一切生意一样,空余算计。茶道里那比茶香更浓郁的人情全消失了,《岁岁清明》仿佛提供了一次缅怀的机会。

  肖风导演是张艺谋的同班同学,亦学摄影。看《岁岁清明》最后那一点刚毅与血的情节,仿佛看见第五代导演尚未成名时那一种理想主义与勃勃生机。当他与张艺谋、张军钊等人毕业后同被分配至广西电影制片厂,在彼处组建“青年摄制组”,首部影片便为震动世人的《一个和八个》。张艺谋说:“《一个和八个》就是针对当时那种造作的、娘娘腔式的电影的反抗。它的思想内涵不见得有多深刻,故事叙述也不那么独到,人物塑造也不那么突出,但就以那么拍电影来造反!”

  如今“造作”“娘娘腔”电影大行其道,反击的力量愈发小下去,消失下去。幸好,肖风导演的“现代农村三部曲”中,隐隐还能看到这等气息。

  《岁岁清明》影评(七):《岁岁清明》忆江南

  云雾、墨山、翠竹、茶林、杜鹃、大石板;

  小溪、竹篓、肥鱼;

  花袄旗袍、红绳,红油伞;

  春雨、斗笠,婉嗲方言。。。

  清明爱恋,岁岁江南,

  山朦胧,

  景朦胧,

  情朦胧,

  江南朦胧,

  岁月朦胧。。

  偶然看到的电影,不想被深深吸引。或许是从小在南方山里长大,现在在北方,影片中的景显得格外亲切。想起了家门前的三重山,远如墨,中葱绿,近新嫩。想起了山里的茶树,翠竹林;清明扫墓折的娇艳的杜鹃花;背着竹篓小溪捕鱼时的欢笑;淅沥沥的春雨下,隐藏在斗笠蓑衣下的小身躯,。。。

  喜欢纯真质朴活泼的阿敏,喜欢水墨山林,喜欢那悠闲恬淡的山间生活,最美忆江南。而今天天钢筋水泥、车来车往,为生计奔波,忙忙碌碌。。

  纪念逝去的童年,逝去的美丽。。

  《岁岁清明》影评(八):《岁岁清明》:问你可还记得紫云山巅那些人!

  文:赵猪

  以抗战肇始杭州为背景的《岁岁清明》,是肖风导演与程晓玲编剧再度联手的最新作品,“抗战三部曲”的第二部。这一次,两位将目光对准了江南水乡——杭州城,讲述了一个清新、婉约,却又不乏惨烈的,有关“杭铁头”自发自觉抵抗外来侵略者的民间传奇故事。当然,究竟是如何抵抗的,在此恕我不能剧透,大家完全可以亲自到电影院里看看,亲身感受一下“杭铁头”出人意料的壮怀激烈。

  不过在我来说,到是更愿意认为,《岁岁清明》其实是部有关“初恋”小事的纯爱电影。而且此“纯爱”绝不同于那些事先张扬,炒作得轰轰烈烈的“纯爱”,实际上却是打着“纯爱”的招牌,贩卖廉价、猎奇、知音体的所谓爱情故事。《岁岁清明》沿袭了沈从文《边城》、汪曾琪《受戒》的散文诗式笔调,用一个看似平淡无味、司空见惯的故事,却写尽了中国老百姓骨子里的淳朴、善良,以及小男女情态,正如片中用来点题的紫云山上明前贡茶那般,清淡雅致,却沁人心脾。

  有关《岁岁清明》的剧情,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因为大体上来说,编导们已经尽量把剧情线索尽量简化、淡化到一个极致,更多的时候,只是用一些设计精巧,带有显著江南水乡、茶山特色的景致、人物、故事来勾勒剧情。但是这又不是说片子没有故事,就是这些颇有禅机的小情节,一个个串连起来,却以小见大,反射出一整个动荡的时代,以及在这动荡时代之下,依旧我自岿然不动的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并且还必须提到的是,《岁岁清明》这个片子里对于细节的前后照应,线索、伏笔的运用,是目前国产影片中相当巧妙和精致的。几乎做到了环环相扣,每一个出场人物都有其作用,都能代表一种生态,而每一个镜头,每一个伏笔都有后面的剧情发展与之相互照应,而且丝丝入扣,每一条线索都能对故事情绪,人物表现发展的堆叠起到烘托的作用,没有一丝赘笔。

  话说肖风导演这一次的转变,让我想起了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早期的《漂流欲室》、《收件人不明》等作品暴戾、狂躁,后期却突然笔锋一转,拍出部禅意十足的《春夏秋冬又一春》,平淡的叙事节奏,机锋处处的电影。从《大劫难》的重口味到《岁岁清明》的恬淡冲虚,肖风导演的转变无谓好坏,但却是令人耳目一新。《岁岁清明》如同一杯茗茶,饮后令人通体舒泰,不增添负担的好电影了!当然,就我个人口味而言,假如在影片最后结局时,不要那神来一笔的血腥暴戾,或许整部电影的基调会更加统一。

  《岁岁清明》影评(九):搜“杭铁头”

  “杭铁头”宗庆后

  《岁岁清明》影评(十):《岁岁清明》:事情就应该是这样

  其实这个故事讲得很轻盈,甚至有些像戏曲,少女阿敏对尹逸白少爷的暗恋如清泉流淌,她生得不算漂亮清秀,却有一股子天真的蛮劲儿,这便够了,一个没念过几年书的茶农女儿就该是这样的品貌和心地。所以她内里的曲折兜转都是清清爽爽,可爱得很,恰巧贴合南方女孩儿的习性,只可惜生得确有些像北方人了,倘若往十年前的周迅那个款型去寻演员,恐怕还要好一些。所幸让人倍觉惊艳的却是扮演伊逸白妻子天巧的张雯,也不知哪里觅来的怀旧佳人,那旗袍盘发的妆扮,竟有几分阮玲玉的风骨,也不是天姿国色狠巴巴的美,就是柳眉凤目的古典式;于是演起凄楚纯良的贵妇来便入木三分。可见这方面电影人下了不少功夫,尤其是编剧程晓玲,对杭州山水、风土、人情、世故的准确把握,连演员牙上的茶渍都凭添亲切感,入乡随俗随得可算彻底。

  阿敏看少爷,一波三折。貌似波澜不惊,其实惊心动魄。事情就应该是这样,说不开、说不得,才有韵味。或许,肖风的审美观,既然他那一代人的风流,又有着不一般的求索,我就是要淡淡然的拍摄沉重的民国旧事。那个年代的美好,被撕碎给你看,这才是终极悲剧。本片摄影不去干扰故事和情绪,从整个作品看,通过一个少女的经历,折射出战争对家园对情感的毁灭,这样的故事基调,仿佛回到当年中国导演都很熟悉的《伊万的童年》、《雁南飞》那种苏联味道。虽然,如今中国电影的内在已经自成套路,但说起把战争片拍出某种不一样的观赏趣味,应该离导演和编剧的初衷相差不大。

  今天,一般人很难再顾及,导演肖风和“第五代”的印记。这个原本并不标准的习惯性称呼,在中国电影十余年的工业化大潮中已经风流云散,他们有的人升华,有的人改弦更张,有的人不知所终,坚守的,实在寥寥。如今要再说真正意义上第五代开山之作《一个和八个》,人们也只记得后来大名鼎鼎的张艺谋,其实,肖风也是摄影师。之后还为田壮壮的《摇滚青年》,谢飞的《本命年》等众多80年代重要影片担任摄影。所以,当今天看到《岁岁清明》的时候,依然能够找到,肖风当年惯于写实的画面感觉。好比对阿敏与尹逸白的许多戏都是不规则构图,而即使很多单独的近景和特写,则善于捕捉细微的情绪变化。

  1980年代的第五代作品,很多经常拿中国乡村民俗做文章,在国际上算一道风景线。但是除了冯小宁在90年代尝试过稍微把地方民俗结合到战争片之外,并没有更多的风格之作!但是,冯小宁当时处于90年代的中国电影转轨的大环境,还包括吴子牛。他是另外一个第五代中坚力量,为中国电影艺术,尤其是战争片电影艺术牺牲很大的人物,以至于到今天近二十年里再没有涉足战争片。当然,今天看到《岁岁清明》最后十多分钟高潮戏的时候,不禁会再度回想起吴子牛导演。也就在恍惚之间,能找到一种共通点,当年第五代,很大程度都在画面和韵味上,依靠的是一种既有情怀又带着理性的味道在打动观众。接下来,随着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冯小刚的《温故1942》和肖风的《兰亭》,他们这代人再次求证大历史、民族精神的宏阔之下的微观人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