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回归线》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北回归线》经典观后感集

2022-05-13 16:15: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回归线》经典观后感集

  《北回归线》是一部由Dominic Ozanne执导,西蒙·里夫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DOCO热纪录·热游板块再度回归,这次我们一起去“北回归线”看看。

  大多数人对北回归线的认知,仅停留在地图中或学术性的解释,真实世界中的北回归线是怎样的呢?

  ▲北回归线标志

  北回归线穿过了中美洲、加勒比海、北非、阿拉伯众王国、印度,最后结束于夏威夷。

  游走在北回归线地区,感知着不同国度的别样风情。

  当然,这终究还是一段艰辛且美好的路途。

准备好了吗?DOCO君的“北回归线之旅”要发车咯~

  C出品的系列游记纪录片《北回归线》共有6集,每一集去一个地方,6集刚好将北回归线穿过的6个地区讲述完毕。

第1集:《墨西哥至巴拿马》 第2集《西撒哈拉至利比亚》 第3集《埃及至阿曼》 第4集《印度》 第5集《孟加拉国至缅甸》 第6集《老挝至夏威夷》

  今天,我们着重感受一下第1集《墨西哥至巴拿马》中的“风情”。

  旅行的意义除了放松身心外,更多的是观察、偶遇一些未曾想过,甚至还有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豆瓣评分:8.9。

  各类突发事件,考验着旅行者的综合处理能力,有时候“人在囧途”并不意味着糟糕,相反,还可以体会到旅行的另类价值。

  尝试与体验

  在西蒙·里夫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北回归线之旅的第一站,这段旅行并不是豪华酒店+海岛美女的配置,而是真的融进当地居民的生活,与他们共进退。

  ▲西蒙·里夫

你住过胶合板结构的一居室吗?每当下雨的时候,这个房子就会沦陷,屋里的人需要到就近的避难所待着,度过漫长的雨季。

  那个可以带给你温暖的家,会在雨季转眼消失,对于只待几晚的游客来说,他们只会当成日后与朋友们讲述的谈资,而对于当地人来说,这一切似乎并没有那么好笑。

  他们会在害怕中蜷缩着抱在一起,这就是加利福尼亚小镇的居民的生活现状。

  离开这里的西蒙·里夫正驱车赶往墨西哥本土,进入墨西哥的他,还会有怎样的境遇呢?

  被起底的社会问题

  这里正经历着一场等同于内战规模的战争。

  这是一场打击毒贩的战争,在墨西哥库利亚坎这个地方,每天都充斥着残忍的杀戮,这里的贩毒团伙行事较为嚣张,常常在警局门口枪杀民众。

  因此,墨西哥库利亚坎打击毒贩的战争,困难重重。

  当地民众很少敢去公共场所,尤其在夜晚,基本都是待在家中,库利亚坎被毒贩的恐怖气息笼罩着。

  由于美国境内对毒品的大量需求,墨西哥许多贫困地区的人都会选择贩毒,来维持生计。

  这群贩毒的人甚至还有自己信奉的神——Malverde,每次贩毒前,毒贩们都会前往庙里,祈求一路顺利。

  ▲供奉的神 Malverde

  这种现象好似在说明贩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是一份正常的工作。

  长此以往,库利亚坎这座城市已变得面目全非,政府的打压侧面激怒着这些无良的毒贩们,他们会将对政府的不满,发泄在无辜的群众身上,以显示自己的威望。

  这个难以铲草除根的问题,困扰着墨西哥的大部分城市,所以,一半以上的墨西哥人都选择移民到美国,另寻出路。

  而许多批评家认为,墨西哥的当前现状,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或许是一个契机,可通过热带地区的合理开发来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对自然的开采,反过来又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这种影响必然是负面的。

  拥有400年历史的Cerro San Pedro村庄,在19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半山腰开采金矿了。

  但在2007年的时候,一家加拿大公司对其进行现代化的露天开采,导致当地居民的房屋摇摇欲坠,屋顶随爆破的震动而裂开。

  西蒙·里夫的旅行走到这里,就意味着这已不再是单纯的观光旅行了,更像是一场揭露当地群众生存境况的一次采访。

  深入他们的生活后会发现,资本的利益勾结不仅伤害着当地的自然景观,也影响着人类的生存。

  ▲当地居民

  实地探访后的西蒙·里夫更直观地感受着矿场的开采对小镇居民生活的打扰。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被开采者欺压已久的当地人,会选择一种特殊的运动方式发泄。

  那就是戴面具摔跤,也叫自由式摔跤。

  一路走来,墨西哥这个国度,不止有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更多的,其实还是美好。

  比如:

沿途的风景,只属于墨西哥的独特南美风情。

  来到巴拿马的西蒙·里夫显然轻松了许多,这里的岛屿是度假的首选地。

  传说中粉色的海,就在这里,简直是度蜜月的绝佳选择。

美丽的沙滩与加勒比海独特的风相结合,还有何求?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即视感就可呈现在你面前。

  再美好的地方,也有阴暗面,海地的大量移民让这座小城的人口负担极大,随之带来的人口问题,已不容小觑。

这个靠旅游业发家的城市,未来又该走向何方呢?

  在后面几集中,西蒙·里夫仍旧沿袭着自己独特的采访风格,“考察民情”优先,欣赏风格其后。

  除了将北回归线附近景色如实介绍给镜头外的观众,西蒙也为世界各地的观众揭露着不同国情背景下的社会现状。

  《北回归线》不止是一部风光纪录片,更是一部反映人文、社会、现实的具有内涵的影像文化志。

一座城、一段情、一个人、一首诗。

  每个地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前来的游客,阴暗面的背后必定是朝阳,我们需要迎着朝阳前行,但也不能忽视阴暗角落的存在。

  关于旅行的意义,你有什么感悟呢?

  欢迎留言分享喔~

  点击观看《北回归线》第一集

  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DOCO热纪录 | ID: docochina

  知乎 | 豆瓣 | 爱奇艺 | Bilibili 平台均已入驻!

  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请咨询微信:docokun

  官方APP:DOCO热纪录

  《北回归线》观后感(二):《北回归线》笔记

  C《北回归线》

  第一集:

  墨西哥,毒品问题,采矿问题,全社会的堕落,碰瓷敲诈。

  巴哈马:海地偷渡者的极度贫困生活。

  第二集:北非

  西撒哈拉:海边,风筝冲浪运动,教练小哥还挺帅。领土问题,1975年,摩洛哥人占领了西撒哈拉,宣称占有权,实则因为西撒哈拉的渔业带来极大的收益。西撒哈拉想要独立,有冲突。摩洛哥人严密监控并虐待西撒哈拉想要独立的社会活动家。

  毛里塔尼亚:从西撒哈拉去毛里塔尼亚有三公里无人区,被摩洛哥人布置了很多地雷。毛里塔尼亚对女性的审美是以胖为美。有个女人在镜头前噼里啪啦地说了一通我胖是因为我吃得好我胖我美我自豪的霸气言论,其霸气程度直逼前阵子看到的北京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某大姐跟老外英文砍价逼问老外买不买的风采。这里西蒙这二货又问导游那你喜欢胖的还是瘦的女性,然后那导游就极其详细地讲了他的偏好以及原因,主要是因为触摸上的手感问题,把西蒙给逗得不行。这段是第二集中最轻松最好笑的部分了吧。这个国家有逼迫年轻女孩暴食变胖然后嫁个好人家的文化传统。。。导游好像是摩洛哥的,估计是所有导游中话最多最活泼的,跟西蒙各种玩笑,讲点小黄段子,吃光带的沙丁鱼罐头然后说空罐子是礼物送给你,西蒙在这种混不吝的气息前好受。

  他们去利比亚的途中在野外露营,吃点烤肉,吃点导游还是带路小哥手捏的面包。所谓手捏面包,就是把面粉揉好后扔进火堆里,烤完后拍拍上面的灰撕着吃。这活儿真不是容易的。

  西撒阵线:撒哈拉威独立共和国。沙漠中的上校出生于西撒哈拉的阿尤恩,但是现在被摩洛哥占领,很多西撒哈拉人迁移至此,更多人亲人之间被这种占领隔断不得相见。

  搭乘阿尔及利亚的国内航班(晚上3点)去撒哈拉沙漠边缘的古城塔曼拉塞特。骆驼市场。很多从撒哈拉沙漠以南来的非洲非法移民,试图从这里去往欧洲。

  阿尔及利亚的贾奈特镇:阿拉伯世界的天堂。

  利比亚:卡扎菲铁腕统治。

  利比亚的库芙拉:大运河工程,20世纪70年代开建,卡扎菲自诩世界第八大奇迹。每天输送10加仑水到利比亚的沿海城市。但是这工程也可能造成沙漠中湖泊的干涸。

  第三集:

  埃及南部的阿布辛贝:当地的水库大坝相当于我朝的三峡工程吧,努比亚人被迫移民到沙漠中,曾经的家园都在水下,不允许讨论,言论管控。

  第四集:印度

  小卡奇盐沼。濒临灭绝的野驴。

  贫富差距。宗教冲突。化工厂污染遗留。毛主义引起的内战,战乱下的村庄的极度贫困。加尔各答:汽车和路况。鱼市:导游家的午餐。湿地:工业废水和工业垃圾。

  第五集:孟加拉国。

  气候变化导致河流侵蚀土地,人们失去家园。气候难民。

  首都达卡。童工。触目惊心的生存现状。

  经印度到缅甸。缅甸军政府专制统治下的钦州。

  第六集:老挝。

  被天朝拒。绕道老挝。天朝在老挝建的旅游度假村。

  琅勃拉邦:他们的食物:蛆,松鼠。。。

  老挝越南交界处:越战中被轰炸最多的地区,美国投下的炸药平均到每人,连老人孩子都算上每人三吨炸药。

  台湾:北回归线小学。

  夏威夷:我们这个星球面对的问题:物种灭绝、环境污染。

  《北回归线》观后感(三):环球旅行记

  E1墨西哥政府为什么要和毒品运输行业进行战争?某市的毒品行业繁荣到从业军事人员的装备和财力都能对抗政府支持的警察了,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犯罪现象。墨西哥政府为什么要对这么繁荣的一个产业下手?应该是来自美国的压力和援助。那么这场战争的防守方就是当地毒品产业出钱出枪出人;进攻方就是美国出钱出枪墨西哥政府出人。如果在历史上找个类比,就好像是清政府促使和支持印度政府打击英国的鸦片产业。墨西哥毒品行业对本国有多少害处?恐怕不及对美国的害处大。所以美国政府才是真正操心的一方。墨西哥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打击本国的产业,那肯定要把帐算清楚才好。必须是从美国得到的好处要远远大于毒品产业自由发展的收益才行。墨西哥的禁毒战争我看也无关于什么正义或道德的,对墨西哥人来说也就是利益之战。

  E3沙特女人穿黑长袍也许是她们心甘情愿的,就像晚清时中国男人坚持留长辫一样。如果你非要让他们剪辫子,他们会砍你的。

  E4印度的Maoist没想到还这么活跃。加尔各答竟然也改名了。该市竟然没有污水处理!印度和中国都是人民超密的农业国,只不过中国完成了底层的逆袭,而印度没有发生。这个和中国维度更北有关系。

  E5孟加拉国原来是个三角洲国家。密集的河网。难怪人口密度可以那么大,而且水稻种植那么发达。看来水稻种植的几个要素都在那里达到顶峰:阳光,水,人,沃土。看到达卡的童工,其实我想中国农村的孩子也是一种童工,只不过他们在家里帮大人干活而已。农村自给自足的特性导致要干的活是很繁重的,特别是南方。中国农村的孩子难道不苦不累吗?

  E6沿着北回归线绕地球一圈快结束了,毫无疑问,北回归线周边地区很适合农业生产,除了少数沙漠和山地地区之外。然而这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并没有给当地的人民带来幸福,满眼皆是贫困和落后,为什么?我觉得,伴随着人类进入农业社会,“水稻诅咒”就出现了。就像是伴随着人类进入工商业社会,出现了“石油诅咒”一样。水稻这种人力密集型的高产品种,能够养活大量的/密集的贫困人口,但也就是养活而已。如果其中的人们想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成熟的农业社会会毫不犹豫的将先行者们拉下马。所以,水稻生产区和周边地区的贫困落后应该是一个普遍现象,除了工业化成功的日本和台湾之外。夏威夷大岛南端的海洋垃圾场也真是让人醉了。

  《北回归线》观后感(四):除了悲悯,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一直想要找旅行世界的纪录片,但又不想只沉湎于表面的风景。某天在B站翻来翻去,偶然发现了Simon Reeve,看了一集就停不下来了。一开始是被Simon的颜吸引,可是后来,越发觉得他的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以前我从未听过,或是亲眼目睹的,但却是真实发生在世界另一个角落的事情。我看到了人们生活在毒枭与政府战火之中,被一堵蜿蜒并且布满地雷的土墙逼迫得骨肉分离,工业污染和无节制的开发让人们的家园分崩离析......

  最最打动我的是孟加拉国的孩子们:一闭上眼,他们黝黑的瘦小的身子就在我脑海中。才四五岁,就光着脚在垃圾堆里踩来踩去,翻找有利用价值的塑料、铝制品和可以果腹的残羹剩饭/十岁左右,就被迫在简陋的玻璃作坊里工作,尽管熔炉旁烟熏火燎,却不敢抱怨,只为勉强糊口/在镜头前,他们是迷茫无措的,令人心疼得让大人将他们揽入怀中,温顺得像小鹿一样,可是,更令人悲伤的是,我知道,镜头移开以后,他们的生活仍将继续。

  每次在屏幕中看到他们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是,都觉得怜惜。他们的眼睛充满天真与好奇,但也看得出无奈的生活留下的印记。

  还有一处印象深刻,是在沙特,当地女人并不认为穿黑长袍是一种束缚,反认为穿高跟鞋对女人才是束缚。Simon无言以对。跨文化交流就是如此,我们不能将自己的观念感受强加于对方,而应当放下预先判断,放下prejudice。

  又联想到《枪炮、病菌和钢铁》,人们总认为世界的现状是因为人种的生理上的不同所造成的,可Jared Diamond却说,谁说能够在陌生环境中迅速在脑中勾勒出一张地图不是智慧呢?谁说会熟练操控电子设备就一定优越呢?

  昨晚失眠,不晓得是不是因为这部片,但它确实让我联想到了很多很多。可悲。不是我们发现不了问题,而是发现之后自我麻痹、置之不理;抑或是无能为力、杯水车薪。

  《北回归线》观后感(五):左右无事,不如来ba一ba IPTV上BBC的纪录片《北回归线》

  最后,说一下一贯的观点,英国人的Socialism的倾向着实可疑,这部片子就是最好的证明。BBC还是很有雄心Ambition的媒体,真心希望什么时候我们也可以如日不落帝国的子民一样行走于世界各地。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 2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 3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越南的那一节就更有趣了,两国边贸每年现在有300亿刀。口岸开放以后,差不多有100个种花国人过来,有多少越南人过去呢?1个,买什么?面包,只多少钱,3镑而已。而整个越南就是小种花国,到处都是资本主义。高尔夫球场,14000刀的会费。人民奔向幸福的步伐无法阻挡啊。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 8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老挝的那个开赌场的年轻种花国sg,29岁,更有趣了,要投资多少钱呢?1个亿,有4个电话,其中一个电话是商量顶的直升飞机的抵达事宜。老挝政府给他多少地了呢?100平方公里。这哥们多少岁?才29岁而已,英语纯熟,干练,气度非凡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 12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第四集的印度,最后的西孟加拉邦,提到了一处和政府军对抗的反对派,虽然字幕翻译成反对派,但是可以清楚的听到“maolism”,主持人西蒙问地陪的导游,这是叛乱还是还是内战,地陪回答应该是内战。毛主义分子啊,节目中说印度总理称其为社会稳定的最大威胁。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 15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接着ba《北回归线》,第一季里面反复提到美利坚这个繁荣强大的北方邻国给予比如墨西哥,古巴,巴拿马等等的强烈影响。最后一集,虽然摄制组没有进入种花国,这个原本是占据最长北回归线的国度,拒绝了摄制组,但是同样,对于老挝,越南,甚至印度,台湾,其影响无处不在并且日渐强烈。

  搞错了,三大神是湿婆,梵天,和毗湿奴,没有因陀罗。不过印象中毗湿奴是因陀罗的最小的弟弟呢。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11月10日12:02 来自新浪微博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11月10日12:01 来自新浪微博

  于是毗湿奴变成一头巨大的野猪,顺着柱子向下探寻了一千年;梵天变成一只迅飞的天鹅,顺着柱子向上亦寻了一千年。但他们都没有到达柱子的尽头,于是疲惫不堪地回到原地。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11月10日12:00 来自新浪微博

  有一天毗湿奴与梵天起了争论,看谁更值得被崇敬。就在他们争论不休时,在他们的面前出现了一根火柱,熊熊火焰好似要烧毁宇宙。两位大神见状大惊失色,都决定应当去寻找火柱的来源。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11月10日12:00 来自新浪微博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11月10日11:55 来自新浪微博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1)11月10日11:48 来自新浪微博

  •

  •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11月10日11:45 来自虾米音乐

  沙特阿拉伯,这个由于黑金而富的流油的国家,同样是言论受管制的地方,更要命的是男人除了自己夫人和亲属以外的女人,违法。而且没有电影,没有娱乐,有钱有没地方找乐子,难怪极端宗教教义有众多的群众基础了。除了这个,当地年轻人的消遣是神马?和中国的富二代一样——改装,飙车.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11月9日23:09 来自新浪微博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赫赫有名,作为人类宏伟工程的奇迹。不知道同时还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纳瑟湖,同样也有库区移民,努比亚人,正如我曾经发现的,现在叫苏丹人。但是在埃及,这个在圣经和罗马史籍中出现的民族是不折不扣的劣势民族,而当时的埃及(2009?)由于...居然不容许摄制组去拜访他们。

  删除| 转发| 收藏| 评论11月9日23:05 来自新浪微博

  《北回归线》观后感(六):瞎说八道之月亮背面的故事

  本来以为是蓝天白云有点动物的美轮美奂的旅行,然而纪录片大部分是关于贫穷、战乱、濒危的动物、污染、气候变化,看完之后心情有点沉重。纪录片各种挑战敏感词,在中东各个国家都被跟着,理解为何中国禁止摄制组入境拍摄,我天朝有点保守。

  在制度、污染等方面,旁边用词不够中立,还是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感,不由的想起柴静关于碳排放的采访丁院士的视频。后发展的国家是否拥有同样的公平,可如果是同样的公平,那地球是否还能承载这么作的地球人。比如关于碳排放的规则大多时候都是由掌握话语权的发达国家来制定,这样的规则是否考虑到了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公平。老挝那一段,记者问的是中国人占领了老挝,而中国商人说的是去老挝投资,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词语给人的观感差别很大。想起来15年去老挝的大巴上碰到很多去老挝种西瓜种香蕉的中国人,远赴他乡只为一份生计。

  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可是森林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导致了很多动物的灭绝,令人心痛。纪录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另外一个点是埃及版的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对于沙漠中缺水的埃及来说应该是一件利国利民、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工程,但是这导致一个民族世世代代居住的村落被淹掉,而政府没有给予适当的补偿,月亮背面的故事。

  :主持人小哥帅帅的萌萌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