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流浪的神女》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流浪的神女》影评10篇

2018-07-01 02: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流浪的神女》影评10篇

  《流浪的神女》是一部由Hansjörg Thurn执导,Alexandra Neldel主演的一部剧情 / 古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流浪的神女》影评(一):尊严生命钻石

  不论是东方,抑或是西方的文化,大抵都将人作为万物之灵而鼎立于宇宙之间。人是一种渴求意义动物,以此而区别与动物。而这种意义很大程度上,又是奠基于生命的尊重人性的尊严。这也许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之列为人类的五大需求之一的重要原因

  迄今为止,对尊严问题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康德,他曾经说过一句经常萦绕在我耳畔的一句话——“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够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震撼:一是我们头顶灿烂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道德法则。”康德说:“有一个时期,我蔑视无知的贱民,是卢梭纠正了我。骄傲优越感消失了,我逐渐学会了尊重人类。如果我们的思考不是使我承认其它一切职业有价值,即重新确定人的权利,则我还不如普通劳动者有用。”如果说卢梭启蒙了康德,那么,我说康德启蒙了我。

  正是康德的思想辐射之下,我明白了尊严的获得只有诉诸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我们可能权贵低头,也可能对富人弯腰。但是,这并不是他们活得多么有尊严,我们才弯腰。而是,因为他们拥有控制他人的权力财富,我们对之与其说是“尊”,倒不如说是“畏”,“惧”。而且,即使我们在行为上低头,弯腰,但是我们内心必然涌发鄙视与厌恶。这并不是虚伪,这是一种道德的本能。只有道德的人才能够涌发我们内心无比的尊重,因为从他们身上我们获得了对人性尊严的认识。就此而言,一个无偿捐助自己全部财物乞丐,其人性的光辉与尊严要远远高于一个政治神话包装领袖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人性的尊严只有在开放自由社会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专制社会不仅对人性造成了普遍性的摧残,而且还造就了大量生理心理变态人物。专制社会在制造两极分化的同时,必然通过各种各样渠道来强化利益集团权威,然而,这仅仅是权威,甚至是以暴力作为保障的权威。但是,他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尊严,获得大众的内心认同。于是,便在醉生梦死与欲罢不能之间来加剧制造社会不和谐因子

  在一个物质主义与利己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尊严”最容易遭到忽视与误解。因为,为了利益可以出卖一切,包括良知。甚至,很多人对“道德”这个词语产生厌倦。很简单宣传的“道德”,让我们放弃了太多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在谣言与谬论之间被导向无知。所以,我们更可能接受的是所谓明哲保身的“利己主义”。然而,当自我过多地将物质利益,当然基本是满足肉体欲望,满足感官快乐的的利益作为最高目标时候,我们离自由人越来越远。我们的人生意义问题也就越来越模糊。这也是为什么弗洛姆在这个追求自由作为主题时代中,提出“逃避自由”的问题。

  是的人生而是自由、平等的,尽管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我们还必须要明白,除了需要体制的进步上促进人性尊严的保护而外,我们更需要学会给自己在道德上立法,掘发生命深处最能够让灵魂震撼的人性尊严!

  这个流浪的美女,用尽生命所有能用的一切只为了换取那个被践踏无力的尊严,一个家族的尊严和一个做人的尊严。我爱她。

  《流浪的神女》影评(二):我只要一次公正审判

  复仇是个好题材,向来如此。很多人都说,爱的力量有多大,仇恨的力量就有多大,而且仇恨比爱情还要恒久

  大概仇恨和爱情虽然大多迸发于一瞬,但相爱的过程却象腐烂的尸体,虽然味道越来越浓重,最后终究会变成一堆白骨,而复仇的过程却像发酵了的大酱,压抑的越久,密封的越好,味道永远是历久俞浓。

  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复仇故事应该是勾践和夫差,忍辱负重之类巴拉巴拉的词就是这个故事衍生的,会稽非藏污纳垢之地,乃报仇雪耻之乡,的确是个好故事。

  在中国传统的故事里,凡是遭受了毁家灭国,杀父夺妻的大仇,一般都是期待遇到明主或是青天,然后靠着上苍恩赐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坏人一般都被狗头铡一铡,然后天下太平,社会和谐,尊老爱幼,一番盛世。这期间,主人公要么聚啸山林,招安后为着帝王建功立业。要么发奋苦读,金榜题名后评定叛乱出使海外,一般都会遇到两个甚至更多的美娇娘,温柔贤惠,理财过日子厨艺女工琴棋书画还得是宰相的闺女神马的。以示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当然,也有很多人运气并不是这么的好,有了仇就上山入伙,虽然最后也招安了,也建功立业了,可是最终坏人逍遥法外,自己却马革裹尸病死军营逃亡海外之类的了。

  武侠故事里,一般身负血海深仇的人要么懦弱自卑,他们一跳海/崖,总能遇到一些室外高人,然后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打通任督二脉练就一身惊人武功,报仇就靠自己的三尺青峰。而且一定让坏人鸡犬不宁身心惧疲肝胆俱裂众叛亲离身败名裂才可以杀死他,就是说,不但在身体上杀死他,而且要在精神上消灭他。

  也有的人就比较坚强隐忍,然后自己靠着传下来的秘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打通任督二脉练就一身惊人武功。

  但是在比较文艺的武侠故事里,报仇的故事就没有这么直接,反正主人公或是身负大仇的人一定是要有一身惊人武功的,不过要么不是仇人是个英雄/是自己的亲人/人其实是自己的爱人/人其实是自己爱人的亲人/人其实对天下苍生负有着重要意义等等的报不了仇。

  要么就是发现报仇得不偿失,做一番人性思考,感觉报了仇没有意义,报了仇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和意义,报了仇却发现这仇和自己没关系,报了仇反而又被别人反报仇等等报了仇反而没有快感事情

  更可怜的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打通任督二脉练就一身惊人武功后,发现仇人比自己先死了。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感叹苍天啊,光阴啊,青春啊,命运啊!

  总之,在中国,报仇大多都靠老天爷,青天大老爷,圣明的君主或是大侠或是奇迹。我们习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一些不知所谓的东西身上。在安稳一点的年代,大家期待君主的圣明,吏治的清明,在不安稳的年代,就期待有着天降圣人,神佛显灵。

  西方社会的复仇我接触的不多,大概就是哈姆雷特的2B or not 2B(To be or not to be,大概被翻译为是生存还是毁灭)吧。不过刻骨铭心和天人抉择肯定是和中国人相通的。

  废话这么多,还是回到电影,被侮辱,被骗尽家财,父母被逼死,这种仇恨对于柔软女性来讲,基本上就是毁灭性质的了。

  不过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主人公如果说我还会回来的!那么她就一定会回来,主人公说,你们会遭到报应的,那么坏人一定会遭到报应。这种结局毫无悬念

  能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主人公靠什么,怎么报仇了,成为低贱妓女,用女人原始武器。这种题材貌似也显得平平常常。

  本以为这个片子,最后肯定是女主人公凭借着自己白嫩水滑的皮肤矜持含蓄风情精致俊美容貌婀娜妖娆身材机灵聪明智商征服了国王,然后大仇昭雪。

  但是这一切,都在好色昏庸冷酷君王面前毫无作用,他根本没有兴趣听你的故事。草民就是这样,上层根本就不会在乎你想的是什么,无论你做了什么。

  最后拯救玛丽的,却是那些穷困肮脏的妓女,她们不被法律保护,受尽世俗白眼歧视,但是她们却靠着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战胜了邪恶

  恶人罪有应得的被绑在了耻辱柱子上。

  玛丽最终获得了清白和爱情,这在我眼里,基本上成了一种传奇,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我们或许不需要一个圣明的君主,也可以有一个公正的审判!

  《流浪的神女》影评(三):一切按着我想的方式进行

  德国人拍的电影看得很少呢,对于这个民族了解也仅限于谨小慎微这个词语。印象中有些许记忆的德国电影是《窃听风暴》,男主角给我的感觉真的很龟毛呢。。呵呵可能这也是德国人一个通常的特点吧(纯属个人感觉)。

  好吧,回到正题,这部电影。。。很。。。俗套,不说故事简单吧,就连几个重要演员表演也是基于肤浅展现女主完全不在状态吗。那种该有的坚韧愤慨狡黠都没有,只有一张无害的脸加上并不怎么高明手段。看完了倒是和她一起的妓女姐妹更出彩一些,最后也为她挨了一刀抢了镜(也许也是睡了她男朋友感到愧疚吧)~

  故事情节拖沓交代也不甚清楚,完全照着脑海中的故事情节一点点发展,没有什么吸引力啊~

  说实在这样的电影如今太多了,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人在拍呢?也许是最近看的电影都不怎么吸引人吧,对这部也过于苛刻了吧~

  《流浪的神女》影评(四):性转版基督山伯爵,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当然给这片子起这个名字算是给面子了,据说此片是翻拍自小说

  剧情的大纲有那么一点基督山伯爵的feel,可惜就应了我标题的话,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片子原音是德语,我没有语言歧视,但是德语真难听

  回到片子本身吧,5年前的片子,片源也不怎么好,感觉有些昏暗

  片头倒是明媚鲜花盛开,青青河边,我们漂亮的女主角玛丽和他的青梅竹马米歇尔卿卿我我,恕我眼拙,只觉得帅哥很帅,女主角长的略快了些,但是贫穷还是富贵我没看出来。

  然后,玛丽姑娘被告知要嫁给其他人,而且还被要求她必须是处女,否则他们家的家产就没有了,但是婚前莫名其妙被诽谤成了妓女,还有人证。接下来的剧情我们都能猜到啦,那是700多年前,妓女这个行当是很可耻的,而且作为贵族女的女猪脚就这么被关进牢房了(不要问我为什么),然后就被一干人等强奸了,再然后被定罪,被鞭挞,被流放。

  中间我们帅帅的男主角出来打了个酱油,想去救人没救到,反倒是久了伯爵的儿子,被当成恩人瞬间穷人变成侍卫长。

  玛丽就没那么幸运啦(咦,有人说是幸运?),遇到了一群妓女,为了讨生活,她不得不和这群妓女一起讨生活,顺便爬上高层去报仇。

  说实话,看到这段的时候我是很疑惑的,虽然几百年前的欧洲,古人食古不化,女人被歧视什么很正常,但是但凡要报仇就一定要做妓女?因为被诽谤成妓女,被强奸就一定要作妓女?这算破罐子破摔?恕我对这段剧情接受无能

  女主运气好,碰到个老婆为了给老公泻火找妓女,而且正好就是米歇尔这个青梅竹马所在之地。

  顺藤摸瓜找到了伯爵才发现伯爵压根没用,于是又攀到了皇帝这根线,于是找皇帝公审,这才翻了案,把名誉给要回来了。

  说一下反派,就是诽谤她是妓女,霸占她家财产父子父亲是真贪婪,为了财富儿子也可以杀,这个儿子我是看不懂,起初是因为被胁迫或者因为相当xx王子才干这种他不认同之事,特别是还曾嘱咐杀手遇到此女放过,忽然莫名其妙就混到人群中想杀了玛丽,这……不是我不明白,是编剧大大跳跃性太大,我只是按照一般的逻辑来推算,编剧大人你的剧情不是按帧的吧?我肯定漏了好多剧情,否则怎么看不懂呢,你说是不?

  据说还有第二部,敬谢不敏了

  最后,花痴一下男主角米歇尔,出场有10分钟不?

  《流浪的神女》影评(五):从清白到清白,原来可以这么快意

  这是一个复仇的故事。

  布商之女玛丽,被父亲与城主的一纸婚约改变了命运。婚约是一场巨大阴谋——玛丽被强奸,并被污陷不是处女而遭到鞭刑,赶出城外。父亲被杀,全部家产落入城主之手。玛丽被妓女所救,从此以色诱走上复仇之路。她攀上伯爵、国王,最后为自己挽回名声、家产,与初恋情人重新牵手

  电影根据小说作品改编。

  仇人罪有应得,有情人终成眷属,该是所有复仇剧情中最快意的观赏了,小说、电影皆然。

  一、中世纪的欧洲,将女子的贞操提到如此重要的程度,因为不是处女,便可以冠以淫荡的罪名,可以受刑,可以驱逐,如果以此为前提签下协议,更可以掠夺家产、滥杀生命。因为重要,也便成为阴谋家设计关键环节,而且一击致命

  二、在视女子贞操如生命的同时,男人的淫欲却又肆意泛滥,到处充斥着寻欢作乐场景——妓女满大街公开拉客的样子,丝毫想象不出她们也曾有过处女的前身;而男人,更是毫不掩饰自己欲望的眼神。贵族家庭妻子因为怀孕,专门为丈夫物色妓女侍寝。这也成为有姿色的妓女攀附权贵的良机。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声色场,当中的所谓贞操,已经腐化到只剩一个躯壳。贵妇的貌似高傲,内里肮脏;妓女的内心纯真外表放浪——两者相较,真的很难评说谁更高尚谁更低贱。玛丽的情人最后说道:“我永远爱你,你在我眼里一直是最纯洁的。”(大意

  三、综合前面两点,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只要这种不平等存在,清白少女沦落为妓女的可能性就不会消除。而少女借美色诱惑男人,藉由男人好色的弱点掌控男人,利用其权势为自己平反,重获清白声誉,这一段从清白到清白的曲折历程,当中的权色交易,正是对社会最大的嘲讽和愚弄。

  四、电影剧情堪称完美,但复仇过程却过于简单。复仇目标明确,人物、故事每一步的推进都充满诱惑与期待,有跌宕、有起伏,好看却缺乏深度的精彩,运气有余智慧不足。人物的性格也无什么变化,从被污陷伊始便是一副不屈的意志,由始到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7fa25b0101hr0q.html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