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飞行》经典观后感10篇
《高空飞行》是一部由Kaare Andrews执导,Jessica Lowndes / Julianna Guill / Ryan Donowho主演的一部惊悚 / 恐怖 / 灾难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空飞行》观后感(一):没看懂的,给低分的值得看看-转自百度百科
存在主义的核心即是——世界是由精神创造的,包括我、我眼中的世界、我的感觉,一切都是我的精神产物,是非物质的。
影片描述一个女飞行员第一次单飞,与乘客——四个好友在高空迷失在漆黑云层中,经历诡异、战栗的恐怖飞行。小型飞机一个螺钉掉落,卡住尾翼,致使飞机不能下降,在漆黑的云层中扶摇直上,队员惨厉内讧、精神错乱、隐情暴露、谋杀情敌、怪物追踪、时空错乱等恐怖情节,最终只剩下关键人物男女一号。
为了使情节可信,电影贯穿了塞特的存在主义。一开始男主角因为父母坠机身亡的阴影不敢上飞机,在飞机上借其之口引出塞特哲学论点“自我是一切,他人是地狱”。男主阴郁的人生历程和忐忑恐惧的心情奠定了悲剧之旅的基调。虽然电影不是从男主角开始的,但是导演设定一切都是男主角的精神产物,男主臆想中可能要发生的空难注定要成为现实。
随着其他角色对男主角的嘲弄以致于撕毁心爱的漫画书、捆绑限制其自由、最后拳脚相加、意欲谋杀,别人的威胁越升级,外界环境就越恶劣,从稍有薄云,到乌云密布、漆黑一片、章鱼怪物追击,外部世界对应着男主角的精神世界。
事情的发展验证了世界来自男主角头脑。一切情节都在其珍爱的漫画书中被预言,或说是漫画书情节在男主角脑中的印迹,导演了这一出航班惊情。
男主角并不了解自己其实是外部世界的主宰,只是在飞机上发生的事情不断予以刺激、并联系到多年前与父母在一起的空难(当时还是幼儿的他拿着一本杂志,杂志封面上是一架飞机,因恐怖飞行,他幻想乘坐的飞机和杂志上的飞机相撞,结果真的相撞了,造成惨烈空难——另,飞机上讨论那次空难时,另一女主演坚持阴谋论,说到与失事飞机相撞的另一架飞机没有任何资料记载,这里是伏笔),才最终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其仍不能随意控制外部世界。
最危难之际,女主角用一枚深吻暂时打断了男主角的意识,霎时间云开日现,风平浪静。但是由于男主角的孱弱性格,他不能停止对悲惨之事的想象,更大的危险接踵而来。电影此时主要表现男主角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飞机在男主角努力进行思想控制下飞出了阴霾,前方就是晴空万里。
但是马上迎来了新的挑战——飞机前面直撞过来另一架飞机,而这架飞机就是多年前高空失事的那架,机上一家三口和女飞行员(当前飞行员的母亲)、和本机上男女主角,都睁大了惊恐的眼睛。瞬时间两架飞机就要相撞,眼看着未来就要促成历史!这样的荒谬情节,只能以存在主义来解释了。
紧要关头,凭借女主角的超勇技术,使两架飞机擦肩而过,避免了历史的发生——其结果是当年没有发生空难,在机场平安降落的飞机旁,尚在幼年的男女主角第一次认识,互相深情的打招呼。
结局看似是女主角力挽败局,但其实仍是男主角在意识上掌控了全局,因为包括女主在内的一切外部世界,都是男主的臆想产物,女主的任何作为,都是男主潜意识的预想。在逐渐能掌控世界的男主角意识里,他是渴望历史改写——空难没有发生、与女主相识,这样的结局正好是存在主义的必然。
对于结局的另一种看法:
男女主角最后也死去了,空难实实在在地发生了,男主角从梦境的操纵者变成了梦境的一员。证据就是最后的情节拍得很是虚幻,意味着他们在天国相会;另外,我们可以从电影中看到,远处的飞机坠毁在地,正冒着黑烟,也是导演的提示。
《高空飞行》观后感(二):布鲁斯年幼时飞机其实并没出事,都是他想象出来的故事
从该片最后的结尾终于是可以看出,
其实那年幼布鲁斯、年幼布鲁斯的父、母、莎拉的妈妈驾驶的这四人坐的飞机根本没有出事,而是安全降落了,
出事的其实是擦身而过的那架飞机,
而年幼布鲁斯在莎拉妈妈驾驶的飞机上看的漫画书偶然恰巧也提到了飞机撞机,但,现实中只是有飞机擦身而过,只是巧合,并非和漫画有关
可是年幼布鲁斯下飞机听到年幼莎拉自我介绍说“我叫莎拉”时,却开始进入幻想,认为和漫画有关,并且幻想飞机不是擦身而过,而是有撞上莎拉妈妈驾驶的飞机,
于是,接着开始幻想撞机后坠机,自己没事,却失去了父母,是多么多么的可怜,莎拉失去了妈妈,包括想象长大后通过种种渠道那么巧的认识了莎拉,而且和大家坐飞机,幻想长大的自己也带着漫画书,而且天空中真的出现了章鱼,想象着长大的自己最后救了年幼的自己、父母、还有莎拉的妈妈。
真实的时间其实只有一小段,就是——年幼布鲁斯下飞机,看到莎拉说“我叫莎拉”,之后开始进入想象。
也是一种倒叙的形式,先把想象的故事提前,最后的那刻告诉大家是从这开始进入想象的。
《高空飞行》观后感(三):如何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
首先,这个题目很不贴切。但是这是一个好题目!就像本片的定性,惊悚片!其实她是讨论了一个很严肃的话题!
有那么一种人,他就是觉得自己不该获得幸福,觉得自己的人生应该悲剧收场,有的人是真的这样觉得,譬如片子的男主角。有的人仅仅是把自己的心理承受力降到这个悲惨的地步,这样事情发生怎样坏的结局,他也能承受!但是本质上,事实上,并不会发生如电影里这般演绎的悲惨,然后这种人就会无端的生出一种满足感。你看,还不是太坏,至少我还活着,虽然死了爹妈!
恐惧的反义词应该是勇气吧?但是纵观本片,除了男主角,其他的人不但有勇气,还有智慧,还有体力,还有视死如归,有冷静公平抉择灵光一闪种种种种,但是它们还是死了!这是讽刺吗?起码我觉得是这样的!这就好像有些人对你说,不要害怕!鼓起你的勇气来!战胜困难!但是事实是,有勇气根本不顶用!有能力也不顶用!因为整个事件是被一个人操控的!他想怎样便怎样!而你做的,只能讨好他来活命!他操纵一切,你做什么,都是徒劳!唯有改变他的想法!
可是一个人的想法哪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尤其是一个教育儿子说,别怕,你爸是李刚的混蛋!那一吻又怎样?他只不过觉得你在敷衍他,事情起因既然由他,那结束也应是由他,无端端的死了六个人,能改变他的想法当然是好的,如果改不了,为了不出现更多的受害人!请将他杀死吧!
一个人可以变得有勇气,有智慧,有肌肉,但是他的想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像我这样仅仅是把自己想象的很不幸,起码不会碍防别人太多,但是一个人把自己想象的可以只手遮天,强于法&律公&正之上,请不要等到只有一个弱女子时才想到反&抗,也许那时你只能选择自燃!请那些有勇气有智慧有肌肉的人,看清本质!更不要自己去妄图想象一个人会改变!
《高空飞行》观后感(四):《高空飞行》:点睛的结局道出了主题
难得一天里有时间看两部电影,这又是一部小成本惊悚片,本想做个记录就不再写文字,但不错的结局改变了想法,还是开始码字了。
记得看《迷雾》的时候也是这感觉,前面的剧情相当俗,甚至有烂片之嫌;但结局实在太棒,升华了主题,也给人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要把本片和《迷雾》比,还是有差距的,因为综合下来也没超过7分;但如果没有这个结局,估计要给5分的低分了。
其实从海报中已经可以看到,这个空中怪物就是个大章鱼,这实在是俗不可耐,在海里还没看够,都放到空中来了,是不是以后外太空的威胁都是章鱼们呢?!之后的发展更是不可思议了,原来这一切只是某个人心中的恐惧而形成的,当他得到感化时,这些邪恶的东西才会消失。是吧,这就是烂片,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这么想。
但是时空穿梭的结局,足以改变对整部电影的评价。一次惊心动魄的过程,并不只是为了排除这个男生心中的恐惧,而是要让他有机会来拯救无辜的人。是他,让过去两个美满的家庭破碎了;也是他,让如今的几个好友丧身于空中。当小时候那次事故的真相呈现出来时,要避免所有的悲剧,就必须改变历史,这才是破解所有恐惧的真正勇气。
《高空飞行》观后感(五):我感觉是看懂了!
1、真实是发生在小男孩还没长大的时候,以后的事都是他幻想的。因为受到飞行意外(差点撞机),惊吓所致。其实他手里一直拿着那本漫画,就是后来萨尔一直嘲笑他还看漫画。
2、为什么会幻想到连名字(sarah)都一致,影片开头已经交代过了,小男孩爸爸和sarah妈妈谈起她的女儿,布鲁斯肯定是听到了。
3、出事的飞机。就是和小男孩坐的飞机擦肩而过的那架,不一定是一定出事了,但肯定是偏移了航道,才有了惊险的一幕。最好萨拉的妈妈还说但愿不会出事吧。
不知我说明白了没有,说这部电影是烂片的是不负责任的,首先可能是没看懂,或者与期待的怪兽片相差较远。
我的总结是:一部很好的心理惊悚片,与我们童年的心理恐惧达到了共鸣!
《高空飞行》观后感(六):被提前剧透的BOSS,梦魇、心魔,时空穿越OR平行空间??
万米高空的未知怪物,狭小的机舱,飞机中性格鲜明的乘客,模糊的视野,都是很好的设定。然而仍没给我带来足够的刺激和紧张感,甚至有点乏味、看了点影评,骂的人不少(主要是宣传海报做的太吸引人了,提高了大家的期待值)。
整部影片缺乏张力,前60分钟,给我感觉只是各种紊乱气流造成的颠簸,也许是我粗心,完全没看出一点怪物的身影和直接线索。然后一条触手突然出现,把女二号卷走(这该是本片的小亮点了),然后怪物的身份直接被漫画曝光,导致最后的BOSS全身照曝光震撼力直线下降,再说说机舱内,一个歇斯里地的孩纸破坏了压抑的气氛。其实,有时沉默比尖叫和咆哮更能感染观众,再来怪物模糊的影子,让观众觉得似是而非,直到正面袭击时把气氛推向高潮。可惜,感觉一个不错的创意没有被很好的表达出来。
接下来谈谈整个故事背景构架设定,看到有评论说其实整个空难事件都是男主在小时候遇到飞行意外的瞬间想象的,用这个也许可以合理解释片中男主心中恐惧产生现实这个能力。但这样一说当时男主(小孩)还不知道女主的名字就已经在幻想中叫出来就成为严重的BUG,所以我更倾向于大众化的解释,这样遇到小时候乘坐的飞机只能用穿越时间,或来到由幻想而产生的平行世界解释的通了。结尾,远处的地平线的黑烟,女主母亲对另一架飞机模糊的表达,也许预示着便当的送出(不过,谁关心呢?管他呢),最后小男孩和小女孩牵手眺望天空的镜头,狗血极了,堪称此片众多败笔中最亮的一个。
《高空飞行》观后感(七):看过这电影,一天一夜精神不正常
本来打算注销人人了,但昨天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实在没法不吐槽了。
高中做过一个梦,吴神的脑子让火车撞了,神智变得不是很清楚,梦中我把这件事讲给大家听的时候,南妹特兴奋的来了一句:“我也让火车撞过”。这么狗血的梦,给同学讲的时候都笑疯了。能做出这么极品的梦,并且看过大量关于梦境幻觉潜意识的电影,我和梦也是比较有缘了,昨天晚上还问我妈一些梦境中是否感受到替代效应,没想到晚上做了一生中最匪夷所思的一个梦。
事情从一部电影说起,名字叫《高空飞行》。据说立意新颖,是我喜欢的高智商系列,昨天便开始看了。电影开头吸引了我,因为女主实在是太漂亮了,而且皮肤黝黑,我之前说过,某些与众不同的东西莫名其妙地能让我更喜爱一个人。不过确实也没怎么太痴迷,因为西方女人么,呵呵,长的都差不多。开头看得我很吃力,因为人物的对白显得很没有逻辑,a说了一句话,b说了另一句话,你并不能理解两句话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a生气了,你也不能理解a为什么生气。c又说了一句话,你不明白他想说啥。我相信这种情况大家都有过体会,是不是觉得自己特别无助。换了视频网站,翻译也都一样,最后耽误了半天时间该睡了,电影的前三分之一看的我十分的郁闷。因为这个原因看不懂电影,实在是操蛋至极。
晚上,便做了那个狗血的梦:我有一个亲姐姐,长的就是电影里的女主角,和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是我高中同班同学(可能还是某个能叫上名的同学,不过记不清她到底是不是同学了),长得非常漂亮,我们关系非常亲密。(请不要问我为什么,因为我真他妈不知道为什么亲姐姐和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我真不知道为什么亲姐姐和我他妈能上一个班,真不知道为什么亲姐姐是外国人,而且还是那种脸色黝黑一看就能看出来的,但在这个梦中,一切都很他妈合理)我们天天谈笑风生,有一天姐姐向我说她要找个男朋友,我压抑了许久的感情爆发,向姐姐表白,姐姐欣然接受。然后不知道是不是和家人起床洗漱有关,我醒了,后来一直试图把这个梦接上,再也没有成功,奠定了一天失落的基调。
在车里,我没法不去想这个梦,首先这个梦过于奇葩,基本上每一点都不符合逻辑。其次,这个梦是在是爽,情感的梦不是没做过,但是这个梦特殊就特殊在,表白前已经是非常亲密的亲人了,在这个基础上表白成为恋人,总感觉非常棒,具体为什么我真说不上来。脑袋空白了一会儿,过了一会,我开始回忆这个梦,倒不是说为了那种美妙的感觉,主要是为了弄清楚她的身份,以及究竟是不是我的同学。因为我实在想弄清楚梦境中的具体情况,我大脑所传递的信息。无奈越是回想,越是混乱,最后连任何一个细节的画面都记不起来,蕴含着关键信息的那张脸也想不起来,整个梦就变成了校内状态上的文字,再无其他,与此同时头脑一直处于一种混沌状态中,还听着数分课,真是够倒霉的。不知过了多久,我终于放弃了回忆,一股巨大的失落感袭来。回忆一个美梦,很正常的做法;回忆一个怪异的梦,也是很正常的做法。如果一个美梦之中掺杂着过于怪异的元素,人就没办法停止回忆了
今天抽空把剩下的电影看完了,感觉依然那么绝望。男女主吵架依然不知道为什么,就那一件事来说吧,上飞机前,女主男主来了个kiss,但是飞机上发生的事表明女主不爱男主,也不愿接受男主的爱,一想到其中的逻辑我就草了。电影的结尾,男主碰见了小时候的自己,影响了自己的行为,改变了历史。我操,这是我最怕看到的电影类型,因为这里面有太多的悖论。但是我打算这部片子怎么结尾我都能接受,可惜导演根本就没给男女主角的结尾,我操!最后小时候自己的母亲还特么来一句,你觉得他们成功了么,意思是她知道未来的儿子会来改变历史,什么玩意啊!如果不交代结尾,几种猜想都是靠得住的:1、男主改编的是另一个宇宙中的自己,本宇宙不发生任何变化2、男主改变了历史,现在的自己发生巨大的变化,参考蝴蝶效应3、男主回到历史点改变历史,时间倒退,没有现在的自己,并且后者应该立即消失,相当于回到小时候,重新来过。4、和3差不多,区别是重新来过,但是男主(小孩)知道所发生的一切,以及未来的自己。 我实在没明白导演最后让两个大人握紧了手,小孩手拉手是想表现哪个结局,我倾向于第4个。但我觉得男女主应该是瞬间消失,没有握手的时间。反正疯了。晚上上贴吧的时候,感觉眼前的墙在剧烈摇晃。
之后查了各种影评,没有说得清楚的,不是因为这片难懂,是看得人本来就少,大部分人还是去吐槽剧情多么俗了,所以影评也没什么指望了。一部电影看不懂,也是很痛苦的。
于是,今天先后经历了回忆一个梦死活想不起来,看完一个电影后到处找影评看不懂两大痛苦。而所有的,竟然都是一部电影引起的,狗血至极啊,记住这部影片的名字《高空飞行(航班惊魂)》。
现在估计还是疯着呢,反正看不懂自己写什么了
《高空飞行》观后感(八):人的内心有多大,就能幻想多大
看完电影看了大家的各种评价,大部分都觉得看不懂或者电影过于不合理,各种解释都有漏洞,尤其是平行宇宙或者回到过去等等。个人倾向于小男孩布鲁斯幻想这个说法,但有个人看法,不然不会重复写评论。个人觉得小男孩布鲁斯有某种幻想症,或者严重一些来说有多重人格倾向。小小年纪,看了不少漫画书,和父母朋友一起坐飞机就能呆在那里,在大部分的电影里,男主角表现的不是呆,就是昏迷,或者没有主见,这是现实中自己在幻想中的反映,而且在幻想中,男主角也叫布鲁斯。小男孩通过漫画了解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幻想出来的人的各种性格他都懂,甚至会给他们安排不同的角色和结局,电影里的说法就是完全按照漫画书里的故事情节来走,这是属于小布鲁斯的特点。幻想出来的世界一看就没有真实世界的感觉,画面偏灰偏暗偏黄。后面幻想出来大章鱼出现在空中,袭击他们的飞机,也是比较不可理解,唯一的解释就是漫画和想象。也许这也可以说他患有多重人格吧。如果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来评价,欢迎~
《高空飞行》观后感(九):制片,对所有看到结尾观众道个歉吧
先给予一些正面的评价:
①《Altitude》这部电影给我们展现了良好的画面、镜头感、特效,基本上没看到粗制滥造和穿帮;
②叙事节奏也表现良好,我想所有人应该都被怪物正面袭击的那个镜头吓了一跳,嗯,作为惊悚灾难片基本到位,给予良好评价;
③前段剧情铺陈基本到位,这是引导我一直看完了这部电影的重要原因。
但是最终我还是给予了“较差”的评价。
而且我必须给予这样严肃的评价——这部片子让我们经受了一场毫无意义的心理磨难,制片人应当给所有观赏本片的观众进行精神补偿。
其实我看到本片中间我就十分希望这个片子最终变成一个对观众开的一个玩笑,就好像看了一个鬼片,一只吓了观众90分钟的僵尸追上男主角之后说:“别跑了,我只想告诉你,你已经死了...来吧~还是跟我一起去吓吓那些还没死的。”这样我还能导演说:“啊啊~被你给耍了。”
然而整部片的宗旨里一点都没有搞笑的成分,完全是一个严肃的故事,那我们的评价标准就要调整了。我甚至要考虑作为灾难片,本片是否尊重了足够的科学理论。然而,在那之前我真的被本作的剧情打败了= =
从哪说起呢....
起先,故事有序的发展,展示人物性格、揭示事故原因、发现飞机事故之后各种不同的人物之间开始强烈对比,揭示人性,到这里都是很好的发展。虽然好人有好报,但是第一个“雷锋”角色的失事也的确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世无常,到这里真的很好,虽然中间有些剧情十分的模块化,而且衔接不是很好,感觉到一种生硬的“接踵而至”的感觉,不过作为拖延时间,也可以容忍。但是后半段是什么?
如果说怪物正面袭来是因为高空缺氧导致的幻觉,比如说他们偶然的撞上了飞鸟。那么从章鱼的触手抓走另一个角色的时候,我彻底放弃了跟随剧情,我彻底抛弃了恐惧。
或者说,我从剧情中脱出,然后陷入了另一种恐惧.....搞什么啊!我这么对自己说,难道我现在就是在梦幻之中?难道对着电脑看着盗版电影的我的一生都是在梦幻之中?当然我没有再继续胡思乱想。这是一部灾难片,不是一部科幻片或魔幻片。非科学性的解释也许可以被人类大脑的不健全而最终被解释成幻觉,但决不应该被放在故事的主要枝干上。然而本作却最终选择让这种超能力一样的解释作为本作的结尾,这让我不能接受。
冷静下来之后,我更加的确定了以上的想法。我看过诸如“实际上这部影片全部都是男主角的幻想”的影评。但是,本作如果想深入讨论“人类的幻觉到底能到达多远”,那么说实话,无论如何也逃不出“跑题”的嫌疑。而且在最后应该做更多的解释,而不应该用模糊的几组镜头草草结束。
最后的最后,听着结尾明快的音乐,我想是导演想给各位观众一个抱歉吧,就如这个标题一样。
:作为灾难片,我们应该去深讨人类的本性。面对不能预测的危险时,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让观众感受到很多东西。面对灾难,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相互帮助、鉴定信念怀抱希望。我们同时应该相信科学,并且相信同伴。这才是我们要引导观众去理解的事物。所以就算灾难有可能就会降临在我们头上,我们也不要放弃希望。这样的作品才能让生活在和平与幸福中的我们,感受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作为惊悚片,我希望能以搞笑作为结局。这样在剧情中给大家一个释怀,是最好的抱歉,可以让人们不怀抱着不安和恐惧离开剧情。
而本作非常抱歉的完全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没给我们带来任何的感悟。
本作最大的影响也许会让全球的航空业缩减几个百分点的业绩,因为我此时此刻真心真意的不想坐螺丝没拧紧的飞机。
《高空飞行》观后感(十):这片子拍的不错。
看完感觉不错,公平地讲:这部影片不像很多人评论的那么差,有的人根本就没好好看,甚至没看完。也许影片名让大家以为是部动作片、视觉片,所以很多人失望了,才评价很糟。
这部影片是惊悚片,但依靠的是情节发展和人物内心的挖掘,想看精彩特效表演的朋友要失望了。
影片里的特技确实没啥,因为它本来就不是那类视觉效果片。影片更倾向于挖掘人的内心,一些无法言传的感觉,人的内心真的很深,连我们自己都常常不了解。结尾很好,奇峰突起,两个小孩子面对天空,温馨而且惆怅,有点唐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那样的感触。
整部片子在几平方米大小的狭窄空间里展开,却不让人烦闷,剧情一层层推进,这很不容易;总的说,影片的编剧、导演、演员都不错,对白和剧情曲折都很好,见功底,也许是有些什么打动了我,我觉得应该在6.5分左右。
影片中的大章鱼,象征了心理伤害,它无法消除,无法忽视,只能被其折磨,结尾也暗示着,只有不发生悲剧,才能摆脱噩梦的折磨,否则只有承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