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夺命金》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夺命金》的影评10篇

2018-07-10 03:4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夺命金》的影评10篇

  《夺命金》是一部由杜琪峰执导,刘青云 / 何韵诗 / 任贤齐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夺命金》影评(一):杜琪峰的黑色浪漫

  文/情深缘浅思华年

  杜琪峰的这部电影很有些意思。杜氏黑帮电影终于不再聚焦打打杀杀,寻仇报复,连阿豹口口声声的“义气”都成了讽刺意味话语。忠肝义胆的时代确实已经过去,而在看完杜琪峰这部电影之后,我能深切感受到香港电影从《古惑仔》开始的侠肝义胆、两肋插刀的歃血江湖年代一去不复返,无论是电影题材,还是我对于香港黑帮电影的期待。也许本该如此。社会转型早已开始,抢码头也凭的不再是真刀真枪,而是真金白银黑社会们都去炒股票炒地皮了,所以股票地产市场成了虚拟的血腥江湖。

  刘青云真的是个螺丝一样演员,把他往哪安,他都能立得起来,也许这就是所谓“戏骨”。这样一个“愚义”的小混混,也许是不知道该信仰什么的盲目茫然,也许是单纯如赤子般纯粹地将“义”作为自己人生目标,于是跟在举手之劳帮助他的混混后面专注收拾摊子三十年,这样一个似乎活在香港旧时代黑帮的义气兄弟,不会开车,所以哪怕龙哥在心口被插了一刀,他都只能在副驾驶上干着急地叫龙哥找“黑医”;在跟宋先生谈判时候也说的是老一套别人已经不屑的黑帮理论热心的帮过气大哥张罗寿宴,没有任何酬劳甚至被怀疑地试探•••种种迹象都表明,所有人都在被现实世界推着往前走了,而阿豹却还在原地,似乎随时能拿出一把水果刀就能为所谓的兄弟两肋插刀。这样的阿豹,在一片现实的大背景烘托下,显得有些憨傻可怜

  要说阿豹不知道时代变了吗?不尽然。他知道找人要担保费不能像以前收保护费那样砸上门,而是在人家店里枯坐着;他也清楚地知道哪些人有钱,哪些人会给他钱,他知道世道不好混了,空手套白狼找人拿钱是件需要忍气吞声的事。

  好在,傻人有傻福。还是有几个可能昔日他帮忙擦过屁股的兄弟愿意成全他的义气,而他就这样,靠着自己的义气混着,有点拆东墙补西墙的意思,看请龙哥帮忙保释拜山华,回头就马上要帮龙哥杀人越货。其实他自己是什么都没得到的。也好在,傻乎乎地拿着一年的股票升跌算找规律,莫名得出了个让他后来发了横财的“升”, 得了钱的阿豹回头来找龙哥,发现龙哥已经死在那朵璀璨的珠花利刺下,而他最后在雪茄店里买了一枝雪茄,龙哥给他“讲课”时的雪茄,背着钱袋走在不管生生死死都依然庸庸碌碌的大街上,他抽着雪茄在想什么呢?阿豹这个人物在我看来是杜琪峰心目中旧时代香港残留的他希望留下的美好,所以他给了这个人物怯懦性格偏执的义气和还算可期的美好结局,这也许是杜琪峰的黑色浪漫。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有意思的另一方面原因是它的复调结构。这一部分由何韵诗饰演的Teresa填补完成,面对千载难逢的意外来财的挣扎选择表现出了人性弱点的另一方面。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夺命金》的英译名为“Life without principle”。另外,虽然任贤齐和胡杏儿在电影中戏份也挺多,但是也许是演技的原因,个人觉得他俩除了烘托绝望氛围,圆寰几个点缀故事之外,有点拿着主角的戏份打着路人酱油。夺命金夺着谁的命?一切都从那一千万开始,整部电影中杜琪峰似乎在写一篇悬疑作文,用着插叙、倒叙的写作方法,以夺命金为导火索全面铺陈开转型时代下香港人民的绝望又茫然的生活

  我喜欢爱讲故事的电影人,更喜欢会讲故事的电影人。我觉得杜琪峰在尝试改变,这种改变是我喜闻乐见的,但愿不是我想太多。

  《夺命金》影评(二):社会问题投资

  豆瓣前两个好评深刻,《屋村你住哪一座》和《在一个没原则的年代活下去》,

  说到现实中香港的社会阶层问题和贫富差距问题,年轻人可以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

  在这里,我主要说一下,退休阿姨的投资问题,不投资不理财通

  胀就慢慢的把你的钱吃掉,投资理财又有风险。她退休后的困境就是

  将来大多数人退休后的困境,辛苦攒了一辈子钱,物价却越来越高,

  所以,退休要趁早,理财要趁小!

  =============================================

  清楚明白—清楚明白—清楚明白—。。。。。。

  我清楚钱投向哪里吗?我明白风险怎么掌控吗?如果钱亏损了怎

  么办,我可以承担的起亏损吗?

  ==============================================

  钟原,退休阿姨,黑帮的命运让人唏嘘不已!

  香港大陆也是!

  阿华的废纸生意餐厅生意,倒也稳当。投资与实业,该如何选择

  呢?

  《夺命金》影评(三):关于揾食的故事

  关于揾食的故事——《夺命金》

  如果评选十大粤语词汇,“揾食”必定是其中一个。按我有限的观片经验,正宗港片,都是关于揾食的。许多人赞同《夺命金》有浓郁的港片情怀,那是因为,它就是一个关于揾食的故事。

  民以食为天货币化的今日,民以钞票为天。有碗饭食,需要钞票;有瓦遮头,需要钞票;退休无忧,需要钞票;飞黄腾达,更须钞票……在《夺命金》的世界(今日之香港),即使不算物欲横流,也说得上人人为钞票奔波。白道黑道,升斗小民神秘富豪,赚钱永远是港人的主旋律天大的事也比不过揾食。所不同的是,有人本分劳动,有人欲望膨胀。

  底层劳工,年纪老迈,为生存艰辛劳作,不停变换工种,最终落得无工可做,在绝望中伤人袭警,唯有以死对抗这个世界。退休师奶,手头积蓄可观,却敌不过银行稀薄利息和日益高升的物价,横下心来炒期指,只不过是想“赚多D”以换取下半生衣食无忧,结果亏损惨重

  两个可说是与世无争小人物,在“揾食市场”的不幸遭遇,折射了港人“揾食艰难”的困境。产业转型,本地劳工就业机会一次又一次被剥夺;世界金融危机,自诩为全球金融中心的香港又如何可以独善其身,想在金融游戏中分一杯羹的普通市民自然哀鸿遍野。勤劳、苦干、坚忍、择时而变,这些港人曾经为之自豪的香港精神,在大环境面前统统变为时代的笑料

  丧钟响起时,为所有人而鸣。中产家庭主妇为飙升的房市忧心,受过专业训练写字楼白领为业绩颦眉,就连帮派老大借寿宴敛财也感叹贺礼逐年减少……各等阶层各式人物,施展浑身解数上下腾挪,费尽心思,到头来左支右绌,满腹辛酸。无他,人力不可逆天,大形势使然。

  人不可抗天,但只要可以安稳度日,那顺应天时也非坏事,夺何比天命更难违逆的是人性。人性本贪,有了想再有,没了更想有。

  一个打扮入时的上班族名牌化妆品不可少,手机衣服时时换,需要钱,伙同男友劫杀老板,一案两命。警界中层领导,也算事业有成,挪用赃款炒股亏空,不得已饮弹身亡(上映版删了此部分内容)。凸眼龙千辛万苦从黑道漂白,替内地富豪炒股,却妄图大捞一笔,贪心不足蛇吞象,到头来赔了性命

  《夺命金》精心编织的众生相中,有人无法抗天,生存线上挣扎;有人难以止贪,欲海中沉沦。总之,金钱世界,无人可以幸免。至于刘青云憨傻义气横财就手,何韵诗出让底线良知换钱,这等运气,基本上和中六合彩大奖概率一样,在电影上看看就好了。

  影片中有个画面数次出现青山背景,高楼拥挤港口码头船只进出。允许过度解读,不妨视之为对香港现状的一个隐喻:毫无资源的弹丸之地,严重依赖外界商业经济表面发达实则脆弱;港片没落,缘于香港没落,因为港人已无故事可讲,一切看天行事。但天道无常,众生皆苦;若贪婪放逸,则是苦厄难度;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为夺命之金。

  《夺命金》影评(四):夺命金

  杜琪峰导演的片看得不多,但是确实很棒。对社会状态表达非常厉害。本来是一个简单的杀人事件私人高利贷老板的财务与男友合谋杀死老板抢钱的事件。但是这样一个杀人事件不过几分钟的事情却有多方势力和人物参杂其中,在这样小格局的故事里面,讲了这么大的命题确实是不错。人物和角色刻画都很棒,尤其女职员和阿豹,这两个本来置身事外却因此获利的人。但是更多的是金钱这个绝对的导火索让人心惊。故事的开始都是因为股市代表资本市场对普通人影响,所以在远景镜头给到那些高楼大厦,那些经济中心众人和声出来的配乐,觉得一切的一切都要崩塌了。最后的最后,突然一切的压力突然的消失了,阿豹抽着最贵的雪茄,特蕾莎吃些冰淇凌,轻快音乐,然而突然抽点的重力好像无所是从。好像踩在云上会掉下来。

  《夺命金》影评(五):夺命金,看得懂才觉得有味道

  昨天晚上在海南省海口市银龙电影院的小厅看了这部片,看起来连影院不怎么看好这部对于一般劳苦大众来说比较理解的电影。

  全片有种乌云笼罩香港岛的感觉老年人自杀、中年人战战兢兢地如履薄冰年轻人狂消费活在当下,不管明天。

  老年人代表:就是片头一开始住老式房,老鼠屋的老年人,为了鸡毛蒜皮的事情互砍,或者最后差点害死任贤齐扮演的警察,在电梯里拿瓦斯瓶自杀的老人。可怜的香港老年人,子女不想抚养,自己又无收入,可怜可叹。

  中年人代表:任贤齐、凸眼龙、宋先生、三脚豹、银行销售员丽莎等,这群人压力最大,钱,就是钱,让他们铤而走险,互相伤害,就像阶级吸血鬼一样,一层剥削一层,里面最让我欣慰的是三脚豹,义气当前,但是这种人也最容易被生活逼到走投无路

  年轻人代表:就是让男朋友去砍他老板--放高利贷的秃发中年男人的那个小女孩全身名牌,只管今天,不管明天,为了钱可以杀人的。

  全剧充满一种绝望,说明导演对于天朝上国的一种很深的怨恨

  《夺命金》影评(六):Life without principle

  Life without principle.

  先得感谢豆瓣电影活动中的票~ 顺便再感谢豆友临时去不了又多转了张给我。

  整个的拍摄还是蛮流畅的,也有感觉到为毛宣传会说让你看到一部分真实的香港,可惜看到的是国语版o(╯□╰)o

  几个故事线相互穿插,刘青云扮傻子,讲义气的傻子,依然如我爹为毛喜欢他那般入戏。

  何韵诗的小职员,细致处总是唏嘘,递了最后递上辞职信也就被上司一句有事了找我就没了任何痕迹

  黄日华惊喜般黑兮兮的出现,额,打酱油依然打的这么霸气!

  面对股市,两人求升求降不同,同一事物两人生死不同...

  钱到底是什么呢?

  在它紧缺时,后面的每一个0,都很关键

  可是多了去了,也不过一堆数字

  rinciple,

  似乎我都快感觉不到电影里想要强调的,

  似乎对于他们拿走钱,

  都是能够理解。

  这或许是我的without principle了。

  关于今天最后的怨念是木有找到欢乐海岸的西贝莜面村...

  《夺命金》影评(七):何止有原则而已

  听我简洁精准地分别从三条线索讲完了故事情节之后,朋友给出了更简洁的一句话评语:放高利贷的咋就这么招人恨。。。

  其实从上一部黑社会2开始,杜琪峰开始不纠结于传统的义气和故事性,而是从黑社会的角度,讲了他对社会变化看法

  社会改变了,慢慢地改变,我们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有时候惊觉哦一切都不一样了,更多的时候,就像温水青蛙迟钝地一天天日子继续过。

  这个片子不知英文翻译为啥叫life without principle~在我这样的傻X看来,何止是有原则而已,简直是秩序凛然。

  什么警察,职员,黑社会,都是最底层,其实都跟收废品暴力辉一样,拿老命换点辛苦钱,过些讨价还价锱铢必较的生活。像阿豹的大哥,好歹也是大哥哎,也只能靠摆寿宴收红包来弄点小钱花花。他们这些人,对命运的掌握程度,可以忽略不计。

  比他们稍高一层,就是银行经理,四眼龙,高利贷之流,已经比底层的人有了更多的工具可以操纵,来钱的方法也更容易。他们已经可以掌握一些其他人的命运。

  但比他们更高一层,则是荣少这样的人,已经不需要靠自己去挣钱,而是玩资本。相应的,他们也可以掌握更多人的命运。

  但最高的,还是命运之手。上帝啊。。。此处无语了。欢笑悲哀狂喜恐惧。。。都是看他的心情了。

  很好的片子,比1942强的不止一两点。

  《夺命金》影评(八):夺命金?还不如叫大时代2

  当刘青云和何韵诗在最后擦肩而过的时候,估计一半的观众都要拍案而起:这不坑爹嘛!三线叙事铺垫了一个多小时,所有人都在期盼诸如“刘青云大战任贤齐”或者“热血警探与黑道混混同时爱上女罪犯”的桥段,电影却戛然而止。老杜不拍阿迪的广告真是可惜:“我是杜琪峰,这是我的故事。”观众爱咋咋地?

  换个角度讲,你得庆幸是杜琪峰拍了这个故事。换做某些导演,你会在结尾恒生指数暴涨的时候忍受切的飞快的镜头,还全得是脸部特写:各主配角纷纷发挥演技做咬牙切齿状做汗流浃背状表现“人生大起大落的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的角色心声;而换做另外某些导演,你会在1年之后在某城市的人民影院里发现《夺命金2》的宣传海报,当然,也有可能叫《新夺命金》。

  所以,我们还是得感谢老杜,感谢他还是一位对电影本身有野心的导演。他亲手撕掉了围绕着小人物个人“情节曲折,命运无常”的银河标签,试图用极度写实的镜头为我们展示一个几近崩坏的时代里的众生群相。我们得以窥见末世中的场景:所有人都在其中被逼迫的走投无路,而所有观众都期待着从天而降的那根稻草。但剧本的明显准备不足导致一个半小时的内容显然承载不了过于宏大的主题——虽然影片的情节发展已经控制的足够好。杜导最后也几乎是黑色幽默般的索性选择了一个最平淡无奇的结局戛然而止。

  最后,为了向坚持看完全片最后却不幸被“坑爹”的观众朋友们致敬,我非常恶俗的请求,将该片在内地公映的名称改为更贴切的《大时代2》。请总局领导批准!

  :当看到姜皓文同学强忍着插在胸前的铁花边吐血边给刘青云开车的悲惨一幕时,我就在想,刘同学啊,你说从《一个字头的诞生》到现在都14年了,你咋还没学会开车呢?

  《夺命金》影评(九):当话题遇上生硬组合

  抱着《PTU》《暗战》那样作品的欣赏心情进入影片,有我喜欢的意识流剪切手段,那些大陆往香港生育、港胞保养大陆二奶、高收入高消费、高房价低人情、股票下跌放债横行、古惑仔义气与生存法则改变,林林总总,几乎涵盖了香港乃至大陆的社会所面临的话题,热得掉渣。但似乎整部影片都只是在说一样样的东西,毫无线索逻辑,人物之间少有关联,更别提矛盾冲突咯。

  刘青云、任贤齐、何韵诗、胡杏儿,四个角色在各自的戏份上苦苦挣扎,没有交集(任贤齐与胡杏儿不过夫妻关系罢了),单一的故事,还讲得乱七八糟。杜琪峰以往拍摄影片所营造出来的紧张、压抑、迫切,都看不到痕迹,股票上的讲述还没有《风声2》的丁点,古惑仔剧情更是糟蹋到了极致,警察从始至终就没有破过案件徒有虚名。

  不胜其烦的话题,冷热不同的主演,在乏善可陈的拍摄下,难有作为,剧本,更没有一样。

  看惯了所谓大片的宣传,到头来还是不免受伤上当,还好我只是在网上观看,还不至于白白糟蹋了血汗钱。

  《夺命金》影评(十):夺命金:浓郁的港味

  《夺命金》虽然不是杜琪峰最拿手的枪战片和黑帮片,但电影人物的黑色幽默和宿命回归依旧能够进行到底。无论是何韵诗还是任贤齐的生活,都因为他们的抉择而出现了荒谬的偶然,有了颠覆性的转折;当然在刘青云这个黑帮小人物的身上,其人生的高低喜怒更加能够集中地呈现出强烈而丰富的宿命喜剧感——有些命运往往就在你经意或不经意之间,和你开着玩笑。

  同时,电影的港味也表现在浓郁的市井气息上面,电影用了非常大量的情节描述了香港最闻名的金融行业和黑帮环境。金融行业环境的紧张氛围、激烈竞争、完善程序,当然少不了处处与国际接轨的紧密感,都在《夺命金》里面被挖掘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切实逼真,争分夺秒的买入沽出形象地突出了香港这个国际金融都市的特有味道。香港黑社会里面的忠厚仁义、辈分文化、市井烦嚣也都被杜琪峰驾轻就熟地点缀了一番,看着年年的寿宴、看着黑白两道的较量、看着兄弟为了筹款保释四处奔波,那种充满情谊和质感的黑帮文化见证着香港本土化坚毅捍卫的可贵精神。香港身处中西融汇的节点,在浓厚的黑帮文化和国际金融规则不断碰撞和磨合当中,社会的自由烦嚣、浮躁乏味都成为了《夺命金》里面最主流却又不得不承认的潜意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