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车票》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车票》的观后感10篇

2018-07-14 02:4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车票》的观后感10篇

  《车票》是一部由张之亮执导,吴奇隆 / 左小青 / 叶童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车票》观后感(一):车票里的母爱与香格里拉

  看《车票》的时候,正好是从香格里拉回来没多久,开始没想到这是部和香格里拉有关片子,只是因为看着PPS上那些略带煽情简介无聊的开头,没有多少新意的剧情,唯一的亮点,就剩下香格里拉了。

  影片一直围绕着一个话题:什么是父母对于孩子的爱。

  影片开头的那对夫妇,即使在明知道胎儿有先天性心脏病情况下,依然选择了将孩子生下来。他们认为,孩子也有生存与选择的权力作为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做出一个选择。孩子生下来了,也死了。

  而主人公曾雨桐的母亲,则选择了另外一种爱孩子的方式,她把孩子送到了教会,帮孩子选择了一条她认为正确道路,然后默默地守候在孩子的身边。孩子走了母亲心目中的一条路:读大学,去北京,有稳定工作。但是,孩子的生命中永远少了一个人,那就是妈妈。这份爱,在这部影片里是主旋律,也是中国人一直所认同的一种主旋律:父母为孩子安排人生的道路,孩子沿着这条路长大,成为社会认可成功人士

  看完电影的时候,我在想这个问题,到底何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母爱?对于第一种情况,也曾经类似的情况和朋友聊过,那是在看这部电影之前的事了,就我而言,我还是认同那对夫妇的选择:孩子也是独立个体,而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他们也有选择的权力,选择生,选择死,选择自己人生道路,无论贫穷或是富裕,无论伟大还是渺小。而雨桐母亲的那份母爱,伟大,但我不认同,因为他剥夺了孩子的选择的权利

  走过母爱,来到香格里拉。看的时候,有种很熟悉很熟悉的感觉,片中的很多场景,都是我这次旅行中所亲身走过的,尤其是白塔雪山那几段景色,更是让我看着就开始感动,很少会有人看到这样的景色不心动的。影片从西藏一路拍过来,走过香格里拉,走过怒江,一直都穿行在大香格里拉区。“香格里拉”一词,其实来源于《消失的地平线》一书,而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谁都说不上来。现在的香格里拉,是川滇藏交界处的概称,觉得这个地区比云南的香格里拉县更香格里拉。

  寻找香格里拉,一直是一个课题学者的,旅行者的,这部电影也在寻找。

  《车票》观后感(二):这1星是送给自然风光

  很傻的一个片。

  一开始是一对男女的工作镜头

  女的是一电视台记者大众印象中的记者长裤衬衫围巾头发顺滑,动不动对着自己的作品蹙眉叹气做舞台思考状,堵着当事人问:“您此刻有什么感想吗?”“您说点什么吧说点什么吧。”“您的孩子是残疾为什么还要生下来呀?”

  问题1:为什么孩子父母不给她批上几个耳光呢?问题2:编剧是残疾为什么还要来聘用他呀?

  男的是大众印象中的白领,有着白领的长相和白领的语言。对着各色人种的同事黑暗演讲,同事们假模假式目光深邃同时还不忘展示索尼这个赞助商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的大Logo。

  感想1:为什么各色人种的国际公司,大家讲话的表情姿势那么象80年代公安破案片呢?

  然后两个人就踏上了寻亲路。最后就发现了伟大的母爱。原来女主是修道院长大的,怪不得那么超凡脱俗

  我给了1星,这1星是给美丽的自然风光的。

  《车票》观后感(三):两张车票,一段身世,一份情

  当片中出现了女主角手抱背包,独自乘坐铁索过怒江时,我知道她理解了她那个伟大的母亲,她重又感受了当初她母亲怀抱着小小的她过江的情景。后来,以为一切渐渐明了了,却突地竟给了大家一个意外,以为那个教小孩妇女就是她的母亲,后来却证实了那不是她的生母,而她的生母早已离世。

  从略有因被抛弃而产生的“怨恨”到“理解、接受”生母,就凭着两张车票,就凭着三个可能线索,三家人,竟在第二家找到了。这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命运的安排。

  只是,双亲的离世,着实给了大家一个打击,这是我们谁也意料不到的,或许他们的离世对女主角来说,可以是从未出现的两个人,但她了解到了,原来,她的母亲,竟是从未离开过她,曾经离她那么近,那么近......

  也许,从此,女主角的心里是满满的母爱,尽管她的母亲已经逝去,但对她的爱却留在了她的心里。或许,还夹杂着自责和失落,因为曾离她那么近的母亲,她竟从未发现,从未感受,还傻傻的以为她的母亲抛弃了她,甚至还为此怨恨着她的母亲。

  片头,一对准父母在悲痛中告诉女主角,爱就是与孩子一起承担,无论病痛或者死亡,不离不弃!原来,女主角也是一样,被她的母亲所深爱着,她亦被另一种“不离不弃”包围着,只是她不曾知道。

  释怀了,无论是片中人,还是观赏者的我们。车票,牵扯着女主角的身世,也牵扯着大家对母爱的另一种解读。

  《车票》观后感(四):有些电影就是用来唤醒心底的那一份感动

  这是一部电影,不知道应该算是原作者写得好,还是导演水平高,抑或者是编剧厉害。看完之后心里面居然不知道要说什么,但是却真正的想说一些什么。

  我觉得回忆宇彤她的妈妈每年来去看她女儿的那几个剪辑真的很感人。似乎句尾也说明了母亲希望孩子不要受到父亲影响,也希望她有个好的未来

  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那么这个故事我觉得也肯定原型。那么我就想在珍惜我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的时候,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有一种良知。怎么说呢,一种疼爱孩子的良知吧。

  说实话我居然想起来了孩子小偷团体……其实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无罪。

  说的很乱,因为看完之后我的心已经乱了

  《车票》观后感(五):爱之伟大

  这就叫爱吧

  不一定要轰轰烈烈

  但是

  绝对是发自肺腑

  有心而生

  有时候

  爱

  也有迫不得已的时候

  就像雨彤的母亲

  被采访坚持生下孩子的母亲

  但是

  有时候

  爱的越深

  给对方的伤也越深

  折磨雨彤二十多年的伤痛

  还有那个新生儿将要面对的悲痛的人生

  这就是爱

  因为伟大

  所以我们无法定义

  什么是爱

  但是

  我们都会去爱

  不在乎对方是佛知道

  就是

  简单

  因为爱

  所以发自内心

  永恒不止

  《车票》观后感(六):车票:寻找失落回来的世界

  某日的午后

  雨桐在蓝色包裹

  实现了一次穿越

  从此

  在平行世间的人生有了转换

  从山民的女儿变成了教堂门口的弃婴

  数十年后

  雨桐拿着两张薄薄的车票

  踏上开往玉台列车

  其实是在寻找生命中失落的另一个世界

  曾经原本

  她属于那里

  也应该属于那里

  但是母亲选择

  让她的世界失落了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这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

  在雨桐这里

  遥远而又如此的靠近

  漫漫寻亲路

  寻找的不仅仅是母亲

  还是对自身缺憾人生的修补

  当看到母亲多年细心保存的车票

  雨桐终于完成了对自身人生的完整认知

  这一天

  雨桐放下了心中的结

  在地铁

  雨桐收到志轩的递来围巾

  平静而又喜悦

  有了围巾和蓝色头巾的雨桐

  同时拥有了两个世界与两个人生

  幸福开端

  在这趟开往春天的列车上蔓延出去

  电影的整体风格清新感人

  但是故事略叙述略微平淡

  剧中人物尤其是午马饰演的向导

  仍然有深刻刻画余地

  如果在寻亲的过程

  对吴奇隆饰演的志轩与雨桐的爱情做深化

  故事会更加丰满

  电影改编自台湾静宜大学校长李家同的短篇同名小说

  小说本身也很感人

  《车票》观后感(七):回家的车票

  好像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女主角养母去世,带出了两张车票寻亲的路。

  对她来说,她是一直憎恨父母的遗弃,但她仍然去了,火车再换长途车的遥远路程。在去查证可能的三户人家时,她几度退缩,想要放弃。在第二户的家里,她得到很多应证,那可能是她的母亲。回去过江吊铁索的一刹那,她好像闪现了母亲抱着还是婴儿的她过江的一幕,于是她把包背在侧边,也尝试单手拉索过江,很艰难。这是整部戏最闪光的一幕,也是女主角心理扭转的一刻,那一刻,她意识到抛弃她的母亲要把她抛弃在那么远的地方经历多少艰辛

  找到疑似母亲住的学校,她远远地看过,就要逃,不知道要怎么认,要说什么。但在她终于可以下车,鼓起勇气说“我一直很想见你”的时候,却发现那只是校长,而母亲一个月前已经去世了。

  遗物里,一叠叠车票串起了整个故事。伟大的母亲,为了孩子能在大城市有更好的前程,万里跋涉把她“丢”到城里最大的房子门口(教堂)。然后每年在女儿生日的日子跑去那里做义工,为的是看几眼,了解她的情况,甚至女儿毕业典礼,母亲也坐着火车去看了。电影画面切到母亲的一个个背影,还有她抛弃女儿之后一路走回家的落寞身影,那么辛酸。一直没有露脸,甚至在唯一集体照中也被女儿挡住脸的母亲,寓意着她这么多年来一直默默的、无声无息关注着被她“遗弃”的女儿。

  影片由女主角带出三个故事,女主角采访的怀了病胎还坚持要生下来的孕妇,要寻亲的女主角自己,以及她碰到的带着自闭症孩子的单亲出租车司机,好似是生养教的三个阶段,无一不显示一个主题,父母对孩子的爱。故事的最后,出租车司机在地铁找到几乎走失的儿子,而女主角捡到他儿子丢在地铁的一团纸,是他写着父母责任重大,点回主题,很有意味

  与后半部分情节的层层推进相比,电影的前半部分略显拖沓,很多无意义的对白。很多地方用对话解释可以看懂的剧情,给观众的留白不够,比如女主角侧背包过完江体会母亲过江不易的一段,画面交代足够,没有必要再用对白说出来。

  电影的景在西藏云南取,超级美。只是太美太刻意的画面让我完全体会不到山区偏远落后,对母亲的侧面渲染本可以再强一些的。

  还有女主角左小青的演技实在无与伦比的差,在所有需要表现情绪起伏的地方,她都用皱眉和叹气解决了,激动犹豫伤心矛盾全是一个表情,一个本该出彩的角色可惜了。怎么原来电视剧我没发现她是这么差的。

  《车票》观后感(八):先批评下剧情简介

  首先,谁说吴演的是左演的角色的同事啊。吴的角色是搞建筑设计的,左是记者。他们应该说是青梅竹马关系

  至于情节,个人觉得有老旧的地方,也有惊喜的地方。整个故事总体来说并不新,但放在对的地方对的时间就显得会好一些,所谓“此时此刻”的美可能就来源于此。本片的主题,无论如何,都是关于父母之爱的,而这种爱,就此片的诠释,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离不弃。

  具体情节先是讲两个人都在北京工作,忽然听闻抚养左长大的教堂修女(叶童饰)脑血栓进了医院,然后两人齐齐赶回大理探病,叶好一些以后他们一起回到大山里的童年时候的村子,在那里叶把身世告诉了左,其实就是一块布和两张车票,之后叶就去世了,尽管左对父母抛弃她的事实感到羞愤,但两人还是踏上寻亲的旅途。他们到一个县城派出所找到左出生前后那段时间的该县城范围内的出生婴儿和失踪儿童以及夭折婴儿的父母户籍所在,符合她情况的有三户,于是他们开始逐一找过去。不老套的是导演没有安排左第三个找到,而在第二个就已经有眉目了。他们到了父母那个村庄,很遥远,要翻越高山,用绳索过江,到了那村子以后村长说她的父亲可能已经死去,母亲在另一个地方的小学里工作。在这个场景中左确定了这家人就是她的父母亲了。于是他们又去她母亲工作的那个小学,误认为校长是她母亲,后来校长告诉他们,她的母亲不久前得什么肺病去世了,并且把遗物交给两个年轻人。左在母亲的遗物中发现很多来往小学所在地和她被抚养长大的教堂所在地之间的火车票汽车票,还有两张来回北京的火车票。她从校长口中得之,母亲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去那家教堂做义工,尤其每年春节都会在那和左一起过节(但左一直不知,她还为此感到孤独并且抱怨)。她大学毕业那年,母亲还千里迢迢赶去北京暗中看她拍毕业照。不禁潸然泪下

  本片还有许多辅助情节,比如吴的身世,开篇一对父母和一个患先天心脏病的婴儿的故事,以及出租车司机和他自闭症儿子的故事,使电影内容相得益彰。还有许多考验叙事功力细节。总体上依然让人比较感动。

  《车票》观后感(九):影评:《车票》

  该片是张之亮导演的一部作品,好像是08年放映的,改编自一短篇文章《车票》。电影主要讲述了女主角雨桐(左小青)在养母死后寻找亲生父母,并在好友志轩(吴奇隆)的陪伴下找到答案的一段事情。

  片中经常出现的倒叙,主要讲述了两种关系:雨桐与嬷嬷,雨桐与志轩。在影片开始时,知道了雨桐与志轩间存在一种关系,接着,又通过嬷嬷的入院知道她们间也存在一种亲密的关系,但具体是什么还没清楚,观众当然可以自己猜测。不久导演就揭晓了答案,运用倒叙,向观众阐明了人物角色间的关系,倒叙在该片中的作用很明显了。但这也是其作用之一,接下来,就更详尽的分析下倒叙在《车票》这部电影电影中的作用。

  交代故事情节间的因果关系。上面说到,影片开始就是以人物间已存在的亲密关系出现的,这是结果,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情人、兄妹;母女?这些都是猜测。然后,雨桐在医院中的一段梦境,角色无意中的一段回忆,说明了人物有这样关系的原因。

  推动剧情的发展。一般的影片,都会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四个阶段,开端已经很明显,就是因为嬷嬷的入院,男女主角回乡看望。然后是倒叙中插入的这些片段,在各个情节间构建了一种因果关系,形成一种线性线索,推动着情节向后面的情节或是高潮部分发展着。

  比较的作用。片中开始时出现的那对夫妇对孩子的不离不弃和倒叙中雨桐父母把其离弃的行为上的对比,说明了为什么雨桐会对寻找父母这事心不在焉,甚至于怨恨,正是在这样的对比下加深了其那部分的力度。

  能想到的暂时就是这些了。

  《车票》观后感(十):大年夜,她曾翻山越岭为你披上一条新围巾

  中国电影的这三十年来,完全打煽情牌并大获成功的电影,之前似乎就只有《妈妈再爱我一次》和《我的兄弟姐妹》。这一次,经历了大制作《墨攻》,重回文艺片的张之亮导演的《车票》上映时,《妈妈再爱我一次》被随之重提,作为几乎唯一一枚标签贴到这部明星不亮、投资不大的电影上,我是觉得担心的。作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导演之一,如果单纯地制造煽情,而不顾及剧情的衔接和逻辑,不顾及电影美学的节制,恐怕只会沦为一名三流导演。要知道,前两部大热煽情片的导演——陈朱煌和俞钟,经过了暂时的辉煌过后,已经迅速被湮没于光影的一拨拨浪潮中了。

  但是当我走进影院,旁观曾雨桐的寻亲之旅时,却并没有看到我所预想的煽情场面。电影的开头,女记者曾雨桐在医院采访了一起生产事件:父母被医生告知胎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存活几率极低,但父母仍执意将孩子生出。曾雨桐不解,为什么明知道一家人将要面对无尽的痛苦,还要去迎接。孩子母亲坚定地告诉她:因为母亲对孩子本就应该不离不弃。

  这个看似与电影主干情节无关的开头,实际却是女主角曾雨桐接下来寻亲过程中所具有心理的一根引线。采访戏落幕后,电影通过雨桐和其领养者曾嬷嬷的共同回忆,揭开了雨桐的身世:在她一个多月大时,被母亲遗弃到了云南一座寺庙门外,从此就由曾嬷嬷抚养。曾嬷嬷去世前,给了曾雨桐两张车票,车票显示了当年母亲抱着雨桐从家乡到寺庙的路线,这是一条寻亲的线索,但曾雨桐一开始并不愿意展开这趟旅程,采访中的那位妈妈给了她很深的触动,甚至加深了她对亲生父母的仇恨:为什么他们做不到对自己的不离不弃。

  到此,影片的铺垫终告完成,寻亲之旅开始了,或者说,一部风光片和公路片开始了。曾雨桐由青梅竹马朋友志轩相陪,驱车驶在云南葱郁的乡野和蜿蜒的盘山路中。这一路上,雨桐不断地提起了自己心头的结,对可能即将面对的生身父母产生抵触。每一次,吴奇隆饰演的志轩都作为一个开导者的形象出现,当雨桐问见到父母后怎么办,志轩总是以一句“再说啦”回应,不给雨桐压力,以轻描淡写化解她心底里的重重锁链。后来,我们了解到,原来志轩也是一名孤儿,是相似的身世给了他们惺惺相惜的可能。

  至此,电影和煽情仍是八竿子打不着,它的外缘是仿如世外桃源的云南山地风光,内核却是两个孤儿对童年的一次次深情回望。 他们想起了一次偷玉米的经历,想起了一个稻草人,想起了大年夜被人披上的一条围巾。没有“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的苦情,雨桐的童年大体上是正常的。他们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怀旧,他们面对的问题就只是“面对”本身而已。父母曾经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在失去了这么久之后,你还能不能去面对他们。这时,影片的第一个“煽情”场面出现了:雨桐执意只身抱着书包吊在绳索上通过山间的大江,就像当年母亲抱着她通过一样。通过体会当年母亲的感受,雨桐终于开始面对了。

  于是他们继续寻根,母亲也终于找到了,不过只存在于一张照片中:一个月前,她去世了。这是多么老套的桥段,且看张之亮怎么翻新。他没有着力表现雨桐的痛苦,而是终于将叙事主角转移到母亲身上,通过对着遗物恍然大悟的回忆表现她对雨桐的另一种“不离不弃”:她曾以义工的名义,每年去寺庙看望雨桐;她曾徒步从寺庙走回隔了好几座山的家;她曾只身去北京,远远的看着雨桐的毕业典礼;她还曾在大年夜走近雨桐,给她披上一条新围巾。不过,这位母亲始终被方巾蒙着脸,面目模糊。这一段让我想起了《李米的猜想》,都是在结尾时才把正面镜头给予了一位牵动剧情的重要人物。我甚至觉得,模糊面孔的处理让《车票》的动人效果更甚于《李米的猜想》,这位母亲可以代表一批集体的母亲形象:包括因为某些苦衷而不能关爱孩子的母亲,因为方法不当而与孩子种下芥蒂的母亲,以及种种在孩子生命中缺失了母爱的母亲。有一句话叫,天下没有狠心的母亲,只有狠心的孩子。此时我们已不用去追索母亲当年究竟有何苦衷,母爱这时不存在于逻辑链中,而是作为一种事实,存在于张之亮节制的镜头里。

  结尾蒙面母亲的这一串镜头成全了这部催泪电影,至少我在那一刻确实是泪流满面了。那条大年夜被披在雨桐身上的围巾,在我的脑中慢慢旋转,变成了我的母亲在忽然降温的夜里起身为我加盖的一条棉被。这两个场景,我想,并没有任何实质上的不同。在写影评的此刻,我正逢因贵阳的降温而身体不适,孤身一人在外地谋生的我,忽然是那么想念那条棉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