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都灵之马》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都灵之马》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7-14 03: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都灵之马》观后感精选10篇

  《都灵之马》是一部由贝拉·塔尔 / 阿尼亚斯·赫拉尼茨基 执导,亚诺什·代尔日 / 艾丽卡·博克 / 米哈伊·科莫斯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都灵之马》观后感(一):七天

  加上最开始尼采救马的那一天,一共应该是七天。这七天,时间跨度越来越短,父女俩从大口大口吃着土豆,到最后呆呆地看着土豆,暗示黑暗世界生命自由的扼杀。结尾处,为什么父女俩离开没多久又回来了??是不是一种暗示?不论到哪,结局都是一样的?!回到家的父亲呆坐在窗前,窗外灰蒙蒙的一片,看不到一点希望。

  起床、喂马、吃土豆....简单、反复地重复着,这其实就是最大的强调!一个接着一个的长镜头,就像一记接着一记的重拳打在心坎里。

  不吃不喝的都灵之马是尼采精神写照,与都灵之马相比,父女俩的生活状态岂不是行尸走肉一般?!

  《都灵之马》观后感(二):马

  1889年1月3日,都灵。弗里德里克·尼采在维亚·卡罗·艾尔波特酒店的六号门前驻足。他的目光被酒店外的一个马车吸引。不远的地方,停着一辆小马车。马车的车夫遭遇到了一匹倔强的马。不管车夫怎么喊叫,马匹根本没有要移动意思。最终,车夫失去了耐心,拿起了鞭子,朝马匹打去。尼采见到此番情景,挤进人群,冲到马匹跟前,阻止住马夫,抱住马的脖子,痛哭起来。酒店的主人赶来,拉走了尼采。回到酒店的尼采在沙发上安安静静地、一动不动地躺了两天。随后,他小声地说了几句话。接下来,就是尼采精神错乱神经颠颠的十年,由他的妹妹母亲照顾日子。谁也不知道,在都灵,在那匹马的身上,在尼采的心理发生了什么。”

  《都灵之马》观后感(三):生命是漫无目的的等死

  昆德拉在小说里面表达了一个观点:一次就是没有。意思是假如历史选择只有一次,没有纠错和机会,那这样等于没有活过没有存在过。而塔尔在<都灵之马>展示的是生命的死循环:穿衣吃饭、取水打马。在剥离了我们日常那些赋予生命最光鲜靓丽的词:情趣追求梦想回归到生命最原始的本真的时候,生命就是漫无目的的等死,所做的挣扎只有无声的反抗想象由石墙铺盖房屋,周围荒山野岭日夜强风吹拂。育有一女,并无妻室。 马厩之内,伏有老骥。自己终日无思,和女儿过真正的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六日之内,所食之物皆为土豆。无奈老马疲于奔命,任你鞭打不肯迈蹄一步,饥不食草渴不饮水。 只有黑白两色的日子是什么样的,昼则活夜则睡。画地为牢,心无寄托苦思冥想,进取无望。 最伟大的哲思,是既知生命之贵,又懂生命之贱。在认清生命的最本来面目,依旧回归最多彩的物质生活。如君有悟,无需多言。

  《都灵之马》观后感(四):透视主义下的虚无世界

  尼采自己对于透视主义的基本论点有过一个概括说明:"世界的价值存在于我们的解释中(也许在别的什么地方,可能不同纯粹人类解释的其他解释);迄今为止的解释都是透视的评价,我们藉之而在生命中,即在求强力、求生长意志中自我保存;人的每一提高都导致对较狭隘的解释的克服;第一达到的强化和力之扩展都开辟了新的视角,唤起了对新的地平线信念,--这些论点贯穿于我的著作。这个与我们有点关系的世界是虚假的,也就是说,不是事实情况,而是一个虚构,是给观察可怜结果划个圆圈;它'在流动中',是生成着的东西,是一个不断变化永远不会接近真理的谬误: 因为--'真理'并不存在。"《强力意志》第616节,第418页。

  这正是影片光头大叔所说的触摸、占有、沦落

  触摸即认识,占有即解释(评价),沦落则是人类将解释当作了真理(而真理并不存在,因此是向谬误的沦落)

  光头大叔愤怒的称这些作出解释的人是躲在阴暗角落老鼠破坏了伟大的卓越高贵的(真理)世界因此被摧毁(陷入虚无)

  的确这样做会导致虚无主义,但是光头大叔所主张的是防弃作出解释,但这是不现实的,或说只会陷入更深的虚无。

  因此主角大叔只回了一句:别扯蛋了,那都是废话

  由此回到尼采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何在面对腐朽的旧基督文明之时,尼采提出的是重估一切价值,而非放弃一切价值

  关于如何摆脱虚无,摆脱无意义的世界、人生导演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即是主角父女俩的日常生活——无论外面的环境是多么恶劣,然而父女俩的生活依然如此的正常,好像完全不把窗外的风暴放在眼里坚定勇敢、充满了希望。虽说与尼采的超人形象不符,但父女二人的强力意志却展露无遗。

  《都灵之马》观后感(五):一首舒缓而残酷的生命悲歌

  来自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的又一部沉默闷片,这一次他为我们舒缓的唱起了一首残酷的生命之歌,依旧冗长而重复,犹如他一贯的风格

  影片讲述了一位年迈的父亲同他的女儿依海而居,在海风时常拂过的平原上过着日复一日朴素而又乏味的生活。而在影片的最后,父女两似乎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146分钟冗长的叙事和单调而重复的黑白画面映衬下,这一切却并不显得那么突兀。而在悲怆的配乐声中,父女两日复一日劳作下的生活更如同呼啸而来凶猛的海风一样的残酷而无情。

  沉迷于塔尔忧郁沉稳的叙事风格的影迷,或许从一开始就能够从熟悉影像中找到他们需要讯息,也因此而并不会感到过分冗长。而对初识塔尔作品人们来说,也能够很快从那些耳目一新标志符号而进入影片的节奏--比如身着褴褛衣衫主人公迈着疲惫步伐,他们用手指拨开煮熟的土豆、打水、洗碗、清理木屋和喂养马匹这样近乎原始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就像在影片开始的一个简短叙述中所提及的那样,电影名字中的那匹马实际上是属于19世纪德国伟大哲学家尼采,而整部影片也正是围绕这匹马讲述了尼采生命最后11年痛苦绝望的生活。整个影片讲述了发生在六天之内的故事,对于这位沉默寡言、发须苍白老人来说,似乎六天中每一天都没有什么不同,日复一日痛苦的日子里陪伴他的只有身边勤劳的女儿。

  故事发展到第四天,父女两似乎微微看见了新生活的曙光,他们发现了另外一片适合居住的地方,然而不幸的是暴风雨突然来袭将这一点点希望又彻底打破,他们不得不回头重复自己过往的生活。此时,摄影师用一个空灵的长镜头延续命运的无奈:你可以看到条纹精细木桌粗糙地板,石砌的墙壁还有那匹马身上的缰绳,甚至还有地上剥落的土豆皮,但是惟独看不到的是两位主人公的身影,似乎此刻他们的遭遇比这周围的一切更加微不足道,而整个世界也对他们的命运漠不关心。尽管这个长镜头曲高和寡,但却将这曲悲怆而残酷生命之歌烘托极致

  原载于sohu娱乐 http://yule.sohu.com/20110219/n279423434.shtml

  《都灵之马》观后感(六):整个过程每一个涌上的想法

  紧跟着马身上每一寸的视线,我知道了故事是从关注这匹马开始。

  第一天有一个家徒四壁的独臂老人有一个望眼欲穿女人,尘雾和风制造了隐形的墙囚禁了他们在那单调窘迫家境,女人卑躬的为断了臂不方便男人穿衣,男人审视着女人即便在这样的边角仍有用欲望权利压制着他人的丑陋他的眼神上下游窜寻找着压榨发泄的可能,女人开始一前一后的忙碌家务动作复杂简单却不显得轻松,充满单调不耐烦似乎压抑爆发,当在窗口坐下之后看着窗外无趣却被风吹得动荡风景,却显得平静了下来。男人吃饭像一只狗,独处的时间私密共处的时间紧张,夜深了女人添柴后仍停驻在窗前,黑得什么景色都没有了她仍旧把她的希望寄放在窗外仅有的变化,男人开始命令她睡觉,两人尝试聊天没几句后没话说了,两个人共处一室太多可能,一样是父女这边是无尽的哀怨,在小津的晚春中的父女共处一晚后却明了了无法用语言化解的误会

  第二天女人起身就开始忙碌去井口打水,镜头跟着女人到屋外,视角和看待马的一致,干着不起眼的事动势却很大,被风无情凌乱的女人,进屋后男人就立刻瞪着她,她重复着前一天一样的动作帮他穿衣服,但他看着她的眼神却有点不同了,因为他仅有能动的手主动抬起让其扣扣子,这样的细节却解释他眼神有可能的温柔,面对待嫁的女儿或许这样的温柔太粗鲁愚昧。一个巨大脸部特写男人粗糙的脸有了一种不知在哪个油画家的画中见过,凝视着不知名的巨大,父亲与女儿的相处越发从各种细节中流露细腻,父亲等着女儿送他出门,伏在父亲背后的镜头到了马房才发觉女儿跟了上来。马在父女之间形成新的关系因为父女不同的态度,被马忤逆后受气的父发着火,真是个无趣的男人全身上下最灵活竟然是那双不停打量女儿的眼睛。一番劳动后又吃饭了,这次镜头轮到了女儿,前一天的父亲吃得像只狗,而女儿却像是兔子细细品味,第一次发觉她的优雅自持,不像父亲生起气了就像只猪的喘气像只狗的叫嚷。吃完饭父亲又坐在窗前,实在让我好奇他们期盼着窗外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还是什么样的变化吸引着他们。各坐在屋子一边父女承受习以为常寂静,突然的敲门声迎来至此的初临意外,一个陌生男人带来一则预言人类史的诗章,宣告了一切的绝望荒诞,父亲听之任之女儿却意犹未尽。这个男人会给这个困窘的荒芜地带来什么影响我还没看到,但这个人类社会的绝望唯独可能善存就是这些遗世孤立,只不过他们只是生态上的心态遭受的可能只是被排斥灾难会裹挟所有附庸促狭活着的零件,能善存希望只有把自己当一个独立个体诚实生存的人。

  第三天醒来的女儿仔细的穿起每一件衣服,把她的女性特征掩盖起来直至裹包着自己拿着出门迎着大风,像个老太婆身姿了,原来一开始不明白她具体与男人的关系是她失去她年龄该有的气息了。这个早晨的父比前两天更显利落,两杯黄汤下肚后有着迎击的重复每天工作劲头,试想弥补唯独昨天才落下的晦气。而这一天马又准备罢工了这三个被忽视的个体如果有上帝会给予他们什么照顾呢,接下一个平视迎面而坐的镜头给我宗教印象,这一天结束时女儿缓缓的读着经文,像是孩童般重新的看待世界。

  第四天依旧是起床女儿去担水,但镜头没跟着上前,似乎没什么值得好奇了,只见一会就跑回来了原来预留给其他变化,井水枯竭了为了应变需要外出的马,但马不吃不喝完全安静的沉浸在悲伤中,它像是若有所思,镜头第一次遗留在马身旁,原来关上门的马房是被那么孤独的黑暗所包裹。灾难已经逐步逼近,收拾微薄家当,随即出发镜头远远的目送他们远去,视野只剩一棵枯老的树被狠狠侵袭,而他们不一会儿又折了回来,不作声解释默默的把刚搬出来的家当看着一件一件的搬回去,镜头守在屋外,窗口浮出了女儿的脸,我想着她是在不甘有勇气踏出的尝试吗,回来守着这座没有什么的空房,到淡出的最后一刻我想起,原来每一天他们都这么坐在窗口,就是这张消失了欲望的表情,看着远在天边的可能。

  第五天又是一觉醒来的日常,重复五天的日常,却被赋予了一种警觉,是一下把睡醒游离的神志一下拽回的紧张,狠狠的干下了几杯酒,酒滴挂在瓶身瓶口缓缓得流下,流得那么慢流得像每一滴战栗的汗水老头在窗前睡着已经漠视了眼前的空洞马跑不动似乎也不要紧了,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吃土豆,老头吃了一口就不吃了,回到了窗前呆坐着,他在烦恼忧虑吗,他动也不动坐了好久像那匹马,不吃不喝不想不动,回避了即便重复单调的日复一日中善存的另一种可能的机会,不要想不要动像一匹老马那样活着,只要静待上帝的慈悲地狱的煎熬为什么可以想象因为它就随时潜伏在身边遗忘掉亲手酿造的绝望,上帝一步步夺走你的剩余你的火你的余光你的视线你的知觉,看似寄望明天却不曾反抗你相信着说明天再解决吧,就闭上了眼发起了一个充满黑暗充满死寂的梦。

  第六天如果还活着,我意外还有什么可以说,没想到仍旧是吃土豆,在黑暗包裹下艰难的扒下或许没有足够水可以煮透的土豆皮,吃着涩口的土豆,父亲提起残余的气息说了最后两句台词:吃吧,我们必须得吃。说完眼神像是勾忆起了什么随即便迅速黯淡了下来,手无力的从土豆上松开,他想起了这是他对马说过的话,马为什么不吃为什么坐等死亡他终于明白了。

  《都灵之马》观后感(七):苏牧教授的题,试答

  1、《都灵之马》,你不喜欢无所谓喜欢很喜欢。(5分)

  不喜欢,但承认这是一部佳片。全片由30个尺数长到变态的长镜头组成,多固定镜头和空镜头,场景人物单一情节重复,对白极少,背景音乐和声效也极其单调,让人感到非常乏味,很容易走神。但不得不说这种乏味的视听效果与影片的内涵主旨极为贴合,导演不惜引发观众的生理反感,来帮助观众感同身受地体验片中主角生活的艰难烦琐,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2、《都灵之马》中出现了几匹马?马之间有关系吗?《都灵之马》的马和尼采的马有关系吗?(5分)

  三匹马,主人公父女所养的一匹黑马和吉普赛人所驾的两匹白马。

  三匹马在影片中处处形成鲜明的对比,颜色上一黑两白;性情上黑马龟缩槽枥,绝食待死;白马奔波千里,载主求生。马之性情实际上反映的是主人的心态,象征着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预示着两种人完全不同的命运。

  尼采所遇之马与片中黑马的遭遇类似,此马正是片中黑马的原型,尼采因看到挨打之马不听主命,感受到了强力意志、超人哲学的局限与谬误,所以发疯。而片中的白马则是尼采未见之马,白马恰体现了人之意志的能动作用,反映的正是尼采超人学说的核心思想,如果尼采看到的是这两匹白马,就不会发疯。

  3、《都灵之马》中,土豆吃了几次?几次吃土豆有不同吗?(5分)

  共吃五次,

  第一次

  景别:特写

  人物:父亲

  特点:残疾,只有一只手,一只眼有伤,动作娴熟,进食急促。

  第二次

  景别:近景

  人物:女儿

  特点:举止优雅、缓慢,若有所思

  第三次

  景别:中景

  人物:父亲和女儿

  特点:父亲进食急促,动作迅速;女儿进食缓慢,若有所思。

  第四次

  景别:中景

  人物:父亲和女儿

  特点:父亲进食速度减缓,只吃了一口就坐到窗前向窗外张望,不再继续进食

  第五次

  景别:中景

  人物:父亲和女儿

  特点:暗光,父亲吃生土豆,并要求女儿也吃,女儿拒吃。

  不难发现,父女俩吃土豆的方式逐步发生了变化,父亲从开始的享受土豆,到搬家失利后因沮丧而没有胃口吃土豆,再到最后心态平和地吃生土豆。女儿则从开始心事重重地缓慢进食,到最后拒绝吃生土豆。细腻地刻画出父女俩不同的性格特点,也预示着一场家庭变故的发生。

  4、《都灵之马》中的风是什么时候停的?为什么?(5分

  风在第五日晚上停的。

  具体解读见第八题回答。

  5、《都灵之马》多少镜头?(5分

  30个

  6、《都灵之马》为何是黑白片?(5分)

  符合影片沉重阴郁的叙事基调,增强色块、色调、明暗对比,烘托悲怆气氛;从视觉上提升影片的质感、厚度与重量;摒除主观情感的介入,帮助影片更加冷静客观地叙事,契合影片探讨哲学观、宗教观、生死观的深刻主题。

  7、《都灵之马》中,父亲女儿离家后,为何又回来了?(5分)

  客观上因为风大难行,主观上因为父亲保守、恋家,不敢也舍不得去别处生活。

  8、《都灵之马》中那棵树什么意思?(5分)

  是划分故土和他乡的界碑,象征着父亲的乡土情结,象征着家。

  9、《都灵之马》的“情节点Ⅲ”是?如何理解?(10分)

  是父亲吃生土豆,让女儿也吃,但女儿拒吃。

  理解须结合此前的情节,分别分析父亲和女儿的世界观来谈。

  影片前半部分买酒者的独白是影片思想内涵的重要注脚,买酒者的独白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宣扬尼采的超人哲学,第二部分则是对这种哲学的彻底否定。因为他发现了超人哲学的局限性,不可抗的外部现实催毁了强力意志,这也正是尼采发疯的原因。买酒人是尼采的化身,这段演说可视为"妈妈我真蠢"的潜台词。

  父亲的角色是超人学说的忠实拥趸,当他听到买酒人的忏悔时将其赶走,仍然坚持留守家园,一副死磕到底、人定胜天的架势。所以他才会对四处流浪的吉普赛人满怀鄙夷,而吉普赛人却用趋利避害的方式真正践行着尼采的超人精神,连上帝也赶不上他们的脚步,想要惩罚却总是扑空,此处无水,那里有水,此处无光,别处有光。影片的世界观其实是中庸的,是夹在信上帝与做超人之间的,对尼采的学说持一种理性的批判态度,既揭示其局限性,又肯定其积极意义。

  女儿这个角色很有意思,她并不似父亲那般顽固,对上帝有敬畏之心,对去别处生活有向往之意,这从她诵读圣经和不无艳羡地望着吉普赛人快乐地绝尘而去都能解读出来。在经历了被吉普赛人绑架未遂和与父亲搬家未遂之后,她那颗蠢蠢欲动的离家之心已被唤醒。

  片尾井枯火灭,但风却停了,是一种转机的象征。呼啸的风声作为单调的背景声效之一贯穿全片,伴着父女艰难烦琐、枯燥重复的疲敝生活,营造出一种苍凉悲怆的末世气氛。而大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困境的根源,它摧毁了市集,令用以运输生活物资和维持父女生计的马儿裹足不前,甚至让父女俩的搬家计划破产 。

  狂风平息,最先从困境中解放出来的正是行动能力。女儿拒绝了吃生土豆苟且偷生,第一次违背了父亲的命令,不是坐以待毙,而是去意已决。

  10、你想拍你的《都灵之马》吗?她叫什么名字?(50分)

  想拍,叫《不在梅边在柳边》。讲述现实生活不如意的小人物,让灵魂生活在别处、挑选灵魂栖息地的故事。

  《都灵之马》观后感(八):离开尼采后的都灵之马

  生于1955年的贝塔拉尔比实际年龄看上去衰老,地心引力对他太强烈了,他的英语带着浓郁的匈牙利口音,在解释自己的电影为何只有黑白两色的时候,“COLOUR”一词被发成了“科龙”,而且他像第一次上台演讲的学生,全身紧绷,腿和身体控制不住地微微抖动。这一切都无损他作为电影大师的自信和狂热。

  全场都是观众的提问,他也留了一个问题给观众,看完这部电影你感觉到虚弱了还是变强了?这个问题他至少问了两遍。主持人忙着看表控制全场提问的时间,没有给观众回答的机会。

  对于贝拉塔尔来说,这或许是解读这部作品重要的KEY。

  《都灵老马》篇首以一段导演的自白开始,介绍的是大哲学家尼采在1889年都灵目睹一匹老马被马夫鞭笞,尼采抱着马脖子痛哭,回到旅馆之后静静躺了两天,然后疯了。这段独白之后的镜头故事似乎与尼采不再有半毛钱的关系。

  在我看来,没有尼采的故事就没有这部电影。整部电影可以看作是都灵那位鞭笞老马的车夫离开都灵之后的生活记录,也可以看作是贝拉塔尔对尼采为何疯了的自我解读。而这两者讲的还是同一件事,那就是尼采是因为想象到了那匹老马和车夫这样的生活困境而疯了。

  在哲学家里,尼采一直像太阳神阿波罗一样光芒万丈,他的超人理论宣布上帝已死,人可以成为仅次于神明的超人。但是就在都灵,在马夫鞭打老马的那场偶遇里,尼采崩溃了,一个桀骜不驯的大哲学家精神世界的崩溃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所建立的精神世界和王国遇到了来自他自己的挑战和诘问,他曾经信仰的东西崩溃了。这才是尼采疯掉的根本原因。

  我们看到的《都灵老马》里马夫一家的生活回归到了中世纪的物质贫乏和精神空虚,如同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列夫托尔斯泰叹息过的最穷苦的大众的生活。这狂风肆虐的荒原上的石头屋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铁屋子,人们困顿于此,生活于此,一日复一日,穿衣。烧火。喝酒。吃土豆,点灯,上床……如同活死人的坟墓。

  如果说生命力旺盛时期的尼采曾经生发出人类可以拔着头发离开地球的妄想,当他被病痛折磨,在忍受着衰老和疾病对他的摧残时,他发现了自己年轻时的谬误,这世界没有超人,只有病人和死人。病痛和时间的流逝带来的精神折磨是尼采的超人意志也无法战胜的。形势强过人,《都灵老马》里狂风呼啸的荒原展现了造物主的傲慢,突然消失的水和再也点不着的油灯,预示着支持生命的物质在一点点消失,生存的环境每一天都在恶化。和上帝创世纪刚好相反,第五天没有了水,第六天没有了光。世界重新堕入创世纪前的混沌。

  片中孤寂的小屋来过两拨人,一个虚胖的酒客(尼采是酒神精神倡导者),他向马夫BLABLA了半天关于上帝已死的理论,马夫只有一句话“瞎扯蛋!”。这正是贝拉塔尔认为尼采静躺两天思考的结果,酒客和马夫都是尼采,曾经的尼采和疯掉的尼采。这也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何之后来了一群吉普赛人,他们送给了马夫女儿一本《圣经》。那群吉普赛人在离去时说:“水是我们的,地球也是我们的!”贝拉塔尔16岁时用8毫米胶片机拍过一个吉普赛人的纪录片,因此变成匈牙利当局黑名单上的人,在他的影像世界里,游离的吉普赛人代表的是最接近自然和上帝的一种生存的方式吧。马夫一家的痛苦正是在于他们对自己的家的执着,他们在没有水之后曾经仓惶离开,带着那匹不肯进食的老马。但是很快他们又从荒原的尽头走回了老路。他们无力离开,他们离不开那些生活里无用的仪式,他们有尊严地像一个人一样地在那里等死。

  石头屋子或许象征的还有我们对物质的执念,我们执着的这一切正是捆住我们手脚的一切。

  自由的吉普赛人也会最终面临一天比一天衰弱,最终死亡,但是自由的意志在于生与死是自然和上帝安排好的一部分,我们无需选择,只要接受。

  贝拉塔尔毫无疑问是给予人类希望和力量的,悲剧的力量从来都是为了拯救和唤醒。

  对于热爱哲学的贝拉塔尔而言,拍摄于2011年的《都灵老马》回答了他所有的问题,因此当现场观众问他还会再拍新片吗?他的回答是NO。

  《都灵之马》观后感(九):尼采的失望

  只有这六天,只有这农民和其女儿的生活,只有活着和麻木。苦难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所有的人,日积月累。思考,既无力气也只能有更多痛苦而无法解脱。希望,就像狂野里的狂风一样早被吹的一干二净。农民已无能力去相信上帝,女儿也只是在单调乏味的、毫无精神生活的日子里碰到偶尔的来客才会翻阅圣经来找到归宿。活着,活到不能而活,甚至预计到不能而活也无能力去改变。活着,只是痛苦,无边的痛苦。

  这痛苦尼采感受得到,因为他去看他的时代。他对人失望,直到今天当你还去看世界,你仍能理解他的这种失望。这部电影是如此确切的展示了尼采的这种失望。了解尼采的人知道尼采开始的想法如同剧中那个拄着拐杖的要酒人说的话,而这电影本身却印证了开头尼采的命运。

  与东方不同,活着不是美德!与东方不同,世俗的琐事并不能带来对那些深刻的逃避。尼采的悲观永远警示着后人,这样的电影太棒了也该是电影该有的一种!

  《都灵之马》观后感(十):电影中的逼格

  看了《冬》,又看了《都灵之马》。随便说说我对电影逼格的理解以及喜欢的电影类型,虽然对电影的专业知识并无多少了解。

  在看《日出》这部电影时,我才深刻的体会到电影是艺术。

  gt; 日出,1927年的电影,从情节设计和表现手法看,堪称经典,每一个情节比能预料到的更好,而本身又是多么简单的一个故事。同时又有种莫名的感染力,看到男主角在教堂流泪,我竟然也湿了眼眶,照相那里又让人忍俊不禁。

  电影和电视剧不一样,电影是浓缩的完整的一体,一种对自身要求非常高的表现形式。电视剧更随意,是打发时间的东西,而电影是艺术品。就像生活中大多数建筑、工具、设计都是平庸之物,而只有少数才称得上艺术品。

  有时别人看到我看一部黑白电影时会感到吃惊,不理解怎么有人会看那么老的电影。在我看来电影并无老旧之分,只看最近上映的电影就像只看今年出版的书。有很多经典的书早就存在,也有很多经典的电影早就存在。只是我们的认识有问题,花所有的时间在平庸之物上,而对经典视而不见。

  但是逼格这东西不是装的,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冬》一开始,恶劣的环境,孤独的老人,黑白镜头,看起来逼格很高,让人产生很多联想期待,可是仅仅一会儿就尴尬了 ,不知道为什么老人在睡觉时发出那么大声的叹息,而且持续了很长时间,难道就是为了表现失眠吗?孤独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叹息。

  尽管导演说这部电影是 2008 年就开始筹备的,但是无法让人相信没有借鉴本片。老人在床上辗转反侧叹息的拍摄也许就是模仿长镜头不厌其烦的单调动作。可惜并不恰当,孤独不需要那么多动的动作和声音。都灵之马是一个关于末日来临世界回到创世之初的预言,对比冬,英文名 “seven days”,却讲了一个孤独的人的寓言。关于对话,冬中没有对白,这也是让人尴尬的地方,无对白并没有提升逼格,尤其是在小孩出现在老人屋中的时候,无对白让人感觉刻意为之,也许是要符合电影寓言这个性质,也许是为了保持全片的统一。都灵之马中是有对白的,有人的地方必然要说话,如果是多个人,如果是真实世界。有人说在人很多的时候反而都不说话衬托出更加的孤独,但明明是即使偶尔说两句,却更有孤独压抑之感、也更真实。都灵之马中的黑白配色几乎是必须的,更像回到世界最初的状态

  逼格不是黑白、长镜头、画面美就可以达到的。我在看了本片中那些长镜头之后,才去想是什么让我在看冬的时候尴尬,又是什么让我沉浸在都灵之马中。一开始是关于那马拉车的镜头——配乐下诗一样的镜头。重复的穿衣服换衣服、吃土豆、背影、开门关门、套车卸车,那一遍遍重复的动作,并不让人感到不耐烦,因为一切都是仪式化的,而让人想象其中的隐喻。这里也是真实的再现,是导演设想的真实。

  对我而言,起码不让人尴尬的电影才能算是好片。之前看大鱼海棠就是一个例子,它本身没有讲好一个故事,对白又处处让人尴尬。只有真实才能避免尴尬,一个导演的目的是展现而不是表演,演员也是,事物本身具有吸引力,不需要人过度的说明和解读。只有真实的才能吸引人,真实不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而是记录和展示。

  侯孝贤是我比较喜欢的导演,他的电影是那种能传达情感的记录,某些事物本身就能感人,所以并不需要夸张,有很多固定镜头,这也符合他想创造的东西,再现一种当时的情景,比如刺客聂隐娘中,等风,等光,也是力图捕捉那种感觉,童年往事中也是再现一个个场景,更像是一部过去生活的记录。

  而这部电影中有些即使是固定镜头也在晃动或者缓慢移动,给人一种这是正在拍摄的、我正在给你看的东西的感觉。长镜头都是跟着变化的场景拍摄,镜头跟随人物旋转走动,镜头固定在静物上,等待人的进入,再移动到人身上。印象比较深的几个镜头:一个是停留在晾的白色衣服上,镜头没有继续后移,此时突然让人沉思,当聚焦在这样一个物体之上时;一个是镜头缓慢的移近来访的邻居,他正在进行长篇大论;一个是对着那棵树,他们走远消失在镜头中,镜头不动,一会儿他们又走回出现在镜头中,这是一个残酷的镜头,仿佛我们都知道他们还会回来,镜头再对着房门,等待他们进入,然后再搬进房子。当电影进行到最后,真的是让人绝望的想哭。

  画面和音乐是电影的两大要素,画面能启发人的联想,音乐能营造氛围。画面必要的时候可静止,音乐要适时的响起。

  特写是低级的展示。

  本片几个细节:

  - 时间:虫停止了叫,马也不愿走了。

  - 对比:老人起床必咳嗽,女儿默默无言。

  - 穿衣服:最普通单调的日常生活,这是展示人类生活的方式。

  - 吃土豆:第一天对着老人,第二天对着女儿,第三天对着两人,第五天另一个方向对着两人。

  - 坐在窗前:窗外的世界越来越混沌。

  - 时间一天比一天少,最后一天只是坐在桌子前,直到静止。

  - 电影中那马好像真的有情感,听得懂人的话。不知这马是否经过训练。

  静止的画面:

  镜头停在了衣服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