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消失的西德尼·豪尔》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消失的西德尼·豪尔》影评精选10篇

2018-07-17 02: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消失的西德尼·豪尔》影评精选10篇

  《消失的西德尼·豪尔》是一部由肖恩·克里斯汀森执导,艾丽·范宁 / 米歇尔·莫纳汉 / 罗根·勒曼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消失的西德尼·豪尔》影评(一):活着的时候赎罪,死亡也不能带给自己宽恕

  赚足眼泪

  ———————— 一旦melody离我而去,我开始渐渐明白,望着外面一片璀璨的城市灯光,我只是那无以计数城市灯光中的一束而已,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像素,葬身于生活的白噪之中,不过是适时的闪烁短暂的一秒Once Melody left me,it dawned on me, looking out at all those wonderful city lights , that i was just one of those millions of city lights,a tiny little pixel, buried within the white noise of life., blinking on for just a brief second in time.

  总有什么,是让你坚持下去的动力,为了一个人喜欢的事,想要的生活或是其他什么…如果那一切不复存在,我们失去了存在意义了吗…

  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人,我们是不是都活在自己的想象之中…逃避一切让我们恐惧的,让我们失去自由的,去寻找自我,现实中的发生不幸,我们过分自责,越要逃离…

  这是一场自我救赎,最后我们回到现实,做一名无名之辈,成为沧海一粟,我们经历磨难,去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赎罪

  -——————————————————

  电影里的每个镜头,都像是定格的非常美

  通篇感觉Sydney与Melody的爱情支撑框架

  死亡的故事线贯穿始终

  最后,我想Sydney还是不能从中走出来,哪怕是生命终结

  ————————

  很羡慕他们之间的爱情,但又不得不被现实狠狠拍下,Melody的死亡是对Sydney的惩罚吗,反正他自己就不可能原谅自己了。

  最后他的狗狗叫Homer,是Melody给孩子取得名字,也是唯一能陪伴他的家人

  那种孤独感相依为命的感觉感同身受

  ——————————————

  《消失的西德尼·豪尔》影评(二):毫无疑问的最佳影片

  全片多点叙事,人物穿插眼花缭乱,但主线清晰,毫无瑕疵!“壁花少年” 罗根·勒曼对这类电影驾轻就熟,如果只是简单的认为男主演技已经到了瓶颈的话,那我只能说持有这类观点的人太过单纯。范宁以类似VOGUE杂志封面般的着装粉墨登场,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也确实给影片增色不少。

  人,纵有多面,也确是一个整体,纵使身处人生之巅,也难免要被之前的低谷所累。影片不断出现幻觉就是对自身的一种重新审视,男主羁绊于之前和之后的不同人生,最终也难免唏嘘于自己最终的归宿。结尾或许就只有一个结果,那便是----人,大抵如此!如果说后半生的自我放逐是对前半生的一种救赎,那么相信男主死后应该是可以上天堂的吧!

  《消失的西德尼·豪尔》影评(三):消失的西德尼·豪尔

  个人非常喜欢这种叙事手法,不同的三条时间线索相互交错,处理的也算比较到位,将Sidney Hall一生的三个重要阶段形象生动展示了出来。 内容也比较紧凑,镜头处理的风格我喜欢的feel 。Sidney Hall的一生都认为是自己害死了 Brett Newport ,因为自己的母亲将Brett Newport要揭露自己父亲罪行录像带给烧毁了,导致Brett Newport的自杀。他认为如果不是自己的失误就不会造成 Brett Newport的死,所以认为是自己间接害死了他,他的一生都无法从这件事的阴影中走出。Hall有着极高的文学天赋,因听其女友 Melody 的建议他将Brett Newport的自杀写成了一部小说---(这也是我有点不理解地方,为什么要将这件对他的一生都造成巨大负面影响的事写成小说呢?不应该是想办法忘却吗) Hall因这部小说而瞬间成名,然而其作品发展了一出悲剧(就如同Brett Newport一样导致了一个读者的自杀),他的事业蒙上了阴影 ,而他又陷入了深深地自责中。加上因出轨而导致与自己妻子 Melody的感情破裂,再加上他一生的挚爱----Melody的死亡,这重重打击击溃了Hall最后的心理防线。他无法继续写作,他开始流浪与一只同他为出世就随他妻子一起死亡的孩子同名的狗,他开始疯狂地在各大图书馆烧毁他的著作(将Brett Newport的自杀写成的那部小说)。最后Hall在病床上对他的自传作家娓娓道来自己的一生的场景打动了我,而他也得到了最后的解脱。总得来说,是的,我喜欢这部电影。

  《消失的西德尼·豪尔》影评(四):西德尼·豪尔的一生

  西德尼豪尔,一个少年天才作家。

  五岁就开始记日记中学时已经是学校校刊上的小作家,连学校里的黑人老师刮目相看,剑走偏锋,在老师布置散文课上,自己竟写了一篇关于青少年意识的意识流文章

  因为自己的不小心,导致了同班同学很重要的一卷录像带被其严密监控的母亲发现。(原本他母亲就是个喜欢整理儿子房间,并清理儿子乱七八糟或者自己认为不合时宜的东西,比如豪尔的漫画杂志。)豪尔应该意识到录像带的重要性,并且在看过了里面内容后仍然随意的放在自己的房间,导致其母亲发现,并在盛怒之下,扔进了壁炉的火中,然后就导致了同学的自杀。

  但豪尔不但没有把事实真相公布于众(也许并没有什么作用),反而以此为契机,以同学的自杀事件启发,以此为蓝本,写出了一部非常畅销的小说,并以此成为了天才作家。(当然,豪尔本身就有作家天赋)然后,在后来的生活里,平步青云名利双收,财色兼顾。(当然,此时也出现了精神异常:幻觉。也许是遗传?他父亲究竟是因为什么病史不得而知。)出轨,并被发现,但死不承认,以为可以瞒天过海(也许,真的觉得自己的出轨是幻觉?)最后导致自己的妻子,已经怀有身孕的妻子,因被困电梯突发哮喘而亡,一尸两命。

  然后,豪尔才开始自我检讨,七年间一直流浪,隐姓埋名,消失在公众视野之外,正如电影的名字:《消失的西德尼豪尔》。

  最后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是身患绝症,并同意另一作家的请求,书写传记,然后才有了这一部电影。

  故事其实很平庸,不过,三线交叉叙事的方式特别悬念设置的很棒,平庸的故事,也一点点的伟岸起来。镜头,配乐,画面,都很棒。我特别喜欢,豪尔流浪那一部分镜头,很喜欢

  这是一部关于自责、自我赎罪的电影。一个少年天才作家,如何在懦弱成功迷失中一步步毁掉了自己的所有,最后也毁掉了自己。

  自己的失误,导致了同学的死亡;自己的迷失,导致了爱人的死亡;自己的自责,导致了自己的死亡。

  也许,换个名字会更恰当:西德尼豪尔的一生。

  我喜欢这个残忍的故事,更喜欢导演的这种叙事方式。有时候电影不够吸引人,不是故事不好,而只是导演是个白痴

  能用镜头抓住观众眼睛的导演才是好导演。

  同理,作家也是如此

另外说一句,我更喜欢他父亲这个角色,虽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句台词

  《消失的西德尼·豪尔》影评(五):人的一生都在弥补童年缺失,作家的一生都在逃避现实

  西德尼·豪尔从五岁开始就有写日记、随手记录自己心得习惯,有着极高的写作天分。母亲过度控制他的一切,父亲残疾一家人靠着父亲的残疾保险活着,家庭关系不和睦。中学时,不擅长社交的西德尼性格懦弱,见到欺凌状况也不敢阻止。看似强壮无比、在校恃强凌弱的布瑞特却在家人面前自杀。西德尼曾在五年级时他一起将一个盒子埋在郊区的山上,后来西德尼才知道里面放着布瑞特的家庭秘密

  聪明美丽邻居少女蔓丽迪爱上了西德尼,读了他在校报上发表的所有文字,还建议他以布瑞特的遭遇为小说的开篇,西德尼写下了这部小说,没想到大卖。蔓丽迪有着过人的竞技能力,没有玩过的游戏都能赢,两个年轻人最终走到一起。可是因为西德尼不停参加书友签售会、访谈。让他们的关系没有了原来的默契。蔓丽迪哮喘病意外去世。西德尼得知一位年轻读者看了他的书而自杀,让他自责懊悔。二十三岁的他抛下成名带来的一切。改名、变换身份踏上了通往西部的流浪旅途,将路过的图书馆中自己的小说找到后烧毁,以免有青年读了他的小说而自杀。

  弗朗西斯假扮侦探一直寻找着突然出版消息的西德尼,他曾与西德尼一起提名普利策奖,最终因西德尼的粉丝自杀而变成他获奖。他们彼此都从文字中欣赏对方。因为儿子看了他的作品,使儿子从失母之痛中走出来,他对西德尼感激不尽。当他找到西德尼时,他希望写一部西德尼的传记,最后一路同行,送西德尼到了所买的沙漠深处的房屋。这是西德尼曾经与妻子蔓丽迪的约定, 不管将来会不会在一起,到了三十岁的5月25日时,来到这里相见。他将妻子生前喜欢的小雕塑放在桌上,了却了心愿的他晕倒在地。弗朗西斯接到电话时,西德尼已经在医院病入膏肓,七年的流浪耗尽他的身体。他同意弗朗西斯为他写传记。就这样,一人躺着讲述他所经历的一切,一人坐着录音、记录……

  电影将西德尼未成年时,成名后及流浪时三条线交织,让不太复杂的剧情看着很繁杂。与母亲争抢日记本、录影带的场景和妻子困在电梯间呼吸困难的场景来回切换,很有冲击力,因他生死的人让人难过悲哀。这也是作家细致敏感多情的结果。

  我不懂拍摄技术,只要故事讲清了,有一两段打动我,就会觉得电影不错。这部是值得的。

  资源搜索公众号终极电影网(id: btdygod)

  《消失的西德尼·豪尔》影评(六):《消失的西德尼·豪尔》

  西德尼·豪尔从五岁开始就有写日记、随手记录自己心得的习惯,有着极高的写作天分。母亲过度控制他的一切,父亲残疾,一家人靠着父亲的残疾保险活着,家庭关系并不和睦。中学时,不擅长社交的西德尼性格懦弱,见到欺凌状况也不敢阻止。看似强壮无比、在校恃强凌弱的布瑞特却在家人面前自杀。西德尼曾在五年级时他一起将一个盒子埋在郊区的山上,后来西德尼才知道里面放着布瑞特的家庭秘密。

  聪明美丽的邻居少女蔓丽迪爱上了西德尼,读了他在校报上发表的所有文字,还建议他以布瑞特的遭遇为小说的开篇,西德尼写下了这部小说,没想到大卖。蔓丽迪有着过人的竞技能力,没有玩过的游戏都能赢,两个年轻人最终走到一起。可是因为西德尼不停参加书友签售会、访谈。让他们的关系没有了原来的默契。蔓丽迪哮喘病意外去世。西德尼得知一位年轻读者看了他的书而自杀,让他自责懊悔。二十三岁的他抛下成名带来的一切。改名、变换身份踏上了通往西部的流浪旅途,将路过的图书馆中自己的小说找到后烧毁,以免有青年读了他的小说而自杀。

  弗朗西斯假扮侦探一直寻找着突然从出版界消息的西德尼,他曾与西德尼一起提名普利策奖,最终因西德尼的粉丝自杀而变成他获奖。他们彼此都从文字中欣赏对方。因为儿子看了他的作品,使儿子从失母之痛中走出来,他对西德尼感激不尽。当他找到西德尼时,他希望写一部西德尼的传记,最后一路同行,送西德尼到了所买的沙漠深处的房屋。这是西德尼曾经与妻子蔓丽迪的约定, 不管将来会不会在一起,到了三十岁的5月25日时,来到这里相见。他将妻子生前喜欢的小雕塑放在桌上,了却了心愿的他晕倒在地。弗朗西斯接到电话时,西德尼已经在医院里病入膏肓,七年的流浪耗尽他的身体。他同意弗朗西斯为他写传记。就这样,一人躺着讲述他所经历的一切,一人坐着录音、记录……

  电影将西德尼未成年时,成名后及流浪时三条线交织,让不太复杂的剧情看着很繁杂。与母亲争抢日记本、录影带的场景和妻子困在电梯间呼吸困难的场景来回切换,很有冲击力,因他生死的人让人难过,悲哀。这也是作家细致、敏感、多情的结果。

  我不懂拍摄技术,只要故事讲清了,有一两段打动我,就会觉得电影不错。这部是值得的。

  《消失的西德尼·豪尔》影评(七):关于死亡有一个更温和说法——消失Vanishing

  符号化的印象是所有优秀的作家(或者说文字工作者)都是敏感的,童年的经历或多或少有曲折起伏,并不一帆风顺。导演将西德尼的三段经历穿插起来讲述,刚开始有些不适应,看到后半段才渐入佳境

  出第一本书之前的西德尼,孤僻敏感,老师要求创作的散步写得古怪又另类,自然也吸引到和他有相似特点的朋友。

  成名之后的西德尼,依旧不善交际,私生活混乱,少年时期的恋人Melody已经成为了他的妻子,但是两个人又处于离婚的边缘。

  隐姓埋名之后的西德尼,像个流浪汉一样四处游荡,带着一条捡来的狗Homes,经常在书店焚烧自己出版的书。

  最终,借另一位“正常”的作家给他写传记,揭开了三个西德尼改变的缘由,为什么他的作品那么成功,因为真实。为什么能打动人,因为真实。真实的创作来自真实的小伙伴,因为内疚,因为遗憾,因为生命的离开,因为原生家庭的排斥……飞得太高,落到地面就会疼痛,飞得太远,就容易迷失,活着不能背负太多的心理压力,活在现实的浅表层或许活得更轻松吧。

  每个人都会消失,在消失前的经历就叫人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