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攻壳机动队2.0》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攻壳机动队2.0》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8-07-20 02: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攻壳机动队2.0》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攻壳机动队2.0》是一部由押井守执导,田中敦子 / 大塚明夫 / 山寺宏一主演的一部动作 / 科幻 / 动画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攻壳机动队2.0》影评(一):其实龌龊司机、押井守、士郎正宗们都是盗版犯,受害人名叫乔达摩·悉达多 ^_^

  太久了,不记得第一次看GIS是几时,但当时的感觉还是大概记得的——很对胃口。大概也是那年第一次认真看了Matrix。

  然后04年看Innocence,感觉:爽!——故事略显单薄,但主题依旧深刻,视听效果更是有如醍醐灌顶

  一年年,阅历阅读面渐长,感觉自然也不一样

  这次借2.0重温旧梦,更加感觉龌龊司机、押井守他们借电影想讲的东西佛祖在几千年前就讲过了,而且更深刻的多

  比如片中78分钟这段对白

  (人形使要求跟素子融合

  素子:另外,如何保证我依然是“我”?

  人形使:无法保证,人类本身就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无常

  希望保持自我的“我执”一直在限制你—————“我执”

  人形使:我与包含我自己在内的庞大网络相连接着(士郎正宗在《仙术超攻壳》里提出此一观念:当灵魂脱离壳约束后,即可提升至另一层次)————佛家的“涅磐”、道家的“得道升仙”

  人形使:但现在是时候冲破捆绑我们的樊篱枷锁,升入更高层构造(摒弃局限的肉体而化为意识存在)————跳出三界之外、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

  ……

  片子值得一看,对大家开悟很有帮助 ^_^

  《攻壳机动队2.0》影评(二):身体亦属表象世界是不可靠且并非自身本质之物

  一

  “身体亦属表象世界是不可靠且并非自身本质之物”

  我们所看到的任何事物,人,物体空气...包括自己的身体都只是我们幻想中的表象世界,表象世界是不可靠的,是可变的不是固定的,比如说可能认为自己的身体很美,人们投来的都是羡慕,妒忌,和赞美目光,但实际上可能你的身体很丑,人们投来的目光很可能是鄙视,厌恶,恶心,对你的赞美的话实际却是讽刺,咒骂,而你信任朋友实际上也可能是处处在损你,你认为你所看到的真实世界只是你的大脑想看到的假象而已。

  我们以前听到的种种关于超能力传说,比如只凭想象就可以把勺子折弯或把杯子移动,一般来说这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因为你所看到的都是你大脑虚构出来的假象,而平时你想让勺子凭空折弯却不行,这是因为你从以前的表象世界中得知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你的大脑拒绝接受这个新的假象,但是经过你长时间的一番冥思苦想,你的大脑慢慢接受了这种假象,所以以后只要你一想,你所看到的将是,勺子马上折弯了,而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

  第二种解释,因为所有你看到的现实世界都是你创造出来的表象世界,那么当然你想让现实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它就会变成什么样子,你让勺子凭空折弯它就真的弯了,其他人看到的也是弯的,因为他们也是你创造出来的,从另一个意思说当你不想创造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消失,大概这就是“死亡”的意思,死了就是你的大脑停止想象的运转了,那么以前你所创造的这个表象世界,比如你的父母亲戚,朋友敌人,你拥有失去的,本来因为你的存在而存在,也就因为你的消失而消失了。

  就如不存在过。

  “你我犹如隔镜视物所见无非虚幻迷蒙

  二

  “物种进化树顶端:人类”

  一般来说,这个意思就是:“肉体进化树顶端:人形身体”。

  那人类怎么样才能再进化呢?

  我们的身体给我们带来了种种便利,正是这种便利带来了人类超越一切生物发展繁荣,却也带来了种种禁锢,正是这种禁锢限制了人类的进一步进化。

  这种禁锢就是我们的身体反馈给大脑的假象,即快乐痛苦,快乐比如美食性爱金钱权力,假象的自由等等,痛苦就是伤痛折磨孤独压力,排挤等等,很少有人能够摆脱这种假象,而一旦摆脱了,就立地成佛了。正如佛所说:佛者,觉也!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本有之如来智慧德相。

  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佛教在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中是最先进牛逼的,西方宗教“上帝”也好,“万能的主”也好,都只有一个,而在印度创立在我国发扬光大的佛教,佛法却说:人人皆可成佛。也就是说上帝在我们国家有13亿个!

  长在脖子上的大脑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它的发达是我们领先于其他动物原因,比如说我们的大脑提供了更多的空间用来储存记忆。但是因为大脑驻扎个人的身体里,所以它就有一种“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是人自私自利表现,一个人越追求自由,就会越禁闭在“自我”里。

  而当我们的意识,或者叫记忆体,俗一点就叫灵魂,离开我们的身体,抛弃“自我”而独立存在的时候,就是人类进一步进化的开始。这时候他就不是人了,而是“神”,或者叫“佛”!

  《攻壳机动队2.0》影评(三):GHOST OUT OF THE SHELL——反讽的复刻版

  某大师年轻创作了一幅油画,被博物馆隆重收藏。数十年后大师再次造访博物馆,看到自己的大作突然面红耳赤强烈要求当场修改,馆长惶恐之至,遂亲自安排。大师挥毫泼墨一番后心下大慰,飘然离去,留下馆长和众人面面相觑——此画原先饱满狂野色彩踪影全无,只留下一片蓝莹莹若隐若现

  据说人类的视网膜有时会衰老的很厉害,导致感光神经毛病。该大师就是一例病患,对蓝光反应迟钝,因此把一幅绝世作品改的只有病人看了才满意。

  看到Innocence那金碧辉煌画面时,我就想到这个故事,现在又想了一遍。“押井守的视网膜也衰老啦?”这个问题立刻被立食师列传否定——那个饱和可是調到最低,一股旧照片的酸味。那么答案就是:丫绝对故意的!

  1995年版Ghost in the Shell我看了20遍。我太喜欢这个电影了,它让当时还是中学生的我开始思考一些问题,生命啦,经验啦,生命和经验啦,还有虚拟生命和虚拟体验啦等等。虽然最初看的是画质很烂的VCD(已经看坏掉了),但是那种画面、那种姿态、那种手绘表达的无机物的空洞感,深深打动了我——生命因此生生不息是的没错!

  可我真的全然没有把2.0重看一遍的欲望。很多评论說2.0的画面和声优多么华丽多么精美多么用心多么能完美诠释Ghost in the Shell的精神内核,我看着3DCG的素子从高空跃下,只感到麻木,或者說,整部片子给我的感觉就是麻木。

  饱和度高的吓人,刺目感直逼十面埋伏(对不起押井守我也要说,是的这个版本顶多是张艺谋水准),3DCG……妈的,知道IG向来自诩日本动画界的技术先锋,但是你丫以前好歹晓得啥样的技术该配啥样的剧情,啥样的技术该怎么个用法,怎么现在全拧了呢?3D在TV版里采用赛璐璐贴图,是很恰当的,现在这样,除了让素子有一种“肉肉的感觉”之外,一点意义都没有!我注意到荒卷办公室墙壁也从厚重的黑楠木变成暴发户式的大理石了,拜托那是公务员大楼不是五星级酒店,醒一醒啊押井!

  我特别反感一些人对3D技术的盲从,没想到聪明如押井也落了俗套;我特别反感一些人专门收集精致DVD然后显摆,没想到石川光久也难逃其咎。跟朋友讨论了一下,大概可以想象以下场景

  石川光久:大拿,立食师把我吃穷了。

  押井守:啊咧?你不会想跟我要钱吧?我也靠你发工资

  石川光久:of course not~!i have a good idea.

  押井守:me too.

  石川光久:okay!just do it!

  那位眼睛有毛病的大师把自己的画改烂了,毕竟他是用自己的双手画出心目中的景象。这个2.0把自己打扮的更漂亮了,然而他是用计算机把自己的ghost格式化了。

  《攻壳机动队2.0》影评(四):GHOST-毫无疑问,这是部恐怖未来想象片

  对我来说1.0和2.0都无所谓,两个版本都看过,音效上大概有差别,画质上CG还是看的更中意些,但是对于士郎正宗来说,这也只不过是SHEL罢了,它的GHOST通过动画这一媒介永存了。

  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对错之分,当你通过思考确定了你所相信的东西,那么对于你这一存在,它就是事实。如果我现在坚信机器和人处于同一地位,那么我就要关掉这台电脑,停止写这个评论了,因为我已经对电脑这一人性物长达72小时的高负荷劳动,我并不认为他有GHOST存在,因为它不会像傀儡师一样和我进行沟通,并宣称自己是一个“生命体”。

  其实我发觉人是很傲慢的动物,士郎正宗的思想建立在人的科技发达都我们的肉体已经完全可以进行自我的重新构造于替换,甚至可以伪造GHOST。那个没有GHOST的清洁工,已经可以被一个在信息流中诞生程序进行操控,机器凌驾于人之上。也就说如果GHOST不被彻底毁灭,它会永存,那么人类在这个时候已经是生命之树最顶端的存在了,他们已经把自己作类似神的存在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认知是很有局限性的,就像人类对待动物的态度一样,我们之所以是动物的支配者,是因为我们认为动物并不能与我们沟通。但动物毫无疑问是有意识的,只是无法通过我们的途径与我们沟通。那么其实等级的存在就是因为各种各样隔阂存在而产生的,也就是说乌托邦一样的社会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消除差异性,我们依赖不同来构建这个世界。

  我们之所以制造机器是为了实现我们的思考产物实体化,那么思考的东西本身很大程度就是超越我们自身的存在,GHOST IN THE SHELL,那么灵魂和肉体本身就有隔阂,而灵魂是超越肉体的存在,也就是说我可以假设,我们GHOST的产物----机器,在未来的某一天会超越我们的SHELL,或者与我们本身融合,以此达到新的进化。

  至此我突然发现士郎正宗其实画的是一部恐怖片,他其实是想告诉我们未来我们的灵魂也是可以修改的东西了。我们想要永存我们的GHOST只有向更广阔强大的信息流之神“傀儡师”妥协。他认为当灵魂脱离肉体的时候,灵魂会进化一层。那么也就是说,他认为死亡可以让我们进化,那么对于现在这个阶段的我们来说,这样的想法是非危险的,无疑自杀是我们现在的选择,我们没法像素子一样把自己的GHOST投入到无限宽广的网络中,也就是说我们本身是带着巨大困惑而存在的。因为我们不知道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平常人的GHOST,比如我们这样的,可以被国家机器,类似公安9课这样的组织强行进行窥视、修改、删除、重写。那么也就是说我们连最基本的东西和安全感也丢失了。甚至连一个程序也可以改变我们的意识。只需要一根线,我们现在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就可以被拿来分析研究。对于它人来说除了需要情报以外的东西,都是无关仅要的。

  如果这是我们的未来,那么我们可否选择,不要用如此的方式进化,不要让这样的电影在现实中上映。科技在的前进中总会给我们带来困惑,其实我们只是怕自己被超越,因为最为灵长类动物之一意识 存在是一件多么洋洋自得的事。

  归根结底,因为我们会思考,我们一定程度上在这个世界上,以一种傲慢的姿态存在。

  不过这样的电影,让人看了非常过瘾,因为毕竟在荧幕后面的这段600多MB的图像信息,跟我有如次大的阻隔和不同,不会直接让我的GHOST脱离,而只会让我的GHOST因此摇摆。可以的话,我也想把自身至于那样的网络之中。

  《攻壳机动队2.0》影评(五):2 不一定大于 1

  有人说是骗钱,我感觉还好了。就是日本人的完美主义罢了。

  很多油画大师晚年看自己年轻时候的作品总觉得很难受,色彩不对,于是几乎全部都重新改过。其实是人的视网膜随着年龄大会逐渐偏色。

  GIS 是1995年出品的,即使是现在看起来也同样是神作,CG技术全部是当时的最高水准,但是CG行业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让押井大神现在再看当时的3d场景的确有些难为情。所以2.0版几乎把机械和网络UI的相关场景都用3d重建重新渲染了。还有音轨也比原版大大的增强了。

  原来经典绿色数字片头去掉了,变成了蜘蛛网一样的丝线。大概是被《Matrix》借鉴之后,已经没什么新意了,干脆重新弄一个更酷的。

  为了和新的3d场景画面和谐,原来手绘的线条也做了相当的柔化处理,去掉了很多粗糙笔触,加上了HDR的光效。 同时为了和 Innocence 接轨,画面也从原来的蓝绿冷色调改成金黄的暖色调。

  开场的“跳楼”和中场的潜水场面中的素子都换成了3d模型,但老实说3d模拟的效果并不好,还不如原来手绘的版本。假如整部片都换成这样,那这部片没法看了。

  我还是更喜欢95版。纯手绘的线条,充满了有魅力的细节。

  就好像听古琴一样,刚听古琴的人一定很不习惯,因为中间有比较“粗糙”的擦弦声。有人问雨果的老板,为什么不把那个声音去掉?他说现在的录音技术是可以把擦弦声音抹掉的。但是他还是保留了,因为那个擦弦声让人感觉到背后是真正的有人在弹奏。而MIDI是没有擦弦声的。

  另外,当年GIS给我的震撼,是它不仅仅在视觉和听觉上给我的冲击,而且在哲学上,让我重新思考作为一个“人”存在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版的画面越好,音效越强,在某种意义上,反而越让观者远离了对影片内涵的思考。

  《攻壳机动队2.0》影评(六):我思考的问题

  当一个人身体全部义体化,当然也包括大脑,这之后的电子脑是之前肉体的信息存档,还是真正的把一个人的思想转移到义体上?这是否还能算得上是一个生命体?于是出现了ghost这一概念,相信自己的ghost是证明自己的根本,亦或者根本就无ghost这东西。义体人只是根据生前的信息做出的各类反应,并加以学习,这根本算不上是生命体。但是,我们身上的DNA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对生命的定义是什么?可以繁殖的,可以进化的,这才是生命体吗?或许是吧,义体人除了这些条件之外,其他东西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对了,他们只要有持续的维护还能长生不死,你还是可以和他进行情感的交流,探讨人生的未来,表面是完完全全的正常人。在视觉层面,在精神层面,我们超脱了自身的躯壳后的存在,不禁让我在问多一句:我们对生命的定义是什么?这是我在探索的其中的意义。

  《攻壳机动队2.0》影评(七):无罪

  当灵魂超越了肉体之后那么人将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当机器被赋予灵魂之后它(他/她)与人的区别又在哪里?

  天空似乎从来就没有放晴过,空气中总是弥漫着压抑。

  就在这画面与主题的双重压力下押井守抛给观众一个个问题。犯罪的是机体?还是灵魂?如果犯罪的只是那个机器的话那么囚禁于机器中的灵魂是不是无罪的呢?那么如果灵魂无罪的话毁灭那个机器是不是又是一种犯罪?如果因灵魂无罪而宽恕那个机体的话这样做又正确与否?发达的科技模糊了人类的定义,同时也模糊了道德的准则,杀戮,是否是无罪的。

  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开篇时的那个场景,那个供人们泄欲的机器人无助地蜷缩在墙角,想很难象她就是凶手,苍白的小脸就像是这个城市从来没有见过的月亮一样,鲜红的嘴唇仿佛能滴出血来,额角的百合花依旧娇艳,还有身上残留的血迹……这是一幅残忍的画面……但就在镜头缓缓拉近是它(她)吐出了一句话“たすけて!”(救救我!)杀人的凶手在求救……然后它(她)扯开自己的胸膛,露出里面的机械结构,就像是一个破败的玩偶在做最后的宣言……难道扯开胸膛就能宣告自己的无罪吗?至少她是这么想的……看到这里时不禁想起黑客帝国动画版里面中的一个,人类为了自己的权益和生存空间大肆屠杀机器人,海底,机器人的尸体象山一样堆积,镜头慢慢拉近到一个半边脸还有皮肤覆盖,半边脸已经露出机械结构的机器人头上,那空洞的眼睛在屏幕上慢慢放大……突然,一滴泪水从里面渗出……

  或许这躯壳与躯壳中的灵魂都是无罪的,或许创造它们的人是无罪的,或许利用它们的人是无罪的,或许人类的原始的欲望也是无罪的……或许,有罪的是这个世界……造物本身就是一种罪恶。

  关于灵与肉的的讨论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但大多数哲学流派都认为灵魂与肉体是统一的,所谓灵魂只是支配肉体的存在,肉体可以消亡但是灵魂将永存。只有印度哲学是特例。印度史诗《吠陀》中有对人的二元论描述,他们认为支配人的灵魂只是存在于这个肉体之中,并不完全“支配”这个肉体。但是印度人貌似没有想那么多,他们只是关心下一世自己的灵魂将去往何方,所以印度哲学的核心是业报。

  电影的结局是什么我忘记了。那些少女得救了没有我不记得,素子最后说了什么我也没印象了。只记得一个问题:真的是无罪的吗?

  《攻壳机动队2.0》影评(八):嘿嘿嘿..人是什么呢.什么是人呢..

  首先看的2.0..没有怀旧障碍.

  比较喜欢对影片提出的什么是人.什么是机器.扣扣边角...

  首先我抛弃了:从卵子受精到出生到成长的[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生命体是且才是人.这个定义

  别说受精卵了..给身体整个换个底层.用人造肢体电子大脑甚至完全虚拟化在网络中都不是问题... 能说这些器械终端背后不是一个人吗.我认为他还是..

  于是我捡起了:拥有自由意志、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附带(可包含但并非必需)的语言、情感等等能力就是人..这个完全抛弃底层.只在精神层面限制的定义...

  然后....这个定义具体化就会是反人类了..

  按照定义.婴儿、甚至儿童.智障..植物人...等等都被排除在人的范围了..

  等等.这样就反人类了? 我们是不是多了些既定设置?.他|她|它不是我们所定义的人..然后我们就想到了非人的对待他|她|它们?...这个因果逻辑才是反人类...举个例子:人死了就不是人了..这个毫无疑问吧.但是我们还是给尸体做悼念仪式.葬礼..没人说这个反人类吧..

  婴儿、甚至儿童.智障..植物人...等等不被定义为人并不意味着我们能非人的对待他|她|它们..

  嗯..再来看看程序|机器人这边...

  按照之前的定义..通过图灵测试的AI基本就可以称为人了...

  可能会有人对此耿耿于怀.坚称那只是在芯片和电路板上的电流..他|她

  它可能和你讨论电影如何如何..大餐如何美味..但它并非真正理解电影和大餐....

  让我偷懒引用下Matrix67的一段文字.:http://www.matrix67.com/blog/archives/4930

  ======================================

  记得我曾经看过一本科幻小说,书名不记得了,情节内容也完全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我看完小说第一页时的那种震撼。在小说的开头,作者发问,什么是自我意识?作者继续写到,草履虫、蚯蚓之类的小动物,通常是谈不上自我意识的。猫猫狗狗之类的动物,或许会有一些自我意识吧。至于人呢,其实我只敢保证我自己有自我意识,其他人有没有自我意识我就不知道了。看到这里我被吓得毛骨悚然:完全有可能整个世界就只有我一个人有自我意识,其他所有人都是装出一副有意识的样子的无生命物!

  有一次做汉语语义识别的演讲时,讲到利用语义角色模型结合内置的知识库,计算机就能区别出“我吃完了”和“苹果吃完了”的不同,可以推出“孩子吃完了”多半指的是什么。一位听众举手说,难道计算机真的“理解”句子的意思了?我的回答是,没有冒犯的意思,你认为你能理解一个汉语句子的意思对吧,那你怎样证明这一点呢?听众朋友立即明白了。你怎样证明,你真的懂了某一句话?你或许会说,我能对其进行扩句缩句啊,我能换一种句型表达同样的意思啊,我能顺着这句话讲下去,讲出与这句话有关的故事、笑话或者典故,我甚至还能在纸上画出句子里的场景来呢!那好,现在某台电脑也能做到这样的事情了,怎么办?

  这就是所谓的“功能主义”:只要它的输入输出表现得和人一样,不管它是什么,不管它是怎么工作的,哪怕它只是一块石头,我们也认为它是有智能的。永远不要觉得规则化、机械化的东西就没有智能。你觉得你能一拍脑袋想一个随机数,并且嘲笑计算机永远无法生成真正的随机数。但是,你凭什么认为你想的数真的就是随机的呢?事实上,你想的数究竟是什么,这也是由你的大脑机器一步一步产生的。你的大脑逃不出 Turing 机。

  ===============================

  综上.... 人的定义:拥有自由意志、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附带(可包含但并非必需)的语言、情感等等能力就是人..

  所以...机器人.无论是通过图灵测试的AI.还是身体机械化的人.或是思维&记忆由电脑承载的人...都是人

  是否和受精卵生长而来的人拥有同样的权利?当然..只是平等&人权永远是人的美好乌托邦..各种歧视..独裁政府....欺诈..暴力.估计在AI通过图灵测试100年后也不会完全消失..

  《攻壳机动队2.0》影评(九):一点点吐槽

  因为是重制版,所以首先对比一下

  1 对于片头的部分,重制版使用3D当然更好一些(毕竟原来的版本已经被Matrix学去了嘛);但是潜水一段,明显因为水泡不可能是正圆形的,所以原来的手绘更胜一筹。

  重制版去掉了一些过于明显的象征和暗示,这个见仁见智,个人是比较欢迎的。这里大量使用了“拟似第一人称视角转换”,不仅活用了原作设定(原作很少使用这个技巧),暗示意味是非常明显的,镜子和水面、他人的眼中等等都暗示了角色/人格的切换和模糊。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些其实就是做起来好看,更进一步消减才好。

  最后傀儡使从大男人的声音变成了外表一样的女性声音(而且是神原凉子!),从养眼程度来说是大欢迎(当然也是为了弱化原来的男女繁衍的象征而强调镜像融合的象征)。

  2 这个片的一大好处就是原作和动画的制作者都是武器爱好者,所以花了很多细节来描写准备动作、战术、心理对抗。比起好多TV里面错漏频繁,可以说不知道高明到哪里。

  3 原作因为太早了,所以有些细节在现在看来不大真实,比如公用电话。另外博士明显用的是c程序在分析,但是个人觉得这个时候用脚本语言明显更为合理——当然也不排除用的是看起来很像c的脚本语言。

  警花生化人的监视屏幕也不符合习惯,即使是字符界面,这种情况大多也会用多色+对齐表格,只要看过各种企业内软的监视界面就会知道。

  当然也可能某人习惯性的用了unix缺省的胡乱一锅粥输出全部stdout的习惯,其实因为偷懒这么做的不乏其人。起码我在不重要的程序监视部分也是随便输出的。(但是真正的log文件会好好注意输出,因为那个要给别的程序用来分析的,乱了一点就分析不出来了)

  4 里面关于智能、人格和记忆的部分,一般人看起来很高深,但是如果有程序背景的话,倒也不难理解。

  人格 必要条件是自我认识(+一些其他的东西)。以电脑比喻人类,有硬件,有软件。硬件又包括思考、感觉和行动。软件又包括程序和数据。

  因为在过去人类是唯一有自我意识的智能的对象,所以很多人往往把人格和特定硬件(特别是感觉器官)数据(记忆)联系起来并忽视其他部分的倾向。作为计算机的设计者来说,可能硬件更重视思考而不是感觉的部分,软件更重视程序和算法而不是记忆等数据,因为后者是可容易更换的,而前者比较难制造和改进。【理性的考虑】

  但是对于人类的感性来说,感觉和记忆,是我们认识到自己之所以为自己的最重要的根据。人类的硬件决定了人类的感觉器官无法确认自己的思考器官(眼睛不可能看到自己的脑子),人类的记忆无法确认人类的思维模式(因为人类的计算程序本身也是人类自身数据的一部分,反之亦然,相反电脑区分两者就很容易)【感性的考虑】

  如果仅仅着眼于硬件和软件的分离的话,对于问题的探讨和理解就过于简单了,失去了里面讨论的大部分醍醐味。押井对问题的表现过于偏重某一部分,但是并未丧失对问题全体的描述,所以尽管有一些不满但是还是可以接受的。

  5 结尾的部分从“我何以是我”一下子上升到“我(作为生命的一份子)的存在的意义”,如果是动画里面的那个有点阴郁(而不够豁达)的素子的话,过于干脆和冷静了。但是如果是原作的漫画里面那个享乐爱冒险、凡事皆有预案、兼具现实主义和个人理想(相对于猴子的社会理想)的素子的话,倒是很合理的。

  在整个生命体系和种族的角度来看,个人的自我存在与否的问题就能比较客观的思考了。

  《攻壳机动队2.0》影评(十):素子的胸部好大...

  几乎是没怎么改95版的GIS 只是画面上向IN靠了 是华丽得一塌糊涂 对香港街市的迷恋及西方技术的崇拜依然还是很浓厚

  没有IN里的诸多说教 更多的是靠剧情和动作来表现 或许比起无罪 此片素子的更多出场让更多人喜欢他吧 也许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无罪的 巴特吧

  但个人而言还是挺喜欢这位大叔的 虽然没有什么表情和动作 其实谁心里都明白 他对素子还是有那么一丝感觉的 只是可惜素子大姐是神一样的人物 电子化的高度产物 或许对于单纯的爱情没什么感觉吧

  说到主线 2.0和无罪都是有政客做为幕后黑手的底线 而实际上导演要说的则是太多太多了 到了无罪上 则是每五分钟就得引用一句了 难怪有迪斯尼的画家佩服他 能吸引如此大的投资而不考虑商业化 老实说 押同学还真是抓住了不少我们这种半懂不懂的观众 不打五星估计会怕让人看不起 因为我们谁也不懂

  虽说单从画面上评价GIS低估了它 但是能做到内涵远超于如此华丽的景象的动画片 也就无罪能做到了 能闯进西方电影节也说明此片不是华有其表的

  GIS 95版的看完到现在十多年了 只记得开头的素子全裸跳楼还有最后的小女孩对着广阔的城市讲的那句网络是无限的话 看来这世上真的有人能比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楚的 比起那些不切实际的预言来说 我们更爱这种真实而又无情的未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