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格林伯格》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格林伯格》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7-22 03: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格林伯格》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格林伯格》是一部由诺亚·鲍姆巴赫执导,本·斯蒂勒 / 格蕾塔·葛韦格 / 瑞斯·伊凡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格林伯格》观后感(一):觀自在

  我們的人生到底是從哪裡開始出錯的?我不知道。

  面對這一切,你只能怪罪於自己,或者怪責上天,怪罪於整個世界。。。

  憎、惡、恨、傷人、傷己—這都是我們活下去的理由,直至某一天,腦內的橡根蹦緊至極限,"咔"的一聲斷掉、崩潰。。。。

  Fight Club的子民幸福的,因為他們有能在腦內補完的空間,像擊倒可怕的敵人般盡情地痛毆自己,多爽!

  心理醫生說每個活著的人都是有價值的。但是價值何在?我看不到。

  抑鬱症的人們需要的不是澳洲的風光明媚,而是一個活下去的理由,重拾愛與被愛—這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

  《格林伯格》观后感(二):终有一天这个世界你不再想投诉它......

  惊喜发现这是今年来最喜欢片子,惊喜的看着一些很闷骚却能渗透到你心里去的对话,惊喜的看到有《Notting Hill》里Hugh Grant的室友......这套片子,带给我太多的惊喜。

  “一个学了很多年终于学会接受现实的人”——这个不是男主角女主崇拜他,因为他一事无成却那么坦然,其他人做不到......

  不好意思,沾染了一些坏习惯,喜欢分析几个点。

  1. 投诉美联航空——投诉星巴克——投诉宠物医院——投诉这个世界。男主角不停的不停地写信,正如他所说的自己充满了愤怒。在香港住了几年,觉得香港人最喜欢的爱好之一也是投诉。很多事情,总是觉得很荒诞,很不合理,但当你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你的微薄粉丝不会超过20个,或者你最好的朋友只有两个,你想要发表一些言论控诉这个世界,而又让很多人所听到,是多么的不切实际。发声权从来都是掌握在有权势人手中。希望一个人变好,才会指责他。一个非亲非故的人,你又怎会理他的坏习惯?

  2. 习惯了不习惯的事情。刚刚大学毕业开始工作,觉得怎么工作怎么不习惯呢?怎么平时一堆同学放学回去,上班了得一个人回家。总之一切都很不习惯,但又恐慌自己有一天会变得习惯,变得适应着一切,然后麻木。有人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不停地适应这个世界,刚刚适应小学就要上中学,刚适应大学就得开始工作,刚适应生活就开始死亡.....一切都是为了适应,有的人快一点,有的人慢一点,但至少男主角仍然不适应这个世界,仍然有他的愤怒和坚持

  3. 一直提到他们年轻时出唱片,男主角总是说,那个唱片公司不适合他们,他们不能迁就大唱片公司而改变自己,我在想这是一个多么坚持自我多么不为诱惑所动的人啊。后来却说他那时才二十多,他怎么知道那会是他们唯一出唱片的机会,如果是这样,他才不会拒绝......于是他们一直没有出过唱片,有理想的人开始慢慢习惯.......

  4. 熟悉的Los Angeles。那个熟悉的culver city,怀念加州阳光。美国人享受生活享受自由。(深刻感同身受:在LA没有车就像没有脚。)一个二十五岁的女孩和一个四十一岁的老男人。这其实不是一个最合适年龄搭配吗?二十岁的女孩有她的梦想有她的好玩渴望未来,四十一岁的男人有他的成熟有他的老练和渴望年轻。他们注定有火花

  一部戏做到你还想继续看他,那就无疑是成功的。任何一个人看了ending,应该都会久久回味一下。

  这个世界是荒诞的,希望有一天我们不要觉得他是正常的。也希望我们仍然有梦。电影——编织了多少多少的梦啊。

  终有一天这个世界你不再想投诉它......那就是我们所说的老了吗?

  《格林伯格》观后感(三):请原谅神经

  if you need someone,call me.事实上,我没有朋友我只能重复嚼食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就是我仅有的能随时召唤的朋友。总结一下的话,像主角这样的人也会有朋友?!是的,就像加工一下前面仁兄说的话一样,这玩意比他们的海洛因更+能救命。这样的神经质碧池毒舌神经兮兮自我保护过度的中年撸瑟,我一度糟糕感觉到我预见了我的未来。

  没有用的,我社恐,我害怕。但是,有人会原谅你,就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原谅你,也许你愧疚,也许你抱歉,但是知道,这样的人也会有朋友哇?

  这部电影给我的力量是,shit我很糟糕,但是我也是能够被原谅的,谢谢你,所有原谅过我的人。

  不知道未来怎么样,但是也许克制再克制,善意歉意笨拙的我能够像格林伯格一样最后还可以博取你原谅的:-D笑,我的所有挚友们。谢谢。你们是最后的,也就是仅有的,我知道了,我要爱你们,小心翼翼地像你们的小心翼翼。

  《格林伯格》观后感(四):草食

  我有一种认识,草食是物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物。比如曾经的米国,后来的日本,现在的中国。草食这个词就是从日本来的。

  草食人表面看起来很安于现状实际心理充满了愤恨。有时候也摸不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对生活充满憧憬社会有着不满,开始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

  就好像你并不需要有很多钱,够花就行。但你却有着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并不是整日休闲着享受生活安静思考甚至是改变社会到理想状态就能得到的物质生活享受。于是你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草食人们多很理想化,很容易融入人群甚至成为焦点,但心里又常常与周围格格不入双方都不能理解彼此对世界的认知

  他们也许就是一种人类思想的过度,这种过渡来自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引发价值观矛盾——好像没有获得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而且并不在意成功,但内心实际又向往成功,因为毕竟生活在这个时代。所以他们矛盾,他们常常不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无论对社会对爱情甚至对自己。一直都出于价值观的矛盾当中。

  深夜所想,捉急睡觉...语言用词欠推敲也可能又不符合逻辑。大致认识如此,欢迎提出意见

  《格林伯格》观后感(五):吹毛与求疵的小岛生活

  萨摩亚这个很容易被人误认为萨摩耶的毛茸茸的太平洋岛国在去年年底做出了艰难抉择:即放弃东部日期变更线进入西部,和西太平洋人民一道,拥抱澳洲的明媚阳光。

  跟澳大利亚同一时区的好处无非是能够多分食一个工作日的狗粮。当然工作日本身还是五个,并没有增多,以前是跟跟美洲一块混的。当地也许慎重考量后,得出结论:跟澳大利亚这边混,吃的能稍微多一些。

  片里主角名字叫格林伯格,我却下意识的跟格林尼治时间联系起来。生活本身的态度方法决定了生活的品质,生活不是一条可以商讨的日期变更线,况且这条线本身并无价值。格林伯格同志活的比较累,给自个圈定时区后,想着从这个时区获得最大的收益,但是所在时区没给他带来过惊喜。不经意跨越时区时,他却看到了生活中异样色彩,但他张望一下,却又退了回去,可见此同志还是比较本分的。

  越本分的人往往吹毛求疵的也越甚。片中他的朋友服务生给他送来生日惊喜时,他的反应却显得惊恐,因为这个事件远超出了他预期判断,即没人陪我过生,我反倒自在;但是你找一堆服务生来唱生日歌,是对我的戏谑。

  人在什么时候比较吹毛求疵,情绪比较受日期变更线的左右呢。

  方舟子和韩寒最近杠上了。我没看过韩的任何小说,方的《新语丝》倒曾经关注过。这两人现在的主业一个是玩车顺道被一些人拥戴成什么旗手,一个是科普工作者顺道打假。生活没什么交集的两人发生冲突,就说明两人开始相互过敏了。

  媒体上这些年二人的各自的过敏史似乎不觉与耳。韩寒似乎除了在所谓作家圈里跟某几位有过强烈排斥,针对某位的跨圈排斥的强烈反映似乎少有相比之下,方舟子则体格比较较弱,跟若干圈层的人起了腻,甚至有过鼻青脸肿的强烈排斥反映。

  当然在当下时代身心能不能扛下去,看看过不过敏,体质是一回事,有没有疫苗可供抵御侵害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韩寒和方舟子谁在吹毛,谁在求疵我倒真的不觉得是个问题,只是希望经过这一番争论后,能产生个合理菌落数值下的正常环境

  在萨摩亚,对非贸易行业老百姓来说,小岛居民礼拜周期或者夫妇产生下一代岛民现在该如何来算日子的,才是变更时区后的最大考量。

  《格林伯格》观后感(六):“你是有价值的”

  年轻的时候我屈着膝,坐在椅子上为银幕里的人和事情欢笑,流泪,或者在黑暗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小宇宙,或者在每个季节感受不同气息。年长一些,我仍然屈着膝盖,却用到了内部和外部的想,不像年轻时用眼睛却看到更多。

  这是一部典型的个人气质电影,没有文艺没有知识分子,只有一个感觉依然年轻的男人一直在做事情,话也不多,好看不好看我不知道,音乐high不high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一直在想事情,想自己病入膏肓的日子,想自己能唱歌的日子,想和朋友畅聊的日子。但所想,又和电影里的男人很像,或者这么说,想到的和电影也倒吻合。

  他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40岁,单身出现弟弟的大房子里,做着日常的事,写信,和朋友在一起,照顾弟弟家的大狗,然后和弟弟的私人助理若即若离,他曾怀疑如果过着和现在完全不同的生活会怎样。我就在想,为什么我没有了从前生活的感觉,那么“活”那么带劲的感觉,之前的一段日子又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不能因为觉得不一样了而否定它们相同。我是不知道,其实自己还是在活着,只不过表现形式那么的不一样,内在形式也就不一样。

  片中说出一些电影,音乐的名字,又表现了他的愤怒脆弱,叙事上又“天衣无缝”,总之,除了不说电影什么都说的鲍姆,让人觉得很喜欢

  《格林伯格》观后感(七):没有野心正确的电影

  电影里充满了日常细节,几乎没有戏剧性,只有人物面对日常世界的情绪,这些人物没有被赋予任何必须的职责和所谓的使命,只是在使用时间,寻找一种在自身看来正确的生活状态,其实,这也就是所有人的常态,从这里到那里,遇见这人和那人,然后不断地努力修正自己和世界的正确位置,却总是不得其法,充满了不足表达哀怨和无法表达的不满。

  当伯格被指责无所事事不务正业的时候,他激动反击:“我大老远飞过来,给我弟弟修狗棚啊!”这就是一个木匠该有的正常逻辑,可是在常人关于成功的定义里,木匠本身就是个失败。还好佛罗伦斯也有和伯格一样的逻辑:她看上了伯格对成功没有任何渴望的样子。这个爱情故事到这里真是美不胜收,因为它没有铺垫任何关于爱情主题在里面,只是两个快要老无所依的人,在几次不得要领莫名其妙无极而终的性爱之后,表达了对彼此的爱慕之情。

  《格林伯格》观后感(八):你走不进我封闭的世界

  大雨哗哗下,北京来电话,要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

  ——民谣

  7.5分。

  某些题材似乎很小众,甚至难以理解。比如《女魔头》及《断背山》两部影片,虽然在奥斯卡斩获多项大奖,在国人眼中却不算佳作,因为同性恋问题在国内难以引发共鸣。对于一种社会现象大众没有接受前,是很难共鸣的;同样好比先生电视节目中所讲的收藏问题:每一类收藏的趋势都是轮回的,当一类收藏不被当时社会所接受的时候,不证明这类藏品不好。《格林伯格》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我想在于:在大众眼中这是一个平凡的故事——年近不惑的老男人的混乱生活,和需要爱情的女人之间的混乱爱情。

  但是我想,混乱生活中的不惑男人,在芳龄妙女面前,怎么会一次次拒绝呢?怎么解释他说“怕伤害她”呢?又怎么解释片中对他年轻时乐队事件的大幅描写呢?如果是一个描述正常人的片子,这些很难说的通。

  开篇,罗格来到他弟弟家,帮助照看房子。因为他是亲戚,受到信任(可是后来给他弟弟打电话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更因为他无所事事。当所有熟人问他工作所在,他只能回答“试着休息一段时间,什么都不做”, 别人在夸赞他的“勇敢”的同时,他看到了更多的隔膜,在他邀请十年前的女友被拒绝的时候,这个隔膜被最大化了。我们终于明白这片子要讲述的是一个一无是处的老男人。

  等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想想罗格的成就——曾经可以签约的乐队成员、如今非常专业的木匠,这可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做到的,至少说明罗格很厉害,而且至今,他仍旧深深的吸引着花季少女们。

  那为什么?到底为什么他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数数他的罪过吧:因为固执己见使得乐队没有得到签约而解散,让其中一个兄弟——哦,还有自己——人生低落;莫名离开女友一去不回、杳无音讯;专业木匠却放弃赚钱;一次次的伤害我们温柔、性感、可爱、可怜的女主人公弗洛伦斯。

  可是,罗格却:自以为世界很糟,一切都值得投诉,因为自己的一切要求都是“公正合理”的;自以为很“经典”,却与生活完全脱节:自以为很厉害,也确实如此,却一无是处;自以为人品上佳,却被朋友们背地里说的“体无完肤”;自以为行为正常,却一次次伤害弗洛伦斯。

  罗格一次次涂抹唇膏,一次次用标准格式写投诉信(甚至手写签名),一次次误解他人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强迫症,也不知道这中常见的精神疾患是来源于年少时的自我挫败。

  年少时的他愤世嫉俗,天赋过人、努力过人却“避免”成功。于是不愿签约导致了乐队解散,离开女友因为害怕结婚,放弃做木匠因为害怕”远离自我“;伤害弗洛伦斯因为害怕他们相爱、害怕会伤害她。

  他的强迫症让他做事情“必须”有条理,这样他的生活看上去才是有条不紊的,并且在某些方面是正常的,甚至是过人的。他已经完全与世隔绝了,弗洛伦斯却用无私的爱感动了他。在片尾,我们看到他终于直面人生了。

  最初,为什么他害怕“成功”呢?因为害怕时光流逝。

  我们如何确认我们计划中事即是我们最终想要的?如果不是,当前的努力不是浪费时间吗?如果成功了,只能说明人生的方向错了。如果没有成功,至少还可以选择,不是吗?而你,你的梦又是什么呢?你确定你正在向它迈进吗?我还不确定,我还在一直思考,我还没开始行动呢。

  该死,生活真是一团糟。

  Fadeoc Khaos

  ov.1st,2011

  后记:

  1 强迫症——焦虑症的一种。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感到不安、恐慌或担心,而进行某种重复行为,舒缓压迫感。患者自知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强迫症是现时世上最常见精神问题中的第四位,其病发率跟哮喘或糖尿病同样普遍。(来源wikipedia)

  2 功亏一篑者——自我挫败行为的一种。这些人怀抱理想,但他们避免“完全”达成目标。他们害怕完成人生的某个阶段、扮演某些角色,或承担某些责任。他们逃避,想要“不成功”,来减缓内心恐惧或压力。(来源《这辈子只能这样吗》,肯尼斯·克莉丝汀)

  《格林伯格》观后感(九):blahblah

  1.这好像是好久以来看到的最"豆瓣"的电影,可是它在豆瓣的得分好低.

  2.10年前我会很鄙视greenberg,现在我没这底气,我们好多共同点.

  3.Noah Baumbach一直在刻薄他的电影主角,但又总是很同情他们,他是在一直自嘲?我觉得这家伙也是一纠结的主.

  4.ben stiller上世纪拍reality bites(上世纪末的很"豆瓣"的电影)的时候自己演中产西装男,在他成了一线谐星赚了大把钞票以后,又回头亲自演ethan hawk的角色(山羊胡子男40岁以后会不会就是greenberg?),有的台词应该都不需要剧本里写吧.

  5.这个老梗拍成日剧的话,理所当然是阿部宽吧,那样一定分高的多,大家喜欢帅哥不得志,当然,主要是喜欢帅哥.

  《格林伯格》观后感(十):好事一小件

  我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看的这个片,因为找到它的时候已经忘记了自己下载它的原因。也因此在没有期待的情况下我很幸运地完整的感受了这片。

  故事情节其实无关紧要,因为让我觉得很特别的,是它很像雷蒙德卡佛的小说改编成了电影,在平淡得显得有些冗长的开局之后,它带给我的是非常饱满的情绪和,嗯,应该说是惊喜。

  卡佛的主人公通常会陷入某种生活的胶着,即使做出某种细小的改变也需要付出全身的力气,即使这样结尾时也只能迈出微小的一步,例如“保鲜”,“恶心”; 主人公也往往偏执狂一样地坚持在旁人看来完全没有必要的恶劣态度,对生活拒绝融入,即使偶尔有艳遇或者美梦成真的机会也会因为偏执失败(“维他命”,“瑟夫的房子”)。

  但偶尔,也许某一件无关的小事最终能够让那种倦怠无力的压力,那些疲惫和消磨人心的事物瞬间偏移了一寸,主人公从中获得喘息和某种类似自由的感觉,无形的重压也瞬间化成了羽毛。就像“好事一小件”里的蛋糕,“发烧”里病好了出的那身冷汗,“软座车厢”里丢失的那节车厢。

  这种微小而艰难的一步是我非常喜欢的特质,是普通人的生活; 它既不冷漠也不会伤害你,只是熟悉得冗长,简洁得乏味和普通得让人麻木失望。它才是构成我们世界完整而又顽固不化的材质,而不是某种幻想中闪闪发光的廉价泡沫塑料营造出来的梦幻布景。

  但某种时刻,哪怕只是错开一寸,也就是“当下放下”之后,这些胶着和压力都会超现实般地消失,从缝隙中流进来的是微弱自由和珍贵的暖意。

  这片拥有所有这些卡佛的优点。它拥有我喜欢的某一类里全部的元素。

  en Stiller在这片里演技和Jim Carry在“暖暖内涵光”里不相上下,不过吃了题材沉闷的亏,这片大概喜欢的人不多。我觉得Ben Stiller生活里和Jim Carry大概都是固执和坚持的人,是非常严肃和出色的演员,但被曲解成了一个Comedian~

  题外话,我觉得导演的名字很眼熟,查了一下发现他是“鱿鱼和鲸”的导演和“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的编剧,都是我特别喜欢的片,neat! 也是意外的好事一小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