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乔治·哈里森:活在物质世界》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乔治·哈里森:活在物质世界》的观后感10篇

2018-07-28 03: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乔治·哈里森:活在物质世界》的观后感10篇

  《乔治·哈里森:活在物质世界》是一部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乔治·哈里逊 / 保罗·麦卡特尼 / 林哥·斯塔尔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乔治·哈里森:活在物质世界》观后感(一):The one and only George Harrison(上)

  影片的开头是一丛鲜艳的花,George蹲在花丛后面,一脸茫然,画外音是,Just leave and go to some place nice, we're gonna be alright here。然后是Eric Clapton和Dhani简短表达了对George的思念

  接下来是二战快要结束时英国的情形,那个时候Fab Four大概刚刚开始懂事背景音是George单飞时期伟大作品 All Things Must Pass。George家人简短的回忆……然后就是Beatles解散的时候,George和Paul在签署解散声明。“大英帝国要覆灭了”。Apple公司记者宣布Beatles解散,女歌迷哭天抢地……“很好笑人们总是不接受改变

  这个开头总让人感觉有一种莫名伤感。但是,接下来情绪马上转变,开始讲述Beatles早期的故事轻松愉快

  这部纪录片的大部分画面在关于Beatles浩如烟海记录片中都能找到,大概只有采访的部分是新的。如果你是一个对Beatles和George很了解的人,那么这部片子功能就是怀念,而不是让你再去了解你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作为George最好的朋友之一,Eric Clapton的采访无疑会是最大的亮点:“George之所以喜欢我可能是因为他觉得我是自由音乐人”“我羡慕George的地方包括钱、地位,他是Beatles”。每次George Eric和Pattie一起出现总让我感觉微微的蛋疼。

  我一直觉得如果George把它对印度文化莫名其妙的沉迷减少一些的话,关注他擅长的布鲁斯,他会写出更多的好东西,最起码是在Beatles时期。印度冥想的那段经历更多地触及到George的哲学宗教观念,他如此尽力地维护Maharishi、排斥各种不可知论和神秘主义行为让我感到难以理解。与此同时要向家人解释自己不会背叛基督,只是帮助Maharishi传播教义。这是George自己的信仰,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第一部分大致是按时间顺序,插进beatles的各个片段:从小时候乐队组建、走穴演出、德国演出、全球巡演、二逼的印度时期,到White Album时期结束。我还是比较期待Part Two。

  对Beatles对George总有那么多话想写,但是每次看完一部电影或者听完一张专辑想要写点什么的时候,我总是不知道该怎么写。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了。总之有兴趣同学可以去看一下这部电影,比Scorsese拍的其它摇滚纪录片要好

  《乔治·哈里森:活在物质世界》观后感(二):The Light That Has Lighted the World 就说说开头这首暖暖的歌吧~

  The Light That Has Lighted the World,照耀着这个世界的光。还有什么比这首更暖? 歌词自己翻译了下:

  I've heard how some people, have said

  我听别人说

  that I've changed

  我变了

  That I'm not what I was

  他们说我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我

  How it really is a shame

  真是令人遗憾

  The thoughts in their heads

  他们脑中的想法

  Manifest on their brow

  都写在眉头

  Like bad scars from ill feelings

  就像来自猜忌的疤痕

  they themselves arouse

  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o hateful of anyone that is happy or free

  如此憎恨快乐或自由的人

  They live all their lives

  他们终其一生

  without looking to see

  都没注意

  The light that has lighted the world

  照亮这个世界的光

  It's funny how people, just won't

  真是可笑

  accept change

  为什么人们不接受变化

  As if nature itself - they'd prefer

  好比自然本身

  re-arranged

  它是拥抱变化的啊

  o hard to move on

  你寸步难行

  When you're down in a hole

  如果深陷洞中

  Where there's so little chance

  同时也没有机会

  to experience soul

  体验灵魂

  I'm grateful to anyone

  我感激那些

  that is happy or free

  快乐和自由的人

  for giving me hope

  因为他们给了我希望

  while I'm looking to see

  并让我期待去看

  The light that has lighted the world

  照亮这个世界的光

  转自“美国民谣”~

  荔枝广播

  微信公众号

  《乔治·哈里森:活在物质世界》观后感(三):生于物质世界

  长久以来,我总会在半夜里醒来,模模糊糊的望着天花板上弥漫着的黑暗,脑中咋咋呼呼的翻滚着不自觉信息,四周却静得让人怀疑时间是否已经停滞。上方的黑暗会慢慢下沉,直到贴近我的肌肤,然后我会再次睡去,直到醒来对夜里发生的一切全然不知。这样的体验重复了无数次,直到我习以为常的把它当做正常睡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每当我处在这样的状态时我就知道我正在经历一场甜美梦境

  会不会是噩梦呢?可能会有这种可能,但我觉得我的断言是有道理的,我认为我们总是在为自己不了解也无法了解的信息担心,你问远在天涯人儿是怎样一番心境?你问昨夜早已遗忘的梦是何等光景?你问下一刻的风儿会把叶子卷向何方?我们不知道,也永远不可能知道,这是我们生于物质世界的局限,从出生就被时空水泥禁锢原地,直至死去。那么为什么不把漂亮花瓶摆放到原本就空无一物的地方呢?你不知道的东西就是美好的东西,你不记得的梦就是美梦

  GeorgeHarrison想必也和我是一类人,所以他深知所谓佳人不知其心,他明白伊人已逝别无他法,他懂得聚散离合终不由己。他的歌声为什么都如此温暖清澈充满希望?大抵这就是他自己心中最美的花瓶,送给我们所处物质世界的最好的礼物罢了。

  《乔治·哈里森:活在物质世界》观后感(四):他从来没有老去,也未曾离去

  1.

  乔治·哈里森是我最喜欢的beatle. 看完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之后,我审视了自己听The Beatles的历程,得出了一个颇惊人结论:我很可能先爱上乔治,再爱上披头士。当然,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这支乐队,只是那时候还没有听过太多他们的歌。

  上中学的时候,某天,不知道为什么会从书店买来一本《The Beatles》,可能突然意识到是时候有必要了解一下他们。 封面上,乔治罕有地站在了最前面。一副不可一世表情,有一双“拥有催眠术”的眼睛——这很可能也是在我当时买下这本书的理由(封面党?)。

  安静低调、有才华、与别不同、掩盖在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的光芒之下……这就是披头士时代的乔治·哈里森。

  “We were on a top deck of a double decker bus in Liverpool, around where john lived, a place called Woolton, and nobody was on the bus late at night, and John said: well go on, let's see you play. I said: George, George, go on, get your guitar. So George unpacked his guitar, and he played the thing called Raunchy.” --Paul

  (我们坐在利物浦的一辆双层巴士的上层,就在约翰以前住的那个地方附近,叫Woolton. 那时候很晚了,车上没有人,约翰说:你能弹两下么。我说:乔治,乔治,快去拿吉他呀。然后他拿出吉他,开始玩儿起来,那首曲子叫Raunchy. ——保罗)

  50年代末的某一个深夜,在利物浦的那辆巴士上,15岁少年的吉他穿透了寂静——那是约翰·列侬第一次遇见乔治·哈里森。

  2.

  马丁·斯科塞斯又回到擅长的音乐纪录片范畴,被访者包括了那些乔治生前最接近的人,Eric Clapton, Tom Petty, Klauds Voormann, Pattie Boyd ..

  “Quickly George understood what it was all about--dead and being alive. He just turned 18. And when you look into the picture, you can see his eyes, they are so full of protection for John, while John was falling a bit, sitting there.”

  (乔治很快就明白了那到底是关于什么——死亡和生存。他那时刚18岁而已。当你仔细地看那张照片的时候,你能看到他的眼睛,充满了对约翰的保护。而约翰只是坐在那儿,独自沉思。)

  ——德国女摄影师Astrid Kirchherr回忆前披头士贝斯手Stuart Sutcliffe死后,约翰和乔治在斯图瓦特的画室流连的情景(Astrid当时是Stuart的未婚妻)。

  eatles组成的时候,乔治17岁,脸上甚至还没有出现棱角,笑起来的时候露出两只虎牙,那么无邪。他看起来甚至比实际年龄还要小——这也是为什么约翰初次认识乔治的时候,完全无意邀请他进乐队。

  60年代,当Beatles享受着巨大成功时,其他三位成员对着镁光灯自然的表情,衬托出的是乔治刻意回避的目光——他是披头士中最渴望个人空间的那个。

  马丁很纯熟地在歌曲图片、纪录片以及采访之间切换,除了穿插乔治晚年时代的采访片段,甚至还有乔治的“独白”,内容是他给母亲写的信。在马丁的纪录片世界里,我们离主人公越来越近,仿佛他也是这段纪录片的另一位被访者,以致我们忘了这个男人已经离开我们10年了。

  3.

  纵观Beatles的歌单,乔治贡献了一些被很多人都忽略了的好歌。Beatles的鼎盛时期(1963-1968)也是乔治的创作高峰。除了If I needed someone, Here comes the sun, I need you, Something这些走典型披头士路线经典曲目之外,乔治写的很多歌都能与Lennon-McCartney的创作区分开来,包括受到印度音乐影响的、极具迷幻色彩的Within you, without you和Blue jar way. 他后半生对印度如此热爱,以致儿子名字都要用印度的音符来命名。

  当然不能不提的就是传奇般的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灵感来源于他当时所看的一本书,那就是《易经》。

  I look at the world and I notice it's turning

  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

  With every mistake we must surely be learning

  till my guitar gently weeps

  在纪念乔治的音乐会上,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作为压轴歌曲,Eric Clapton带领一帮音乐人演绎了这首歌。乔治的儿子,Dhani,也在台上一同演奏。他看起来和他父亲年轻时候一模一样,只是一半的拉丁美血统让他看起来更有异国情调。他穿着一件白色T恤,在一抹沉重的色彩中尤为亮眼,好像没有任何悲伤,站在两鬓斑白的Clapton旁边,低头弹着吉他……我仿佛觉得乔治就在那里。

  在物质世界里,他早已不在;但在精神世界里,他从来没有老去。

  也未曾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 纪录片是在BBC iplayer上看的,没有字幕,所以引用的台词都是听写出来,不一定完整。

  后记:写下这篇影评大概一年多以后,我到了利物浦。参加了一个以披头士为主题的bus tour. 在这个旅行中,我到过了披头士成员的故居,他们歌曲中所描写过的地方,他们在利物浦初次演出的Carven等等。我在乔治儿时住过的房子前跟导游说:乔治是我最爱的Beatle.

  他说:真的吗?那你可以高高兴兴地回家了。^_^

  我的利物浦游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b69bc70101a11a.html

  《乔治·哈里森:活在物质世界》观后感(五):物質世界精神之旅

  我是莫名其妙地去看了這邊片子的,開頭很久了才發現是傳記片,開頭更久了才知道原來名字里的這個george是beatles的一員。噢,不好意思。

  於是,在近3個半小時里我在沒有中文字幕的陪伴下,對於這個如此風靡世界的樂隊有了更多的瞭解。因為不是fan的原因去看,所以,或許顯得客觀了,完全不會先入為主(但也因為不瞭解他們的歷史,因此各種人們會心一笑的場合我都愣愣的不知道應該給一個什麽表情)。

  怎麼說呢,有一點覺得,這個人,不屬於人間。最後我也沒有太聽懂他是因為什麽離去的,但那是適合他離開的方式,毫無疑問。這樣的感覺,確實在這樣一個片名中,living in the material world,提煉出來的。

  eatles四人的友情,paul的比喻說是個square, without any corner, there is no square.現在對於一個組合之間那種微妙的友情,充滿了興趣。有個大概是製作人之類的說,none of them are above anyone.在這樣一個團體中親密地生活,到處遊蕩,究竟是會對自己瞭解得更多,還是更少。

  看到這水裡的海報,不自覺浮現起,很前面的時候,說george那麼拽地把頭髮撥到後面去,那張照片,實在是年少輕狂,連生活都不忍苛責這少年。

  如果讓我可以像george那樣活一次,我大概不願意吧。太用力,會累,即使他用“那該死的幽默”來作防衛。

  而可以當他的兒子很幸福,當他的妻子很幸福卻需要很多的勇氣。

  那座無與倫比的花園房子,那些印度樂器發出的奇妙頻率,那無數個靜靜冥想的清晨。

  大概香港這個譯名更好。

  物質世界精神之旅。

  《乔治·哈里森:活在物质世界》观后感(六):很不错的纪录片

  我还是喜欢乔治年轻的时候,真的是很帅的,老了就。。。他给我的感觉和列侬正好是相反方的。列侬年轻的时候给我的感觉有点蛮,老了却变得很有味道。

  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在影片中一响起的时候,给我感觉简直就是一种莫名的感动,这首歌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美了。在影片中,eric clapton还阐述他对这首歌的一些见解。这首歌是乔治在披头士动乱期完成的,他充分的表达了乔治当时的内心世界。长期的生活在列侬和保罗的光环之下,他们给了他无比的压力。披头士重新聚集在一起再也找不到当时的那种感觉,里面有句歌词是:“I look at you all see the love there that's sleeping, 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我真不知道列侬和乔治唱起这首歌的心里面怎么想。。。

  里面还有关于eric、乔治还有帕蒂的三角恋。先是采访了eric,爵爷说得很轻松但还是很坦诚的。首先他承认了他与帕蒂的乱搞,他说他跟乔治谈论这件事的时候,乔治说没关系,显得很大度,这让我觉得有点虚。后来加了一段帕蒂的自诉,那个要真实一些。。。原来eric的layla就是写给帕蒂的。第二张碟子里面会看到乔治的妻子,我觉得比帕蒂有气质多了。帕蒂是那种可爱型的,乔治的妻子是那种气质型的。

  《乔治·哈里森:活在物质世界》观后感(七):The one and only George Harrison (下)

  art Two

  非常值得庆幸,George放弃了成为一个Sitar琴演奏家的想法,因为这种乐器实在太难听了。

  Let it be时期,Beatles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僵化。George写出了All things must pass等作品,但是它们没有出现在Let it be里,甚至没有出现在Abbey Road里(怪不得George会赌气似的一离开Beatles就发行了夸张的3张蝶的专辑)。George对John和Paul的霸权越发难以忍受,又一次他擅自离开录音室后,Lennon甚至说要找Eric Clapton来顶替掉George的位置。在影片的采访中,Eric坦诚当时他还是有这种冲动的。

  我个人感觉Part Two要比Part One的价值大一些,因为之前关于George个人性的东西并不是太多,而Part One的主角是Beatles,而不是George。虽然Part One确实更好看一些。

  接下来的几分钟属于George在Beatles后期最牛逼的两首歌:Something和Here Comes the Sun。Eric 在讲述Here Comes the Sun是怎样被写出来的时候,真是,基情四射啊!

  在讲到Beatles为什么解散时,George说“There was too much restriction, it had to self-destruct”,并且承认当时他是希望离开乐队的,任何人离开他都不会太难过……你可以说这个看上去最安静的披头士其实是最狠心的一个,或者你也可以说他是最睿智的、最看得开的一个,总之,在那个时候,他并不觉得Beatles的解散是一件十分难以忍受的事情。

  离开之后George跟他在制作人 Phil Spector花了六个月完成了All things must pass专辑。NME在1971年公布的Top 30 TOP LPs销量排行榜上,George的My Sweet Lord排名单曲第一,All Things Must Pass排名专辑第一。2001年再版之前,这张专辑卖了大概1800万张。Good for George。

  attie在讲述她、George和Eric的故事的时候背景音乐是Isn't it a pity,感觉极其诡异。处于这段旷世畸恋中的George应该不会像Eric描述的那样大方:把她带走吧,她是你的……真正的感情只有他自己知道,或者他当时真的是脑残了。

  1971年,George做了又一件彪炳史册的事情:在曼迪逊花园广场组织召开了The Concert for Bangladesh——第一次摇滚歌手举办的大型慈善演唱会,并且一定程度上启发影响了后来的更为大规模的Live Aid和Live 8演唱会。Ravi,Ringo,Eric Clapton,Bob Dylan,Leon Russell等人参与了演唱会。在摇滚乐身体力行关注社会、改变社会这一点来说,George算是先驱。

  George的遗孀Olivia在Part Two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才出现Bla bla bla讲述了一堆他们的感情、george是怎样写歌的……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

  然后影片转到了George的另一个身份:电影制作人,大致介绍了The Life of Brain,Time Bandits”等电影。接下来就到了1980年,John Lennon遇刺,George说是去John就像是是去了父母一样,John是一个天使……

  之后George组建了超级乐队The Traveling Wilburys,成员包括 Bob Dylan, Jeff Lynne, Roy Orbison, Tom Petty。看到这些人一起在录音室唱歌弹琴,真是一种享受

  90分钟的时候Paul和Ringo出现了,跟George一起翻过去的相册。然后电影只给了很短的一部分:Paul和George在唱和声,应该是重录John的Real Love,这时候应该是1995年了,离George去世还有6年。1997年他被查出患有癌症。

  2001年George Harrison去世。Paul被问起最怀念George的什么,他说“His humor,his friendship,his love”

  最后的最后,Ringo来了最煽情的一段:

  George病的很严重的时候Ringo去看他,Ringo说:“我告诉他我要去波士顿了,我女儿检查出了脑瘤。George对我说'你需要我跟你一起去吗',这是我听到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太煽情了呜呜呜呜。

  影片结束的时候跟最开始一样,一丛鲜艳的花,George走到花丛中蹲下,眼神犀利而迷茫。

  ————————————————

  影片出现最多的词是spiritual,大部分人乐意把George形容成一个追求精神意义的人,但是他却活在物质世界中。“精神”和“物质”构成了George的一生,当然也是大部分人的一生。

  三个多小时的电影看完还是很累的。谢谢George,谢谢你写出了那些美妙的音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