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魔屋》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魔屋》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7-29 03: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魔屋》观后感精选10篇

  《魔屋》是一部由丹尼斯·伊利亚迪 执导,加瑞特·迪拉胡特 / 迈克尔·鲍文 / Joshua Cox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 / 惊悚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魔屋》观后感(一):差点就错过的好电影

  用不着在血腥上大作文章,习惯解剖如我已经无所谓了,只要不是刻意去恶心人就可以,这点上说,电影还是适可而止的。

  其实一部好的惊悚片就是要制造出一种气氛时刻牵动观众的情绪,最好能让人不时地起点鸡皮疙瘩,记得在电影院看《来电惊魂》时就是这样。

  不用过多评价剧情是否合理,比如暴雨天Mari能否在中枪情况下游回家,体力先不说,方向判断就很成问题。有那么一段让我印象深刻:Mari终于逃脱,她喃喃着“I can swim, I love to swim”,拼命地向前游着,子弹在身边擦过,可还是逃不过子弹。我在想,子弹击中她的那一刻,她想到了什么,肯定回忆起了白天和妈妈一起练习游泳的时刻,也许还想起了已经死去的Ben。摄影师以Mari的视角拍的天空小小地震撼了一下我,就是那种绝望的情绪,一下子在人的体内蔓延开,浓烈异常

  不用关心什么人性问题,只是在想这场“小屠杀”在法律上应该怎么判定,自卫?用上了微波炉?我相信还真没这样的案例

  《魔屋》观后感(二):2016年3月7日

  容易引起歧义的名字……

  故事简单场景简单,节奏紧凑,舒缓相间,音乐美,场景美。没有一味地追求血腥。

  带了点我喜欢的相反的叙事方式

  比如《战地钢琴师》,讲二战种族屠杀,和人类战争中逐渐丧失尊严过程。但是拍得很内敛感觉舒服的……

  《吾栖之肤》,内容挺让人不适的,但是拍得很节制

  《被嫌弃松子的一生》,很悲伤的内容,但是拍得很跳跃喜剧化。

  还喜欢《大都会》杀人的时候响起的悠扬爵士乐。

  反转的感觉很赞啊。

  对于恐怖片,不喜欢拼命撒血浆的,只能用这种手段来恐吓观众的话,很无能吧……比如下水道美人鱼,其实不恐怖,就是恶心而已啊……

  《魔屋》其实在看前半部分的时候,感觉挺不适的。明明不血腥,但就是会感觉不适……本来弃了,打算快进看完交任务就算了。怎么知道后面复仇还是蛮爽的……

  虽然不是我喜欢的,但不可否认是个好电影……

  《魔屋》观后感(三):不比不知道

  有些东西就是这样,不比不知道,比较起来才知道另一个是多么的好,老版《魔屋》当时看的时候,不觉得太出色,就感觉对人物设置比较有特色情节还认为略显拖沓画面当然是完全没有流行感了,制作比较粗糙,比较奇怪它怎么会成为了十大禁片之一,而且还是韦斯·克雷文的成名之作。。。

  但是看了新版后,不由的心里一对比,原来老版是好太多了,首先从情节上,开头两个少女和贾斯丁的相遇,老版是一个非常偶然的街头,为了买大麻,两个女的进了房间,新版是贾斯丁去买购物,然后把两个女孩骗回去,然后又说不知道他的家人会回来一类的话,显得非常牵强。。。

  老版中两个女孩都死了,新版非要将其中一个弄得活过来,背部中了一枪还能够游那么远,有些不合常理。。。

  至于女孩的哥哥一年前死亡和三个人在房间里抽大麻那两段情节完全是多余,和剧情关系不大,至于老版中关于无能警察描述,新版中基本就没提,这个讽刺桥段也是比较重要的,情节上的差异比较多,就不一一类举了。。。

  最重要的是人物设计,老版中四个人都是逃犯,贾斯丁在老版中明显是一个有点同情心的共犯而已,该受惩罚还是得受到惩罚,在新版中四个罪犯却成为了一家人,贾斯丁居然成为一个大义灭亲主角型人物,但是对于自己父亲关键时候那一转变还是显得非常突兀,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其实要儿子老子开枪也是蛮困难的,更不提最后的微波炉了,明显是为了凑血浆硬加的。。。

  对于犯罪的设计,老版中一开始见多两个少女就是强奸,还有后来的逼着两个女孩互相做爱,以及女罪犯用手指强奸少女,母亲和罪犯之一口交之类爆炸性情节,全部都没有,就连最后杀死几个罪犯那段,老版医生使用的是电锯,那玩意一拿出来,整个气势都出来了,不像新版中拿个小棍棍在那里打得费死劲。。。

  老版音乐也是非不错的,说了这么多,当然新版也有好的,美女甚为养眼,风格各异。。。。

  《魔屋》观后感(四):The power of love

  看完这部电影俺唯一感受就是,父母强大就是好。伊特让我联想到我彪悍老爸老妈,联想到终结者里Sarah Connor,想到老鹰小鸡。Mary没死,我很欣慰,喜欢这个女孩子镇定勇敢乐观,简直小桔灯现代版,she deserved to live。我本来以为她爸她妈会用很多更聪明的手段来搞定三个歹徒,比如酒里下药,麻醉喷雾,火烧房屋然后拿枪在外头等着之类的;如果最后不是Justin给他们枪,很可能最后夫妻俩就悲剧了。Justin这个pussy孩子,最后终于稍微勇敢了一下,最后Mary康复了会怎么看他呢?估计也是恨。还有最后那个微波炉的用法我在supernatural里看过,也不是很新颖了吧,还不如把身上的肉一片片割下来好玩,或者把小jj割下来然后放生之类的过瘾,或者绑起来弄点野狗啊水蛭啊毒蛇啊之类的咬之,反正就是把731那些东西都拿出来,比这些都过瘾。

  不过总的来说作为美国片,这部翻版恐怖片已经很好看了,看的还是比较爽的。

  《魔屋》观后感(五):不管怎么说,我喜欢此片

  标签中竟然有血腥?!这片还叫血腥?不会吧。好莱坞的b级制作cult片比此片血腥暴力的多了去了

  很好的一部片,不知道那么多人为什么不喜欢。(不必一直追究于那女儿中一枪了还可以游回家吧)

  从片名来说只是为什么要取个和影片内容毫无关系的名字呢,不过既然是翻拍片,片名自然忠实原片了。那母亲怎么看怎么像越狱中sara。。。

  看过此片和之前看过的吕克贝松监制的TAKEN中的一个共同点:女儿们都是被死党们追帅哥的时候牵扯进事件中,so,离那样的看到帅哥就追的发春少女们远点

  微波炉爆头是一个看点,不过还不够high,

  还是该学学dexter,杀人那也是一种艺术

  《魔屋》观后感(六):美女 + 吸毒 + 暴力 + 强奸 + 变态杀人狂 + 复仇 + 血腥

  美女 + 吸毒 + 暴力 + 强奸 + 变态杀人狂 + 医生 + 复仇 + 血腥 + 微波炉 + 死亡 + 圆满结局 = 本片

  ---------------------------------------------------------------------------------------

  片中的女主角玛丽很漂漂,很性感,很清纯遭遇悲惨,不过很命大,有一个很牛逼的父亲,一个很强悍的母亲

  大反派变态杀人狂极度凶狠淫乱,不过他有一个善良俊美的儿子贾斯汀,如果没有这个反派的善良儿子,玛丽和女友佩基也不会走上这恐怖的死亡之路,同样如果没有这个反派的善良儿子,玛丽及其家人最终也不会圆满的结束这个影片。

  贾斯汀是个矛盾体,他是否应该继续存在下去?而且是和玛丽一家生活?太难猜测了……

  贾斯汀的后妈在这里是唯一一个露点的女人,而且经常漏美丽胸部,直到其最后死亡的时候,也是给了那个胸部一个镜头,看来导演非常喜欢这个性感女恶人的咪咪~~~

  本片精心动魄,结局尚算圆满。

  如果不是血腥暴力恶心的镜头太多,就应该给个100分了,可惜看的让人直反胃,所以还是算了吧……

  另,这个片子的中文名实在翻译的太烂了,叫了《魔屋》这样一个看似恐怖鬼片的名称……

  翻译者脑袋进水了。

  《魔屋》观后感(七):善恶终有报,一暴还一暴

  电影的英文名觉得很普通《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没能表达电影的主旨,还是翻译过来的不错《杀人不分左右》。故事也很简单,就是一家三口去渡假,女儿外出遇到一伙杀人如麻的小团伙,遭遇不测,而这伙人又恰巧借宿于他们家,最后上演以爆制爆。

  这是一部翻拍电影,旧版是在1972年拍摄,当然我也不会去翻那么旧的帐。而这次的翻拍荣获2009年布鲁塞尔国际奇幻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电影在节奏上把握的很不错,控制观众的情绪起伏很到位。而最为赞赏的还是摄影方面,对于人物表情特写,长镜头的使用都很容易的把观众的情绪带入电影之中。庆幸的是,我下载了未分级版,所以一些更为暴力、更为凶残的桥段都收入眼中,也因此更为欣赏导演对于人物刻画性格把握上的能力,对于此片的印象也会尤为深刻。

  电影的前半部算是比较压抑,虽然人在恐惧极限时会有所爆发,但是死亡还是掌控在别人手里。而后半部掀起新的高潮,以暴制暴,大快人心,前半部的压抑也有所舒缓。而电影的结局,也顺其自然的大团圆,如果结尾处还是压抑的话,那我想这电影看的就太不值了,也违背了电影以暴制暴的主旨了。

  《魔屋》观后感(八):在沉默中奋起反抗

  早就想看这部电影,一直没有机会,今天看完之后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微波炉的爆头场面,而是一些人性之美。主角在危急关头朋友的关心,犯罪团伙中唯一的女人为两个女孩流泪,女主角的父母在危急时刻完全放开了他们身为一个合法公民决不能做的事——杀人,为了女儿他们彻彻底底的豁出去了,这也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正义永远战胜邪恶,这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对于一个观众来说,在电影前半段女主角和她的朋友被坏人所蹂躏,那么后半段自然希望能打个翻身仗——以暴制暴,这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那么在女主角的父母终于干掉了所有的人之后,平静的音乐,宁谧的湖面,女主角一家人带着贾斯丁安静的坐在游艇上的时候,刚刚血腥的一切仿佛没有发生过,但这伤痛也许永远无法抹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男孩贾斯丁,懦弱软弱胆怯,他深深的为伤害这两个女孩而愧疚和自责,他自责自己不该把她们带回宾馆,更自责自己的无能,但他有什么错呢!他只是生活在那样一个不堪的环境中,父亲是那样一个凶残,冷血,毫无同情心的家伙,他甚至从小没有母亲的关怀(这也启示我们家庭的环境对一个人成长重要性),但是在最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摆明了自己的立场,他想结束这一切,尽管那一枪没有开出,但他最后战胜了自己的胆怯和懦弱,为此他差点赔上了自己的性命。作为团伙中唯一活下来的人,他有的只是人性中的光点,最后的他,坐在游艇上和女主角一起回归正常的生活。不论是何种伤痛,生活永远要前进。

  《魔屋》观后感(九):没有善恶没有是非的世界

  话说这部电影一开始很吸引我,可能是由于之前伊甸湖带给我的冲击令我实在是记忆犹新,所以看到这部翻拍我就一厢情愿的想,会不会就是伊甸湖那个风格的。把人性从头到脚进行冷静的剖析,让人透骨的寒冷

  事实是,我错了,错的一塌糊涂。这部电影压根就没想去讨论什么人性问题,或者说,电影里面的角色,大多数都没什么人性,从头到尾体现出来的,都是更接近于兽性的东西。

  逃亡的四人组,除了Justin这个人之外,其它的人都是满手血腥的亡命之徒,对这些人来说,杀个把人实在算不得什么大不了事情。所以从Mari和Paige落入这帮人手里开始,并没有什么特别,甚至由于种种情节都在观众的意料当中,非但没有什么让人觉得惊悚的东西,而且让人觉得颇有些昏昏欲睡

  故事的转折处主要在于John和Emma身为父母的这两个人,得知自己女儿的遭遇之后,所迸发出来的哪种血腥劲儿,这种转变极其突兀,实在是没有太多的逻辑可循。本来都是本分良民,但是杀起人来倒是一点也不含糊,如果要说Francis老兄是为了调戏妇女咎由自取,那剩下的两个人就是两口子专门过去杀人的。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所希望看到的是为人父母作出最后杀人决定之前,心理变化的过程。但令人失望的是,压根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心理变化,从天使恶魔不过只隔了一层窗户纸罢了。如果非要强词夺理说夫妻俩是害怕遭人毒手而不得不先下手为强,那电影结束时候的微波炉爆头没有任何其它理解,就是处于报复的一种虐杀而已。这让人看起来不禁有些郁闷,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心态和另外一伙杀人集团似乎也没有什么。人性这个词在这里实在是苍白无力,剩下的只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兽性。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令人颇有些失望,不过尔尔,仅此而已。

  《魔屋》观后感(十):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是请别激怒我们心中的恶魔。

  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特异功能,也不像某某特工可以用武器轻而易举地做掉某个生命。也不认识哪位英雄,能在危机的时刻解救我们于为难之间。

  遇到凶残的恶徒,也绝对是处于鱼肉砧板的处境。一刀一刀,那可都是货真价实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可能我们会挣扎,可能我们最后这样死于非命但是却最终不能让凶手绳之以法。

  当她爸和她妈把FRANK的头按到水里头的时候,恶徒的暴行已经真真确确地触动到了这对夫妇心中的恶魔——只要确定了要杀这个人,什么发放我都做的出来。这对夫妇你一下我一下,虽然不是很顺利,也算是把所有奸角都干掉了。

  故事充满粗口,暴力,血腥和性,加之最后医生父亲令人费解地用微波炉炸掉了JOHN的头,所以它可能难以被人接受。但这个电影所打动我的,是它反映出来百怪的人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