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魔屋》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魔屋》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3-21 09:48: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魔屋》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魔屋》是一部由韦斯·克雷文执导,Sandra Peabody / Lucy Grantham / 大卫·赫斯主演的一部恐怖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魔屋》观后感(一):我的收看簿:《杀人不分左右》

  《杀人不分左右》不是一部值得当代观众用挑战的心态去欣赏的片子,无论是画面还是剧情,它跟如今的那些犯罪题材的cult片相比都显得太小儿科了。影片的尺度一点都不大,与我们平常所想象的那种禁片级别差得很远。也许,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那个时期,这样的片子确实是造成了很大的反响,影片前半段两名少女的被蹂躏被残杀,以及影片后期少女的父母的血腥复仇,对那时的观众来说已经是相当刺激的场面了。那两名警察的戏份有点过多了,剪掉他们拦车的那些内容,对故事主线不会有什么影响吧,还是导演其实也想借电影讽刺讽刺警察当局?这是世界十大禁片里我最后看的一部,比起四年前《下水道美人鱼》带给我的震撼感,这样的结尾让我颇有点失落呢。

  《魔屋》观后感(二):《杀人不分左右》观后小结

  这似乎是那个充斥着毒品、摇滚乐、女权思想的良莠不齐的年代出品的电影。它有着典型的那个时期独立电影所特有的低成本影像质感。影片被定为恐怖片,这可能也和韦斯•克瑞温后来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恐怖电影导演不无关系。说实话,我一点都不喜欢恐怖片,这部也不例外。除去“恐怖”这件外衣,影片多少还是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触动了我。从场面上看,它一点都不恐怖,没准会让那些铁杆恐怖电影迷们大失所望。对现在的人来说,三十多年前的恐怖事件如今时有发生,或许这已经让人麻木的感到近乎正常了。若说恐怖,我觉得影片并不存在感观上的惊吓。倒是人类本性中的暴力倾向突然腾一下站出来淡别善恶所引起的内心焦虑,让我后背感到有些发寒,或许这对我来说,称得上是一种心灵上的恐怖。对了,这片还有一个噱头,全球十大禁片之一。我想,能够让人看清自身并非是件坏事,又何禁之有呢?

  《魔屋》观后感(三):对禁片的思考之《杀人不分左右》(写于2006年)

  这里所指的禁片,一般都是包含讽喻社会、人类的用意的。之所以被禁,不外乎三大原因:过多的色情渲染、血腥的暴力场景以及夸张的到了惊世骇俗地步的电影手法(舞台效果、对白、动作、道具)。属于第一种情况的主要是《卡里古拉》、《索多玛120天》、《地狱解剖》等;第二种情形的主要有《杀手阿一》、《我唾弃你的坟墓》、《不可撤销》等;第三类的相对而言比较富有戏剧效果,代表影片是《魔法圣婴》、《切肤之爱》、《梦的挽歌》等。

  电影《杀人不分左右》是美国在1972年拍摄的一部恐怖片,影片不长,大约77分钟,对白英语&法语。故事的情节是:玛丽•科林伍德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儿,家里虽然不富裕,可也过得幸福美满。玛丽二十岁生日前夜,她偕同好友菲利斯•斯通外出逛街。正值青春年少的她们好奇心特别强烈,两人途中萌生了购买大麻的念头。她们找到做毒品交易的一伙卖家,不料进了门才发现自己遭到了这伙歹人的绑架。四个罪犯挟持她们来到郊外的丛林里,对她们肆意侮辱、打骂。菲利斯想出了逃跑的一步险棋,她把其中三人引开,玛丽也苦口婆心劝说留下看管的一个良知未泯的年青人放她一条生路。菲利斯没命地跑,无意中却陷入了三人的包围圈,被恼羞成怒的罪犯乱刀捅死。玛丽也在逃生路上被赶回的三人重新抓住,在受到野蛮的强奸之后被枪杀。四人仓皇逃到一户人家借宿,谁知正是玛丽的家。玛丽父母见女儿久未归,十分焦急,已经报了案。在款待四个人时候,玛丽母亲在整理四个人衣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他们残留有杀害玛丽的蛛丝马迹。经过偷听,玛丽父母在湖畔找到了女儿的尸体。狂怒之下,夫妇俩将三人巧妙隔离开(那个年青人因为目睹过枪杀场面,精神失常,举枪自杀),再用同样残忍的手段一一杀死凶手。等到警察赶来,发现玛丽父母面对着做好的生日蛋糕,默默垂泪……

  影片英文名是“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意译成“杀人不分左右”着实有些露骨。就如同把“卡里古拉”翻译成“罗马帝国艳情史”一样,都是电影发行商为了吸引眼球、增加销售量而有意制造的“杰作”。那一行英文在电影中指的是玛丽居住的房屋的位置,在推动情节的发展上作用很大。故事就围绕着玛丽的居所一带展开,她与菲利斯嬉戏的地点、绑架者杀害她的地点都离玛丽的家不远。以方位作为片名,有增加影片紧张气氛的意味,寓意深长。

  美国历经了两百年的宪治,应该说总体治安情况不错。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能够如此随意地在那样一个僻静的地方安家落户,而且还在大道上竖起家庭住址方便他人寻找。可惜的是歹徒恰恰就是利用了君子国般的疏于防备,堂而皇之地绑架安分守己者,并在周围人的眼皮底下进行着犯罪活动,直至杀害当事人,这不能不说是社会造成的悲剧。那么受害者一点过失都没有吗?显然不是。很明显,正是吸食大麻的冲动使得两个可怜的女孩误入贼窝,无法向外界求援。造成这一切的除了她们的猎奇心理,越战阴影遗留给美国青年的颓废思想也不可忽视。1964年全面爆发、1973年方才停止的越战给整整一代美国人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心灵创伤。1972年的时候,战事已基本平息,可是回国的美国大兵播撒的伤痕种子却是遍地开花。许多青年开始吸食大麻,在吞云吐雾中消沉、堕落,两个女孩还算是其中表现比较规矩的,举动尚且如此,整个美国民众所体现出的精神状态之差可想而知。

  另外,警方在案件中的毛手毛脚以及受到的没有想到的捉弄,也凸显出了美国人固有的风趣幽默。当地居民对警方工作的冷漠乃至与恶意的玩笑与嘲弄,不外乎给影片带来了几分喜剧效果,也无疑是在人命关天的案件火上浇油。观者内心很是沉重,表面上反倒有忍俊不禁的体味。需要说明的是,该艺术手法使用并不十分妥贴,影片风格的谐调统一被打破了,或许这该归结于当时嬉皮士的盛行导致的市民普遍的叛逆心态,反过来增加了影片的邪典意味,暂且不议。

  影片还着重探讨了人性的善恶,那个看守玛丽的年轻人其实并不想与那三个歹徒为伍,只是要为他们开车,才稀里糊涂上了贼船。他在玛丽恳求下,同意她逃离现场,并想和她一起走开。在看到玛丽被害后,他神志恍惚,净说胡话,最终忍受不了心灵上的折磨饮弹自尽,了却这份痛苦。三个歹徒虽然十恶不赦,不过当奸污了玛丽,看到玛丽痛不欲生走向湖泊时候,他们还是不由自主沉默片刻,紧握着匕首的手也不由自主垂了下来,凶残的眼光透出一丝柔和。这样的若干个特写是电影的闪光点,它尽管对事情的发展无所影响,却营造出一种舒缓的气氛,让观众有短暂的思索时间。性善论和性恶论是中国古代儒家争论的一个辩题,西方人自然对儒学知之甚少,然并不妨碍他们在电影里不自觉地掺杂如此理性的光彩。新近出品的影片《黑帮暴徒》也有类似的关于人性的探索,可互为参照。

  这部电影裸露的镜头不过两三处。之所以被禁,很大程度上恐怕是其杀戮场面的极度真实性,几乎达到了纪录片的水准。女孩从踏入罪犯的房间,经过了挣扎反抗——人格受辱——策划逃跑——不幸被捉——惨遭杀害的几部曲,这简直就是一宗案件原原本本的重现!女孩无助的哭喊、罪犯得意的狞笑、受害人父母撕心裂肺的神情,连同满是鲜血的匕首、肚破肠流的尸体,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震撼。但看看如今的好莱坞大片,不管是《恐怖蜡像馆》、《裸体切割》,或者是《电锯惊魂》、《断头谷》,其血肉横飞的程度都超过了蒙昧阶段的《杀人不分左右》。这就很让人怀疑它遭禁别有内幕隐情,毕竟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们考虑的东西要比电影情节复杂得多。不管怎么说,《杀人不分左右》作为早期恐怖电影的代表,必定会在影坛留下它的特殊位置,无论是美是丑、是善是恶。

  2002年,在电影《杀人不分左右》杀青三十周年之际,原来的导演故地重游,摄制了一部介绍影片拍摄过程以及花絮的纪录片《这只是一部电影》,全班演员出演,作为纪念这部对后来的恐怖片产生深远影响电影的访谈类短片,此乃闲话了。桑德拉•凯塞尔扮演玛丽,露茜•格兰瑟姆扮演菲利斯。

  《魔屋》观后感(四):禁片的原因

  本来想找09版的,没能找到,倒是下了这部1972年版的,据说是禁片,也是Wes Craven的处女作何成名作,血腥镜头和暴露镜头都不多,被禁的原因应该是题材和影片内涵吧。。。

  像是纪实故事。片头还像模像样的出了几排字幕,介绍本案所有的目击者都是真有其人的,只是为了保护及个人隐私,都用了化名等等;不过这也不是其成为禁片的原因,主要是电影中对罪犯形象刻画得过于真实了些,他们并不是天生的屠杀者,在看见其中一被害女孩走向湖边的时候,三个歹徒的神情,动作表明了他们的无助,茫然和后悔,显示出传统犯罪电影所不常见到的罪犯形象,另外电影配乐尤其讲究,对某些强奸,杀人情节时的配乐也显得有些很不同寻常,有些听上去好像不是在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因为用了一些非常抒情的音乐,但又不是某些电影中的交响乐或者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那些音乐有时候也可以表现出一种紧张感和罪犯的变态心理,总之,本片配乐怪异之极端。。。

  后中年夫妇的反击在现在看来,这个题材倒没多大新意,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电影采用最后大逆转这个模式了,只是片中妻子引诱其中一罪犯,一口咬掉他的小JJ这一幕还是让人看着感觉痛苦。。。又或者是痛快?愕然?

  不知道。。。

  《魔屋》观后感(五):转:对禁片的思考之《杀人不分左右》

  这里所指的禁片,一般都是包含讽喻社会、人类的用意的。之所以被禁,不外乎三个原因:过多的色情渲染(虐恋、畸恋、不伦恋等),血腥的暴力场景(凶杀、酷刑等)以及夸张的到了惊世骇俗地步的电影手法(舞台效果、对白、动作、道具等)。属于第一种情况的主要是《卡里古拉》、《感官世界》、《地狱解剖》等;第二种情形的主要有《杀人不分左右》、《我唾弃你的坟墓》、《不可撤销》等;第三类的相对而言比较富有戏剧效果,代表影片是《魔法圣婴》、《下水道人鱼》、《索多玛120天》等。

  电影《杀人不分左右》是美国在1972年拍摄的一部恐怖片,影片不长。由于各国进行了不同的删节,其时长从64分钟到84分钟不等。对白是英语和法语。故事的情节是:玛丽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儿,家里虽然不富裕,可也过得幸福美满。玛丽二十岁生日前夜,她偕同好友菲利斯外出逛街。正值青春期的她们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两人途中萌生了购买大麻来吸食的念头。她们发现了街头做毒品交易的几个卖家,进了那伙人的门才发现遭到了蓄意策划好的绑架。第二天,四个罪犯挟持她们来到郊外的丛林里,对她们肆意侮辱、打骂。菲利斯想出了逃跑的一步险棋,她把其中三人引开,玛丽也苦口婆心劝说留下的一个青年人放她一条生路。菲利斯没命地跑,慌不择路之中陷入了三人的包围圈,被恼羞成怒的罪犯乱刀捅死。玛丽也在逃生路上被赶回的三人重新抓住,在受到野蛮的强奸之后被枪杀。四人仓皇逃到一户人家借宿,谁知正是玛丽的家。玛丽父母见女儿久未归,十分焦急,已经报了案。在款待四个人时候,玛丽母亲在整理四个人衣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他们残留的杀害玛丽的蛛丝马迹。经过隔墙探听,玛丽父母在湖畔找到了女儿的尸体。悲愤之下,夫妇俩将三人灌醉并分开(那个青年人因为目睹过枪杀场面,精神失常自杀),再用更加残忍的手段逐个杀死凶手。等到警方赶来,发现玛丽父母面对着做好的生日蛋糕,默默垂泪……

  影片英文名是“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翻译成“杀人不分左右”着实有些露骨。就如同把“卡里古拉”翻译成“罗马帝国艳情史”一样,都是电影发行商为了吸引眼球、增加销售量而有意制造的噱头。英文片名在电影中指的是玛丽居住的房屋的位置,在推动情节的发展上具有一定作用。故事就围绕着玛丽的居所一带展开,她与菲利斯日常嬉戏的地点、绑架者杀害她的地点都离玛丽的家不远。值得一提的是,以方位作为片名,客观上有增加紧张气氛的意味。

  美国历经了两百年的宪治,国内治安情况应该远较发展中国家为好。要不然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也不会轻易选择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安家落户,而且还在大道上竖起写有家庭住址的邮箱告示路人。孰知歹徒恰恰就是利用了君子国般的疏于防备,堂而皇之地绑架安分守己者,并在周围人的眼皮底下进行着犯罪活动,直至杀害当事人,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制度的漏洞造成的悲剧。那么受害者一点过失都没有吗?显然不是。很明显,正是吸食大麻的冲动使得两个可怜的女孩深陷地狱,无法向外界求援,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造成这一切的除了她们的猎奇心理,越战遗留给美国青年的颓废思想也不可忽视。1964年全面爆发,1973年停止的越战给整整一代美国人烙下了难以抹去的心灵创伤。1972年的时候,战事已基本平息,可是回国的美国士兵播撒的伤痕种子却是遍地开花。多少青年开始吸食大麻,在吞云吐雾中消沉、堕落。从影片的景致特点和对话语言来看,两个女孩生活在美加边境,算是受此思潮比较轻的,举动尚且如此,整个美国民众所体现出的精神状态之差可想而知。

  另外,警方在接手案件后的毛手毛脚以及在去犯罪现场途中受到意想不到的捉弄,也凸显出了普通美国人固有的风趣幽默。流浪汉、货车司机对警方工作的冷漠乃至与恶意的玩笑与嘲弄,不外乎给影片带来了几分喜剧效果,也无疑是在人命关天的案件火上浇油。配着诙谐轻松的音乐,观众表面上有忍俊不禁的体味,内心却是为女孩们捏一把汗。需要指出的是,该艺术手法使用并不十分得当,影片风格的协调统一被打破了。是否该归结于当时嬉皮士的盛行导致的市民普遍的追奇求异心态,暂且搁置不议。

  影片还着重探讨了人性的善恶。那个看守玛丽的年轻人其实并不想与那三个歹徒为伍,只是要为他们开车,才稀里糊涂上了贼船。他在玛丽恳求下,同意她逃离现场,并想和她一起走开。在看到玛丽被害后,他神志恍惚,在睡觉时净说胡话,最终忍受不了心灵上的折磨开枪自尽,了却这份痛苦。三个歹徒虽然十恶不赦,不过当奸污了玛丽,看到玛丽痛不欲生走向湖泊时候,凄婉的背景音乐响起,三人不约而同地沉默不语,紧握着匕首的手也不由自主垂了下来,凶残的眼光透出一丝不易觉察的柔和。如是几个特写乃电影的闪光点,它尽管对事情的发展无所影响(几分钟后,罪犯还是向没在湖中心的玛丽举起了手枪),却营造出一种舒缓的气氛,让观众有短暂的思索时间。性善论和性恶论是中国古代儒家争论的一个辩题,西方人自然对儒学知之甚少,然并不妨碍他们在电影里不自觉地掺杂如此理性的光彩。新近出品的南非影片《黑帮暴徒》也有类似的关于人性的探索,可互为参照。

  这部电影裸露的镜头不是很多,两三处而已。据官方说法,被禁的缘由很大程度上是场景的极度真实性,几乎达到了纪录片的水准。女孩从踏入罪犯的屋子,经过了挣扎反抗——人格受辱——策划逃跑——不幸被捉——惨遭杀害的几部曲,这简直就是一桩案情原原本本的重现!女孩无助的哭喊、罪犯得意的狞笑、受害人父母撕心裂肺的神情,连同满是鲜血的匕首、肚破肠流的尸体,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震撼。但看看如今的好莱坞大片,不管是《恐怖蜡像馆》、《裸体切割》,或者是《电锯惊魂》、《断头谷》,其血肉横飞的程度、采用的特技效果都超过了蒙昧阶段的《杀人不分左右》,这就很让人怀疑它遭禁别有内幕隐情,毕竟,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们心里想的要比电影情节复杂得多。不管怎么说,《杀人不分左右》作为早期恐怖电影的代表,必定会在影坛留下它的特殊位置,无论是美是丑、是善是恶。

  2002年,在电影《杀人不分左右》杀青三十周年之际,原来的导演故地重游,摄制了一部介绍影片拍摄过程以及花絮的纪录片《这只是一部电影》,邀请原班人马出演,为这部对后来的恐怖片产生深远影响的电影正名,此乃闲话了。笔者衷心祝愿扮演玛丽的桑德拉·凯塞尔女士和扮演菲利斯的露茜·格兰瑟姆女士后半生生活美满,也希望此类人间惨剧永远绝迹,永远。

  《魔屋》观后感(六):暴力与问题

  暴力到底能不能解決問題?當然能,爲什麽不能。我不是推崇暴力,但我們到了應該正視暴力的時候了。我承認暴力不能解決一切問題,那並不是暴力的缺點,因為任何東西包括法律也無法解決一切問題。每個方法都有最佳的使用對象,就如每個瓶蓋都有一個對應的瓶子。

  每個民族都有復仇說,中國漢代的復仇之風亦很盛,最後導致國家都得讓步,亦即法律讓位於私相仇殺。至於九世復仇,那又是漫長的故事了。復仇觀念應當早於法律而存在,因它的作用即在於扮演後來法律所扮演的那個角色,維護秩序,保持對破壞秩序的慾望的震懾。復仇之所以漸衰,並不是因為復仇之心的消失,而是法律的健全可以讓人在沒有風險的情況下復仇。既然復仇沒有消失,只是暫時由健全的法律代理,那麼,一旦法律功能滯後或者竟無法發揮作用是,復仇就會死灰復燃。

  復仇傳統和法律就其理念和精神而言當然是風馬牛不相及,但在這里竟有一個交集,因為這交集是人性最難以擺脫的地方,所以交得干脆,交得讓人突然間有許多迷茫。

  人性中有天然的要求平等和正義的需求,無論任何制度,任何社會,這種需求永遠是那麼熱烈,那麼雄勁,無法阻擋。面對社會不公,法律失衡,人們心底的力量就會噴薄而出,報仇風行,法制被踩在腳下,成為狗屎。法律不是狗屎,人們踩的是披著法律外衣的狗屎,而狗屎就是狗屎。法律沒了,社會就會崩潰。

  這崩潰是無法挽回的。

  補充下,崩潰和暴力一樣,只是個中性的詞,並不意味著悲劇什麽的。

  《魔屋》观后感(七):什么时候有种影片类型叫禁片了?

  很多人都在说:“这也算禁片?”“又一部无聊的禁片。”

  很纳闷,什么时候禁片也成为一种影片类型了?

  正如同所谓的地下漫画或者独立漫画一样,很多人的注意力还是在“地下”“独立”等字眼上的。

  《杀人不分左右》正好和前一阵看的《校园风云1984》可以进行类比,或者说后者继承了前者的内核,并且融会了《战士帮》和其他的一些经典b级片的桥段甚至声效(桥下斗殴那段完全向战士帮致敬,另最近的《僵尸脱衣舞娘》中也有向战士帮的致敬,三个手指上套上啤酒瓶,发出清脆声音并且说“little warrio”之类的),而前一阵梅尔吉普森的《启示》的结构也和前面所述两片如出一辙,大片塑造的硬核b级片。

  继续类比《杀人部分左右》和《校园风云1984》(哈哈,有的朋友因为发现后者内容不像封面那样madmax就觉得很失望)

  前者的基调是70年代朋克浪潮开始之前的西皮时代,迷幻剂和不带胸罩的花童(死了的女主角便是)比比皆是,而片子里面的矛盾实也是中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像,那帮有钱的小开看完周杰伦演唱会又装逼去mao看大金属一样。而在花絮中描绘的原剧本似乎更迎合所谓的禁片标准,包括剧照中的一些镜头在片子中也没有具备专业精神的表现。但是有的却也是已经足够了,咬断得儿什么的,还有电锯,湖面浮尸,就像西皮版的拉菲尔前派油画一样。本片的主题曲也一如应有的acide rock。其实当听到片头曲的时候,大爷就湿了!

  后者基调是朋克流行的84年,一派《成长的烦恼》和《力王》的混合体,punk果儿,战秃,凯迪拉克,毒品;同样的最后教师变成杀手,将punk五人组逐一消灭。(我一直期待能有个摇滚高校式的结局,尤其是丫弹钢琴的时候),最后学校变猎场,学校乐队演奏过程中,逐一击u杀,电锯车窗,汽油,千金顶上面的汽车,最后全景天窗绞杀。都他妈死了。唉……那好吧。主题曲《我是未来》,看名字你就能了解,对吧。

  拿西皮开刀,拿punk开刀,也正是因此导致了电有影散场后的强奸案,流行文化嘛,有人觉得这么干才是潇洒,真西皮真朋克。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人物前史潜史俱全,最后就死了,没有悲剧气氛营造得主观意图,但真是太好了。

  两个片子都不做作,b片精神和《延髓地狱》或者寺山修斯之类异色文艺以及《豚鼠》之类的纯猎奇向有本质的区别,作为作者游走之间有时也令人困惑。

  可能是因为喜欢正如同1笑点低了一般容易被感染,每当看到经典桥段便激动,正如同郭德刚每场演出中细小的不同,或者同样剧目的话剧有人乐意场场都看,就喜欢那一丝的灵气与即兴。

  在重申一遍,真没有禁片这种影片类型,要是哪个导演说:“我就是奔着拍禁片去的”我想,这肯定是个中国导演。

  《魔屋》观后感(八):老的老的恐怖电影

  鉴于这部电影是在1972年拍摄的,制作和画面,我们不用说什么了。呵呵,忽然让我想到了the blue velvet好像是1984年的电影,两部电影对我们而言,也只能想象那个时候恐怖电影的市场了。

  这部电影几乎没有什么情节,恐怖点只是在于影片快结束了,Marry的父母报仇雪恨的高潮而已。这个高潮也就是一点血,一点叫声,一点电锯的轰鸣声。哎。

  有时候还真是难以去理解老美的“恐怖”感,对我们而言是那么的不恐怖,综合看来,他们的恐怖片题材几乎都包括变态杀人狂,变态虐待狂。这当中也包括一群危险的疯子病人和危险的疯子医生在精神病院为非作歹的情节,反正是血肉横飞,似乎才能满足那些美国人心中的“恐怖欲”,到后来,我都有点怀疑,那些所谓的恐怖电影的导演们是不是在通过电影满足自己的疯狂呢?

  不过看来诸如德州电锯杀人狂,蜡像馆杀人狂之类的疯子,就连美国都觉得有点腻味了,所以他们开始追逐小日本的脚步去拍一些幽灵鬼怪,倒是给美国的恐怖片市场中的腐尸的臭味注入了清凉的幽灵的味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