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Japan's Secret Shame》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Japan's Secret Shame》影评10篇

2018-08-01 02:00: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Japan's Secret Shame》影评10篇

  《Japan's Secret Shame》是一部由Erica Jenkin执导,Shiori Ito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Japan's Secret Shame》影评(一):“为什么要是你呢?”

  这是我想对所有被害者和发声者说的话。

Why it has to be you?

  在这个纪录片里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思考的,这不仅仅是有关日本的耻辱,而是可以推及中国女性所遇到的问题。在此次的女权运动之中,我了解到很多女性对性骚扰/性侵的定义不明确的。概括而言(也是现在非常热的一种说法):只要我说了NO,就是性方面的侵犯。这句话正确吗?正确,但是概括言之,总是有一些未涵盖之处。我认为,拿李银河 先生在《银河观点:关于性骚扰》中的一句话可以更为详细解释:只要确实违反被害人的意愿行为,就是犯罪。只要受害人说“不”,犯罪就已经成立了。

  我个人认为,先生在此篇文章中对广大女性进行了这种性意识方面的科普。先生所阐明的“只要违背被害人地意愿性行为,就是犯罪。”解开了我的疑惑——在很多情况下,很多人认为只要你不说话就是默认,而否认了很多女性所产生厌恶感。在那样的一个情况下,任何人的反应不同。非常多的被害者都表明自己因为突如其来的侵犯而Freeze.

图中的男性表明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的胆怯无能为力

  而如果说,我因为这样,而表达不出我的抗拒,就不是抗拒的话,那么,心中的,身体的No,就成为了他人眼中的YES。这是正确的吗?

“但在日本,‘拒绝就是同意’”。可事实上,中国也是如此。

  而如果更多女性(其实不仅限于女性,而更可以推广到广大弱势群体,受侵犯的群体之中)以拥有这样的意识,很多方面困难都是可以得到相应的解决的。

  首先,对于受害者而言,这样的意识可以减轻ta们在受到侵害之后的自我厌恶和不必要的自我叩问。我看到过很多受害者认为自己只是小题大做,又或者被束缚于受害者有罪论之中,不停地从自己身上寻找借口:如果当初...我就不会.../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可能我的并没有什么关系...同时,在性压抑环境之下,女性对于性侵害方面的问题总会难以启齿,而在此类创伤之下,因为身边的人的不了解,或者无法理解她们的求救,很可能就会无意识地忽略受害者的诉求,而使受害者认为没有人会理解自己,会帮助自己。这对于受害者和关心受害者都是十分不公平的。

十三个原因中因为荡妇羞辱/强奸/校园暴力放弃生命的汉娜

  其次,这样的意识得到普及的情况下,会让更多不了解此类行为的旁观者对受害者产生更强的共情。在女性被束缚于男权社会所搭建出来的框架之下时,会出现女性成为帮凶现象。我认为这是需要关注并且解决的一件事。正如截图中的女性所言,让有女权意识的人十分愤怒,但是在愤怒之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为何会有这样的女性?是什么塑造了她们呢?她们所接受教育里,忍耐理所当然的(更不用说在接受过高等教育之后有一些人会自发地为另一方进行思考,稍有偏差就会变成为对方辩护,因为在他们的逻辑里,这样是说得通的)这样意识的传播也是一种启蒙

“这是自然,但现实就是如此。”将被性侵作为企图上位者而不得的嘲笑

  还有,对于有些人所提出:不了解此类界限的男性如果受到了所谓的性暗示,那么就会不自觉去进行性行为,这可以算是错误的,受到批判的行为吗?男性在这个方面所接受的教育和女性是不一样的,就像一些药物使用剂量都是男女有别的一样,这非常正常。但是这不是他们实行了错误的行为之后可以自我开脱的理由。更多的,是要在进行之前就意识到这样的行为会不会欠妥,会不会伤害到女性。说到这里,我其实非常想要提我昨天所看的那部电影《在切瑟尔海滩上》(首先我要说,我没看过原著,所以我的感觉仅仅是从电影出发)男主角的行为难道不是一种婚内强奸吗?因为出于爱(其实我认为更多是自上而下控制),所以就那么迫切地要求女主角和他应该灵肉合一?而女主角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的为了爱而妥协的女性。这成为了一种枷锁。(而被婚姻束缚的还有以《她说》中那位将丈夫想成猪的女性)这种诉求得到揭露,而它们的出现就证明着:她们不愿意。这是不正确的。

“猪生”——被丈夫强奸的女子

  接下来还有一些是我比较细碎想法,和想要展示的截图。

  在这部纪录片之中我看到了很多对于女性无形中的迫害——舆论/一闪而过的网络暴力。很多女性因为有自身的顾虑而不敢站出来去控诉施虐者,而诗织也经历过这样的恐惧

诗织并没有做错什么。

  对于勇于发声的女性以及受害者,我绝对尊重以及敬佩ta们的所作以及所为。并没有再以忍耐为美德,也并没有自我催眠这样的苦难是可以磨砺自身的必经之路。卢梭曾说:““也许无知倒更可取逆境无疑是位好老师,但这位老师收取的学费着实太高了。我们从中得到的通常不及我们为此付出的,况且往往我们尚未从这姗姗来迟教训里学到些什么时,运用机会就早已错过。”我们不必再将天将降大任斯人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些苦痛不是我们应该承受的。而即使我们从中获得了什么,也始终不可弥补我们所经过伤痛

  而我身边,有过也依旧有这样的朋友。在再次回到微博并且尽自己所能而发出我能发出的声音时,我十分顾虑我的行为是否会对她造成二次伤害。我不能从上而下的怜悯她,我要做到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为她提供可以依旧安然的一方天地。我明白很多女性依旧无法去面对自己被侵犯的事实,也依旧无法从阴影中走出,这一次的运动于她们而言,是好事,也是坏事。而也是因为这样,我采取了自己的措施,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让我的朋友黑暗中走出来。而与此同时,我也必须尽我所能参与到这一次的发声之中——无论是为了我个人,还是为了我所关心的人。

“一滴水改变不了什么,但聚集起来,可以形成海啸。”

  《云图》当中的亚当尤因面对岳父“不见棺材不落泪,你要明白,你生命的价值不过像是无边无垠的海洋里的一滴水!”时回应,“但是没有众多的水滴,哪会有海洋呢?”

  高中年级,我将这句话端正地抄在了我的笔记本上,而如今,我将带着它,继续前行

  最后,给大家分享诗织所收到的支持信,希望看得到的人,可以怀揣着仍有的美好,继续前行发声。

人生之中,依旧有可见的暖光。

  WE ARE ON YOUR BACK

  DON'T GIVE UP

  YOU ARE NOT ALONE

  《Japan's Secret Shame》影评(二):为了自己和其他人,不得不张扬

  这是发生在日本的真实案例,各大外媒都有报道,一个年轻女孩在酒后被一起喝酒的媒体人强奸了,她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开始漫长司法程序,以及开发布会披露此事。强奸者是媒体前辈,在业内享有盛名,甚至同首相安倍有交集,可谓位高权重。但日本毕竟是mz国家,所以此事得到了反对党的关注,以至于安倍也在国会被反对党当面质询,客观上推动了此事的曝光率和关注度。

  相比英国,日本人每年报案的强奸事件是、极少。两者的比例是51:1,这真是触目惊心,显然不能说日本人很少强奸,更容易得出的结论应该是由于种种因素,日本人甚少报案。而且对于强奸的定义非常不利于受害者,通常人们认为强奸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而且有打斗,这才能形成强奸的证据,所以这场熟人酒后的发生的“强奸”被警方认为证据不足,最后当事人也只能选择走民事程序。这是不爱报案的第一个原因。

  其次,日本的女警比例只有8%,该受害者前去报案的时候接待她的是两个男警察,这显然不利于前者倾诉心声。而且警察为了让她情绪稳定,给了她一个玩具,这让她深感莫名其妙。这个过程的种种不顺,不得不让我想到那句老话:报案就像是遭遇第二次强奸。

  第三,性侵救助机构的缺位,让受害者在事发后孤独无助政府在这方面明显失职,甚至即便是在东京,也只有一家民间机构能为她提供服务。由于人手不足,他们根本无法上门,所以只能受害者自行前往。而受害者遭此人生浩劫,根本连起床都费劲。幸好日本是mz国家,意识到错误之后马上就会纠错,政府已经决定加强这方面的预算,在每个地区都设立性侵救助机构。此外,还修改法律,强奸犯的起步刑期也由三年变为五年。

  第四,文化传统问题,对女性的物化在整个东亚都极其严重,这在BBC的记者及其英国观众看来,可能难以理解,为何如此发达的日本还有如此严重的性别歧视,就像他们难以理解为何日本老龄化如此严重却又不愿接受移民。这是个保守问题,或者说落后 ,而美国保守派川普和共和党的崛起,只会刺激世界各地的保守派或者说老顽固们继续搞事,日本短期内的前景不容乐观

  片中也有让人感动的地方,几个老太太在街头认出这个女孩,走上前去说是她的粉丝。再者就是片中的互助组织和片尾的街头you行。MeToo 运动在全球轰轰烈烈,也带动了日本的年轻人,她们可以通过媒体和社交网络发声,也可以利用司法抗争,也可以走上街头you行。

  作为东亚人,我们没有经历过六十年代席卷欧美的民权和女权运动以及嬉皮士,反战,这让我们虽然经济上可能会追上西方,但文化上依然落后几十年。但值得乐观的是,日本毕竟是个mz国家,可以督促国家修改法律,加强某方面的预算,也可以用选票让他们下台。他们还有结社自由,可以建立各种民间救助机构和互助组织。也有言论自由和司法独立,可以发出声音,也可以通过司法寻求公平。此外,他们还有集会和you行的权利,可以让自己的遭遇得到关注。因此我对日本仍然充满信心,何况mz本身就具备自我纠错功能。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错了不改。所以我特别担心那些没有自我纠错功能的国家。

  《Japan's Secret Shame》影评(三):观后感

  虽然并没有得到公正审判,但是日本在法律方面,社会服务和意识方面做出了改变,算是一大进步。

  本纪录片有些颠覆了我对日本这方面的看法,我以为色情产业和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应该会更理性对待人的欲望和两性关系。但是看起来他们对女性的态度即便是同一层级的城市譬如拿他们的东京和我们的一线城市比我感觉都不如我们对女性的态度。

  在八坂神社游玩时碰到一对结婚新人导游说,那位日本姑娘(不确定是否所有姑娘结婚都佩戴)身上带了三样东西扇子镜子匕首,各有寓意。扇子正反各写新郎新娘名字,镜子表示永远保持青春美丽状态(多半也是为了取悦丈夫),匕首是自己出轨了要自刎的。从中可窥见女性的地位大大低于男性的。影片中说there is a sense in the culture,that it's OK for a man to view women as 【objects】。真是大跌眼镜

  其实我真的觉得很多不好或违法的行为通过极端一点的手段就可以解决,为什么不能立法采用呢?闯一次红灯交通工具没收,不栓绳的畜生没收,性侵犯化学阉割(或作案工具没收)。

  人性是不可以高估的,道德是不能指望自律的。

  里面有一位被采访的女性,当记者问她:你是否经历过任何歧视,她的表情,真是,让我一言难尽浑身不舒服,她笑容满面回答:经历过,只要你在社会上,就会经常经历,这是无法逃避的,但现实就是如此。她后面还表示在这起事件中,她认为男性才是受到巨大伤害的一方。

  事件只是表象的,让人不能忍受的是这个国家的人们长久以来对女性,甚至女性对自己社会身份认知固化的思维

  整个亚洲,从日本到印度,从发达到不发达,看起来都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不发达的可能更野蛮,先奸后杀。

  而事发之后个人的反应和作为,社会意识的改变,国家对相关法律的推进,能鉴别一个国家是否在进步,是否有希望。

  《Japan's Secret Shame》影评(四):中国需要有这样勇敢挑战强权”的女子

  日本的文化与中国有类似,所以这个片子对中国有警示意义

  日本人对性的开放程度高得有点吓人,而他们习以为常。原来AV中那些强JIAN番目里充斥的“男优对一开始不情愿的女优强行发生行为后,女优变成了接受,甚至是享受”,竟然是他们现实思维的真实反映:欧美说“不”就真是“不”,可日本文化却认为女性说“不愿意”其实是“愿意”。

  诗织的勇敢值得鼓掌,正是她大胆站出来,渐渐推动了日本的一些改变。她的故事绝对值得拍一部《熔炉》一样的电影,韩国人应该改编拍一部,不知道日本有没有这样的良心导演会拍,感觉不会有,文化上日本与韩国已不同。

  真心希望春树、蒋方舟她们中有人大胆站出来,将施暴者状告到底,最终推动这个国家的某些改变,包括女性自我保护意识的觉醒。

  《Japan's Secret Shame》影评(五):为什么米兔?

  《日本之耻》纪录了一起原告败诉的强奸案,原告是女大学实习生,被告是作为现任首相好友的高级记者。案件过程清晰地直指一个个体制问题:警方接到强奸案后的种种刁难,民间扶助机构的种种无奈,法庭审理中原告举证的困难,以及社会舆论对于受害女性的种种不公……如果这是东亚文化的一部分,就真的可耻又可怕了!因为就连片中的女议员都认同女性被性骚扰是可以接受的常态,真的是醉了!

日本之耻

  还有另一部美国电影《关键判决》,真实还原了1991年最高法院听证会事件:35岁的黑人法学女教师希尔,指控即将提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黑人法官托马斯,在十年前共事期间,对她进行口头的、连续的、难以忍受的性骚扰。听证会的结果是原告受害方败诉,同样是举证困难,被告甚至提出了有力的自证:之后的十年间,他们有过工作上的接触和联系,原告的表现都正常。试问,因为恐惧选择了沉默,不表现得正常又能怎样?但因为此案的社会影响巨大,女教师收到了全国各地雪片般的受害者的来信,控诉自己曾经受到的伤害,并促进了政府对于性骚扰的制度健全。1991年,距离全美全球的MT运动还有遥远的16年。

关键判决

  最近据说MT终于来到了中国。其实和刘瑜老师一样,我本来也“偏爱法律的路径”,但是,看到以上的两部电影和纪录片里的两位女性性侵受害者,她们都极具法律精神地“小心翼翼”地在依法主张自己的权利,而结果是,那两位男性被指控者,一个大法官、一个高级记者(官员),不仅没有因此坐牢,在各自的职业领域皆不受丝毫影响,更谈不上身败名裂了。所以,当刘瑜在文中所忧虑的,受害者为什么不起诉而要通过网络公审,还真有点“何不食肉糜”!

  所以不用过虑,网络上就连MT两个字都被敏感了,MT远远不是 “运动”(由于运动这两个字在这里早已被异化)、更不是文革,这只是在体制无力的情况下, 公民社会建立的自救机制(网络举报不是告密)。退一步说,真的有误伤或侵权,不是还有法律路径在吗?被污者可以提起名誉权起诉——此时不要告诉我,法律路径难以奏效。

  事实上,我同意刘瑜老师文章(共17点)里的后半部分(第9-17点)。性骚扰的重灾区是权力结构下的金字塔上方(不分性别)对下方的一种滥用权力,而(潜在的)受害者要面对的是,如何对抗这种权力?迎合交易(换取利益),还是果断拒绝(付出代价)?对于实现性别平等,的确更值得每一个反思的是传统的性文化和性价值观,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尊重前提下的尊重他(她)人,无论男女、无论地位如何。你贱首先是你不尊重自己,你贱同样因为你不尊重他人,可惜这种“贵族精神”离得还相当遥远……所以需要补课,从自我建设开始。

刘瑜观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