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0篇

2018-08-01 02:57: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10篇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由阿米尔·汗执导,达席尔·萨法瑞 / 阿米尔·汗 / 塔奈·切赫达主演的一部剧情 / 儿童 / 家庭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一):Every child is special

  人称印度“阿汤哥”的Aamir Khan首次自导自制自演。IMDB和豆瓣都上了8分。

  讲了一个患有失读症的男孩一度被家人误解放弃,后来在一位老师的开导和帮助下找回自信故事。失读症(dyslexia),或称阅读障碍,是一种常见学习障碍,可能由遗传或后天损伤导致。有失读症的人,智力同一般人并无差别,但阅读和写作能力却与常人有较大差距。正如片中的Ishaan,他有着绘画天赋天马行空想象力,但认起字来却格外费力。对于这样一类特殊人群家长和老师首先要有认识此类疾病意识,而不能简单的将其归类为笨、懒或贪玩;其次要有耐心,并懂得正确引导教育方法,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此障碍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的,甚至他们还很可能在其他一些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真正用心对待这样的孩子关心爱护宽容理解,既不能放任,也不能放弃。片中的老师在激励Ishaan时列举了很多曾患失读症的名人,虽然对于达芬奇和爱因斯坦是否有阅读障碍尚存争议,但在维基上仍然不难找到一长串如雷贯耳名字:安徒生、毕加索、约翰列侬、阿汤哥……

  虽然本片引起了人们对失读症患儿的广泛关注,但导演意图显然不止于此。他批评的是父母望子成龙拔苗助长做法,他抨击的是只看分数压抑个性的教育体制,他提倡多用鼓励和引导少用威胁和责骂,他强调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等待着发现

  本片在印度本土风光无限,票房口碑均创佳绩,但到头来仍然未能获奥斯卡提名;而同年以印度生活背景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却在奥斯卡大放异彩(英国选送),这一度引起了全民讨论。不少人认为印度电影从未获奥奖垂青是被低估了,但也有人指出剧情拖沓、时不时来一段MV的风格,是本片的败笔

  片头很新颖,这是宝莱坞第一次使用黏土动画。片中Ishaan的那些创意画大都出自本片编剧的手笔,牛!据说Aamir Khan一眼就相中了那个长着两颗虎牙的扮演Ishaan的小演员,还破费周折的说服校方放人,但我觉得他表现一般么。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二):为了每个星星的升起——《地球上的星星》

  关于儿童、关于教育、关于爱……

  对于我,最珍贵、最难得的是保有一份天真,或者不切实际,或者天马行空。有这样的想法,可能是想要肆意生活的渴望,也可能是我对社会生活的畏惧。小时候,总被大人称赞懂事乖巧,现在想想,是多么的讽刺。本就是随心所欲年龄,为什么要听话,为什么要规规矩矩?每每看到家责备孩子的调皮捣蛋,就非常难过,因为到了我这个年纪,再也不能捣蛋了。

  当然,并不否认早期纪律培养重要性,但规矩都是服务大人的。应要反思的是,多少家长对儿童发火,是个人情绪的发泄;多少目标设定兴趣的培养,是个人虚荣满足。我们很多家长,甚至把孩子作为炫耀的工具夸奖孩子长得漂亮帅气成绩好,有才,就是夸奖自己

  面对长者权威,总是低头、偷瞄,怕责备、怕批评。年龄、身高高低延续到了人格不对等,我是大人,你是孩子,你要听我的,不许反驳,不许对抗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三):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起初我也以为他只是一个调皮、不爱学习、像大多数孩子一样注意力不集中、脑洞比较大、思维比较活跃的小屁孩剧中一些他的想象简直太可爱了,数学测试上3*9那题,他把它们想象成地球与冥王星最后得出答案是3的逻辑也是贼赞。 一口小龅牙,笑起来牙齿全部露出来,天然无公害的笑容,对爸爸妈妈的撒娇,对欺负他的小孩即使打不过也回击,而后在洗澡时肆意地发泄也是可爱极了。

  后来他不笑了,那个小画册中渐渐消失的他让他的妈妈几度落泪。爸爸的不理解,妈妈和弟弟无奈,寄宿学校老师的羞辱,自身不想被拆穿的羞愧,一切的一切都让他变得小心翼翼,瑟瑟发抖。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记得主演有阿米尔汗,可是看了将近一个小时都没有看到,我还在怀疑是不是我的记忆出了问题

  但我想,一定会出现一个人拯救他的,是的热爱美术的他遇到了懂得爱与理解的尼克老师,会吹笛子小丑美术老师。因为有相似经历,因为与其他孩子的不同,因为那颗博爱伟大的心,他是上天派来拯救他的,后面的发展可想而知,他赋予了爱与耐心、给他讲故事,教他写字,教他画画,最后获得了第一名。

  其实看完之后我有联想到最近的高校学霸自杀的事迹。因为他的定时说说让更多的人知道并关注到了这件事,因为从小爸爸的高要求,考了98分都要挨一巴掌的孩子,在高考之后突然觉得人生没了意义,带着情绪冲动选择离开。宁愿尸体扔在大街上,也不要把他带回家。他是有多想摆脱那个他一直生活的地方啊。

  好像说多了,但其实,如果依夏没有遇到尼克老师,那他会怎样呢?这世上一定会少了一个天才存在,他不会得到老师、同学赞赏、不会得到爸爸的理解"他自己的一生将会在黑暗中度过,地球上将会少一颗星星。

  所以渺小的我们需要爱,需要理解。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都有他的长处,他的存在一定是对这个世界有一定影响的,巴拉巴拉能量啊啊啊啊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四):当下中国,最需要这样的教师

  这部电影赤裸反映当下社会教育问题(最爱那幕反问教训主角老爸场景) 接近3个小时,前一个钟都在揪心皱眉,后面的感动系数一直在加深..

  从美术老师知道发现了小男孩的问题之后,在班上举了很多史上的天才小时候都有跟他一样的问题,为了让他知道自己不是另类不是个失败者,当时老师并没有在全班说出小男孩也有这个读写问题,是私底下告诉小男孩,这样子是很暖且十分保护小男孩隐私

  最后老师为了真正把小男孩在阴影区中拉出来,举办一个全校画画大赛,小男孩毫无疑问是获胜者,让小男孩在得到全校掌声下,知道自己一点也不差。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五):来自星星的孩子

  一开始看的时候只是被印度歌舞电影的轻快幽默而打动 明亮色彩生动画面 加上小孩子的稚拙天真 在导演的剪辑下是轻快的步调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 小男孩一再地被同学 老师 家庭 的不认可边缘化 他内心里的黑洞迷茫也渐渐弥漫开来 影片开始通过绚烂空洞的色彩渲染小男孩内心的无助梦魇 也一方面反映了社会主流思想的不理解不认同对儿童心理所造成的曲解和伤害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星球上的孩子 又交错在一个大大宇宙 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包容理解每个不同星球的生命 就像小男孩后来遇见尝试去懂他 理解他 释放天性的老师一样 很多时候 我们对待小孩不仅仅是一份出于工作职责和耐心 而更多的是出于爱的包容和理解 一个称职的老师会教给小孩子知识技能 而真正的老师不仅会教书育人 也会让孩子成长为最适合他的样子 就像用对的语言解读他的星球 就像千里马会遇到伯乐 爱因斯坦也许也需要那个启蒙他的老师 也许我们身边并不一定会分分钟出现天才 但每个小孩子都是上帝带来的一份小礼物 我们应当珍惜自己可以启发帮助这些小宝宝成长的机会直觉得小孩子的启蒙教育很重要 童年时很多的教育经历会一直影响到孩子之后的性格和人生 所以我希望自己也能像男主一样是个包容开放心态的有爱老师 希望每个星球的小孩子都会绽放他们自身独特光芒 希望每个小孩子都会有快乐自由的童年时代 不要压抑自己的天性 也不要时刻被左右 找到自己的翅膀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六):你的星光总会被发现

  连续看了几部印度的电影,主角都是阿米尔,一次次的被剧情所感动。细腻感情平凡的生活哲理,往往暖风吹过被人们遗忘角落,如同你心里最美好愿景终被实现暖暖,动情。

  电影里的那个男孩,大大的兔牙,瘦小身体,很清澈眼睛拥有最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超乎现实框架的绘画天赋。一开始的他,如同一颗从未出现在夜空里的星星,虽然同样出色,却无人发现他的璀璨星光,因为做不到,所以抗拒,因为抗拒,所以被视为异类,从未有人认真倾听过他的心声,从未有人真正理解他的世界。

  evermind,即使说出来的梦想嘲笑,即使你的行为备受指责,即使你的世界得不到理解和认可,即使全世界笑声淹没了你无力的呐喊和哭泣,即使此刻你身处黑暗,无助甚至绝望,请相信,你就是你,你独特因为你足够优秀,你的世界无人理解只是因为你还未找到正确路途引导别人进入你的世界,请相信,你的星光无法忽视,总会有一个人,走近你,慢慢的懂你,默默的陪着你,在你失意时给你双手;当别人都指责你时,替你给予回击,当你哭泣时借你双臂给你温暖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七):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

  对于8岁的男孩伊夏来说,世界是充满了惊奇快乐的万花筒,他正在用一切他能够想到的方式和这个陌生的世界进行交流同时充分享受着大地万物慷慨的赠与。可是,这样的伊夏却是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儿童,他的成绩不好,在班上的排名靠后, 脑子里还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鬼点子,在又一次闯下大祸后,忍无可忍的父母将他送往了寄宿学校。   虽然伊夏的新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但在内心里,和父母分离的生活让他感到闷闷不乐,这时,一位名叫尼克的美术老师走进了他的生活。和以往所见到的固守成规的老师不同,尼克主张学生保留自己的个性和思想,自由的发展。在和尼克相处日子里,伊夏和尼克都慢慢的成熟了起来。 片中有一句台词很好“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也许有的星星生来不像其他伙伴那样明亮璀璨,但你不能否认他们也有自己的光芒,在某个瞬间,他们所发射出的光芒反而更加耀眼。无论是星星或是白纸,每个孩子的最初都是纯洁无瑕的,可我们究竟为他们带去了些什么,他们是否会像片中的伊夏那样幸运,最终绘出一幅如此美丽图画?我觉得这没有回答必要,因为谁都无法改变一些根深蒂固东西,但我觉得身为父母的人或是准备当爸爸妈妈的人应该看看这部电影,然后去体会如何真正走近自己孩子的内心,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他都是应该被尊重和爱护的。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八):我们都是正在失去光芒的星星

  苗苗同学推荐印度影片《地球上的星星》,今儿个趁着雾霾天,就着一杯白水,看了。

  说实话,印度影片看得很少。之前总共也就看过两三部,印象深的大概就是《平民窟百万富翁》,所以相对来说,最近看得就显得特别多哈这部《星星》,加上昨天看的《我的名字叫可汗》,以及前两天只看了半部就没看下去的《三傻》……

  这几部印度电影,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非常非常正能量,尽管我的内心也没灰暗到看到正能量就吐的地步,但影片中对主流价值观颇为高调直白的宣扬,还是多少令我有一丢丢不适具体到这部电影,我深入思考了30秒,觉得导致我不适的原因大概有如下两个:一、它在刚刚触及一个深刻,当然也因此可能无解的问题的时候,假装反思片刻,随即就神奇地被醍醐灌了顶,遂幡然醒悟方向一转,手脚并用地投靠了主流价值观……我因反应不过来而被生生晾在那里,一脑子懵逼,老尴尬

  二、可能是我的理解力本身就有问题(这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可,如果你也看了《地球上的星星》,就不会因为我对电影的理解与你不同而恼怒,对吧?(此处有真诚笑脸一张外加可爱的板牙一副~)

  没错,这部时长162分钟的电影从第70分钟起,突然改道,变成了春风化雨关爱特殊儿童的主题愚钝如我,就是在此处懵圈的。

  且不去讨论,对特殊儿童的关爱,如果仅仅依赖机缘巧合出现在班上的神一样存在的老师(突然而至的代课老师),人生是不是太过刺激(70分钟后的内容)。

  我只说说,男神老师出现之前的70分钟所引起的我的胡思乱想。

  70分钟之前,主角就一个,八岁的小盆友,名叫伊桑。他热爱小动物喜欢一个人玩儿,但也愿意帮小伙伴捡踢飞的足球,对世界充满好奇对宇宙充满想象。他会在课上被窗外的小鸟勾走魂魄,他会在被大个子男生欺负的时候,“不分轻重”奋起反抗,他会在逃学的当天,看到生活在社会底层芸芸众生各自的美好:纷扰热闹集市成年豪放饮水姿态,建筑工沿脚手架向上攀爬的身影,爸爸买给儿子的手工制作的绚烂的冰糕,坐在公交车上自由地几乎飞翔起来的心情,广袤无边的蔚蓝色大海……这一切都无比美好,在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伊桑看来。

  可是,无论上课走神儿,还是逃学逍遥,无论是拙劣的成绩,还是对老师提问的另类回答,注定了都与“理性”、“正确”和“应该”相背离。

  这一对矛盾,也是我以为电影会围绕展开剧情贯穿始终的主线(哪怕是个无解的悲观的结局也好,可是,可是它在70分钟后,转向了)

  你听,影片前70分钟,除了这些伊桑“出走”的瞬间,充斥的全部都是规训的声音:整齐划一,纪律,规范,标准,正确,理性,进步,成功(在这儿,不得不提一句,70分钟之后男神老师对他的“救赎”,居然也是通过“特殊儿童也能获得一鸣惊人的成功”为激励的,而且小伊桑真的“成功”了……并且在影片的结尾,深情拥抱了助力他走向成功的老师)

  思绪突然更乱了。我胡乱写,您将就着看(也可以读到这儿,就直接去点赞)。

  其实,岂止是幸运的患有“读写障碍症”的伊桑,你我都是坠落在地球上的星星,在不断地“融入”中,失去了自有的光芒……而且,你会发现,在现代社会中,似乎,你所珍视的“个性”完全无力与“社会属性”相对抗。

  突然记起《疯癫与文明》(米歇尔 福柯著 刘北成译)前言中的一些句子:帕斯卡说:“人类必然将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家日记》中写道:“人们不能用禁闭自己的邻人来确认自己神智健全。”

  “在现代安谧的精神病世界中……一方面,有理性的人让医生去对付疯癫……另一方面,疯癫的人也只能通过同样抽象的理性与社会交流。这种理性就是秩序、对肉体和道德的约束、群体的无形压力以及整齐划一的要求。”

  或许,你会想:伊桑太小,终归是无力与家长与老师与社会规范对抗。

  可成年且强壮如你我,是否不知不觉中亦早已就范,更有甚者,偶尔还会挥舞着从前辈手中接过的大棒,不假思索即可出口成章何为“应该”何为“不应该”何为“理性”何为“荒唐”……也或者,在渴望挣脱想要反抗却又恐惧伤害与受伤的纠结中,杀死了时光……

  山本耀司说“我不愿轻松地融入,成为面目模糊的那一个……”

  做不做得到的,有这个“不愿”,总是好的。

  ====胡思乱想结束分界=======

  . S. 整体来看,相比大多数国产电影,《星星》还是挺好看的,小男孩入戏得让人心疼,男神老师帅,且像上帝一样带着爱的光芒……印度电影的音乐自不必说,非常棒!只是,在我看来90分钟的光明尾巴,或嫌太长。而且,生生移植过来,怕是有些排异反应……

  . S. 尤其推荐为人父母为人师者看看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九):不走寻常人的路,照样可以大放异彩

  很多人都是通过《三傻大闹宝莱坞》认识阿米尔·汗。

  这部电影将填鸭式的、呆板又功利性的教育模式批判得体无完肤,令不少国人反思。

  其实,这并不是阿米尔·汗第一次通过电影探讨教育问题。

  在《三傻》之前,他自导自演过一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同样指出了教育不应是单一的模式,人生的道路也应该有不止一个选择。

  不一样的是,《地球上的星星》聚焦的是特殊儿童的教育。

  9岁的伊夏天真好动,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但他也是父母老师眼中的熊孩子。功课考试怎样都做不好,经常被罚站,会恶作剧,经常闯祸。

  有一次他逃课被发现,父亲终于忍无可忍,把他送去了寄宿学校。

  在那里他的状况依旧没有改善,依旧会受到老师们的责难,同学们的嘲笑,他的自信心被摧毁,变得越来越自闭。

  阿米尔·汗就是适时出现拯救伊夏的代课美术老师。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墨守成规,不应该压抑孩子的天性。

  从事特殊学校的老师的经历,也让他比其他的老师更懂得观察孩子的异常表现,更关注孩子的内心。

  所以他很快就发现了伊夏的症结所在——读写障碍。无法辨认字母,无法服从多种指令,大小动作技能发育不良。

  同龄孩子都能轻松做好的事情,在伊夏那里就是完成不了,这无疑会加剧他的自卑。

  无助的伊夏,只能用逆反来掩盖无能。

  结果就变成了大人眼中的态度不好。

  伊夏的父亲代表着大多数的家长,严格且功利,要求孩子必须优秀,喜欢比赛,也想要赢。

  他眼里只有学习成绩,看不到儿子其他的闪光点,也没能给儿子所需要的关心。儿子犯错也只会责骂,从不深究原因。

  阿米尔·汗指出伊夏的问题,他反而生气地反驳。

  对儿子所谓的关心,也只停留在语言表面。

  反而是作为老师的阿米尔·汗,一步步引导他走出阴影,帮助他建立自信。

  用自己的经历开导他。

  耐心地教他读写。

  挖掘他异乎寻常的绘画才能。

  看到伊夏努力之后的变化,父亲眼含泪水却不敢靠近。我们也由此欣慰地看到,伊夏的处境有了转变的可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步调,只是那些有生理缺陷的孩子,会走得更慢一些,但他们同样会成为,让父母骄傲的孩子。

  道理适用于所有孩子,无论是特殊的,还是普通的。

  像阿米尔·汗说的,每个小孩都有独一无二的本领、能力和梦想。不走寻常人的路,照样可以大放异彩。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十):电影里的阿米尔汗是一个好老师,现实中也是

  卧槽太棒了……两天两部阿米尔汗德电影

  觉得教育真的是一大难题,自己不具备一定的姿势水平真的没把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影片一开始我也和伊桑的爸爸一样讨厌伊桑,觉得他不善于表达,还说抱歉时不说,笨手笨脚,和我们小学时班里的老鼠屎一样面目可憎。

  直到美术老师发现了问题的根源时才恍然大悟。我们注意到的都是症状,而不是原因。原来孩子不是故意的,是没有能力做到像正常孩子一样读写,而是做不到,被惩罚,于是宁愿装作不想做。这和大人好面子的反应一模一样,也印证了孩子也和大人一样有独立的人格与思想的真理。

  看完真心觉得,要具备教育一个孩子的能力,做父母的任重而道远。只希望自己在有孩子前能够成长到那种程度吧!感谢阿米尔汗,不止是拍电影,更是拍人心,拍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