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碎之物》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半碎之物》是一部由蒂姆·费威尔执导,佩内洛普·威尔顿 / 丹尼尔·梅斯 / 西妮德·马修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影片是断断续续地看完的,时不时受不了每个主角的不合常理的行为。或许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先分析三个可怜可恨主角。看门人Jean一生孤独,老无所依。影片开头被告知为最后一次看房,心中充满苦楚,从而物极而必反,在最后一次看门过程,肆意而为,视庄园为己;Micheal无业游民,浑浑噩噩,干着偷偷摸摸日子。偶遇Steph,本以为找到了生活的温暖,却未想是烦恼上身,杀人埋尸;Steph可怜的怀孕妇女,逃离了渣男,依附着Michael,仍改不了自私自利,以己为中心的恶劣性格。不得不承认他们都是生活的受害者,老无所依,幼无所养,渣男所伴。
但故事却是这样:在庄园中,他们用隐瞒和谎言,建立起了他们的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互相温暖,互相依靠。但现实还是现实,是不是刺激一下,Jean的谎言拆破,自己并非庄园主人,原主仍会归来,如埋在美好城堡下的定时炸弹,而花匠、上司的来访,时不时提醒着该醒,但他们却装睡般自欺欺人;Steph的孩子照顾不周,营养不良的夭折,别扭地通过照顾他人孩子来完自己孩子梦,却没想到自己做法最终成为毁灭他们美梦的导火索;Michael的杀人,打碎了他们编制的美好的童话;而最后原主提前回来的电话,如最后一颗银色子弹,将主角三人美丽城堡全盘毁灭。
最终城堡的毁灭,是他们自私自利但又懦弱无能的体现。现实中,每个人生活都艰辛,而艰辛并不能成为你堕落的理由。而弱者也不应该是聚集一起,这在寒冬中只会越来越冷而死去,而应该是寻柴燃火,勇士般自我拯救。学会割掉腐肉,抛弃半碎之物,更好地生存。
《半碎之物》观后感(二):一地破碎
一开始破碎的只是a Chinese teapot,然而像Jean说的,如果不是它,后面的事情便不会发生。有点像童话故事里的情节:有一间房子绝对不要去。然而主人公总是会偏偏用尽办法打开那扇门以满足好奇心。那只teapot里装的是其他房间的钥匙,于是原本的house-sitter变成了主人。也没什么。无非是她无视聘用合同上的各项规定,用了庄园主人的东西,穿了主人的衣服,喝了主人的红酒。这些事情,(Jean说)可以amend的。
故事的另外一端,在讲述Michael, Steph,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因为一次对视,读出对方神情中的绝望,便将彼此视为仅存的一线希望。Steph的逃离名正言顺,而Michael正好顺水推舟,畏罪潜逃。
他们两人是另外的half broken things。从幼年开始就被生活屡屡伤害的人。他们在相遇的很久以前曾经遭遇过什么并没有太过详细的解释,只在对话间轻描淡写。那些具体的经历其实观众已经无需知晓,因为仅仅看着他们,就足以感觉他们的绝望。演Steph的女孩嗓音有些奇怪,沙哑,颤抖。一开始不太习惯,后来发现这样的嗓音,刚刚好配的上这样一个充满不安全感,时时处于恐惧之中的角色,以及在故事后来,她不自然的巨大谎言。
Michael和Steph开始逃亡,中途经过Jean临时看管的庄园,Steph又恰好临盆,于是就这样三个人一起住在庄园里。Michael和Steph各自躲避的人是不会找到这里了,而Jean的孤独生活也终于有了陪伴,庄园里一切应有尽有,包括游泳池。Jean, Michael, Steph, Steph的宝宝Matthew,曾经毫不相干的人在一起,如同完满的一家。
好像曾经half broken的地方,都被amend完好如初了。然而在电影里美好总是短暂的(不然就是太过久远的你我都看不到的----当它是出现在结尾的时候),意外巧合不断发生,从Matthew的早夭开始,Steph遭受重击----那时候我怀疑她精神已经失常了,所幸还有些理智----再引出后面的巧合事件……那些阴暗的过去又回来了,修补好的伤痕眼看要再次被撕裂,绝望重新笼罩了每一个人的心。我记得是在倒数12分钟的时候,不忍看下去了。bt如我已经猜到结局会怎样,而最终果然如此。
我说了我们可以看到的half broken things,而最重要的一个还没有说,也就是剩下的那个主角Jean。对她的认识一开始只是个孤单的老太太(不过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的确有些古怪,且常用各种谎言试图给别人自己家庭美满的印象,但那时候我以为她只是孤独了太久罢了。直到后来Michael将牧师溺死之后,和Steph都极为恐惧,而这个时候Jean却出奇的平静,指挥大家处理尸体,以及如何制造各种假象;再后来,三人不得不面对离开庄园这一事实的时候,她比另外两人都反应过度……看到这里我开始理解她的想法,于是最后Michael和Steph都决定搬出庄园三人开始新生活的时候,我已经猜到她将采取怎样的方式。
她有着怎样破碎的历史?寂寂的童年,孤单的生活,还有些什么?我不知道单纯的孤独,会不会让一个人做出这样极端的选择。那座庄园是她最后一次看管的房子了,离开它对她意味着什么?虽然Michael和Steph各自有着充分的理由不愿离开,她却是最为坚持的,最努力试图维持现状的一个。
Michael和Steph最多只是half broken。他们虽然绝望,虽然经历了这些,虽然即使短暂安定也不得不终生逃亡,他们对于离开庄园的态度也仍然是足够乐观的,相信离开这里的噩梦,他们三人会有全新的生活。然而Jean,片中并未提到她的经历,却宁可将这一切毁灭以期成为永恒。
我想她不慎打碎那只teapot的时候也许有过少许的歉意,但从那以后烧毁合同书,将自己视为庄园主人一般享受起那里的生活的时候,她是根本不曾打算要去amend那些被她使用过碰触过甚至破坏掉的东西吧。于是才有那样的结局。
她死的时候心满意足。
再多嘴一句关于表演吧。感觉都还不错。Penelope Wilton就不必说了,两个年轻人也演的不错,那种绝望的气息是周身都在散发的。只是在最后,从Jean告诉大家决定搬走到结局之间,时间略有些短,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转不过来,如果能对Jean来一个长镜头就好了。
《半碎之物》观后感(三):半碎,半全——ITV Half Broken Things
这故事讲得太平静了,因此它是那样紧紧贴住现实,哪怕是在Walden的那些仿若置身云端的美好的日子,也让人感到——现实告诉我们这种幸福是一种犯罪。这三个人,生活支离破碎,在社会上如尘埃一般漂泊。又该怎样看待他们的遭际与绝望?是不公么?但我相信这个时候是不牵涉到公与不公的问题的。Walden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解脱,到达天堂一般。他们不用在外面的世界继续遭受冷漠、孤独、绝望,他们聚在Walden,享受过之前从未享受过的一切幸福,去爱彼此,然后在更大的灾难到来之前死去。我不知道如果Michael和Steph没有来到Walden,Jean到后来会怎么办。她不知道他们会出现,但是那时打碎了中国茶壶的她已经开始违背现实生活的法则,打开那一扇扇沉重的门与窗,让整个房子活过来;撕碎原来的那些相片,穿着女主人的衣服,打开地窖里的一杯杯酒。如果Michael和Steph没有进入她的生活,而主人们依然如期而至,那她会怎么办?Shelly来检查的时候她看上去还是惊慌的。这三个人的相聚,本就像是一种上天的指使,Walden是赐给他们的,或者说,是一种补偿。
我没有猜到这个结局,但当我看到Jean死去时,一个仿若微笑又仿若不是的表情固定在脸上,我知道这个结局对于他们而言是最好的。没有人能够完全摆脱自己的过去,在这个法的世界,他们在Walden更是不能。他们不可能离开Walden,这个唯一安全的地方——这个唯一他们找得到幸福,他们能够对着彼此敞开心怀地微笑,他们能够不受到任何伤害的地方。那么就永远在这里。Walden是他们的家。
其他人所遗弃的忽视的,都被他们视为珍宝,因为他们感到了,这就是生活的滋味。
我说不清自己对他们的感情。不是同情——也许当Steph把Charles抱回来并叫他Matthew的时候有一点同情——也没有伤感或是任何认同。我只是感到,这些,是他们应得的人生,他们不可以彻底破碎,在半碎之后,他们尝到了完满的滋味。这完满,是他们应得的。就像Atonement里Briony让受到伤害的两个人在书中得到幸福,虽然我无法认同这一点,但我可以理解,Briony认为这幸福是他们应得的,她是出于人道主义。
喜欢Jean在最后写下这一切,来进行叙述的方式,甚至喜欢她的字迹。
突然觉得他们三个人就像三个孩子,被遗弃,于是怀着极真的本能去寻找快乐与爱。
《半碎之物》观后感(四):最后一班岗没有守好
在大好的秋光中,看的此片。开启看此片动力的,是因为需要一点刺激的东西。谁知,这部片子虽打着惊悚悬疑的旗号,却毫无悬念,不过故事里的人确实犯罪了。 故事里的人都是失意人,尤其是看门人Jean,这是她的最后一次工作机会,最后一处短暂的居所,孤独的老人,在她按照屋主的要求用鸡毛掸子扫瓷器上的灰尘时,不小心打碎了一个......中介经理的苛责,失业前的迷茫,导致她心理失衡,不再循规蹈矩,她开启了整个庄园全部房屋的门,过起了自以为是的主人生活。又在机缘巧合之下,拉上了两个年轻人----Michael是少女妈妈所生,在福利院和领养家庭间长大,缺少母爱,懦弱而不安分,会小偷小摸。Steph出生单亲家庭,曾经的少女妈妈,一度跟着渣男混,又怀孕了,想来一直过着动荡的生活。都一样的失败,也都备尝苦涩。 他们自组家庭,在庄园里过着快乐富足的生活。电影把这富裕安稳,拍得如诗如画,悠闲时光里,一派夏日的田园风光,安逸美好,似梦似真。但到底是假的,当冰箱里的食物被消耗一空,当煤气灶出问题,当孩子意外夭折,真实生活就开始渐渐浮现出来了。 他们开始努力维持在庄园的生活,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比如:伪装屋主的声音购物;利用主人的文件内容进入主人的银行户头挪用资金;把别人家的娃娃当成自己的...... 然而,“已经发生的事,总是难以挽回,哪怕是半碎之物,也难以修补。” Steph因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Matthew的死亡我看下来是因为Steph自身的疏失造成)而到别人家做看孩子的保姆,却引来了麻烦;Michael因为之前的偷盗行为被失主发现,为求自保而杀人埋尸;Jean到底只是庄园的看门人,主人家总要回来的。 以上的一切都是现实,必须面对,无法回避。 死亡是一切的结局,在Jean60岁生日的前一晚,她把她组建的家庭都带走了。 一个有首有尾的故事,拍得不错,却既不惊悚也不悬疑,太美好的都是不长久的。故事里的人,我既不觉得他们可怜,也不觉得他们可恨,只觉得Jean最后一班岗没有守好啊,她自己没有希望了,不代表另外两个年轻人也一样没希望,将他们一起捎上,有点太过分了。 一点也不刺激。
《半碎之物》观后感(五):买不起房,你还有理咯?
记不清什么时候开始,每隔一段时间,房价话题就会热上一阵,讨论的内容其实换汤不换药,可以看做一种集体焦虑情绪的间歇性喷发。
这最近的一次也是如此,大意是北京房价变态,清华北大毕业极有可能一辈子买不起,由此引发了关于年轻人前途、城市建设、国家希望等讨论。
方君是2015年第一次踏足帝都的初级北漂,短短一年多,已经很深刻地体会到:有房与否,是这个巨无霸城市划分阶层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