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获玛丽》经典影评10篇
《俘获玛丽》是一部由斯蒂芬·波利亚科夫执导,玛吉·史密斯 / 大卫·威廉姆斯 / 露丝·威尔森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俘获玛丽》影评(一):「Quotes」
「The funny thing was it didn't matter whether I started the story on a train, or in the desert, or outside Buckingham Palace, it always, always led back to the cellar and Greville.」
「I've never been able to shake it off, all this tiime.」
「There was this sensation like the lights being turned down. Things closing in, shutting down. Suddenly, I found it difficult to breathe.」
「You were kind enough to let me in. To see if I could get rid of a ghost. Which isn't a ghost, of course. Not a proper ghost.
↓
And have you? Have you? Well, you have, haven't you? Got rid of him?」
「I hope she never sees him again.」
《俘获玛丽》影评(二):醉眼眄睨昨日花
过气女作家回到破落豪宅,在回忆中解开心结。
她一直以为自己的失意完全是被恶人打压的结果,最后才发现是尴尬地生在了时代的夹缝。
优雅古板的维多利亚风情与无法无天的PUNK艺术都是英伦特产,有一段时间,它们曾经共存。女主角和她那代人恰好就活在那个时代,一夜之间,权威与传统失去所有力量,眨眼之间就由裁决者的尊位跌到不值一题的老土。
影片最打动人的细节,应该就是摆出一副王尔德士张狂派头混迹上流社会的男主角,在聚会上备受冷漠,终于由装出的疏离态度变为真正的格格不入。
当传统落伍落伍落伍到三十年后,反倒可以怀着遗憾的心情来回忆。传统只有离得够远,才能安然欣赏其中的美,不用担心被严苛的价值观影响到生活。
《俘获玛丽》影评(三):心底的负疚和伤疤
我是在看我乔的宫殿后看这部片子的,三部曲看的先后顺序会影响对影片的理解。
对于greville为什么给mary带来那么大的影响,我认为无论greville是真实存在或是mary臆想出来的,他代表了一种负罪感,或者是战争的创伤。greville所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些头面人物背后的丑恶,我觉得这些只是用以调侃或是amusement,他真正所讲述的是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以及战争给人心灵造成的创伤。大多数人在面对这些创伤和负罪感的时候选择的是逃避,就像mary始终也没有接下greville的钥匙,去真正一窥这一罪恶的全貌。她选择了逃避,继续过正常人的生活,去恋爱去写作,写作food和fashion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来谋生,而并不去触及心底里的恐惧和创伤。然而创伤并不能挥之即去,会在各种场合,会在她的创作中不时的出现。
时间是记忆最大的敌人,随着时光的流逝,greville所代表的创伤和负罪感离主流人群越来越远,大多数人有意或无意的忘却了曾经伤痕累累的过去。然而一味的遗忘并不能解决问题,对犹太人犯下的罪行始终将成为欧洲人心底最深最恐惧的伤痛。
不知道我是不是想多了。
《俘获玛丽》影评(四):Capturing Mary
但是如果没有看 A Real Summer,并不会对欣赏 Capturing Mary 有太大的影响。这里的故事是说一个女作家 Mary 年纪轻轻就开始显露才华,为一家星期天报纸写专栏,以“年轻人的声音”自居。她被邀请到 Joe’s Palace 中的大屋参加名流艺术家参加的晚会,遭遇了一个神秘,似乎有强大影响力,或者说是对自己的影响力非常自信的男人 Greville。Mary 被 Greville 的神秘感吸引,然而面对他的步步逼近的精神上的操纵,她坚决地拒绝了。她的事业从此碰壁,写作陷入低潮。多年以后 Mary 已经重建自己的事业,却一直无法走出 Greville 的阴影,为逃避精神上的压力而酗酒。直到有一天她终于鼓足勇气,面对过去,重返久违的大屋,看门人 Joe 为她打开了大门。
Capturing Mary (2007)
看完此片后,我一直有这个问题:为什么 Greville 会对 Mary 有这样大的魔力?让她无法走出阴影,找回自信和平静?分别饰演青年和老年 Mary 的 Ruth Wilson 和 Maggie Smith 的演出非常出色传神,我完全可以相信年轻 Mary 的好奇、敏感、自信、脆弱,和老年 Mary 内心遭受的折磨,然而,我仍然无法理解 Mary 为什么无法摆脱困境,即电影标题所暗示的 Capturing。电影中不是毫无线索,比如我们不能小看当时女人仍被视为低男人一等的社会环境。在 A Real Summer 中,Mary 告诉我们她在电影人聚会中的一句“我对电影充满激情”的话会让所有的人无以应对。当时上流社会的理想女性是 Lizzy:漂亮、听话、依附男人,聪明但不独立,才识刚刚足够在与男人对话时显得有趣味。然而,即使是宣扬“电影应该表现更多性爱”这样惊世骇俗观点的 Mary,却在读大学的时候把自己的曼彻斯特口音改成了牛津口音(Ruth Wilson 的口音不是很让人信服,正符合角色),显示了她试图融入上流社会的企图。这并不能怪她,毕竟当时的社会环境正是 Greville 之流玩弄权力游戏的年代,这也解释了 Mary 对下一代的羡慕,羡慕他们对权势的满不在乎。不过这些还是不能解释为什么 Greville 的阴影可以“锁住”她的创造力,也许 Greville 只是一个借口--这是 Mary 向听她故事的 Joe 提供的一个解释,引申开去,也许 Greville 根本不存在,只是 Mary 为自己事业人生低潮制造的一个幻象。电影对这些问题的解释的确是开放式的,但我希望导演能给出更多明确的暗示。
Joe's Palace/A Real Summer/Capturing 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