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影评精选10篇
《济公》是一部由何宝生 / 梁小冰 / 梁荣忠执导,喜剧主演的一部香港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济公》影评(一):他将流年暗换
97年TVB版的《济公》,我慢慢的看,仅仅二十集却看了半个多月。电驴下载速度慢、白天要上班等等自然是一部分原因,但其实是我不舍得将它看完。
97年的我还是个喜欢玩暗恋游戏的小女孩。97年的梁荣忠年少气盛,何宝生风华正茂,梁小冰和陈少霞都还是电视上常见的熟面孔。97年的我守在电视前痴痴的看,写信给当时最好的朋友说,我发现了一部很好看的电视剧——梁荣忠主演的《济公》。
时至今日,我轻易不会再爱上某人,不会动笔给谁写信,亦不再看电视——想看什么网络上自然有的是。
而如今的梁小冰和陈少霞已经不容易见到,想必红颜老去,不知不觉间被人遗忘。让人意外的是何宝生,长相算得英俊,其父在香港又拥有过亿资产,虽未大红大紫却也没有大起大落,这样的人却在几年前剃光了头发不声不响跑去做了和尚。他这样的看不开,或者说看得太开,不知经历了怎样的伤心事。
还有梁荣忠,当时拍《济公》时因擅自改台词而被打回二三线,此后再也没担任过男一号,中途跑过一些龙套,做过几年主持,相恋多年的女友为了钱转投他人怀抱。他浑身上下都写满八个字,那就是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如今在百度里搜索他的消息,最为轰动的竟是“背着女友偷情曝光,与港姐XX激吻亲热”之类。
物是人非了。透过暗黄的画面看屏幕中人,仿佛同时看见了自己和他们的青春。一个熟悉的细节就能令时光倒退流年暗换,原来儿时看过的影片,喜欢过的人,可以那么多年都念念不忘。但是不忘又能怎样,无非是一个人暗自怀念罢了。
记忆中这一版的《济公》是消极的,虽然编剧努力让主题显得积极向上,但在我看的时候记住的从来不是济公的行善积德,而是他穿一身破烂、手脚张开呈“大”字型直挺挺躺在地上的绝望样子。这个样子太像我,每次一觉得受打击我就想抛开一切往地上躺,什么爱情事业家庭都去他妈,任谁来拉都不给面子——当然了,这事从来只存在于我的想象,要真往下躺了,等到清醒过来后还得自己起来洗衣服,多划不来。
但是济公不用洗衣,所以他绝望时就躺下,伤心时就叫喊,不高兴就故意喝酒吃肉来挑战清规戒律,不管他平时怎样嬉笑怒骂游戏人生,这个男人,其实都颓废的很。
关于剧情,当时也许是受了周星驰影响,和电影版的《济公》大致相同:降龙罗汉因罪被贬凡间,只有让一个情根深种的女人以及一个势不两立的仇人不再对他存有爱恨,他才能功德圆满返回天庭。可是问题在于,情根深种的不仅是这个女人,还有他自己。如何逼一个自己深爱的人不爱自己,这是一个难题。为了让她厌恶他,他抢乞丐饭碗,穿破旧衣服躺在大街上行乞。他抱头痛哭,喝醉之后大声吟诗:“天也空来地也空,人生寥寥在其中”。他在深夜的月光中醒来,坐在床上笑自己:“吃饭,睡觉,上茅厕,人生不过如此。”他时时搞怪,经常受挫,所以故事有时看是喜剧,有时又是悲剧。
梁荣忠的表演是有浓烈个人风格的,换了任何一个人来演都不会是这个样子。当初如果他不坚持自己的意见,就不会被指未红先骄备受冷落,但是如果没有他的改动,很难说这个济公是否会这样有趣。很多年后他对人说,“有人因改对白而成名,其中首推周星驰,有人以为周星驰行,我也行,但他没想过周星驰行,是因为有个导演叫做李力持,任他改。这二十年來,只出了周星驰和黄子华,每隔十年才一个,可以改对白成功,其他学他们的,全部都死。”
十年前的他,死于不够靓仔,死于年少狂傲。十年后我在他扮演的角色中看到属于他的无奈,他的灰心。在满天神佛眼中,济公也许只是个小丑,执念是错,放弃也是错,真实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济公》影评(二):只是喜欢童话。
起初只是因为某人叫修元,想起来这部小时候很喜欢的剧,一看却放不下了。
这是部童话。
一部年龄翻了一倍之后再看,仍然看哭看笑,甚至还愿意给满分的童话。
是该说我心智没长大过呢,是说我品味没变过呢,还是说简简单单就很好。
至少,我现在挑不出它的瑕疵来。
剧本好。非常舒服,非常通顺。比现在的胡编乱造,不知道高明到哪里去了,大小剧情转折,都完全符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经典要义。逻辑无伤,主线副线比例,剧情节奏,叙事结构,都非常匀称,很见功底。
演员好,梁荣忠、梁小冰、何宝生、陈少霞,都是无线敬业的演员。想说的是,90年代这批香港演员的表演方式还是很程式化的。再往前,看胡金铨的片,演员的表情还很僵,几乎没有发挥,理解起人物的思想来有点障碍。到了两千年以后,又发挥的太过了,一个简单的镜头,演员也要挤眉弄眼,信息量太大,同样接收不能。而90年代的这批香港剧集,基本用的是同一套表演语言。就好比传统戏曲,也是经过大量的表演积累,而在表演者和观众之间形成的一种审美默契,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观众便能轻松会意,90年代的港剧也是如此。这种程式化的建立,尤其适合电视剧更甚于电影,因为电视剧更为快速。而另一方面,这种点到即止的简练,却又恰好对了我的胃口。
然后是人物好。虽然只是部简单的肥皂剧,短短20集,却也写尽了世事和人情的冷暖,每个人物都能刻画得这么性格鲜明又不刻板,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李赞善、李大娘、金少贵、金少枝、纪威、性空大师,还有广亮,每个人物都不是二维脸谱化的,都是多面的——都是站的住脚的。更好的是,人物前后还有性格变化,不要觉得这很容易,很多大小说家都不能顾及的。比如刘慈欣,三体固然好,但也是完全舍弃人物性格线来写的,金庸的作品也只顾及一两个主要人物的转变。可见本剧的编剧是十分用心的。
继而内容好。我很欣赏这部剧的副线,即在描写主角的爱情纠葛外,花了大量笔墨写世事万象。上述众人即体现了众生相。各种前倨后恭啊、人生百态啊,都在细节里面带到了。所以全剧会显得非常细腻,很充实,而不像大陆的片子很粗糙,很多剧情像是空中楼阁,主人公都特别横空出世、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最后想说的是爱情~
修元应该是在知道和纪柔前世是冤家时就放下的。男人就是比较实际吧~
女人就比较感性~纪柔一定得在抱着济公没感觉时,才确定自己不爱了。
然后很喜欢丑丑和释元的感情。
释元的转变终究是靠丑丑来完成的,因为过去从没人这样无条件爱他过,他没有体会到过真正的快乐,自然也不懂得珍惜。只有当有人这样爱过他以后,他心里的怨憎才会消解~
至于丑丑为什么喜欢释元,那就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了吧~好在释元的确本质不坏,她并没有爱错人。呵呵。
小时候迷何宝生的帅,但最爱蓝丑丑,重温以后,还是最爱蓝丑丑。
看来我的确没变~不错不错~
这么多年还是就喜欢大团圆,喜欢看坚冰消融、笑满人间……
从小就看着这样的萌片长大,难怪我会这么萌~
《济公》影评(三):宝生已出凡尘,释元尚在人间
在天庭,神仙都住的很远,不相往来,只有哮天常来跟我玩。
他不同我说话,虽然他其实是会说话的。
有时他的主人来我这里找他,说他擅离职守,还要处罚他,他跟着走,还会回头望我。
鬼见愁的降龙常跑来跟我恶作剧,哮天犬总是扑上去与他厮打。
我担心他,他法力毕竟不如罗汉,我劝他忍让,一向听我话的他,却不应承。
降龙喂我吃了些什么,后来的事情,我都不记得了。
我生得丑,谁都不愿意看我。除了爹,只有大表哥愿意跟我玩。
十几年后,再见他时,他竟还记得我,我心中感激,也怅然。
那天有个公子哥儿,在雨中见到我的侧脸,他那样痴痴的望着我。我惊慌失措,飞也似的逃走,怕他见到我的另一半脸。
我那时也痴心妄想,若是有这样的人爱我,我这一世,也不算虚度。
但他再见到我时,大惊失色,俊俏的脸都抽搐起来,扭头就走,仿佛看多我一眼,都是对他的侮辱。
我开始笑自己,狠狠的笑,我不过是个癞蛤蟆罢了。我不再奢望,上天已待我不薄,大表哥对我很好。虽然他对我好,是因为他不辨美丑。
我变得美,大表哥变得聪明。如果这是梦,我希望不用醒来。
那位公子哥儿,原来他是我的二表哥。他仍然痴痴的望着我,好似他眼中不再有第二个女子一般。
但我冷冰冰的看他,告诉他我将成为他的大嫂。
看他眼中的绝望,我有一丝报复的快感。当日你既因我貌丑而摒弃我,我今日自然也摒弃你。
虽然他对我百般讨好,还为我建柔庐,但我对这以貌取人的男子不屑一顾。我有修元,我已得到最圆满的结果。
二表哥,我跟你永远不可能,你死心吧。
他这样痛苦的说着,但他亦来参加我的婚宴,仿佛他能忍受世间所有痛苦似的。
成亲那日,修元弃我而去。
无论我如何哀求,如何哭泣,修元都没有再回头。
我开始笑自己,狠狠的笑,我不过是个小丑罢了。我以为我能扭转宿命,但宿命只是想让我走到更高处,然后跌得更痛罢了。
人人都避开我这个弃妇,修元更是厌恶我,只有释元时时在我身边。
他只是很安静的伴着我,总为我撑起一把伞,我不笑,他也再没笑过。
你不用管我,我只是不要你淋雨!
你走吧,我亏欠你太多了。
我没有任何的目的,你要淋雨的话,我陪你淋雨,你生病的话,我陪你一块儿病。
为什么?为什么我喜欢的人不是你?
我应承嫁给他,他欢喜的跟个孩子似的。仿佛只有跟我在一起,他这一世才不算虚度。
成亲那日,我叫的却是修元的名字。
他眼里的绝望,我看得真切,可是我顾不得他,一直以来,我最爱的人,仍是我自己。
无法爱你太深。
无心走得太近。
他不说话,但每天给我写一封信。
总有一天,你会接受我的情义,每天的黄昏,我都会在柔庐等你。天荒地老,矢志不渝,我会一直等你到出现为止。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情狂。柔柔,你什么时候会来?
我常常在想,修元固然是不因为我的样貌而变更对我的感情,但他能那么轻易的就抛下我。就算他有什么苦衷,但他确实是没有理会过我的感受。
但释元不同,如果世上只有一个人不会抛下我,那只有他。
就算我如何深深的,深深的用刀插入他的心里。
第二次应允嫁给他,那个世上最完美也最爱我的男子。我有释元,我已得到最圆满的结果。
成亲那日,释元弃我而去。
看我眼中的绝望,他有一丝报复的快感。当日我既因自私而摒弃他,他今日自然也摒弃我。
我不怨他,我实在欠他太多。
我只是怨自己,当初为何没有多看他一眼,多心疼他一点,多感激他对我的深情。
我也明白,他未曾因伤害我而真的快乐起来,因为他的深情,没能少了一丝一毫。但他避开我,不再对我说出口。
无法爱你太深。
无心走得太近。
我看着他从锦衣玉食变得一无所有,我看着他从万千宠爱变成孤儿一般。
他爹说:李释元的事情与我无关。
他娘说:李赞善父子的事情与我无关。
一夜之间,他从少爷变成了私生子,可是那与他本人有什么关系,他有什么错呢?他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他那样聪慧,那样孝顺,难道不值得得到父母的爱么?
我试着安慰他,但他推开我,他不要我的同情。他是那么骄傲的人。
眼神让人心疼,不知为何,这样让我心疼。
我要拯救许多人,包括我自己。我要了结我们三人之间的恩怨,因为对我,尤其对他来说,实在太辛苦了。
这个劫,是我几千年来经历的最苦的劫。
我们三个,终于不用再纠缠下去了。
我知道谁爱我最深,但我没有相等的爱来回报他。
就算我愿意,为时已晚,上天不会再给我第三次机会。
在天庭,神仙都住的很远,不相往来,也不再有谁来陪我玩。
我成日成日的不说话,他在人间,却说很多话。
我看着他跟丑丑,一对欢喜冤家,恩爱的生活,我的脸上也挂着微笑。
我太明白他,我知道他要用一世甚至更多世来还丑丑的。
他欠丑丑,正如我欠他。
这种小幸福让我嫉妒,不知为何,这样让我嫉妒。
我在天上笑着笑着,一滴泪,却就这样掉了下来。
人间下了一阵雨,他撑起伞,伞下的,不是我。
第一次看济公时,喜欢的是梁荣忠,且因梁小冰新婚后的疯癫,泣不成声。那一年,我才十四岁。
但第二次看时,心里完全都是何宝生,那个风度翩翩的少年公子。
他是我见过的,最有公子气质的人。
但给他的角色,常常是本来拥有一切,然后被夺去一切的人。
何宝生本人,却是本来拥有一切,然后自己放弃这一切。
譬如林平之,譬如弘昼,譬如卓一航,无一不是悲剧。
他曾经演过两次男一号,水饺皇后和白发魔女传。这两部剧都不好,且实话说,他在那两部剧的表现并不好,演技很生硬。且当时风传是母亲出钱给他买的角色。之后他再没演过男主角。
演戏对他而言,更多的是出于兴趣,即使后来给他的只是小角色,但他的演技渐渐娴熟。
到济公时,达到一个巅峰状态。
我常为了他演的一个小角色的一点戏份,就看完几十集剧,陷入一种十分入魔的状态。
我从不避讳,我是如此的执着于他,长达十年的时间。
我也曾在十年前就暗暗许下心愿,我有天一定要去香港。也许我走在路上,就会遇见他。
我离这种梦想越来越近,他却已经出尘脱俗,去到我见不到的地方。
但不似张国荣那般残忍,他在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给世人以慈悲的微笑。
他的一颦一笑,早深入我的骨髓。
一直很安静的看着他。
一直很安静的爱着他。
一直有种很安静的幸福。
虽然他不知道,不知道也没关系。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无住无相,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所以无论他年轻还是衰老,贫穷还是富贵,名扬四海还是默默无闻,其实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样。
十年以后,我对见他一面,不再那么盼望,因为无论见与不见,都是一样。
不思量,自难忘。
《济公》影评(四):那些难以忘怀的词句
这部片子是暑假在家无事时看的,只是想看看何宝生而已。而除了何宝生外,还有以前已经挺喜欢的梁小冰和小师妹。想想何生如今遁入空门,真是不胜唏嘘~虽然我很喜欢看古装剧,但是这几年来已经被电视上那些神怪剧雷翻了,就在我写这些字的时候,电视上还在热播《活佛济公》和《钟馗传说》······看着曾经塑造过经典的陈浩民和欧阳震华们如今被烂剧如此摧毁,我真的都不知从何骂起!
所以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是抱着看着玩的心情来的。尤其是看到第一集降龙玉女哮天犬三个下凡的理由时,我彻底无语了,这真是比tvb版的《西游记》还要闹腾。。。我对自己说,算了,不是第一次看抽风剧,抽抽就好了~话说玉女对降龙抛媚眼那点有点意思~
然后是玉女念的那段经典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看的时候不太理解,因为这段跟搞笑的情节根本不搭啊!后来,当这段《江城子》反复出现时,才真正理解所谓“无处话凄凉”,才觉得这片一点也不搞笑,反而有那么多隐隐约约的悲情。真可以说能跟大唐猪情圣那两句“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媲美了~
喜欢修元和柔柔的爱情,喜欢他们在各自仍处于不如意的境遇时还相互扶持相互鼓励。柔柔不忌讳修元没有好头脑,修元也不在乎柔柔没有好容貌,他们真心相爱的故事,让我多么希望他们能顺顺利利地结婚——对于这种团圆戏码我向来是不能抗拒的,尤其是当人越长大,越能体味到世间种种滋味时,才知道平平淡淡也是福啊。“即使上天要拆散我们,我们也要白头偕老,永结同心,海枯石烂,此志不渝!”当回过头来再看这几句话时,难道不会动容吗?
可是他们又注定不能在一起。这部片子最先让我觉得值得一看的,是修元初次遇上性空大师的时候。性空随口念出的佛偈,修元居然能随口对上。“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夫也空,妻也空,死后何曾再相逢?”于是再舍不得,也要放手。为了救柔柔而逆转时空那段,誓言谎言前世今生噼里啪啦排山倒海而下,到最后全部人定格时,修元也只能为柔柔拭去一滴泪,便飘然而去。
情债难偿啊~~~~
后来柔柔历尽折磨艰辛,自甘堕落、心灰意冷,三披霞帔却一次逃婚两次被弃,直至疯癫,最后在佛号声中忆起前尘往事,才挥慧剑斩情丝。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话说,柔柔你放下了,我这个看客心里还是隐隐地痛啊~~
何宝生的眼神里都是戏。他演的释元,哎,真是~一个可怜的被命运捉弄的人。释元为柔柔写下的“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是这部戏秒杀我的一句诗【百度了才知道是李商隐写的】。这样一个被丑丑形容成“身手不凡、英姿飒飒、文采风流、温文尔雅,硬朗之中包含细心,潇洒之外又有内涵”的翩翩佳公子,为名利所累,被欲望遮迷双眼,以至于一错再错,不能回头。其实我觉得,让释元真的失忆了不就好了,为什么最后又要让他是假失忆呢?即使是假失忆,也看得出他是想改头换面重新做人。还好,不是每个像杨康那样的恶人高富帅都会有个穆念慈对他痴情。陈少霞演的丑丑,并不是那么盲目,虽然最后还是对释元“情深似海”~释元跟丑丑吃最后一顿饭那一段,真的很触动我心。丑丑说,自己从来就是个小女人,“只想嫁个好人,有个家,每天能做饭给相公吃。”这部戏里的陈少霞总是蹦蹦跳跳叽叽喳喳,活泼闹腾(话说这就是我喜欢的那一型~),可是在这最后关头,她言语中流露出的温柔让我深深感动。
而那些配角,几乎每个都挺喜欢的,世情百态在他们夸张的表演下真是展露无遗。特别想说的是演灵隐寺监寺广亮的邓兆尊。因为外形的限制吧,他演的角色以前都没那么讨好,当然这个广亮也是,自负傲慢,好在一颗向佛之心不变。记得他的一句台词,对付释元这种恶人,只能用“菩萨心肠,金刚手段”。联想到《血荐轩辕》中吴家乐的一句话,“金刚怒目,不若菩萨低眉啊”。这两句真是相映成趣。【其实提邓兆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比《活佛济公》的陈子聪有型有款多了~~】
最后说说配音。以前不喜欢tvb的国语配音,无他,就是配主角的有几位鼻音很重,带哭腔。但是这部《济公》,很惊喜地听到主角梁荣忠是叶清配的,何宝生是卢琨配的,两个帅哥音的搭档真让观众有耳福~
而陈玉美则把陈少霞配得活泼可爱,邢金沙的梁小冰也很不错。总之,tvb国语配音中我很满意很喜欢的一部了~
给这部片子5颗星,本来觉得4星足矣——剧本4星,因为觉得后劲不足;演员4星。再加1星,给当年的TV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