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贞观之治》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贞观之治》影评精选10篇

2018-08-11 02:5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贞观之治》影评精选10篇

  《贞观之治》是一部由张建亚执导,马跃 / 苗圃 / 马精武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贞观之治》影评(一):在可看性和严谨性上失衡的历史剧

  作为电视剧它是不太合格的,故事平铺直叙没有起伏没有高潮,也许唯一还有点起承转合情节的故事是谋夺兰亭集序的故事,有悬念有设伏有波折救赎,让人悲伤整体画风太过沉郁,过分强调自然大殿内一直半明半暗,人脸都看不清,人物服饰风格也是统一的麻布风害得分不清谁是谁,李二的性格也是暗暗的,一点都不热情冲动,整体上没有我心中初唐时期朝气蓬勃;李二和长孙的感情刻画也太浮于表面没有表现帝后间的情深意重,虽然它砍掉了李二的大部分后宫子女,但李二和长孙之间仍然更像合作伙伴而不是夫妻

  虽然有那么多的槽点,但是,它仍是一部极为严谨认真的历史剧,大部分剧情、道具建筑、人物性格都极为贴切历史,没有那么多狗血的感情戏和人物,没有夸张浮夸的故事,整个风格内敛沉着,可看性虽然不高,但作为历史剧还是经得起考验

  《贞观之治》影评(二):自娱自乐

  主要参考书目:《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

  所选内容均为剧中出现之内容,与剧情无关者,多删之。

  ♥♥♥♥♥♥♥♥♥♥♥♥

  2018.7.16.

  一、二集:

  ①背景:唐兵围洛阳,窦建德救王世充,李世民据武牢关。

  《资治通鉴·唐纪五》:(高祖武德四年,六二二)唐兵围洛阳,掘堑筑垒而守之。城中乏食……(窦建德)西救洛阳……世民曰:“世充兵摧食尽,上下离心,不烦力攻,可以坐克。建德新破海公,将骄卒惰,吾据武牢,扼其咽喉。彼若冒险争锋,吾取之甚易。若狐疑不战,旬月之间,世充自溃。城破兵强,气势自倍,一举两克,在此行矣。若不速进,贼入武牢,诸城新附,必不能守;两贼并力,其势必强,何弊之承!吾计决矣!”……中分麾下,使(屈突)通等副齐王元吉围守东都,世民将骁勇三千五百人东趣武牢。

  ②尉迟敬德疑叛逃被抓。(剧中为齐王李元吉囚尉迟敬德,书中未见此语)

  《旧唐书》:(尉迟敬德)从击王世充于东都。既而寻相与武周下降将皆叛,诸将疑敬德必叛,囚于军中……(李世民)遽命释之,引入卧内,赐以金宝,谓曰:“丈夫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寡人终不听谗言以害忠良,公宜体之。必应欲去,今以此物相资,表一时共事之情也。”(《新唐书》大体相同

  《贞观之治》影评(三):观后感,9.1分实至名归

  前几月,偶然间在豆瓣中发现《贞观之治》一剧,评分居然高达9.1分之多,我想这肯定是难得的好剧,因此前有过利用豆瓣找资源经历,且颇为满意,所以对豆瓣的评分还是较为认可的,而事实上这个剧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

  因自己对历史较为感兴趣,所以对此剧时常惦记,直至前些时日,才终于把它看了一遍。虽然它是一部正史,可当做历史书学习,人物刻画的很棒,能打动到人心反映思想内涵也十分中正,称得上是一部好剧,但把它推荐给别人看,还需要细细斟酌。首先这剧太过于尊重史实,且多以谈话为主,导致基调略显沉闷,加之色彩以土黄色为主,画风偏暗,容易使人疲倦,其次,“外伤”严重投资不足,特效太差,道具,布景等都不够精良,在某些宏大场面中,表现力十分不足,好在演员给力,虽然不是什么大腕云集,但也是实力派,此外,为更好的表现,制作方也扬长避短,尽量减少宏大的叙事画面,侧重于内景展示,采用这种方式可能剧本本身的因素,但外在因素也不可不在乎,说实话也给亏得这种先天不足,才给了此剧更多的内涵,更多的灵魂,再者,剧情完整性略显不足,不知是否由于被广电总局阉割30级造成的,还是这种叙事方式本身带来的,全剧高潮部分略少,武牢关的饮马计让人不明觉厉,玄武门之变更是被阉割的体无完肤,连基本的连贯性都没法确保,事与事之间也有些生搬硬套之嫌,过于突兀的链接,让人难以接受,最后,我仍想说,即使此剧有太多的不足,但仍不失为一部好剧。

  正因为它是正剧,不是什么架空历史的小说改编而来的剧,所以很多人对此并不感冒。即使表示出再深刻的内涵,拥有动人的表现,展示出再真实的历史,也不敌几个偶像明星的脸,看着此剧寥寥数千人的评论与那些渣剧动辄数万数十万的评论,连零头都不够,心里十分失落,好在还有许多人能坚守本心,让9.1分挽回一部分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敬畏历史成为了奢侈,反倒是捞钱的剧、卖脸的剧、虚假的剧成为了荧屏主流。去年十分火热的《琅琊榜》,我看过,不可否认,是一部良心剧,拥有评论十四万,评分9.2,可我却觉得它对不起这么高的分,它还达不到那个纵队的高度。为何如此?恐怕这只是通过对比得出的虚高,现如今渣剧横行,所以突然出现一部较好的剧,人们就会使劲的拔高他,这何异于矮个子中间选高的啊,反倒是诸如《贞观之治》《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这样的良心良心良心剧埋没在那些粗制滥造的剧中,这里没有那些帅气逼人的明星们,这里没有高额的投资与优良的特效,这里没有掉进钱眼里的制作方,有的只是对历史的敬畏,只恨其生不逢时,恨人太过无知。为何一部普通电视剧能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为何一部缺少内涵的电视剧能成为荧屏主流,为何一部戏说乱说的电视剧能被人所称赞,有时候我不懂,我真心不懂为什么如此!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又能做到几何呢?

  言归正传,有人评价此剧的灵魂,在于“贞观”二字。贞观二字,取自“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贞观,谓以正道示人。贞,正,常。观,示。剧中有一句话,“贞观就要有贞观的样子”,此剧的精、气、神几乎全在这句话中,君臣之道,君民之道全在乎社稷也!唐初,天下初定,民生凋敝;争权夺势,朝政不稳;突厥频犯,边境告急,一片烂摊子摆在这位年仅30岁的李世民面前。贞观新朝:冰释前嫌,天下和解;忍辱纳贡,卧薪尝胆;收埋骸骨,优抚天下;裁减宫女,注重民生;修改律法,宽律治国;削减封王,强化统治考核官吏,裁撤人员;关中大旱,负荆祈雨;玄奘出关,寻求真经;平定突厥,各国同奉太宗皇帝为天可汗,时年——贞观四年!四年磨一剑,方势不可挡。四年,就让一个危机四伏的新朝摇身一变成了各国同奉的天朝,不得不说,太宗皇帝治国本事真让人敬佩,至此之后,大唐迎来了鼎盛发展时机,颁布新农税法,改革统兵,征讨吐谷浑,恢复义仓制,编纂括地志、氏族志,改革科举制,平定高昌,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绘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讨伐薛延陀,玄奘译经,自讨伐失败后,太宗染疾,托孤于长孙无忌,辅佐新皇。至太宗病逝,年五十二,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剧中所述,概括陈之,如有遗漏、错述,还请以正史为准。)“贞观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呢?概括起来就是以文治国,以人治国。具体则是君臣同心,共谋社稷;选贤任能唯才是举;以民为本,注重民生;以史为鉴,以人为镜。摊到了这么一个明君,国家想不强也难,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忠良之臣。

  贞观之治,奠定了大唐一百多年的盛世,太宗的功绩,不仅利在当代,还功在千秋。以下是截取对他的一段评价,“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古代集权治世最好的榜样。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这么一位流芳百世的皇帝,依靠他的开明,依靠他的胸襟,依靠他的思想,注定为世人所敬仰!我有这么一个认知,不愿不敢直呼其名,觉得这是对他的大不敬,所以代之以太宗,不仅是他一个人,与他同样出名的皇帝如秦皇汉武都让我不由得心生敬畏,这就是皇帝的威严

  《贞观之治》影评(四):看剧是需要心境

  这个剧断断续续地看了估计有一个多月了,终于看完。说实话,有点熬人的意思,让我想起小时候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样,明知道是别人推荐的好书,但是就是觉得没意思,看不进去,然而还要硬着头皮看完。

  这个剧给我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推荐而来,想着好好看一看太宗的丰功伟绩吧,结果战争简略到一晃而过,一点也不震撼,不管是窦建德、王世充还是突厥,看着着实乏味。想着看看太宗的宫斗谋略吧,重头戏玄武门又是一晃而过,无语。最后想着看看太宗的治国之道吧,感觉有点过于流水账了,没有什么中心事件,没有重头戏,和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的对话感觉就是每天流水式的上朝而已,让我一度怀疑阿城在这个剧里面究竟干了点什么。【中国电视剧在情节安排上和美剧差别简直大】

  当然,有人说这是真实古朴。我不否认,古朴也好,毕竟是古代历史剧,如果都拍成《美人心计》《锦绣未央》之类的五彩缤纷,估计也就没有什么怀古幽情了。古朴的剧也看过,我觉得《雍正王朝》就很有代表性,但是《贞观之治》给我的感觉不一样,感觉古朴到简陋了,尤其是一些曝光过度的镜头和五毛的特效,再加上演员的表演并不能像《雍正王朝》那样给全剧加持【感觉主要演员不是演技不好,只是没发挥好,次要演员和《汉武大帝》很像,没啥突出的爆点】。

  但是看到最后几集也就慢慢习惯了,不仅仅是习惯,甚至觉得还不错,没有花里胡哨的东西正好静下心来欣赏它的细节体会太宗的感情。历史剧真是个好东西,史书上短短几行的描述,人物是多么的刻板,但是在好剧中就都活了起来,变得有血有肉,可知可感了。你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你就知道他也是个普通人,有各种为难痛苦的时候,当然,前提是这个剧足够好,没有随意篡改和不像话的夸张。

  另外,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得有一个合适的心境。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情,养的小狗突然病逝,工作劳累而且也很不顺心,个人感情更是不顺,这是再看这个剧,突然就理解了太宗,突然就觉得好看了起来。可见,看剧也是需要机缘巧合的,也是得有缘分的。

  想起了稼轩的一首词,是写他读《史记》的,感觉和我刚才所说看剧的缘分颇为契合,最后特别录在下面: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贞观之治》影评(五):“建成”只是伊始,“世民”终有天下

  秦王我喜欢称世民为秦王。为何?

  秦王,囊括了中国史学界最有成就、最有意义的两位皇帝:秦始皇和唐太宗

  嬴政在未称帝、未成就开天辟地一番事业之前,叫秦王;

  李世民在南征北战,成就“武功”的时候,叫秦王。

  这难道是巧合?不,我不相信。但或许,我不得不相信

  上苍赐予了秦王二字最非凡的意义:功盖三皇,名过五帝。

  神农、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亦或是夏禹、商汤、周武,都离我们太远。他们在历史中湮灭,只有在青铜器、甲骨文上留下种种惹人深思的文字。但是秦皇和唐宗呢,他们均在史册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页。

  我们或许确实不能责备秦始皇,他是中华封建史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借鉴,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他偏离了航向,最终被当作“暴君”之时,也只能说后人无识人之慧了。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但另一位秦王,李世民,绝对幸运的。

  出身贵族阀阅,从小飞鹰走马,身手矫健;隋亡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群雄竞起;父亲李渊,高瞻远瞩母亲窦氏,女中巾帼,“恨不为一男子,不可为舅报仇”;妻长孙氏,知书循礼,聪敏睿智;连襟长孙、柴绍、窦诞,各个敢作敢当,英雄豪杰;妹,湖阳公主,虽为女子,志胜男儿;自身,亲历隋末乱世,历经磨难,南征北讨,一马当先,晋阳起兵,英敏果断,行走江湖,网罗人才,房谋杜断,皆入彀中。实为天时、地利、人和

  似乎父亲李渊更器重这个儿子,母亲窦氏自不用说。当这第二个男孩出生在陕西武功县的别馆之时,就注定了唐王朝因他而生。

  李渊可能并未意识到,“建成”这个名字不应该给第一个儿子。按中国的嫡长子继承制,长子是要“济世安民”的。可偏偏给了秦王,却只告诉隐太子:你只能看到唐王朝的“建成”,“济世安民”就给你的兄弟吧。于是,太平天子,李建成是坐不起了。

  对于玄武门兵变,弑兄杀父当然有悖伦理,但我们应该理解:皇家无亲情。

  权谋、机变、暗战,就是皇家的政治。我们不能要求每个皇室成员都是伯夷叔齐,我们不能逼秦王饿死在首阳山,用时新的一句话: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秦王真实地表现了自己的血性。

  他不是建成元吉之流,刻意讨好父亲的嫔妃,让她们打小报告,不做一些小人之事。我想,这样的人当皇帝,估计也会有更多阴暗面。

  秦王,是个铁骨铮铮的男儿,他要的是真真实实的大战,即使是恶战、持久战。他不是当细作、当斥候的料,但他是当光明正大太平天子的料。无论是天策府幕僚,还是后来的贞观朝臣,都在这位光明正大的男儿引导下,开一代明治先河。直谏、绝不营私、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秦王、太宗、世民,真的把臣当作了诤友。而且只有他可以把君臣的友谊看作战场的同袍之情,甚于手足。在战场上,他为窦建德披衣;在朝殿上,他为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虞世南、孙伏伽、岑文本、马周、褚遂良、李靖俯首。他就是他!太平天子!

  也许,王知远的确知远,也许真的不怕死,也许的确会察言观色,也许会是信口开河,可他的预言毕竟应验了:秦王是太平天子!仰天大笑!!!!

  如果生命的主角并不是我,这一生也许匆匆走过也不会去想太多;

  如果逆耳的忠言是为了我,哪怕你说的是我的错,我也不要你沉默;

  如果混乱和纷争会演成祸,除非不能解脱,我最爱是平和。

  秦王,太宗,天可汗,太平太子——

  世民似乎享尽了世间的一切荣耀,但他告诉我,他需要的只是昭陵里的安寝,和他的妻子长孙、他的诤友,相伴永生!

  当我们追溯时间的河流,与先秦隋唐宋元的智者们相遇。我们很难分清刻在竹简或蔡侯纸上隽永的话语哪些是思想哪些是语言,但他们都是历史,对于听泉眠云、饮露餐菊的隐逸者,都是灵魂的洗礼。

  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看我将怎么做;

  看这锦绣山河,给我已经太多,让我全心全意把这土地建成理想国!

  这不得不是我们的心声

  《贞观之治》影评(六):一部很考究的理想主义历史剧

  在现在中国内地泛滥的“历史剧”中,《贞观之治》可以说是绝对的良心之作,其考究程度丝毫不亚于《汉武大帝》、《成吉思汗》、《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以及《长征》、《延安颂》、《解放》、《东方》等系列革命历史题材剧。要论到对历史的忠实程度,那么可以说《贞观之治》比起上述电视剧都要高很多很多。无论是服饰、对白、场景设计、道具还是剧情、人物形象,《贞观之治》都达到了对历史还原的最高水准,可以说非常接近真实的历史(当然,所谓“真实的历史”其实也是“第二历史”,是历史文献记载和历史学家研究、考证出来的历史)。全剧几乎每一个情节、每一句重要对白、每一个角色的性格设定都有《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等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作为依据。导演张建亚、编剧阿城和孟宪实都是彻底的理想主义者,作为历史专业的学生我不得不向他们致敬。在市场化、商业化如此严重的中国内地,居然还有一些理想主义者不考虑市场反响,愿意拍这种忠实于历史的电视剧,这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可惜这部电视剧还是太过于理想主义了,和吴子牛导演的《贞观长歌》相比,这部电视剧缺少剧情的跌宕起伏,没有明显的高潮出现,也几乎没有扣人心弦的各种情感(爱情、亲情、友情等)纠葛(惟一例外是本作中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夫妻之情)。总的来说《贞观之治》太过于考究,太符合历史真实,在作为一部电视剧必要的想象和虚构方面做得不够。和另外个人认为演员的演技不够到位,尤其是两位主演马跃和苗圃的表演实在不够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剧情的发挥。实事求是地说,《贞观之治》的剧情在中国大陆拍的众多历史剧中,与史实贴近程度数一数二,但确实没有《贞观长歌》精彩。

  如果拿《贞观长歌》来和本剧相比的话,我认为二者各有千秋但也各有不足之处。如果你想了解贞观时期真实的历史和一个真实的李世民形象,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你看《贞观之治》;如果你不是真正热爱历史,看电视剧是为了追求情节的精彩刺激,那么我还是推荐你看《贞观长歌》。《贞观之治》几乎可以当作一部纪录片来看,而且是一部极其优秀的历史纪录片,但从商业角度来看,本剧作为一部电视剧在娱乐性上是失败的。

  《贞观之治》影评(七):四个震撼

  看这部电视剧有四个震撼:

  1、太宗与魏征的对白

  太子应该怎么做?皇帝应该怎么做?魏征与太宗的对白是最能让人受到教育和启发的。魏征总是能谈古说今,谈得是头头是道,总是能够将一些道理分析的透透彻彻,即使太宗在有脾气,也不得不服其论;我总爱从50集的影片中寻找他们之间的对白来看,建议便秘的人看看;

  2、服装、场景、言行

  我无法了解唐朝人的服装到底是如何的、谁拍的才是真实的?但我敢跟定的是,太宗是提倡节俭的,在他的眼中绝对不会有奢华的概念,更何况大乱之后,天下初创,物质绝对匮乏。

  场景方面,第一次看到长安宫殿中的布局摆设是如此的与以前看日本历史剧相似。这一点可以引用日剧来旁证该剧对当时的人文、生活的真实性。

  在大殿议事,大臣发言之前有一个请求的动作,就像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发言之前要举手一样,非常好。谁说的好,其他人可以鼓掌表示赞同。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了解到监礼官在电视剧中并非摆设。

  3、张学友的歌

  主打歌《理想国》很有张力,很棒,也只有歌神能发挥的好。片尾曲《天机》更是九霄之音,放在我的iPod用不变。但感到奇怪的是这两首歌似乎并没有受到关注。

  4、气势

  “令”原来是这样的严肃和权重。“元帅令”“皇帝令”一旦说出来,就让人有一种相当的紧迫感,谁曾感受过?这是一种气势,不是什么演员都能有这样的气质。

  《贞观之治》影评(八):一部死于总菊刀下的好剧

  贼牛逼的史诗,大爱啊,从服装道具到正史细节无不考究,看马跃金士杰飚戏很痛快,同时期那部大牌扎堆的长歌连它的车尾灯都看不到。

  看过一位对历史服饰极有研究的fan写的对比帖子,甚为佩服,里面将两部剧的图片一条条贴出比较以此证明贞观之治制作组的用心之深:初唐崇尚俭朴,宫殿简单素雅,皇帝朝服以朱玄色为主,哪像长歌里金碧辉煌,唐国强上朝下朝没事就整件明黄套着,女装华服也是参考日本和服三翟精心重现,发髻发饰除了披发这点外则基本遵从出土陶俑(地位低的侍女披发,贵妇头发全部盘起),大臣议事都是坐而论道,穿衣颜色从紫到青严格区分官阶高低,重骑兵着的全身甲将军穿的明光甲都是博物馆有据可依的,里面还有一个细节,李渊和卖艺女子弹琵琶,那琵琶都是横抱的。。。甚至连建筑都要用特技在影视基地现有的宫殿顶上添加唐朝的鸱吻,而细小的生活摆件比如七星灯笔洗什么的都是依唐代文物仿造,这个都能考虑到,此剧真是较真到了变态的地步。再反观长歌,从盔甲到女性服饰,几乎混杂了唐宋元明清的所有元素外加臆造,帽盔上插箭让人想到星爷版的鹿鼎记,避雷针啊,上朝时大臣们清一色红衣方阵队列口称主子,就是一群脱了补丁褂子和斗笠帽的清朝奴才,还有凳子啥的就不说了,初唐如果有凳子日本人现在就不会跪榻榻米。

  贞观之治的剧情偏重于旧唐书新唐书里的记载,以政论治理战争攻伐为主,尤显历史的厚重和父权封建社会的阳刚,一如贞观二字,中且正。只可惜就算把东突厥屏蔽为草原十八部,总菊还是将80集的剧生生砍成50集,到了50集还说它伤害了少数民族感情,张建亚想要表达的东西总是不能完整展现,同样的命运去年又轮到他导的西游记上,80集剪成60集造成故事跳跃和脱节,新西游虽说特技效果不尽如人意,但相对于老版西游已经极大的接近于白话文的原著了,明讽暗喻的同时还加入了许多佛教义理,引人深思,在网上追完就觉得会被总菊封杀,而许多人一见张纪中就骂妖孽,人云亦云,也不静下心来好好看看。

  演员都是非著名实力派,然而却都把握的很精湛,饰魏征的是台湾的金士杰,有看过他的暗恋桃花源,演技扎实老辣,说话字正腔圆,将一代谏臣表现的十分出彩。而马跃的李世民也是惊喜,他早年在一些剧里当配角,但那身清癯超脱的古代气质教人过目不忘,私底下非常欣赏,本以为他藉此可以大放光彩,没成想却和这部电视剧一起被埋没了。剧中的长孙内敛沉稳,女人味十足。端出母仪天下的范儿容易,几部剧里都已近样板化,但似苗圃那样把一代贤后演回一个真实的人倒是新鲜真实,每每她与马跃对戏,都像是寻常夫妇唠家常一般,使人不禁想起俩人结为夫妇时太宗还不是九五之尊只是十五岁的少年,而长孙更是只有十三岁,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其余的一众配角有些是汉武大帝里的班底,像演长孙无忌和李建成的都算是老戏骨,这选角比起金玉其外的贞观长歌真是踏实太多了。好戏能成就好演员,好演员有时却能因为一部烂剧砸了招牌。

  贞观之治,几乎类似于探索频道真人扮演纪录片,还原度强过市面上大部分的历史剧,是一本影像的史书,它将文字拍摄成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声色,让神往于大唐盛世的历史粉丝们好好的过了一把瘾。当然对于普世大众而言,像长歌这样的戏说娱乐加穿越片看起来会更轻松,相比之下贞观之治则有些枯燥,有时几乎一整集都是李世民和大臣们论证治国之道,不过在我眼里那些君臣之间的对话精彩绝伦,好比在看翻译过来的春秋左传。

  雍正王朝版贞观长歌在电视台反反复复滚动播出,愣是把偏差的历史催眠进观者的脑中,大众也乐在其中。贞观之治那么精致的一部剧在国内竟然悄无声息,到了国外却卖得很好,霓虹国当然很喜欢,连土耳其都买了,哎,正是国人之哀啊,一朵总菊压海棠。。。什么时候能看全80集呢

  ----------------------------------------------------------

  前一阵看了世界遗产在中国的长城篇,是这么说到为什么那么多王朝都修长城,而唐朝不修:“强大国力的本身就是一道令人望而生畏的难以逾越的万里长城。。。因此唐朝不是修不起长城而是无须修。这种自信和底气来自一个大国强盛的国力和宽广的胸怀”----说到唐,官媒的口气也粗,它真不愧是中国封建史上的巅峰。

  :曾有宋朝粉丝拿宋与唐比,说对外战争宋朝的战胜率远高于唐,但是却忽略一点,宋是被动防守,唐的战争多是主动攻击,玩过战略游戏的人都知道,进攻和防守难易差别大了去了。又说到经济,宋的gdp也远高于唐,可时代更迭生产力发展人口增长这不是很正常么,谁会拿现在的天朝gdp和清朝或民国时比啊,当然还有诸多其他因素,比如北宋时气候温暖农作物产值高等等

  《贞观之治》影评(九):《贞观之治》观剧笔记

  冠服总体上赏心悦目。借用一位朋友的话:看本剧时第一次领略幞头的美。圆领襕袍搭配软脚幞头是本剧常见,尤其是男一号二凤,他戴幞头好看得不行,不知道后期会不会出现翼善冠造型。登基后常服以幞头襕袍,燕居亦有搭配翻领胡服之制,视朝亦多以常服,偶尔衮冕;登基前小冠居多,偶尔朝服。官员冠服,文官武弁(平巾帻配笼冠),虽然罩在笼冠里的平巾帻不明显。品级色分得也还是挺清晰的。只是李靖侯君集等武官首服之“鶡冠”尚有疑议(武德贞观朝是否已出现此类武冠冠式?)

  另,剧中二凤践阼时衮冕之服有冕藻十二旒,这是对的,但视朝时所服衮冕,冕却通常无旒,查了两唐书,天子冕服里只有大裘冕是无旒的,但是大裘冕是祀天地之服,而非视朝之服。未知剧中是何根据?

  腰带的带銙与随身鱼,都有展现。剧中官员腰间佩带的随身鱼符是光秃秃的,没有盛鱼符的鱼袋,鱼袋之制何时开始?京官佩鱼,外官如州府之官员也能随便佩鱼么?我记得魏徵宣抚河北时贝州刺史趙德言的属吏就有佩鱼者。存疑。

  服饰之外一些明显的与史料不符或有疑问之处:

  1、第12集:二凤册太子的双童髻造型。

  唐时临轩册命皇太子与内册皇太子的形式选择,只在于受册的皇太子是成年还是未成年,成年使用临轩,未成年使用内册,临轩册服远游冠、绛纱袍,内册则双童髻、绛纱袍。(见《通典》)

  二凤受册皇太子那会年已奔三,正常情况下只适用临轩册,戴远游冠。即使因为初唐礼仪未备,或有特殊情况,不能临轩,而采用了较为简便也没那么隆重的遣使内册形式,但他早已逾越冠礼之龄,双童髻是绝对没理由的。

  《明史.志第三十.嘉礼二》提到册命皇太子:“自汉代始称皇太子,明帝始有临轩、册拜之仪。唐则年长者临轩册授,幼者遣使内册。宋惟用临轩。元惟用内册,不以长幼。”

  2、第15集:魏徵称呼贝州刺史趙德言为趙府君,“府君”一词可用来称呼一州之长的刺史?

  府君是汉代对郡守的尊称,除府君外,汉魏亦以明府一词尊称郡守。《后汉书.张湛传》:“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注曰:“郡守所居曰府。明者,尊高之称。”

  不过,《世说》里亦载有尊称州刺史为明府之例:顾长康好写起人形。欲图殷荆州,殷曰:“我形恶,不烦耳。”顾曰:“明府正为眼尔。”此处的明府指荆州刺史殷仲堪。

  虽然唐代的州不能等同于汉代的州,只能等同于汉代的郡一级,但汉代用来尊称郡守的“府君”能不能就用来称呼唐代在任州刺史呢?需要有文献例子。

  3、第25集:二凤裸上身的雩祭造型啥依据?虽然不太清楚这种大雩时期的天子之服,但是跟孟夏常雩仪式应该差不多吧?衮冕比较能理解(武德初《衣服令》皇帝祀天地服大裘冕,显庆元年长孙无忌等人提出,孟夏服裘很不合理,历代唯服衮章,故请罢大裘),剧里这种好像太巫术时代了些?……

  4、官职衔接略紊乱,也不知道是否故意,只是故意似乎也没啥好处啊。比方裴寂在武德九年已拜司空,剧中直到贞观三年罢免他时还在叫他左仆射(贞观元年六月太子少师萧瑀为左仆射,同年十二月罢,之后空缺到贞观三年二月以房玄龄任之)。再比方杜如晦于贞观三年二月为右仆射,因为生病年底就已经罢相在家休养了,右仆射遂阙,直到贞观四年八月以李靖任之,但剧中到贞观四年三月杜如晦病卒时还在叫他右仆射。(尚书省的长官原为尚书令,因二凤自己在武德朝担任过尚书令,其后尚书令就不再任人,令阙,原先令的副手左右仆射便跃居长官之位,实际上担任的就是宰相之职,因品位尊崇,不轻易授人,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如XX“参议朝政”,故而左右仆射经常断档,中间空缺时间有时间隔很长,并不奇怪。)

  5、第44集:魏徵于贞观十六年被拜为太子太师,剧中却说是太子少师。(这种完全不知道何故,东宫三师三少除了职份上有所不同,品秩也不同,前者为从一品,后者为正二品)

  6、第46集:再次出现了李治册太子的双童髻造型!姑且不论历史上此时李治多少岁,单说前面的剧情里李治束发戴冠都那么久了……

  7、第46集:究竟是长孙无忌属意立晋王在先,还是二凤自己属意立晋王在先?

  二凤想要立晋王李治的首要目的是为了保全废太子承乾和前魏王泰二子,太子既然被废,若立魏王,以魏王和太子先前争夺的局面,则太子必死,弟弟晋王亦难以保全。作为父亲的二凤想到这些很容易理解,作为亲舅舅和重臣的长孙无忌如果想到这些也很容易理解,但去背地主谋主导这件事,却未免实在僭越了忠臣的界限。两唐书里讲二凤为了“要挟”重臣同意他立晋王,不惜“投床自刺”,无忌惊恐之下趋前抱持,问陛下欲立谁,二凤回答我意欲立晋王,无忌等才被迫表示同意,二凤又问百官若有异议待如何,无忌又回答,晋王仁孝,百官不会有异议,若有,臣将以死护之。二凤遂令晋王拜谢舅舅。剧里演得则怎么看怎么是无忌自己先属意立晋王,然后乘二凤悲痛之际心神大乱,“挟持、诱导”天子跟着他的意图走。(如此颇树立了无忌后来权臣的形象,这何止是普通的“外戚干政”,这都干涉到了宗庙承统的大事了。再联想无忌后来在高宗朝被武后陷害身死,李治自己对这个护持他居功至伟的舅舅也并无什么信任,这不是在说“自作自受”么?无忌忠诚却蒙受冤屈的悲剧形象荡然无存……)

  8、第46集:二凤多次要求看起居注并且看成了史有明载(这也是他的主要污点之一)。他先向起居郎褚遂良要求看起居注被拒绝了,褚遂良说自古未闻帝王躬自观史(《新语》),又向监修国史房玄龄要求看,被谏议大夫朱子奢批评,说他会开后世的坏风气,皇帝们都争相效仿要看自己的起居注,秉笔直书不肯隐恶的史官不免于刑诛,必有人为全身远害而违心写史媚上,长此以往,哪里还会有信史?但二凤不肯听。房玄龄没扛住,终于让他看了(《通鉴》)。那他看了后有没有改起居注呢?这事争论不少。《通鉴》里记载房玄龄给二凤看的是他和许敬宗将起居注删略后而成的高祖、今上实録,二凤看到其中对玄武门之事颇有隐微,于是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以,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词,直书其事”。这整个过程大家琢磨吧,呵呵。(二凤为么如此执着欲看自己的起居注,不看也不会死啊,他的理由是看到自己的错处,更有利于今后追鉴自省,不重复犯错。那古来帝王难道就没追鉴自省的需要?朱子奢说得不更有道理么?况且看了就看了吧,却独独特别关注“玄武门”这码子事,把这件事拎出来说,还自比周公季友,给史臣们确立了一条书写此事的“指导思想”:我对自己的定位是这样的,你们就按这样写……而“浮词”是什么,“直书”又是怎样,读史者自行揣摩吧……我实在不忍心说“欲盖弥彰”这个词)

  剧里演绎这段,基本照抄史书,但是把分别向褚遂良和房玄龄要求看起居注的事情放在同一个场景里演出了。这无疑是一种弱化处理。弱化了二凤对看起居注的执着。反过来也就是一种美化了。(通鉴上讲房玄龄给二凤看的是删略后的高祖、今上实録,并非起居注原本,挺耐人琢磨的,不管原本的记载原来是如何,是否也一样对玄武门语多隐微,但听取了二凤这条“指导思想”之后,监修国史房玄龄会如何做呢?)

  另外,同一集里,魏徵编纂自己谏言成集的事,真是褚遂良抖出来的么?待查。同样,这也关涉到褚遂良的RP。(便是这件事,还有魏徵生时举荐杜正伦和侯君集的事,致使魏家在魏徵身后失爱于二凤,连许诺的公主下嫁也反悔了)

  其他看着再说。

  总体上还是很认真的历史剧,当然缺点也很明显。

  《贞观之治》影评(十):一个李世民黑的感想--我相信这是真实的李二

  (流水账慎入,有很多对历史本身的理解)

  小时候翻台翻到过这部剧,看了20分钟就换台了,原因是画面黑乎乎的,人物衣服也不怎么好看,马跃的扮相初一看也不像是那个历史书上腰围甚宽的唐太宗。

  我个人是非常不喜欢唐太宗的,这是偏见,绝对的偏见。让我来解释一下,我是明成祖朱棣的粉丝,他自己是李世民的粉丝。朱棣即位后,很多地方都学的李世民,比如李世民写了”帝范“,他就写了”圣学心法“,他老婆徐皇后也像长孙写”女训“一样写了”内训“,两个人都篡改了史书,都时不时打点仗,都重用了对方阵营里愿意归顺的大臣(朱棣:三杨,夏元吉;李二:魏征等),在位期间也都一片升平,甚至他们的儿子也都造反。。。然后我愤怒的地方就来了:为什么这两个人历史上的名声就差那么多呢?你要说朱棣残暴杀建文大臣,可那都是死不投降的啊,再说李世民不也杀了李大李四一家连孩子也不放过么?朱棣好歹没杀建文一家。

  我好像写朱棣写太多了orz,重回正题。这几年新拍的历史正剧越来越少,于是剧荒的我把目光重新投回了唐朝剧。我首先去看的是”贞观长歌“,原因有二:一是据说有宝国叔,二是糖果强在”郑和下西洋“里演过朱棣,被诟病简直是”贞观长歌“集体穿越。这部剧我跳着看了一个小时,最后得出结论:一部纯粹的烂片。唐国强演出了一般人心目中伟光正的太宗,在我这种李二黑看来简直是要吐得不行了,而且演得和他演朱棣一样,一点层次感都没有。对于这种事实上有争议的帝王,简单处理成伟光正的英雄样板只会让稍微了解点历史的人觉得历史人物本身受到了侮辱:人家敢干的事情你怎么就不敢演呢,人家努力地粉饰自己你也没必要就只拍这一面啊。当然编剧的责任要更大一点。

  我又想起了这部”贞观之治“,随意挑了一集看。看了10分钟后,我就感受到了一种”融合感“,怎么说呢,我觉得我能理解李二了,这有我把对朱棣的深刻剖析运用到看剧中的原因,但更多的是马跃的表演真是绝了。他的每个眼神都非常经得起琢磨,身体语言也没话说,一撇稍翘的小胡子可爱得很,这已经不是演李二了,真的是李二附体!后来看他的采访,他说李二身上的压力和痛苦也把他压得不行,可见演员的修养!他演出了李二身上的锐意进取,坚毅果敢,也演出了李二身上文艺青年多愁善感(大雾)的一面。

  好演员要归功于好编剧。编剧非常坏(?)地吐槽了一把,很多时候我看一个场面的时候吐槽,紧接着我的吐槽就被剧里人物说出来了:)比如长孙后劝无忌不当右仆射,我吐槽:真是个装逼犯,下一秒无忌就吐槽他妹妹:你也太在乎名声了。还有一个大臣拦着不让李二去打猎,我吐槽:这就是沽名钓誉,和宋朝那帮御史没区别啊,过了几分钟无忌和房玄龄也开始吐槽此人实则阿谀奉承纯粹为了博名声了。。。这种不把观众当白痴的行为值得点赞。剧里面一大亮点是李二的“兰亭集序”骨灰粉属性,把一个帝王人性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会心一笑。还有就是李二毁魏征碑的剧情,这个让我们这种李二黑为之津津乐道的剧情拍出来了真是让人感觉诚意满满,也让人物形象变得复杂而立体,表现了不少人都有的“自己立牌坊却不让别人立牌坊“的心理。剧情基本上是按照资治通鉴的描述写的,较为真实。整部剧节奏虽然慢,但是时不时的小亮点就像嚼新鲜胡椒粒一样过瘾,可惜这种文艺范注定略显曲高和寡。

  当然缺陷总是存在的。最不能让我理解的是房玄龄”夫人吃醋“的故事被安到了魏征身上。虽然魏征是此剧的重点,可房玄龄戏份也不小啊,至于么。。。对白设计有些过于白话,有种语文书上古文的译文的感觉,当然这个好不好也见仁见智。大部分配角算得上精彩,无忌房玄龄褚遂良都不错,最重头的魏征身上有种谜一样的喜剧色彩,让我略无语,不过看剧嘛,不要求和历史一致。苗圃的长孙后算是不过不失吧,不过她和马跃叔演戏的时候总有种相形见绌的感觉。

  结尾的时候我哭得很厉害,李世民在晚年真是比朱棣苦很多。其实编剧可以把他后期炼丹的史实在这里插进来的(虽然因果关系略颠倒),来表现他的“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以前我总是骂他自作自受,可现在我却只想骂上天没有多给他十年。十年可以让李治变得成熟,让大唐的未来在他眼中更加明朗,让他挽回之前的一切,而没有这十年的李二只能在忧虑中离开人世。李二的家事的确是一团乱麻,那是因为他本质上还是仁慈的吧。朱棣的狠和冷静让他早早地坚持力挺又限制他不那么喜欢的太子,中后期极力压制像他的高煦和他最喜欢的高燧,对着儿子们用尽政治家的手腕。同样是儿子们的坏榜样,李二对儿子们不加掩饰的爱和容忍却毁了他们。

  看完这部剧的我不再厌恶李世民,也没有成为他的粉丝。我感谢这样一部把他的功过都以史家之笔公正地描绘出来的剧,让我深深地理解了他。可能是因为我现在处于的人生阶段的缘故,我体会到了他身上承受的一切,更为自己面对压力时的能力而感到羞愧。

  我相信这就是真实的李世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