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坐火车的女人》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坐火车的女人》观后感10篇

2018-08-14 03:3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坐火车的女人》观后感10篇

  《坐火车女人》是一部由Chris Lavis / Maciek Szczerbowsk执导,Laurie Maher主演的一部动画 / 短片 / 奇幻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坐火车的女人》观后感(一):你我殊途,但是同归

  沉重包袱,像死尸一样压在你身上,与你的身躯极不成比例,你的过去,你的现在,你的未来,你的负重,那是你的重量,没人可以替你承担分毫

  野蛮的呼啸而来的火车好像命运一样,风驰冲向你,把你带走,不容分说。

  决定输赢的已经不再是看似是掌控者的你我,而是旅途的颠簸,而你我还可笑的煞有介事的思考取胜之道。不过最后棋子被颠簸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你们也毫不惊奇,好像从来就没有外力

  人们始终自觉着能抗争似的看一些什么法则“how to handle ur enemies(如何收拾你的敌人),而这业已侵略童真纯洁

  你对面的人,他外表安静内心却在施暴,最后你看,对你耍流氓的正是这个人

  黑夜终归会来临,危机四伏,你双足一不留神也将踏入污泥同流合污

  如若你尚未麻木,你便希望逃出生天,你便渴望纯洁,你据理力争

  而最后还是要堕入黑暗

  命运与规则不容抗争,你我殊途,但是同归。

  《坐火车的女人》观后感(二):女人的火车越过那片人性荒原

  女人的火车越过那片人性的荒原

  ______动画短片《坐火车的女人》影片赏析

  第一次看到这个短片是在微信公众号花边阅读”上,我一向对短片充满好感是因为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精致故事表达导演意愿。有时十五分钟的短片所引发的思考并不亚于一部一百五十分钟的长片,这部便在其中了。

  《坐火车的女人》的作者为取得素材曾在加拿大境内坐了近两周的火车。这里简要说一些无关的话。作者为什么要选在加拿大境内坐火车呢?抛弃掉一些个人因素,我认为加拿大地广人稀货车或行驶在空旷无垠的平原上或停留在阴森恐怖密林中,而这些恰恰也构成了短片的主要场景(试想一下,如果是在中国坐火车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那恐怕就是一部完全不同的影片了)。这让我不禁联想起英国著名的现代派诗人托马斯艾略特的《荒原》,正是由此开始,我的思路便完完全全得被打开了:

  影片的故事情发展在我看来完全与《荒原》的五个章节对应着(这种创作手法并非作者独创,爱尔兰意识大师詹姆斯乔伊斯在1922年出版的《尤利西斯》,故事内容看似杂乱无章晦涩难懂,实则在内部结构上与荷马的《奥德赛》有紧密联系,不但章节一致,连主题也互相呼应)。

  我将在影片赏析的过程中与《荒原》做每一章的对照解释,以便每一位读者能够更为明了理解影片。

  一(1):影片开始在一处寂静阴暗的月台,水平移动的长镜头记录着昏黄的灯光下一串长长的行李锅碗瓢盆皮箱家具云云,月台本应是人群往来如织的地方,充满生命活力忙碌的地方,而作者呈现的却是毫无生机压抑站台一个女人孤独地站在那等待着一辆火车。火车会来吗?由哪里来?又去向何处?这是人类最为深邃哲学命题。在此观众隐约已经感到一种沉重与迷茫。或是历史的沉重,或是生活繁重,这些重量同时压在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每一个现代人的身上。世界种族国家民族故乡家庭社会婚姻,这些由大致小的每一样都压在我们身上,我们与那个女人同样是重担下的骆驼,不同的是我们无比脆弱

  一(2):《荒原》第一章“死者的葬仪”艾略特将西方社会描绘万物萧瑟,生机寂灭的荒原。起首几句便流露出诗人深深痛苦和无尽的失望悲哀春天原本该万物复苏,生意盎然,而在诗人的笔下,现代文明象征——伦敦却是一片枯萎的荒原。在这没有生气的栖息之所,人不生不死,虽生犹死,心中唯有幻灭和绝望,眼前的世界只泛滥着海一样的情欲。在这令人窒息的现实中充斥着庸俗卑下的人欲,死亡的阴云浓浓地罩在了西方世界的上空,人们在浑浑噩噩之中走向死亡。诗人把现实社会比作地狱,现代人视为没有灵魂幽灵

  二(1):汽笛声里火车疾驰而来,仿佛生活的变故突然降临,那个女人像我们面对生活一样险些招架不住,踉跄几步,就像我们还要生活下去一样,女人还是坐上了火车。

  一个一直在努力睡觉的老头像是对生活毫无追求老年人,眼巴巴地期望着能够多活几天。

  一个小个子男孩,捧着一本名为“如何对待你的敌人”的书研究着,目光中是仇视与不屑。

  一个因网球冠军荣誉等身的中年男人,他行为中凸显的是人最为原始暴力与兽欲。

  三个鲜明形象高度概括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的价值判断。三个人的面部形象在动画中是极其丑陋的,这样的创作无疑是有意为之,抽象意识的形象化,是作者对现代人类的嘲讽和挖苦。人人都是丑恶的,无论在样貌上还是内心中,无论在小孩中年人老人哪一个阶段中。

  在男人的行为中,还可以透视出另一种东西,即在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中只存在最为原始的性与暴力。我们不敢相信,在公元两千多年的今天,文明极度发达的当下,我们依然像原始人一样!老人和孩子亲情是不存在的,男人女人的爱情是不存在的。

  两个下国际象棋对弈的男人,这是故事里最有趣的形象了,滑稽之处在于我们无法知晓究竟谁的棋艺高超,每当一个男人要下棋的时候剧烈的震颤便一次次改变棋盘上的局势,最终一方在荒唐无奈失败。这也许反映着棋艺的高超无法抵挡命运的不公,那些被时代所吞噬的有才之人,我们在无奈之余心中也隐隐作痛

  至于对弈的另外解释我们在《荒原》中有说到。

  二(2):第二章“对弈”用维吉尔的《伊尼特》、奥维德的《变形记》和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这些作品描写的上流社会男女的淫欲和罪恶与现实低层社会卑鄙龌龊肉体交易叠映,突出表现精神枯萎,道德堕落的现代生活。物别是《变形记》中翡绿眉拉被国王铁卢欧斯强奸杀死后变为夜莺典故的引用,自然有力地表达了诗歌深刻的主题。对弈即争斗,象征现代人的勾心斗角,用古代的暴行和现代的罪恶相比较。艾略特认为,现代人重复着古代的人罪恶,世界放纵兽欲,人们成了丧失人性的行尸走肉,说他们“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自己骨头都丢得精光。”

  三(1):影片第三部分是最诡异且恐怖的段落了,先进的火车象征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它飞快的疾驰着,车轮轨道强烈的摩擦甚至燃烧成火焰庞大风扇急速旋转似乎要卷起一场革命风暴。然而在这之前,火车停在一处密林中,几个衣着肮脏面目更加丑陋的男人上来了,他们偷走行李(偷走女人的行李实际也是强行掠夺了他人的生活),甚至用毒气使人们昏迷趁机以血腥的方式偷走人体器官

  现在让我们好好思考一下,强盗们是在火车开始疯狂行进时才开始作案的,那么结合我之前所说对火车的解释,我们能想到什么?

  没错!为利益驱使的罪恶行径正是在西方工业革命和历史进程现代化的急速发展中进行的,我们在女人极度恐惧眼睛中看到了这一切,我们也像女人一样惊慌失措

  工业资本的发展带来的不是文明的繁荣,而是人性的堕落。看那强盗的面容是多么丑陋,看那象征历史发展的火车所燃起的火焰是多么耀眼

  三(2):《荒原》第三章“火的布道”表现伦敦这现代荒原上庸俗、肮脏、罪恶的生活:圣洁教堂赞歌中,世界重复着铁卢的兽行;明亮月光下,母女登俩干着卖淫行径;昏黄的浓雾中,商人金钱而奔走;精神空虚青年男女在苟合中打发光阴;人们寻欢作乐后留下的浊物漂浮在昔日诗意盎然的泰晤土河。在诗人看来,情欲之火毁灭了人性也毁灭了大自然,造成了这个“乌有和乌有联结在一起的现实”。他向佛陀吁请,要让焚烧物的火来扫尽情欲,拯救人类:“烧啊烧啊烧啊烧啊/主啊你把我拯拔出来/主啊你拯拔/烧啊”。

  四(1):女人目睹了整个罪恶,而且在强盗转过面庞的时候她也死去。然而,女人却进入了冥想虚幻世界。在那里,一切的任何物都消失了,车厢里空空荡荡,她慌张而无目的地逃亡,一切似乎没有发生过,也许这是一段反思路程,但肯定的是,这段路上充满迷茫,绝望和挣扎,仿佛身处地狱,但万籁俱静,又像是天堂

  四(2):《荒原》第四章“水中的死亡” 通共只有10行,行行都是含义深刻的象征,有人说它象征的内容抵得过但丁的一部《炼狱》。人在欲海中死去,死去后忘掉生前的一切,让他静静地在死亡的欲海中反思。艾略特笔下的海既是情欲的象征,它夺去了人的生命,又是炼狱,它让人认清自己生前的罪恶。实际上艾略特是要现代人正视自己的罪恶,洗涮自己的灵魂。

  五(1):女人倒在一节餐车里,漂亮帽子落在地上,一只不知名的飞虫在车厢中飞着,女人出奇的盯着它,仿佛注视着自然的奇迹。飞虫渐渐脱变成蝴蝶,在火车炫目的大灯中不断升华,像是耶稣基督重生,像是人性的复苏... ...

  这一段是整部影片唯一拥有爱和希望的一章,我用下一段来准确的表达。

  五(2):《荒原》第五章“雷霆的话”重新回到欧洲是一片干旱的荒原这一主题。诗的起首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来象征信仰理想崇高的精神追求在欧洲大地上消失,诗人认为,从此欧洲便成了一片可怖的荒原。人们渴望着活命的水,盼望着救世主出现,盼望着世界的复苏,灵魂的再造。他用《圣经》的典故写了耶稣复活后的身影。然而基督并未重临,却听见了惊天动地的声巨响——革命的象征。艾略特把社会主义革命视为人类的一场灾难。最后,诗人借雷霆的话告诫人们:要施舍、同情克制、皈依宗教,这样大地才会复苏,人们才分摆脱不死不活的处境获得永久的宁静

  布鲁刘 写于2015年5月3日劳动长假的一个无聊的清晨

  (在此感谢“百度百科”提供的一些资料

  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大家。)

  《坐火车的女人》观后感(三):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才是人类的救赎之路

  影片一开始,伴随着低沉的大提琴声,横轴的长镜头展示车站的破败景象,车站一片狼藉,遍地都是废弃的皮箱、家具。Tutli-Putli 女士背负着行李在车站等候,沉重的行李使她面容憔悴疲惫不堪。忽然间,远处传来汽笛声,一列火车飞驰而过,气浪的冲击让她差点站不稳脚跟。火车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在影片中是现代社会的象征。Tutli-Putli 女士上了车,无助的看着窗外,眼神里充满了不安,密闭的车厢令人感觉异常的阴暗、色调压抑,这象征着理性霸权对人的禁锢

  在晦暗的车厢里,乘客们都在自扫门前雪,目光的交汇反而加剧了彼此间的陌生与疏离。市民社会的出现早已使共同体生活趋于瓦解,社会分工使人们不得不受限于一种被塑造出来的自我认同,人们放弃了对公共事务关注,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事务。于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消失了,代之以精神上的重重隔膜

  列车上有一个孩子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叫做:How to handle your enemies(如何收拾你的敌人)的书,公共领域瓦解了以后,理性霸权通过各种规训机构对人们的身份进行划分和定位,并根据这种身份限定安排了不同的事务,生存压力和社会舆论的鼓噪使人们将这些事务列为自己的首要事务。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去适应规训权力所限定的各种理性化的标准规范,标准的单一化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连一个幼小的孩子都不得不学习这种斗争技巧

  现代化不仅无情地吞噬了孩子的童年,还强化了男女两性之间的依附关系。Tutli-Putli 女士的对面坐着一个男人,满脸横肉,目光凶狠;他的性骚扰令Tutli-Putli 女士感到不安。这个场景很明显暗示现代社会的两性关系结构,人类历史的整个理性化进程由男性主导,于是男性成为了现代规训机构的管理者,而女人则被排斥在理性化进程以外。男女两性在理性化进程中所处的不同位置决定了双方在理性时代权力结构中的不同位置,男性得以确立其对女性统治,而统治的终端则在于性。理性化的进程使男人被塑造得更理性,更具攻击性,这正是规训机构对其管理者的职业素质需求,影片用一个画面展示他在打网球时孔武有力的样子,很明显是为了刻画男性的这种攻击性。

  现代人生活在危险之中,却自以为安全,在现代社会,人类被纳入了一个庞大的理性化系统,人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而由机器决定自己的存亡,影片开头那盘随着列车的颠簸变换棋局的国际象棋就暗示了这一点。理性化的系统看似完美无缺,运转自如,然而一旦系统的某个环节出现故障,便有可能导致系统的全面瘫痪,甚至因系统的崩溃而引发大灾难,影片进行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夜幕降临了,火车停了下来,乘客们都陷入了梦乡,却不知道人体器官走私团伙早已蠢蠢欲动。

  绿色的烟雾从车厢底下冒了上来,利用列车轨道设计的漏洞,通过制造一起交通事故葬送全车人的性命,然后摘取尸体上的器官拿去贩卖,这正是走私团伙打的如意算盘,全车唯独Tutli-Putli 女士还醒着,恐惧使她对任何风吹草动都分外敏感,唯有某项事物对人构成威胁时,人们才会去试图了解它,在现代社会里,只有少数人才能觉察到潜在的危机,从而因恐惧而试图寻找摆脱危机的路径。可规训权力通过对人群的划分将这类人排除在社会主流以外,使他们无法对社会进程产生任何影响。当看到“危险”的警示牌与窗外晃动的黑影时,Tutli-Putli 女士本能的感觉到情况不妙,可势单力薄,手无缚鸡之力的她所能做的唯有拿过一把破伞摆出反抗姿态。在黑夜里,列车拖曳着耀眼的火焰冲向前方,全车人和一头站在轨道中间的牡鹿同归于尽,唯一清醒的Tutli-Putli 女士也一同葬身火海。

  影片到这里其实可以结束了,但制片人似乎不愿让人们感到绝望,影片的末尾,Tutli-Putli 女士进入了梦境,她的鞋上沾着油污,孤身一人奔跑在空荡荡的车厢里,她摔倒在车厢的尽头,一只飞蛾从她眼前飞过,并幻化为天使。作为车厢中唯一一个鲜活的生命,飞蛾寄托了人类摆脱理性霸权、实现自由的期望。也许,唯有激发个体的生命意志,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才是人类的救赎之路。

  可现实是残酷的,影片末尾,镜头前是一片黑暗的森林,Tutli-Putli 女士和所有乘客早已长眠于此,被人偷去了器官。

  《坐火车的女人》观后感(四):坐火车死掉的这个女人

  我看了大概6遍,還查了官网和imdb以及豆瓣其他影评。对于动画所展现的内容還是一团云雾。

  女主带着过往的一切,包括实物和情绪,踏上列车。看样子是想逃离。上车前她心情不是很好,到了车上,她和对面一个看书的小孩招手示好,可以看出她心情好一点了。

  对面过气运动员的猥琐和性骚扰,她换了坐姿,按了下自己的帽子。说明帽子是她的安全感的表象化。后面在餐车里摔倒帽子飞出,也说明这一点。她不再需要安全感了。

  行李架上两个下棋的男人最诡异:他们做进旅行箱里,面对棋局他们只是看着,没有任何动作。当列车剧烈晃动的时候才改变棋局。我怀疑他们是影射政客。他们身材正常,却蜷在行李箱里完全没有违和感。

  从火车被器官收割者灌进毒气,女主意识到危险自卫开始,就进入了虚幻想象部分。她潜意识里进入梦境,然后被车鹿相撞惊醒。潜意识里,她发现一切都不在了,只有自己在飞驰的列车上。暗里她开始逃离。

  餐车跌倒是她的放弃和解脱。因为安全感不再的同时,她也不再需要安全感。从她红红的眼睛可以看出她已经崩溃了。然后看见飞蛾。飞蛾从叉子上飞起的一刻,竟然把叉子弹动。她的潜意识跟着飞蛾飞到火车外面,消失在一片光里。暗夜的大地,一点火车驰过的痕迹都没有。

  捋了下,大概说的是一个女人坐火车死掉的故事。

  什么样的女人?

  她背负着过往的一切,不管是主动還是被动。想逃离。一站台的实物显然是她不想背负的,要摆脱的同时還有情绪。

  火车上的孩子

  精读《怎样对付你的敌人》,对陌生人的友好招呼极其冷漠。是戒备心极强的代表。

  孩子爸爸

  对一切漠不关心,吃饱就睡没心没肺的鹿人甲。

  火车上的猥琐男

  带有下流想法,恶意但不致命的坏人。

  行李架上的象棋男

  之前说隐喻政客好像有点牵强。

  入侵器官收割者

  致命坏人,无法抗拒的危险。

  火车

  承载一切的大环境。

  蛾子

  从头到尾都存在。前面是实物,后面是想象。在潜意识里它飞起的时候可以弹动叉子,是女主的赋予的虚想。希望蛾子强大神秘,带她一起逃离。

  只看出这么多,对于什么“理性霸权,现代化”实在是摸不着头脑。如果硬要升华,只能说不只是动车危险。

  《坐火车的女人》观后感(五):嘘...

  一开始的理解是她陷入自己制造的恐惧里,所有只是她的臆想和隐藏在亮丽外表下心理的阴暗面,就像大多数时候我们对社会的不信任和恶意揣测一样。

  一个独行的女人拖着可能是她全部家当和财产的巨大繁琐的行李,旅途的疲劳本就拖垮了她的心理和意志。上了火车之后,更是步步提防周围形形色色的人们。

  上面两个下棋的男人,带着个小孩面露凶相的健硕运动员。

  小孩子看的书不是我本以为的童话书,而是现代社会中随处可见的人际行事指导书。扭曲和丑陋的面部令我惊愕。

  下棋的两个男人在火车一次次的震颤中用随机定输赢,让人觉得可笑和荒谬。坐在她对面的男人对她张牙舞爪地做小动作,让她不由得下意识缩起双脚将自己局限在自己所认为的“安全范围”之内,传神的双目满是恐惧和惊慌失措。

  继而到了深夜,一切灯光都熄灭。恐惧和不安令她无法入睡。整个车厢的气氛恐怖凝重,她意识到她周围的人们都消失了,直到对面窗户映出影影绰绰的人影,有人用刀划开人的身体,黑暗和巨大的恐惧中她瞥见了血淋淋的双手,有青烟穿过车厢窗户的缝隙不可遏止得向她包围过来,狭隘局促的空间里像一个逃不开的茧越缠越紧,强烈的求生意识带领她近乎用踉跄的脚步逃到另一个车厢。

  慌乱中她被桌子绊倒,而我亦被她恐惧的双目和神情吓到。我以为这一切都是她的幻想,源于她潜藏下的心理阴暗面,换句话说,就是她死在自我恐惧里。

  很多时候在这个工业化现代化越来越进步的社会里,人和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也仿佛被这个社会巨大的物质和利益所横亘和填满,我们的心小的只容得下自己,好像他人都是不怀好意和戴着虚伪面具隐藏在巨大的假象里面,于是乎,我们睁大双眼,小心翼翼的游走在社会里,眼睛里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生人勿进的气息。

  我们捂紧口袋,收起笑容,藏起真诚,封闭自己的内心,甚至连最亲近的人都不信任。

  拿我自己作为例子吧,在外地上大学,独自一人的旅途总会被爸妈千叮咛万嘱咐要注意这个注意那个,他们最喜欢从各种电视节目和传媒那里看相关的实例,然后告诉我各种行骗和绑架的手法和注意事项。接下来一连串的东家阿姨出门被抢,西家阿婆被偷源源不断的向我灌输。初次出门小心为妙,家长的心我也是能够理解的。

  为此我变得小心谨慎神经兮兮,坐火车的时候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对方的一个笑容一个眼神都能被我无限揣测。本能的保护好自己的行李寸步不离,神经半点也不敢放松,脑子里塞满稀奇古怪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境。最后关头下了火车到达目的地才敢松懈下来,舒一口长长的气。

  多次经历之后,我发现事实远非像我想象的那样。

  我开始觉得自己过于紧张和杞人忧天,我的心理怎么可以这么阴暗。是我过于夸张,恶意揣度他人的想法令我羞愧又不安,回头想想陌生人关切的眼神更是让我无地自容。

  这部电影真的是非常契合我的心境,在最开始的以为。

  后来看了影评,又有了另外一种想法:踏上生活这趟列车,那么多的不堪和肮脏就不由我们自己掌控。逃离只是飞蛾扑火般的无能为力,但是精神若是向着火光和明亮是不是就无所畏惧了呢。

  在这个无所不包的黑暗社会里,飞蛾是仅剩的自由。

  我的想法倾向于把所有归因于个人内心的阴暗面,而后来从其他人那里汲取的想法则是从这个阴暗肮脏的社会来考虑。

  又或是两者都过于极端。人性和社会都本不该如此。

  还是我是个理想主义者呢。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未曾遇到过那些触及我心灵的社会阴暗面。

  那么,我就姑且一直保持着对这个社会傻傻的期待吧。

  God bless me.

  《坐火车的女人》观后感(六):生命即是如此

  女人带着沉重而又繁冗的行李踏上旅程

  想要独自的安宁

  却被周遭的环境所困扰

  想要重新找回纯洁干净的自己

  周围的人却依旧呈现出世俗不堪的神情

  甚至连小孩都不例外

  于是

  她只好自我防卫

  想象着能用一张纸 一本书 将自己与社会隔绝开来

  可是她错了

  隔绝只是内心的幻想而已

  醒来后

  即使周遭空无一人

  她依旧堕入凡尘

  所有的庸俗与不堪

  迫害与被害

  都在霎那间涌入

  于是她选择逃离

  起身狂奔

  却依旧逃不出污浊不堪

  连逃走的脚步也沾满污秽

  是飞蛾解救了她

  破茧成蝶

  视死如归

  如果没有经历如此之多的挫折与沉重

  如果没有丢掉一切的曾经 放手一搏

  就不会拥有最后的光明

  就不会拥有最后展翅的自由

  人生就是这样的一场旅行

  经历了一站又一站

  背负了太多

  舍不得丢弃的太多

  自以为多过几站路就可以忘掉一切

  重新开始

  其实

  那也只是妄想罢了

  只有自己的努力

  主动地丢弃

  经历种种波折

  才能够获得最终的自由

  是啊

  自由

  《坐火车的女人》观后感(七):她在提笔斟酌再三下,才写下一个DEAR,这是一封永远也不会写成的信。

  默片的魅力就在这里,开放半开放的结尾的默片就更有魅力了,你可以自己去解读。

  那火车站上的东西就是她丢弃不掉的过去,她全部是生活和记忆。

  蛾子渴望光明却永远是飞蛾扑火

  蛾子象征的就是她的命运,追逐新生活,渴望光明,最终都是徒劳。

  蛾子追逐光亮,而她坐上火车搬家去一个新的地方生活,不同的是她舍不得过去。

  蛾子就是自我,而在站台上蛾子从她眼前飞过的时候,她不耐烦地用手驱赶蛾子,眼神里也满是厌恶,而蛾子确是她的灵魂和命运,她从没在意过,她在意的是那些物质,物品,各种包包,书,唱片,家具。

  而车厢里的人物都是她的行李。

  行李架上两个行李中的男人,她在看到他们下棋时忍不住掩嘴而笑。她第一次笑了,其实这里是回忆。

  他们就是她过往的情人,他们在情场争风吃醋,

  在工作中相互竞争,可更多的时候只是随波逐流,等待命运的裁定。

  老人一直都在睡觉,可能暗示她和父亲关系不融洽,在她的成长中,父亲永远是一个沉默的缺失,存在而冷漠,和她没有交流。

  而她和孩子的关系也是如同对手一般,孩子对于父母来说,就是一个可爱的敌人。在这里她不那么战战兢兢,而是主动温柔的招呼孩子,可却得不到回应。

  网球运动员暗示他生活中陌生的异性,这些猥琐,粗鲁,眼神中只有侵犯的畜生以调戏单身女性为存在于世上的最动容的事情。

  而这些,是她在审视自己的生活。这就是她的一生,她摆脱不掉,无法忘记,构成她的元素。

  一切都因为一个阴谋而灰飞烟灭。

  盗肾集团,专找强壮的男性下手,用他们的肾换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并用火车撞死动物制造混乱来掩盖罪行。

  她没有死于盗肾,而是死于火车撞鹿的事故。

  强盗在盗了网球员的肾之后对她比划了一个不许出声的动作。她如此瘦弱,并不是好的肾源。这是另一个故事。

  当然,从昏迷中醒来的她已经在空无一人的车厢,那些负累她的行李,物质,物品,记忆,那些她生活中让她遗憾,痛苦,害怕,不安的人统统消失了。

  而这时蛾子又出现了,她在寻找出路,蛾子在寻找光明。

  当然最后她们合二为一,消失在没有出口只有亮光的火车的玻璃车灯前,人生唯一的一次轻盈。

  《坐火车的女人》观后感(八):【坐火车的女人】 穿梭在梦境与现实 挖掘不同内心最深层的认识

  影片一开始,伴随着低沉的大提琴声,横轴的长镜头展示了车站的破败景象,车站一片狼藉,遍地都是废弃的皮箱、家具。Tutli-Putli 女士背负着行李在车站等候,沉重的行李使她面容憔悴,疲惫不堪。忽然间,远处传来汽笛声,一列火车飞驰而过,气浪的冲击让她差点站不稳脚跟。火车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在影片中是现代社会的象征。Tutli-Putli 女士上了车,无助的看着窗外,眼神里充满了不安,密闭的车厢令人感觉异常的阴暗、色调压抑,这象征着理性霸权对人的禁锢。

  在晦暗的车厢里,乘客们都在自扫门前雪,目光的交汇反而加剧了彼此间的陌生与疏离。市民社会的出现早已使共同体生活趋于瓦解,社会分工使人们不得不受限于一种被塑造出来的自我认同,人们放弃了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事务。于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消失了,代之以精神上的重重隔膜。

  列车上有一个孩子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叫做:How to handle your enemies(如何收拾你的敌人)的书,公共领域瓦解了以后,理性霸权通过各种规训机构对人们的身份进行划分和定位,并根据这种身份限定安排了不同的事务,生存压力和社会舆论的鼓噪使人们将这些事务列为自己的首要事务。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去适应规训权力所限定的各种理性化的标准和规范,标准的单一化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连一个幼小的孩子都不得不学习这种斗争技巧。

  现代化不仅无情地吞噬了孩子的童年,还强化了男女两性之间的依附关系。Tutli-Putli 女士的对面坐着一个男人,满脸横肉,目光凶狠;他的性骚扰令Tutli-Putli 女士感到不安。这个场景很明显在暗示现代社会的两性关系结构,人类历史的整个理性化进程由男性主导,于是男性成为了现代规训机构的管理者,而女人则被排斥在理性化进程以外。男女两性在理性化进程中所处的不同位置决定了双方在理性时代权力结构中的不同位置,男性得以确立其对女性的统治,而统治的终端则在于性。理性化的进程使男人被塑造得更理性,更具攻击性,这正是规训机构对其管理者的职业素质需求,影片用一个画面展示他在打网球时孔武有力的样子,很明显是为了刻画男性的这种攻击性。

  现代人生活在危险之中,却自以为安全,在现代社会,人类被纳入了一个庞大的理性化系统,人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而由机器决定自己的存亡,影片开头那盘随着列车的颠簸变换棋局的国际象棋就暗示了这一点。理性化的系统看似完美无缺,运转自如,然而一旦系统的某个环节出现故障,便有可能导致系统的全面瘫痪,甚至因系统的崩溃而引发大灾难,影片进行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夜幕降临了,火车停了下来,乘客们都陷入了梦乡,却不知道人体器官走私团伙早已蠢蠢欲动。

  绿色的烟雾从车厢底下冒了上来,利用列车轨道设计的漏洞,通过制造一起交通事故葬送全车人的性命,然后摘取尸体上的器官拿去贩卖,这正是走私团伙打的如意算盘,全车唯独Tutli-Putli 女士还醒着,恐惧使她对任何风吹草动都分外敏感,唯有某项事物对人构成威胁时,人们才会去试图了解它,在现代社会里,只有少数人才能觉察到潜在的危机,从而因恐惧而试图寻找摆脱危机的路径。可规训权力通过对人群的划分将这类人排除在社会主流以外,使他们无法对社会进程产生任何影响。当看到“危险”的警示牌与窗外晃动的黑影时,Tutli-Putli 女士本能的感觉到情况不妙,可势单力薄,手无缚鸡之力的她所能做的唯有拿过一把破伞摆出反抗姿态。在黑夜里,列车拖曳着耀眼的火焰冲向前方,全车人和一头站在轨道中间的牡鹿同归于尽,唯一清醒的Tutli-Putli 女士也一同葬身火海。

  影片到这里其实可以结束了,但制片人似乎不愿让人们感到绝望,影片的末尾,Tutli-Putli 女士进入了梦境,她的鞋上沾着油污,孤身一人奔跑在空荡荡的车厢里,她摔倒在车厢的尽头,一只飞蛾从她眼前飞过,并幻化为天使。作为车厢中唯一一个鲜活的生命,飞蛾寄托了人类摆脱理性霸权、实现自由的期望。也许,唯有激发个体的生命意志,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才是人类的救赎之路。

  可现实是残酷的,影片末尾,镜头前是一片黑暗的森林,Tutli-Putli 女士和所有乘客早已长眠于此,被人偷去了器官。

  《坐火车的女人》观后感(九):你将如何处理你的敌人?

  一些决斗的落幕,才会让你看清敌人的面目。

  我们说,飞蛾象征忧虑的困惑。

  黄昏的路灯,飞蛾翩翩,谁会觉得是美好的场面。

  音乐盒,梳妆台,老唱片,衣架 ,镜子,鸟笼,她的身后堆满了废旧的行李,这位背负了一切的Tutli-Putli 女士,在等待开往远方的火车,能载她脱离身后的疲惫。

  她叹息,她绝望,她孤身一人,倘若身边出现一个细小的身影,也不至于如此狼狈。一只飞蛾绕在她的面前,她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看着那么自然。

  这些,都不是恶梦吧。

  她安稳地坐下了,翻着杂志看似悠闲,如果只是做着自己的事情,那么之后所要发生的,几乎等于零。可是,在面对平静面对陌生的时候,人的内心恐惧会发疯似的增倍。

  车厢的头顶,两个男人在下着“不由自主”的国际象棋,没有人动手,成败被设计得不值同情。夸张么?我们所有人的输赢会不会也不受控制的任由摆布,何况是内心的恐惧。

  HOW TO HANDLE YOUR ENEMIES?

  光线被扯进了车厢内,照亮了孩子书皮。

  夜晚,在目光巡游的时候只会看到糟糕的乘客,危险的环境,随之在月光下挣扎的颤栗,血肉模糊的脸,拼命奔跑的身体,她想逃脱眼前的恐惧,她没有了行李,没有了帽子。她需要有人从这里把她解救出去,即使是个梦。

  停在勺子上的翅膀冉冉飞走,女人跌倒后站了起来,跟着那双翅膀,跨出着小半步。在亮光分明的地方,才发现原来那不是蝴蝶。

  飞蛾,其实承载着对生存的渴望。当你脱去世俗的行囊,解开了焦躁不安的情绪,会发现自己竟然无法预料的重要。

  于是,真正的谜底。

  是你和自己的对手戏。

  《坐火车的女人》观后感(十):关于坐火车的女人

  看了这个最近微博中评价极高的短片,迷糊中,看懂了些,压抑了,拷问着。终究是电影太过高深,非吾辈可以深究。在此只谈几个自己理解的画面了。

  1、一个背负着沉重不堪的行李的女子,面带倦意,许是现实生活工作中的种种沉重,压的透不过起来,火车到站时的风即带的人踉踉跄跄。

  2、女子坐定,细细的查看着周围的人们,分辨敌友。以为遇到个小孩,充满亲切之意,怎知那老成无比的脸上充满冷漠与不屑,拿书挡住自己,可悲之极的是,书名竟是how to handle enemies. 再看旁边那一脸横肉的男子,猥琐不堪的调戏,让女人胆怯不已,调整坐姿,躲开眼神的交集,躲于书后。像极了平时坐车的感觉。正襟危坐,随身携带书籍,一有视线交集,即躲开,生怕别人看穿了自己的脆弱不堪,用书将自己隔在狭小空间里,也隔绝在小小的世界里。躲开了不必要的麻烦,也隔绝了人与人的情。

  3、上座两个下棋的男子,竟是让火车来决定棋子,无比的荒诞。许是无奈的两人的无聊游戏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