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国家美术馆》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国家美术馆》经典影评10篇

2018-08-16 02:0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国家美术馆》经典影评10篇

  《国家美术馆》是一部由弗雷德里克·怀斯曼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法国 / 美国 / 英国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国家美术馆》影评(一):短评写不下了。

  虽然长达三个小时却一口气看下去了,甚是喜欢

  1. 全片没有背景配乐。窸窸窣窣的声音就是博物馆里脚底划着地板,小声议论的声音。就像片头介绍方法想象自己置身于昏暗的小教堂中;片子里对博物馆里声音的收录就好像带入了进来。

  2. 重点在讲17c前的艺术放弃全世界人们喜爱的19 20c,印象派也只在最后出现了几个画面,真真正正的寻找艺术的沉淀。讲提香,最后说到Callisto‘s song,看到原文里的星星点点,还是要感叹艺术家们都是带有通感和联觉的吧。

  3. 终于有纪录片里提到画框了。这是我逛展的时候思考无数次却从来懒得查的问题材质是精心挑选的,修复要拿金箔;每一个波浪,每一朵雕花,都是人一点点刻的。

  4. 从油画修复那里学到了很多看画的新方法。Larry Keith在此纪录片里的一切讲话知识含量都太高了。底色棕色,去烘托人物边缘,当向上叠浅色时,可以快速经济达到不透明又透明的效果;Caravaggio的画儿用红外线看不出来用没有画底稿,留给这些研究者慢慢去猜。

  5. 馆长老爷爷谈到博物馆管理问题的时候,说话吞吞吐吐,保守可爱;但他当起讲解员,所有理流畅表达,还会与大家分享他的猜想;做馆长是真麻烦

  《国家美术馆》影评(二):背景杂音透露着现实张力

  除讲述艺术本身外,也呈现了艺术世界里的很多对立:在艺术的安静表面之下,仍潜流着一个活生生的现实世界。这一点特别意味深长。比如:保守的馆长与平民化的PR;寻找华托画中乐谱的研究者与头绪不明事实(最后馆方研究员还向女宾小flirt了一下);看似最孤独的修复专家发现了伦勃朗最有趣秘密;VIP访客在提香作品讨论不痛不痒的上流八卦(而这可能恰好暗合了提香的某种动机);画框制作师向一群vip介绍名画的檀木画框(而这可能是他最得意个人发现),他不善言辞紧张无比,与雕刻木头时的自己判若两人,而看他那些听众反应,似乎还不如木头自然。馆长有一句话特别有意思,在介绍《Triumph of Pan》时,他说:普桑的画是给极少数学渊博的人准备的,而“个人而言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欢这幅画”。(John Berger一定会对此感到非常不屑)

  影片结束,电流声停止,让人感觉刚才的观看是那样真实,而安静的周遭反倒变得怪异了。

  《国家美术馆》影评(三):维米尔的魔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维米尔画作的一部分吸引力,就像十七世纪其他类似画作一样,是画家们在其中营造了一个理想化的世界,一幅理想的蓝图,这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当然也是非常美丽的,你会沉浸在她所营造的美丽中。

  我觉得不光是二十世纪的我们会受到这幅画的震撼。十七世纪的人们也同我们一样。

  当然,一部分原因是维米尔作画的方式。他有一种非常独特手法,这种手法不知何故在写实和抽象中找到了平衡

  从远处看,哪怕仅从稍远一点的地方看,你会惊异于这幅画写实的程度。你会想,哇哦!那个画中的女人,我好想走近一点去认识她。但当你走近了之后,就像印象派画作一样,那种写实感消融转化成了抽象感,然后就一直保持着难懂的抽象感。

  再一次,在画中展现了他营造的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屏障

  我认为维米尔是故意这么做的。他注重并保持着他在画中所做世界的完美

  并且,就像许多维米尔的画作一样。这幅画也非常的朦胧。因为对女性限制,因为绝对规律性,以及几近紧缩的组合。我们很难确切地知道这幅画表达了什么,这幅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艺术史学家可以在关于这幅画背景的象征意义的问题上永不停息地追寻下去,还有什么这个的角度,那个的并列关系

  但是我们怎么知道维米尔就是这么想的?

  当然,就像其他艺术史学家一样,我也会写这个代表了这个,那个代表了那个。

  但永远会出现有歧义的元素,会出现令人不解的地方。我坚定相信,这些顶尖级的艺术家是故意这样做的。

  因为他们会设法让你感到好奇,好让你能够不断地回到这里来,认真细致地观赏这幅画。而且每一次你来的时候,因为你情绪变化房间人群影响,甚至是你吃了什么午餐,都会使你对这幅画的体验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它会对你产生一种吸引力,你会感到与这幅画融为一体,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

  《国家美术馆》影评(四):长的怀斯曼往往是好的怀斯曼

  1.在我看来,怀斯曼叙事功力匹敌顶尖剧情导演,看过的他每一部作品都显出这是一个思路清晰、绝不感情用事但总能捕捉到人情之光的人。而篇幅较长的电影(2.5-4小时的)更能体现他遴选素材剪辑高超水准

  他所选取的对象,从来不是一个焦点现象热点话题,而几乎全部是一个持久存在,他带着摄制组与其共生数月,给你看到一个时间中的断片,一些人生活段落,因此你无从知道影片中拍下的人物哪怕是命运令人极为忧心的(《家庭暴力》中逃进安全屋的女人、《廉价住房》中求助的吸毒者)事后将会如何,甚至他们的名字都几乎不会交代。但这一断片本身是个丰富的多面体,这些段落都是其中一面,而出镜的每一面都是在几乎与拍摄同样耗时的剪辑过程中以某种内在逻辑组合在一起的。

  他的影片是观影参与度极高因而有趣的那种,没有解说没有面对面的探问回答,你必须在观看过程中逐渐发掘它的内在逻辑——尤其是本片这样的长片中,几个主题交响曲的几个“动机”一样先后交错出现,当你在一个小时后逐渐把握这一节奏、反复辨认出那几个动机,会有一种得到回报愉快

  本片中最显著的动机起码有这几个:修复、布展、面向观众的各类教育,它们的交织则烘托出一个共通主题:如何看到岁月对画作产生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认识作品创作之初的实态,哪怕这是一个无限接近而无从达到的目标,当今博物馆工作者必须认识到自己能力限度作为保存工作基础(完全是一个可以上升到哲理性高度的主题)。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组合拳”:a.在修复部,主管介绍一大幅伦勃朗还是谁的骑马贵族像的修复原理,清漆发黄如何影响画作乃至历史上的修复可能造成的损害等等;b.而后,中世纪展厅调整布光试图消除厅中央祭坛三联画上半的画框投影任务没有完成);c.再后,讲解员细说当下的人工光源与展品们问世时的纯自然光条件对画的呈现会有多大不同,举例是鲁本斯《参孙与大利拉》,这幅订制画最初挂在贵族家大壁炉上的原始光线条件(左侧窗户进光)会如何凸显大利拉而将右侧兵丁没入阴影(所以参孙右侧的腿部上色也较潦草)。

  a-b-c,求原貌-布光-布光-求原貌,几段素材就此完成了一个循环。追溯更前面,另有女讲解员从画面人物神态设置角度讲过同一幅《参孙与大利拉》,再结合全片大量的讲解员解说段落,由表现讲解的多种途径,千人千画说不完(我个人当然是觉得c段讲解员更靠谱)。

  另有一条不太重要趣味性的线,是“制作画框”,一开始只是木工师傅雕画框,过了几十分钟后开始贴金(女师傅拿着刮刀超精确地手动平分金箔,一刀一个准),又过了快一小时,讲解员手持画框样本讲解画框了(虽然这先生是全片口才最差的讲解员- -)。怀斯曼对于“工艺”、“生产流程”之类的总是很有兴趣,因此颇会分拨时间给这类工作。

  影片摄制期间国家画廊办了三个重要特展:a达芬奇展、b透纳与克劳德展、c提香展。影片对三展的呈现做了不同截取。a有开展期间内外盛况(日常不会出现的排队人龙)和闭幕后收拾展厅拆除临时展板,b没有交掉其开闭情况但透纳画作在日常展览和特展期间均有出场并被各种解读,c则是开展筹备、各类花色宣传手段(三幅月神戴安娜题材画作的经纬与布展理念、以其中一幅大熊星座来由为题进行的诗朗诵、以特展展厅为背景表演芭蕾<-一小时前的布展筹备原来是为这个事件做的准备),应该是截止于预展当日。

  将不同主题分门别类分段呈现是个办法,按时间前后剪也是个办法,但我还是更喜欢怀斯曼的办法。

  2.怀斯曼电影几十年不变的一些特征

  结构相同:全部由十-十几分钟不等的段落组成,每个段落的对象都是“人的活动”,段落之间以较快速剪切的一组空镜头衔接。这样没花头的结构,对摄影师极大考验,拍得好不好看绝对影响观影体验。幸运的是,他现在合作了二十几年的御用John Davey(英国摄影师)水平很高,构图佳,抓拍特色群众的能力强,对焦稳准狠。这么说吧,现在大部分美国独立小片假如能换他摄影,平地加星一颗,我就是这么爱他。但也有遗憾,最近几年换成高清数码摄影16:9后,图像质感终究不如原先16mm胶片4:3,原先那种极其美丽的光感现在找不到了。

  作为镜头后的人不与被摄体发生直接接触:没有任何采访、人物对镜头诉说。但他往往会巧妙利用被摄者接受其他媒体采访的机会,公然剪辑进正儿八经的“采访”让被摄者直抒理念而不坏自己规矩

  同理,其影片只用环境声,无配乐。但只要情况允许,他会插入一两个音乐段落(播放歌曲舞会、音乐舞蹈表演等)作为调剂。还记得《高中》里老师播放Simon & Garfunkel唱片、镜头伴着悠扬歌声退出空落落走廊,好一段课间休息般的时光。而《国家画廊》里利用展厅办的钢琴演出、或是收尾的配合宣传提香特展的现代芭蕾,既呈现当前博物馆宣传教育手段的特色又可让观众放松,音画结合也美。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