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盲山》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盲山》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8-16 02:47:06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盲山》经典观后感10篇

  《盲山》是一部由李杨执导,黄璐 / 杨幼安 / 贺运乐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盲山》观后感(一):假如我是被拐买的妇女:白春梅

  我要设身处地为地投入角色,我是被拐买的妇女:白春梅.

  首先我是有知识文化大学生,我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我绝对是不能留在这座盲山.

  为了逃出去,我一定要想方设法,机关算尽,丧心病狂,不择手段,不屈不挠……

  方案一: 白春梅甜蜜背后的炸弹.

  在这个处境,我绝对不会自暴自弃.反正是暂时逃不出去.我才不要割腕自杀,不吃不喝.

  一个女人,沦落他乡,不靠男人,靠什么?既然如此,还不如自己潇洒爽一回.

  白吃白住白喝,当是体验农家生活好了.然后把男人哄得团团转,把男人爹娘哄得开开心心.

  等他们完全没有戒心以后,就要专心研究什么毒药最毒,把他们全毒死,一了百了,再慢慢逃.

  方案二:请有技巧地逃狱,智慧型的白春梅.

  我是善良的白春梅.没有毒辣的心肠.但是我绝对最具有美貌与智慧的白春梅.

  我要逃跑,不挑大路,不挑白天,更加不能完全没准备.我先偷偷储备粮食.

  慢慢选择路线.有技巧性地逃.如果说,我被抓到了,就勉强编个理由也好.

  就撒娇说:恩,老公,人家觉得闷得慌,出来散步呢.

  反正我是不会大吵大闹,等回去再好好总结经验,筹备下次再逃.

  方案三: 骚货白春梅.

  经过多次逃跑没成功.我也是不能做认命的白春梅.既然我是有美貌有知识有文化的女人.

  在一群村姑的围绕下,那就显得我白春梅是多么地楚楚动人.

  不能在大城市施展才华魅力,在这个土不拉几的乡村,先当个现代新女性再说.

  我要号召全村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党,开酒会,学跳舞,学插花.

  如果说山里的市价是40干一回,那么,我要把市价抬高,再抬高,有钱在身了,也好方便逃跑.

  白春梅一连三个方案都如果还是逃不出去的话.那只好认命了.

  其实说明白,好多事情如果说到一定地步了,挽救不回什么了的话.

  就要冷静处理问题,想清楚,冷静,冷静,再冷静.一定会有别的方法的.

  《盲山》观后感(二):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整部片子比较压抑,直到白春梅举起那把刀......

  白春梅也就是你、我、或者她。

  面对这种环境,无非我们也只能像白春梅一样反抗、妥协、拼死力争。

  我们愤恨那些村民,一个个泯灭人性袖手旁观,可是我们依然也只是在袖手旁观。

  我们面对灾难无非就是在朋友圈 深表同情,过了今夜,就把所有的一切抛之脑后。

  我们孤立无援,只有键盘这唯一的武器

  我们不知道能做些什么。或者谁能告诉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因为我们自欺欺人的觉得拐卖妇女拐卖人口离我们很遥远。至少政府给我们营造出了这种假象

  几个月前,去了一个特别偏远的小村庄,盘山公路,越野车单程都要开3个小时,而且这个村庄要想出城都要经过别的村庄,同事还半开玩笑的说,被拐卖到这个地方来跑都跑不出去.......

  就算我们遇到了白春梅,我们想帮助她,可是我们该怎么帮?

  请求警察帮助,官官相护

  帮她逃出去,且不说受害者对自己孩子情感牵绊等等,就算救出来一个白春梅,其他白春梅呢?

  《盲山》观后感(三):一点看法

  人物塑造是真的厉害,德诚完美诠释有知识的、格格不入的、但骨子里却其实和那些村民没有两样的、用下半身思考的人民教师形象婆婆也特别到位,从她身上看出当时农村妇女的心理性格来。同样被拐卖的那个妇女正好又是这部电影里和雪梅对立的形象。看完后久久不能平复,在镇上大巴被抓回去的那一段,第一次有种呼吸不上来的感觉,对于最后那一刀本有些不理解,但是后来仔细想想觉得真实镜头方面可能因为是逃跑的戏所以是手持而且特别晃眼,大概导演故意的?其次还有影片里几个特别讽刺的镜头,例如标语少生娃多养猪,然后还有得逞第一次摸雪梅的手那一段,外面喂猪的婆婆说了一句“抢啥里,各吃各的”,现在看来很有寓意,应该是给德诚后来的剧情做了铺垫。很棒,很现实

  《盲山》观后感(四):不是萌妹,是蒙昧

  ——《盲山》观后感

  女大学生被拐卖早已司空见惯日渐冷淡,若不是郜艳敏的事件再现眼帘,我也不会接触到《盲山》这部电影。

  《盲山》不像小时代或者大圣归来那么热,但是原因也绝对不是它是一部2007年的作品。2007年的时候,郜艳敏不过是惊鸿一面出现在去年的感动中国里,然后就又销声匿迹了,8年后的今天,事件又浮出水面,我不得不去正视那些真实的人们。我以为我假装无知心向美好就能让自己幸福活着,但这个脆弱社会和脆弱的心还是无情展示光芒背后的黑暗,而我上一次正视黑暗,还是在蝙蝠侠里。

  今天我怀着想砍人的心情打开了盲山.mp4,而回想第一幕那温情场面,我真以为影评里都是骗人的,主角白雪梅在车上和那个老板说说笑笑,我误以为他们是父女关系,直到这个“老板”说他和随行的另一个女子需要离开,我才恍然大悟,和我一样天真女孩被人贩子骗了!

  老汉说不让走,女人说嫁谁不是嫁,那汉子的周围都说不听话就打,然后,白雪梅就被强暴,做了传宗接代传递香火工具。她不止一次想跑出这个鬼一般的小村子,虽然有同命相连的女子帮助,可无一例外失败了。最悲伤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逃离,她已经坐上了离开的大巴,却被那个叫黄德贵的汉子拦车,生生从车上拉了下去,我该庆幸有个人站起来阻止吗?不,黄德贵的随行说这是他媳妇你别管的时候,那个人竟然真的坐下了,当然我也不恨他的懦弱,至少他曾站起来过。

  黄德贵有一个表弟是个文化人,从知道白雪梅之后就三天两头来找她,借着送书的名义,两个人在背地里也做些不光彩的事,而我也好似白落梅一样傻,以为这个人能救得她,直到偷情被发现的时候,老汉问公了私了,他选择的是逃离,从此救命稻草几乎要彻底没了。若不是那个叫李青山娃娃,我觉得白雪梅是逃脱无望了。娃娃告诉她说邮递员把她的信都给了黄德贵,并且说要偷偷帮她寄信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个小村子也不是蒙昧到不可教化,最后警察叔叔带着白雪梅的父亲来到这个村子的时候,他们也没能安全地离开这里,那些村民竟然愚昧到连警车也拦,虽然最后白雪梅成功离开了这个蒙昧的地方,但是孩子却留在了那里,被救走的陈姐和其他女子,选择了和孩子留在大山深处……

  这尚且算是国家规则下的“完美结局”了,但是我早就知道这个故事并不只这一个结局,海外版的另一个结局才是我所幻想的:白雪梅和她父亲被困在了村子里,她父亲在被那家人殴打的时候白雪梅再也没忍住,举起菜刀,刀刀见红。我喜欢这个更血腥的结局,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人类才会做到的,被警察救走简直是瞎编的故事里才有的情节

  砍来砍去砍出了红了眼眶的我,我能说什么呢,我能做什么呢?我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拐卖的女孩默默流眼泪罢了,若是可以砍人,我们又该去砍谁呢,人贩子吗,买人的家庭吗,还是这个社会呢?还好理智法律禁锢这我,否则我也会像那些蒙昧无知的人一样,杀人不眨眼吧。我看过另一个被拐卖的故事,那个女主人公逃离是非之地改头换面之后,选择的是报复,我很欣赏她,但是她也逃不过法律,道德上我可以无限同情,但是法律依然才是主导社会的东西,法律能限制我,能限制你,因为我们身处法制文明的社会,那些偏远的地方呢,谁去束缚管教他们呢?

  人类教会后人生存,却没教会人远离蒙昧。萌妹子们,你们可要看好自己,注意安全,因为你们是萌妹,而他们,是蒙昧。

  2015.8.1

  关山北

  《盲山》观后感(五):城乡

  农村保持着原始,城市已迈向文明。

  你说拐卖妇女是犯法的,可他们只知道不能为家延续香火乃大不孝。 你说不能限制别人的人身自由,他们只知道花了真金白银,这就该是我的婆娘。

  城市与农村的问题看似所有差异都是肉眼可见,环境,卫生条件等等,但看不见的思想的差异才是最可怕的。城里人村里人互不理解。你以工业化文明为傲,我为世代相传风俗自豪。你不懂我,我也无法理解你。这种差异体现方方面面,但多数时候我们都会选择视而不见,因为我们之间的交集实在很少。当在网上看到这样的问题爆发时,多是站在自己所处的立场当键盘侠,却从未思考过缘由

  如果城市只顾着自己拼命地向前发展,那么问题将永远存在,即使你拼了命在城市化。

  《盲山》观后感(六):真正的恶,是贫穷

  这个题材,放给西方拍,简直就是黑镜的题材啊,然而在中国,居然是现实!很多年以后,当年轻人看到这部电影时,看到整个社会如此自然从容地以这样的方式对待一个姑娘时,会完全不敢相信,而我们也会对他们那样的态度感到欣慰,正是我们一代代人的努力,才会换来那样的认知

  8分给的是导演选择这样一个题材,用这样一种真实而又绝望的方式演绎,让我们的下一代知道我们曾经生活过场景。没给满分是给活着、颐和园、霸王别姬们留的,既有题材,又有演技精雕细琢。当然这个太难了,谁愿意给一个不知名的导演投这么多钱呢?所以拍一部算一部,敬一句:有种!

  没什么好说的,只想跟那些只知道骂脏话的人说:真正的恶,是贫穷,有能耐的就让这个国家富裕起来,让妇女们有时间精力、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都去读书。

  《盲山》观后感(七):盲山

  愚昧自私滋生的恶在贫穷落后山村野蛮生长。 他们只是无知?不,他们坏

  印象深刻是影片后段 ,当一个村子的人去截警车,我震撼到了, 被激怒了。他们以为积聚起的恶,可以战无不胜! 他们好像真的战无不胜,连这次他们还是赢了。 以至于 当黄璐举起菜刀砍向一个村子的罪恶 这样的燃点都没能让我的绝望压抑愤怒平息

  花季大学生家里债台高筑供其上学 工作屡屡碰壁 被人贩子抓住弱点卖进山里 村主任包庇 镇上的公安局不管 被胁迫的公安‘认清形势’ 大量的类似情节引人深思 只要足够的恶就能对抗不堪一击正义

  最近看了不少现实题材的,有美好 有丑恶 农村题材很多,但中国变化好大,《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这些佳作不能完全代表中国的现状 他们都是上世纪为主,中国已经翻天覆地变化了 但遗憾的是外国人看到的中国电影还是这些。近些年 社会题材 现实题材的大陆电影获奖寥寥无几 所以希望看到一部杨德昌 一一 那样的作品,讲出真正中国的现状让外国了解现在的中国

  不希望外国人提到中国人就是电影里演绎的 教育落后 较真 善良 这不是民族沙文主义,见不得揭自己的短。而且这也不是今天中国的 短 ,至少不是主流,我们更加开放 重视教育了。 我们要给国际社会呈现一个真实的现状就好 不过我们还没有拍出像样的电影被接受来让全世界改变对中国的看法

  《盲山》观后感(八):谈电影,也谈社会

  01 传销组织是一颗无比锐利的刺,深深扎进主流媒体所称的和谐社会里,无数的农民工、大学生深陷传销,赔上了性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没有传销,但是,也有着类似传销的犯罪活动,那就是拐卖妇女儿童,而在拐卖的妇女中,大学毕业生占相当数量。 《盲山》,一部讲述大学毕业生被拐卖到偏远山村,多次逃跑未果,手刃亲夫的故事。这个大学毕业生叫白雪梅,犯罪份子以“卖中草药赚钱作为幌子,把她贩卖到了偏远山村,被迫嫁给一个中年农民。 自从废除大学毕业生包分工制度进行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一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对于农村毕业生,他们要么被所谓的“西部大开发”、“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浪费青春年华,要么从事着社会最底层的工作,在流水线上做着重复的工作。还有一部分被拐卖,被骗进传销组织,过着非人的生活。 这与国家不公正的教育制度息息相关,高考就像帝国时代的科举考试,成为通向成功的重要桥梁高中教育没有做好分流,职业教育更是办得一塌糊涂;社会招聘歧视大;城乡户口门槛高;公共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农村从来不是国家发展的受益者。所以,大学生问题是中国至今也没有解决的社会问题。 02 白雪梅起初是反抗的,她绝对不会嫁给一个邋遢的农村中年人,不畏压迫仿佛是她骨子里带来的。反抗带来的是毒打和无尽的关黑屋,割手腕成了她的选择,这个选择没有使她走向生命的尽头,她被送到了医院。 在白雪梅就医的医院里,“没有钱不救命”是医生的一贯思维药物贵得离谱,病患怨声载道。如今,尽管我们有了医疗保险,却还带许多当年医院的影子,许多医院就是赚钱的暴力机构,少数医生是谋取利益的刽子手,药物更是等同于黄金。这些与医疗保险相折后,换汤不换药,只是赚钱多了一道程序而已。 白雪梅没有想到,这个村的大多数妇女都是被拐来的,她们劝说白雪梅,为了自己和家中的父母,放弃反抗。此后,她顺从了,不再反抗,过起了农村妇女的生活。不过,这些都只是为了找到更好的逃跑机会。机会有了,她要命的跑,没有钱坐车到镇上,她被抓住了,一顿毒打,又是漫长的黑屋禁闭。 全村人都知道白雪梅是被拐卖的,但是没有人伸出援手,因为在他们的思维中,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花几千块钱买一个媳妇,天经地义,更何况“城里的价格更高”。这绝对是一个蒙昧的野蛮社会,没有同情,没有怜悯。 03 这个村有一所学校,破败不堪,有一个高中学历的老师,所有的学生都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这位老师觊觎着白雪梅的美貌,几次三番的送书,并且承诺会想办法带她离开山村。白雪梅对这位老师充满感激,也充满希望,她把身体交给这位老师。其实,这位老师把白雪梅当成隐私的性工具,带她离开只是幌子而已。他们的偷情被“丈夫”发现后,老师离开了山村,白雪梅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部电影,叫《天浴》,女知情为了回家,一次又一次的用身体作为交换条件,希望获得回城批准,最终却落得惨死的境地。当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被巨大的恐惧围困,被别人随意践踏,她最后的武器也许只有身体了,更为残酷的是她的身体并没有给她带来好运。 电影里面的山村学校,在今天的农村已经很少了。在那位老师离开山村后,学生大都辍学了,白雪梅是大学毕业生,是她主动要求在家教辍学学生功课。这又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事情:为了应付“两基”检查,家乡的学校让没有读过书的农村孩子冒充学生,如今,老家的辍学率依然很高,这些都体现了地方官僚的毫不作为。 04 白雪梅依然要离开,剩下的路,除了一次又一次写信,偷偷地让邮递员寄信外,只有逃走了。这一次,她以身体为代价,向别人借了四十元钱。她又一次逃走,并且坐车到了镇上,坐上了开往县城的班车。可是,司机因为一根烟,就打开了车门,她再次被抓。白雪梅大喊: “我是被拐卖的,救救我!” 得到回应却是: “你家的家事,不要耽误我们”。 所谓“盲”,就是眼睛死掉的意思。全村人是“盲”的,那位司机和车上的人是“盲”的,邮递员是“盲”的,整个社会都是“盲”的。他们看见了白雪梅是拐卖的,却装作没有看见,这是逃避,这是冷漠,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常常听到这样的报道,谁被车倒撞后无人关心,谁被强奸还有人拍视频,诸如此类,这样的奇葩事件屡见不鲜。社会怎么了?我们怎么了?难道我们连最起码的正义之心都丧失了吗?难道我们的眼睛都瞎了吗?是我们没有良心,还是社会让我们选择视而不见?或者这个我们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就是病态的? 05 白雪梅没有逃跑了,并且怀孕了,尽管她极度不愿意。不久,在山村的池塘里,发现了一名女弃婴。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还有重男轻女思想的束缚,这个村经常发生掉弃女婴事件。所以,我们知道了这个村为什么光棍多,为什么大多数妇女都是被拐卖的原因。 我一直对高度集权的国家充满怀疑,尤其是一党主政的国家,国家的政策都有中央发布,没有地方上的讨论,更没有公民的普遍支持,只是高层的精英在主导。计划生育政策,二胎政策,包括宪法修订都是一贯的作风。如果长此以往,对公民权的培育,包括自由,民主,人道,都是百害而无一益。 我认为正是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白雪梅的悲剧命运。不久的将来,男女失调一定会演化为社会问题,尽管二胎政策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决男女失调问题。我的观点是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由社会自由调节,国家不要过度干预。而对于白雪梅而言,幸运的是她的孩子是个男孩。 06 得知数次寄给父母的信都被“丈夫”截获后,白雪梅极度失落。还好,她曾经好心帮助过的学生给她寄了信。不久,两个警察和白雪梅的父亲来到了山村,并且带着白雪梅离开了。这个是大陆公映版的结局。而真正的结局是村民劫持了警车,迫使警察离开后,要把白雪梅永远带离这个地方,白雪梅的父亲不同意,和“丈夫”厮打,而白雪梅为了拉架,用菜刀砍死了“丈夫”。 为了公映,导演不得已重改了结局。两个结尾的不同在于,前者是一部歌功颂德的电影,更平庸,而后者更加真实,更能引起人们的反思,是一部好电影。 借用一句话: “中国电影的良心在广电面前都是狗屎,”对于广电的审查制度,我是要吐槽的。首先是审查规则上,凡是揭露社会黑暗面的,都逃不过广电的眼睛,如《盲井》;凡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都逃不过广电的铁拳,如《鬼子来了》。 其次,在广电的删减上。一部完整的电影,缺少哪一环都会对电影的质量产生影响,而广电不顾电影艺术,对于所谓的黄色镜头、暴力镜头和敏感镜头任意删减,是对观影者的不负责任的表现。最后,还有广电的审查制度上。它不是分级审查制度,造成的后果是该删减的不删减,该引进的不引进,该公映的被封杀,电影市场鱼龙混杂,劣货驱除良币。如果不改革审查制度,长此以往,中国电影是没有前途的。

  07 《盲山》的导演是李杨,总共才拍两部电影,另一部是获得柏林电影节和金马奖的《盲井》,它至今不能在大陆公映。李杨的电影直指社会的阴暗面,为社会少数人呐喊,也对冷漠的社会进行无情的抨击。不管是对《盲井》的煤矿工人,还是对《盲山》的拐卖妇女,李杨都有着人道主义关怀。 另一部号称《盲山》姊妹篇的《喊山》,并不是李杨的作品,但是却借助《盲山》为自己造势。这部《喊山》与《盲山》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尽管它关注的视点是拐卖儿童。 还有一部电影,叫《嫁给大山的女儿》,讲的依然是拐卖妇女,却被拍成了一部主旋律满满的电影。大概意思是被拐卖到山区的妇女,看见山区落后的教育,决定嫁给农民,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故事。 讲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李杨是个好导演,希望他的拍出更多的好电影,都能在大陆的电影院公映。

  《盲山》观后感(九):带着很多人一起看

  盲山盲井是我高中阶段看到的最好的国产电影之一,不对是之二。

  《盲山》我带着很多人看。带着迪迪看,雪糕看,我爸看,所以看了很多遍。自己刚看完的时候是很有感触,但两年过去了,记不清了。记得清的是我爸看完以后说的话。

  我说,要是那个被拐卖的女孩是我,我也没办法,我应该也会像剧里女孩那样,甚至还不如她。就是最后警察来了又能怎么样呢,警察不能对老百姓开枪,不能从老百姓身上压过去,逃不了啊。

  我爸特激动的说说,如果你被卖到这种地方,我会带着枪,谁不让走打谁,扫射,有什么大不了,看谁不怕死。杀人偿命我不怕,我一个人,对他们那么多人,值,只要有一个我这样的出现,就能让他们知道你们横,有人比你们更横。

  《盲山》观后感(十):真实的不切实际

  看完盲山,如同看完盲井一样,让我陷入到某种思考。

  或许这是一种矫情的略发个人做作的表现,然而在这样一个“盲”从的时代中,我们还能表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呢。

  一部类似当代现实生存状态的浮世绘,在质朴而单调的西北山区,拐卖、繁衍、依赖,这些由经济延伸出的现实写照,有着“盲”的无知与无奈,有人从愤怒到失语,有人从笑闹到无所谓,人的狂妄与自不量力,充斥着“盲”到极点的状态。

  “盲”究竟如何解释,现在看来,干脆就不用解释,因为人们根本毫无在意和无意识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人们在为钱而活,投入到这场挣钱战斗的人们,在钱的催化作用下丧失良知,而愚昧又使另一部分的人心安理得的存在。

  说实话,这与影片多少有些偏离,只是愚昧和伎俩被放大后,越发不知所为,如果说“盲”是打开问题的一个基点,那么为什么有人愿意思考的时候,世人表现出的麻木令人发指。

  不想再有太多的描述,因为每个人有着各自的情态,在这我只想说,你应该看看,看看那里面的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