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雨果》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雨果》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8-18 03:54:03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雨果》经典观后感10篇

  《雨果》是一部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阿萨·巴特菲尔德 / 科洛·莫瑞兹 / 本·金斯利主演的一部剧情 / 儿童 / 传记 / 奇幻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雨果》观后感(一):向一个时代的致敬

  初听《雨果》的时候,我以为是在说那位大作家的传记电影。看到封面的时候,我以为是类似于《黄金罗盘》这样的儿童爆米花剧。但是看到导演名字,震惊了。马丁斯科塞斯。老马也开始拍儿童片了?但感觉也没那么简单。当时北美上映了,豆瓣的评分是9.2。这是什么概念?肖申克救赎9.5的级别教父9.2。相当于秒杀大量经典电影,论所更权威的IMDB。评分8.2至少也能进前100了。

  但是很快这部电影已经跌落到7.8的分数了。看完电影才知道,整部电影有着魔幻外壳动画片式的3D特效,类似于《大都会》里的机器人。一切都预示着这部电影要出现个终极大BOSS或者向着温情路线一直走下去。可是老马偏偏不那么干,这样完美糖衣炮弹面包裹的是对于老电影的致敬之情。

  造梦的电影大师曾经经历过最辉煌的时代,他拍摄了500多部的电影。精心的拍摄每一帧的胶片,诠释了完美的梦境世界。可是一战后人们不再做梦了,大家对他的电影嗤之以鼻,说他跟不上时代了,他封闭了自己的世界,伤心哭泣。也许就和别人认为的那样,他死在了一战。他对电影的热诚已经死在了一战。再也无人问津了。

  许多的艺术家们。像伦勃朗,莫奈。在他们的画风兴盛的时代,得到无以复加荣耀。而当时代抛弃他们的画作,去追求更“新式”“现代”的东西的时候,他们却依然保持着自己作画的热诚,活得穷困寂寥

  时代不应该忘记艺术家们,更应该珍视他们的宝贵财富。老马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精心安排一个看似魔幻的故事,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慢慢叩开了老电影大师的心门,当大师正在舞台上看到有这么多人没有忘记他的电影的时候他热泪盈眶。也许这是给予艺术家最大的赞赏,是经过时洗礼难以忘怀

  任何艺术,只要凭借着物质介质,就会消亡。电影里透露出许多的老电影技术,也说明了电影修复,彩色电影染色等方面。我们应该看看老马究竟干了什么。

  以下文字部分援引自2010年11月出版的《数码娱乐DVD导刊》(第159期)“电影基金会专题

  “电影基金会”(http://www.film-foundation.org)由马丁·斯科西斯主办,自创办以来就一直致力于电影的保存与修复。成立 19年来,已有超过550部濒临“死亡”的电影在他的帮助下起死回生。不管是好莱坞大公司作品,还是独立电影,亦或是纪录片、默片,乃至先锋电影,只要是有价值的电影作品,不计类型,无论国别,无一不是电影基金会拯救对象

  电影基金会的宣言

  “电影是这个时代送给我们的无价之宝,它记录着我们的生活定义我们的人生。既给我们快乐同时激励着我们,启发着我们,让我们更了解自身,更了解这个世界。电影所带来的价值是无法估价、难以衡量和不可替代的,它用交织光影色彩音乐诉说情感,比文字更生动,比声音具体,比绘画震撼。我们离不开电影,我们不能没有电影!

  但和绘画、书法、音乐、建筑伟大的艺术一样,电影也难逃岁月的洗礼。只有及时地修复、妥善地保存才能使这一奇迹一代代传承下去,否则电影也将像古代的绘画一样,日渐暗淡;如沧桑的建筑般,逐渐凋零,直到某一天完全灰飞烟灭

  残酷事实告诉我们,1950年之前美国制作的电影已有半数非毁即损,而1929年前所制作的电影则更是有8成已彻底消失。至于那些没能登记在册纪录片、新闻短片、独立电影,损失恐怕就更严重了。因此,我们是在同时间赛跑,是在一部一部,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从无情的时间手中拯救属于全人类文化遗产。我们将竭尽全力甄别、管理资助电影修复及保存工作

  我们致力于电影艺术,过去,现在,直到将来。”

  谁都没有比老马做这样的致敬更加合适。也许老马就是那个小男孩雨果,他很好的帮助人类社会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电影艺术财富。而借由这部电影传达了为那些埋没在时代大流里的老电影人的缅怀。

  前不久刚仙逝的希腊电影大师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在戛纳60周年的纪念电影《每一人一部电影》里有那么一段。

  女主角走进剧场,坐着一个落寞男人。她开始深情地说:

  今天早晨

  我醒来的时候你还在沉睡

  我听到你低沉呼吸

  透过遮住你脸庞头发

  我看到了你的双眼

  强烈感情让我难以呼吸

  越过你的脸庞

  我看到的更加纯洁

  更加深刻

  这让我深思

  我看到了自己

  看到时间的河流

  流淌着我们将共度的余生

  多年的时光在哪里

  还有那些

  未曾与你相识

  为了与你相识的日子

  那一刻

  我意识到我有那么多爱你

  感情是那么强烈

  让我热泪盈眶

  :感觉此影片还是硬伤很多,夺得奥斯卡最佳的可能性很小。

  《雨果》观后感(二):梦想的故事·伪影迷眼中的《雨果》

  在冲到电影院看《雨果》之前,隐约听说这是一部向老艺术家、向电影史致敬的作品。看完后搜影评,一些专家说马老爷子在电影里苦心安排了诸多致敬的细节,which,是普通影迷们一无所知的,惟有熟谙电影史的资深影迷们才能悟得个中三昧,从而成功地穿过让人眼花缭乱的画面,与背后的马老爷子会和。

  真的是这样吗?

  作为一个低端伪影迷,我当然没有这么高的造诣,可是不知怎么,我也被深深感动了,我无辜地想。

  在我看来,《雨果》讲的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天生机械控的雨果梦想着修理机器,让每一个零件找到自己的位置完成自己的使命;生活平静单调的伊莎贝尔梦想着冒险,一次真正的冒险;被人们遗忘已久的导演乔治·梅里埃梦想着重新回到电影,而电影,说到底,就是造梦。

  乔治·梅里埃当然是一个货真价实文艺青年,但不同的是,他热衷于为他的梦想赋予一种物理性精确。他曾经亲手制造了一个精密复杂的机器人,它可以画出梅里埃电影《月球旅行记》里的一个经典画面。而启动这个机器人,需要一把心形钥匙

  战争爆发现实苦难让人们无暇顾及电影里的梦境。梅里埃终于被人们遗忘。痛苦之余,他把机器人送给了博物馆

  雨果的父亲在博物馆里工作,他拿回了这个已经坏掉的机器人,和雨果一同努力修复。在他们成功之前,他的父亲在一场意外的事故离开了他。

  雨果仍然执着地修复着机器人,用这样的方式思念着父亲。所有工作都已完成,但是雨果知道,还差一个关键的部分。

  伊莎贝尔——梅里埃的养女——出现了,她的脖子上戴着一根绳子,绳子上穿着一把心形钥匙。

  就是这把心形钥匙,穿起了三个人的梦想,把他们的生命紧紧连在一起。

  不少人批这部片子虽有情怀,但情节缺乏新意。也许有道理吧,可是,说真的,作为一只21世纪的人类,真的还有什么新意留给我们吗?

  在一个低端伪影迷看来,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或许平凡,但马老爷子把它讲得华美而温情,我想,足矣。

  《雨果》观后感(三):《雨果》观后感

  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新片《雨果》在评比结果中拿到5个技术奖项,影片夺得技术奖项,可谓实至名归。全部影片发生在30年代巴黎的一个老火车站时里。这样一个狭小环境设置栩栩如生各色人等粉墨登场,让人仿佛置身于30年代的巴黎,简直有点《清明上河图》的意思

  《雨果》的叙事可称精彩。本来是一部致敬片,但导演居然采用一个充满了冒险、悬疑叙事模式。影片一开始寥寥数笔就简单地交待了主人公雨果的身世。而把大量精力铺垫在挖掘玩具商乔治教父为什么对小男孩儿笔记本兴趣上。直到最后,才最终揭开了迷底。真不是那种一开头就猜中结局的电影。这种叙事可谓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这不是一般的一部简单怀旧的电影,它是写给法国电影大师,默片鼻祖梅里爱与他所创造灿烂辉煌老电影时光。它不仅仅是一个12岁儿童雨果的历险记,而是默片梅里爱一生跌宕起伏的精彩写照。在这部电影中,梅里爱的形象就是那个火车站上开玩具店的严肃老头乔治梅里爱,雨果的同龄朋友伊莎贝尔的养父

  正如同电影中所描述的一样,乔治梅里爱原本是一位着名魔术师木偶艺术家,后因为受到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的写实火车电影短片的启发,在蒙特勒伊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个摄影棚。他使用专门的演员、布景、道具、化装等手段拍摄电影,开辟了与卢米埃尔纪录片式那种完全不同的电影创作道路。他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德雷福斯案件》。他最擅长利用停机再拍和更换布景等在当时相当创新的手法拍摄了《灰姑娘》、《蓝胡子》、《魔灯》、《一千零一夜》等一系列神化片。20世纪初,他率先创作出科学幻想片《月球旅行记》、《海底两万里》、《北极征服记》等 。特别是《月球旅行记》一片影响巨大,不仅确立了科幻片这一样式,而且确定了电影排演在电影制作中的地位。梅里爱的影片是电影成为艺术的第一步。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将《雨果》以走在时代尖端的电影技术拍摄的美轮美奂,仿佛时光倒流,再现了梅里爱默片时代的场景,故事与往事,融会了真实与奇幻的感觉,仿佛穿梭在时光隧道中一样,让今天的年轻观众再次理解曾经的默片大师梅里爱,作为对那个辉煌时代,灿烂人物的一个敬礼。

  《雨果》观后感(四):从《雨果》看出了两大导演的区别

  马丁斯科塞斯这个老头子内心还是有着童话情节的,只是拍惯黑帮片的他偶尔拍拍这种儿童片,怎么看怎么觉着诡异~也可能是悬疑风格在作怪~但画面确实漂亮,很多细节也都体现服装、道具、美指的功力,不禁感叹好莱坞电影工业确实发达!但故事实在一般~难怪奥斯卡把一通技术类奖项都给了它,这种不同于詹姆斯卡梅隆喜欢玩3D技术的技术派来说,尊重传统,向老电影致敬确实名至实归!

  想想十几年前詹姆斯卡梅隆拍《泰坦尼克号》时,那一个码头、那一轮船上密密麻麻的人群,有好些个都是靠电脑技术虚拟上去的。再看看现在马丁斯科塞斯的这个《雨果》,火车站人来人往的人群,实打实啊!真是风水流转,各有各的帅~

  最后说一下,这其实是部通过儿童的视野出发来发现、寻回电影工业革命发展过程的片子,所以有人说它是电影献礼片,一点也没错。比较搞笑的一点是,这还是部美国人在英国拍的法国片...你说搞不搞吧,哈哈

  《雨果》观后感(五):造梦的雨果

  写于2012年3月23日,其他记录的网站不怎么用了,一些影评就搬回豆瓣吧。

  -------------------------------------------------------------------------------------------------------------------

  都说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话不假,尤其在看一部作品时,无论是一本书,一幅画,还是一部电影,因着个人思想和经历不同,感受亦不同。所以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坏电影,有的只不过是欣赏的人群,一部电影所引发共鸣人数。但就《雨果》而言,有人说它枯燥没剧情,有人说它只靠3D效果撑起来的,也有人说它只有情怀不等于好电影。只能替那些觉得不好看还硬撑着看完的人感到遗憾,他们浪费了时间只换来了一嘴的牢骚,而我却为这部片子的很多地方感动着,在导演营造的气氛中沉迷。

  从影片开始,让观者一个孩子视角去看他眼中的世界。我看到了小雨不得已独自生活的无奈,他为了父亲留给他的唯一东西而执着,却只能生活在暗处,有着随时被发现带去孤儿院担忧;梅里耶作为年轻时的造梦师,创造了最早的电影神话,却没能延续下去,到老只能守在玩具店,郁郁不得志;他的妻子曾跟他一起造着梦,出现在每一部片子里,那是一个女人生命中美丽的时光,却也随着梅里耶梦的破灭而沉默;车站的警察经历过战争的严酷,而从小生活的磨难亦让他变得冷酷对待小孩眼泪无助毫不留情

  就是这样的一个车站的缩影,让观者看到了生活,真实而残酷的生活。不由得为他们而揪心,但这就是命运,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无奈,却又无可奈何。直到小雨果和他的伙伴开始了一场冒险。

  这是一场冒险,在孩子的眼里。每个人都是从那段幼稚的时光成长起来的,都会有着相似体验。偷偷地分享一个秘密,为着一个未知难题开始探索。以为自己挖掘到了天大的事情,也许在大人眼里多么渺小,却构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奇幻世界。我想这就是导演想要观众看到的,通过雨果的眼睛,看到了我们曾经有过的冒险,和对着未知有过的执着。

  于是,我看到了雨果和他的伙伴成功修好机器人笔下那幅无与伦比的画作,了却了一个心愿却又开启了新的谜题,雨果也在一步步的成长着,但他的执着和勇敢却从未改变;于是,我看到了女孩第一次到电影院看到电影时那般不可置信的惊叹,以及在冒险中她愈加动人的笑脸;于是,我看到了一个对电影无比热爱的人,也是从他孩提时代便开始的一场梦,他还懵懂时便在心里扎了根,在日后一直激励着他;于是,我看到了冰冷的警察向着卖花的姑娘展开了人生第一抹微笑,他所在意的自己腿的不便,也在姑娘一支清新的小花中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于是,我看到了梅里耶妻子在观看自己曾经出演过的电影时,眼睛里所散发的光芒,那一刻的她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那么的美丽迷人;于是,我看到了梅里耶含着泪站到了众人面前,那是他的舞台,并未被遗忘,亲自为时人展现那些他曾经创造的梦。在聚光灯下,他看着雨果说道,是一个勇敢的年轻人实现了这一切。是的,是那个生活困窘的小雨果,和他那微小的,含着对父亲思念的,一个小小的愿望——修好机器人。这成为了他唯一的信念,仿佛修好了它,就能为他的人生开启新的一面。最终,他做到了。连带着,所有出现在这个缩影里的人都找到了他们的梦,抑或他们生活的意义。

  在电影中感触最深的一个地方,是两个小孩在钟楼顶端,看着窗外的五光十色,听着钟摆的叮咚作响,交换着彼此的想法。雨果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大的机器,所以没有一个人是多余的,那么他的存在必定有其理由。所以他开始了他的机械之路,同时也继承了他父亲的梦想;而女孩,听了雨果的话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在影片的最后,她用自己的笔记录下了这个故事,这是不是她梦想的开始?

  这是我看这部影片时的感受,它没有那些阴暗晦涩的基调,也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情节,单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仔细的去品味,也有它不一般的韵味。3D的效果固然好,也不能掩盖一部电影内在的魅力。这是锦上添花的存在,让这部向电影人致敬的作品,更加出彩。

  而影片真正表述的,却是原作的标题——造梦的雨果。

  《雨果》观后感(六):关于我们的爱与梦想

  看了之后才发现此「雨果」非彼雨果。

  导演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表达对世界第一位电影大师梅里爱以及整个电影发展史的敬意'主题不算新颖但依旧很有爱。

  主要的发现在于不论是「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厂」还是这部「雨果」'但凡是和儿童相关的电影很多都与<爱>和<梦想>有关'梦想与爱的美好'对这些美好的鼓励等等'这些孩子的电影无一不让人觉得拥有并坚持梦想是这世界最幸福的事'想想我们的儿童剧几乎无一例外全是爱祖国爱社会尊老爱幼的宣扬真善美和对假恶丑的深恶痛绝'而在这非黑即白的鲜明爱憎教育下'我们长大了却发现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灰色地带'可没有人告诉我们灰色时应该怎么办'

  而我们的梦想从小便被忽略的不值一提,爱祖国爱人民才是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要义。三毛从小想当拾荒者的理想不就被老师批评的体无完肤。所以不禁对比一个叫「梦工厂」而一个则叫「八一电影制片厂」名字直观显示思想差异'不多赘述'诸位看官必是懂的'

  《雨果》观后感(七):半透明

  我是喜欢雪的,灯光下半透明的夜里,那雪尤为美丽。

  繁华而热闹的城市,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角落,倔强的身影转动着生命的齿轮。向日葵一样的心,向着美好,向着希望。一直一直的努力。投身所爱,我们的身上真的会发出光芒,耀眼的光芒。

  第一次见Asa butterfield 是梅林传奇中那个沉默的,坚忍的,永远不放弃希望不停下脚步的蓝眼睛男孩。让人印象很深刻。这电影中的画面只能用唯美来表达,真实而又神秘,华丽却不失庄重。内容也是唯美的,每个人都是善良而心怀希望的。结局,a happy ending。仿若童话。

  片中说,如果每个人都如机器中的零件,那我们一定会在这个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所以哪怕失落,哪怕迷茫,我都想走出一条路,看完电影,我脑中总是会想起鲁迅的那句话,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是啊,哪怕是惨淡的生活,也要循着梦想,活出淡淡的味道。

  《雨果》观后感(八):影史巨作

  《雨果》这部影片是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3D影史巨作,也是他的第一部3D影片。这部影片主要讲了12岁的小雨果在失去双亲的情况下独自在火车站生活,在此期间,他遇到了失意的电影大师乔治.梅丽爱,小雨果在这里解密父亲留下的机器人,最后他解密了机器人,也重新让梅丽爱找回了以前失去的记忆。

  该片是马丁.斯科塞斯向电影史的深情怀恋和致敬。在片中机器人画出了梅丽爱《月球旅行记》的海报,雨果由此去追查这背后的故事,在电影博物馆中,他从书中了解到了电影的开始与发展,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海报的由来,这时,他也遇到了一位特别喜欢梅丽爱电影的人,这个人收藏了许多关于梅丽爱的东西,包括梅丽爱所剩不多的电影---《月球旅行记》。

  该片的剪辑也是最大的看点,斯科塞斯的剪辑多以灵便为主,在本片中,小雨果有两次的梦中意像,全是火车从远方驶来,眼看就要撞上雨果了,但是最终都驶出了轨道,斯科塞斯在用镜头表现的时候,是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拍摄的,这不仅烘托出了紧张的气氛,也使镜头的灵活度大为增强,丰富了镜头的多样性。

  此外,该片的画面也是值得称赞的。首先就是它的纵深感十足,在片中上演了几场追逐戏,保安为了抓住小雨果,带着他的猎犬追逐,在人群中一前一后的追逐,在画面中呈现出的纵深感是显而易见的。其次就是该片的构图也是十分经典的,在影片之初时,一个大钟出现在画面中央,然后就是用推镜头向前推,推到4的时候,小雨果的脸出现了,他从上而下的俯视着下面。

  在片中爱情的元素也是较为经典的,梅丽爱夫妇的相亲相爱,大叔大妈的相敬如宾,保安和卖花女的青涩情感,都是值得称赞的。或许他们的爱情都是那么的保守,但是他们的感情是纯粹的,没有太多的装饰,简单为主。

  在该片中我们也想起了那些古老的,经典的电影,例如《火车进站》,《月球旅行记》,《摩登时代》,《大都会》等等。这些都是默片时代的代表作,这也是导演让我们重温了经典,但是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了电影的蓬勃发展,3D时代的电影已经来了,导演也在预示着电影未来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雨果》观后感(九):为马丁正名

  好久没写影评,最近没日没夜地看部美剧名叫《复仇》,是根据名著《基督山伯爵》改编,开头摸不着头绪,但越发的觉得好看。推荐。

  言归正传,这是一部可以和家人(确切点说是长辈)一同观看的影片。华丽的摄影,视觉以及音效;讨喜的小演员和狗狗;令人心醉的巴黎夜景(虽说是特效);没有像黑色幽默影片那种暴力或黄色片段等。

  看完影片要缓上一会才能写影评,因为要问自己都留下了什么。尽管看的过程惊呼连连,笑声不断,但现在留下的大多是对各位演员本身的印象。小姑娘是“海扁王”出的名;饰演梅里埃和站台警察的都在禁闭岛中出现过;梅里埃的小粉丝是黑衣人3里后出现的小精灵...许是我阅片太少,出现新面孔时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他演过什么上,让马丁老头知道,该伤神了。

  正如大家说的,片子的情节很简单,也许是我们内心太邪恶,看的悬疑片太多,开始hugo爸爸(裘德洛)的死,还有图书馆长的那表情促使我吸着很大一口气看到片尾,结果发现人压根没想提。本片是对梅里埃的致敬与崇拜,而这里就要好好介绍一下这位“秃顶”奇才。(以下摘自豆瓣利口酒和葡萄)

  1861年12月8日,法国早期电影艺术家Georges Méliès诞生。

  Georges Méliès(1861.12.8-1938.1.21)原是舞台魔术师和剧院经理,后在蒙特勒伊建立了一个“照相车间”,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摄影棚”。电影的发明者吕米埃兄弟发明电影后,拍摄了一些记录真实的生活片断的短片,而Georges Méliès则用魔术师的直觉,发现并开拓了摄影的基本特技:停机再拍、慢动作、溶暗、淡出、叠印和两次曝光等。他首开使用舞台演员、布景、道具、服装、化装手段等方法进行摄影,开创了与L-卢米埃尔“捕捉自然”相对立的另外一种风格。

  1899年他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德雷福斯案件》,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他最擅长于拍摄神话影片。从1899年到19 06年,他相继拍摄了神话片《灰姑娘》、《蓝胡子》、《魔灯》、《一千零一夜的宫殿》、《卡拉波斯仙女》等。他还擅长于拍摄J-凡尔纳式的科学幻想作品。从1902年到1912年,他成功地拍摄了《月球旅行记》、《无法实现的旅行》、《海底两万里》、《北极征服记》等。

  片中那个机器人画的图纸就是《月球旅行记》,它曾为Georges Méliès带来了巨大的声望和荣誉,同时也为电影的“排演”确定了地位,电影“排演”的观念一时风行全世界,梅里爱开创了电影工业与艺术影片。Georges Méliès共拍摄过400多部影片。

  1908年起,Georges Méliès的电影活动开始衰落。1914年大战后他已完全破产,被迫在巴黎火车站附近开小铺,靠卖玩具与糖果为生。

  所以是梅里埃本人的经历促使制片方拍下这部hugo,而hugo小男孩为的和很多影片一样,是从另一个视角挖掘,引起观众的兴趣,让大家为此买票。说到这,我还是搞不明白,能拍出禁闭岛的马丁大爷怎么能没处理好片头的悬念呢,他审片时看着舒服吗?

  如果把我内心小文艺细胞拉出来问问,那我定会推崇这部影片。抛开大导演的光环,包括johnny depp在内名声在外的制作团队,这是一部多么美好的片子啊!神幻奇妙的构图,巴黎让人晕眩的街景,上世纪30年代特有的壁画和建筑,还有时不时有主人公冒出一句“好的书应该归属于适合它的人”这些能引起我共鸣的话,甚至让我有志向成为图书馆馆长那样阅书无数通晓整馆图书位置的人,这些就足够了。我理解发表贬义言论的朋友们,是太欣赏马丁斯科塞斯,所以你们本来期望很高的扣人心弦的那种片子没出现,就失望了,就破口大骂了。我想说,要是早前一月份你看过一部叫《魔法奇幻秀》的片子,你就会觉得花钱给马丁,花费时间上电影院看hugo是多么值得!

  《雨果》观后感(十):追梦人

  (注:短评字数太短,只好借长评的宝地写个中等短的短评。)

  情节略平淡。戏不够,萌来凑。水汪汪蓝色大眼睛的正太、瓜子脸的清纯萝莉不足以打动我,略显老套。只是没想到居然是以电影大师梅里埃的真实经历改编,观影后搜索了许多资料,唏嘘不已。

  最感动我的的一幕是,萌绝人寰的小弟弟被哥哥带去参观梅里埃的玻璃梦工厂,梅大师戴上长长的髯须,俯身说"如果你想知道梦境何来,看四周就知道了"时,小弟弟那如星星般闪亮的纯净眼神,一下子把我带回了4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大舅妈带我到她所供职的剧团里去,我带着一肚子好奇四处瞧热闹,如入梦境。至今还记得放映师如何小心地滚动带着金粉的字幕条;后来又跑到后台去捣乱,一个演关公的演员有意逗我玩,戴上长长的美髯,俯身下来和我打招呼,我被他满脸的油彩吓得哇哇大哭,大人们齐声大笑。

  在我们这个鼓励安稳安定、争相做公务员、扼杀想象力和创造力、创新力的国度,有几人还记得童年时瑰丽绚烂的梦境?有几人在成年之后还敢于梦想、追逐梦想?

  梅里埃的一生,虽然有凄凉的注脚,究竟也曾如烟花般绚烂辉煌过。梦过、爱过、得到过,夫复何求?

  古往今来有不少齐眉举案、相敬如宾、夫唱妇随的爱情佳话,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才悟出,单纯的相濡以沫还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而是两个人有共同的爱好,远离尘世的清规戒律,自由地追逐梦想。除了梅里埃夫妇,另一个例子是西班牙画家达利夫妇,他们把生前身后都变成了绚丽梦境,幸福何甚?

  向一切追梦人致敬!

  (补充:电影画面非常好看,CGI的老巴黎城景如梦境般美丽。欧洲历史控的童鞋们不可错过。另外小男孩雨果吊在大钟的指针上那一幕,我在一部很古老的动画片中看到过,名字想不起来了。这个镜头大概也是致敬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